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推荐]

时间:2019-05-15 01:5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推荐]》。

第一篇:《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推荐]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

测试与检测技术基础

2.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专业基础课,为机械工程学院的平台课,课程学习安排在大三年级。本课程不但可作为机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作为其它类专业本科生学习测试技术的一门选修课。

3.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讲授基本测试理论、测试手段和测试技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后能达到以下目的:

(1)

掌握测试与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2)

掌握测试与检测中有关的共同性理论问题,实际测试与检测系统的环 节和建造;

(3)

掌握测试与检测中所获数据、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4)

掌握常见物理量的测试与检测理论、方法及实验技术。

4.先修课程:工程数学、力学、电工、电子学、控制工程基础

5.学时:48

6.开课学期:春季

7.教材:王伯雄,测试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王伯雄、王雪 工程测试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严普强,黄长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吴正毅,测试技术与测试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T.G.Beckwith et al.Mechanical Measuremen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9.各章节内容

本课程安排在大三年级,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平台课,专业基础课。课程分64学时和48学时2种教学大纲安排,48学时主要安排前7章的课程内容学习,64学时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 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1.1 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的内容

1.2 测量的本质和基本前提

1.3 标准及其系统

1.3.1国际单位制及其基本单位

1.3.2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

1.3.3单位的十进制倍数和小数

第二章 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12学时)

2.1信号与测试系统

2.2信号描述

2.2.1信号的定义

2.2.2信号的分类

2.2.3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方法

2.2.4周期信号的频域描述

2.2.5周期信号的功率

2.2.6非周期信号的频域描述

2.2.7随机信号描述

2.3数字信号处理:

2.3.1离散傅里叶变换

2.3.2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3.3采样定理

2.3.4泄漏与加窗处理,2.3.5栅栏效应

2.3.6快速傅里叶变换

第三章 测试系统特性分析(8学时)

3.1概述

3.2测量误差;

3.3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3.4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3.4.1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3.4.2用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描述系统的传递特性

3.5测试系统实现精确测量的条件

3.6测试系统的负载效应

3.6.1负载效应

3.6.2一阶系统的互联

3.6.3一阶系统的互联

第四章 被测量的获取(8学时)

4.1被测量获取的基本概念;

4.2传感器的分类;

4.3电阻式传感器;

4.3.1工作原理

4.3.2滑动触点式变阻器

4.3.3应变式传感器

4.4电阻式温度计

4.5热敏电阻

4.6电感式传感器

4.6.1自感式

4.6.2互感式

4.6.3磁弹性测力传感器

4.6.4压磁式互感传感器

4.7电容式传感器;

4.7.1间隙变化型

4.7.2面积变化型

4.7.3介质变化型

4.8压电传感器

4.8.1压电效应

4.8.2压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

4.8.3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4.9磁电式传感器

4.9.1动圈式和动铁式传感器

4.9.2磁阻式传感器

4.9.3涡流-磁电式相对加速度传感器

4.10光电传感器

4.10.1外光电效应

4.10.2内光电效应

4.10.3光生伏打效应

4.10.4光电器件的应用

4.11气敏传感器

4.12红外辐射检测

4.12.1红外辐射

4.12.2红外探测器

4.12.3红外检测应用

4.13固态图像传感器

4.14霍尔传感器

4.14.1作用原理

4.14.2霍尔效应的应用

4.15光纤传感器

4.16微型传感器

4.16.1MEMS技术与微型传感器

4.16.2压阻式微型传感器

4.16.3电容式微型传感器

4.16.4电感式微型传感器

4.16.5热敏电阻式微型传感器

4.16.6隧道效应式传感器

第五章 测试信号的转换与调理(6学时)

5.1电桥

5.1.1直流电桥

5.1.2交流电桥

5.1.3变压器式电桥

5.1.4电桥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2调制与解调

5.2.1幅值调制与解调

5.2.2频率调制与解调

5.3滤波

5.3.1概述

5.3.2滤波器的一般特性

5.3.3滤波器类型

5.3.4滤波器的综合运用

5.3.5其他种类的滤波

5.4模拟/数字转换器;

5.4.1量化

5.4.2 A/D转换器

5.4.3抗混滤波器;

