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应用题教学浅谈
小学应用题教学浅谈
迎河一小 聂圣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直以来,应用题用的教学时间花费不少,教师学生投入的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是一个数学教师要想才好小学应用题,真不是一个多么容易的事情。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无非在于改进应用题的教学方法。研究应用题的教学方式,第一要改变的问题是低年级基础应用题的教学。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小学算术课本中,把简单应用题简单地分多达十几种基本类型,然后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去教,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所有类型特征以及所有的计算的方法。
比如“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把几个相同的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乘法算比较简便”;“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好像是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实际的结果是,不仅没有预期的效果差,反而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由于这些结语非常多而杂,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一共”就是“加”,“还剩”就是“减”,“多”就是“加”,“少”就是“减”……解题时不去认真分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把简单应用题分为四大类。这几年又有人把简单应用题更加细分为两类、多少多少组和多少多少种。把解答应用题公式化,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套用公式,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解题时生搬硬套现成的公式,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而且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的内容是非常多而杂。但解答应用题应该是有规律和技巧的,而且也是肯定的。就应用题的范围来说,其实也就是所有计算在实际中的应用,把应用题分类,把千变万化的问题,按照概念上的微小差异加以区分,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去分的。也就是说,即使能够分成若干类或若干种,也不能从根本上确定应该用哪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说吧,也就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也不应该千篇一律。下面我想谈一谈个人对应用题教学方法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作为抛砖引玉,和老师们共同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究竟应该抓住哪几个方面?我以为,要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所谓应用题,就是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又要求将数学知识应用得很好,当然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要将数学基础知识学好。例如,对于简单应用题,关键问题不在于分成什么类型,而在于能够判断用什么方法计算。
所以,同简单应用题关系最为紧密的数学基础知识,是加、减、乘、除的概念。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简单应用题,都要用加、减、乘、除四种算法中的一种算法来算。所以,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解答简单应用题,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理解,什么样的问题用加法算,什么样的问题用减法算,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除法算。就是解决解应用题的方法问题。
解决应用题的方法的确很多,比如加法应用题,以前我们把加法应用题分成两种,一是求总数的应用题,二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求总数的应用题同加法概念比较接近,因而比较好懂,学生也容易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先要说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什么意思,再说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学生最终获得的结论是“求总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
以后遇到应用题,先要看看是什么类型,再去判断用什么法计算。如果不照这样分类型教,在教学时就要把重点放在讲清数量关系上。所谓讲清数量关系,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已知两个数,要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就把两个数相加。这就要在讲解加法概念时,要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以后,就用这个概念来解答加法应用题。求总数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这样,就用不着再分类型了。
应用题的内容千变万化,只要把概念搞清楚,能够看出是把两个数(或几个 2 数)合并成一个数,必然就能够正确判断该用加法计算。同样,对于减法、乘法、除法的简单应用题,也是要用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去解答。这在课本中都有所体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所以,解答简单应用题,重要的是要把加、减、乘、除的概念学好。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就能以简驭繁。
又比如,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过去虽然也讲一些道理,但结果只是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学生印象深的,或者说学生能够记住的,就是上面讲的这么两条“结语”,结果必然是死记硬背。到解题时,如果题目稍有变化,就不知道该用乘或是该用除,有时就只好瞎猜瞎碰。
实际上,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必须首先明白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比较,有什么扩展,即一个数乘以分数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因而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必然是用分数乘法。有些国家的小学数学课本很注意这个问题,在讲分数概念时,就很强调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有大量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有大量的口算题。这就为以后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做了必要的准备。所以,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不能设想只靠一条结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就能够解决问题。
对于分数除法应用题,不管怎么讲解,首先都必须明白除法和乘法的关系,即先列出含有未知数的乘法式子,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推出要用除法计算。如果不这样分析,对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是很难讲清楚的。因此,解答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重要的是要将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学好。
第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有个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知道两个部分数,能够求出什么?”“知道总数和一个部分数,能够求出什么?”所有学生都能对答如流。但在练习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兴隆饲养厂养鸡660只,养的约比鹅少325只。这个饲养厂养鹅多少只?全班学生没有都不会。老师也找不出好的办法,只好说你们以后会学到的,实际 3 上这道题只要让学生搞清楚养的鸡比鹅少325只,就是养的鹅比鸡多325只。这学生会发现原来是自己学过的,弄懂一点也不难了。
这就是说不管什么类型的的应用题,都要弄清题意,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
