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内容摘要: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自然的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符合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又可以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飞跃。同时通过一些教学实例来分析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缺乏联系的原因并就相关教学实例给出本文的建议。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探索性学习生活实际
根据《物理课程表中》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要重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教程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增加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以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作为讨论问题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到情切和熟悉,从而愉快的进入物理科学世界。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到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又重视现实技能的的训练,切实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应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谈谈“物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和体会,提出了相关问题,也相应的做出了一些意见,一、启发认知性,培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能力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真的社会生活”。我国的中学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经认可了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轻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当然不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甚至有一段时期,中学生做练习时根本不需要考虑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发挥,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我国的中学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已经认可了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轻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物理教学当然不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高中新课标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摩擦力中有关流体阻力的描述中用火车、汽车和飞机等在空气中运动受到阻力来说明液体阻力的存在,显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我相信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中学生对火车、汽车、飞机和降落伞等在空气中运动受到阻力没有亲身体会,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课本强加给他们的事实观点。如果在说明流体阻力问题时采用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元素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这一节内容增加一个简单小实验,就可以以我们的手为研究对象。例如研究手形(如拳、掌)以及划水方向对手划水阻力的影响。虽然这个小实验缺乏技术含量,实验成本也几乎为零,但实验效果是十分明
显的,能将探究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以及液体阻力特点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让学生利用“生活现象”学习流体阻力的知识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生在遇到困难时,也就是所学物理知识不能满足其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其内心会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力图实现心理平衡。每一个中学生时时刻刻都在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发生联系,他们也不断的对周围环境进行着观察、思考、探究和体验等活动,而中学物理中许多知识远不能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中学生也因此会产生许多令他们困惑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也为了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始驱动力,物理教学应从学生困惑的生活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二、物理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体验的困惑问题切入。例如在初中物理中的《功与能》这一章中,学生最大的疑问往往是:“当手用力提着一只装满水的水桶静止时,手对水桶不做功,所以水桶没有获得能量。但是长时间提着,手臂肌肉为什么会感到酸痛,?”在这时,教师可以反问:“手臂肌肉的工作需要能量维持吗?”此时学生或许就会明白:水桶是没有得到能量,人体提供的能量是用在了体内的活动上了,所以就算人什么都不做,就是一天到晚躺着也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个事例告诉
我们,学生或许只要教师的一个启发、一个点拨,他们就会恍然大悟,从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三、物理教学更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困惑问题切入。在《电磁感应》教学时,学生会问:“家里的电磁炉没有火,为什么可以将饭菜煮熟呢?”此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家里的电饭锅为什么可以煮饭呢?”学生答:“是因为电热丝中有电流通过而发热,从而可以加热物体。”教师问:“能否将铁锅换成瓷锅呢?”这时学生呆住了,大部分同学由于家里没有电磁炉而无法回答;个别有经验的学生会说,说明书上明确指出不能用瓷锅,其实他们也并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用瓷锅。接着教师提出: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要求学生课后作为研究性课题,结合已学的电磁感应知识,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解决了问题,而且从中可以获得更多。
另外,物理教学还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出发,以景激情,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事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相关结论与启示
人类的学习是主体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刺激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
是学生创造的,学生往往依照自我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程所提供的客观文本,并对其进行筛选、批判、重组和重建。学生的生活是物理课程的重要资源,学生的体验是他们学习的起点,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物理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消除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原理的距离感、陌生感及恐惧感;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调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同化和顺应,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树立起“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物理现象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是人们、生活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总结;人们时时刻刻自觉或者是不自觉的应用物理现象”等意识。利用学生身边的新闻事件、生活事例、生活现象和趣味故事等来引发学生的直觉兴趣,然后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学习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郑青岳著《关于科学教育联系生活的若干问题》,《物理教师》,2003年第4期
2.曾志旺著《联系生活进行物理教学的策略》,《物理教学探讨》,2005第10期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著《高中新课标物理必修1》2006年12月第二版