5.4.4数字/模拟(D/A)转换器

第六章 信号的输出(3学时)

6.1概述

6.2信号输出的形式及分类

6.3显示和指示类信号输出

6.3.1模拟指示

6.3.2数码显示

6.3.3图视显示

6.4记录类信号输出

6.4.1硬拷贝记录

6.4.2模拟记录

6.4.3数字记录

第七章 虚拟测试系统(2学时)

7.1概述

7.2虚拟仪器的概念

7.3虚拟仪器的演变与发展

7.3.1计算机是动力

7.3.2软件是关键

7.4 VI的构成

7.5虚拟仪器图形化语言LabVIEW

7.5.1 LabVIEW应用程序

7.5.2 LabVIEW操作模板

7.6基于Web的虚拟仪器

7.6.1基于Web的VI概述

7.6.2主要软件技术

7.6.3Web服务器

7.6.4实例

*第二部分 典型测试技术的应用

第八章 力及其导出量的测量

8.1概述

8.2基本测力方法

8.3测力传感器

8.3.1弹性力传感器

8.3.2应变片力传感器

8.3.3电感式力传感器

8.3.4电容式力传感器

8.3.5磁弹性力传感器

8.3.6压电式力传感器

8.3.7振弦式力传感器

8.4转矩测量

8.4.1应变片转矩传感器

8.4.2电感式转矩传感器

8.4.3振弦式转矩传感器

第九章 振动测量

9.1概述

9.2机械振动的电测法及测试系统的构成

9.3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9.3.1作用在系统质量块上的力引起的受迫振动

9.3.2由系统的基础运动引起的受迫振动

9.4测振传感器

9.4.1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9.4.2涡流位移传感器

9.4.3电感式振动传感器

9.4.4电阻式振动传感器

9.4.5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9.4.6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9.4.7磁致伸缩式振动传感器

9.4.8激光速度传感器

9.4.9频闪测速法

9.5激振器

9.5.1力锤

9.5.2机械惯性式激振器

9.5.3电动力式激振器

9.5.4液压式激振台

9.6测振仪器的校准

9.6.1绝对校准法

9.6.2相对校准法

第十章 温度测量

10.1温标的定义

10.2温标的复制

10.2.1水的冰点

10.2.2水的三态点

10.2.3水的沸点

10.3温度传感器

10.3.1接触式温度计

10.3.2辐射式温度计

第十一章 流量的测量

11.1流体特征

11.2不同的流量测量方法及仪器

11.2.1节流式流量计

11.2.2可变面积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11.2.3涡轮式流量计

11.2.4磁流量计

11.2.5椭圆轮流量计

11.2.6旋转活塞式气体流量计

11.2.7叶轮流量计

11.2.8涡流式流量计(卡尔曼涡街,涡频流量计)

11.2.9流速的测量

11.2.10超声波流量测量

11.2.11哥氏力质量流量测量

第十二章 声学的测量

12.1概述

12.2声音的特征

12.3基本声学参数

12.3.1声压

12.3.2声压级

12.3.3声功率、声强和声功率级

12.3.4声压级的合成

12.4心理声学关系

12.5声音的测量

12.5.1传声器(麦克风)

12.5.2声级计

12.5.3声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12.6工业和环境噪声的测量与分析

12.6.1等效声级

12.6.2声强的测量

12.6.3声压的测量

12.7声学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8声学测量仪器的标定

*注:第二部分内容根据不同专业选取,其所用学时包括在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中,不再另外安排学时。

实验(9学时)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在本科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内容紧密结合课堂讲授学习内容。目前总共能提供20个实验项目,其中学生必修的有:

(1)

信号谐波分析

(2)

FFT

(3)

涡流传感器

(4)

电动力式速度传感器校正

(5)

压电传感器测量悬臂梁固有频率

(6)

信号滤波

(7)

转子工作台多传感器参数综合测量实验

(8)

网络化远程控制的CCD三维形貌重构实验

(9)

电容法测流量实验

(10)相关测速实验

(11)模型大型结构的振动模态测量

(12)微机械动特性测量

注:实验(7)~(12)为提高类实验,学生选做其中的1~2个。

第二篇:《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新)

附件一: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2153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

英文名称: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实验总学时:18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课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

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在机房进行实验,学生应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安排。