如果更复杂一点的的应用题,当然就更不用说了;然后才是解决算法的问题。拿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说吧,就要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问题,这必须根据应用题的事理来确定。例如:三年级二班有男学生26人,女学生比男学生多7人。全班有学生多少人?有的学生看到有男学生26人,女学生比男学生多7人。直接把26同7相加,想当然地认为全班有学生33人。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过去,学生解答的应用题多数是简单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这道题目里只有两个已知数,和以前学过的应用题有类似之处。教学时,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又没有提醒。学生就很出现错误的可能性非常的大。所有吧,要想正确解答应用题?关键就在于搞清楚应用题的类型,要让学生知道,这道题是要求全班有学生多少人,那么先得求出女学生有多少人。这样问题是也就解决了,当然也就达到了目的了。对于两步以上的应用题,情况更为复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弄清题意,仔细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再来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算”。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应用题的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的步骤,要让学生知道的并且要掌握的。
数学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只有抓住了最基本的概念与有关知识的联系,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三、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因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 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解答应用题,特别是解答两三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很重要。这就是在小学数学课本(试用本)第七册中概括指出的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即:(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式子,并且算出得数;(4)进行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这里讲的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不是从这里才要求学生这样做,而是从一开始讲应用题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做。这里只不过是在以前的基础上,作出概括,让学生更自觉地按照这个步骤来解答应用题。
这里讲的一般步骤中的(1)(3)(4)条,用不着再说什么了,以下想着重谈谈其中的第(2)条,即如何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
例如:敏锐服装厂计划做880套衣服,已经做了8天,平均每天做90套。剩下的要5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分析这道题里数量间的关系,可以有两个不同的过程。一个过程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开始,逐步分析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即:要求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必须知道剩下多少套和要做的天数;剩下的要5天做完,要做的天数是已知的,剩下的套数不知道,要求剩下的套数,必须知道计划做多少套和已经做了多少套;计划做多少套是已知的,已经做了多少套不知道,要求已经做了多少套,必须知道做了多少天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这两个数量都是已知的,因而可以求出来。这个分析过程的思路,另一个过程是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找出新的已知数和最后要解答的问题,即:计划做880套衣服;已经做了8天,平均每天做90套,可以求出已经做了多少套;计划做的套数是已知的,又可以求出已经做了多少套,就可以求出剩下多少套;剩下多少套求出了,又知道剩下的要5天做完,就可以求出最后的解答——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以上两个分析过程,在顺序上显然是不同的。通常把第一种叫做分析法,把第二种叫做综合法。实际解题时,对于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可以用分析法,也可以用综合法;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往往是先用分析法来分析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再用综合法来帮助列式计算。
所以,在解题过程中,通常是既用到分析法,又用到综合法,两者是很自 5 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这个分析综合过程,学生们理解了比什么都强,无需要求所有学生都会画出分析综合的思路图,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按照这样的过程,讲清楚题里的数量关系;也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来分析,并要求学生逐步学会这样做。这就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经过这样的过程以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到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也就有了较好的基础。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一步是列方程。列方程不可能靠分什么类型,而是要靠学生对题里的数量间的关系的理解。
因此,改进应用题教学方法的必然问题是启发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的思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动脑筋,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的中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这样做,正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二篇: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应用题教学
金砺实小 周阳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从现实背景中体会和抽象数学模型,探索数学规律
《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数学是作为数学学习的过程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让学生经历就必须有一个实际情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活动体会数学、了解数学、认识数学。
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只是让学生记住数学现实,还应当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建立数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经历数学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学,探索数学模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
要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数概念产生的过程,就要给学生提供现实的背景,使学生有机会去体验,有机会去认识。如,认识小数概念时,让学生到超级市场观察各种物品的价值。把这些价格写下来,到班级来交流,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不同的数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都用整数表示?这样的数是必须的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探索,有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对小数的具体感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数感。
让学生探索数学模型并不是深不可测的问题。探索模型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去发现数学原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水平上探索不同水平的数学模型。以前忽视探索数学模型的问题,学生做得更多的是重复性的、反复操练的问题。学生学的内容大多是书本上现成的,是教师告诉他的。学生的任务就接受这些事实,记住这些事实,然后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和反复训练。应当给学生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探索,认识和体会数学中的模型。
二、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数学事实,而且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学的观点解释和现实的问题。
