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魂之舞——《云南映象》印象(文图)
魂之舞
——观杨丽萍的《云南映象》
文/ 兰质慧心
摄影/兰质慧心
“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
古老的“神鼓”歌谣单纯中混合着亘古洪荒的味道,在一点点混沌的光亮里迎来第一声鼓点,也迎来了杨丽萍策划并主演的《云南映象》的序幕。
所有人被那鼓声摄魄,接着看见了黑夜,天地,光亮,太阳,看见大地终于苏醒,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那与神对话的鼓声。
《太阳》一场开始了,太阳鼓,老虎鼓,铓鼓,神鼓几十面鼓合鸣,它带我们寻找那逝去很久的人类的语言,鼓在他们眼里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崇拜,他们用鼓声和舞蹈来与神对话。那些敲鼓的人们,用他们的刚劲,激情交结着虔诚与信仰,仿佛在说,“我是野火,我是风,我把魂魄铸进鼓里了,把种子留在腹中”。因此那鼓声摄破天地,神听见了,神看见了,神感动了,神给予了。就像那“神鼓”庆贺生育的唱词:“刚生下来的娃娃,听不见,看不见,话也不会说;敲一下,耳朵就听见了;再敲一下,眼睛就看见了„„”。他们在向神述说自己的生活和愿望,他们崇拜生殖,祈望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希望绿草常青,清山净寨,他们要驱邪避灾,表达美好的祝福。这是人类自古以来最单纯的愿望,这愿望真诚而纯净,所以神很容易听得见。为什么现代社会,神已听不懂我们的语言,听不见我们的心愿,是神不满意我们过度膨胀的欲念吗?还是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诚挚过,虔敬过,无论是对神,还是生活。那鼓声,让人觉得,也许我们最终还将走向最初的纯净,只是我们迷失得太久了,已找不到回归的路。那鼓声带着我们走过千百黑夜,终于走在了看见光亮的路上。敲鼓的人们纯净而虔诚的眼睛,让我相信,重要的不在于神是不是真的存在,而是我们不曾像他们那样单纯过,相信过,真诚过,虔敬过,因此我们得不到,也找不到归路。那鼓声让我突然有种惊梦之感,是不是原本真的空空无大千!
“太阳和月亮从东到西追不停,开天的时候就走成一路了。”
太阳落下了,月亮升起。《土地》一场开始了。《月光》一节,在柔婉轻灵的音乐中,凝脂净盈的月光下,女神般的身影出现了,在月的华彩下,有形而又无形。那舞姿轻灵得没有呼吸,因为那是和神的约会,所以柔美,轻盈,宽广,圣洁。她让你觉得舞蹈是一种可以通灵的语言,如同小时候奶奶告诉她的,舞蹈是为了和神对话。天地无限,人心可以穿过广袤的时空而融进大地的呼吸,日月的明暗,从而由有形变得无形,由渺小而变得广大。那一刻,你会相信,只要你可以拥有和那月光一样圣洁的愿望,你就可以做得到。
“男人和女人从生到死离不得,辟地的时候就连在一起了。”
男人和女人出现了。那“海菜腔”的歌声清亮,高亢,一切的音色和高度都是世俗之外的,而这又恰恰是他们日常生活里唱着的,彝家姑娘们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像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花腰彝歌舞”里,他们劳动,蓬勃,欢畅,信仰,他们把声音送到云彩里,小河边,树尖上,还有大地里。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他们走过白天,穿过黑夜,哪里来,就哪里去。“烟盒舞”和“打歌”里的男女谈情说爱,用模仿各种动物交尾展现爱的高潮,如“鸽子渡食”,“鹭鸶追鱼”,“阳光下的蚂蚱”,“蜻蜓点水”,那身体的接触方式融合了美感和人们最本真的爱的愿望,趣味中体现着与天地生灵最自然的贴近与契合。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可以和天地万物沟通,而不是现代人那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同时,舞蹈也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一种记录,一种叙述,如同《女儿国》中杨丽萍那近乎天籁的声音:女人不去吃苦麽,日子过不甜呢;天上不有个女人在这麽,天就不会亮了;地下不是有个女人在这麽,地就不长草了;男人不是有个女人陪着麽,男人就要生病了;山里不是有个女人在这麽,山里就不会有人了。此外,舞蹈也是人们对大自然现象,对生命本质的一种认识和表达,所以舞蹈的美不再表现为一种技术美,而是表达着形体美之外更真纯的生活和内在精神。那些舞者大部分来自田间地头,他们不是演员,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本真,所以,舞台不再是舞台,而是一种真实生活的重现,一种精神之旅的重生,是人们和天地之间对话的最美的记录。是杨丽萍又回到民间,将那来自土地深处的宝藏挖了出来,并还原了它本该拥有的瑰丽。艺术是需要用一颗朴素的心来表达的,艺术离不开真实的大地,而在这个喧嚣浮躁和习惯雕刻的时代,是什么让她拥有了一颗纯净的坚守之心?