2.该课以设计性实验为主,教材中已给出的实验题目,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掌握测试原理,能及时发现及解决实验中的问题。4.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二)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做好各实验准备,准确布置各实验内容,细致规划各实验过程。2.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使学生准时提交实验报告,杜绝学生发生实验报告抄袭现象。

3.每次实验完毕后,认真讲评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对实验条件的要求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VC、JBuilder、BugFree、EasyPHP、JUnit、WinRunner、LoadRunner 3.课后实验学时: 54学时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实验名称:黑盒测试技术 实验内容:

1.利用基本边界值分析法展开测试。2.基于输出域展开边界值测试。

3.在不同等价类划分方式下设计测试用例。4.基于输出域展开等价类测试。5.利用决策表法展开测试。6.利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7.选用合适的黑盒测试方法展开测试。实验性质:设计性 实验学时:4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黑盒测试的等价类划分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2.熟练掌握黑盒测试的边界值分析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3.熟练掌握黑盒测试的因果图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4.熟练掌握黑盒测试的决策表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5.熟练掌握黑盒测试的场景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实验条件: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VC、JBuilder

实验项目二

实验名称:缺陷管理工具BugFree的使用 实验内容:

1.缺陷管理工具BugFree的安装。2.缺陷管理工具BugFree的使用。实验性质:设计性 实验学时: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缺陷的一般处理流程。2.掌握缺陷管理中的角色和权限。

3.运用缺陷管理工具BugFree有效报告和管理缺陷。实验条件: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BugFree、EasyPHP

实验项目三

实验名称:自动化测试工具WinRunner的使用 实验内容:

1.WinRunner的安装。

2.使用WinRunner对自带的测试实例软件Visual Basic Flight 4A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

3.使用WinRunner对通信簿应用程序建立数据驱动测试。实验性质:设计性 实验学时: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WinRunner的安装过程。2.了解WinRunner测试模式。3.掌握WinRunner测试过程。

4.能够使用WinRunner进行简单的功能测试。实验条件: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WinRunner

实验项目四

实验名称:白盒测试技术 实验内容:

1.采用逻辑覆盖技术展开测试 2.利用基路径测试技术展开测试 3.从不同方面对循环节点展开测试 4.基于数据流展开测试 5.利用程序插桩技术展开测试

6.综合使用不同的白盒测试方法展开测试 实验性质:设计性 实验学时:4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白盒测试的逻辑覆盖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2.熟练掌握白盒测试的基路径测试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3.掌握对循环测试的方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4.掌握数据流测试方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5.掌握程序插桩法,并能进行实际程序测试。实验条件: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VC、JBuilder

实验项目五

实验名称:面向对象单元测试 实验内容:

1.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驱动框架的设计。2.JUnit的安装与使用。3.单元测试完整过程实践。实验性质:设计性 实验学时:6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驱动程序和桩程序的编写。2.了解Junit4安装过程,进行安装实验。3.掌握Junit4的使用方法。4.能够使用Junit4进行单元测试。

5.熟练掌握单元测试计划、单元测试用例设计说明、单元测试用例和单元测试报告的书写。实验条件: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VC、JBuilder、JUnit

实验项目六 实验名称:软件测试技术综合应用(课程设计)实验内容:

1.取得实际软件项目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确定测试需求;制定系统测试计划;根据用例场景设计和组织系统测试用例。

2.取得实际软件项目的《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利用指导性审查方法测试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制定集成测试计划和单元测试计划;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型和测试方法,设计和组织单元测试用例和集成测试用例。3.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实验性质:综合性(选修)实验学时:6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能综合应用所学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管理方法,完成一个实际软件项目的测试工作。实验条件: 1.实验环境:

硬件:256M以上内存、2.13G以上CPU、宽带网络; 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程序语言:VC++ 和 Java。2.实验工具: 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四、考核方式

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表现,每次实验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期末再给定实验总评。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课程设计占课程总成绩的25%。

五、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配套案例实践(电子版).武剑洁 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大纲修订人: 罗东俊 修订日期:2009年12月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

