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8

时间:2019-05-15 01:5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8》。

第一篇: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8

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

摘要:历史学科具有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纵观历史有许多仁人志士、爱国英雄,他们的为人、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的品德值得我们后人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一位历史教师将德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最好的素材,所以做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将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德育;渗透;历史学科教育

历史学是人类研究历史的结果,人的社会性决定历史学不可能是超社会的纯客观的,因此,任何一位历史教师,不论其教龄的长短、学识的高低、功力的深浅,站在课堂上无一不在某种社会历史观的指导下,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进行着某种教育,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史之为务,甲以劝诫,树之风声”这就是史学界常谈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之一-------教育功能,其中德育教育功能尤为突出,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德育”的内容,以及处理教学内容的理论指导性原则,那么,用什么社会历史观、什么思想道德观念培养什么人,就是任何一位历史教师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德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德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教育,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学历史渗透德育的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世上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内部联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确定。

(一)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托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二)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三)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优美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能深深的吸引并最终打动和征服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之心。女娲造人、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秦灭六国、长平之战、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垓下之围、匈奴西迁、昭君出塞、三国鼎立、三顾茅庐、黄袍加身、蒙古西征、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一定能让学生在聆听中洗涤灵魂。

二、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

教育的渗透

(一)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渗透: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也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始终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历史课的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甚至每一环节当中。平常授课,我注意根据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基本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如阶级斗争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杰出人物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社会不断前进又有曲折的观点,走历史必由之路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的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在讲述中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贯穿于具体的历史中例如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过时,就应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统一六国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应充分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在讲我国历代农民战争时,要让学生懂得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它推动了历史社会向前发展;在讲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伟大智慧,教育学生懂得劳动人民是创造世界,创造历史的主人。这些都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史观。做为教师必须充分挖掘。

(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历史课,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它能生发出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人们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支柱。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爱国主义的源泉,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从古代的孔子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近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的伟大的爱国壮举,孙中山的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伟大的爱国精神,为中国革命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的刘胡兰等等,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光辉的英雄形象和为了国家舍生取义的正气化身,都是培养教育学生爱国主义的最佳素材,让学生在深动的历史事实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三)理想道德教育渗透。

古人言:“人无志不立”。这个“志”,在我 们今天来讲,就是理想。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的民族。所以理想道德教育是历史课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崇高理想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纵贯古今,历史上涌现了举不胜举的胸怀大志、为人类谋幸福的仁人志士:如抗金将领岳飞,从青少年时代起就以“精忠报国”为其毕生奋斗的理想;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早年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战斗口号;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进行适当、生动地讲述,可以收到良好的理想教育效果。同时,还可进行对比教育:假如一个人只知道吃、喝、玩、乐,昏昏庸庸地度过一生,到头来,像“扶不起的刘阿斗”,做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就连三国时的曹操也给后人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之语。古人尚且能老当益壮,更何况生活在二十世纪的青少年呢!这样一来,使学生明确从小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重要性,要争做胸怀大志的“鸿鹄”,而不当碌碌无为的“燕雀”。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翻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画卷,成千上万为中华民族自强而奋斗不息的精英们跃然眼前。早在古代,陈胜、吴广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点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到了近代,洪秀全颁布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农民运动纲领;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社会理想。到了现代,更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红彤彤的新中国,实现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所有这些事例,无一不是告诉我们: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连,个人利益只有同国家利益相结合,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中学生熟悉了这些内容,就有助于他们学习先辈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共产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从而为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提供了鲜明的路标。有了正确的社会理想,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明确行为的准则,生活得充实。因此,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忆往昔,多如繁星的历史人物为我们在这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像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发明了地动仪,然而,他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有人讥笑他: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却不能使自己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却

