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2汇总

时间:2019-05-15 01:5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2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2汇总》。

第一篇: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2汇总

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

【摘要】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出人意料的异常现象发生,造成异常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客观原因,有的是主观原因,这些异常验现象为师生提供了绝好的挑战机遇,抓住这种机遇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领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好时机。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异常现象 成因 学生能力 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很多概念、理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之前,虽经反复演示,力求一次成功,可是,无论教学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坛宿志,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异常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实验时,不管课前如何充分预习,也无论重点中学的学生整体素质有多好,也总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异常实验现象发生,而使实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对待这些异常现象呢?作者认为:这些异常验现象的出现正好制造了认知冲突和失衡,为师生提供了绝好的挑战机遇,在教学中若能抓住这种机遇,努力创造条件,认识未知,台理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使异常转变为正常,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索未知进而认识和发现真理的绝好教材。1.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归纳起来,造成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试剂方面的原因 1.1.1试剂的浓度

由于反应物浓度的不同,有些反应产物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如在做苯酚的性质实验时,细心的学生观察到:当向苯酚溶液中滴人少量浓溴水时.有白色浑浊出现,但稍加振荡试管,沉淀马上消失,如此数次,白色沉淀方不消失。但此时若继续滴入浓溴水,白色沉淀又转化为黄色沉淀。该现象与教材上介绍只出现白色沉淀不符。学生亦感不解,此异常现象固然与试剂用量有关。教师及时向学生指出:生成的白色三溴苯酚易溶于过量的苯酚中,故稍加振荡白色沉淀消失;当苯酚全部转化成三溴苯酚后再加溴水.此时的三溴苯酚继续与溴取代生成黄色的四溴苯酚。再指导学生做对比实验:分别生成的三溴苯酚只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中不再复出,和让溴水过量直接生成四溴苯酚。异常的迷团解开,也就不足为怪了。又如在做银镜反应实验,本应该在试管壁上形成银白色镀层,但有时却产生黑色浑浊。这主要是因为硝酸银浓度过高,银离子还原速度过快,形成银的黑色小颗粒,难以附着在试管壁上,从而在试管中形成黑色浊液。因此,做银镜反应实验时,应注意控制硝酸银和氨水的浓度。由于试剂浓度造成实验异常的例子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1.1.2试剂的纯度

在演示蔗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时,稍微有一些教学经验的同行都会知道,市售的蔗糖甚至一些分析纯的蔗糖做此演示时,都肯定会出现“反常”现象,即会有银镜生成。如何对待这一现象呢?从教材中前一节的内容学生已知道葡萄糖可发生银镜反应,由本节内容又知道蔗糖水解产物之一是葡萄糖,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异常的原因是因为蔗糖在生产条件下,有部分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混杂于其中所至。如何验证这一假设呢?高中生物教材中指出“单糖可透过半透膜而二糖不能”,让学生在分组实验时去验证。将有异常现象的蔗糖溶液置于半透膜(鱼泡)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渗析,取渗析后的鱼泡内的溶液与银氨溶液作用,已无银镜出现,说明其中的葡萄糖已除去。最后再取渗析后的蔗糖加几滴硫酸催化水解后加氨水中和硫酸,再与银氨溶液作用,有银镜生成。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如药品亚硫酸钠就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1.1.3试剂的滴加顺序

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例如在做NaOH和AlCl3反应的实验时,不同的滴加顺序实验现象就会不同,将NaOH滴到AlCl3溶液立刻变浑浊,反之则滴加一定程度才出现浑浊。试剂的影响除了以上这些方面以外还有其他的,如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反应物的介质等。1.2 主观方面原因造成的

