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 教案1 缝针、扌寨 针
金山中专
王伟
中等职业教育服装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 《服装缝制工艺》第三版张明德主编 课
型:复合型
课
题:第一章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一节
手缝工艺基础与训练
——缝针、扌寨 针
课
时:2课时(1课时理论,1课时实操)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缝针、扌寨 针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针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缝制技巧
教学用具:教案、样品、示范材料
教材分析:制作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的服装,需要准确的量体和裁剪,更需要精良的缝制工艺。作为一个服装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地使用缝纫设备,还要熟练的掌握手缝工艺。手缝工艺是服装缝制工艺的基础,是现代化生产不可替代的传统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辅导 教学过程:
一、针和线的选用
手缝针的选用很重要。手缝针型号规格有1~15个号码,号码越小,针身越粗越长;号码越大,针身越细越短。一般选用原则为料厚
金山中专
王伟
针粗,线粗针也粗;反之,料薄针细,线细针也细。缝线的选用是根2 据面料的厚薄、工艺需求而定的。用线的长度应以右手拉动作幅度的大小并结合实际需用的长度来定,一般控制在50cm左右。
二、穿线与打线结
(一)穿线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针,中指把针抵住,露出针尾,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线,线头伸出1.5cm左右,穿入针眼中,线过针眼随即拉出。
(二)捏针
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缝针中段,中指中节套顶针箍抵住针尾,帮助手针运行。
(三)打线结
1.打起针结
右手拿针,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线头,并将线在食指上绕一圈,将线头转入圈内,拉紧线圈即可。注意线结大小适中,以不会从衣料空隙中脱出为准,尽量少露线头。
2.打止针结
左手拇指和食指在离开止针约0.3cm左右,把线捏住,用右手将针套进缝线圈内,抽出针,把线圈打到止针处,左手按住线圈,右手拉紧线圈,使结正好扣紧在布面上,以免缝线松动。
三、各种手缝针法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
(一)缝针——针距相等的针法
缝针是手缝针法中最基本的针法,是其他各种手缝针法的基础,可用于缝袖子的山头吃势和收拢圆角内缝等。
(二)扌寨 针——临时固定的针法
金山中专
王伟
扌寨 针用于两层或多层布料缝合工序前的定位,在缝合工序完成后可将扌寨 线抽掉。
扌寨 针可分单针扌寨 线和双针扌寨 线两种,方向均从左往右向前扌寨。针距按缝制要求,可疏可密,扌寨 针线迹形状一般为直向形,但也有斜向形的。
小 结:针法、针距、要求 作 业:
1、用布规格长45CM,宽40CM;
2、缝针20行,扌寨 针20行。
第二篇:缝针、扌寨 针教案
课
题: 第一节
手缝工艺基础与训练
——缝针、扌寨 针
课
时:2课时(1课时理论,1课时实操)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缝针、扌寨 针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针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缝制技巧
教学用具:教案、样品、示范材料
教材分析:制作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的服装,需要准确的量体和裁剪,更需要精良的缝制工艺。作为一个服装技术人员,不仅要熟练地使用缝纫设备,还要熟练的掌握手缝工艺。手缝工艺是服装缝制工艺的基础,是现代化生产不可替代的传统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辅导 教学过程:
一、针和线的选用
手缝针的选用很重要。手缝针型号规格有1~15个号码,号码越小,针身越粗越长;号码越大,针身越细越短。一般选用原则为料厚
针粗,线粗针也粗;反之,料薄针细,线细针也细。缝线的选用是根据面料的厚薄、工艺需求而定的。用线的长度应以右手拉动作幅度的大小并结合实际需用的长度来定,一般控制在50cm左右。
二、穿线与打线结
(一)穿线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针,中指把针抵住,露出针尾,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线,线头伸出1.5cm左右,穿入针眼中,线过针眼随即拉出。
(二)捏针
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缝针中段,中指中节套顶针箍抵住针尾,帮助手针运行。
(三)打线结
1.打起针结
右手拿针,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线头,并将线在食指上绕一圈,将线头转入圈内,拉紧线圈即可。注意线结大小适中,以不会从衣料空隙中脱出为准,尽量少露线头。
2.打止针结
左手拇指和食指在离开止针约0.3cm左右,把线捏住,用右手将针套进缝线圈内,抽出针,把线圈打到止针处,左手按住线圈,右手拉紧线圈,使结正好扣紧在布面上,以免缝线松动。
三、各种手缝针法及其在服装上的运用
(一)缝针——针距相等的针法