说:“我却不会为了谋厚碌,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这不正体现了一个科学家重视道德情操与知识,而蔑视功名权贵的高尚品德吗?还有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孟子;像“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屈原;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了本世纪初,当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读大学时,决不沉缅于酒色的生活,而是分秒必争,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连节假日都在实验室里度过,为的是洗刷“中国是个贫油国”的屈辱,终于成为了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为开发石油能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像贺龙,抛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毅然跟共产党走,参加并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为人民南征北战;像彭湃背叛了自己的大地主家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了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袖。所有的这些事例都可以做为将理想教育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最好的素材,让我们用点点滴滴的史实去滋润青少年学生的心田,从而使他们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社会理想,全面发展,成长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材。

(四)传统美德的教育渗透。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尤为重要,这就使我们历史教师有了一个新任务即:在教学中必须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纵观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多少值得我们传承的优良传统,无数民族的栋梁都自觉的把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相连一起,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从战国时期的屈原;到北宋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晚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民国初年时周恩来的“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等等,都表现了中华民族人生观方面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志士,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孔子更是强调,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见,圣人看来,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二者矛盾时,为了保持信仰,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集中体现了古人在生死观方面的崇高品格与追求。让学生在这些深动的历史中接受美德的熏陶。

三、充分利用课堂、历史教材及地方史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要求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因此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科成为了所谓的“副科”,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演小品,围绕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素材都由学生自己寻找,学生通过自己看教材、看课外书、找资料,自编自导,讲故事、演小品,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又完成了自我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方向盘的作用,切不可放手不管。

(三)充分利用历史的资料、信息

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这些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充分利用地方史的教材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易于接受,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学习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

(五)组织积极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来临时,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功能,同时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形成可以面向全年级或全校学生开展,可以举办图片展览,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图片可由学生自行收集。(2)播放录像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学生,播放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使学生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时,对中华的石窟艺术,可以播录像片,把石窟艺术的雄奇,精美展观在学生面前仿佛使他们融入到艺术的海洋里,还播放了《七七事变》、《长征》、《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的影片。这样的形式学生深受喜爱。(3)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教师要求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写曹操、陈独秀、拿破仑等的小传。(4)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报告。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5)历史故事报告会或演讲会可以分组,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感到为集体争荣誉。这项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学生的喜爱,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这种教学效果很好。(6)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德育教育。通过这些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如有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等,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史实,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更能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大大激发和促成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形成。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教育,大大提高了历史课的德育实效,将更好的将德育教育的理念始终如一的贯穿、渗透于历史的教学当中。

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深的意识到在中学教育阶段,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党、国家、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历史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做学科教育的有心人,时刻不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途径,搞好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第二篇: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

中学政史地教研组教研活动学习讲稿:

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

历史学是人类研究历史的结果,人的社会性决定历史学不可能是超社会的纯客观的,因此,任何一位历史教师,不论其教龄的长短、学识的高低、功力的深浅,站在课堂上无一不在某种社会历史观的指导下,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进行着某种教育,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史之为务,甲以劝诫,树之风声”这就是史学界常谈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之一-------教育功能,其中德育教育功能尤为突出,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德育”的内容,以及处理教学内容的理论指导性原则,那么,用什么社会历史观、什么思想道德观念培养什么人,就是任何一位历史教师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德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德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教育,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

一、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学历史渗透德育的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世上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内部联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确定。

(一)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托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二)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三)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优美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能深深的吸引并最终打动和征服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之心。女娲造人、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秦灭六国、长平之战、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垓下之围、匈奴西迁、昭君出塞、三国鼎立、三顾茅庐、黄袍加身、蒙古西征、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一定能让学生在聆听中洗涤灵魂。

二、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

(一)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渗透: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也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它始终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历史课的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甚至每一环节当中。平常授课,我注意根据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基本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如阶级斗争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杰出人物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社会不断前进又有曲折的观点,走历史必由之路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的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观点,这些基本观点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在讲述中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贯穿于具体的历史中例如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过时,就应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统一六国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应充分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在讲我国历代农民战争时,要让学生懂得农民战争的伟大威力,它推动了历史社会向前发展;在讲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伟大智慧,教育学生懂得劳动人民是创造世界,创造历史的主人。这些都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史观。做为教师必须充分挖掘。

