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赵瑞灵
解 决 问 题
教学内容:
教材37~38页例1及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提高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通过对比,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能对生活中的有关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其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铺垫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吗? 生:水。
师:对,所有有生命的舞体都离不开水,水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你们知道人体内所含水分的质量约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
(生答案不一)
师:让李医生来告诉我们吧。(课件出示)2.复习旧知。
a.根据“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列出一个数量关系式。b.根据“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列出一个数量关系式。c.计算学生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吗? 生:想。
师: 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个什么条件?
生:要求体内水分的质量,我们还需知道自己的体重。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吗? 生:知道。
师:请算一算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吧!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揭示课题。
师:你们算出了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小明知道后,也跑来了,请认真听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师: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及问题。二.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例题1第一问。
师:要求小明的体重,需要用到哪些条件,如何画线段图,数量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好后举手示意老师,现在开始。
(1)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讨论选出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尝试画线段图。(3)学生汇报。
a.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b.学生独立寻找解题方法。c.学生汇报。
生1:线段图的方法(师边听学生的回答边完善线段图)。生2::数量关系式的方法(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质量)。师:这两个同学的解题方法都非常好,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中,哪个量是已知的?要求哪一个量? 生: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是已知的,要求小明的体重。
师:怎样求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想一想,在和同桌交流一下,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4)集体订正。
师:谁想和大家分享你的解题方法?
生1:因为体重×4/5=28千克,所以设体重有ⅹ千克,列方程4/5ⅹ=28。
生2: 因为体重×4/5=28千克,所以用28÷4/5 生3:······
2.对比小结: 复习题与例题1的异同。
师:我们把此题和前面的复习题对比一下,看他们两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1:两题的数量关系式一样,都是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生2:两题的问题不一样,复习题知道小明的体重,求体内水分的质量,此题是知道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求小明的体重。生3:······ 生4:······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准确,这两题用的的数量关系式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已知数和未知数交换了位置从而导致解法的不同。当我们用方程解答本节课所遇到的问题时,就与复习题思路统一,便于理解。对于更复杂的问题,用方程解更加简便。3.教学例题1第二问。
(1)自主探究,选择条件,分析题意。
师:求爸爸的体重需哪些条件?(学生独立找出所需条件,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题目。)(2)引导画线段图。
师:在“我的体重是爸爸的7/15这句话中”,是把哪一个量看做了单位一?
生:把爸爸的体重看做单位一。
师:我们用这条线段来表示爸爸的体重,(课件出示),怎样表示小明的体重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想好后再向同桌说一说。
生1:把表示爸爸体重的线段平均分成15份,其中的7份相当于小明的体重。
生2:应该在这7份上方标明是小明的体重。生3:我认为应该再画一条线段表示小明的体重。······
师:为什么要另画一条线段表示小明的体重呢?而上一题只画了一条线段呢?
生:因为爸爸的体重和小明的体重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量,一般要画两条线段表示。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线段图。
(3)列出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答此题。师 :观察线段图,你能列出数量关系式吗?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学生独立解答,一人板演。(4)集体订正。
(5)学生畅谈自己对算数法和方程解法的看法和理解。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教材第38页“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题。2.独立练习:练习十的第3题。3.提高练习:练习十的第2题。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非常活跃,谁能来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画线段图时,包涵关系的两个量通常用一条线段表示,并列关系的两个量通常画两条线段表示。
生2:我知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方程解答。······
五、板书设计:
解 决 问 题
小明的体重是多少?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
小明的体重×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千克。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千克。
X × 4/5 = 28
x × 7/15 = 35
X = 28 ÷ 4/5 x = 35 ÷ 7/15
x = 35
x = 7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
第二篇:解决问题 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学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教学内容跟生活密切相关,五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设计利用课件出示例题,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2.放手让学生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尽量放手让学生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本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取值方法。之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的例子,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以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直接引出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1),学习“进一法”。
(1)理解题意,列式计算。(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并独立列式计算。
2.5÷0.4=6.25(个)(2)设疑:我们求得的结果是6.25个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6.25个瓶子吗?符合生活实际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里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
(3)小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为什么?
(4)学生汇报讨论的情况:瓶子不能有6.25个,应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应是6个,但是6个瓶子不能装下2.5 kg香油,只能装2.4 kg,剩下的0.1 kg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
(5)小结: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省略部分首位上的数字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1的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
2.教学例10学习“去尾法”。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并列式解答。(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图)王阿姨用一根25 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 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5÷1.5=16.666…(个)
(2)设疑:礼盒数能用小数来表示吗?