数感的培养应体现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数感。在具体目标中规定,“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目,并能进行估计”。“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如,在认识在大数目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体验。让学生说出见到的比较大的数的情境,估计一个操场大约有多少人,一个剧院大约容纳多少人。看一段足球赛的录像,感受一个体育场有几万人,一万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50人,30个班是一所学校,一万人是多少个班?多少所学校?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在头脑中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经常为学生提供估计事物的数量和运算的结果,用不同的方式检验同一个计算的结果,学生会逐步形成习惯,形成对不同运算结果的感知。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一个对数及其运算结果的猜测、判断、推理的过程。
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数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
三、应用题的设计
学生能不能开展问题解决的学习,一个重要因素是问题设计是否符合要求。“问题”设计有三个基本要求:思考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同时应注意发掘其思想品德价值。还要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1.思考性:问题的呈现应该能激起学生的思考。问题向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这个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也就是说,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加以组合进行思考以激活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成功的答案组合到认识结构中,然后把它应用身边的问题或同类问题的新的陌生的例子,解决问题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2.现实性:现实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内容的现实性,问题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而且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二是要使问题具有现实性,设计问题时的加工度要适当。情境和呈现的问题本身是有差别的。问题设计总是有一个对原来素材去粗取精的加工过程。要使总是问题具有现实性,对问题的加工不应太精细,例如,可以保留多余条件,也可使一部分问题的结果具有开放性。
3.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设计应该注意有一定的趣味性,语言和内容应该具有童趣。语言要简明明了,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节有趣。
四、应用题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用题的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削弱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成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应用题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出各种问题。
第二,教学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第三,应用题不分类型,让学生从运算意义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从类型出发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应用题要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
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教学紧密结合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应用题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应用题在教材中不以单独章节的形式呈现,而是和计算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极大地加强了应用题的发展学生数学思考中的重要作用,不是降低了对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要求,而是为了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是和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心理过程相联系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良好教学情境下,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是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意义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在不良的教学条件下,学生也可能将问题和类型相联系。如果学生死扣解题类型,学生就不会着重思考其中的数学意义。这样,学生的思考空间缩小了,学生虽然发展了解题技能,但没有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考能力。这两种思路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者是操练式的,并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是应该特别避免的。因此,学生解决问题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应用题教学中不应强化类型。只有把情境和运算意义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数学概念和思维能力。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一,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第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应考虑到问题设置的“五度”、“六要”原则。
“五度”指: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挑子”;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人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将活动的水平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具有教育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出准确的判断。
“六要”指:一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二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解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三要有阶段性,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四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五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时间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六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且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学生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活动课程的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时,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维持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断向学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分,以便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于问题设置的方式有很多,如激发式、诱发式、情境式、悬念式、连锁式、对照式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总之,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过程。因此,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布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推动知识、智力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
练习五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答
同学们做了12朵黄花,做的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3倍多4朵。
⑴红花做了多少朵?
