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定稿)
浅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王益乾
【内容提要】:课堂生成性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实践中常被忽视,或被简单否定,或自由放任,或生搬硬套。鉴于此,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树立重视生成问题的意识,及时捕捉生成性问题,依靠教师的教学机智,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成性问题处理误区具体对策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也就是突破教师原有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见到的,实施课堂教学时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作为教学预想之外产生的教学资源,利用的好坏不仅体现教师素质的高低,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行,拓展教学内同的深部和广度。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处理生成性问题时的常见误区。
1、生成性问题被忽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要求,这时往往需要教师及时做出反应、迅速捕捉和处理。忽视学生的这些想法和要求,会使学生产生火花,却没有点燃知识。如在一次《文化生活》的公开课中,老师让大家回顾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一学生在下面大声回答“六一儿童节”。大家起哄式地大笑,而这位教师没有理睬,采取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冷处理方式。想必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在这节课上有被忽视,大家的“笑”被忽视,这显然是本节课的遗憾和败笔。如果我们能针对这个同学的回答,针对同学们的笑,拓展、加深分析,我想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会的另一方景象。
2、对生成性问题进行简单否定。懵懂阶段的中学生遇到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时,难免产生偏颇的观点,这时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正确分析、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而不能简单地就行世俗性地否定。尤其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90后”的高中生,他们更加排斥世俗的观念,而追求新颖的、独到的见解。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在讲“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教师在课件中列举了一系列先进人物通过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讲到我在上学的途中经常看到一些公交车站牌被人损坏,路边垃圾桶变得缺胳膊少腿,从报纸上看到长江大学的学生勇救落水者,却无人对他们施救。教室里边的气氛骤然紧张,学生说的也是事实,但这可能是教师很不希望学生举的案例。对这样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又是怎样处理的呢。那位教师只是简单地说这是特殊情况,是现实社会中的极个别现象,粗略地对学生的渴望进行搪塞。这样简单平淡地化解生成性问题,缺少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和正误搏弈的精彩,课堂失去了学生认知领悟的过程,学生也不能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教材观点。
3、对生成性问题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式构建,生成性问题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下的生成、解决和处理,而不是“随波逐流”的自由放任。如一次公开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在列举了很多消费现象,大部分是积极的消费心理指导下的消费行为,但也有人提到“攀比心理”“超前消费”等负面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同时分清主流与支流的辨证思维方法看问题,然而上课的教师却附和式的讲,现实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现象,比如还有……这显然就没有对课堂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处理,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会不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也不知道以后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社会现象。
4、对生成性问题采取生搬硬套。不同是生成性问题,由于出现的条件、时间不同,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不具体分析而生搬硬套。如讲到“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引进了这样的课堂案例:《士兵突击》主演王宝强成功的原因分析。有的学生说其成功是他自身条件适合扮演农民,另有学生说他自身条件不好,怕别人笑话,背水一战是他成功的原因。对第一种观点学生们都觉得无可厚非,在预料和期待之中。而第二种观点就有点突发而来。面对这个出乎预料的答案和不少学生的赞赏,教师点评为:能出于现实实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创意。显然教师对这个答案的点评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痕迹和嫌疑,并未真正处理。
二、处理政治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强化意识,及时发现生成性问题。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这种交往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主导作用的发挥就需要教师要在课堂上主动创造产生生成性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努力提供产生成性问题的条件,通过课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提问和留足学生提问的时间和内容空间等保证措施来实现。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时刻警惕和准备着根据教学的进展和动态,把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
2、发挥好教学机智,巧妙利用生成性问题。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政性,因此是更具有发展性,需要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如一节高二的政治课课题是“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其中有“违法必究”的内容。有学生提出在“违法必究”的要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能落实吗?其实,此时学生已经有了疑惑,那就是法律制定好了,难道就是法制社会了吗?由此恰恰可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法治社会的建设。教师迅速引导学生思考“法制社会的建设包括那些方面?”“法制建设能否一触而就,为什么?”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比较,学生在辨证思维指导下消除了迷惑。这节课中老师敏锐而机智地抓住并运用了生成性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课堂讨论中的激烈碰撞声多了,学生思维活跃了,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这成为了本节课的亮点。
3、坚持方向性引导,拓展动态生成教学的内在张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进行国家意识形态和公民教育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都应该朝着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方向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变化、发展。简而言之,要注意思想政治课的方向性。在一节高二的政治课上教师为了强调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分析了一个案例:我国高级驯兽师李正丙对动物比对人还好,创下了能够在一个星期内驯服成年老虎登台表演的世界纪录。然而教师话音刚落,便有学生脱口而出:“那是因为对老虎不好的话,老虎会把他吃掉。”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生成问题,恰恰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硬朗朗地立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信息重组、不断地催化和引导教学资源的转化、不断地创造和开发。
4、深化开放式教学,追求课堂教学鲜活和精彩。
只有全方位开放的课堂教学才能具备“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源头活水。如,同样是讲“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内容,另一个教师执教,就是另一番情景:教师面对阳光照在教室里多媒体屏幕上,学生看不清字幕的课堂现场实际情况,转身拉上了教室的窗帘后,手臂一挥,风趣幽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我现在的这个行为应该算是哲学家的行为吧?(满堂爆发出会意的大笑)教师借机要求学生就他的这一举动说说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由于教师本身根据课堂情景和需要提供了生成性问题产生的条件和示范,并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学生生成性的问题就源源不断,有从自身学习的实际状况,讲自己选择文科班学习的原因的;有从自己兴趣特长、爱好和理想举例的。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动态深入的生成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真是活力源于真实,魅力源于方法。
教学不只是知识、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知识、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利用好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
参考文献:[1]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春梅《高中政治新课改之我见》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4期 [3] 席中华.对政治新课改的认识[J].广东教育教研,2007,4期
