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想清,想好——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

时间:2019-05-15 01:5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想到,想清,想好——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想到,想清,想好——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

第一篇:想到,想清,想好——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

想到,想清,想好

——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

吴言。全脑影像教育机构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学生对所认识的事物,要经过思维过程,才能用语言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观点而提出训练小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想到位,想清楚,想得好。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并为其今后作文夯实坚实的作文基础。

关键词:作文教学、引导、思维

《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小学作文教学固然重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作文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个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现实,而且侧重点在“如何思考问题的方式的教育”上,即怎样想、怎样想清楚、怎样想得好。“写作是思维的语言实践过程,写作训练主要是思维训练。”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一书作者芭芭拉•明托明确地强调“思考和写作其实是一码事,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由此可知,培养小学生写作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呢?

一、想到

想到,就是感觉到、意识到、认识到。想到,是写作前提;只有想到,才能更好在写作。想到,就要想到位。就是写人时能想到要写什么人,写事时能想到写什么事,写情感时能想到那感受是什么。想到位,就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行扩展思维的训练,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获得更多的写作信息,从而为“想清楚”做好充分的准备。

1、激活学生积累。从某个视角讲,写作就是调动的艺术。就是调动学生大脑里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素材(包括好词佳句,名段美文,开头结尾的方法。)调动要充分,必须先激活学生的积累。如写有关《春天》的话题,教师可以从观察事物的顺序角度来引导学生激活其大脑里积累有关春天的好词:⑴描写春天天空都有哪些好词?⑵描写春天大地有哪些好词?⑶描写春天的花草树木有哪些好词?等等。

2、拓展学生思维。一般而言,学生就一个话题只能有一种写作思路。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必定狭窄,写作思路必定单一。倘若经常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拓展训练,那么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思路宽广,得心应手。如话题《童年》,我们可以以“童年”为发散点引发出喜、怒、哀、乐、忧、愁、爱、恶、主线,再以每条主线分别拓展开来,即可得到“我”之勇、孝、难、拗、志、惑、疑、孤、躁、急、强、烦、智、懦„„由此,学生写话题《童年》的思路便开阔了,笔触也就能直逼学生欲写的对象。

二、想清

想清,就是“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美国教育西奥多。W。海伯说过,“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像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像。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在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标准》中关于写作技巧作了十分辩证的解释,强调“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不要谈“技巧”而色变,而应将写作技巧融入写作教学中,潜移默化,从而使学生学会写作技巧,学会写作。

1、快速定位写作对象。就是从“想到位”拓展出多种思路中择取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最容易写的事物来确定为写作对象。

2、正确选择写作材料。写作文时,任何人都会面对着材料的选择。可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头脑里早已有你所给话题的材料,几乎没有可供选择的材料,自然也就无材料可选。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悲哀。为此,我规定学生一定要记日记,那怕两三天记一篇也行,重要的是一定要记。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写作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有了可选择的材料,我们就要遵循“三留一别”原则来选材,即你觉得什么最重要,就留着。你觉得什么最生动,就留着。你觉得什么事情彼此有些联系,就留着。千万别贪多,最多别超过二三件。

3、梳理表达写作思路。

“想清楚,说明白。”田本娜教授在《作文与思维的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学生对所认识的事物,要经过思维过程,才能用语言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学生作文能力低的问题,也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差。“让孩子写清楚,首先要让他把这件事或这个人讲清楚。讲好是写好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讲得不好、不清楚、不生动、罗嗦,这些毛病肯定会在写的时候表现出来。”通过讲,会让孩子从对方的反应中明白哪些是生动的、吸引人的,哪些则让人不怎么爱听,写时就会有所侧重;对方爱听的多写,不爱听的少写或不写。”想清楚,说明白”一定要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⑴打腹稿,简说事。刚开始练习“说明白”不容易,可以通过看图画,做游戏,搞活动,做实验等形式练习。活动前,要对学生提出练说要求并强调“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浮现欲写对象的动态影像,然后简要地叙述出来,要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要强化两个方面的训练:①训练学生不说假话说真话,不说空话说实话,不说套话说心里想的。②学习范文或优秀习作,训练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⑵拟提纲,略详说。自己列提纲。培养学生自己列提纲的能力重在借鉴范文。①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给课文编写提纲的好习惯。②掌握记叙文常见的四种材料安排顺序。