缝针是手缝针法中最基本的针法,是其他各种手缝针法的基础,可用于缝袖子的山头吃势和收拢圆角内缝等。
(二)扌寨 针——临时固定的针法
扌寨 针用于两层或多层布料缝合工序前的定位,在缝合工序完成后可将扌寨 线抽掉。
扌寨 针可分单针扌寨 线和双针扌寨 线两种,方向均从左往右向前扌寨。针距按缝制要求,可疏可密,扌寨 针线迹形状一般为直向形,但也有斜向形的。小 结:针法、针距、要求
第三篇:22理想的缝针教案
《理想的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三个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在语言描述中体会人物精神境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春景导入,引发阅读
1.出示古诗《村居》,配乐朗读。
2.春天可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节,你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唤起学生放风筝的真实体验)
3.揭示课题:是啊,放风筝能带给我们快乐,可在著名作家苏叔阳的心中,风筝,不仅带给他许多快乐,还寄托着不尽的思念呢。课文预习了,你知道他思念的是谁呀?(板书:刘老师)。那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啊,使得作者难以忘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在离开刘老师近三十年后写下的文章——理想的风筝。(齐读课题,强调风筝中“筝”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时是一声,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生字,词语。(出示)
你能读准它们吗?谁想来试一试?(圆口韵:蜈蚣;多音字:翘)
2.生字解决了,那通过预习,你能说一说在作者的思念里,文中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吗?
板书:笑谈腿疾
转写板书
放、追风筝
3.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总结一下课文内容吗?
指导总结方法:将各部分的内容弄清楚,再将他们连起来,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预设一)在笑谈腿疾中初感刘老师。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第一个故事——笑谈残腿。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细的品读第四自然段,用心的感受:哪些词语或者是句子让你怦然心动?从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乐观、幽默)
1.这些外貌描写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刘老师是一个慈祥、忠厚的人。还让我们知道的他身有残疾。
2.真不简单,一个笑字,你读出了幽默的刘老师;你读出了开朗的刘老师;你读出了乐观的刘老师。
总结:刘老师虽然肢体残疾了,可是他的心理并不残疾,他是那样的乐观开朗,风趣幽默。(板书:乐观)
你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读读这些语言吗?(试读、指读)【师评:真好,你读出了一位乐观幽默的刘老师!】 3.同学们听完故事后,是什么反应呢?
(出示)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指名读)
同学们笑,是因为——(幽默,把同学们逗乐了)。
那“酸涩”的感情是以一种怎样的情感?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吗?【酸是(辛酸)涩是(难受)】“泛起”一词说明这种感情是怎样产生的?(从内心深处,这样的感情更为深刻)同学们的心中为什么会泛起一股“酸涩”之情呢?(同情、理解)。那么,又是什么让学生们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呢?(乐观、坚强)
4.多么微妙的情感变化呀,能读好吗?(齐读)
过渡:刘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每一位学生。同样,他在课堂上所特有的板书姿势也永远的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预设二)在板书的动作中了解刘老师
1.孩子们,默默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拨动了你的心弦?将它们圈画出来,并边读边想象着刘老师写板书时的样子,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一写批注。(学生默读,边画边写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动作)
(“撑地”“离地”“急速”“转”等词语感受老师的板书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轻松,而是竭尽全力的感觉。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2.【转】
这段话中连续多次用到了同一个字——“转”,转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可是对刘老师来说却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每一次板书刘老师都要这样转过来,转过去,可他却从不嫌麻烦,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体会敬业、顽强的精神)过渡:多么敬业顽强的老师啊!