(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历史课,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它能生发出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人们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支柱。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爱国主义的源泉,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从古代的孔子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到近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的伟大的爱国壮举,孙中山的为中国革命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伟大的爱国精神,为中国革命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的刘胡兰等等,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光辉的英雄形象和为了国家舍生取义的正气化身,都是培养教育学生爱国主义的最佳素材,让学生在深动的历史事实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三)理想道德教育渗透。

古人言:“人无志不立”。这个“志”,在我 们今天来讲,就是理想。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的民族。所以理想道德教育是历史课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崇高理想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纵贯古今,历史上涌现了举不胜举的胸怀大志、为人类谋幸福的仁人志士:如抗金将领岳飞,从青少年时代起就以“精忠报国”为其毕生奋斗的理想;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早年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战斗口号;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进行适当、生动地讲述,可以收到良好的理想教育效果。同时,还可进行对比教育:假如一个人只知道吃、喝、玩、乐,昏昏庸庸地度过一生,到头来,像“扶不起的刘阿斗”,做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就连三国时的曹操也给后人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之语。古人尚且能老当益壮,更何况生活在二十世纪的青少年呢!这样一来,使学生明确从小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的重要性,要争做胸怀大志的“鸿鹄”,而不当碌碌无为的“燕雀”。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翻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画卷,成千上万为中华民族自强而奋斗不息的精英们跃然眼前。早在古代,陈胜、吴广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点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到了近代,洪秀全颁布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农民运动纲领;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社会理想。到了现代,更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红彤彤的新中国,实现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所有这些事例,无一不是告诉我们: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连,个人利益只有同国家利益相结合,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中学生熟悉了这些内容,就有助于他们学习先辈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共产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从而为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提供了鲜明的路标。有了正确的社会理想,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明确行为的准则,生活得充实。因此,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忆往昔,多如繁星的历史人物为我们在这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像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发明了地动仪,然而,他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有人讥笑他: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却不能使自己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却说:“我却不会为了谋厚碌,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这不正体现了一个科学家重视道德情操与知识,而蔑视功名权贵的高尚品德吗?还有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孟子;像“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屈原;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了本世纪初,当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读大学时,决不沉缅于酒色的生活,而是分秒必争,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连节假日都在实验室里度过,为的是洗刷“中国是个贫油国”的屈辱,终于成为了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为开发石油能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像贺龙,抛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毅然跟共产党走,参加并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为人民南征北战;像彭湃背叛了自己的大地主家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了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袖。所有的这些事例都可以做为将理想教育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最好的素材,让我们用点点滴滴的史实去滋润青少年学生的心田,从而使他们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社会理想,全面发展,成长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材。

(四)传统美德的教育渗透。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尤为重要,这就使我们历史教师有了一个新任务即:在教学中必须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

纵观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有多少值得我们传承的优良传统,无数民族的栋梁都自觉的把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相连一起,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从战国时期的屈原;到北宋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晚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民国初年时周恩来的“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等等,都表现了中华民族人生观方面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于信仰,舍生取义的志士,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孔子更是强调,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见,圣人看来,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二者矛盾时,为了保持信仰,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集中体现了古人在生死观方面的崇高品格与追求。让学生在这些深动的历史中接受美德的熏陶。

三、充分利用课堂、历史教材及地方史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要求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因此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科成为了所谓的“副科”,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演小品,围绕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素材都由学生自己寻找,学生通过自己看教材、看课外书、找资料,自编自导,讲故事、演小品,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又完成了自我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方向盘的作用,切不可放手不管。

(三)充分利用历史的资料、信息

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这些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充分利用地方史的教材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易于接受,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学习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

