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面绘画与立体绘景教学异同
平面绘画与立体绘景教学异同
摘 要: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涉及到绘画与绘景的关系,绘画对绘景的影响。绘画是二维的“平面”,绘景是三维的“立体”。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绘画课与绘景课的教学技术环节有许多异同。
关键词:绘画;绘景;平面;立体;材料;工具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122-03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这里仅仅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绘画课与绘景技术课的教学技术环节简单做一个论述。
一、绘画与绘景的渊源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现代对“美术”基本统一的一种释义,指其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17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国“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但在后来,“美术”一词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绘景是从绘画衍生的一支,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画家在为戏剧演出而制作的布景作画,所以绘景的早期定义就是“布景绘画”。
绘景是舞台美术设计重要的体现手段,但绘景要根据设计意图来体现,设计的风格变化左右、制约着绘景的体现方式。我们知道不同的艺术形式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舞台布景风格的影响尤为重要。
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帕来格瑞尼?达?乌地尼将一幅以透视的方法画出的作品挂在一个演出泰伦斯戏剧的舞台后面,就开始了透视布景的时代。透视绘画技法的不断发展促进着透视布景的前进,在很长一段时间,布景是跟在绘画后面的,在欧洲的16世纪到19世纪前半叶,都被人们称为“画家”、“布景画家”,还没有“设计者”的称呼。布景由绘画艺术转变为设计艺术经历了―个漫长的过程,到20世纪初,很多有名的舞台美术家都是画家兼的,而很多舞美设计师也是著名的画家,俄罗斯的戈洛文就是一个代表人物。戈洛文曾为《大雷雨》、《假面舞会》、《费加罗的婚礼》等剧目作过舞台布景设计,他把绘画性、装饰性与空间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最早尝试了伸出式舞台的演出形式。他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等大师都成功合作过。他不仅是优秀的舞台美术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他的肖像画与风俗画中,《伊凡雷帝》是其最成功的代表作品。还有许多不同流派的著名画家都直接参与了戏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如现代派大师毕加索曾在20年代为舞剧《三角帽》设计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布景,后来又设计了《俄狄浦斯王》;夏加尔为芭蕾舞剧《阿列科》、《火鸟》设计了舞台的画幕,波普派画家霍克尼曾设计了莫扎特的歌剧《魔笛》。
既然绘画与绘景关系亲密,到了已是互为影响,互为融合的地步,画家可以作舞台美术家,绘出漂亮的布景,那么绘画课和绘景课的内容是否相差无几呢?绘画课是否可以代替绘景课呢?绘画和绘景都是在平面材质上作画,只不过尺寸大小不―而已,对于戏剧不是很了解的美术同行,很可能会有以上误解。当真正认识了戏剧、认识了剧场、认识了舞台,明白了戏剧的含义和魅力,才会认识到舞台美术发展到今天已是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独立的一个造型艺术门类。19世纪和20世纪交叠之际,也是西方艺术转变的重要时期,多样化发展的造型艺术让舞台美术打开了新的艺术视野,从此吸收进了更多的造型艺术手段,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新科技、新材料不断融进,绘景也脱离了简单的以绘画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单一局面。
二、教学中绘画、绘景异同分析
(一)共同性
因为绘画与绘景同为视觉艺术,绘画与绘景的基础教学都会注重对学生的造型艺术语言的高度把握能力和视觉审美能力的培养,都会告诫学生:学习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正确的表现方法,在长期实践中去体会与掌握造型艺术的规律,诸如多样性、统一性、平衡性、和谐性,以及对比、节奏和韵律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高低正是以后学生设计创作的关键。
(二)相异性
虽然在绘画与绘景教学中有一些共性存在,但由于画出的布景是要放在“舞台”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去欣赏,必然在教学中不同于绘画的地方更多些。绘画是在二维的空间制造三维的幻觉。绘景是用二维的元素,构造三维的视觉空间。一幅画可以保存长久,而绘景,面对着的却不仅是放在画架上的一块画布,又是一座有三度空间的舞台,它所创造的“画面”,最终结合灯光、服装等才构成舞台美术的完整画面,只有在演员面对观众表演的演出过程中存在,演出结束,也就随之消失,它只能留在观众的记忆里。所以,在这一方面可以说绘画是二维的“平面”,绘景是三维的“立体”。
三、材料,工具的同异性
画的布景既然是要放在舞台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去欣赏,因此必须考虑到它与舞台灯光的关系。如果演出中一块景片被要求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甚至可变换色调,由此改变环境气氛的特殊艺术效果,那就需要利用舞台灯光的不同角度、色光、明暗投射造成。那么在绘制这幅景片的时候对颜料就要求选择透明性很强的来体现,比如选染料;相反的,如果一块绘画性很强的景片则只需正面投光就能表现它的艺术效果,而一般绘画都只会从正面投光的角度去欣赏,不用考虑外部光源的过多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已逐步从舞台美术领域退出的绘景技术手段,比如水在天幕上的表现、舞台上燃烧的火焰、飘动的云彩、洒落的雨点等等,这些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的手法都是绘画所不可企及的。
