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一、感受诗意,陶冶情操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诗句、词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这既可深化学生理解诗意,又可引导学生自然地体会、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意境。诗意的语文课堂不能把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作理性的分析,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质地,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古诗词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是作者心血的凝炼。而我们读者,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含的境界,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孟郊《游子吟》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读透了,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熏陶。
一、抓诗眼,感悟诗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对他眼睛的观察。学诗亦如此,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是诗的题目,所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就是通过题目了解作者生平的情况及有关诗文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诗的语言是构成诗的意境的要素。所以教学时,要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也就是为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来咀嚼诗句,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二、品词句,体会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好处。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反复吟诵,以读为本,感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古到今,伴随着中华儿女的成长,不可或缺的便是从小对古诗文的吟诵。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念的“活水”,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儿童学习古诗,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品味了诗句,最主要的还要体验、感悟诗情,而这些不是孤立地一项一项的进行的,应该是在诗境中,通过儿童进入情境激起的情绪,再通过咀嚼、品味诗句,体验、感悟诗的情感进行的,在这中间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读”,而且是反复吟诵。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通过吟诵,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时诗的语言便成为了有声有色的图画。反复吟诵,直接诉诸于儿童的听觉,那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所展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促使儿童势必带着情感,又通过儿童自己的运动觉,吟诵出来的那感受必然是深入了一层。
第二篇:古诗教学借助媒体感悟美的意境
多媒体 “美化”古诗教学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中心校 艾晶辉 张丽君
摘 要
古诗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但其又以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悠远瑰丽的特点给教学互动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如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感受古诗美的意境的兴趣,促使诗画合一,优化教学情境学生欣赏美,有效调动情绪,提高效率让学生体验美,则古诗教学就会达到美仑美奂、真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
营造 意境 氛围 感受 优化 欣赏 激情 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祖国传统文化挖之不尽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丰富的形式——音乐、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为古诗教学创设了意境,充分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古诗教学充满了灵秀之美,让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进行一次美育。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感悟诗歌的美呢?
一、营造氛围,激起兴趣感受美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
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古诗是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学生对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是好奇的,向往的。因此,我抓住学生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在一开始教学杜牧的《山行》时,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意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穿过时空隧道到久远的唐代旅游。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了杜牧诗的明快、豪放的风格,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二、诗画合一,优化教学欣赏美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而多媒体课件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1、配乐作画,初识意境美。杜甫《绝句》描写的景物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情意于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在教学这首诗开始,我选用了古筝乐曲为背景,在屏幕上按诗句依次展现“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西岭雪”、“东吴船”等景致。随后再营造学生体味古诗大意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看着这色彩明丽的图画,听着配乐录音范读,抽象的文字变为画面的再现,动听悦耳的乐曲加上雅致的画面使诗面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神经。学生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中学习,自然兴趣高涨,对诗中悠远、开阔的意境美有了粗浅的认识。
2、动态演示,享受意境美。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何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去享受古诗的意境美呢?
①利用图片,体会美感
如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可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②巧用图画,体会诗情
课文有一张插图,在教学时,我利用电脑对这张插图进行了分解,做成了Flash动画。先将黄莺、鲜花和蝴蝶擦去,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什么,根据诗意想想我画得对吗?少画了什么?学生读读诗,看看画,想想意,很快就知道少画了黄莺、蝴蝶和鲜花。当鼠标点击“黄莺”应该出现的地方时,可爱的黄莺唱起了动听的歌;当鼠标点击“蝴蝶”该出现的地方时,五彩的蝴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当鼠标
点击“鲜花”该出现的地方时,篱笆上开出一些鲜艳的花朵。学生立刻叫道:“花还不够多!”于是,再次点击鼠标,小路上立刻开满了鲜花。同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使它出现在相应的图画旁,真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在如此生动的图画面前,理解诗意,体会情感,享受美感怎能不水到渠成呢?这绚丽多彩、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三、以情激情,提高效率体验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以生动的的形象、深邃的意境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引导他们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我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位因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独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跳动的火焰映照出妈妈专注的神情,手中的衣物,缝了又缝,一直到天亮,密密的针脚泻淌出深深的母爱,眼中的红丝与日出时的第一缕曙光融汇在一起。”这样,从艺术画面入手,帮助学生体现了作者苦心营造的意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实践证明,古诗教学若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享受美的熏陶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感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验”“感悟”出现频率飙升,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领域更是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我们已耳熟能详,感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呢?