3.指导读好这段话。
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一年、一辈子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想来读?
【评价:你的朗读也激起了我激动的心跳】 孩子们,相信那一次次的跳跃旋转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心目中最美的舞蹈,让我们共同来记住这美丽的舞蹈吧!(学生齐读)
(预设三)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
过渡: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难以忘怀,然而,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
1.用心读第七、八、九自然段,和同桌一起交流一下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说一说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他制作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体会心灵手巧)
(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自然——不便于——决不肯失去——亲手——送——快乐等词体会出身体的残疾也阻挡不了刘老师的放风筝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
(3)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Z 这句话写出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深情,也就是神态描写。
“漾”就是……(水纹荡漾开来)这里用“漾”你感受到什么?(体会刘老师的快乐满足)这依然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4)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出示这段文字)
师:这段话写出了刘老师在追逐风筝时一连串的——(动作),(教师重复:这是动作描写),还写出了刘老师叫喊时的——(话语)(教师重复强调:这是语言描写)从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啊?(我被刘老师的自信,顽强不屈、对生活充满了爱与追求、自强不息的品质打动了)“我自己来!”——刘老师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困难,自信,挑战自我,师:怎么喊?你来喊(生读)“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师:还不够,你再来(生读)
师: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情景,然而对于一位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人来说是何等的不易。咱们一起来读(齐读)
(相机板书:自信)
3.整合: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写作指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刚刚我们品读过的这两件事是选取了一个方面的典型事例来写刘老师的,哪个方面(工作方面)?那每年春天刘老师放风筝这件事又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的呢?(生活方面)
选取两个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品味心声,深化风筝
1.可是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因为作者已近30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
(配乐读“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刘老师在苏叔阳心中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还有什么——(人生的理想、榜样;做一个乐观顽强、热爱生活的人……)
(补充苏叔阳的资料)
2.那一只只自由翱翔的风筝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风景。即使过了30年,刘老师放飞的那一只只风筝将永远飘飞于作者的世界里。(齐读)
四、提升感悟,放飞风筝
过渡:春天又到了……(配乐朗读)孩子们,作者仅仅是在这儿写景吗?(板书:借景抒情)此时此刻,让我们与苏叔阳一起默默地对刘老师说——刘老师您在哪里?(出示)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五、作业设计:
从你们迈进小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用她的智慧与心血陪你们走过了数个春秋。趁你们还没有淡忘,那就像苏叔阳写他的老师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方面,选取不同方面的典型事例写一写自己的老师,为自己的小学时光留下一段美丽的记忆吧!
第四篇:《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案1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案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学生的探究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的点拔、评价,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教学目的:
1、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会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4、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和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式、读图分析归纳、分组活动。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上下班滚滚的人流,由这你可以想到什么?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那么,“地球村”到底有多少居民呢?他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从而引入到新课的学习。
(分小组活动)做书中活动题(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
(拓展思维、读图归纳)乐观派认为地球可养活500亿人;悲观派断言如按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只能养活21亿人;多数人认为在一种适度的生活水平下,地球可养活150亿人。而现在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人,从而可看到我们人类的危机感,那么,世界人口在发展历史上有什么特点呢?看书中图1思考世界人口从9亿增加到10亿需多少年时间,从10亿到20亿需多少年时间?从50亿到60亿呢?
