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Rules around us 个案研究课 教学设计 详案 课后反思2005-5-19庞雯雯

时间:2019-05-15 01: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Rules around us 个案研究课 教学设计 详案 课后反思2005-5-19庞雯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Rules around us 个案研究课 教学设计 详案 课后反思2005-5-19庞雯雯》。

第一篇:《教案》Rules around us 个案研究课 教学设计 详案 课后反思2005-5-19庞雯雯

Rules around us

南昌十三中学

庞雯雯

教学设计

本课属于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案研究课题的个案研究课。

一、Warming up准备阶段:

1.值日生汇报

2.快速反应(值日生就以前所学随机提问)

二、Pre-task呈现和学习阶段

1.通过呈现课题“Rules around us”引出„rule‟: It means „what must or must not be done‟

2.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有规则。

3.配对练习(将标志、规则和地点相匹配),并操练句型: A: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B: We must/must not …

A: Where can we find this sign?

B: We can find this sign …

三、While-task以各种形式完成各种微小任务

负责四个主题的四个小组,分组以不同的形式汇报。1.At home 1)介绍

2)听规则,指出相应图片的方位。2.In a classroom 1)小品

2)做动作,猜相应的规则。3.In a park 1)小品

2)抽图片覆于桌面,猜相应规则。4.On the road 1)小品

2)看图,猜规则。

四、Post-task巩固

1.游戏:读、听写

准备图书馆的五条规则。

每组选一位同学(A)准备听写,其余同学将跑出座位,寻找散贴于教室里的五条规则,尽量记住句子,再跑回去告诉同学(A), 往复几次,直到有一组完成,游戏结束,并校对所有的规则。2.制作海报 不同地点的规则,要求图文并茂。

五、Assignment布置课后任务

1.练习册P.31和P.32 2.考虑更多的规则: 校车上 图书馆里 操场上:

Rules around us(详案)

Teacher: Pang Wenwen(庞雯雯)

Language focus: Using modals to express obligations and prohibitions e.g.We must/must not…

Using prepositions to indicate place e.g.We have rules on the road.Using imperatives to express prohibitions e.g.Don‟t run!

Teaching procedure: Warming up: 1.Daily talk

2.Quickly responses Pre-task: 1.T: Today, we will learn new lesson “Rules around us”.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rule‟?

T: It means „what must or must not be done‟.2.Invite students to suggest different places where we have rules.A: Where do we have rules?

B: We have rules in the classroom/at home/on the road/in the park.3.Match

tidy: 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

T: Match the signs to the sentences, and write the number of the sign at the end of each sentence.(two minutes)Draw a line to match the sentence to the place.T: who is right?(check)

A: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B: We must/must not …(pair work)A: Where can we find this sign?

B: We can find this sign …(pair work)While-task:

T: Last week, I ask you to think of more rules for the classroom, park, home and road.Now, the leaders of four groups will turn to report to us.1.At home I‟ll read a rule;you have to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picture.The students on the right of each group do it first.Stand up.The others should watch carefully.Let‟s see who is the first one of each line.1)Introduce

2)Listen and point

The students on the left of each group The six winners(SARS)2.In a park

1)A short play 2)Guess the sign

Here are some signs.I will chose one sign.You have to guess what the sign means.You can only have one guess at what the sign means.The student who guesses correctly takes the place of I and we repeat the game.If no one guesses, I win.3.In a classroom

1)Read „Our class rules‟, then act and guess(one row by one row)2)Introduce

3)Act and guess(the five winner)

I‟ll ask one student from each group to stand up and guess the sign what I‟ll act.The first one will get a flower.4.On the road

1)A short play

2)Answer some questions Post-task: 1.A game: Read, listen and right

Please choose one student of each group is going to write.We call him/her student A.The others are going to find out five rules and read them.Then come back and tell student A what they have read.You will only be able to remember a few words each time and so you must continue to read the rules and back into the seat until student A has written all the rules.Once one group has finished, stop the activity and let‟s compare the rules with the original.2.Making a poster(play a music)

Show them more examples.Assignment: 1.Workbook page 31 and 32

2.Think of more rules for the different places.In a school bus In a library On the playground 1.You must not __________ grass.2.You __________________ trees.3.___________ when the bell rings.课后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1)用情态动词表示应该做的和禁止做的。2)用介词指出地点。

