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

时间:2019-05-15 01:0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

第一篇: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

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动力,占有充足而必要的具体材料,这仅是为了开展思维活动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立即反思,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我就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猫和老鼠、听声音比赛,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变具体为抽象,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个个动起来。每次走进教室,学生就会上前追问,今天做什么活动?如在介绍《生态系统》一节时,我设计了几个学生参与活动:《编制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也不能少》。如讲到生态平衡时我们设计了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事先编制好一个网,请10位同学出来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其中一个代表人类。让人坐在网中间,其他同学将他抬起来代表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支撑着人。当人类破坏某一环境因素如使水污染,同学分析水污染会导致其他相继污染。当说到某因素污染,代表相应的成分的同学就离开,同学一个一个离开,坐在中间的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自己掉下来。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员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类如果不遵照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破坏环境,最终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个也不能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如:在初一《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我又设计了《医生与病人》的游戏活动,“医生”背对黑板,“病人”面向黑板。当教师投影出某种营养物质缺乏的疾病名称,“病人”说出该病的主要症状,请“医生”诊断,并提出合理建议。课堂气氛非常好,同学们踊跃参加。通过医生与病人的扮演活动,同学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结构和成分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探测脉搏与运动关系,探究反应速度……。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当时季节问题,鲫鱼比较少,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教师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方法一:“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方法二:“将鱼放在桌上蜡盘,因为蜡盘面积大,水浅 ”;方法三:“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方法四:“用桌上绑鱼鳍的塑料片拦住鱼”;方法五:“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方法六:“减少水,使鱼游速减慢”。并且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2011

第二篇:生物课堂教学的引入方法

生物课堂教学的引入方法

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印象深刻,使学生对你的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教育需融入生活中,才具有生命活力。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的素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一旦我们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会,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生物课堂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好的导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知识与旧知识;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可以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引入,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要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情境。因此,“引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由猜谜语引入

猜谜语是儿童、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项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使人锻炼思维,启迪智慧,增加知识,促进学习。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猜谜,如教《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时,我先说出毛泽东的一则诗谜,让学生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谜底“青蛙”,导入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由实验引入

通过做实验引入,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进入了反射这一课题。

三、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增添生活气息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信息交流”时,可从这个问题入手:当你吃的面包不小心掉到地上,如果有一只蚂蚁发现了,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马上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会有一群蚂蚁出现……”选择这个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紧扣了课题,使得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思路思考下面的问题:后面的蚂蚁是怎么得知食物的地点的?……任何的小事情,都可能包含大学问,如果能将生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实例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习惯地去留意观察身边的生活,甚至常提出一些似乎可笑的问题,我们不能否定或者取笑他们,而应下意识地把它们当作学生探究科学奥秘、学好生物学的“引子”,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嗅觉。

四、利用诗词谚语,引导学生去品味生活、感悟生物学知识

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俗语,就会增加几分诙谐,学生倍感轻松;妙用一句诗词,课堂会变得更加行象生动、趣味无穷。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柳柳成荫”展示了无性繁殖的魅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演绎着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时,学生笑言李商隐重文轻理,没学好生物学知识,反而留下诗句被后人笑话了。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将其引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讲解食物链的最好素材;“一母生九仔,九仔各不同”是变异的形象表述;在生物学教学中适时引用诗词和谚语,成为学生津津乐道,久久难忘之事,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促使生物学知识的迁移,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故事导入

利用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课时,我讲《三人看戏》的故事。即从前,有甲乙丙三人一同去看戏,边看边评论戏演得好坏。甲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不过行头不好”。乙却说:“你说的不对,其实今天的戏行头很好,可惜唱的声音太小”。丙听了甲乙两人的话后说:“你们都说错了,今天的戏不仅唱得很好,而且行头也很好看”。请问甲乙丙三人都是健全人吗?如果不是,他们会有哪方面的生理缺陷?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导入新课,学生的积极性

很高,可以想象这节课的效果。

六、音乐导入

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而后问:“大家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引入新课。