由上问推出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增长 找学生朗读49页阅读
(举例、计算加深理解)每分钟增加155人,计算一下第上一节课的时间内,世界将增加多少人呢?同学们每眨一下眼睛呢?老师告诉你们,你们每眨一下眼睛大约是1秒钟的时间,而这不起眼的一秒钟里,世界就出生了2.6个人,眨两下便是5.2人,多快的速度呀,如同孙悟空变化一般神速。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学生小组,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应用什么来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呢?(学生回答)
过渡: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呢?(分组活动)做书中50页的活动。(生答略)
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增长的快慢,那么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又是如何的呢?看图“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媒体演示),思考: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从发展水平上看,非、亚和拉美洲基本上属于发展中国家,欧、北美和大洋洲大多属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承转)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哪些地区?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呢?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世界人口的分布。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小组活动做书中51页活动(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2、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读图对比、分析归纳)对照《地图册》图分析人口稠密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1)人口稠密区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2)人口稠密区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人口稠密区地形有什么特点?(4)人口稠密区气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归纳)推出人口稠密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3、四大人口稀疏地区
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学们,朝前看,讲台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地方显得比较宽敞,我在讲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甚至可以翩翩起舞,现在如果我邀请四个大组前面两排同学到讲台上来,同学们会发现老师的活动会怎样?我有能随心所欲的活动了,我遇到了什么问题了?如果我们把讲台看成是地球,地球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人口问题,下面看书归纳人口问题有哪些?(自由讨论)
四、世界人口问题
从三方面引导归纳:人口过多给资源、环境造成空前压力;造成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压力。
看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做52页活动1(讨论)以上我们讨论的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起好呢?是不是人口越少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呢?说出你的看法。
既然人口急剧增长和人口长期负增长都会带来一些问题,那么人口问题对策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引导)推出人口的增长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的人口数量是怎样的?在我国有一句话是: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但现在我国却有这样一种状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什么呢?城市人口过多会出现哪些问题呢?(小结)恩格斯曾经给我们一个著名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寓意。世界人口问题既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更需要人类自己来解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课后拓展:
1、在我们社区周围普遍存在着由农村人口走向城市的现象,为什么?
2、城市人口过多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学生可通过课外调查、采访村民等方式收集材料,在活动课中展开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身边实际教学,对每个教学环节都采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法,即学生通过教材或教师设定的一个个具体而贴近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在探究中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学习新知识。并且从自身出发感受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效果很好。学生自学探究氛围浓厚,能够合作突破教学难点。值得思考的是若是将最后教学环节——“走进生活”放到新授课前去体验,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五篇:第一节景观生态学1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1