3)祈使句的否定表示法。2. 技能目标

1)识认不同地点的一些不同标记。

2)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3. 情感目标

1)学会分享与合作。

2)结合大队部‘小调查章’的雏鹰争章活动,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道德。

本课的语言目标,在呈现和学习阶段的配对练习中,通过操练句型全部完成。本课的技能目标1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完成。本课主要发展学生研究性学力的案例研究。因而在开课前一周,我将全班同学按各自兴趣,以自愿为原则分成四个小组活动,各组分别负责一个主题‘班级’、‘公园’、‘家里’、‘马路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主题的规则资料,并结合争奖章活动,发动大家来争‘小调查章’,事后各小组一起整理收集好的材料,从而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最后做成课件,在课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既完成了技能目标2,又完成了情感目标两项。

本课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将收集的资料向全班汇报,以此抛砖引玉,在大量的信息刺激下,制作海报,丰富墙壁的信息,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更能赢得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喜爱。二. 实践效果分析

在小组以不同形式汇报时,前两个活动,学生的参与面达到了100%,对于反应快的同学,我还在他(她)的练习纸上敲一朵小红花的图章,这样,既调动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课后课题研究的相关数据统计作好准备。后两个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从学生兴奋的面部表情看出。之后的一个听力游戏,又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三. 反思与讨论

本课教学的遗憾是若把前面的教学环节节奏控制好,多留点时间制作海报,效果会更好。

第二篇:英语说课设计和教学设计详案

I’m Hungry!说课设计

朱各庄镇大樊各庄完全小学

张倩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 1 Lesson 1 I’m Hungry!新授课,主要是学习四个单词和两个句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儿童年龄特点以张贴画引入新课,强调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特点。这节课的句型和单词是与学生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句子的教学对单词是一个巩固练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的听、说、口头运用单词eat、drink;

2、能理解并能口头运用句子 I’m(hungry/thirsty).I want to(eat/drink);

3、能运用会话中的句字进行情景会话。

过程与方法: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理解句子意思,并能口头运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听懂简单的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动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情感,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说教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本质是言语。外语教学应当遵循听、说、读、写的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要兼顾理解和记忆。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记忆又存在这样的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基于这些,我主要用以下的几种方法:

1、听说法:通过听和说,感知单词句子的发音、正确的语音语调。

2、练习法: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较为流利自如地掌握对话。

3、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把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梳理、归类,便于学生记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的编排特点是活泼有趣,三年级的学生又活泼好动。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上课让学生齐唱歌曲:“Hao are you”,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激发兴趣。

考虑到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好奇心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呈现猜家庭成员所吃食物来吸引学生,引入本课的重点。

2、分散难点,及时巩固。

充分利用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让学生跟读单词,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加入吃喝的动作配合教学,形体动作辅助记忆,而且学生也会感兴趣。在

句子的教学中,利用形体动作表示出I am hungry!I want to eat。I am thirsty!I want to drink!既巩固所学单词,又练习了句子。

3、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在单词教学中,通过畅言智能语音教具领读和学生分读等不同形式做进一步练习,并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地鼓励学生,并适当的给予奖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分组练习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知识得到巩固。游戏性质的练习,既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又巩固所学知识。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对话能力。

(三)巩固提高,扩展运用。

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的各项活动服务的。因此,光会背书本里的几个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所学单词和句型,将“知”和“做”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活用,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体现。于是,在句型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用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播放录音,让学生感知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2、分组朗读,及时发现和纠正个别同学在发音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

3、扩展练习,让学生之间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四)总结、作业。

1、总结: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忆,加深记忆。

2、唱歌:“Good-bye.”