第三篇:传感器技术教学大纲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

二、课程代码:812117

三、课程类别: 专业课

四、学时 32

五、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

六、适应专业:海洋技术

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成的专业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要日益增长,要及时获取各种信息,解决工程、生产及科研中遇到的检测问题,必须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各种传感器。本课程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工程应用。本课程主要为海洋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重点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结合工程应用实际,了解传感器在各种电量和非电量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的技巧和能力,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测量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八、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初步掌握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应用传感器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检测中的具体问题。对学科发展有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共性技术。本课程学习基本要求为: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以下知识:

(1)传感器、检测系统组成、描述。

(2)传感器测量的共性技术,传感技术的新发展。

(3)传感器的一般工程参数测量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以下知识:

(1)传感器分类方法

(2)传感器动、静态特性的定义、测量方法。

(3)不同传感器等效、测量电路。

(4)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分析方法。

(5)各种物理效应和功能传感器基本特性。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

(1)常用传感器静态性能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2)电桥测量、线性化处理及检测技术一般共性技术;

(3)R、C、L传感器基本原理、测量方法;

(4)主要传感器工作原理、测量电路

要求理解不同原理传感器的物理概念,常用的电路搭配;能够对常用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并正确处理检测数据;掌握正确使用传感器的方法。了解传感器技术发展前沿状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论

1、了解信息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

2、掌握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一般特性、传感器的重要指标。

重点内容:

测量误差的概念、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教学难点:

随机误差计算、二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建议学时数:

4第二章电阻应变传感器

1、了解应变片的结构和材料、电阻应变片的工作特性及参数

2、掌握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电阻应变传感器测量电桥的分析方法及应用电阻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及线性补偿办法。

3、理解应变式力传感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应用 重点内容:

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差动电桥的概念、测量电桥的分析方法。教学难点:

电阻应变传感器测量电桥的分析方法、电阻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误差及补偿办法,应变测量电桥性能的提高。

建议学时数:

4第三章电感传感器

1、掌握电感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掌握电感型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分析方法,带相敏整流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2、了解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消除方法、差动变压器外补偿电路、差动整流电路,电感型传感器的应用。

重点内容:

电感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主要工作特性及测量电路分析方法,带相敏整流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电感型传感器测量电路分析方法、带相敏整流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建议学时数:

4第四章电容传感器

1、掌握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差动电容传感器的概念,掌握电容传感器主要工作特性及分析方法

2、了解差动脉冲调宽电路的工作原理,电容传感器的应用及在应用中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重点内容:

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主要工作特性及配用的测量电路,如何在实际工程测量中正确合理的选择电容传感器。

教学难点:

电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分析及(变间隙式)差动电容传感器测量电桥输出电

压的计算、测量误差的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建议学时数:

2第五章 热电传感器

1、掌握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冷端补偿及测温电路热,电感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2、掌握金属热电阻、半导体热敏电阻工作原理及特性,温敏二级管、温敏晶体管的测温原理,掌握热电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重点内容:

热电偶、半导体热敏电阻、工作特性、测量电路,温度传感器的典型工程应用。

教学难点:

热电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测量误差分析。

建议学时数:

4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

1、了解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压电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2、掌握压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的组成及其测量电路。

重点内容:

压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

教学难点:

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电荷放大器的运用及测量误差的分析。

建议学时数:

2第七章 磁电传感器

1、了解各种霍尔元件、磁敏元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基本应用,理解霍尔效应、磁阻效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特性、误差及其补偿

重点内容:

霍尔传感器工作原理、主要工作特性、误差分析及其补偿,霍尔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教学难点:

磁敏二极管、磁敏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温度特性及补偿,测量误差的分析及计算。

建议学时数:

2第八章 光电传感器

1、理解常用光电器件的光电效应及其应用

2、掌握常用光电器件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典型应用,光栅位移传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辩向原理及细分技术。

重点内容:

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常用光电器件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典型应用。教学难点:

莫尔条纹的概念,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辩向原理及细分技术。建议学时数:

4第九章 光纤传感器

1、理解光纤的传光原理与特性,几种光纤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2、掌握光纤作为光的传输媒质所具有的特点,它的结构、组成。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重点内容:

光纤的基本概念,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光线能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

教学难点:

传输光的调制技术,偏振调制技术。

建议学时数:

2第十章 其它类型传感器简介

1、掌握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掌握几种传感器稳压、恒流电源,典型实用信号放大电路。