一、景观生态学主要内容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与人工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生态学由于其综合性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成为现今社会一门无处不在的科学,同样也影响到我们的景观设计。近二三十年来,人类聚居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这种大环境使景观生态学得以迅速发展。1939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洛(Troll)提出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他在((景观生态学))一文中指出:景观生态学由地理学的景观和生物学的生态学两者组合而成,是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于景观生态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另一位德国学者布克威德(Buchwaid)进一步发展了景观生态的思想,他认为所谓景观是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由陆圈、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以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为首的城市规划师和景观建筑师非常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实践中开始了不懈的探索,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Nature)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其后众多的景观设计师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自始至终对于景观生态学的关注热情未减。
简而言之,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和人居环境相关的土壤、水文、植被、气候、光照、地形条件等因素所形成的生物生存环境,简称“生境”,在不破坏全球生态的前提下,优化和改良我们的聚居环境。(表3-1)
二、景观生态要素
我们在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生态要素大概可分为以下几项:
1.水环境
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繁衍依附于五大生态圈: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gdr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和生物圈(biosphere)。水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地球上的沙漠区域气候干燥,物种稀少,不适合人类居住,缺少水资源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水除了供人饮用维持生存以外,还是运输、农业灌溉、水产渔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图3-1)。流经大地的河流、湖泊、小溪以及博大的海洋也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美妙的风景,水流的泪泪、波涛的澎湃都成为自然界最为迷人的音乐。对于水资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依赖形成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图3-2)。
大自然中的水有自身的循环系统,水体蒸发融人空气之中,再通过降水和地面径流结合在一起。人类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球水资源,进一步设计了水资源循环人工系统。给水系统包括自来水厂和市政给水管网,排水系统包括污水处理厂、雨水污水排放系统。近年来中国正在着手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缓解局部水资源缺乏所带来的问题而进行的大型人工水循环系统改造(图3-3)。
对于水资源保护的不重视也使人受到了惩罚。过度利用使地球上很多地方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过度开采、地表下沉,地表水的污染、水生动植物物种减少等等。意大利的历史名城威尼斯由于水体污染和地表下沉正面临着危机;英国的泰晤士河也曾因工业污染而使城市景观质量急剧下降;上海的苏州河、黄浦江也不得不大力治理,以挽回污染所带来的损失。
美国景观设计学家西蒙兹提出了十个水资源管理原则:’
(1)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
(2)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创建一个净化的计划。
(3)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而不是反其道行之。
(4)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的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
(5)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储量。
(6)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表面径流,而不是通过人工修建的暴雨排水系统。
(7)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
(8)地下水供应和分配的双重系统,使饮用水和灌溉及工业用水有不同税率。
(9)开拓、恢复和更新被滥用的土地和水域,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10)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再补充技术的改进。
前面谈到,我们除了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外,同样关注水体给我们带来的景观上的享受,泉水、池塘、河流、湖泊往往成为区域内景观精华所在。在景观设计当中,应给予水环境足够的重视。
2.植被
植物在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植物吸收水分,在充分光照下,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碳水化合物,这两种产物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植物的庞大根系和繁茂枝叶储存了大量水分,木质素中水合细胞中的水可以净化空气或渗入地下含水层,所以植被往往是用来保持水上最好的自然资源。另外,植物腐烂以后形成的腐殖质和土壤结合后,增强了土壤养分,保持了土壤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图3-
4)。
植被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可以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气温,过滤尘埃、减低风速形成令人愉悦的局部小环流,增加空气湿度。宽10.5米的乔木绿化带可将附近500米内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8%。