3、作业:P 2.3.4 Assign it as homework

I’m hungry!教学设计详案

朱各庄镇大樊各庄完全小学

张倩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The students can master(saying, recognizing and using orally)this vocabulary eat, drink.2.They can understand and respond orally to these sentences: I’m(hungry/thirsty).I want to(eat/drink).二.教学重点: The vocabulary and the sentences 三.教学难点: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vocabulary and the sentences in some certain English conversation.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New Teaching 五.教具准备: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张贴画和手偶 六.教学过程: Step 1.Greetings Hello,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Are you ready for your English class?(Students answer)Now, let’s sing a song ”How are you “.Ok ? 用英语问几个问题,可以使学生从假期回到课堂上来 Step 2.New Conceptions(1).Show the pcture , and discuss it like this: T: This is a family.Can you name the family members?(Students answer)T: Good.What are they doing?(Students can answer in Chinese)T: Ok.Today we’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food.Teacher shows the card “table”, read a few times with the students.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on the table?(Students can answer in Chinese)T: Right.Food.Food.Food.Say it, please.Teacher shows the card “eat”.T: What’s the boy doing? He’s eating.Eating.Eat.Eat.Saying it.(Say the word with actions)Same way to teach the word “drink”.(2).Practice Play a game: Guessing Words.Then the students play this game in group of four.课本的第一部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 用动作来辅助动词的学习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Step 3.I’m hungry!I’m thirsty.(1).Introduce the word “want”

Use the puppy.The puppy is sad.She says: Oh, where’s my pencil? Where’s my pencil? I can’t find it.I want my pencil.(Write the word “want” on the blackboard)

Let the students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hen tell them the correct answer.(2).Teacher says the sentences with actions and special voice.T: I’m hungry.I want to eat.Hungry.Hungry.Say it, please.I’m thirsty.I want to drink.Thirsty.Thirsty.Say it, please.四.Drill 1.Complete the sentences Use real objects, lead a practice like this: T:(Hold up food)I’m hungry.I want to ___.Ss: Eat.T:(Hold up drink)I’m thirsty.I want to ___.Ss: Drink.2.Let the students practice it in pairs, then find some volunteers to give their performances to the class.用真实的物品来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句子有更强的直观感,对于他们理解、加深和运用这些句子有帮助

五.Open your books and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六.Class Closing 七.作业: Say the sentences: I’m hungry/thirsty.I want to eat/drink, when the students are having their supper.八.板书设计:

Lesson 1 I’m Hungry

food table

I’m hungry.I want to eat.I’m thirsty.I want to drink.

第三篇:杨雪雯展示课教案反思说课及评课稿.doc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详案)

课文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汉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课时目标:

1、通过课前复习及课文的学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

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等12个生字。

3、正确朗读课文。

4、认识田字格,认识笔画横,会写“一”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分辨“八”和“入”。课前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游戏卡片,flash视频,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趣导入(5min)

1、观看歌曲动画《数鸭子》 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汉字王国里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在出发去汉字王国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吧!听完以后请你告诉老师,在这首歌中你听到了哪些数字?(播放歌曲《数鸭子》第一段)

指名回答问题,同时教师板书这些数字:1、2、4、6、7、8

过渡:我们听到了这些数字,那么,你能给这几个数字找到他们的拼音朋友吗?我们做个游戏一起来找吧。把小星星摘下来贴在对应的数字下面。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小游戏:给数字找拼音 把写有yī、èr、sì、liù、qī、bā的星星卡片打乱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来一一对应贴在数字下面。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并且是跟上一小环节关联的小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接下去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复习了汉语拼音中的几种拼读类型,而且是跟本课生字相关的拼音。】 过渡:其实,从一到十每个数字不仅有自己的拼音朋友,还有自己的汉字朋友呢。想不想去看看?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5min)

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好,那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看看图中画了些什么?指名回答。这个村庄美不美啊?古代有位诗人就是把这个美丽的村庄写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谣。

2、(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注意提示学生“一”的变调)课题里有哪些数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带学生认读一、二、三、去、里。(二和三开一列火车读)强调“二”要卷舌头,“三”是平舌音,指导对“去”“里”的理解:在古时候,去就是走的意思,一里是五百米,我们的操场两圈半…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15min)

1、初读课文 师:两个小朋友一路走去走了很多路,他们在路上看到些什么呢?读了这首童谣你就知道了。快来读一读吧。边读边圈一圈这首童谣中还有哪些数字,如果有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请你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评价是否读得正确。齐读课文。师:在读之前,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你想提醒大家?谁想读读看?其他小朋友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教师正音)我们一起来试一遍吧。

3、找数字,理解诗句,认读生字。师:课文读好了,文中还有哪些数字?