“走过雪山,走过荒漠,你从哪里来?嗡嘛呢呗咪吽„„”
在日常生活的欢趣和无限延伸里,总要迎来那光明神圣的时刻。《朝圣》一场以一种盛大,庄严的画面,时而空灵,时而厚重的音乐,让所有人舞动在风雪里,走向神秘的救赎之路,走向那座金色的山。那童谣唱着:金色的山里有一个金色的湖,金色的湖里有一颗金色的树,金色的树上有一只金色的鸟,金色的鸟唱着一首吉祥的歌。那童谣引领所有人一起跋涉在路上,有转经筒陪伴,用身体丈量路途,亲吻大地,走近神山,走向理想。风雪的来临是为了卷走苦难,踏过荒凉是为了走向安宁。他们想明悟自己的罪孽,希望有圣湖一样明澈的心,并愿意穿过火,而走向光。他们祈祷,不为自己,是带着牵念和祝福,带着神的意愿,走向神。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嗡嘛呢呗咪吽”伴随,就有神护佑左右。也许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包括文化传统,象征体系,以及宗教信仰。我知道他们是真的相信有神在的,而我在他们的相信里看见了心系一念的力量,看见了心灵干净就可以飞起,看见艰难后面就有光明的火焰。而我们,要经过多少苦难,才能相信平安就是福?要承受多少折磨,才能体会宁静就是禄?要轮回多少生灭,我们才能明悟涅磐就是寿?如果真是这样,神的暗语对我们人类是多么好,不管神是否真的存在。
“你在哪里舞蹈?月中寂寞的身影?云头飘落的羽毛。你在哪里舞蹈?彩虹上旋转的舞裙,心里猜不透的梦兆?”
一只云南人们心中崇拜的美丽图腾——孔雀,出现了。《雀之灵》以她静谧中的灵性,和谐中的圣洁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每一个轻盈的舞动都是一次飞升,每一次飞升都是对光明的融入。舞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优美的形体的呈现,舞蹈变成了她求道的方式,她的舞姿就是她的魂魄在飞动,她在用灵魂舞蹈。岁月没有在这只孔雀的姿体和脸庞上留下任何痕迹,也许这是她已经虚空粉碎而走向神性的象征,所以,她有了其他舞者没有办法体会的感觉,“每当在我心里的场地里伸开双臂起舞时,我感觉到臂膀无限延伸,延伸,这时,神会握住我的手,我能感觉到的灵魂从我的身体里飘荡开来,这种美妙的感觉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最清静的安抚。”也许那感受就是破尽无明,朗然大觉。
“天大,只有一个,地大,只有一堆,不要说草木无言,万木造大地都有原因。祖先告诉我,大地时原创者骨肉变化。我把身体紧贴泥土,立刻明白了祖先的传说。”
也许,是这样的,《云南映象》的所有舞美,鼓声,光影,音乐都会在落幕的瞬间关闭了一种投入,一次震撼,一种融合,一次回归,但在我转身走出大剧院的每一步台阶上,又分明都能听见一声回响:紧贴大地,灵魂安宁。
第二篇:云南映象的观后感
<<混沌初开>>个人赏析 首先,它是一部大型原声态歌舞表演,通过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反映了云南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的主要内容有太阳、土地、家园、祭火、朝圣五个篇章。讲述了云南人民对太阳的崇拜,对土地的向往和酷爱,对家园的眷恋,以及对火神的敬仰,朝圣虔诚的心理。自力更生舞蹈语汇音乐、语言表现了云南人民的美好心情。全剧结构严谨,一个篇章接着一个篇章,尾声《雀之灵》把观众带进了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意境。
节目在淡淡的音乐中拉开序目,天地一片混沌,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传说中的盘古出现在眼前,充满了激情,顿时开天辟地,崭新的世界映入眼帘,升起了红日,人们欢歌载舞,一副热闹的景象,令人心潮澎湃,配上混厚的话外音,东边亮了,西边亮了,彝族人民敲起澎湃的锣鼓,唱起幸福的歌谣,非常雄伟、壮观。