(2)绿化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粉尘,植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氮氧化物都有吸收作用。
(3)防治生物污染,植物的阻尘功能可以减少很多借助空气灰尘传播的细菌,例如:杆菌、球菌和芽生菌。
(4)大量植被,例如城市大型绿地和公园,可以将噪声发源地隔离开来,30米的林带可以减少噪音7分贝,乔木灌木草地结合的绿地可以降低噪声8-12分贝。(图3-5)
(5)大量、多种植被相结合的绿地可以给昆虫、鸟类提供一个栖身之所。
植被除了以上谈到的这些作用以外,还能给人提供美学上的享受。植物随着季节生长凋落,花朵和叶子的颜色变化,都能使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并缓和工作紧张引起的精神压抑。
植被是城市景观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景观生态状况,所以在现今城市规划中往往采用绿地比例作为城市景观状况指标,常采用绿地指标一般有以下几种:
(1)城市公共绿地指标:反映城市绿化质量和水平,以每人平均公共绿地面积或每人平均公园面积来表示。
(2)全部城市绿地指标:指城市全部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化、街道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及风景游览区的绿地,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以及城市人口平均绿地面积,表示城市绿化实际用地面积。
(3)城市绿化覆盖率:植物枝叶所覆盖的面积称为投影盖度,运用植物群落概念,对城市覆盖面积的统计,称之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它与城市用地面积之比,称之为绿化覆盖率。
3.气候
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是受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受到地理纬度、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大气环流、空气湿度、太阳辐射等诸多自然因素影响(图3-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环境对于区域气候的改变,例如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综合人工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蓄热体,又是个能量发射器,往往形成特殊的温度场和气流场。这种温度场和气流场有时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例如芝加哥被称为“风之城”、“风之街”的西尔斯大厦,曾由于强风致使物体撞击玻璃,造成了大片的玻璃损坏。纽约曼哈顿的世贸双塔也有类似的情况,1982年曾有人被强风吹倒而受伤。
我们的景观设计中怎样运用构筑物、植被、水体来改善局部微气候,使某一地域的气温、湿度、气流让人感到舒适。西蒙兹提出了若干条指导原则2:
·消灭酷热、寒冷、潮湿、气流和太阳辐射的极端情况。这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场地、规划布局、建筑朝向和创造与气候相适应的空间来完成。
·提供直接的庇护构筑物以抵抗太阳辐射、降雨、风、暴风雨和寒冷。
·根据不同的季节设计。每个季节都有麻烦,也为适应和娱乐提供了机会。
·根据太阳的运动调整社区、场地和建筑布局。生活区、户内和户外的设计应保证在合适的时间,接受合适的光照。
·利用太阳的辐射,通过太阳能集热板为制冷补充热量和能量。风也是一个长期行之有效的能源。
·水分蒸发是一个制冷的基本方法:空气经过任何潮湿的表面时,砖砌的、纤维的物质或叶子都可因之而变凉。·充分利用临近水体的有益影响,这些水体调节较热或较冷的邻近陆地。
·引进水体:任何形式的水的存在,从细流到瀑布,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制冷的效果。
·保护现存的植被,它以多种方式缓和气候问题:
遮蔽地表
存储降水以利制冷
保护土壤和环境不受冷风侵袭
通过蒸腾作用使燥热的空气冷却、清新
提供遮阳、阴凉和树影
有助于防止地表径流快速散失和重新补充土层含水
抑制风速
·在需要的地方引进植被。它们具有气候调节的多种用途,如林荫树和吸收热量的植被。
·考虑高度的影响,(在北半球)高度和纬度越高,气候越冷。
·降低湿度。一般来说,人体的舒适感觉与湿度有关,过于潮湿使人不适,并加剧其他不适感,如干冷不如湿冷更令人感觉寒冷,湿热比热更让人觉得难过。引人空气循环和利用太阳干燥可以降低湿度。·景观设计选址应避免空气滞留区和霜区。
·景观设计选址应避免冬季风、洪水和风暴的通道。
·在利用消耗能量的机械装置之前,开发和应用自然界所有的天然致冷和致热形式。
第二节环境、行为和心理基本知识
如果说,我们前面所说的景观生态要素研究,是关于各种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生理上的影响的话,我们下面所要谈的是关于景观设计要素对于人心理的影响。环境、行为和心理之间关系的研究早在本世纪初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最初是在地理学研究中起步的。1908年,美国地理学家加勒弗(F.P.Gallover)发表了“儿童定向问题”一文,1913年,美国科学家特罗布里奇(C .C .Trowkridge)发表了“想象地图”,这两项科研初次以环境和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科启蒙之后便是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社会学家沃尔特菲利(Walter Firey)在20世纪40年代末出版了著作《城市符号学》。地理学家莱特(Wright)研究了各种形式的地理环境如何影响空间行为。托尔曼研究了人和动物的认知地图。费斯廷格(Festinger)、沙克特(Schachter)与巴克(Back)在群体行为的传统社会心理研究中发现,物质环境的布置对行为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研究被广泛公认为是关于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方面研究的起点。
50年代以后,环境行为心理的研究进人了第二阶段:系统分析研究阶段。美国堪纳斯大学心理学家贝克(Baker)在美国米德威斯特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场,重在研究真实行为场景对行为的影响,并在不同国度之间作了比较。另外一位对环境行为心理作了系统性分析的人类学家是霍尔(E .T .Hall),其于1959年所著《沉默的语言》和1966年所著的《被隐藏的维度》颇具影响。他认为空间距离和文化有关,它好像一种沉默的语言影 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他提出“空间关系学”的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空间尺度以美国人为模板加以量化:密切距离(0-0 .45米)、个人距离(。.45-1.20米)、社交距离(1.20-3.60米)、公共距离(7-8米)(图3-