重点内容: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特点,主要特性及其改善。教学难点:

气体分子对气敏材料的吸附、解吸原理,气敏传感器灵敏度的提高与稳定改善。

建议学时数:

4十、考核方式:

结束性闭卷考试80%+平时考核20%

十一、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教材

郁有文.传感原理及工程应用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二)教学参考资源

何道清.传感与传感器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amon Pallas-Areny JohnG Webster传感器和信号调节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制定人:常继生

审定人:黄晓红

第四篇:通用技术—教学大纲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通用技术

英文名称:Gener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60099

学时数及学分:

课堂教学:16学时; 实验学时:16学时; 2学分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通用技术》,周晓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年。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定人:

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用技术是指除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广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属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技术科目中的模块,是一门全新的、高度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练习课程,而是一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教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对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

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概述(1学时)

1.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积极意义 2.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 3.通用技术课程体系结构 4.通用技术课程教育价值 说明:

(1)要求学生了解通用技术课程在现行高中阶段开设的积极意义,同时明确大学中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2)了解我国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对国外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也应有初步的了解。

(3)要求学生掌握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体系及相互关系。(4)明确通用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理解并掌握主体价值和共同价值。

(二)技术与设计(8学时)

1.技术及其本质 2.设计过程 3.设计的交流 4.设计的评价 5.结构与设计 6.流程与设计 7.系统与设计 8.控制与设计

说明:前面4项内容针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与设计1”,后面4项针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与设计2”,该部分内容是在高中《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内容上的延伸和提高。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从“技术指技艺”、“技术是物质手段”和“技术是指系统性行动知识”三个层面理解技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技术的性质。

(2)理解并掌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了解设计的分类;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3)要求学生理解设计的流程与方法,理解技术试验的概念以及与科学实验的区别。(4)要求学生学会设计的表达方法以及设计的测试与评价。

(5)了解生活中的结构,认识结构的特点,熟悉结构的分类;重点掌握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了解结构的连接方式;结合前面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认识结构设计的步骤。

(6)要求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流程,学会流程的设计,并能对生活中的流程进行优化。(7)认识生活生产中的典型系统,知道系统的分类,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学会系统的主要分析与设计方法。

(8)要求学生认识生活、生产中的各种控制,理解并掌握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的结构与特点,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技术与设计应用(7学时)

1.电子控制技术 2.简易机器人制作技术 3.现代农业技术 4.服装及其设计 5.建筑及其设计 6.汽车驾驶与保养 7.家政与生活技术

说明:技术与设计应用部分主要针对高中通用技术七个选修模块,是在高中通用技术七个选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提高和延伸,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讲解其中的2-3个模块,也可以每个模块讲解1个学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各个模块的基本内容,认识各个模块与“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的联系,为学生以后作为通用技术教师奠定一定的基础。各模块具体情况如下:

(1)“电子控制技术”模块主要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传感器、数字电路和电磁继电器相关知识,并能设计制作简易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电子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对“技术与设计”部分的内容进行应用、综合和拓展。该部分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简易设计方法与应用。

(2)“简易机器人制作技术”模块要求学生认识机器人的概念、分类,了解现代机器人的特点、关键技术及发展;了解机器人基本结构与组成,熟悉机器人中常用传感器;了解机器人简单控制程序设计过程与方法。本部分重点在于简易机器人的制作与调试、测试。

(3)“现代农业技术”模块要求学生了解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引进;掌握无土栽培的概念、分类、优点以及管理;掌握病虫害的预测与综合治理;认识绿色食品的涵义、生产与加工等;了解农副产品的营销。

(4)“服装及其设计”模块主要要求学生了解服装史及发展趋势;认识服装的造型与色彩;了解服装材料、服装结构与工艺。

(5)“建筑及其设计”模块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建筑历史与发展;认识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与常见种类;理解建筑结构中的内力,了解建筑结构形式、构造及设计。

(6)“汽车驾驶与保养”模块主要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了解汽车驾驶的相关法规;理解汽车驾驶技术,了解汽车的选购与保养。

(7)“家政与生活技术”模块主要要求学生理解家庭含义,学会基本家庭教育方法,掌握家事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家庭理财的含义与意义。