在生物课堂上可以引用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对联引入、对比引入、释题引入、谚语引入、名言引入等,都可以运用到生物课堂教学的开课,起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引言,能勾闪着有神的目光,引舞着灵巧的手足,萦振着颤动的耳膜,叩响了智慧的音符,激起了情感的浪花,调动了积极的情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之探索论文

一、激励评价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想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激励”。人的深层次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用指令性的语言、批评性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位教师在教《家》一课时,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地方是谁的家”,学生一边表演一边练习说时,教师随即进行了激励性评价:“看,多可爱的一只小鸭子啊!它正在游泳呢!你表演得真不错。”“你们听,这位同学说话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你!”“太棒了!还有谁能和她一样!”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使全班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完全沉浸在无拘无束的宽松环境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整堂课,学生理解了内容,练习了说话,陶冶了情操。

这种激励式的评价,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对表扬目标的追求。

二、期待评价法。

《新课程改革评价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对学习有困难、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得一般、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性评价。

如在一次课上,听课教师众多,在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执教老师指到了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最初小女孩害怕得哭了,但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你肯定行,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你先试试,轻轻读给老师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老师知道你肯定行,这不,读得多流利、多响亮啊!”小女孩终于战胜了害怕的心理,流利地读完了课文。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女孩满怀喜悦地坐下了。以后的课堂上,经常看到这位小女孩踊跃地发言,这不正是老师期待式的评价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吗?在老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从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接纳评价法。

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以防止学生产生自卑、自负或者自欺等错误的自我观念。学生的情感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

如一教师在教完《北风和小鱼》一课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北风吗?为什么?”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在组织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北风,因为北风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它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喜欢北风,因为“北风一吹,天上就会下雪。地上积了厚厚的雪,我们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北风一吹,天下雪了,麦苗被盖在厚厚的雪下觉得很暖和,第二年就会丰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摆出了他们的理由。老师没有简单地给予否定,而是夸奖学生能积极思考、讨论面广。紧接着,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也像北风那样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小朋友还愿意和你一起玩吗?北风这样做好不好?”通过再次讨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了课文的含义。

老师采用积极的态度,主动接纳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达到了本堂课教学的目的,而且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懂得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四、亲近评价法。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左右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信任、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拉近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而且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的情怀,就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采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亲近式的评价,可以创造一种民主平和的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者独立作业时,教师告诉学生“哪个小朋友学得认真,老师会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在巡视过程中,老师悄悄地、温柔地抚摸一下孩子们的头;当小朋友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时,老师情不自禁地与他握握手;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立即改正时,老师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

教师的举手投足,都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火花,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种亲近式的评价能迅速地使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四篇: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

塘沽十一中 刘赫静

内容提要: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各位教师在教学中最为关心最为注重的问题。在教学当中,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点方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教知识和讲授对象的实际情况,随时注重学法和教法的改变,所谓“学而有法,学无定法”,同样“教而有法,教也无定法”。并且要注重当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查漏补缺,适当的评价,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肯定。这样的一节课,才能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初中阶段,对于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因为之前虽然在小学阶段通过社会和科学接触了一点地理知识,但是并没有形成知识系统,所以,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也是从零开始的。这对于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来说,正是一个良好开始的契机。特别是初一的地理教师,从第一节地理课堂上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一种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即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而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首先得益于地理教师的高效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激活地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化,无疑是体现素质教育宗旨,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人才的关键性举措。一.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的探索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贵在探索好的学习方法。现在,在所有学科教学当中,都在探索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但又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的路子,所以,大力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风靡各个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毋庸置疑,就是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在课堂外。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学法,而注重学生的学法,无疑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高效”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当然也就是教师当前极力关注的重要变量之一。

1.学而有法,学无定法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我讲、你听”,很多刚上初一的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完不成或者不能很好的完成,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一面。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厌烦心理。并且,在初中阶段,我不建议一些地理教师经常给学生们留预习内容或者是作业。正像上文所说,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不是要学生的课外时间,不是让学生把课内的东西拿到课堂外去完成,然后形成课堂教学效果很好的假象,这是变相在给学生增加负担,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我们初中地理教师都明白,即便是我们给学生留了预习作业,学生也未必有时间去完成。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地位,不是我们地理教师改变得了的。因此,与其这样,不如在45分钟的课堂上多下功夫。