(五)组织积极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来临时,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功能,同时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形成可以面向全年级或全校学生开展,可以举办图片展览,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图片可由学生自行收集。(2)播放录像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学生,播放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使学生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时,对中华的石窟艺术,可以播录像片,把石窟艺术的雄奇,精美展观在学生面前仿佛使他们融入到艺术的海洋里,还播放了《七七事变》、《长征》、《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的影片。这样的形式学生深受喜爱。(3)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教师要求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写曹操、陈独秀、拿破仑等的小传。(4)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报告。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5)历史故事报告会或演讲会可以分组,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感到为集体争荣誉。这项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学生的喜爱,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这种教学效果很好。(6)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德育教育。通过这些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如有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等,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史实,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更能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大大激发和促成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一系列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形成。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教育,大大提高了历史课的德育实效,将更好的将德育教育的理念始终如一的贯穿、渗透于历史的教学当中。

做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深的意识到在中学教育阶段,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党、国家、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历史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做学科教育的有心人,时刻不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途径,搞好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第三篇: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

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

摘要:针对在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所出现部分学生无心上学,给德育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个别教师、学校领导感到治学难、治校难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寓德育教育于连串的节日活动、寓思想德育教育于多样系列活动、寓德育教育于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举例论述了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多彩、活动

这些年,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部分学生无心向学,弃学经商,打工挣钱;科学技术(如电视、电话、电脑等)的普及,既使得我们的学生见多识广,同时也让不少学生变得伶牙利嘴,更加严重的是,泛滥的“黄潮”、“毒瘤”、可怕的“帮派”等无时不在侵袭校园,使我们许多学生变得人小“鬼大”复杂起来,难以调教:你动之以情,他“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你晓之以理,他一副看破红尘的架势„„,因此,很多教师越来越怕做班主任,不少校长越来越感到治学难,治校难。

如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的德育思想教育工作,扭转德育苍白无力的局面?近年来,我校积极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有过失败的教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我觉得:寓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是目前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寓德育教育于连串的节日活动中

我国节日多,新节旧节一大串,几乎每月都有。我们十分注意利用学生喜欢热闹的心理,积极地组织开展各项有益的节日活动,既造成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满足了大家的需要,又让同学们在热闹有益的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一举两得。每个学年,从九月十 第1页(黄5页)号“教师节”到十月一号“国庆节”,从“元旦”到“清明”,从“五•四”到“六•一”,凡上课期间的有关节日,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或由学校组织,或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主持,节日不同,层次有别。形式亦多种多样,或一台晚会,或一次活动,或一场比赛,灵活机动。“教师节”里各班学生代表探访全校教职员工的活动,让学生们增强了尊师重教的意识;“清明节”扫墓则自然引发了同学们怀念先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之情;“五•四”拔河比赛及球赛等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力争上游、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上进心及集体主义精神。

难忘2006“国庆”之夜那一台“歌颂中华”晚会,让同学们的思想受到一次洗礼,使大家对祖国的感情得到升华。以前学生中哼着“流行歌曲”,流露的多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为配合上级部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三个一百”活动,我校决定,在2006年“国庆”搞一台“歌颂中华”的歌咏晚会,用歌声庆祝祖国的生日,用歌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学布置下去,各级各班行动起来。选歌、练唱、彩排,整个九月份,爱国歌声响彻校园;国庆晚会,百歌汇合,掀起高潮。一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东北沦陷,人民在铁蹄践踏下的苦难;“黄河大合唱”的雄浑力量,则如惊涛拍岸,把大家激荡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一首“社会主义好”又使大家倍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的光明美好。晚会上,有人被感动得流出了热泪;晚会后,那“爱国”的主旋律并未就此停止,而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课余中,有的同学还说,以前只会唱缠缠绵绵的流行曲,想不到还有这么优美和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一些同学还在作文中写到,晚会使他们决心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富强。