(3)小组讨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是17个礼盒,但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因为1.5×17=25.5(m),丝带不够,所以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16,即只能包装16个礼盒]
(4)小结:在这道题里,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3.回顾反思,明确方法。
(1)观察例10中的两道题,小组讨论一下:对于取商的近似数,你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小组讨论后选代表汇报,互相补充。①第(1)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1取整数。②第(2)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3)师生共同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4.举例升华。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数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幸福小学有382人要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2.一根长10.5米的木料,先截取等长的5段,共8.5米,剩下的要截成0.8米长的小段,最多还能截出几段这样长的木料?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41页7、8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10(1)2.5÷0.4=6.25(个)≈7(个)(进一法)(2)25÷1.5=16.666…(个)≈16(个)(去尾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第三篇: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点引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灯明寺镇马家院小学 祁赛男
教学目标
1.会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兑换整十整百人民币。2.会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及教学法选择
学生在已经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习
运用这一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里呢?那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旅游好吗?打开多媒体,展示美国景点图片。
第一站 洛杉矶
看见两个人在吵架,同学来帮忙。男生说:“这个人在我这里买了3千克盐,下场雨的功夫,这个蛮不讲理的女人又找了回来,非说我缺斤少两.” 女生一身的雨水狼狈不堪的说:“我买了3千克盐,回家一看,盐的重量却只有0.3千克。分明是这个贪心的商人骗了我。” 同学们,你们怎么认为到底谁对谁错呢?这些盐有什么变化呢?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十倍。(复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2.探究新知
出发去第二站 塞班岛 我们有麻烦了同学们,去岛上需要买船票,可是我们的人民币,美国不能用,这可怎么办呀?
出示例三的图,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我用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请同学们帮忙想一想?(小组讨论)
学习提示: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
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
就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0.1563×10000=1563(美元)
答:用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美元。A.我们做得是否正确呢? B.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检验的?
1563÷10000=0.1563 用除法来检验我们的计算,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3.巩固练习第三站 好莱坞
展示赵丽颖求助的图片。
100张A4纸摞起厚1cm,那么1张A4纸厚多少厘米?
第四站 纽约 面包店求助。
做面包需要先把小麦磨成面粉,一千克小麦可以磨0.85千克面粉,那么100千克小麦可以磨多少面粉?1000千克小麦呢? 0.85×100=85(kg)0.85×1000=850(kg)
答:100kg小麦可以磨85kg面粉,1000kg小麦可以磨850kg面粉。
第五站 美国工厂
展示美国工厂的工人在抽查产品质量的题目。
100件产品里达到一等品标准的有82件,10000件里大约有多少件标准品?
方法二: 方法一:
10000÷100=100 82÷100=0.82(件)
82×100=8200(件)0.82×10000=8200(件)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美国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你们喜欢这次旅行吗?你们在旅行中有什么收获呢? 课下作业
一、直接写出各式结果。
2.17 × 10 = 0.3 ÷ 10 = 0.42 × 10 =
2.17÷ 10 = 0.3 × 10 = 0.42 ÷ 10 = 5.31 ÷ 100 = 6.5 ÷ 100 = 1.9 × 100 =
5.31× 100 = 6.5 × 100 = 1.9 ÷ 100 = 6 ÷ 1000 = 78 × 100 = 0.42 ÷ 100 =
× 1000 = 78÷ 100 = 0.42× 100 =
二、100张A4纸摞起来厚1cm,1张A4纸有多厚?
三、100本复习册叠起来高0.72米,平均每本复习册厚多少毫米?
四、某电视厂抽查一批电视产品,平均每100件中未达标一等品标准的有2.25 件,这批产品共有10000件,未达标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多少件?