“先学后讲”,是我在新授课的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方法。为了充实教材的内容,每节课我都会设计好“学案”。可以说,学案的内容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它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并且通过设置具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学生学习学学案的过程有以下三个环节:第一步:教师利用学案对自学内容、自学目标做出明确要求,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必须记住什么,并要求把不能学会(理解)的问题记出来,这些问题应与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较高的吻合度,这体现了教师学案编写的水平。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对要求通过自学应该记住的、掌握的进行检查。检查形式多样,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小组自查。第二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教,教师点拨,对本节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本环节利用学案的第二部分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互帮互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第三步:查漏补缺。即查知识的缺漏,也查学生的缺漏。对于学生没有考虑或者忽视的知识进行补充;对于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从小组入手,在学生互教的基础上进行点拨讲解,做到对知识和学困生,没有任何遗漏。

学习方法和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进行不同的设计。在有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制作学案的任务教给学生来做,这个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要求也要高一些,但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了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到中国的铁路线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在保证主要的铁路干线和其位置画出的前提下自行设计“自造”简略地图或者示意图,由于是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制作,研究地图也就变得生动而体验深刻。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2.教法要因“班级、学生情况、知识”而异。

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当作一种异我的客体对象,当作一种知识的万能“容器”,满堂灌,生怕学生学不好,学不全。这样,教师角色倒置,必然造成学生学得苦,学得很累,学得被动而效率却不见高,老师也教得苦,教的精疲力竭也不见有大的起色。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在教法上下功夫。

初中地理教师,一般所教班级都在四个班级以上,每个班级学生情况不尽相同,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等。所以,要想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细致备课,针对各个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在今年五月份参加会考的八年级中,有这样一个班:整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水平、还是班级纪律情况,都在年级的八个班级当中,处于最差的水平。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想要完成正常的教学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授课中,我就尽量的减少在其他班级授课的一些需要学生配合的环节,而是每次上课的时候,把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直接融入到知识当中,让他们在短暂的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把有用的知识掌握。而在需要学生动手的时候,尽量采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中国政区”的时候,给学生一周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准备好进行小组竞赛和班级竞赛,选出班级的前三名参加全年组的竞赛。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基本上都对比赛进行了相关的准备。在班级竞赛的时候,虽然纪律不如其他班级的好,但是学生们拼图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前三名评选出之后,全班的同学不由自主地都为他们鼓掌,学习氛围也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班有个学生,是全校著名的“问题学生”,所有的科目都不喜欢学,每节课上都会故意捣乱。在这节课上,我发现他没有准备好拼图,如果不给他安排任务,他肯定要捣乱了。我就利用他“较真”的特点,安排他为大家“公正执法”:给各个小组计时。一节课下来,我表扬了他。下课之后,他主动找到我说:希望下节课能在班里也进行拼图,希望我能给他计时。从这以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知道,这个学生只爱学习地理了。并且在今年的会考当中,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所在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不合格。合格率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正确的学法和教法,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而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练习和课堂评价机制,则可以更好的巩固学习成果。二.注重针对性的练习和评价

练,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运用。通过面对具体多变的实际问题情景,学生会充分运用所学及感知,在运用过程中知道哪些自己学会了可,哪些还没有学会,找到自身的薄弱之处,以便及时真正弄明白自己的一知半解和疑点。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老师特别要研究一下学生所做题目本身的练习价值和意义。应注意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完成作业所应达到的标准时间、本教学内容所应达成的效果、怎样评价学生练习结果等重要因素,要确保练习有突破、练习出成效。就学生学习水平来考虑,既要考虑能适应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让他们通过练习在基本方面有所提高,又要考虑学习水平较优学生能通过练习得到实际性的认识提高。就完成时间来说,要使他们既能愉快接受完成,又要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确实首先不在形式上加重负担,像地理这门学科,一些纯属巩固性的,基础性的内容,能在课堂上当堂处理的应让他们有时间在课堂上处理。课外要占用的时间的,除非是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如社会调查,如野外观测等等。就教学内容放方面的考虑,首先要保证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保底要求,这是基本标准,是每一位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应达到的最低限度。例如对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人人必须达到的,至于成因分析与认识,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只要知道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就算是达标了。在这个基础上,充分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特点,精心为他们选择或制作些拓展度较高的问题,让他们是既达到双基标准,又开发了潜能。

