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

时间:2019-05-15 01:3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

第一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

如何引导古诗的意境

————《元日》课例研究报告

龙凤桥小学刘霞

一、课例研究背景

古诗文可是说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教学古诗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出其中的感情。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

二、教学规划和方案

(一)学情分析

《元日》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这样为学生理解这首诗作好了铺垫。

(二)教学规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体会诗句的美。

2、通过板画贴图帮助学生理解“入屠苏”“爆竹”“新桃换旧符”的含义,进一步体会诗人写元日热闹,高兴的情感。

3、抓住“暖”字进行延伸教学,教会学生咬文嚼字,激发学生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预习不充分。

2、赏析诗句,采取的朗读形式要多样化。

3、未能较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发言不够积极,学生没能有更多机会自己说自己谈。

4、问题的设计及引导还需细加锤炼。对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以学生为本,而并非借鉴参考书。

四、检讨教学成效

1、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抓住诗眼悟诗情。

2、引导学生学习诗司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已读诗,结合注释和上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诗句的意思。

4、咬文嚼字学推敲,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闪现创新的火花。

5、在教学中要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系学生对诗 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附录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通过查资料自学,体会诗人的表达思想感情。品味欣赏“绿”“还”等字在诗中的作用。【课前准备】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辅助用具。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课时安排】

1课节。【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幻灯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8)、送字宝宝回家(幻灯)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4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表现出节奏。]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与一开始学生畅谈过春节相呼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B: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文中的插图描绘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 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幻灯展示)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5了解系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 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介绍王安古创作背景,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含。]

6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

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屠:古时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现今指宰杀。

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想想生活上的事物,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概念,加深对生字的识记效果。]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多媒体

七、评价方法或工具

(1)指名背诵古诗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古诗中的七个生字,会组词。

(3)能把生字的拼音读准。

第二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一、感受诗意,陶冶情操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诗句、词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这既可深化学生理解诗意,又可引导学生自然地体会、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意境。诗意的语文课堂不能把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作理性的分析,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质地,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古诗词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是作者心血的凝炼。而我们读者,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含的境界,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孟郊《游子吟》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读透了,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熏陶。

一、抓诗眼,感悟诗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对他眼睛的观察。学诗亦如此,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是诗的题目,所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就是通过题目了解作者生平的情况及有关诗文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诗的语言是构成诗的意境的要素。所以教学时,要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也就是为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来咀嚼诗句,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二、品词句,体会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好处。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反复吟诵,以读为本,感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古到今,伴随着中华儿女的成长,不可或缺的便是从小对古诗文的吟诵。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念的“活水”,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儿童学习古诗,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品味了诗句,最主要的还要体验、感悟诗情,而这些不是孤立地一项一项的进行的,应该是在诗境中,通过儿童进入情境激起的情绪,再通过咀嚼、品味诗句,体验、感悟诗的情感进行的,在这中间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读”,而且是反复吟诵。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通过吟诵,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时诗的语言便成为了有声有色的图画。反复吟诵,直接诉诸于儿童的听觉,那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所展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促使儿童势必带着情感,又通过儿童自己的运动觉,吟诵出来的那感受必然是深入了一层。

第三篇:引导学生欣赏古诗

语文本身是欣赏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古诗中的“一山一石,一花一鸟”都人性化了,蕴含诗人深厚的内心情感,所以,发拙古诗文质兼美的特色,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呢?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把握重点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美,找到学习古诗的钥匙。

诗人严谨而准确地运用精辟的语言,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气质,或是豪迈的情感,或是爽朗的气概,或是表现孤寂的情怀,或流露闲适素雅的情感。总之,每首诗都描绘了如画之景,体现了很深的语言功力。教学时,把握重点词语,可以让学生领悟诗人如何用准确的词语表情达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可以说是整首诗的“诗眼”。对诗歌鉴赏来说,抓住了诗眼就可以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和精髓,找到了学习古诗的钥匙。

比如《小池》这首诗,泉眼和树阴同时用了“惜”、“爱”两个词,教学时可适时品评:一个“惜”字让我们感觉到什么?绿树的影子映照在水中,在诗人看来,树阴好像是什么?使学生意识到这两个同在诗中的重要性,领会到“泉眼和树阴”似乎也有感情,使细流和晴柔更让人喜爱。再如《登鹳雀楼》,教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讲解诗人登上二层楼看到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时产生了什么想法?抓住“欲、穷、千里、更”四个词,不仅让学生理解诗句表面意思,还可以深刻地领悟到诗人登高望远,不断向上的精神,就是在这样深入体会诗人遣词用语的精妙和深层含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二、展开联想与想象,扩充挖掘“空白”,再现诗中情景。

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教师须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造,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设问并启发学生进行补充或扩展性想象,使诗句描绘的景象浮现在眼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文的欣赏离不开想象。由于古诗语言具有概括、含蓄、跳跃等特点,因此在初步弄懂以后,还要根据诗歌原句的提示,调遣自己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再造出诗歌的情景,才能真正深切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所以,在指导学生欣赏、朗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绘,在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情景、内心活动等。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来唤起学生类似的记忆表象,使学生在有关表象的回忆中形成想象的情景。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教师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勾勒的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理解古诗如果单靠注释、说明,那么诗意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如果能通过想象、感悟,那么诗意也就会丰富、生动、鲜活起来。

三、玩味欣赏佳句,鉴赏品味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古诗中有许多上好佳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抓好佳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佳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修辞方法,还可以接受规范化语言的熏陶,提高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怀。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字面上看,作者是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其实,字里行间却隐喻进步事物战胜落后事物的客观规律。