接着的一个篇章是土地,人们用歌舞,反映了人民热爱土地的心情,最有特色的是《月光》,各族少女穿上不同的服装载歌载舞,轻舞霓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表现人们对土地的眷恋。那种源自内心的喜悦随着音乐在升腾,穿透肢体,身体在舞动,灵魂也随之摇摆,欢悦。姑娘们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自由灵动的光芒,那笑意如此自然,让所有的观者都为之动容。
在“朝圣”这一个场景中,虔诚的人们满怀着自己坚定的信仰,不畏艰难险阻,不怕高山激流,只为了心中的信仰,最艰苦的过程便有了意义,一切的努力都有了目标。那么单纯的信仰,那种单纯的执著,令人感动。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只为了把洁白的哈达献给最崇敬的信仰。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最有特色的节目就是尾声《雀之灵》,悠扬动听的音乐,衣袂翩翩的孔雀舞,舞蹈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情感、表情、全情的投入演出,展示了最美好的画面。宛若一只美丽的孔雀,在大自然中,时而抬头,时而嬉戏,时而欢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观众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进入那空灵的世界,一起翩翩起舞,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快乐!傣族人民把象征爱情的孔雀的太阳鸟,以此表达人民对火神的崇拜。
舞台上的演员们,恰似来自民间,田间地头,那一种深深的投入,用舞蹈演绎着对生活的热爱。以最朴实的生活状态,用最简单的歌词,歌颂着母性,歌颂着任劳任怨,为全家辛勤劳作的女人。用最朴实的舞蹈,诠释伟大孕育于最平凡的生活。
高亢的海菜腔,久久回响在舞台上。其中留下最美好感人的一个画面,“蚂蚁走路”的结尾,男人和女人孕育了下一代,一家三口甜蜜温馨的生活画面,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最平凡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最简单的生活,也就是最快乐的生活。
最后的尾声:雀之灵。悠扬动听的音乐,衣袂翩翩的孔雀舞,舞蹈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情感、表情、全情的投入演出,展示了最美好的画面。宛若一只美丽的孔雀,在大自然中,时而抬头,时而嬉戏,时而欢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观众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进入那空灵的世界,一起翩翩起舞,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艺术的感染力,让人的心灵净化,感受一切的美好!这用灵魂舞蹈出来的美让人久久回味,深深震撼。感官愉悦是表层的,而心灵震撼才是美的力量的极致。
总之,这是一切都是精彩绝伦,独特的音乐,现代式的舞台,反映了民族的习俗,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第三篇:观云南映象的感想
观<<云南映象>>的感想
这学期我选修了舞蹈艺术知识与欣赏课,在这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我观看了许多的优秀舞蹈表演。每到周二我都期盼着去教室上这堂生动有趣的课,记得老师给我们上过一趟非常震撼的课,他给我们看了一段原生态歌舞名叫《云南映象》。我当时看的第一感觉就觉得它要表现的东西很原始,很野性,同时又很有生命力!