二、寓思想德育教育于多样的系列活动中

结合节日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是好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校还特别注意坚持在日常工作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多种多样有益活动,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第2页(黄5页)理想前途、文明礼貌、仪容仪表等德育教育寓于其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觉得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怎样贯彻效果才好?我没停止在只由校长、班主任在会上向学生宣读上,而是充分采用学校放广播、班级出墙报、科组出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灵活地广为宣传,达到让学生人人皆知,努力遵守的目的。再如,为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去年以来,我们多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甲午风云》、《西安事变》、《淮海战役》等影片,并由语文教师配合组织学生谈感受写观后感。上学期,我又计划安排“文明风采”系列活动共五个:9月份进行“校园文明用语”征集活动,10月份开展“爱我中华手抄报展评”活动,11月份举行“书法、绘画展评”活动,12月份进行“下乡采风活动”,2007年1月份开展“鱼水亲情”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拿“爱我中华手抄报展评”活动来说,全校同学共创作出手抄报323份,经各班评选后送学校展评的就有36份。经学校展览后评出一等奖3份,二等奖6份,三等奖9份。不少手抄报版面优美,内容充实。在创作及展评的过程对全校同学都起到了一次深刻的“爱我中华”的教育。

实践证明:寓德育教育于多彩的活动中,往往能对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再说说我们组织的《新三字经》专题教育的例子吧,开始,一些班级拿到书本,只在班会课上由教师或学生读读,效果不好。当然了,书本在,学生自己不会看?他们有多少兴趣听和读!后来,我让九年级(3)班的班主任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会上有《三字经》章节的背诵,有主持人的概括介绍,还有小组之间的抢答竞赛以及历史、人物等故事的讲述,环环相扣,此起彼伏。同学们高度兴奋,踊跃发言,从中受到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深深感染。我们让全校班主任及各班学生干部亲临主题班会现场,然后,把九年级(3)班的做法带回各班开花结果,从而较好地推动了全校学习《新三字经》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3页(黄5页)还有,如为了引导学生们过好双休日,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积极鼓励支持师生们大力开展美术书法、制作根雕、文学社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争当先锋,我们多次在各班中举行“团章学习小组”活动,把同学们的劲头鼓得十足。

三、寓德育教育于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中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必须特别注重经常开展各项评比竞赛,把各种教育融合在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之中。如:我校每月都进行“文明宿舍”活动、“文明课室”初评,每学期进行一次总评。“文明宿舍”评比,则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管能力;“文明课室”评比,则为培养同学们尊师守纪,努力学习及集体主义精神。我们把这些目标具体化作一条条的标准、要求,通过宿舍之间,班级之间的评比,将竞赛落到实处,效果不错。各宿舍、各班级之间常常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这学期开学,我校推出了《黄

中学管理手册》。这本小册子订有规章制度几十条之多,怎样使学生了解《手册》的各项要求进而照着做好呢?我与政教处搞了一次《手册》知识竞赛,为了参加竞赛,不少同学一段时间里随身带着《手册》,认真翻阅有关内容,甚至圈划起重点章节、条款默记暗诵。结果,竞赛自然取得了圆满成功,而同学们也从中得到了一次校规校纪的深刻教育。还有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评选”,“学习成绩评奖”等评比活动,都必须引导学生把它当作见贤思齐,比学赶帮的绝好机会,从而一次次鼓起学生们力争上游的风帆,而奋勇争先。

近年来,我们注意了把德育教育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活动——连串节日活动,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各项评比竞赛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了单纯说教的局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校风、教风、学风等逐步好转,尊师守纪、勤奋好学的同学不断增多,为我校近几年来升中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后盾。

第4页(黄5页)实践证明,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多彩的活动之中,十分切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好表现、好争强、好群聚而怕孤独,缺而性等的青少年学生,怎耐烦听你那单纯且冗长的说教呢?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要充分利用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开展更多更好的活动,把德育教育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深入学生心中。

第5页(黄5页)

第四篇:寓德育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镇纪庄子小学 吴金坡 赵海英 内容摘要:

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而作为小学的品德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与学问:即如何正确、巧妙地利用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应抓住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些特点和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生追求,扮演多重角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以达到教育无痕,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品德教育 特点 要求