学生边回答数字,教师边拿出相应的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强调八和入的辨别)并且说出这些数字在哪一句诗里,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预设:学生回答四、五,师出示卡片带学生齐读三遍,读“四”要注意什么?谁给大家提个醒?四是平舌音,开一列火车读。(同样方式,十是翘舌,开一列火车读。)师问,四和五在哪句诗里?(诗句可以指名学生读)不理解诗意,重点指导识字,认读和记法,还有辨别“八”和“入”。】 【设计意图:这里,把识字的过程和课文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使识字的过程不显得单调无味。并且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自然也更加深刻。】

4、再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看黑板,我们已经认识这么多汉字朋友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你能他们再放进课文里读一读吗?跟你的同桌比一比,谁读得又准确又美。看看我们刚才说过的需要注意读音的地方他有没有读正确。我们男女生也来比一比吧。男女生比赛读。

四、巩固识字(10min)(所有生字卡片已经贴在黑板上)师:课文读完了,刚才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你还记得吗?

1、(ppt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开三列火车按顺序读,再开三列抽读生字。

2、小游戏:为篮球队员送篮球(配音乐)

(出示课本情境图)拿下十个生字卡片,还有十张数字卡片发给学生。

师:老师拿下汉字一到十,还有数字1到10发给小朋友们,请你做做大屏幕上的篮球运动员。假设数字是球员的号码,生字卡片是他的篮球,请你把生字卡片送给篮球队员。比如,拿数字的上来说:我是3号队员,我的篮球在哪里?拿“三”的学生上来。全班齐读三。

五、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字。(10min)

1、认识田字格。谈话激趣:小朋友们,最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3、师生合作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认识笔画横,教师指导书写“一”。

先出示“一”字,说说在什么位置。再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课本上描红。(强调姿势)

5、反馈

如果时间允许,巡视时拿出两本投影评议。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1110杨雪雯

早上的第二节课,作为一堂新教师分散培训的展示课,我执教的《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在陶老师等多位老师们的聆听下开始了。课上完后,陶老师、戚老师、我的师傅章老师给了我及时的指导和中肯的建议,非常感谢她们还有我的小组成员。这次听课后,我感觉自己又成长了,并且收获颇丰。以下是综合老师们意见后我个人的反思。

1、关于课堂指令

在初读课文和再读课文之前,都是有任务让学生读的,但是在我指令还没下达时,学生就开始读了,这个时候课堂已经有很多声音,我的要求就没能在他们安静的时候讲完。这时候的指令对很多学生是无效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听到老师让他们做什么。

还有在请学生回答课文中有哪些数字时,有学生一口气把所有的答案都说了。这时候不应该硬性规定只让他们回答一个,而应该肯定他们,继续让其他学生说说。教学的生成是随机的,尤其不应该压制孩子的天性和积极性。这点上以后还要多注意,学生回答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评价。

另外,在教学设计初读时,我是让学生动笔圈出课文中的数字的,但实际教学时考虑到课堂秩序的良好保持,我没有让学生动笔。这是比较欠妥的地方,我想,真正让学生动笔应该比眼睛看看的效果要更好。

2、识字部分的不足之处

我自己感觉在上识字部分时显得很拖沓,也确实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最后写的时间不够。从一到十这十个汉字很多学生是认识的,教学时不应该一个个地讲过去,而应该抓住四和十的发音,八和入的对比等几个较重要的点进行练习。其他简单的字可以认一下就带过去。这里应该更好地突出重点。

3、关于写字

最后写字环节对写字的指导很匆忙,首先是认识田字格,应该花时间让学生去熟悉田字格,比如说说它的形状、作用,在此基础上去认识结构。写字时的指导和范写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所以以后要在这个部分多多加强,尤其是字的位置还有笔画要不断反复强化。

4、其他

最后数字游戏的设置,如戚老师所说,我也觉得确实调动不起气氛,不是那么有趣。所以,在识字中应该寻求更加有趣的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游戏,而不能总是把这个“找朋友”类型的游戏拿出来用。

整节课最让我感觉满意的地方是学生今天的状态很好,大部分学生从始至终是投入课堂的。这也不禁让我反思,如果每节课都能设计有吸引力的课,并且注意教态的亲切和语言的儿童化,给学生以微笑,那么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回报你微笑呢?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小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但还是要在此基础上对识字和古诗进行巩固,并且进行第一次写字。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对本课的第一课时我确立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复习及课文的学习,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