⑵黄花的红花一共做了多少朵?
⑶红花比黄花多做了多少朵?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同时问其他学生各步所表示的意义
2、说图意并列式
11岁
小明:
大6岁
爸爸:
大25岁
爷爷:
(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
二、补问题,再解答。
?岁
补充完整使应用题使其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
校园里有月季花46盆,菊花的盆数比月季花的3倍少20盆。
?
三、基本练习
1、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是油菜的2倍,种大麦的数量比种油菜和小麦总和还多4公顷。种大麦多少公顷?
2、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比油菜的2倍少5公顷。种油菜和小麦共多少公顷?
3、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是油菜的2倍,种大麦的数量比小麦的3倍少9公顷。种大麦多少公顷?
4、红丰农场种小麦24公顷,种大麦的数量比小麦的3倍少9公顷。大麦比小麦多种了多少公顷?
四、编题练习
要求学生自己编一题 倍数关系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一人编好后,前后4人任选一题,进行解答,再一起批改。
五、课堂作业
课本 练习五
第3-6题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练习课教学设计》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马武小学:谭朝位
“应用题”这种题型不可能从小学数学中消亡,教师更不应该不敢提“应用题”这一名称。应用题教学的许多优良传统依然必须继承。比如,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因素,发现数学问题的主要矛盾,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会一些构建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数学课改时,老师引导学生去“自主地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试图去解决的学习过程,体现数学化的过程”值得继承的好办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恰恰是“建立模型”这个重要阶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弱化”,甚至忽视了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笔者结合新课程人教版教材谈谈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应当注意几点。
(一)情境创设要适恰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不少专家呼吁数学课堂要扎实、有效,不能一味的追求情境的新奇,片面的追求出奇制胜。“实用”既指素材在教学中实用,又指素材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些反映周围世界真实情况的问题情境。
总之,良好的学习情境要服务于教学目标,要联系教学内容选择素材,联系生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切不可让“情境”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迷糊了学生;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张弛有度,忌“流连忘返”。
(二)教材把握要准确
新课程教材把应用题分散编排,不同年段有不同要求,不同内容下的应用题又有不同的编排意图。比如三年级的“平均数”是编排在“统计”这一节,作为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改变传统的平均数教学的模式化的要求,不再片面强调“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而是强调平均数的应用价值,体现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
(三)传统精华要继承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因素,发现数学问题的主要矛盾,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会一些构建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等等,都可以成为小学数学课改时,老师引导学生去“自主地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试图去解决的学习过程,体现数学化的过程”值得传承的好办法。应用题的传统教学的线段图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各种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储存的,借助于图形、图表、多媒体演示等策略,来帮助解题。合理运用联系、分析、想象等基本解题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种具有广泛迁移性的解任何题都需具备的能力,是一种终生受用的本领。
第五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8页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1.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具准备: 课件、表格、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集体汇报植树棵数。
(4)师在各组汇报后提问:为什么同样是20m的小路,为什么有的是种3棵树,有的是种4棵树,有的是种5棵树?请大家在黑板上“种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比较中初步感受植树问题的特征。
二、发现规律
再次感悟
1.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方案之间的差异以此发现植树问题的基本特征
“间隔数+1=棵数”。
2.请学生举例验证
“间隔数+1=棵数”。
师:如果分成n段会怎样?
3.(课件演示)
请你帮助计算小路的一侧共需要多少棵树?
师:如果每隔4m种一棵,又会怎样?
4.小结:通过这设计方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渗透代数思想。借助图形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应用规律
1.揭题: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你能找找看吗?
2.变式练习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现以下信息: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真能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许多类似的植树问题。这是重庆的鹅公岩大桥,想知道这座桥上有多少盏路灯吗?
课件出示:大桥全长1420米,大桥的两侧每隔10米安装了一盏路灯。一共安装多少盏灯?
四、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