(一)颜料的同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中绘画的颜料与绘景的颜料准备存在很大的不同:只要是绘画,就要使用“颜料”,绘景的“颜料”范畴大于绘画。绘画、绘景颜料的选择都以色相丰富、色彩纯正、质地细腻、不变色、不龟裂为上品。
但是,绘景颜料不能一味追求高质量,因为所要绘制的景片种类很多,有绘画性很强的,也有绘画性相对较弱的,甚至有的景片只需要平涂一种简单的颜色就成了,所以对绘画性强的景片可以而且必须用质地好的颜料,而对那些绘画性并没有太高要求的景片就可以选择质地较差的颜料。
颜料的种类是非常庞杂的,从它们存在的状态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从它们的化学属性来看――有酸性、碱性和盐基性之分;从每种颜料本身的性能上看,它们又有透明性、不透明性、耐光性,另外还有染色率高低、遮盖力的强弱,因地域、气候引起的干湿变化、龟裂程度等种种特质。让学生熟悉这些性能,在绘景中运用得当,颜料本身的长处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运用不当,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油画材料中的调色油是慢干性
油,不适用于作布景绘制颜料;而粉质类颜料,除了绘画常用的水粉、水彩颜料,还有化工颜料商店出售的散装粉质颜料、加工颜料等。“加工颜料”是将颜料的原材料、填充剂、防腐剂等和水混合后经加工后形成的,这类颜料色相丰富,质地细腻,是较为理想的绘景颜料。丙烯颜料近年来被广泛使用,这种颜料的特点和优点就是集透明与不透明于一身,它在厚涂时可以像粉质颜料一样的不透明,而用水稀释后它又像染料一样的透明。
还有一些特殊绘景方式运用特殊材料作“颜料”,比如建筑外墙涂料、化工染料等,室内装修用的乳胶漆也是非常合适的绘景颜料,这类材料适合单纯的大面积匀涂。染织工业用的染色剂,相当于普通绘画颜料中的水彩画颜料。因此它是绘制透明效果布景的主要颜料,尤其是在画纱幕的时候,它是不可缺的。染料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宜画宜喷。用热水冲开了就可以用,不必加胶(特殊情况例外)。颜色也不易剥落,用它绘制的景片也轻,还可以与其他以水作为调和剂的颜料共用,也是大面积涂底色的好材料。另外,当舞台上需要出现某些特殊效果的时候,一般的绘景颜料往往难以达到要求,比如要表现一个星光闪烁的夜空,那些若隐若现闪烁不定的星星,若用一般的颜料去画很难画得出来,就要使用荧光颜料结合荧光灯来表现。
(二)工具的同异
绘景与绘画都会用到油画笔。各种大中小号的油画笔都是绘画也是绘景必备的工具,绘景在起稿、画线和做细部描绘的时候是离不开它们。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绘景用笔是平时没有接触绘景的美术同行们想不到的,比如喷雾器作画笔使用,而油漆刷可以加工改装成多种非常好用的专用绘景笔,改装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把长度合适的木条加工,使它表面光滑并且容易把握,牢牢地钉在油漆刷的短木把上就成了。不过在选择木条时,不要选用有结疤的,否则绘景时稍一用力木条就会从结疤处折断,在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的地方经常选用粗细合适的、轻而有弹性竹竿代替木条。打稿子用的笔――通常在画对形象的要求不是十分精密的景物的轮廓时,只用―般的绘景长杆笔蘸上稀薄的颜料就可以了,但是在画要求细致的景物时就要用炭条或粉笔起大样。国外还有一种圆头长杆笔,样子就像放大了的我国传统的毛笔。
根据具体绘景要求制造绘景“笔”,是绘景过程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绘景独有的特点。比如用人造毛制作的滚筒,生活中多用来涂饰墙壁,它的型号大小不一,画景时主要用来平涂,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配合镂刻了花纹的模板进行工作,比如绘制墙面上的图案花纹。又如利用人造海绵(泡沫塑料)制作的滚筒,它是在用人造海绵制作的棍轴上做各种不同的加工,从而创造出不同形状的纹理。如在人造海绵上缠上金属丝,让金属丝将其分割成各种连续的小图案,画(涂)出来的纹路是有规律的图案纹理。
绘景调色盘一般是自搪瓷或白塑料的,四周边有高度约在5毫米的围圈,一般每位绘景人员应不少于4个的调色盘。绘景必需会用到各种的绘图工具,在绘画中则一般是不主张用尺子作画,现代绘画和一些民间绘画另当别论。
(三)材料和技术应用的同异
前面已提过,绘画是在二维的空间制造三维的幻觉,绘景是用二维的元素,构造三维的视觉空间。从呈现的不同方式看绘画的平面特点与绘景的立体特点:比如体现一个写实的山林自然景色,绘画只能在画面上利用各种绘画技巧表明远近层次,疏密关系,固定的光影效果。绘景则首先将近景与远景区分,分别以不同材料、不同造型手段体现,拿远景和天空来说,天空是绘画性很强的布景,远景可以画在天空布景上,也可以单独存在,除了用绘画的方法直接表现外,往往借助于纱、豆包布之类的材料,利用其透明性能绘制远景,结合灯光渲染,使远景和天幕衔接得非常自然,从而造成逼真的无限深远的空间环境。同时,因为灯光的作用,光影投射角度可以发生变化,同样的白天画面可以变成夜晚。
近年来绘景逐渐重视肌理在体现上的运用,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肌理质感通过灯光的作用,可以创造出与演出环境十分贴切、吻合的舞台效果。比如在舞台上使用最多的材料――纺织面料,品种很多,各品种的质地也不同,它们对光的吸收和对光的反射的性能也不同,纹理粗糙的麻布比质地细腻的白布反光弱,绒布类又比粗糙的麻布反光更弱等,它们的这些特性在光的混合作用下带给观众千变万化的视觉感受。
(四)体现过程的同异
绘景与绘画有着根本的不同:绘画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独立自主的进行创作构思,绘景只是演出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必须按照剧本和舞美设计图进行再创造;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布景画家不能进行纯属个人意志的创作活动,他受到设计图的制约,没有离开设计图任凭自己的个人意志进行创作的自由。布景绘画的性质是以绘画作手段来为舞台艺术服务的,因此它不能脱离演出的整体而成为一种独立欣赏的艺术,它所创造的形象要符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戏剧演出的要求(限制)。当然这种要求(限制)对任何艺术都是存在的,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门类。
总之,绘景源于绘画,绘画是绘景的重要体现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如雕塑艺术也一直是绘景的重要体现手段。在今天,科技领域的许多新技术已广泛在舞台绘景技术中使用,比如利用电影胶片投影、帕尼灯投影以及电脑多媒体投影等的应用,使绘景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今天的绘景大量应用各种材料构成表达舞台画面的语言,它通过视觉的传递,让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效应,在戏剧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而且特殊的角色。