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八、九、十”等12个生字。

3、正确朗读课文。

4、认识田字格,认识笔画横,会写“一”字。

其中,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分辨“八”和“入”。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游戏卡片,flash视频,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小游戏等的设计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导入新课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趣味性的动画观看和小游戏,找出其中的数字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充分激起学生对后面新课内容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先通过图画引导学生入境,再出示课题让学生读,同时指导认识课题中的五个生字,理解课题的意思。“去”表示一路走去,“里”表示长度,“三”是平舌音,读的时候要注意。整体的课题意思就是一路走去走了很长的路。这样,学生在认识了五个生字和了解了课题意思的前提下继续去学习这首童谣。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我先让学生圈出诗中的生字读读拼拼,并借助所学的拼音拼读古诗,会读了指名检查初读结果。接下来通过一边找诗中的数字一边研读诗意的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落实识字。最后,进行配乐的有感情朗读。

(四)巩固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巩固生字时,我设置了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

(五)认识田字格,会写“一”字

基于扎实落实生字和课文朗读的设计理念,本课时没有设计写字环节,而是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组成部分和田字格的作用。写字的内容放在第二课时。这样,也形成了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做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

第四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详案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下册

《古诗两首》之二村居

学校: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流河学区小学

姓名:范卓慧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一年级

2.学科、教材版本:一年级语文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课时:古诗两首之二村居 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高鼎的《村居》是有别于《春晓》的另一番景象,另一番情调。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三、教学策略: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课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的总体构思上,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体现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说、演、做和创造等手段,巩固所学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我面向全体,尊重个体,采用小组竞赛、教师示范、同桌互练、学生拓展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初步的自学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村居》教学案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一(3)班的孩子们,咱们开始上课。

一、情境导入

师:春天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儿,春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儿,春天还是一首精妙绝伦的诗呢!

师:孩子们,来一起欣赏一幅春景画。画中有哪些景物?(从右往左慢慢看过去)。(板书)(杨柳、风筝、莺、小草、儿童、春烟等)

生1:有柳树。生2:有风筝。师:有几个风筝? 生2:有两风筝。

师:真棒!还会用量词。(教师重点突出两个)生3:有两只小鸟。(是的。小鸟正在唱着春天的歌呢)。生4:有小草。

生5:有蓝天,白云。师:还有„„? 生5:还有三个小孩在放风筝。(你更了不起!不但会用量词还能说出他们在干什么?)师:咱们把它们连起来说一遍怎么样?

春景画中有 ,有 ,有,还有 和。师:其实“柳树”又叫“杨柳”,“风筝”在古代叫“纸鸢”,它是三千年前,我们的木匠之祖鲁班发明的。

师:在这幅画里老师最喜欢杨柳,杨柳低垂着长长的,碧绿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跳起优美的舞蹈。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好柔美,好迷人啊!

师:你们喜欢什么?也像老师一样夸夸它。生1:小草在快乐地长大。(师:你真懂小草的心)生2:小草在和春姑娘说话。(师: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天使)生3:黄莺在飞翔。(学生补充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生2:黄莺在歌唱。(师:黄莺一定最想对你歌唱)

师:孩子们,还有一种景物你们没有发现,仔细看,我把春景画放远一点再远一点,你发现春景图变得怎么啦?

生: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师:是什么呀? 生:„„

师:这烟雾叫“春烟”。师: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生: „„

师:是不是春烟的出现,让明媚的春光变得朦胧了,神秘了?

师:是啊!早春二月,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一样,万物开始复苏,小草悄悄地生长,黄莺自由地飞翔,在千里莺啼中,春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杨柳轻抚着周围的堤岸,在薄薄的、淡淡的春烟中陶醉了。乡间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路沐浴金色的霞光,他们三五成群,迎着春风,互相追逐,放飞风筝。

师:孩子们这幅春景画美吗?(生:美)一百多年前,有位清代诗人高鼎居住在乡村,也看到了像这幅画一样美的春景,就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叫《村居》板书:村居。

师:孩子们,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我一起书空。(教师边说边写,“村”是平舌音,乡村有一棵棵树木,一寸寸水田。居,尸字头下面居住着一个古人。)

师:一起读。生齐读课题。生:(齐读,语速较快)《村居》,清·高鼎 师预设:a放慢速度,注意停顿,读——

b声音再清脆点儿,读—

c“清”和“鼎”是后鼻音。咱们再读一次? 师:真好听!