邮寄地址:新疆石河子市第一中学 王益乾 邮编:832000 电话:***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智慧应对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一般特点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随机出现的教师预期之外的超出预设方案的影响课堂氛围、师生思路及行为的即时信息。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不断增强,课堂变得更加自主、更加开放,生成的问题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类生成性问题。这些生成性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成性。例如,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对话中因思维融合、思想碰撞、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而即时生成的新情境、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新疑问,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即兴的,是随机的,是来自课堂自身的。二是动态性。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会随着教师应对方法的不同而发展,有的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从而使生成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三是多样性。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地理问题、教学进程中的一次突然冷场、一次干扰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四是隐蔽性。课堂中大量的生成性问题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有些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例如学生心中的一个疑问、教师一句影响学生思维判断取向的口误等。
二、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现状
课堂中许多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成性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会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对师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价值。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大量蕴涵教育契机的生成性问题,许多教师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原本鲜活的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灵动起来,预设与生成并没有达到和谐与融合。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
1.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对生成问题置之不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乐园。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固执于“表演教案剧”,忽视了课堂的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态化特征。有的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往往是按照知识目标和个人思维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预设,甚至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或每个知识要点讲授的时间或回答问题的学生代表等都事先进行了安排,课堂教学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展开和推进。这样的课堂,无疑会使蕴涵生机和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造成了教学活动的僵化和刻板,从而使学生生态主体居于被动、压抑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这种预设看似周密严谨,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信息资源。有时,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如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范围,许多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至于经常使课堂僵硬、枯燥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使教学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教师过于关注生成,使教学目标偏离方向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也不是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的。任何课堂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进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生成,教学目标都不能丢,教学的主旨都不能偏。然而,有的教师机械地理解生成的含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对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不加判断,一旦发现有生成问题,就紧抓不放,一味地跟着学生跑,缺乏科学的有机调控和价值引导,导致课堂思维散漫、失却中心而陷入无序状态,致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教学成了没有方向的航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也尊重了学生,但缺乏目标意识,甚至影响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
3.教师缺乏基本素养,让生成资源悄然流失
可以说,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有生成性问题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事实上,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使许多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彰显;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意识到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意义,却因缺乏对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探索研究和应对能力,不知道如何甄别、取舍、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不知道与头脑中固有的课程资源建立联系,致使身边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悄然流失,无法将有潜在教育教学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三、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1.课前充分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难以全部预知的,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社会阅历、心理特点、听课状态以及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等,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时,对课堂中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例如,教师在备课时,要能设想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什么疑问、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要事先做好应答这些疑问或问题的多种准备;又如,教师上试卷讲评课时,事先要对试卷中学生的典型错题多备几种解题方法,讲评当中发现学生接受有困难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他方法来应对。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才能收获诸多生成的精彩。只有这样,在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当然,课堂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应该进行弹性预设。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主干内容、过程与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教师在进行课前预设时,要研究学生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弹性化的设计。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合理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2.课中智慧处理,应对生成
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向教师质疑。再如,教师分析了某个问题后,学生顺势进行深度追问。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不符合课程内容,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对生成性问题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法,巧妙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往更广或更深处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又能让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如果对课堂整体没有太大影响的,如学生偶尔做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窃窃私语,教师不必刻意去制止,最好采用轻描淡写应对法,如用轻柔的语言进行提醒或用眼神、肢体语言示意学生停止不当行为。
3.课后勤于反思,优化生成