第四篇:工作总结 赵灵美 2
2013至2014学年上学期《品德与社会》
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28)、(30):赵灵美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人自9月份以来担任六年级(28)、(30)班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紧张又愉快的六年级上学年即将过去,我为我的学生感到骄傲,在这一学期里,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反复钻研教材
品德与社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贴近现实,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着手,结合课本上的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在拿到课本后,我先浏览了一遍课本,大致理解课本的内容,然后再分章节、分课时的熟悉课本,结合实际,分别从网上、实际生活中、周边具体事物收集相关资料,争取把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以便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社的教学,我制定了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学习课本,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向同学提出来一起讨论解决,同学解决不了的用笔记本记下来,放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课后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作一个分析,我学到了什么,还有哪方面不太懂,用纸条简单的写写来,以及自己做了什么改进措施。
3、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活动 起来,都积极参与,都来做学习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来当小老师,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贪玩和溜号,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我们就象一个游戏小团体,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这种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其中生活场景表演方式更使孩子们学会了生活自理,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变现自己,这使得课堂的开始非常重要。我要用很多鼓励的话语和振奋人心的例子采能把他们带入那种氛围。在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更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4、用耐心和爱心去鼓励后进生
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孩子,都非常害怕老师,也很自卑,觉得自己只要出错老师就会骂自己,无论自己怎么学都是不好的,赶不上别人。在这个学期里,我主动关心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心里上给予他们安慰,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帮助,陪着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来赶上其他同学,通过我在课后耐心的指导与交流,他们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好,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5、课后自我反思和评价
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我这节课上得有没有备课时的理想,是我要的那个效果吗?如果没有达到,那我赶紧要分析,是哪个环节除了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的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的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有的时候我会想学生咨询,这节课你们给老师一个评价,说出老师的优点和不足,希望老师如何改进,或者叫他们写纸条给我,这样不断的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并茂,热闹非凡,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不是自始至终要高潮和精彩,一堂好课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启示、体验和回味?综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去关注、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创新和提高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育人艺术和经验,我们的品德课程改革就能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赵普教案设计
《赵普》教学设计
类别:中学语文 编号:
《赵普》学案
学习目标:
1.查工具书解决古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能读通课文。2.搜集几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或名言。
3.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赵普的资料,了解赵普生平事迹: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等。自主学习:
1.请用“/”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太祖常劝以读书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寡学术:
手不释卷:
..龌龊循默:
卒用其人:
...3.找出与文中“以天下事为己任”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跪而拾之以归。..C、普又以其人奏。
D、俱以假山显。..4.请翻译: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5.解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①竟日: ②次日: ③明日: ④他日: 6.简要说说文章写了赵普哪两件事。
① ② 7.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赵普》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习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4.了解更多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教学重点:
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教学难点:
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引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交流反馈
学生交流展示收集的有关赵普资料,较多的了解赵普其人其事,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自学质疑
学生展示预习卡积累的字词情况,对文章理解进行质疑。
老师提示:赵普,北宋大臣。后周时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任宰相。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三、互动探究
(一)读:
1. 自读,将自认为难读难写的字词写到黑板上。例如: 寡 阖 箧 薨 龌龊 循默 奏牍 补缀 2. 指名读,纠正误读处。3. 老师范读。4. 训练快速读。
师示范读,计时。生练习,自荐快速读比赛。5. 练习背诵。
师生比赛背诵,看谁错误少。
(二)解释、合作翻译课文。
1. 两人一小组,对照书下注释,试译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文言字词提问,老师解答。
2. 质疑。师将学生提出的疑问中的重要点板书,精讲。(1)太祖常劝以读书。(省略句、倒装句)(2)读之竟日。(倒装句)
(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省略句)(4)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3. 学生翻译全文。老师提示翻译的方法:
(1)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可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2)添加省略成分。(3)调整语序。
(4)引用的内容可不翻译。
四、精讲点拨: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两件事,你觉得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1.赵普刻苦读书。2.赵普以天下为己任,冒死举荐人才。赵普虽然对人苛刻,但他是一个刻苦读书,胸怀天下、热爱国家,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的人。(评价人物要用全面的观点)
(二)本文刻画人物语言简洁,且善用细节描写,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明确:
1.刻苦读书:“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冒死举荐人才:“普颜色不变”、“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过程:尝奏荐→不用
复奏其人→亦不用
又以其人奏→怒,碎裂奏牍掷地 复奏如初→乃悟,卒用其人
(三)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知识。
五、矫正反馈:
赵普居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可能吗? 各抒己见。
老师谈看法:书并不在于读的越多越好,而是在于读精,读透,还要有自己的感悟,最后再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把书读好。
六、迁移应用:
过渡语:古往今来,“刻苦读书”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 例如:凿壁偷光、粘壁独身、燃薪夜读、负薪苦读、隔篱听讲、囊萤苦读、编蒲抄书、映雪读书、织帘读书、手不释卷、韦编三绝、发愤图强等故事。学生交流书对自己的影响。
总结:侧重鼓励大家胸怀天下,努力学习。
七、板书设计
内容:
中心
写法
刻苦读书
勤奋
细节描写
四奏人才
以天下事为己任
语言简洁
《赵普》巩固案
阅读古文《赵普》,完成练习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②读之竟日()...③普颜色不变()④他日补缀旧纸()...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选自《宋史•赵普传》)
翻译:„„。太祖听到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震惊和哀悼,对身边的人说:“„„我做皇帝以来,常常用优厚的礼仪待他,赵普也竭尽全力忠心报效(朝廷),真是治理国家的贤臣啊,我真是非常痛惜啊!”
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请你猜测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说出它们的意思。
②在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划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请你概括选文的内容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选文原句:
选文内容概括:① ② 6.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超过30字).作者姓名:沈海祥 单位:灌南县张店中学 学科:七年级语文 联系电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