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大多是由于实验态度不严谨而引起的。如:试管没洗干净就进行银镜反应的实验,结果看不到银镜出现;用不干燥的集气瓶收集氯化氢或者氨气,长时间收集不满;使用滴管时,一管多用,或者滴加试剂时随意碰到试管壁,导致试剂交叉污染;不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造成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正常等等。如果查明异常现象是由于上述主观原因而产生的,应该借此机会强调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规范的操作方法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还有因反应条件控制不当而造成实验异常,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 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朝什么方向发生等。所以, 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例如在做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时, 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 如不迅速插入乙醇, 几次反复, 都不会看到铜丝变成红色, 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太慢, 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1.3副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常有副反应同时发生,影响主要反应出现的现象。如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应该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并放出二氧化硫气体,而实际上溶液中还会有黑色物质生成,使溶液变成黑色浑浊。这是因为溶液中除了发生上述反应外,还发生了另外的反应: 5CU+4H2SO4(浓)=CU2S+3CUSO4+4H2O CU2S+2H2SO4=CUS+CUSO4+SO2+2H2O 其中CU2S和CUS均是黑色物质,不溶于水,所以出现黑色浑浊。1.4因知识局限而不能解释的异常现象

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形成的必要条件时,“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但将两块锌片连接后插入硫酸溶液中指针为什么也发生了偏转?两个相同的电极可以构成原电池吗? 根据原电池的组成及变化特点,可将原电池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照电池中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可将电池分为2类:凡电池中电极反应的净结果为化学反应者称为“化学电池”,凡电池中电极反应的净结果仅是高浓度变成低浓度者称“浓差电池”;按照电池包含电解质溶液的种类,又可将电池分为2类:电池中只含1种电解质溶液的称为“单液电池”,电池中含有2种电解质溶液的称为“双液电池”。故可将电池分为单液化学电池、双液化学电池、单液浓差电池、双液浓差电池4种类型。根据分类不难看出:单液化学电池是由化学性质不同的2个电极浸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组成的电池,或者是由不同气体冲击浸入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极而成的电池。此类电池必须要有两个不同的电极。双液化学电池是将2个电极分别浸入2种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而组成的电池。双液浓差电池是由2个相同的电极浸到2个电解质相同而活度不同的溶液中组成的。单液浓差电池(亦称“电极浓差电池”)是由化学性质相同而活度不同的2个电极浸在同一溶液中组成的电池。因此,2个相同的电极完全可以构成双液电池。单液浓差电池中同种金属若制成活度不同的电极时,也可构成原电池。两块锌片连接插入硫酸溶液中指针发生了偏转,应该是两块锌片的活度不同。2.充分利用异常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师处理实验异常现象的策略中,加强自身的学习是一个方面,而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原因,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则更显重要。2.1引导学生领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纵观近现代化学发展史,新元素、新物质的发现,新学说、新理论的创立,无不与化学家们进行实验研究时的异常现象密切相关。如:19世纪60年代,克希荷夫(Kirchhof)和本生(Bunsen)在研究碱金属光谱时,发现蓝色区域和暗红色区域分别出现异常的光谱线,从而发现了铯和铷2种元素;1842年,巴拉尔(A.J.Balard)在做一次分析海生植物成分的常规实验中,往黑角菜的灰汁中加入氯水和淀粉,溶液分成了2层,下层呈蓝色,而上层却是以前从未见过的黄色,后来巴拉尔设法从这种黄色溶液中分离出一种棕红色气体,于是就发现了溴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巴拉尔在取得这一成就时,年仅23岁,是大学里默默无闻的助手和学生,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抓住了成功的机会。而在巴拉尔之前,同样的实验现象曾出现在化学大师李比希(Justus yon Liebig)面前,却被轻易地忽视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教育学生,在遇到异常实验现象时,要解放思想,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开拓新的思路,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实验。2.2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导致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操作失误,药品变质,试剂的纯度、浓度不合要求,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仪器设备的精密度不高等,有些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要从诸多影响因素中客观、全面、准确地找出真正的原因,必须设计方案,反复实验,论证结果,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行为,必然要用到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比如久置CuSO4 溶液的试剂瓶内壁不是呈蓝色,而是显浅棕黄色,这种带有异常颜色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可假定是铁的化合物,再通过实验验证:将CuSO4溶液倒出,用硝酸洗涤试剂瓶内壁,往洗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CuSO4试剂不纯含有铁的化合物。这就是假设——验证法;又如在做氯离子的检验实验时,往NaC1溶液、HC1溶液、Na2CO3 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 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发现Na2CO3 溶液试管中的沉淀并不完全消失,而用K2 CO3 代替Na 2CO 3进行实验,则沉淀完全消失,这是为什么呢?可启发学生回忆Na2 CO3,的工业制法——侯氏制碱法:以NaC1、CO、NH3,为原料,利用NaHCO3 较小的溶解度,将其从母液(NaC1溶液)中析出,再加热分解。用这种方法生产Na2 CO3如果工艺水平不够高,或者试剂纯度的级别低,就有可能使产品中仍含有少量的NaC1。而工业上制备K2 CO3 一般是采用KOH与CO2 的反应。由此可以推断:工业生产原理不同,试剂中所含的杂质就不同,导致在实验中本该相同的现象,却变成不相同。这是一种比较—— 推理法。2.3利用异常实验,帮助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一种广泛的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绝好的课题。在指导学生实施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基本技能(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而且能够促进其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2.3.1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异常原因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事实、事例,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寻找、查阅、选择、摘录和分析,然后依据收集的信息形成假设并进行验证。比如试剂本身的纯度不高,含有杂质,会导致实验异常,而杂质与试剂的生产原料、原理、设备、工艺水平、储运等都有关系,要从各个环节中找出可能引入的杂质,就必须查阅大量的图书资料。