第二篇: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按理说是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长期以来,我们众多的生物教育者,将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多的局限在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上。学生几乎不可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导致出现了知识不能够用于实际的问题。久而久知,学生对生物也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今天高考决定人生的前提下,生物学科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在高考学科中,生物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生为了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中英数这些主科上。甚至有的学校在高一的时候不开课时,甚至即使开课也压缩了课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分数较差。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高中教学大纲相比有了很大改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这四个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因此新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堂导入联系实际
如讲“光合作用”时,我们可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并联系植物如何栽培、来提高产量解决粮食危机,保证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学生讨论可意识到耕地不变,人口增多,只有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产量正是此时学生迫于想解决的问题。学生有了积极性,自然就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教学提出“现实生活问题”利用课堂知识原理解决
如讲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内容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菜市场的阿姨为何在菜上洒水?为何用糖蜜西红柿?为何嗑瓜子时嘴唇会发白?为何洗衣服手会起皱?列举这些身边的实
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做到每个人在讨论中有话可说,有例子可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也体验了快乐学习的乐趣
3、以“我”为例,解决必修II的遗传与进化相关问题
例如,在讲解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梯子有扶手,有踏板,扶手是基本骨架,踏板是连接两个骨架的桥。而DNA的平面结构就非常像梯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碱基间构成的氢键就是梯子的踏板?
以下是一位老师在讲解细胞溪水和失水的一个实例,本人觉得很值得借鉴,拿出来和各位同行分享,具体设计如下:
师:无论是从个体层次还是细胞层次,生命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它要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包括从外界摄取物质,同时也包括及时地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今天,我们开始着重探讨在细胞层次上物质是如何输入和输出的。首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当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生:吃比较咸的食物,吃咸菜或者嗑瓜子引起口干,主要是细胞外盐分太多了
师: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生:这些水分应该来自细胞
师: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水分子从细胞内流出细胞外
师: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变化?
生: 青菜叶变得硬挺了。
师: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生:水分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
师: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水分子可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能由细胞内流出细胞外。那么请同学们结合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思考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呢?
生:„„(思考)
师:(继续提示)嗑瓜子引起口干,菜馅渗出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它们的共同点是细胞外有一定的盐分
师:细胞外有盐分,(板书)细胞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内浓度,细胞失水?还是吸水呢?
生: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失水
师:红细胞吸水胀破,蔫了的青菜叶恢复坚挺,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细胞外为清水。
当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师:由此,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什么假设?
生:可以假设:如果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会吸水
由此展开探究实验。
第三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校: 开远市第十一中学
姓名:
宗 家 富
摘要:地理教学是教师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其内容是人类长期从生产和生活中积累、总结和研究的地理知识,实质是让学生认识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规律,目的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并指导生活行为。地理知识是生活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其价值体现在运用。
关键词:生活经验、地理知识、生活技能
一、地理教学目前状况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可见,它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应该充满生活味。长期以来,地理课在初中教学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理课不感兴趣。形成“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局面,究其原因:首先是地理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事件以及他们关心的问题在课程内容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其次是面面俱到,“地理八股”味道较浓,对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以及过去的经验未予足够的注意;再次是忽视实践和应用。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
学生缺乏对地理学习的正确认识,认为学习地理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教师也过于重视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使中学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
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为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就需要教师构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把地理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为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乘着新课改的东风,用陶行知先生的“ 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二、地理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体现地理课的实用性
