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专题一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主讲专家:
蔡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吴斌,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课标研制组的副组长,课标修订组的召集人
李存,北京中学音乐特级教师 刘德昌,上海的小学音乐特级教师
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正在进行的是音乐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远程研修。我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蔡梦(音)。来介绍一下,参与这次研讨的三位专家,这位是前几个模块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社长,课标研制组的副组长,课标修订组的召集人之一,吴斌(音)老师。这两位分别来自于北京、上海的两位音乐特级教师,一个是中学音乐特级教师,李存(音)老师。
大家好!
另一位是上海的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音)老师。我们现在开始模块五的研讨。这个内容是教学建议,在这块中,修订后的标准建议老师们,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七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先进行第一个专题的研讨,着重围绕前两点来进行研究。首先第一点,它的标题是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那么开宗明义就说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形成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我估计这个内容在前面已经提过多次了,这次再从这个教学建议这一部分提出来,我想两位李老师,刘老师,有着50年、40年的教学经验两位音乐课堂里的特级音乐教师,肯定对这点有切身的体会,那李老师先说说。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儿,要把这个,上音乐课,就要把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出来,因为我们是音乐课,所以我都建议,从一开始,这节课开始就有音乐进来,或者是也不要,最多不要晚于三分钟,两分钟,这样的话,我·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们的课堂上它就有了音乐的气氛,而且呢,一直要围绕着音乐进行教学,而不要围绕着别的去进行教学,我们有的老师呢,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心理都很明白,但是一做有时就走样了。你比如说,我知道有这样一个例子,讲新疆舞曲,青春舞曲,讲这个青春舞曲,这个课是很好的一节课,有歌舞性,而且它也能够给孩子们一些寓意,都不错。老师呢,这个老师一开始也是上的很有劲,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知道新疆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吗?“啪”打出一个图来,在中国的西北部,然后紧跟着又再问,你们知道新疆的地理面积吗?又打出一个新疆地图,面积出来了,这个图上就有面积,有民族,有特产等等这些个知识全进来了,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你问他,问张三,问李四,回答的非常热烈,学生们当然也很高兴,结果这节课还差五到七分钟的时候,他开始说,今天我们要学唱青春舞曲,但是这个青春舞曲,学生都会唱了,他一谈我们现在开始识识谱什么的,学生一下子把词全唱出来了,而且唱的很流畅,老师也傻了,再唱一遍,男生唱一遍,女生唱一遍,第一组唱一遍,还有谁愿意自己来唱一遍,下课,完了。这节课就这么过去了,下课的时候,老师就也觉得这个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问问同学,你们觉得这节课怎么样,同学就说了,老师你讲的特别好,比我们地理老师上的好多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他就是把音乐学科的特点给忘了,实际上这节课是一个地理学科特点,比地理老师讲的好,那就是地理学科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要印证老师们在突出学科特点这个问题上,应该注意。
这个例子真是很有说服力,是一堂丰富多彩的好课,但是这个好课,恰恰没有了音乐的特点,音乐的音符,音响的流动,在这儿被地理和人文替代了,所以孩子们在其中他得到的应该不是音乐的熏陶,所以课标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在下面有对老师们具体的要求。比方说,他要求老师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并且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来体现音乐的美和意义。
好!我想接着说。好的!刘老师!