师:看《村居》这题目你猜诗人会写什么? 生:

师:恩,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我们可用扩词法来理解,“村”是()“居”是(),连起来就是(写在乡村居住时看到的春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P13,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课文。

抽读:谁愿意读一读。生1:(读诗)教师适时纠正读音。

师:读得字字准确、字字清楚响亮!读诗首先要做到这点。(跟我读“长”,翘舌音)谁也想试试?

生2(读诗)

师:这“醉”和“烟”读得真动听!这“醉”,啊!读得真陶醉!这“烟”,我好像看到了轻飘飘的感觉了。

师:谁再来读读? 生3(读诗)

师:小评委们来点评下。

师:评价地真好!你也来读读!生4:(读诗)师:读得怎么样? 生:

师:小朋友们古诗还有自己的节奏呢!你听。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师:你看,这有斜线的地方,应该停顿一下。你听,师范读前一句,读出比较,生练读。师:来,和你的同桌一起练一练!师:哪位同桌来试试? 生1生2:(读诗)齐读。

师:咱们一起来。

师:恩!不错!你们这么棒,那老师教你几种不同的读法,竖起耳朵仔细听。

1、慢读。(我读你摇头)

2、快读。(我读你拍手)(谁来读读快节奏的)

3、前四字快,后三字慢。(我读你闭眼)

师:老师是一个人读完古诗,你们可以找同桌分着读。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和同桌一起练练。

师:谁来展示一下? 生1:(读诗)生2:(读诗)生3:(读诗)

师:让我们学学古人的样子:一边摇头,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诗中会看到什么画面。

三、品味诗句,朗读感悟

1、理解第一二句

在课件出示,教师配乐范读,古筝音乐。

师:孩子们,有句话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我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你好像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静静地想一想?

生:自由说。

师:二月天是什么意思? 生:二月份,(恩!农历二月,那是春天刚刚开始,也就是早春时节)师:在早春时节,你看到了„„ 生1:小草长出来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从松软的泥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儿)

生2:黄莺飞起来了。(几只欢快的黄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歌唱着)师:还看到……(引导说柳树)你看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

生1:轻轻摆动!

生2:跳起优美的舞蹈。(是啊!有青青的小草、欢快的黄莺陪伴,有春风的吹拂,柳树怎能不迎风起舞。它还用自己碧绿柔长的柳枝轻轻抚摸堤岸呢。难怪诗人说:“拂堤杨柳”、“杨柳拂堤”。)

师:我们一起做个柳枝轻轻抚摸岸边的动作好吗?(生边读诗边轻轻摆动手臂)师:我想此时不光你的手臂在舞动,你的心也一定在舞蹈。带着这种情感再读:“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想到春天来了,乡村的田野上小草在悄悄地生长,天空中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他们好像都很欢畅。岸边的杨柳碧绿柔长,在春风的吹拂下温柔地抚摸堤岸。薄薄的春烟轻轻笼罩着春天的美好景物。

师:听你们的朗读让我忍住不感叹,啊!春光„„

师:这如诗如画的春光真美啊!真迷人啊!真让人陶醉啊!(板书:醉)师: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和杨柳一同陶醉吧!配乐朗诵诗歌:男女比赛(学生评价)齐诵,理解第三四句

1)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的脑海又会有什么画面浮现?有没有不懂的?对你的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2)抽生交流

儿 童 散 学归 来 早,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师:散学散学就是„„? 生:放学。

师:孩子们放学早早地回到了家,他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放风筝。

师:从这“忙”字你感觉到孩子们„„?如果是你,放学回到家,天气特别好,春光无限美,几个小伙伴说要去放风筝,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交流(激动、急切、迫不及待、高兴、欣喜、兴奋、快乐)所以诗中的儿童放学回到家就急急忙忙地要去放风筝。他们呼喊着、嬉戏着、追逐着、欢闹着。看来也被这欢快明朗的春景陶醉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次。

师:哇!老师被你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声陶醉了!