地理知识内容丰富,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每天的天气预报与人们外出、农业生产的安排、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假期的外出旅游等等方面都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理环境,并面临着一系列不利局面。如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与粮食问题、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紧迫的环境问题。在教学当中,如能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传授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知识与人类环境相协调的环境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就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地理学科存在的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因素。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让学生由于兴趣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中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主动摄取知识,积极思考,并能意识到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改变一贯的“地理副科”的偏见。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师不断在课堂上把枯燥的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学生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自觉地将地理课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理论与自己周围事物相联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达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
三、用生活经验解读地理知识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由于地理学习对象尺度广大,距离遥远,时间久远,地理过程难以直观细查以及过于宏观抽象等原因,常常在认识地理特征,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原理时产生障碍,特别是初中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更难以接受,逐渐产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说明了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更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当前的地理课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实际,学生一味地为了应付升学而被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沉闷,成了接受地理知识的容器。这样就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培养出书呆子型的学生。他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灵活运用,教材几乎全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东西。
四、把地理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现象
七年级的世界地理部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总有些遥不可及的陌生感,教师可多动脑筋,把一些问题融入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地球公转”一节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轨迹学生不易把握。
情景对话是具有生活趣味的一项活动,巧妙地引入,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国”一文中,提到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及种族问题。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成几组,各代表不同肤色的人种,相互介绍自己怎样来到美国的,为什么要来,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对美国社会有何认识感触等等。学生们有的扮成非洲移民,有的扮作海外华人;有的用洋腔洋调的汉语介绍,有的用尚不熟练的英语叙述,可谓精彩纷呈。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了他们为国争光的情感,与地理课标中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地理新课标的主旨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这些内容,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介绍“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时,展示一些图片:皖南地区的徽派建筑;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双版纳的竹楼;威尼斯的人们出入皆船;沙漠地区的民族则骑着骆驼„„这些各具特色的生活现象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好奇感、需求感。教师可顺势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渠道搜集资料,拓宽视野,有条件的可通过图书馆、上网查询,没有条件的同学也可看电视如“人与自然”、“探索频道”等知识性与趣味性都很强的节目。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地理知识有或多或少的关联,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来思考并解决一些问题,初步树立地理观念。在学习了“空气质量日报”后,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课外调查:去年我们合肥空气质量为优或良的天数有多少?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如何?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些地方?城内和农村空气质量有何差别?你对合肥空气状况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学生分组分工到相关部门或政府网站搜集资料,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市内同学和农村同学分别深入到市区乡村、田间地头进行调查。最后兴趣小组成员重点针对家乡大圩镇的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现象热烈讨论,分析汇总后给大圩镇政府递上了一份调查报告,并得到了他们的表扬。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看得见,摸得到,学生容易操作,因此,他们乐意去做。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学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适时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水资源”时,先跟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年初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再引导学生思考:虽然我们合肥地区地处湿润区,水资源短缺现象并不突出,但我国却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北地区。结合平时的所见所闻,说说你知道的浪费水的现象有哪些?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假如你是我国水利部长,你准备推广哪些切实可行的节水方法?如果让你为明年的全国节水周拟定一个宣传主题,你准备怎么写?学生们热烈讨论畅所欲言。以上问题,从小处讲,让学生交流并掌握平时生活的节水方法,牢固树立节水意识;从大的方面看,培养他们看问题要前瞻性、大局观。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驾驭能力。
六、生活中的现象对书本知识提出质疑
进入新世纪,我们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化很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时与书本知识不相符。比如,地理教材中把旅游业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而现在的学生们由于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在假期里也经常举家外出旅游,见识也广了。家乡大圩镇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菜花节、葡萄节为品牌的农家乐生态游早已闻名省内外。学生们足不出户便亲身感受到旅游业为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但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一些困惑,于是对课本知识提出了异议:景区的餐饮业繁荣了,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水多了;景区的私家车不够停了,二氧化碳排放也多了;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路边的塑料瓶、方便袋、废电池多了,对绿化、水质的破坏也加重了。甚至有个别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唯利是图,把原生态纯天然的风景,擅自改建为度假村、旅馆、饭店、棋牌室等,这不是旅游业对环境带来的另一种污染吗?甚至是不可弥补的毁灭!这正是学生把生活和地理联系起来思考的结果。学生敢于对地理理论提出质疑,不正体现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吗?