责任编辑:陈达波
第二篇: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
金井中学
曾慧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能找出立体图形类似的实物。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2、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
2、体会数学与美的和谐统一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发展几何直觉。
二、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欣赏投影仪上的图片,并共同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图片倾注的情感。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出: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二、建立模型,认识立体图形 分一分:将下面的几何图形分为两组
总结: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活动1:连一连
活动2:摸一摸
拿出一个教具箱,请同学分别上台按老师说出的几何体形状摸出相应的几何体。活动3:做一做
学生用课前自己准备的橡皮泥分别做成本课所学的几何体。四人小组合作,做好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比比谁做的更漂亮。
三、回顾联想,重新认识平面图形 活动4:画一画 你能分别画出与它们形状相类似的几何图形吗?
思考:上面画出的图形和前面所学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活动5:找一找
你能看出下列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吗?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四、反馈应用,拓展思维 比一比
练习
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找一找
练习
2、下列物体中含有哪些立体图形?
想一想
下面的立体图形可以怎样归类?
五、归纳小结,回归生活
(1)几何图形的分类(2)生活中的数学图形
第三篇: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第一节《4.1 几何图形》的第一小节《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为后面的简单几何图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一些简单且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等。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也会接触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容易接受理解。且能举一反三。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可以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能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了解棱柱和棱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与区别。
2、难点:如何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小学学过或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有哪些?请举例?(创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二:直入主题:今天就来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并展示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新知探究:展示图片,让学生从实际的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然后小组讨论几何图形的概念。展示立体图形实物,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小组讨论立体图形的概念。让学生分组例举生活中的实物与它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接下来学习棱柱和棱锥,展示实物抽象出新的几何图形,理解学习棱柱与棱锥,再跟踪练习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然后从立体图形中找平面图形,探究什么是平面图形。最后设计“小游戏”,让学生观察小明的书房,从中找出几何图形和与之相对应实物,由小组合作完成,最后各组派代表展示。然后进行课堂总结,布置动手画图作业:1.动手画一画你所熟悉的立体图形。2.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尝试动手做一个三棱柱
第四篇: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 2.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识别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3.感受几何图形带给我们生活的数学美。
重点难点:如何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识别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从城市建筑到乡村住宅,从立交桥到交通标志,从剪纸艺术到城市雕塑,从动物形态到申奥标志……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感受几何图形带给我们生活的数学美)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内容。(教师引导)
二、自主学习
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和几何体有哪些?(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2、观察纸盒,你能看出哪些图形?(引导分析出由点到线到面再到体)
三、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及表达能力)探究一
问题1:观察罐头、乒乓球,你能得到哪些图形?