2.3.2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异常实验作为一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和创造性思维。从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想产生异常的原因,设计独辟蹊径的实验方案,采用新颖独特的实验装置,以及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无不体现着异常实验的“创新”价值。另外,对于复杂原因造成的异常现象,由于研究任务较重,需要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组织和管理能力;在校内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校外的资料、信息、设备、技术、专家等,由此可以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等等。3.小结

前面所说的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仅仅是从单一方面考虑的,有些异常现象的出现还与其他原因有关。因此,在具体分析实验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时要全面,这样才能保证分析正确,无误。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抓住实验中的意外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实验现象异常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勇于探索,转换观念,把实验的目的看作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发现”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的本领,就不会因为出现异常现象而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所以我们教师应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验事实,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改变实验方法和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这样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给学生终身难忘的化学学习体会。

参考文献

[1]唐松林.从“反常”实验现象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J].化学教学.2002(7).[2]杨丽君 沙丽丽.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探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2006(12).[3]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物理化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78—618

第二篇: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离子的改变

活性炭的吸附性

(1)实验改进

(2)实验创新---关键是选对主题:一是生活化;二是现代化(数字化)

(3)实验运用(实验教学应用)---需要智慧

将铜锌原电池用于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的应用。

二氧化硫的三种褪色研究。

(4)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教师:研究实验的原理,现象更加明显;更加安全,快捷,简便。

锌和氯化铜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中,用金属的粉末,测量温度的变化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改进实验要对实验本身的原理非常的了解。

提出自己的一个实验研究的课题提出自己的基本研究思路—目的,如何解决。。

第三篇:中学化学实验知识归纳

实验知识归纳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汽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蒸汽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那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他们是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

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

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

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

用做出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

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出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l(OH)3。

10.纸上层析

五、常用的取除杂质的10种方法

1.欲除去苯中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

欲出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

欲出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

欲出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

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晶体。

7.分蒸馏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

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

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

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发放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用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左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右盘上;加砝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灯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另一支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七、化学实验中先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等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置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在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先沾上稀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氢气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交投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在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九、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入煤油中。

2.白P: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AgNO3:易挥发,应密封放在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十、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4例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2.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3.温度计中间刻度是0。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十一、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3、HCl、HBr、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十二、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汽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在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的响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47.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混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混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变混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气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热(170℃)乙醇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溶液紫色褪去。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第四篇:中学化学实验现状调查研究

中学化学实验现状调查研究

中学化学实验是组成中学科学教育的一部分, 而科学教育又可分为互为关联的四层内容, 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中学化学实验无疑也应包含这四个层次的内容。但在我国化学实验教学的昨天和今日, 显然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我们历来最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 且这些化学知识大多是课程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或技能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知识都是预设的,都是绝对正确且不变的, 都是需要强制性记忆的。师生们重视的是实验的结果或结论, 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在于获得并记住这些结论。而对实验过程的探索, 反而不太引起注意, 至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的教学和培养, 在实验中则更少涉及。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作些分析探究, 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以其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正确认识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认真分析现阶段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深化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质、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目的1、通过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