一、巧用媒体
从引导的手段上讲,主要指运用多种方式(声音、图像、动画、游戏、竞赛、多媒体技术或让学生当“小老师”等)营造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情境,吸引全体学生全面地参与,激活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让他们的视、听、触、味觉全方位地参与。
有位老师在教学《跳水》时,引导学生思考:当孩子走上横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你有哪些办法可以救孩子?学生的思维被引入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创意空间,他们积极踊跃地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把自己的解救方法同船长的解救方法进行比较,不但使学生看到了船长的沉着机智,而且使学生明白了“跳水”是当时最好的解救办法。还比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我们很多老师不局限于让学生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而是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称象方法。这样,既有发散思维的训练也有集中思维的训练,不仅延伸了课文内容,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联生活
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语文教学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课堂上,要唤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身感受来品味语言,感悟文字。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着:“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平时在电视或挂图中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棉球是蓬松松的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到沉,但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它却是沉甸甸的。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再让学生到台上亲自演示,这样学生就能正确而生动地理解到,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会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再如在学苏教版二册《识字1》(“春天 春风 春雨„„”)一课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悟语言文字,从而对课文达到更好的理解。
春天是美好的。然而这种美好在孩子们眼中可能是平常而又平淡的。要唤醒他们的感觉!
所以在学“春风”一词时我先问学生:冬天的风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马上想到:冬天的风是寒冷的,是令人颤抖的,是呼呼的,是灰色的,是白色的„„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板书:冬天 寒风刺骨、狂风呼啸。再问学生:春天的风呢?学生马上回答:是温暖的,是柔和的,是绿色的、红色的„„此时我再板书“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么一说,春天在孩子们脑海中一下子鲜活起来了。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
又说到“春雨”,让他们和夏天的雷雨、暴雨,秋天的冷雨相比,孩子们头脑中的经验再次被调动起来,体会到了春雨“细雨如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么一来,孩子们成了“有心人”,真正感受到了春天的独特与美好,除课本上所学的词语之外,还轻松掌握了等许多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然后再读这篇韵文时,不用多指导,孩子们就津津有味,美得很。且在不知不觉中,扩展了学习内容,真是一举多得。
三、巧问问题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语言文字。只有学生心中“意会”,才能通过朗读来“言传”。
苏教版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有几段小松树的独白。某师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一番话应该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所以先让学生自读后思考: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说这话时应该是什么语气?这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陡峭的山峰,峰顶上画了一株细小的小松树,然后渲染: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一看,所有的东西都在自己脚下,小松树心里会怎么想?说这话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动作?请你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来读一读小松树的话。
这么一来,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自然就读出味来了。而且,他们的语言也丰富了:小松树多么得意!小松树多么威风!他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此时借机板书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学生联系课文品味,学生很快记住并理解。
可见,学生对语言文字都有自己的感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感悟,在学生感悟后更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才能使他们真正学有所得。
四、巧诱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标准》提出一堂课要“围绕课时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自学质疑的时间达5——10分钟”正是出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会质疑,能更快更准把握语言文字,感悟语言。
某师在教学《麋鹿》课文时,对学生说:“你们对麋鹿那么感兴趣,想不想自己去了解它、研究它?”学生一听两眼放光,师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引导说:“要弄懂这些问题,主要靠自己仔细读书,现在请你们初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再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们一听积极性更高了,就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很快又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抓住“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这句问道:“麋鹿是一种动物,怎么会有传奇色彩?”有的学生问道:“麋鹿像牛像马像麋像驴,应该叫四像,为什么叫‘四不像’?”„„,我把这些问题也写在了黑板上,以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义。