刚才我非常同意这个教学建议,实际上李纯(音)刚才说的,也就是像注意·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几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整个的实施的教学的过程当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音乐教学,不能游离于音乐之外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
那么作为一个小学来说,我的想法是,刚才蔡老师她说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应该对音乐,是语言和动作,将最好的音乐,美的东西传递给学生,那么作为一个老师在实施过程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啥,这个在教跟学的过程当中,对美的,音乐的表达的情感的准确性,它应该是有一个准确的传递。那首先就是,在实施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老师首先应该对所教的音乐内容应该有个深刻的把握,你这样才会有正确的理解,才会有正确的表达去传递。所谓就是说在课堂教学当中,就是你要传达什么的情感,它要引起教跟学的相关关联的那种情感的共鸣,那我感到,这是在这个建议当中,我感到我们的老师,在这个上面应该有个更深层的一个理解。
两位老师说的呢,我觉得其实都很切中要害,这一段,我们注意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呢,是这个听觉的体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这个要把握好容易。第二呢,要把发展学生的听觉,贯穿于始终,这是一个自然段,这两句话,其实是要让我们每个老师,要实实牢记,听觉是基础,听觉贯穿始终,所以这两点要记住,我觉得他们俩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当然呢?后面呢?也有一些另外的表述,过去刚才这个蔡梦(音)老师已经介绍了,就是说把自己的很美的音乐,美的这些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个美,很多老师觉得很抽象,不太容易理解,一说美,什么叫美呢?刚才两位老师其实谈的东西也涉及到了这个地方,音乐的美,其实是音乐告诉的准确的表达,正确的表达。正确的表达,节奏的正确的表达,就给你产生一种震撼,旋律的这个优美,音准和节奏的正确和包括音色的掌控,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可以直指你震撼你心灵的情感,所以说呢?其实一说美,很多老师觉得有点迷茫,觉得不知道什么是音乐的美,音乐的美,是音乐要素,恰当的正确的使用与表达。所以在这两点,这三个方面如果能把握好,这个其实我们已经讲了无数次的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最后一个部分,在教学建议里,首次又提到了遵循艺术的规律,遵循突出,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来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应该说到今天为止,老师们已经在我们这个课标的研究当中,反复的无数次的阐述这样一个观念,希望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非常同意吴老师的见解。只有真正的领会听觉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并且自觉的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他才会有这个第二自然段的这些丰富的,多样的,有效的手段,或者是老师会自觉的提升自己的演唱、演奏和表现音乐美的这种技能。在这点中,还有一个,就是和实验稿比较,应该说增加了这一层意思,增加了这一句,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予以音乐实践活动之中的要求,我想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要在审美过程中,体现出来音乐的教化作用,而不是机械的对应音乐作品中的功利性的教育目的。
这就是延续了刚才所说的,就是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它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在音乐的课堂教学当中进行,这种类似于像思想品德这类的学科的一种教育,这不是我们音乐学科的一个特点,不是我们音乐学科的特点。
他不应该用语言去强调。
他也不能凸显我们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的一种功能,对吧,那么作为我们音乐教学,更多的是什么,是融理于情,寓教于乐。
关于对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首先呢,这次修订课标,把它加入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当中,这个大家注意,它放在了教学建议当中,它并没有放在前言的指导思想当中,指导思想当中我们放的是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现在在教学建议中,我们特别用了育思想教育于音乐实践活动当中,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呢,我理解是对通过音乐它的发挥音乐的教育和功能的作用,这种教化作用,这种教育的作用,要注意,在音乐教育中要进行发挥,比如说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等等,这都需要在音乐的活动中去培养学生,这一个就是我们强调了,在音乐中要加强这种品德教育,我们在这所说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那边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它是两个概念,是用音乐独有的方式激发人的情感,音乐是一种合作的学习的一个学科,它培养人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一点,一是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二一点呢,我们要注意,为什么要讲予以它于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呢?又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说教,而且也不是仅仅依靠歌词和标题来进行望文生义的教育,是在艺术实践活动当中,一种丰富的情感的震撼,一种合作的学习,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是通过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来独特的方·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式来培养人的很多在思想品德和人格方面的健全和完善,我理解,这一句话提供了我们两个注意、建议,一个建议是通过音乐加强教育,二一个建议,在加强教育当中是用艺术的形式来达到完善教育的目的。
在音乐当中来感受融汇在音乐里头的一种教育意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
对!