三、想好

想好,就是构思新,即考虑如何对选取的材料所形成的关系和意义进行创新的处理并恰如其分地表达。构思是最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就像一位建筑师对一座楼房进行整体设计那样至关重要,是成功文章的关键环节。

成功的构思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活跃的思维的基础之上。有时,由于平日训练有素,加上积极思维,一个绝妙的构思会“跳”了出来,这就叫灵感爆发。构思创新与思维的关系极大,因为构思的核心是思路问题。创意构思的思路就是与众不同,是另类思考的结果,它需要奇思妙想、活跃的联想想象、发散思维以及虚实相生等思维方式。

创意构思体现在能作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就是罕见的、独特的、令人惊异的、出乎别人意料的一些想法。它需要大胆与放松。例如,《出售回忆》写的是见所未见的奇异故事,对不同的人,“温馨记忆小屋”可以出售回忆。这符合人们热衷于怀旧的心理,但谁也没写过,令人耳目一新。

创意构思更需要联想能力。联想,就是以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作为桥梁,从甲事物跳到乙事物的想象,就像我们玩跳棋。这种关系包括相似、相近、相关、相对、因果等,都可以作为思维的桥梁。例如,《完美语言移植公司》是对“学外语热”作逆向思维的故事,劝导人们不要忘了母语,手法荒诞,主题新颖、积极。

创意构思还需要发散思维。这是一种不受拘束的,活泼自由的思维方式,它让思想多方位、多层次地四面散开,多角度地看问题,是创意构思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例如:《(鸟的天堂)的三个版本》,在领会了巴金的著名散文《鸟的天堂》以后,以“人”、“树”、“鸟”三个角度来写对绿色环境的舒适的感受,构思新颖极了,是成功利用了发散思维的结果。

参考文献: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美)芭芭拉·明托 著,王德忠,张珣 译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6-9-1 《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 段建军

李伟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 《小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朱水根编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1 《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11 《“儿童作文”教学论》 周一贯著

宁波出版社

2005。6

第二篇:童话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

童话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气、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这是其精神本质。在教学童话时,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幻想,让他们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化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从而真切的感受人物形象,深入童话的内核,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

一、研读文本,确立目标

文本解读,就是指教师通过教材的认真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教材准确、透辟的理解和把握。文本解读的过程恰似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只有经历了这种过程,把文本读到“玲珑剔透,形神兼备”,才能确立目标,才能有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采用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抓明暗线,突出目标

线索就是贯穿整篇课文中的一样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经常被提到的。明线一般是一个物体或人,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感情,想要抒发的中心思想。这样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有的可以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使情感表达更完整。而暗线就是穿插其中,类似于插叙,明暗两线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深化文章中心,引出下文、照应文题,等等。明暗两线的穿插使得目标更为突出。

《七颗钻石》一文中有两条线索,一是水罐一系列神奇的变化,这是本文的明线,二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是本文的暗线,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第一课时围绕“神奇”做板块研读:这个水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神奇)从哪些地方发现它的神奇?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归纳:竟装满、水端端正正、银水罐、金水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星星。第二课时围绕“爱心”做板块研读,为什么水罐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去了解水罐变化的真正原因。这样给了学生英雄用武之地,他们充分自学、交流、切磋,课堂气氛活跃,他们的情感也被激发。

三、抓重点词,品读感悟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

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既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在大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一种讲读方法。为使学生容易接受,提升?W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我指导学生找出相关的重点词语,并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先了解这些词所表达的含义,再引导他们把这些词放在具体的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这些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从而体会文章传递的思想。准备很多的图片资料,不仅生动有说服力,而且孩子们因为有了直观的视觉效果,对于理解“干涸、干枯、焦渴而死”这些词语有很大的帮助,也为有感情朗读和理解下文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四、拓展延伸,爱心传播