五、巧设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支玉恒老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
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综上几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真正让学生入情、入境,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引导感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去,达到对文本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深层把握和领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朗读、品味、分析;引导学生去把握、领会语文内涵和语言形式,从而积淀和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有不同的关键部分,篇、段、句各有其点。它们有的是课文内容的凝聚点,有的是思想感情的抒发点,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因而,引导感悟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式。
由于感悟点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因此,引导感悟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评价朗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因此,学生朗读,要进入情境,充当角色,深切体会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但由于知识基础、认识能力、生活积累的差别,学生在阅读中又大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地感受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评价朗读能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
如教学《我们也要当红军》第二自然段,有“传来”“清脆”“奔来”“恳切”等生字新词。如果把这些词语一个个拎出来教学,就割裂了段中词句整体的有机联系,如果抓住“红军叔叔,请等一等!”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好,就可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因为评价学生朗读该句的音质,可导向“清脆”和所在语句的理解;评价学生朗读的音量,可导出“传来”;评价学生是否读出喘息感,可引出“奔来”及所在语句的理解。综上所述,引导学生体会两人要当红军的迫切心情,从而牵动“恳切”及感悟该句的深切内涵。
“红军叔叔,请等一等!”这句话的朗读指导及评价,上引下联,左右贯通。每一次评价都发出一种信息波,辐射一个信息点,经若干次引导及调整,学生获取全息,从而,使朗读入景入情,声情并茂,真切地体会两人想当红军的急切心情,使领悟课文内容与培养朗读能力融为一体。
二、活化形象
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以此为感悟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借助形象显化语文,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如《詹天佑》里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抽象。特级教师黄桂林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境吗?学生有的描述大街上“轰动”的情境: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向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载歌载舞„„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后,黄老师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出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当他看到这一个个轰动的场面时,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促成学生与文中人物深层沟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跃然心中。
三、扩展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四、转换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样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常把自已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激情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揣摩、情感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真情地感悟。
如教学《晏子使楚》,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到国外访问,都有一些随行人员。为了人们及时了解出访情况,其中哪一种随行人员一定不少?(记者)而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晏子,出使楚国却没有记者随从。今天,大家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去见识见识春秋末期那变幻莫测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风云?
接着师生讨论当记者的要求:(1)耳灵——能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2)眼尖——善于观察,特别是对方的动作、神态,能通过人物的外表推测人物的内心思想。(3)口利——要能言善辩,善于提问。(4)手快——动笔写报道要快。
师:现在我们出发了,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先请大家放声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有关情况。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些方面给你们印象最深?你听出晏子哪些话是话中有话的?(2)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朗读来再现当时晏子三次受辱与反驳的情景?(四人小组选一节表演朗读)
表演朗读完后,让学生尝试反驳:
师: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他看斗不过晏子,却又不甘心。突然,他看见你们这班小记者,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向你们瞟了一眼,轻蔑地说:“哼,齐国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十一二岁的乳臭未干的娃娃记者?”小记者们,面对楚王对你们的侮辱,你们肯低头认输吗?
生:(坚决地)不肯!师:那你们将怎么反驳?
生:(拱了拱手)尊敬的楚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文明的国家,就派大记者去;访问野蛮的国家,就派小记者去。我们这班小记者,乳臭未干,最没本事,就被派到这儿来了。(说完故意笑了笑)
生:我们年纪轻轻就能出来闯天下,你们楚国有像我们这么能干的小记者?如果有,谁敢出来比试比试!
