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剪纸
第六章人
物 第一节小
孩
1、工具
剪刀、刻刀、亮光纸、圆珠笔、卡纸等
2、描图
将图案盖在亮光纸上,加以固定,中间夹上复写纸,用圆珠笔在纸上进行描图。要注意小孩的动态,特别是胳膊和腿的方向,最为关键的孩子的眼睛的描绘是点睛之笔。
3、剪纸
这一幅作品以刻为主,剪为辅。小孩是家庭、社会的希望,也是剪纸中常见的表现对象之一。《数星星的孩子》就突出表现了孩子的特点。剪小孩的时候,着重点应放在小孩的头部及四肢的动态上,其他方面可以概括。小孩的头部要夸张突出,五官要集中,眼睛尤为突出。为表现小孩的憨态、可爱的样子,腰和脖子是不剪的。最后用剪刀剪出外轮廓,完成作品。
4、装裱
这一步是把已经剪好的作品,用胶水平整地粘在白纸上,注意粘的时候要细致,不能有涂抹,要保持整洁、干净。在白色的纸张后面再衬上黑色的卡纸,卡纸的大小要比白纸大一圈为宜。
5、标签
最后把标签的内容填写完毕,粘贴在作品的右下角,这一幅作品就完工了。
第二节伟
人
1、工具
剪刀、刻刀、亮光纸、圆珠笔、卡纸等
2、描图
将图案盖在亮光纸上,加以固定,中间夹上复写纸,用圆珠笔在纸上进行描图。要注意人物的神态。
3、剪纸
这一幅作品以刻为主,剪为辅。毛泽东同志是我们人人敬仰伟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敬佩,对世界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形象也成为了剪纸重要素材,不同时期的形象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剪伟人系列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两种颜色的对比,来体现人物的品质,慈祥的神态,体现伟人的宽厚的风格。外剪内刻,实现最佳效果。
4、装裱
这一步是把已经剪好的作品,用胶水平整地粘在白纸上,注意粘的时候要细致,不能有涂抹,要保持整洁、干净。在白色的纸张后面再衬上黑色的卡纸,卡纸的大小要比白纸大一圈为宜。
5、标签
最后把标签的内容填写完毕贴在作品的右下角,这一幅作品就完工了。
第三节侠客行
1、工具
剪刀、刻刀、亮光纸、圆珠笔、卡纸等
2、描图
将图案盖在亮光纸上,加以固定,中间夹上复写纸,用圆珠笔在纸上进行描图。要注意人物的神态。
3、剪纸
这一幅作品以刻为主,剪为辅。“侠客行”系列是人像系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白有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正是形容侠客的作为,他的形象也成为了剪纸重要素材。剪“侠客行”系列的时候,以简单的线条,突出人物的精神。外剪内刻,实现最佳效果。
4、装裱
这一步是把已经剪好的作品,用胶水平整地粘在白纸上,注意粘的时候要细致,不能有涂抹,要保持整洁、干净。在白色的纸张后面再衬上黑色的卡纸,卡纸的大小要比白纸大一圈为宜。
5、标签
最后把标签的内容填写完毕,粘贴在作品的右下角,这一幅作品就完工了。
第四节戏剧人物
1、工具
剪刀、刻刀、亮光纸、圆珠笔、卡纸等
2、描图
将图案盖在亮光纸上,加以固定,中间夹上复写纸,用圆珠笔在纸上进行描图。要注意人物动作、神态以及衣服款式,通过线条突出人物的内心。
3、剪纸
这一幅作品以刻为主,剪为辅。外剪内刻,实现最佳效果。戏剧人物剪纸中常见的提出。戏剧舞台上人物的各种动态、行业,都能从传统的剪纸中找到,这是人们喜爱这一民间艺术分不开的。《仕女图》的亮相,注重特定神态,就有突出女性的温柔,兰指漫点、肖肩碎步的姿态。这件作品人物的头饰、服装乃至背景都很复杂。我们在刻制的时候要细致,不可过于急躁,本着“三先三后”的原则进行完成。可能要完成一幅作品需要付出很长时间,正是辛苦,才能更显成就感。可以说是的前面人像的一个综合表现。
4、装裱
这一步是把已经剪好的作品,用胶水平整地粘在白纸上,注意粘的时候要细致,不能有涂抹,要保持整洁、干净。在白色的纸张后面再衬上黑色的卡纸,卡纸的大小要比白纸大一圈为宜。
5、标签
最后把标签的内容填写完毕,粘贴在作品的右下角,这一幅作品就完工了。
第一节勤劳的饲养员
1、工具
剪刀、亮光纸、圆珠笔、卡纸等
2、描图
剪影图形是靠外轮廓线来表达意境的,所以要注意每一条边线的起伏变化。
3、剪纸
剪影是剪纸中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根源于何方众说纷纭。据史料记载,我国现在的皮影,就是从剪影艺术发展来的。最早的剪影,人们受投影的启发,故而靠外轮廓线“说话”。这样就要求剪影,既要善于抓住表现事形象最具代表性一面的轮廓线,又要把事物的自然特征的表现与艺术形式的美巧妙的结合起来。《勤劳的饲养员》中小孩与萝卜、萝卜与小兔都剪成平行排列,在生活中的情景却未必会是这样。这里一定要注意下剪的每一刀,要光滑、圆润,突出事物的特点。
4、装裱 这一步是把已经剪好的作品,用胶水平整地粘在白纸上,注意粘的时候要细致,不能有涂抹,要保持整洁、干净。在白色的纸张后面再衬上黑色的卡纸,卡纸的大小要比白纸大一圈为宜。
5、标签
最后把标签的内容填写完毕,粘贴在作品的右下角,这一幅作品就完工了。
第二篇:人物剪纸教学设计
人物剪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1、欣赏《老鼠娶亲》的剪纸动画。
这些故事中的形象是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生回答:剪纸
2、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剪纸?