思维的深层推进是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关键之处,它能够帮助学生去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从而进行情感的升华。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感悟爱心的伟大,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要从课文中走出来,走向学生的生活。在课文学习之后,把课堂学习的内涵拓展延伸。如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父母,爱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让爱满天下,让爱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样,学生体会到了爱心对别人及对社会的意义,懂得了自己也应该以童话中小女孩为榜样,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这样,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又使语文真正从课堂走向生活。

童话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因此,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快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会随之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仲院初级中学(225500)

第三篇:幼儿美术活动中个性化创意思维的教学引导

幼儿美术活动中个性化创意思维的教学引导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施玉美

每个幼儿的美术创作都是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并结合手脑协同动作后的重新组合,表现了他个人独有经验范围内的所知、所想与所感,是极具个性化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将相应的要求与知识点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玩耍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纳吸收,为了顺利地玩,他会不自觉地“挖”出以往的经验并尝试应用到他的本次玩耍中,而为了玩得与以往不同,他更会积极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经验,通过这种“温故知新”的不自觉的重复活动,他建立起了自己的体验和认知体系,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引发。

游戏中不乏这样的场景:一个3岁的孩子在作画,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讲述着“怪兽和小鸡”的故事。作为尚在涂鸦期的幼儿作品,虽然成人并不能“听”懂他思维世界中的故事,也辨认不出他所作画的对象——“怪兽”和“小鸡”,但他确实在表述着个人美术方面的创意思维:“怪兽”和“小鸡”的造型、配置的场景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思维独创性的成果表现。同样的,儿童用沙堆砌着他的城堡、用色块表达自己的情绪等都能看到他个性化创意思维的迹象。

怎样通过美术活动的教学引导,更好地促进幼儿个性化创意思维的发展(表现)呢?

一、眼睛观察:孩子眼中的形象

观察不光是用眼看,还要用脑“看”,它伴随着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幼儿再次创作的重要源泉。课堂上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不会画”。是的,怎样把相应的生活经验表现到画纸上呢?有些孩子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孩子掌握审美观察的基本方法,把握住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基本图像,提高幼儿在观察中的有意记忆能力,当情景或物体不在眼前时,脑子里也能留下一些相对完整的表象。

如在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作品欣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作品中画些什么(甚至可以让幼儿站起来走动欣赏),从前到后,从左至右,然后引导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孩子们有的说,“有一个人一只脚站在沙滩上,他看到一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就扔了一个石子”,有的说,“沙滩上有一个人,这个人手在身体的后面,所以看不见”,有的说,“他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把自己的一只脚变得超级大,而另一只脚变没了”,“是的,小鸟的身体都变成一条直线了”,还有的说“我感觉自己在往后倒了,都要躺倒地上了”,“这个人身体斜斜的,我一闭上眼睛,就感觉自己在前后、左右摇晃” „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应和着同伴们的想象和创造也创造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老师既肯定幼儿的观点,又讲述了作品的内涵,在随后“变脸”的绘画活动中,他们都很自信地把自己的脸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都进行了夸张和变形,把它们变形成了花形、方形、圆形、水滴形、云朵状、等规则与不规则的各种形状,有的则把五官移位,距离变化或特别夸张某一部分,他们觉得自己就和大师一样了不起,自己的作品也是大师的“名画”。

在之后的户外活动中,他们有时会拿着一片树叶,瞧上半天,然后兴奋地追着告诉你,叶子边缘的齿形像波浪线,一上一下很有规律,告诉你叶脉看起来像是一棵大树,也有自己的枝和干;或者望着围墙上班驳的水渍,若有所思,脑海里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的种种表现让人觉得他们简直是一名名成熟的欣赏家。

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为幼儿创造用眼观察外界事物的机会,从而达到开阔眼界、发展感官、增长知识、丰富想象的目的。