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记得上师范时学校曾举行过一次有关教育的讲座,题目和主要内容都忘了,但那位老教师的一段话却让我铭记于心。他说:我们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别的职业,当工人生产出来一件次品时,可以回收或销毁。可是如果教师教出了一个不合格的学生,不仅会耽误他一辈子,也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而且这个人的思想越不合格、脑筋越聪明、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就越大,你们以后基本会是小学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很深,所以,请记住对于孩子来说思想教育重于知识教育。

十几年的小学教学中,我教过很多年级、很多科目,我一直信奉“思想教育重于知识教育”,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和梦想。我觉 得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这个舞台上旋转出自己美丽的人生。现在新的课程改革就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美丽的舞台。让孩子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小学的新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要抓住最重要的一些特点和要求。比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当多重角色;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达了该课程与原有相关课程的根本区别。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并认真践行这些新的理念和要求。因此,我有以下的点滴经验总结:

(一)教师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1、“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宗旨

过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强调社会本位,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很少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与感受,更不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现在,我们必须强调,要站在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并由此出发,去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根本性的观念转变。

2、各科教育中要有德育渗透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年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童年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 值;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等等。在实际的各科教学中,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这一点应该在我们的全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而切实的贯彻,同时要圆满地完成各科的教学目标。因此,作为合格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任务和德育教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要以“春雨润物”的方式让学生欣然的接受,成为学生人生观的一部分。

(二)作为教师须扮演多重角色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要充当多重角色,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做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人。

1、教师是一名裁缝

裁裁剪剪、量身定做是裁缝的本事。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当一名“裁缝”,即指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备课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建构。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学不一定是教教材,但一定是借助教材引发、生成问题。应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观念。过去,我们讲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文本,是一件工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新课标中课程的开放性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材拓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并且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课程的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允许有调整的余地并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联系中得到弹性的延伸。教学的空间要突破教室、教材的局限。要鼓励学生在广泛意义的课堂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新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科书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或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

同时,也反过来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中。事实上,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开放性教材已经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了大量空间。教材内容的单元式分布、主题活动的点状结构以及体验式呈现形式,也使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新课程的教材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而且也为改变这一点开辟了道路。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努力做到在课程标准的精神统领和指引下活用教材。

2、教师也是一名设计师

有时大人眼中生动活泼的教材,在学生眼里或许只是一张张印着铅字、画着图画的纸,或许只是天性好玩的他们的负担,他们或许在心底深处极力排斥着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当一名设计师,把教材设计为孩子喜欢的教学活动,让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 融合起来,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直接体验、亲身感受,从爱学到乐学再到学会,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例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描写一处景物,并把描写的方法和要求讲得很详细。可学生第一次写完后我发现很多作文存在层次混乱、方位不清、用词刻板等问题,于是我再次讲了描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带着学生来到离校门口50米的常年流水的小河边,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分组进行观察。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也很认真,不时地讨论或记着什么,最后还有一个组捉了二十几条小鱼放在教室中养,第二次作文同学们写得都大有进步,有的比喻句连我都没有想到,如:嘘!你听,小河在歌唱,它唱着轻快的歌跨越一块块巨石的恶意阻截,谢绝了河底水草的盛情挽留,伴着凉爽的风无忧无虑地奔向前方。这就把过程、方法、知识与技能融合起来,让学生从直接的体验、亲身的感受中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3、教师也是一名搭桥者

教师要充分认识与领会新课程观念中所要求的教师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这是由学生学习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所决定了的,也因为他们也会接触到很多老师想不到的家庭、社会上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他们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他 们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其实新课程中的各项教材源于生活又体现于生活,在教学中仅靠学生自己与学校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因此,教师要搭建好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要积极取得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只有全面良好的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抓住它们最重要的一些特点和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生追求,改变一成不变、板着脸孔的严师角色,扮演多重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教育,达到教育无痕,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朱 井 军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朱井军