舞蹈,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礼乐”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曾言:“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在古代先民们的日常生活劳动时间中产生的,它是民间的舞蹈,具有“文化源头”的意义,较少受到“现代化”的入侵。
开始时有一段沙哑的旁白,是杨丽萍说的,很鬼魅:“天地混沌的时候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亮了„„”伴着“神鼓”歌谣,《云南映象》拉开了序幕,舞台上大约几十面大鼓响起了粗犷、豪放的鼓声,那鼓点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头,表达出如火山爆发般的原始生命力。
《云南映象》是一台传统和现代之美兼而有之的舞蹈。全剧由《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组成,“云”、“日”、“月”、“林”、“火”、“山”、“羽”等舞蹈元素展现人们的劳动、欢唱、爱情和信仰。虽然当中没有太多的语言,一般都是以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民为主要演员,不论男女,都是相当的豪放,动作和穿着都很原始、野性。这台舞蹈,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声光效果的奇妙运用,将舞者的肢体语言发挥到了极致。有的舞台上只有屏幕,没有演员,演员的人影和热带雨林的光影在屏幕上虚虚实实地交错,像五彩的抽象画也像云南工笔重彩画。它使舞者变成了林中的精灵,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台舞蹈,舞者们的动作很是夸张,跳跃的幅度很大,击鼓的声音也很大,我想,这应该是要很多力气的吧,所以看得出来,不管是男的还女的,体格都很强壮,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强硬的体格,从这一点,也可以或多或少的反应出少数民族人民的淳朴。整场歌舞,没有太多人工雕逐的痕迹,演员脸上自然的笑容和对舞蹈的沉醉,以及举手投足间恣意狂放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让观众体会到强大的生命力。就连歌词都是那样的本真。“太阳歇是歇得的,女人歇歇不得;女人歇了火塘会灭,女人歇了男人要病”、“哪里好吃哪里在,哪里好玩去哪里”„„旁白又是出自杨丽萍,她跳舞的时候,我已经分不清是真的是她在跳还是她的灵魂在跳,她的身体很是柔韧,使我想到了康河的柔波里的水草,既柔软又有生命力,舞蹈时快时慢,一抬头,一转身,动作都很有力度,总之就是该柔的柔,该有力的又很有力,仿佛,她就是舞蹈的女王!这使观众能深深体会到这些歌唱和舞蹈的灵魂,在烟盒舞中,男女的情爱是如此的真挚、圣洁。人是万物生灵的一族,是生灵就会有繁衍,有了生生不息的繁衍才能体现情爱和生命的无尚崇高。
再来看看服饰和服装。《云南印象》充分展现了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具有本民族人文文化与审美趋向的服饰、服装。例如:白族的风花雪月,纳西族的披星戴月,彝族的莲花图案,火图案等,都是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心灵感应。这种心灵感应无不出自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形成了各民族的人文文化和审美意象。
最后再说说道具和舞美。对于一台大型舞蹈来说,道具和舞美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像《云南印象》将民族民间的原始道具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确属罕见。如:佤族的木鼓、太阳鼓、牛头;哈尼族的芒鼓;彝族的铜鼓及藏族的转经筒等,都是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蕴含着各少数民族最原始、最古老的文化传承和精神。
我认为,这种民族味道很浓烈的艺术应该得到大力的支持,传承和发扬下去,因为这些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我们现在的社会很需要这种淳朴而又生命力旺盛的东西,来不断的激励我们,同时,如果作为单纯欣赏的东西,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