1、教师指导,小组合作。
2、成果展示,师生评价。
3、教师引导小结: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探究二
问题2:观察: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1、教师指导,小组合作。
2、成果展示,师生评价。
3、教师引导小结: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探究三
问题3:观察: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1、教师指导,小组合作。
2、成果展示,师生评价。
3、教师引导小结: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探究四
问题4:观察:下面的实物可以抽象成什么立体图形?
1、教师指导,小组合作。
2、成果展示,师生评价。
3、教师引导小结:
4、追问:你能再找出一些棱柱、棱锥的实例吗?
四、达标检测
1.如图是一座房子的平面图,组成这幅图的几何图形有()A.三角形、长方形
B.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第五篇:绘本绘画教学
绘本绘画教学
来源:坪洲小学 时间:2014/12/2 阅读次数:
授课年级:
三年级
教学理念:
儿童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本节课,我秉承开放式教育理念,启发学生运用彩砂纸和油画棒表现自己对“邻居”的认识,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独立的作品编辑成册,最后以绘本的形式展现“邻居”。在开放画画载体和表达形式的同时,尝试进行学科间的打通,鼓励学生为作品配上文字,不仅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意识,还力求提高学生对艺术美、文字美的追求。
教材分析:
《我的好邻居》选自岭南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的三年级上册第9课。这个课程以“我的好邻居”为主题切入点。课程蕴含了多个美术学习活动。其中包括:(1)用绘画的形式创作邻居丰富多彩的生活;(2)体验并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创作活动;(3)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对记忆画、想象画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绘画作品水平普遍较好。因此,在教学上我大胆突破传统的美术材质,采用彩砂纸和油画棒进行表现,让画面更具表现力,满足孩子对绚丽色彩的需求,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基于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我跳出常规的单幅作品创作要求,采用绘本的形式进行表达,为孩子想象力和表现力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尝试使用砂纸和油画棒作画,以一个主人公为原型描绘出邻居多角度的生活缩影。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邻居为主题的绘本,在合作中激发想象和创作的欲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展示,体验绘本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身心、创新、审美、生活等素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色彩砂纸、油画棒、马克笔、订书机。
教师准备:教学PPT、自创绘本、背景音乐等。
教学重点:
1.尝试使用砂纸和油画棒作画,描绘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2.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出包括封面封底及内页的完整绘本。
教学难点:
能够给绘本的每一页配上相应的文字,并为整个绘本故事拟定新颖独特的故事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听故事,看绘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相邻而坐的人是同桌(学生活动:与对面同桌握握手),引出“相邻而居”的人是邻居,同时引出课题《我的好邻居》。(设计意图:引出邻居的概念并点题。)2.教师出示自创绘本同时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故事。(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和看绘本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绘本创作的欲望。)
二、畅所欲言:解读绘本,说邻居。
(设计意图:让孩子了解绘本创作的要点。)
1.确定“主人公”形象,接下来的每一页要围绕主人公来开展。
2.第二页:主人公的家庭成员运用添加人物的方法来表现。
3.第三页:表现主人公职业特征。表现方法:添加厨师帽、小铲子、围裙等等。
4.第四页:表现主人公的兴趣爱好,可从动作、背景中来体现。
5.封底:画面内容要与故事情节有相应的联系。
6.封面:
(1)引人入胜且醒目的故事名;
(2)搭配与故事相符的画面内容,孩子发散思维表现邻居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精彩演绎:小组讨论,画邻居。(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自主创作能力。)
1.布置作业: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本以“我的好邻居”为题材的绘本。
2.小组讨论,分工合作:
(1)组长组织“组员”在百宝箱中抽取各自的任务。
(2)讨论“主人公”的性别、发型、服装等。组员在组内分享自己的画面构思。
(3)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3.教师示范:演示绘画材料的使用及绘画要点。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看图说话:绘本展示,聊邻居。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1.小组各成员展示自己的作品,分页讲述绘本故事。
2.教师指导如何将分页的画面装订成册。
3.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将作品装订成册。
4.小组展示装订后的绘本。
五、课后拓展:图文并茂,写邻居。
(设计意图: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打通,让学生在对文字进行编辑排版的同时,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讲解如何为插图搭配文字。
(1)方法:剪贴式(在另一张纸上写好文字并一个一个地剪下来,再粘贴在画面留白处。)
(2)要求:语言精简、主题突出、文字优美,文字与图画搭配相得益彰。
2.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