四、合理想象,感情升华

师:你们想去放风筝吗? 生:想。

师:好,在这多姿多彩的春天,让我们趁着温柔的东风,去放风筝,放飞快乐的心情,放飞心中的希望!(播放放风筝的图片和歌曲)

让我们像彩蝶一样轻盈欢畅。

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像凤凰一样美丽高贵,绚丽辉煌!像巨龙一样气吞山河,豪情万丈!

让我们更像图中的孩子一样尽情追逐,放飞梦想,快乐成长!从图中孩子们的脸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他们也被这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春天陶醉了!(板书:醉)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样美丽动人的春天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生答喜欢)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希望。

师:现在请你和我一起闭上眼睛,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高飞的风筝,放飞我们的心灵,美美地,醉醉地背一次。(生练习背诗)

师:我陶醉在这美丽动人的春色中,我陶醉在你们欢乐的笑容中,我更陶醉在你们美美地朗读中。醉了,真的陶醉了!(板书:醉)

五、课外延伸,深化拓展

师:孩子们,这堂课你们表现得太棒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就醉在这样一个诗意的春天里,我要把另外一个诗人表现春天的古诗送给你们。它叫《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看看这首古诗写得是什么季节,和《村居》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我想,这诗意的春天一定也打动你了,一定也拨动了你的诗弦。把你载录下来的描写春天的好诗好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1:二月春光好,大地杨柳飘。人醉物也醉,心随纸鸢飞。生2:我的心随着风筝越飞越高。

生3:春天像一个永远有酒的坛子,永远也喝不完。

生4:一只风筝,一边牵着一片童心,一边牵着一个五彩的春天。

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孩子们,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

六、作业设计

1、我能把这首小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七、指导书写

忙:提醒大家该怎么写把这个字写好?——书写,交流,展示。书写忙的拼音(巩固)用“忙”字组词。

第五篇:16神童的秘诀教案教学设计详案

16、“神童”的秘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诀、毅、茅、旺、抄、刷、阻、圈、符”;积累8个词语。理解“惊奇、称赞”的词义。

2.继续学习预习: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陈毅小时候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故事,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习并运用不同的预习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陈毅小时候认真学习,成绩优秀的故事,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把特别聪明、才能非凡的儿童称之为?(神童)神童并不常见,今天我们也要来认识一位,一起读课题。(“神童”的秘诀)PPT出示课题

2.那么秘诀是什么意思?(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诀”是一个生字,怎么记?(注意偏旁、秘诀不能说所以“诀”是言字旁)我们再来读课题(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文中的“神童”指谁?为什么叫他“神童”?“神童”上面为什么要打引号? “神童”有什么秘诀?)4.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能告诉文中的“神童”是谁?(陈毅)“毅”字的比划很多,跟老师一起书空。

你了解陈毅吗?(生交流)PPT出示:

陈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建国后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长。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还善写诗,可谓能文能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陈毅值得我们尊重,更值得我们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 PPT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注音; 2.边读边想:人们为什么叫陈毅“神童”? “神童”有什么秘诀? 2.谁先来当当小老师,交流你圈出的生字词。

PPT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回答、开火车读、齐读)

充分的预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读通课文,理解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持之以恒。3.学习完生字词,我们回到课文,人们为什么叫陈毅“神童”? PPT出示:课文第一节

同学们,你们是几岁上学的?(8岁)而陈毅他(5岁半,就在一家私塾读书)而且(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以(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现在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介绍陈毅得名“神童”的原因。(指名回答)

名列前茅的意思是?(名次很靠前)

谁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来夸夸我们班的同学?(指名回答)

名列前茅的人会很多吗?(不会)

但是陈毅他怎么样?(总是)换个词就是?(一直)

名列前茅并不容易,陈毅年纪虽小但成绩这么好,真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一起读好这一段。(齐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故事

1.那么“神童”的秘诀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完成填空。PPT出示:“神童” 的秘诀是。陈毅是怎样勤奋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看看课文中的那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2、3自然段)

2.谁愿意来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注意其余的同学要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陈毅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朗读、交流)PPT出示:课文二三段