8、3-9)。
60年代以后,这种作为心理学前沿的学科开始直接对设计学起到指导作用。挪威建筑学教授舒尔茨(Christain Norberg-Schulz)写出了《存在、建筑与空间》一书,对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美国加州大学建筑学教授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60年代写出了许多有关论文,其中较新观点如:“城市并非树型”(“A city is not a tree”)。70年代他出版了三本著作:《不受时代约束的建筑》(TheTimeless Wa少of Bui 1 di ng)、《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Language)、《俄勒冈的试验》(The Oregon Experiment),在世界上有较大的影响。文丘里(Venturi)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运用了很多心理学的观点来谈论建筑中的形式问题,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重要的文献。
目前为止,我们所提到的环境、行为和心理研究的范畴主要是涉及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使用者群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现象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人的行为以及对环境的心理反应是受着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文化背景、生理条件等等,所以环境行为心理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但是不可以随便照搬,否则我们的研究将失去意义。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对于景观设计比较常用的概念。
一、空间与环境‘
1.气泡
气泡的概念是由爱德华·T.霍尔提出的,指的是个人空间。任何活的人体都有一个使其与外部环境分开的物质界限,同时在人体近距离内有个非物质界限。人体上下肢运动所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我们下面所谈到的尺度要大一些的空间大多都是气泡空间的延伸。
人是气泡的内容,也是这种空间度量的单位。
2.领域
领域一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指自然界中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一山不容二虎”就说明这个概念。这一概念引人到心理学中来,人类的行为也往往表现出某种类似动物的领域性来,人类的领域行为与动物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人类的领域行为有四点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和管辖范围。人类的领域行为大概分为以下四个层次:我们前面所说的气泡也可以认为是领域空间的最小单位。
公共领域(public)
家(home)
交往空间(interaction)
个人身体(body)
我们在生活体验中可以发现,即使没有人告诉,我们也可以认知某一空间的用途,并且自觉地用某种行为去对应空间的功能。一般容易为人所认知的空间大体有三类:滞留性、随意 消遣性和流通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行为个体对环境认知以后,就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领域进行维护,如果受到冲突和干扰,就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中有反感的表示,感到不悦。对此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空间的尺度对人心理的影响,可以通过植物、矮墙、或者某些构筑物来增强滞留空间使用者的私密性,也可以通过不提供适宜滞留领域空间来暗示使用者流动空间性质,从而提高流动空间的效率。这里要注意人与人之间过度的疏远和靠近都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定。
3.场所
舒尔茨在《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中认为“场所是有明显特征的空间”,场所依据中心和包围它的边界两个要素而成立,定位、行为图示、向心性、闭合性等同时作用形成了场所概念。场所概念也强调一种内在的心理力度,吸引支持人的活动。例如公园中老人们相聚聊天的地方、广场上儿童们一起玩耍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设计是以场所为设计单位的,设计出有特色的场所,将其置于建筑和城市之间,相互连贯,在功能、空间、实体、生态空间和行为活动上取得协调和平衡,使其具有一定完整性,并且让使用者体验美感。
二、人的行为
我们在前面谈到了几种尺度的空间单位,下面我们简单地用几个概念分析一下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往往是景观设计时确定场所和动线的根据,环境建成以后会影响人的行为,同样,人的行为也会影响环境的存在。
1.行为层次
将人类行为简单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3:
(1)强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设计时常提到的功能性行为,商店的购物行为、博物馆的展示功能,这是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我们在设计中已经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2)伴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性:典型例子是抄近路,在到达目的点的前提下,人会本能地选择最近的道路,虽然,我们可以用围墙、绿化、高差来强行调整,但是效果往往不佳,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这类行为,并将其纳人动线的组织之中。
(3)伴随强目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这种行为比起上面两种,更加体现了一种人的下意识和本能。例如人的左转习惯,人虽然意识不到为什么左转弯,但是实验证明,如果防火楼梯和通道设计成右转弯,疏散行动速度会减慢。展览空间如果右转布置,也会造成逆向参观和流线的混乱。这种行为往往不被人重视,但是却非常重要。
2.行为集合我们称为达到一个主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为行为集合,这有点像围棋中诸多步连锁反应而成的定式,在我们设计中也存在着这种定式。例如在设计步行街时,隔一定距离要设置休息空间、设计流线时要考虑无目的性穿越街道,以及通过空间的变化来消除长时间购物带来的疲劳等等。
3.行为控制