在课堂练习中,老师应在课前先进行归类,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掌握知识不熟,通过读课本可以找到答案的不用学生讨论;二是题目有一定难度,通过学生讨论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三是题目难度较大,通过讨论也很难得到解答的题目,不用学生讨论,老师直接进行讲解。当堂变式训练,巩固落实。根据错题 设计变式训练题,让学生当堂限时完成,学生互相批阅,并让学生说出批阅情况,针对某些 错误比较集中的题目,让学生有针对性讲解,特别是让出现错误的同学说一说错了的原因。

就评价方面看,是既要重视外在表现的评价,如学习态度是否主动积极,是否肯思考问题,是否踊跃与学生交流等,也看内在改变,如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是否有了正确的态度。显然要知道改变学生的片面感性认识的结果,只有在学习之后来进行及时评价才很清楚及时的知道,并针对所得结果信息做出种种及时反馈,才算是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初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需要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高效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也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有学法,教有教法,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教师要根据知识及学生情况,及时改变教法和学法,这样才能有有的放矢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只要心中有学生,一定会找到很多自己做得来,学生又乐于接受的方法,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

第五篇:探索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

探索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

经济法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从事经济法律实务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各大院校经济法课堂教学逐渐向科学化、职业化方向转型,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今的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无可避免的面对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鉴于此,新时期下,各大院校应从时势格局出发,紧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注重经济法专业与社会实践的有机整合,反思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以把经济法专业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本文就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进行探索。

一、当前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需要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理解、掌握和运用经济法是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然而,在现有的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重理论,轻实践,一味的对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而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应用却相对弱化,这使得一部分同学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差,只会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偏差,使得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效低下。

(二)教与学的矛盾

新时期下的教学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时,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无论是经济法专业还是其他学科课程,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基础差异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明显看到基础差的同学接受能力差,学习兴趣下降;基础好的同学觉得知识点过于简单,不屑一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力不从心,无法兼顾到每一位同学。

(三)教学目的脱离实际

经济法专业课程是为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经济法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但在实际的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却难以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时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实践的应用,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却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融合。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究底就是因为学校对经济法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和考核上脱离了实际。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阻滞。

二、新时期下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课程改革强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必须统一起来,缺一不可,而教师又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主体,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响应这种引导后,才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并启动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实现角色定位的转变,注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当中去,发挥其主体地位。

(二)以职业为导向,重视经济法实践教学

经济法专业学科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其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如果仅仅单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是难以达到教学成效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时不能站在教师 教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从教学培养目标出发,脱离学科禁锢,从学科教育向职业化教育进行转变。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其具备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过于片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联系,造成学生思维与社会实际的脱机,缺少就业认识,而是以课堂教学服务就业指导为主,强调突出计算机实践技能培训,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瞄准社会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而培养拔尖的技术人才。

故此,教师应从打散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入手,让课程教学围绕学生日后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实用性联系。如学习《企业法》时,可以集中组织学生到实习用人单位、实习基地进行锻炼,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探索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学习与《企业法》相关的课程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将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在真学和真做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在实践与创新目标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开展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解相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能力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精心策略和指导,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经典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景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如果照搬教材内容,只会让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通过案例教学,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三、结语

经济法专业是作为各大院校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主干学科之一,学校应从其课堂教学模式出发,进行实践探索,找出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对经济法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以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经济管理人才。

下载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生物课堂教学的有趣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实验室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精选五篇)

    生物实验室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白山市二十五中学杜京玻一、 分析现状,提出问题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反思1 1、对教学模式的思考我们在本学期积极开展了“团队合作,互学共进”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也在积极地进行尝试。这种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学......

    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当前,各方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就是评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评促学、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它以合作学习为......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生物科学的研究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 人口、环境、 资源等重大问题直接相关。不论是从人类社会的发展, 还是从实际需要看, 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

    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生物新旧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高县罗场镇中学闫世平 传统教学模式讲究的是“组、复、新、口、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表演者。总而言之,一句话教师是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