(一边烧火一边看书:陈毅热爱学习;看书入了迷:着迷,因为着迷所以导致了什么结果,饭糊了更说明时间久)3.那么这件事被谁看见了?(妈妈和毛老师)他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一样吗?(不一样)妈妈是怎么做的?(指名回答)加上动作感情再试试。

毛老师又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毛老师劝阻妈妈的话。想想要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指名朗读)(毛老师喜欢陈毅爱学习的态度)

4.毛老师不仅劝了妈妈,还亲切地对陈毅说(引读)但当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书一看,她的神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惊奇的问)PPT出示:课文第四段

惊奇是什么意思?(惊讶、奇怪、出乎意料)

谁来再读这句句子,读出这种语气(指名朗读)

毛老师奇怪的是?(这篇课文没有教过陈毅就已经预习了)惊讶的是?(不仅预习了还做了很多的圈划)

那从毛老师的问题中你还能知道什么?(陈毅这种圈划的预习方法都是自己想的,不是老师教的)这些都说明了?(陈毅专心用功,勤奋)

和老师配合,一起读好第三段。(同学读引号内的话)

四、深入品味、具体分析

1.陈毅除了勤奋,更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毛老师没搞懂,那课文中有答案吗?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来。(指名回答)PPT出示:课文五段

原来,陈毅用笔在书上画了许多符号(引读:打圈圈的„ 齐读)

2.那陈毅这些符号是在什么时候画的呢?(课前)这种学习方式就是?(预习)

他的这些符号是随便乱画的吗?(不是)在符号的使用上半圈和圈圈妙在哪?(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真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再来一起认真的读一读,向他学习。(齐读)

3.陈毅仔细地做好课前预习是为什么作准备呢?

出示句子: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划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正是因为这样认真的学习方式才使得陈毅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现在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总结陈毅的学习方法。PPT出示:

陈毅的学习方法:课前()、课中()、课后()格外是什么意思?谁能为它找找近义词?(分外、非常),加上它更加说明什么?(陈毅学习认真、勤奋)

陈毅的这个方法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好方法啊!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

4.读的真好,这么好的方法,难怪当毛老师发现陈毅好的学习方法时会(引读)总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毛老师要说总算发现?(联系上文惊奇)你能用“总算”造句吗?(指名回答)

毛老师说陈毅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你们明白了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名回答,学指的是?问指的是?联系上文)

是啊,这样一位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孩子,谁不会称赞呢?让我们再次和毛老师一起来称赞一下这个孩子。(男生、女生、齐读)

五、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现在你们明白题目中的“神童”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吗?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2.今天我们学习陈毅勤学的故事,还了解他的学习方法,你会有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呢?(交流)

3.同学们的方法也不少,希望大家能够互相学习。最后老师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一起读(齐读)PPT出示: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勤学好问,我们也一样会取得好成绩的,也一样是“天才”、是“神童。

六、板书设计:

“神童”的秘诀

(名列前茅)

勤奋

学习方法

下载《教案》Rules around us 个案研究课 教学设计 详案 课后反思2005-5-19庞雯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Rules around us 个案研究课 教学设计 详案 课后反思2005-5-19庞雯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简案与详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行为目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

    1瓜儿谣教学设计详案及教学反思

    《瓜儿谣》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瓜儿谣》,了解瓜儿们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瓜儿谣》。 3.处理生字 4.总结观察方法 5.情感认知 [教学重难......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教学教案

    1、知识与能力 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

    一年级下册识字5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认识反义词,认识“矮、瘦”等六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能背诵26个英文字母,培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大写字母的学习课前准备:拼音大小......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详案《落叶》及教学反思(样例5)

    《大班语言优秀详案《落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语言优秀详案《落叶》含反思!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落叶》活动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案 详案

    得意 得言 得法 ———《老人与海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谢海燕 ( 广州市南沙区麒麟小学,广东 广州 511455) 设计理念及思路: 崔峦老师强调,阅读教学应一课一得、两得,最终形......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说课稿

    二次函数y=a(x+h)2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在初......

    汉语拼音复习课(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李恋

    汉语拼音复习课(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小学部李恋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认读23个声母,并能按顺序背诵。 2、 能区别声母中形近字母“b-d p-q f-t m-n ”以及音近字母“n-l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