七、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1.创设生活情景,提升主体地位。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景中去,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2.挖掘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较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这样,使烦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3.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巩固所学知识。
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4.解析热点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从关于美伊战争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美国的侵略是为石油而来;美军士兵经历了沙漠生活的严峻考验;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以后,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都难以保证,只能依靠椰枣;大多数伊拉克人身着长袍。解析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知:伊拉克是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伊拉克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拉克盛产椰枣;伊拉克属于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洋海啸灾难,可以通过了解海啸的发生地、时间、灾难性,来解析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有刚刚发生过的冰雪灾害,汶川的大地震灾难,让学生了解这些灾害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怎样抗震减灾,怎样把地震灾害减小到最小程度。联系时事,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分析能力。5.进行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例如,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看云识天,推测天气变化,运用地理知识看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等。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环保调查:参观附近化工厂,造纸厂或钢铁厂,了解他们对环境污染的类型,并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也可组织环保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活动。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处处有生活;体验到地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主动去学习探究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善用地理的眼光和思维去观察审视身边的事物,增强驾驭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鲜活性和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建梅.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李宏伟.浅谈联系乡土实际充实地理教学内容[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3]项贤明.“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 , 1999,(04)[4]白建会.初中地理的课堂实效性提高途径之探析[J];华章;2010年15期房健雄.让教学生活化[J]广东教育 , 2004,(02)[5]缪建平.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 , 2004,(Z1)
第四篇: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国内外数学改革的经验也证明: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数学却以单纯处理中段为原则,这导致了数学严重脱离实际的倾向。因此,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已成为改革数学教学刻不容缓的当务之争。
一、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抽象是指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及关系等的思维活动;而数学抽象则根据被抽象对象的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另一类是对数学的定义、概念进行演绎推理,再抽象出纯数学的量,即数学的“建构”。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
1.在抽象中认识数学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第一次接触12 8×3这类题目时,“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师是直接把运算顺序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其效果不大一样。笔者在新授这一内容时,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展示生活情景,出示一个标价12元的铅笔盒和1本标价8元的书,询问“这两样物品多少钱?”。然后又出示2本书,标价也都是8元,询问“现在这些物品多少钱?”学生列式是12 8 8 8或12 8×3。第二步,讨论“12 8×3”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12与8的和,再乘以3;有的说先算8与3的积,再加上12。经过讨论,当学生意见趋于统一时(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结果推算运算顺序)。教师立即又追问:“为什么先算8与3的积,请根据具体事例说明。”最后学生搞清楚在计算两种不同的物品的总价时,首先要分别知道书和铅笔盒各多少元,然后再计算他们的总和。第三步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运算顺序,而是又一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平时生活中购买两种物品的情景,和计算总价的方法,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再如角的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做法是: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不同的角,问学生这些叫什么?学生答:“角”,然后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看似较为简洁,几分钟后学生就能诵出角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产生却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记住的仅仅是一段数学术语,而无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堆砌的只能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角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各种物体中的角,接着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那么,什么叫角呢?”;“请小朋友根据你手上的实物形状,画一个角”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实物角的顶点、边长,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所看见的各种各样的角,从而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2.在抽象中渗透数学思想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是指:渗透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具有普遍而强有力适应性的本质思想。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分为转换思想、对应思想、归纳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石,也是数学通向科学殿堂的桥梁。因此在抽象中仅仅认识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抽象中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按以往的教学,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是解题方法,知道这一类型用减法,那一类型用加法,根本无数学的对应思想而言。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如5条裤子和8件衣服等,让学生讨论这些服装可以配成几套,并把每一套用笔构廓出来,告诉学生这每套之间是对应的;接着可以出示类似的物品让学生直接说说有几套是对应的。在学生对大量的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教