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以提高自己应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处理教材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生成性问题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还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及时回顾,并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作深度剖析与深刻反思。教师课后除了一般性反思,还要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重点反思,例如,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自己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的措施是否恰当?这些生成性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预想存在哪些偏差?……通过及时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对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不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生命的关爱,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现专业化成长,有助于深化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更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生成性资源的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开发生成性资源必要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
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1、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过去教学的价值定位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它突出的是知识,到后来发展为能力,最后发展为智力。现在我们感到这个过程只是停留在认知领域。人是整体性的存在,课堂是丰富的、综合的动态过程,价值是多方面的。教学是学校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是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就数学学科来说,它渗透着科学精神,它的理念,它的逻辑,创造数学学科的人的语言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是我们对教学价值的“新”定位。
2、对学生地位的“新”认识
以往的研究中,曾提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认为学生的地位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是以下三个教学资源。学生原有的不同经验,是我们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这是第一个资源。第二个资源是差异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水平,有表达的独特方式,这些差异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差异性资源。第三个资源是生成性资源。这个资源是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每一个小脑袋动起来,会有许多奇妙的东西,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我们最难做到的是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课堂是锻炼教师捕捉、判断、重组信息的能力的最好场所。
3、对教学过程的“新”理解
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积极的、有效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就像是一个网络,学生是网络上的节点,网络上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过程中生成新意见,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构建者。学生主动学了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连教师都没想到却十分有意义的建议和聪明的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这就使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了。课堂教学过程是围绕着一致的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使课堂的中心呈多元、动态的形式。
***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驾驭课堂教学,是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修正。
***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虽然经过教师周密备课,不可预测事件仍会经常发生。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迅速的判断、及时的反映和机智的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从生成性资源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有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生命信息。生成性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等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目标及教学中的偶然事件、乃至失误、灵机一动等等,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气,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如果能被教师捕捉到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对师生的成长都会具有积极的价值。
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地做课堂的主人,同时也更好地反馈教学情况。
2、因势利导原则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也多种多样,这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变化的情况,多运用疏导性、铺垫性提问适应变化的情况,因势利导,将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
3、实事求是原则
课堂上偶发事件是学生或外界环境造成的,也有教师讲课中的细微失误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应实事求是,心胸坦诚,或从失误中引出启示,使大家的认识更深刻,或设法巧妙更正,将事故变为故事。
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的基本原则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1、立足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思维。
•教师往往仅仅只围绕教科书讲解,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探求课本以外知识的能
力。而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对教材重组,筛减、添加、更改,使之为学生所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知识,从而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教材。象这样的数学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电影以至DVD等存在着大量可利用的案例素材,是难得的教学资源。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2.巧用生成资源,捕捉智慧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调整,找出适合课文教学的最佳轨迹。教师要擅于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并且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调控,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讨论 进行适当的归纳与对比,归纳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查阅研究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由此可见,一堂课经常会与课前预设不完全一致,会涉及到各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兴趣、注意力、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对问题会有不同的、乃至错误的看法,这些言语、行为或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的资源,值得研究。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3、协调资源关系,活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着平等的、多维的对话,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个性化语言、情绪的表达,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建议的提出,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善于发现各种有价值的资源,给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加以引导,点拨。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因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是“宽松、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战者、学生茫然无助的引路人、示范的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攀登、去创造、去跋涉,课堂上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课堂。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4、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即从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活动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和实验,从而发现数学本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同时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参与“形成生成性资源”的全过程。学生的求知欲是其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5、合作交流与尝试是生成性资源形成的保障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人对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发现、思考、与人交流,归纳才能更好的促进能力的提高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是经历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师生交流、学生合作,逐步展开对知识的探究。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6、课内课外相结合巩固加强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教学保障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课后思考题巩固加深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此外,课内课外相结合可加深体验感悟,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探索数学规律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体验,从而获得对数学进一步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提供数学史料和背景知识、数学调查、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的延伸的介绍等,都能使生成性资源得以加强和巩固。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7、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也经常发生。