有人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这句话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然,这种教育包括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好理解,也容易做到;而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方式方法可谓很多,其中,利用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下面,我就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来具体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利用对课文分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材可以说是最好的思想教育素材,涉及的教育内容也很多:有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有孝敬父母的,有关心集体的,有关于诚实守信的,有劝戒学生不骄不躁的,有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等等。可以说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均有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蕴涵其中。根据不同的文章和文章中所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教育内容,我在教学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可以取得一石二鸟,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例如,结合冰心的《纸船》我对学生进行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为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上课时首先介绍一下写作背景,然后就作者写作此诗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作者写作此诗的目的就是思念自己的母亲;在分析的基础上再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加深学生对此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进行进一步感悟。当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被掀动起来后,我不失时机的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谈母爱,谈谈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怀、照顾、呵护之情,以此让学生对母爱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心存感激之情。为了把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我进行了模仿练习,让学生仿照纸船的写法,采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也写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学生经过分析、畅谈、写作,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受到了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采用这样的方法,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其它文章时有所侧重的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教学《紫藤箩瀑布》一文时我对学生进行珍重生命的思想教育;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我对学生进行勇敢的

思想教育;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对学生进行诚实思想教育;教学《三峡》一文时我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教育„„

实践证明,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可以挖掘的潜力很大,语文教师只要认真去挖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会潜移默化的起到变化,他们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都会无形中起到变化。

二、利用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局限在对课本的学习上,教师还应该有计划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通过写读书笔记,通过评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故事内容:谈一谈对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一事的看法,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为了自己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可以矢志不移的去努力,哪怕遇到千难万险,哪怕是千锤百炼,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还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孙悟空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从孙悟空的身上,学到了他勇敢顽强的品德,学到了他爱憎分明的的精神;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作者所生活的年代去了解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腐朽,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的优越,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教育;结合对《鲁宾逊漂流记》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思索一个人在身处逆境时不但要学会生活,更要坚强的思想教育;结合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种一心为革命,一心为集体,一心为祖国,为了共产主义而奋不顾身的崇高思想,从而使学生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利用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积累法;感悟法;评价法;心得法;讨论法。而这些方法的运用又把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利用演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其中演讲能力就是一项必须培养的能力,利用培养学生演讲能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之一。

怎样才能把思想教育和演讲结合起来呢?我的方法是: 首先,要选择好演讲题目。选择什么样的演讲题目才能把培养语文能力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呢?我认为当然是选择那些和学生理想、品德、意志、爱国、爱家乡等方面的演讲题目为好。选择这些演讲题目的本身就是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学生在选材、构思、组合的过程中;在演讲的过程中会一步一步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加深自己的受教育感染能力。

其次,要指导好学生写作演讲稿

演讲稿怎样写,这不仅仅是写作本身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受教育的程度息息相关。怎样写演讲稿才能把写作、演讲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呢?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写作演讲稿的时候一要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二要结合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三要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学生愿意写,学生才能从心底深处受到教育。

再次,要指导好学生进行演讲。

学生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是能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而要使这种教育融进学生内心深处,还要在演讲的指导上下工夫,学生深情并貌的演讲会把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进行升华。这样就把能真正把写作、演讲和思想教育融进学生的心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要你认真琢磨,只要你认真专研,你会发现可用于思想教育的语文素材无处不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的知识、学生的思想都能得到提升,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下载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8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之中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寓德育教育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 湖北省汉川市南河乡初级中学 余三平中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国家的......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太和县赵庙小学 巴静贤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仁怀一中 陈 旭 现代社会是德育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规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规定去做。国家制定相关道德,目的是为......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学案例 引言:历史学科是一个教育功能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就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学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 阳新三中:赵碧玲 关键字:国学教育 学会生活 懂得感恩 英语教学 摘要:国学教育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的......

    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总结1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总结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案例 ——〈示儿〉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刘艳梅 教学案例: 梦空——《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 请先听老师读一遍。 想象一下:在一个孤冷偏远的小山村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