二、大脑思考:插上想象的翅膀

“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这个概念家喻户晓,一般被用来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它的放射性网状思维,能极大地促进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人既能享受到理智沉思的乐趣,也能享受到天马行空的畅快。“胡思乱想”便是孩子“头脑风暴”的常见形式,自由联想则是它的表象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设置让大脑去“散步”这样的环节,用来基本满足幼儿“胡思乱想”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平时剪纸课上剩下的碎纸片就是大脑“散步”的灵感大道。就如图中同样一张普普通通的碎纸片,不断旋转方向,从不同的角度让幼儿观察,就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与联想。

出示图一:“小朋友看看这像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条游动的大鲸鱼”,“我认为这是一个好大好大的坑”,“这是一个大钩子吧?”

转个方向,成图二:“现在像什么呢?”“一只天鹅在整理羽毛”,“我觉得天鹅在扭头向后看,就像我这样(边说边示范)”,“我觉得,有点像我姥姥家锁院子大门的大铁锁。”

再转个方向成图三,还是提同样的问题:“现在这个像什么呢?”“我感觉他是一头大象”,“我怎么觉得是一个大桥洞呢?”

再转个方向方向成图四,没等老师提出相同的问题,孩子就自己先回答了:“我看出来了,是门房口的饮水机”,“哇,好大的嘴巴呀”,“我感觉有点像我家的挖土机呢,嘿嘿嘿!”

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会为某些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争论不休,面红耳赤。他们常用的句式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自由联想,会让孩子们感觉到创意与新奇随时都在身边召唤,大脑就变得非常活跃而富有创造力,思维也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变得异常灵活。

三、内心感动:心里的愿望和感悟

艺术教育重视的是创造过程对个人的影响,以及美感经验给人的感受。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儿童创造自主探索、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反映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和视觉表现力,使观察力、记忆力、创造性思维等得到发展。我们要做的是要提高幼儿对形象的表达能力,让幼儿把心中的画面和感受用笔表达出来。

儿童绘画通常是画自己所观察和感悟的,因此常把外界给自己的强烈感受,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其手法通常是把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画大,以说明其重要性。教师的辅导应尊重孩子的表现,适当调整其比例、空间、遮挡等孩子不常注意的关系,使其作品的表现内容丰富而不混乱,复杂而有主次。

最近孩子们迷上了与老师一起轮滑的游戏,轮滑技术一流的江老师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每天户外活动也成了孩子们的快乐时光。(如左图)画面中高大的老师,小小的自己和同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主题突出,画面饱满充实,欢快的嬉戏声萦绕在广场上空,连天空中的太阳都忍不住从房屋的隙缝中挤了进来。画面色彩运用娴熟、协调,丰富而不混乱,弧形的广场轮廓反衬了轮滑队伍快速前进的动态。

再如李天豪小朋友的《我的爸爸》,画面中的爸爸头戴警帽,嘴含口哨,挥舞着双臂正在路口值勤,交通警察的形象在小画家的笔下表现地栩栩如生。示停的动作告诉我们,红灯亮了禁止通行,而交警身后刚通过的车辆也暗示我们,交警的对面(画面以外)还有许多的车辆正在等待通行。绿灯与红灯交叉的一刹那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地淋漓尽致。

儿童内心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块天地,我们应极力鼓励幼儿在画面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会绘画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但不同年龄段、不同感悟能力的儿童的绘画语言是有差异的。如图,同样是兔子主题的绘画,同样是中班上学期地孩子,图一只是简单粗狂地画出了兔子的大致形象,画面简单,用色单一;图二则在构图上较图一有了明显提高,一字排开的小兔子们个个面带微笑,像在表演集体舞;图三则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前后遮挡与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而且画构思新颖,主题突出,兔子大家族喜庆的场面展露无遗。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根据年龄特征、能力特征提出多层次、多角度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学生把握画面效果的走向,从形式上给孩子一些美感建议。

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良好的美术活动教学引导在促进幼儿个性化创意思维发展的同时,更为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天地。

参考文献:

《创造与心智成长》 罗恩菲德(美国)湖南美术出版社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在新课标下,教材只是种课程资源,同时非常重视史料的编辑.教师要多渠道,有针对性筛选史料。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质疑问难,促进积极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历史认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唯书,不唯权威.如讲述《张骞通西域》一课后学生问:“匈奴人采用了那些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张骞为他们效力?”讲《秦末农民起义》时有学生问:吴广是怎样被杀害的?是谁杀害的?甚至还有学生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如讲夏朝的建立者是谁时,竟有学生问我:老师夏朝的建立者真的是禹吗?我看应该是他的儿子启才对。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的质疑,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逐步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育论文,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了解真实的李鸿章。我设计了一个“李鸿章,爱国者或卖国贼?”的课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撰写简单人物评传。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一个课题结束的时候,学习小组提交了一份资料详实、图文并茂、观点清楚的报告。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就连以前最不爱背书的学生也忙前忙后地收集起了资料,在辩论赛上,大家在为辩手们的精彩表现喝彩之余,自己也无形中接触到了大量鲜活的例子,从而比较前面地了解到了真实的李鸿章,而且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及团体意识也都有所增强。初次尝到胜利的果实后,我又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或是失败了?”的辩论赛,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台独”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三、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我尝试改变这种现状,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讲春秋、战国的历史时,为让学生对史实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课后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在讲商鞅变法时,为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过程有所了解,我安排学生课后排练了一段商鞅与公子虔和公孙贾的辩论的历史短剧。从学生参与的情况和热情程度上我知道了我的这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是成功的。

总之,新课标下的教学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思索新思路、新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可能多多启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单一的教材中走出来,把历史学活学好.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应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一、激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职生学习理论知识不如普通高中学生,但动手能力强是他们的一个很大优点。而计算机专业课大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用心去学,他们一定会学好的。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善于激发兴趣,学生学习欲望会大大增加。学生一旦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成效。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课题制一体化”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多年的教学探索发现,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课题制教学更注重教学情节的铺设和教学互动关系的提升。然而,每个课题的确立并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真正令课题发挥效力的应该是课题的内容,只有鲜活饱满的课题内容才能将课题的价值从教学环节中一一置换并呈现出来。首先,课题内容要包含关键的教学内容;其次,要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课题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可以分成若干个任务;最后,课题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

二、诱思――培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1.演示过程,讲练结合。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讲练结合,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

2.案例引导,任务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解FLASH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

3.设疑自学,设错分析。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经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教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语言程序设计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编写程序,且上机测试程序,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这样要比教师直接修改学生的程序效果要好,学生更能加深印象。

三、导学――坚持科学方法和持续发展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学生懂得了预习和模仿,还常以“自学成才”为荣,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慧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种启发、鼓励的导学策略,不仅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开发的课题或任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完善构思、并设计实施的过程正是学生摄取知识的黄金时期,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充分使用所学的综合知识,在汲取别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大胆构思,规划设计好任务,并注意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分工合作,适时给学生相应的帮助及鼓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挖掘了学生的专业潜能,又对学生进行了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肯定成绩,更上一层楼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两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没有真正地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例如,每个课题单独考核,及时对学生进行评测。课题教学结束时,各课题考核都合格方可判定这门学科合格。

另外,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这不仅能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总之,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很快,计算机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学习作用和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为日后能更好地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下载想到,想清,想好——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想到,想清,想好——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思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泛读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泛读的重要意义 湖南省会同县第一中学 石谋惠 *** 418300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语文真正学得好的 学生,都喜欢并坚......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一、感受诗意,陶冶情操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诗句、词句启发学生展开合......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自主改错,教师个性指导 一.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改错 错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思考—改错—理解—反思的过程,才能真正把知识融入到......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个人认为反思......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初探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初探 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中学 李步会 摘要: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呢?我认为这品诗一如品茶。 既这品茶有观、闻、尝,这品诗词亦有读、想、......

    引导学生成为舞蹈教学中的主人

    引导学生成为舞蹈教学中的主人 ——论学科的时效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的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

    美术教学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艺术课程是一门创造性的课程,艺术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一个创新的思维,即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思维。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更是创造的基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