A如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思维在某一点上受阻滞。对策:寻找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调整教学进度,放慢教学步伐,提出些过渡性问题或补充相关知识。
B如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接连出现错误。
对策:学生出现问题具有典型性,教师不要急于给予
评价,而要充分暴露学生错误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检验发现矛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如果是学生对新知识比较陌生,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对策: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给予启发,多提出些铺垫的问题。
D如果学生提出教师未预想的问题或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较难解决的问题。对策:教师可采取暂时悬挂法,与学生课下解决或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寻找答案。既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E如果对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学生感到有困难。
对策:教师可以用直观教具、图象或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
F如果学生对探究活动思路非常活跃,很难在课堂上控制教学时间。对策:教师应将学生的成果尽量多的在课内交流,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过学习园地的渠道公布。同时教师应合理实际探究活动的个数及时间安排,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小
结:
可见,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捕捉与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我们只要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
我们就能重建起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在重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第四篇: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师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教师如果只一味追求表面上的师生互动,形式上的热闹氛围,而对课堂中的其他生成性资源视而不见或不及时处理的话,那么不仅教学效果没有落到实处,而且许多宝贵的资源也被白白的浪费了,学生也会错失进一步地深入学习与开拓思维的机会。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开发成教学资源,将会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二、对生成性资源的认识
生成,一般来说是指起源、创世、创造、产生和发生,就是“在新的情境中产生”。本文中的生成,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调整,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机智与合理调控。生成性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对话、情境设置、教与学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超出预先设计的问题。课堂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常见来源、特点与作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常见来源
1、学生练习中的问题与错误。
2、学生回答中的“节外生枝”。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迸发的思维火花和教学机智。
4、学生讨论中的分歧。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特点
1、创造性。在教学中,教材是范例;教学活动是过程,二者是预设的,但不是不变的。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数学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源于创造。
2、突发性。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有时是学生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结果,带有突发性。但是这并不是说,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而完全不预设。科学的预设还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深入地备课,才能对生成的信息作快速地判断与取舍,才能把所需要的纳入到准备的“预案”中,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正如歌德所说:“我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已经知道什么。”
③
3、可挖掘性。使用任何一套教材进行教学都需要师生去挖掘、去创造性地使用,才能激活课堂中的教与学。例如:新教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生活情境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4、不确定性。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体现在教育价值的不同,有时还可能产生负面的教育效应。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作用:
1、对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的完善。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都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心理世界、思考角度、思维方式与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是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课前,虽然老师已经有了科学的预设、理性的思考、精心的安排,深入地备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备学生已有的经验,备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对于所有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是无法一 一预设出来的。在具体实例中,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设计这题的初衷,主要原因是老师在题中设问开放过度,但是学生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求异思维和诚信品质,教师及时肯定与后来向数学运算方面的引导弥补了预设中的不足。
2、引起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乃至教师教学设计中的失误、灵机一动等,如果能被教师及时地抓住并恰当地进行引导、挖掘、升华,都会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可能。都可能成为有利于学生成长、课堂教学的闪光点,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在七年级《合并同类项(1)》一课中,老师把同学分成六组。在讲完同类项概念以后,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给每组十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了一个单项式,把这十张卡片中的同类项找出来,以达到巩固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的目的。在课堂上同学们领到任务以后,开始操作。第二组同学花了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三、四、五组同学花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也完成了,而第六组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于是老师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活动成果,在学生展示完了以后,老师示意他们坐下,却发现个别同学欲言又止,就问:“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们组在活动时,先由组长给每人发两张,然后由一位同学读他手里的一张卡片上的式子,如果谁拿的与刚念的正好是同类项的,那么放在一起,完成了一组后,再读另一张,重复刚才的过程,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老师接下来肯定了这组学生团结合作的做法,并花了几分钟讲了合作的好处。在上述例子中,老师的预设活动的意图是巩固同类项的概念,结果同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合作的好处。老师及时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合作学习的作用和如何有效合作。让学生带着问号进入教室,解决一定的问题后,又带着一 些新问号离开教室,到生活的大课堂中继续探究和实践,无疑这些也都得益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重视和利用。