2、了解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调查内容

1、中学生对化学教材实验内容的态度

2、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

3、学校对实验教学的态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中学生对教材实验内容态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1、大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实验内容少,高中学生比例更大仅有一半左右学生认为教材实验有趣味性

2、进一步调查发因为学生实验大多数是课堂见过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已清楚,因此缺乏趣味性

3、大多数学生希望教材增加趣味实验,与社会联系的实验,自己设计实验,高中生的愿望更加强烈

(二)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态度的调查结果

1、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感兴趣。高、初中学生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化学实验没有兴趣。进一步调查表明,对实验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化学实验室有难闻的气味、怕出实验事故、升学考试不考实验操作、动手机会少、实验缺乏探索性等。

2、学生都愿意亲自动手实验。但有的初中生的高中生怕做实验,进一步调查表明,一部分学生害怕实验的原因是教师过分强调实验的危害性使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实验中不注意操作要求产生实验事故等。

3、初中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兴趣高于高中学生。对初、高中学生的进一步调查表明。不愿搞课外活动的原因是作业和补课占用的时间太多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中考或高考获得理想成绩就足矣,无时间参加化学课外活。

(三)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态度的调查及结

1、中学能完成教材实验的大多数内容,但高中偏低。

2、教师能够让学生动手实验,但学生仍反映动手机会少。

3、教师能够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 但都是局限于化学知识教学中的问题

4、高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化学课外活动,但仅是化学知识竞赛,初中化学课外活动贫乏。

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是基本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化学实验, 但缺乏趣味性和探索性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 实验技能水平低, 并且实验缺乏创造性,这种现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中学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能力方面进行培训,增强实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四、解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措施

1、改进化学教材的实验内容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偏重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少,而且安排不均匀。应取

消一些难度过高成功率低的实验,增加一些趣味实验、与社会联系的实验及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并通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应用性,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改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现行中学化学实验多数是验证性实验。在教学中验证性的演示实验不要先给结论,应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分析原因。同时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要求选择药品、仪器、反应条件确定操作步骤。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大胆操作。

3、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实验是一种操作技能,只有动手训练,才能学会巩固和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或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随堂实验,或增加学生实验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高中阶段还应让学生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4、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化学是与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的学科开展课外活动,如组织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小研究小发明,或到工厂、科研院所观摩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5、加强化学实验考核

考核是使化学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将实验技能考试列入化学考试的总成绩并适当提高分数比例。而且考教分离,能够引起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 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 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25、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生成4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和物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52、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8、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乙烯 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2、在空气中点燃乙炔 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下载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2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成因及利用2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化学上期实验教学计划

    中学化学上期实验教学计划范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及知识现状分析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实验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实验》反思 今天下午是中学教学实验研究,做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的实验,刚开始做实验时感觉实验本身超级简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

    太平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验管理制度

    太平中学化学实验室实验管理制度 1、进入实验室要注意不能踩到地面上的电线管道;不能在实验桌椅上面写字、涂画、刻划;不得随便移动实验桌。 2、学生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不得......

    中学化学实验改进[五篇范文]

    实验改进 【课题来源】高中必修模块《化学1》元素化合物知识 【实验目的】 焰色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1 中一个重要实验,焰色反应常用于在实验中对金属元素(主要是钠和钾元素)进行......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作业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作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质的性质都要靠化学实验去验证,大部分的理论也需要化学实验去证实,所以化学脱离了实验就是空谈,对化学工作者是如......

    课题:月相的成因、变化、利用及观测

    课题:月相的成因、变化、利用及观测 2007-2-12 20:12:07人教网福州三中地理组 郑友强 授课班级 高一(11)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节中......

    变压器设备运行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设备运行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变压器设备 1.1变压器在运行中,发生下列故障之一时,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事后报告当值调度员和主管领导: (1)变压器声响明显增大,......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 杨明生关 强 所谓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 主要是指有关中 含初中 ) 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 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作用与价值 、 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