师: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红着脸说: 生:真是人不可貌相,惭愧,惭愧。
生:咳!的确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楚王)输得心服口服。接着,用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小记者质疑:
生:请问楚王,你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晏子?那两个武士押着囚犯是不是你故意安排的?你输了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请问晏子,你出使楚国前有没有料到楚王会侮辱你?你为什么这样能言善辩,机智过人„„(“晏子”或“楚王”随机应答,“主持人”穿针引线,引导点拔。)
最后,教师更是别出心裁,要求学生写出感悟心得:
师:开好了记者招待会,出使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不过,各位小记者,你们跟晏子出使楚国已有四五天了,齐国的国王正焦急地等待大家的好消息呢?还是赶快动手给齐王发一条短消息,用简短的几句话夸夸我们齐国的大夫晏子,最后写上“小记者**报道”。
本课构建一个新角色——跟随晏子出访的小记者。他有意让学生通过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媒体操作方法的交互作用,颠倒时空,把自已融入课文情景,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这种方法与普通的情境教学法不同。一般的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帮助学生理解,如: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说、怎么做。而新建角色则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人为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阅读教学过程,教学中通常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新体验、新思维、新感悟。
第五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
语文本身是欣赏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古诗中的“一山一石,一花一鸟”都人性化了,蕴含诗人深厚的内心情感,所以,发拙古诗文质兼美的特色,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呢?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把握重点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美,找到学习古诗的钥匙。
诗人严谨而准确地运用精辟的语言,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气质,或是豪迈的情感,或是爽朗的气概,或是表现孤寂的情怀,或流露闲适素雅的情感。总之,每首诗都描绘了如画之景,体现了很深的语言功力。教学时,把握重点词语,可以让学生领悟诗人如何用准确的词语表情达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可以说是整首诗的“诗眼”。对诗歌鉴赏来说,抓住了诗眼就可以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和精髓,找到了学习古诗的钥匙。
比如《小池》这首诗,泉眼和树阴同时用了“惜”、“爱”两个词,教学时可适时品评:一个“惜”字让我们感觉到什么?绿树的影子映照在水中,在诗人看来,树阴好像是什么?使学生意识到这两个同在诗中的重要性,领会到“泉眼和树阴”似乎也有感情,使细流和晴柔更让人喜爱。再如《登鹳雀楼》,教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讲解诗人登上二层楼看到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时产生了什么想法?抓住“欲、穷、千里、更”四个词,不仅让学生理解诗句表面意思,还可以深刻地领悟到诗人登高望远,不断向上的精神,就是在这样深入体会诗人遣词用语的精妙和深层含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二、展开联想与想象,扩充挖掘“空白”,再现诗中情景。
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教师须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造,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设问并启发学生进行补充或扩展性想象,使诗句描绘的景象浮现在眼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文的欣赏离不开想象。由于古诗语言具有概括、含蓄、跳跃等特点,因此在初步弄懂以后,还要根据诗歌原句的提示,调遣自己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再造出诗歌的情景,才能真正深切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所以,在指导学生欣赏、朗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绘,在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情景、内心活动等。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来唤起学生类似的记忆表象,使学生在有关表象的回忆中形成想象的情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教师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勾勒的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理解古诗如果单靠注释、说明,那么诗意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如果能通过想象、感悟,那么诗意也就会丰富、生动、鲜活起来。
三、玩味欣赏佳句,鉴赏品味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古诗中有许多上好佳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抓好佳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佳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修辞方法,还可以接受规范化语言的熏陶,提高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怀。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字面上看,作者是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其实,字里行间却隐喻进步事物战胜落后事物的客观规律。
为了使学生理解佳句在表达上的准确、鲜明、生动,可以采用换词对比法。如《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让学生考虑把句子的“含”改成“前”好不好?为什么?经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含”是包含的意思,好像诗人看见的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积雪皑皑、绵延不断的西岭图。
此外,还可以学习修辞手法的方式进行佳句教学。如:《望庐山瀑布》诗人采用夸张、联想、比喻等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并非实指三千尺,只是言其高罢了,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气势;接着把瀑布描绘得雄奇壮观,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又如《游园不值》,诗人看见一枝美丽的红色杏花透过围墙的空隙伸到墙外来时,联想到墙内一定已是繁花似锦、满园春色了,从而吟出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诗人的联想使后两句诗给人以启示和精神的鼓舞: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新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去体会诗的情感,去与作者共同品读山水的清静幽邈,气势雄浑;共同感受人生的怨恨悲愁,喜乐欢愉;共同叹惜金瓯残缺、国恨家仇;共同走进边塞,看铁甲战戟,听金鼓清角。这些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修养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