师可以把这些实物直接抽象成线段图,再让学生讨论哪一部分的线段之间是对应的;最后可以出示一组线段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来举例说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每一线段图都可以表示无数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应,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应思想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在他们的头脑之中。
再如数学的化归思想,它是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
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求得解决。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在学生的讨论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
二、在数学应用中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系统论的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信息反馈,要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就学生学习而言仅仅是为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1.在应用中认识生活实际
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不断反复机械地操作下,虽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但一碰到实际生活却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些中、差的学生在一堆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长期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只能培养出少数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所以,在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
如在教轴对称图形后,有一位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马路旁,让他们仔细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呈对称图形的。学生在观察中显得十分的投入,有的说:“房子”、有的说“汽车”、有的说“蜻蜓”……。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每天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是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了出来。更为有意义的是,当第二天上课时,学生看见数学教师后竟蜂拥而上,围着教师要说说家中看见的对称图形。学生的这种自觉的参与,大大丰富了他们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近。
2.在应用中参与社会生活
从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数学教育既是一种科学教育,又是一种文化教育。虽然科学也是文化,但文化不一定是科学,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文化的数学是不完全一样的。文化的数学既包括纯数学,也包括数学科学以外的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种行为、观念和态度对学生来说,只有在参与社会生活后才能得到潜移默化地接受。
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教师安排一个课后作业,让三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利用课后,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教师眼前。更为可贵的是,有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去收集行人、自行车、助动车遵守交通法规与违规的信息。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
再如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应用题后,笔者在周末安排了这样一道作业:“如果你是一个旅行家,有500元要到三个旅游点去旅游,怎么样安排可以既经济又实惠。”当星期一在课堂上讨论这题时,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利用双体日,有的去旅行社询问旅游价格;有的打电话询问火车与轮船的价格;有的询问住宿的价格;……。这些学生平时从不关心的问题,却成了他们交谈的热点。当具体讨论线路时,又常常为线路的合理与价格的优惠而争得面红耳赤。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应用题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他们又从中了解了社会。
第五篇:音乐与现实生活
音乐与现实生活
【摘要】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关键词】音乐,柴可夫斯,《天鹅湖》,莫扎特,贝多芬,《欢乐颂》
音乐是人们对事物所感受到的内心世界活动的活跃情感,这一表达需要我们熟练的工具即表现形式,我们只有通过它来表达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活动和情感。和其他艺术比如绘画一样,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特别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不可避免的反映这作者生活的背景,因为创作做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是对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民族,世界,情感,自然等等众多事物的深刻思考和生活态度。而交响乐更以她独特的音响、声部等特点满足较大的题材,并且结构完整又可以满足各种戏剧性的冲突情节,对比展开,张弛自如。所以用她来表现人文思想是最合适不过得了。
1.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与《天鹅湖》
《天鹅湖》的音乐是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他的创作经历与19 世纪下半叶俄国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在思想感情上的种种矛盾,是对当时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人民的悲惨遭遇和知识分子的苦闷心理的反映。他深刻的体验了这一切,并用自己的音乐十分艺术化的表现出来。他音乐的感人力量正在于对生活悲剧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前途的热切追求。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其