为了使学生理解佳句在表达上的准确、鲜明、生动,可以采用换词对比法。如《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让学生考虑把句子的“含”改成“前”好不好?为什么?经过比较,学生认识到“含”是包含的意思,好像诗人看见的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积雪皑皑、绵延不断的西岭图。

此外,还可以学习修辞手法的方式进行佳句教学。如:《望庐山瀑布》诗人采用夸张、联想、比喻等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并非实指三千尺,只是言其高罢了,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气势;接着把瀑布描绘得雄奇壮观,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又如《游园不值》,诗人看见一枝美丽的红色杏花透过围墙的空隙伸到墙外来时,联想到墙内一定已是繁花似锦、满园春色了,从而吟出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诗人的联想使后两句诗给人以启示和精神的鼓舞: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新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去体会诗的情感,去与作者共同品读山水的清静幽邈,气势雄浑;共同感受人生的怨恨悲愁,喜乐欢愉;共同叹惜金瓯残缺、国恨家仇;共同走进边塞,看铁甲战戟,听金鼓清角。这些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修养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四篇:古诗教学体会

小学古诗教学几点心得

永新县芦溪乡小学 罗慧萍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韵律美妙、情趣逼真、富含哲理,它们或咏物,或抒情,或写景„„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让人难以忘却。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用词用句精炼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对古诗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有了些新的感受和想法。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一、引入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如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低声哭了起来 “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二、读出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孟浩然的《春晓》,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

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根据理解诗歌的需求了解诗人及时代背景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如果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十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使学生难以自拔。正确的方法是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左右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四、对古诗的理解合情、合理即可,重在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的意境

教学中可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就词诗句、就句诠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学生对口能力的提高、分析、运用的能力大大增强,产生较好的效果。每篇古诗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时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切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便读便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兴趣、灵感及感性认识时硬去思维,接受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是游离新课程理念的。

五、教师讲解要通俗易懂

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通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效果较好,原因是没有过高要求,更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背,而是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增长知识,学生学起来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何乐不为呢?

总之,古诗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掌握,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中去欣赏学习它。

第五篇: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写作

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写作

在英语教学中,每次考试后,细数卷子,感觉最容易得分同时也最容易失分的环节就是作文了。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英语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实质上就是英语水平的总体提高。

任何事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那么如何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写作呢?

首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一些典型句型,尽可能多地背诵一些精彩句子,段落及对话,以培养自己的语感,为写作积累素材。模仿好的句式结构或背诵范文也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极好途径。模仿有利于我们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法以及提高写作技巧和技能。平时遇见好的文章,把它们按照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出一些范文,尽力背诵下来。如果有二、三十篇不同类型的好文章烂熟于胸,自然对写文章会有所借鉴,也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于训练,借鉴好的写作方法。

其次, 教师要勤于动手写作教学范文。批阅学生的写作例文后,教师应把自己的范文写在黑板上或用屏幕放映出来,让学生跟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模仿或借鉴老师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模仿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模仿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另外,不少英语报刊上有英语作文讲

评栏目,那是帮助学生写作的极好教材,其中例举的错误往往是学生容易和经常出现的错误,学生通过阅读可以逐渐减少和避免自己在写作中重犯类似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第三步,是教师的批改,英语作文因为各种各样的错误都有,又不能面批,教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学生要么不看,要么不知错在那里。如用讨论式批改,效果可能好些,可以将一名中等生的作文写在黑板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集体批改,要求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缺点,并予以改正。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踊跃发言。你指出一个错误,他指出一个错误,并改正。说对了用红笔勾上,说错了也没关系,学生找不出的,教师再加以指导,对隐蔽性的错误,教师要重点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积极思考,又让个人的错误有暴露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抽样批改,指导学生自批自改。学生的积极性有了, 情绪高了, 也就会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有内容可写, 不会头疼从何处着手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常读读学生的范文, 张贴优秀作文。

很多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无法提高还源于他们缺乏自信。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害怕出错,所以不敢动笔。这样实质上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同学们应该树立信心,增强自信,要相信错误有时也是一种进步,能力是在不断练习中提高的,尤其是语言能力。语言必须要经常练习,如果弃置不用,记得再牢也会淡忘。

平时除作业外,可以选择自由写作。坚持用英语记日记等,由少到多,由简到繁。这样日积月累,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还能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要经常表扬学生,哪怕是学生写对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老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一个表扬或一句鼓励的话,学生就会对写作充满信心,倍添学习的勇气。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不仅能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对英语学科的爱,对英语写作的爱,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有了这些平时的训练之后,就会对考试有信心了。考试中我们要做到:遇到材料后不要慌,仔细审题,首先要列好写作提纲。第二步让学生把自己写成的作文进行修改,教师要求学生的基本修改有四项:

一、是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

二、是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三、是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四、是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各个环节也要跟上,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归根到底,学生应多读、多记、多写;教师应多指导、多鼓励、多训练。这样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下载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体会诗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引导学生走进教学

    引导学生走进教学 合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教学的,还存在有哪些问题? 答:引领学生进进教学的关键是出色的课堂引进,课堂引进适应寻求能激发学生的最佳动机地方法。......

    在引导中教学

    在引导中教学 李贵凤 我国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现在实行的新课标,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时间就更显得宝贵了,已往在备课......

    古诗教学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

    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泛读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泛读的重要意义 湖南省会同县第一中学 石谋惠 *** 418300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发现,语文真正学得好的 学生,都喜欢并坚......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自主改错,教师个性指导 一.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改错 错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思考—改错—理解—反思的过程,才能真正把知识融入到......

    童话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

    童话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气、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这是其精神本质。在教学童话时,应想方设法调......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个人认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