我从小虽然没接受过什么舞蹈训练的熏陶,但对于舞蹈还是知道些的,央视举办的电视舞蹈大赛陆陆续续也看过一些,人们总说,练过舞蹈的人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比如,芭蕾演员的一举一动似乎都透漏着高贵,我想这就是舞蹈的魅力。对于舞蹈家,也是知道一些的,比如60余岁的孔雀公主刀美兰曾经给周总理跳过孔雀舞,黄豆豆艰辛拔高终于考入上海舞蹈学院。这学期由于教育部八大类选课要求和自己的喜好,加入了舞蹈鉴赏这个班,在这一学期的舞蹈鉴赏课中,欣赏到了黄豆豆舞蹈作品的《醉鼓》,只是一小段节目,黄豆豆在舞台上全心的表演着,可曾有几个观众了解他如今的风光背后曾有着怎样的汗水和泪血的付出。我想,舞蹈就是台上一分钟的表演,台下十年功的付出。年幼的孩子们为学习舞蹈压腿而疼的哇哇大哭,在课上,老师曾说过,在练舞房里,最不值钱的就是眼泪,所以,当我们不管通过任何途径领略到舞蹈家用自己的身体诠释给我们的美以后,请为他们鼓掌,不仅是为了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美的享受,也是对他们舞台后辛苦付出的肯定与赞赏。
第四篇:云南印象抒情散文
以前总觉得,云南是个神秘的地方,给人无限遐想,令人无限神往,特别是遥远的香格里拉,还有神秘的少数民族,总以为只会在梦中出现。还没想到,真要去云南了,夜里从成都乘飞机降落昆明机场,乘坐机场大巴来到了昆明市找了个酒店住下,由于时间太晚,也没有来得及细看,便休息了。第二天一早,亮光从窗外透进室内,打开窗户一看,只见湛蓝的天空上,大朵的白云如野马一般在天空狂奔,天空显得如此高远,但又格外的清明,看惯了南方都市中雾蒙蒙的天空,到这里突然出现这么清新的天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下楼在一个早餐摊旁边买了两个云南特产饵块,一个甜的,一个咸的,又要了一杯豆浆,吃饱喝足之后,准备上路。在云南的大街上走一走,你会发现本地的姑娘大都皮肤黝黑,追究其原因,无非是云贵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给这里的人们留下的印记。
从昆明往楚雄的火车,沿途美景不断,太阳从火车车窗的玻璃上照进车厢,照在人的身体上,感觉到火辣辣的感觉,其时已到十一月份,但太阳仍然让人感觉到毒辣辣的,可见紫外线的强度。沿途山峦叠嶂,展现了云贵高原的特色,大山大川,沧海桑田。
但云南的交通,确实正如云南十八怪里所说的,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在云南待了几天,除了个别地方通火车外,大多地方都只有汽车,主要是云南境内,山峦众多,要通上铁路,不是架桥,就是要修隧道,成本太高,所以,至今铁路修的不是很多,像著名的香格里拉,你要从昆明去那里,要么坐七个小时的汽车,要么就只能坐飞机了,但飞机票又很贵,所以,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汽车。我从昆明坐汽车到文山,再到丘北,真正坐了七个多小时。但所幸的,这些年国家也加大了对云南的开发,我十一月底离开云南时,昆明开通了第一条高速铁路。
乘着周末没有事办,我慕名前往附近的大理。云南大理的名声在外,来到云南,不能不去大理,况且离我办事的地方又如此之近。所幸的是,从楚雄到大理,有火车,我便乘坐了火车前往大理,当晚便在大理古城内花了120元找了一家店子住下,晚上出门在大理古城内看看夜景,大理古城,也像西安古城一样,城墙,城门相对保存比较完好,只是,没有西安古城这么大,夜市上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各色好吃、好玩的摆满街头,俨然已经成了一处购物中心,这里已成为一个商业购物中心,有好多卖鲜花饼的店子,还有卖糖果的店子,街边的酒吧里人来人往,有激昂的电乐声,也有舒缓的乐曲声,各色人等,出入其中。一位老太太挡住我的去路,向我兜售小孩发卡和玩具,我不好拒绝,便买了两个发卡。
大理除了大理古城外,还有著名的苍山洱海,第二天我便到苍山脚下,但见山势陡峭巍峨,也异常险峻,山上各色古木参天,因时间紧迫,我没有登山,只在山脚观看,随后便到了山下的另一处景点,天龙八部影视城。这里是当年为了拍摄金庸的名著天龙八部而新建的一处人工景园,里面仿照宋朝大理国的一些古建筑,现在一些已变成了商铺和超市,向游人兜售一些纪念品。也仿照古代,建有大理国的皇宫,期间还有一些曲目表演。出的影视城,我来到了另一处著名景点,崇圣寺三塔,这处景点,早已成为了大理的一张名片,我记得小时候就在明星片上见到过,现如今,见到了真正的三塔,确实巍峨壮观,三塔倒影在塔前广场上的湖水中,别有一番韵味,很多游人都在湖水边拍照留影。从三塔所在的广场沿苍山上行,就会见到很多寺庙,亭台楼阁,楼堂馆所,庙宇殿堂,各路神仙云集,香火鼎盛。下午又到了洱海边,说是洱海,其实是一个大湖,据说绕湖一圈要上百公里,可见湖水之大。大理后有苍山,前有洱海,大理便居于山水之中,实乃一风水宝地。
第五篇:云南植物印象合同
云南植物印象合同
甲方:
乙方:
1、每人6600元食宿费用,路费自理。
2、6600元是云南修乾物坤公司培训六期食宿费用。
3、凡培训完六期或在本店工作两年以上者,经营者给个人补还3300元。
本合同一式两份
年 月 日
甲方: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