丰富的内涵和高超的技艺,使俄国音乐跨入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先进行列。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尤其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他的音乐中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为芭蕾舞剧增添异彩。他虽然不会跳舞,但对舞蹈却有着敏锐的感觉,并把它体现在自己的音乐中,为舞蹈家们写出了不朽的名作《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柴可夫斯基于187 6年开始创作《天鹅湖》音乐,那时他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久富盛名的作曲家。讲述的是一个缺乏爱的王子的故事。西格弗雷德王子:柔弱,他得不到王后的爱,又被女友抛弃,而极端不自由的宫廷生活,也使他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王后:独身,皇家气派十足,人到中年却依然美丽妖娆,有很多年轻的情人,王子是她的心病。天鹅:想象中的生灵,强壮、阳刚而美丽。对王子而言,天鹅象征着他向往的自由和宁静。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抒情大师,只有领略他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抒情性、戏剧性,才能全面、深刻地感悟他音乐创作的音乐美和深切含意。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保留了芭蕾舞典雅高贵优美的风格,对音乐作了创造性地发展,他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充沛的情感,使《天鹅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性和极大的感染力量,被评论家誉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从舞剧的序幕至终曲,那涌泉般抒情的旋律不断地流淌出来,一曲曲都是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音乐生动、精致、迷人,完美地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意图,表达了白天鹅与王子的真诚相恋以及克服种种阻挠,最后爱情终于战
胜了邪恶的故事,使该舞剧成为全世界舞剧的经典作品。
2.莫扎特与他作曲特点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十八世纪末。艰辛、贫困的生活以及上流社会的冷漠并没有使他的人生消沉、悲观。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之长,风格典雅,感情真挚。他以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明朗乐观的态度以及宽容博大的胸怀,使自己的艺术永葆安详、温柔的面貌,表达出了“爱”是艺术的终极目的这一真理。
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从整体来看,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3.贝多芬与《欢乐颂》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他从小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又怕羞、不善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又是倔强、坚强、自傲、永不服输的。他生活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同没落封建阶级进行激烈搏斗的历史时期,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
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法国大革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可见,贝多芬的音乐风格鲜明、独特,作品热烈激昂、振奋人心。他的创作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从简单的乐曲到最复杂的交响曲,都同他个人的思想性格有紧密的联系,都与他坚强的个性及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他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又富有哲理性。
在《欢乐颂》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多芬则认为自由平等是欢乐的前提,人们必须努力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欢乐不是上帝的赠品,而是靠人们去奋斗,欢乐属于解放了的人们自己。
贝多芬晚年耳疾严重恶化最后到了耳聋地步,耳聋影响了他的钢琴演奏、创作进程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几乎要被社会淘汰。他以顽强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创作中,把对贵族阶层的逆反心理上升到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仇恨。他身陷困境、精神饱受摧残,心中却有“扼住命运的喉咙”那坚忍不拔的气概,“团结” 的主题无不表现出他不屈不挠通过斗争,走向光明的崇高理想,即使身处悲哀的深渊,贝多芬仍然讴歌“欢乐”。他一辈子都想谱写《欢乐颂》,“并想以此作为他某部伟大作品的结尾。”
贝多芬在乐曲中流露的对立主题.正是他内心矛看的反映。斗争与妥
协绵延不断,此起彼伏。这两个主题.一个代表个人的意志,代表人力.另一个代表命运,代表神力。斗争的结果总是意志得胜.入得胜。但胜利并不持久 所以就得重新挣扎 或谓之妥协。妥协其实是放弃斗 争.放弃挣扎.以挨取精神上的和平宁静.曩所谓谓幸福欢乐。挣扎了一辈子以后再妥协.当然比一开始就屈服要高明得多。
结束语奠扎特早年的作品受到贵族宫廷情趣的影响,具有精致典雅的风格:后期的创作交织着抒情和戏剧性的因素.反映了他摆脱对贵族的依赖而自谋生路的种种生活体验。莫扎特的创作涉及器乐和声乐的广泛体裁,其中歌剧创作居首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音乐的突出特征是“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毅力和热情,这和他的思想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暴的洗礼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晚年生活在封建复辟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他的创作以新的印记,在一定意义上预示了浪漫主义乐派的创作特征。贝多芬最擅长的领域是器乐.其中以交响曲和奏鸣曲最为出色。
音乐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形成是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在《王洛宾音乐地图》的书评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爱情,不同的生命事件,不同的生命体验,所以有不同风貌的歌曲内涵和曲调曲式”。在这里,将音乐的风貌和构成其风貌的曲调曲式的来源归功于创作者所经历的地方、爱情、生命事件、生命体验,而这些因素的总和。当这段可能苦涩可能甜蜜的经历与体验化作一个个音符的时候,是创作者情感的宣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毋庸置疑,音乐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脱离特有情境,这份情感
根本无从产生,也更不可能传达。
【参考文献】?si=2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4872.htm
张玉琳,张烁,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终曲乐章欣赏 [J]理论研究·音乐
孙兰鹃。论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表现特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二十五卷第五期
潘从明。谈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J] 甘肃教育。2010.7(A)
吴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风格特征[J]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3期
李娜。“有意味”的音乐情境浅谈[J]喜剧丛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