这个概念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设计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卢梭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有时我们设计空间的同时也设计了一种相应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在日复一日的强化下,很可能演化成一种习惯,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控制作用。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认为,研究者不但要预测行为的发生,并且要通过操纵自变量而对行为产生影响,这说明他已经充分地了解了行为。例如在设计花坛的时候,为了避免人在花坛上躺卧,可以将尺度设计得窄些。
三、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要
希腊学者多西亚的斯(C .A.Doxiadis)曾对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要,做过扼要概括如下:
1.安全
安全是要使人类能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包括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的前提)。人要有土地、空气、水源、适当的气候、地形„„以适合人类抵御来自大自然与其他人类的侵袭。
2.选择与多样性
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的前提下,要满足人们根据其自身的需要与意愿进行选择的可能,“钟爱多样性”是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的格言。因为多样性是一切“人”,包括生物界的本性。
3.需要满足的因素
在下列五个方面的需要予以最大、最低、或最佳限度地满足(图3-10)s。
(1)最大限度的接触:与自然、与社会、与人为设施、与信息„„有最大限度的接触,即与他的外部世界有
最大限度的接触,最后归结为其活动上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扩大。
(2)以最省力(包括能源)、最省时间、最省花费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3)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protective space),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无论是一人单独地在什么地方,还是与一群人在一起。根据上述原则,人不但要把许多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拉近到自己的身边,同时还要使自己靠近人群。人的生存离不开人群(社会)。人群的聚集是社会内聚力的表现,在物质空间上体现为密度,中心与非中心体现在密度的差别上。成组、成团体现有秩序的接近,只要有人群就有中 心。此外如果中心变得过于拥挤,人会自动地拉开距离,保护其个人与小群体的私密性与领域性。公共性与私密性是人的基本需要。所有的聚居地与建筑,都是这两者间矛盾平衡的体现。
(4)人与其生活体系中各种要素之间有最佳的联系,包括大自然与道路,基础设施与通信网络。
(5)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条件,取得四个方面的最佳综合、最佳平衡。在小尺度范围内,人为环境要适应人的需要,在大尺度范围内的人造物要适应自然条件。
四、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这个德文词意为“形式”或“形状,“)于50多年前由麦克斯(Max Wertheimer)等人首创,他们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有一套心理规律。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perceptual theory)方面,这一规律力求说明建筑中构图规律有生理及心理基础,但有一定片面性。格式塔心理学由于其关于人和形式相关的心理研究,对于设计学科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一切知觉对象都是一种力的结构,每一个形,都是紧张力的呈现,存在于某种特定的“力”场中,力的活动可以确定情感表现。德国格式塔派心理学家勒温(K .Lenin)采用拓扑学图形陈述人及其行为,他主张”B=P·E"(行为等于人和环境的函数)。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指客观环境,而是指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及所谓的“心理环境”。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认为人会辨认出简单平衡和对称性的结构,并突出周围环境。这种人所具备的能动性的完形特性,可以强化设计者的造型意图。
格式塔心理学只注意人的天生因素,而没有重视人先前的经验因素。所以后来的“构造论”(structuralism)者又有不同的理论。
五、凯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
凯文·林奇(Kavin Lynch)1960年发表了《城市的意象》一书,对研究认知地图是十分有开创性的,又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他尝试了如何找出人们头脑中意象的方法,并将之描绘表达出来,将之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6。凯文·林奇认为:一座城市也是由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相关的模式。印刷品与城市两者就可被认为是可读的(legible),其中能启发人们强有力的“意象”的能力,被称为“意象能力”(imageability)。
一个人对一个城市在头脑里形成的“意象”,不论城市本身的可读性(legibility)如何,可以分析为由三方面所构成。
(1)特色(identity):即城市有个性,从整体上与其他的地区或城市有区别。舒尔茨则把特色提高到“地点精神”(geniusloci)加以强调。
(2)结构(structure):即每一个体事物能与其他事物与观察者发生一定的关系。譬如一座大门就能与观察者与其背后的花园在空间上发生一定的联系。每座城市均应有其自身有特色的形态与道路结构。
(3)含义(meaning):为了更全面的理解,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这三方面是“意象”中的三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部分,即构成一个明确的意象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林奇通过把搜集到的这些意象地图与居民回答问题时的大量资料加以分析,发现其中有许多不断重复着的要素、模式,可将这些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path)、边界(edges)、区域(distinct)、中心与节点(nodes)与标志物(landmarks)(图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