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两种方式的具体优惠措施的有关资料,并根据自己对调查取得的资料的理解自编题目作为课堂例题。老师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利用函数与不等式等有关知识点解决了问题以后,一个不经意的问题又引起了讨论声一片。这样的教学氛围的产生在于教师设计的情境被学生所熟知,可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更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和“生成”。
四、在课堂中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挖掘与有效运用
1、乐观看待学生练习中的问题与错误,挖掘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上学生不会只是一种思路,与教师具有同样的想法;教师也不能穷尽学生的所有的想法。对于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特殊解法,教师要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做出最恰当的应答与判断。教师既要抱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接纳孩子的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想法,又要注意不能忽略数学中的本质的东西。
老师对于学生所犯的的错误进行及时而又自然的纠正,那么这一环节就可能因此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资源和财富。同学有创意但不完美的解题方法,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次好的契机,让学生懂得:解题方法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看是否具有科学性、严密性、严谨性。所以,在课堂上不要怕学生说错了、做错了,那是在给大家创造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2、关注学生回答中的“节外生枝”,捕捉生成性资源。
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可遇不可求,它就像闪电,一闪而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利用得好,它就会产生无穷的“能源”。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在课堂互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这些资源更有意义。
3、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情境,抓住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真实化的境地里,以便于理解和感悟,因此,情境应该带有明显的生活化和冲突性,这样学生体验其中,经历新旧知识、方法的异同或矛盾,才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问、有所生成。
4、及时抓住学生讨论中的分歧,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
讨论往往是学生真实想法与知识快速运用的反映,教师对学生在讨论、争辩中所反映的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准确的判断,最终作出恰当的反馈。
五、结束语
课堂中的生成既没有固定的、现成的目标,也没有刻板的模式。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素养。科学的预设与有效的生成是相互依存的,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对生成性资源及时地捕捉、恰当的判断、合理的选择与有效的运用。
广济初级中学 田淑梅
第五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摘 要】在高中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其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需要不断革新,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同时还要不断增强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当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
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缺乏趣味性,同时很多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也没有给思想政治课以正确的定位,在教学中只是传播思想,讲解书本上的内容,为学生解答疑惑。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我们必须要采取科学的对策来改进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一、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科目不受重视
受到传统观念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都是为了考试获得高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应试。此外很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教师与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般完全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课程任务,授课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同时课堂的气氛比较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进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此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是非常重视,学生通常会按照教师制定的标准来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学生并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盲目使用新型教学手段
当前,很多教师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创新没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一般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新课标要求下的政治教学中,主要提倡开放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各种新型教学方式,虽然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学习的方法和效率也会有所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问题的主要解决对策
(一)突破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要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积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得课堂教育更加轻松和谐,找到更加合理的教育手段。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用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科?W认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里面,按照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目标,采取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完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凸显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教学的重点从提高学生分数转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将生活与政治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将政治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从生活中更好地去学习政治知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科学运用新型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科学地利用创新型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保证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新型教学方式的引导作用,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质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为学生做学习方法的知道,同时还要做好全局的把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充分地应用到生活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知识竞答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应用其中,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进程也日益加快。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信息时代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完善传统的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加全面充分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应将精力放在自己不明白的知识上,多去请教别人,同时自己也要善于思考,对于问题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对正确的事情要坚持去做,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这才能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语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行了改革,这一改革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上看,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科学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丹.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J].学子(理论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