3、介绍剪纸的概念。
4、了解剪纸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故事引入
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三)、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四)、讨论、演示过程
(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教师示范剪刻步骤。①随意剪出外形(主要人物)。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1、“怎样剪出漂亮的细节?”“这些花纹都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欣赏剪纸故事,让学生对剪纸纹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示范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甚至可以选择课堂中某个学生作为剪纸的原形,通过关注该生的五官、衣着、神态、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讲解,也可以征求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们认为比较好的纹样,对示范作品进行装饰,来拓宽学生的思维。
3、作品对比,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外形、同一个神态、同一个动态、在不同的纹样处理中可以取得的不同的装饰效果。)③组合粘贴。
1、出示与故事相联系的其他人物或动物------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与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完善故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动态、神态、外形、纹样的处理和应用。)
2、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五)、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在这些故事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纹样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六)、学生创作,教师辅导。(七)、欣赏评价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A、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B、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美术图案剪纸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剪纸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
2、认识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
3、掌握现代中国剪纸的创作技法和技巧。
4、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准备材料:
小刻刀、剪刀、彩色纸(两至三色)、小胶水、白色卡纸、铅笔、绘画纸、复写纸等。(每人一份)
三、导入新课:背景材料
1、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公元前1600-1100)就有人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最早劳动人民是从绣花花样中得到启发,主要用于节日和喜庆之时装饰窗户、房门、家具。取材广泛、形象生动活泼,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在我国不少地区仍是美化家居的重要方法之一。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和发掘民间工艺。各省市也都成立了许多民间美术研究社,不少传统手工艺已逐渐从生活用品转化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民间工艺品不但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越来越多走进“寻常百姓家”。
3、我国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喜爱,发展潜力很大,有待我们青少年更进一步去了解和发扬。
三、剪纸的制作技法:
1、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
2、设计色彩。想好每部分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
3、上 稿。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
4、剪 刻。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
5、调 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
6、完 成。将刻好的图形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
1、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买过那些民间工艺品。
2、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演示资料,欣赏民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同时,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多方位感受民族文化的美。
3、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
(二)、认识剪纸艺术
1、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分布,在古代我国广东的佛山和潮汕地区、陕西的安塞、山西的浮山、河北的蔚县等地区民间剪纸就很有名。
2、现代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3、剪纸的制作过程,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技法单一。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人物、风景均可。表现力、思想性强,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现代感极强。
(三)制作剪纸(课堂教学):
1、说说剪纸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作一幅剪纸作品?
2、发辅助用品(综合材料):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
3、议一议:准备设计一幅怎样的作品、彩色纸的搭配。
4、试一试:将设计的草图剪刻出来。
5、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
五、活动总结:
1、看一看、比一比: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较有哪些优点?
2、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
3、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
4、试一试: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
5、总结: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
6、提 高:构思一幅命题作品:以“母亲”为题,设计一幅剪纸作品。
第三篇:五下美术《剪纸人物》教案
剪纸人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巧。
2、学习用不同的剪纸方法表现人物。
3、进一步培养对剪纸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剪纸方法表现一个或一组动态的人物。教学难点:剪纸人物的细部刻画。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一组优秀的剪纸人物作品。
2、提问: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剪纸技法?你觉得作品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觉得这些剪纸人物的装饰手法好看在哪里?人物的动态该怎样设计?
4、出示课题:剪纸人物
5、出示相关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用不同剪纸方法表现人物。
6、欣赏同龄人优秀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7、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8、展示作品,及时评价。
9、拓展延伸。
第四篇:儿童人物剪纸图案
剪纸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各位,下面是儿童人物剪纸图案,一起欣赏吧!
儿童人物剪纸图案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第五篇:对称人物剪纸图案
制作剪纸并不难,难的是剪纸纹样的设计。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对称人脸的剪法(阳刻),掌握了线条与造型的关系。孩子们在有了一定设计基础后,我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将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通过构思、设计构图、剪、粘几个环节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看他们亲手设计制作的作品,是不是已经显露了一些稚嫩的创意呢?
虽然在剪纸方法中,中心对称剪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剪法,但是最简单也同时对于初学者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的剪法就是左右对称剪法。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国家十分重视。近年来,剪纸被编入中小学生美术教材,有的学校还设有剪纸兴趣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对称的窗花的剪纸吧。
许多人在初接触到剪纸的时候,使用的都是左右对称剪法,而且这种剪法的适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几乎任何题材和类型都可以使用这种剪纸方法,但是想剪裁好,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譬如左右对称剪法中最难掌握的应该就是左右图案接合的地方了,通过这个教程您可以对左右对称剪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1.剪纸前的准备工作,本剪纸造型稍微复杂一些,建议使用韧性较好的宣纸,且在进行纸张叠落准备的时候注意纸张的厚度,使用订书机对其进行固定。
2.描图,对于一些图案比较复杂的剪纸,可以采用计算机打印出图的方式,保证细节上面的不缺失。
3.剪纸和刻剪,本剪纸教程的轮廓为四边形,并且在不少地方都是有局部对称存在的,所以在进行本剪纸操作时,可以先整体对称剪裁出剪纸图案中对称的部分,然后在将纸张展开之后,再对于两边的细节进行重新刻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