三、课程的实验环节

实验1: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探究实验

4学时

主要任务:巩固结构与设计,探究影响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动手搭建教学结构模型; 实验2:纸桥设计与制作实验

4学时

主要任务:通过纸桥的设计,进一步掌握设计的流程、设计的方法以及设计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3:扫地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实验

4学时

主要任务:学习控制与设计,学习XLAB图形化编程软件,分析各个部分的功能作用,实现扫地机器人的制作与控制软件设计。

实验4: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实验(选作)

4学时

主要任务:掌握恒温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制作简易恒温控制系统,并学会调试与测试方法。

实验5:汽车模拟与驾驶实验(选作)

4学时

主要任务:了解汽车驾驶考试系统,进行驾驶基本知识和道路安全知识练习熟悉汽车各个环节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汽车模拟驾驶器的操作。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前期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该课程是前期课程的综合实践应用。

五、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考查。

1.期末随堂开卷考试

占总成绩的60% 2.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实验等)

占总成绩的40%

六、参考书

1.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华东示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3.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4.李蓉:《技术与设计2》,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

5.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顾建军:《电子控制技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7.芮延年:《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王华芳:《花卉无土栽培》金盾出版社,1997年。

9.杨静:《服装材料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第五篇:平面设计技术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编码: 总 学 时:40 总 学 分:2.5 修课方式:选修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件基础 教 材:《Adobe College Photoshop 7.0C标准教材》Adobe公司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 考 书:《Photoshop 7中文版基础与实例教程》飞思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Photoshop7.0范例入门与提高》 李铁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The Photoshop 7 Wow!Book》 Jack Davis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多平面设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巧。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从事电子商务所要使用的平面设计技术。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颜色及图像基础(2学时)

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模型。2.掌握图形图像基础,图像文件格式。3.了解图像处理软件。

(二)图像处理基础(4学时)

1.掌握PHOTOSHOP 7.0 工具及菜单等基础知识。2.掌握PHOTOSHOP 7.0 控制面板

(三)图像处理高级应用(10学时)

1.掌握PHOTOSHOP 7.0 色彩调整艺术和技术。2.掌握PHOTOSHOP 7.0图层的应用。

3.掌握PHOTOSHOP 7.0路径工具的使用及应用,PHOTOSHOP 7.0通道及应用,PHOTOSHOP 7.0 ACTION技术。

4.掌握PHOTOSHOP 7.0滤镜的特殊效果。

(四)PHOTOSHOP在网页设计上的应用(4学时)

1.掌握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切片。2.掌握制作动态按钮。

四、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上机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颜色及图像基础(1学时)

掌握简单的声音、图像采集。

(二)图像处理基础(1学时)

掌握动画的原理,使用软件制作中间动画、变形动画。

(三)利用Photoshop处理和设计平面图

(6学时)

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深入应用。

(四)利用Photoshop进行网页设计(2学时)

掌握Photoshop的网页设计功能。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讲授、学生课后搜索相关资料,安排平时的作业训练等环节进行的,各环节应紧密配合,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

六、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该课成绩

七、其他说明

教学大纲撰写人:陈应显 教研室主任:温廷新 教学院长(主任):李玲

工商管理学院

信管教研室

下载《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大纲_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50117 开课院系:自动化学院电工电子技术系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 适用专业:非电类专业 课内总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设计学时:0 先......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技术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y 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一、课程简介 技术经济学是决策论证的科学,是关于方......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多媒体技术诞生于20世纪末,它以传统计算机技术为平台,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成为近十余年来迅速崛起和......

    护理技术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技术》 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专科三年制使用)1 (平顶山学院《基础护理技术》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护理学(三年制) 一、课程简介 基础护理技术是......

    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介绍电气控制的基本原......

    局域网技术教学大纲

    《局域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060084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学时学分:90学时(教学:54 实践:36) 4学 分四、教学对象:信息管理专业......

    普通话测试指导教学大纲

    《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教研室)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嘉应学院任选课,供全校大学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选修。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有步骤的规范的学习和训练,让学......

    测试技术心得体会

    燕 山 大 学 测试技术三级项目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李明 燕山大学三级项目 测试技术心得体会 一、新颖的教学模式—课堂小组教学 本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