那么理解到这儿,我想拿一首咱们熟悉的歌曲,就是黄自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复兴(音)初级中学教科书里头,他为孩子们写了28首歌曲,其中有一首西风的话是最著名的。我想几位专家肯定是耳熟能详的,那我们干脆在这儿哼一哼,感受一下其中是否有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怎么样在这首歌曲里显现的?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来看你们,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曾记得,池里菏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有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你们可记得,池里菏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有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这首小歌节奏挺简单,旋律也挺优美,语调挺亲切,但是好像在这里头我们并没有,我们理解上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我感觉,西风的话,把西风比喻成就像一位慈祥可亲的老爷爷一样,他会看着孩子们一年一年的成长和进步,那么在这个里头,我们在唱的过程中,人和自然都是如此的和谐,何况人和人呢,我想是不是对孩子们的心灵和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应该有影响。
就是在歌唱当中去引导他,在歌曲当中去感受他。
而且这个感受要落实在这个音乐,如果是这个音乐不是经典的音乐,或者不是好的音乐,那这个可能就会打折扣,它应该首先以音乐动人,才会有这样的一个教化的意义在里头。来了,时间关系,我们看第二点,这个专题的第二点。就是标题是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整合,也是两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呢,我把它提炼成这么几点,一个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紧密围绕目标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呢,教学形式的选择,应该服从于教学目标,而且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也应该服从于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个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你既然上课,你肯定是要目标的,肯定是要设计的,但是在音乐课,在这个课堂里面,如何真正的能够达到你的目标的实现,这可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我觉得这个有两层意思。一层就是说你这个教学目标设定,它本身它有三维目标,这个三维目标。
这个三维目标在这段里头是第二层意思,他说到三维目标和教学目标的一个关系了,这个呢?就是你设计目标,你就需要围绕着目标的实现,你的所有的手段、方法,或者是教学形式,你都应该紧紧的围绕着目标的实现,这是特别强调的,在教学建议里头。
另外呢,我觉得这个教学目标的产生,不是老师在那空洞一想,我想达到什么目标,而是他有一个具体的东西,我教什么,这个教学内容决定他的目标,你这个目标,你这个内容是一个很铿锵有力的东西,那你能达到什么,是一个像摇篮曲的东西,你又能达到什么,那么有了教学目标以后,才可能产生你的教学的计划,教学的设计,教学的流程,所以刚才说,这些东西都要服从目标,你为了达到那个目标,你去做这个事情,做这个流程,这个关系必须弄清楚,有的老师往往就是,上来以后也不看教学内容,先看教参了,然后教参里面有目标,然后就是我怎么弄这个课。
为目标而目标了。
对!这个就本末倒置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老师们注意。好的!那请刘老师谈谈。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谈谈我的体会。就是目标的设定,首先应该从音乐内容入手,音乐内容入手,通过音乐内容设定的目标,还要估计到前后的经验的积累跟知识教题的延续,起到承上启下,这样避免了我们的某一个内容,对它的这种能力的形成的延续性,避免了这种能力的中断,它应该是一贯的,那么,就是我从这个现状来看,我们老师如果不去很认识到这个目标的设定,而不从音乐内容出发,往往是什么,目标定的跟你的教学过程,实施当中有点不相符。
脱节。
脱节,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呢,就是什么呢,我们的老师,往往在设定目标当中,说的很清楚,教学经验,你所有的一切的丰富的有趣的活动的形式,应该为你音乐内容服务,而不是脱离音乐内容的东西,是跳跃的,有些看似这个很热闹,顾忌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它的任何的活动的设计,它没有起到你所目标设定的,对这个音乐内容所要感受体验表现的那个作用。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再一个呢,就是刚才李老师谈到的,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践,应该和三个维度的整合,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所以呢,课标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体现,同时呢?应该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达成,具体的指出这三个方面。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一些现象,也许因为这一次我们课改的亮点也有一个,三维,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维,那么自然要去关注,要去重视这个的实现,是不是重视就可以,付出牺牲那两个方面的代价,牺牲偏离了教学目标的代价呢?是不是会有这种现象。
吴老师给我们说说。
我来说一下关于这两段,应该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样,这两段是新增加的内容,为什么要新增加这段内容呢?也是跟我们十年课改中的教学的实际上的情况,我们得到的一种认识。首先呢?刚才两位老师都已经讲了,包括蔡梦老师也讲了,这个内容和目标的关系,第一段要讲内容和目标的关系,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其实呢,我很赞成刚才两位老师说的,目标产生在对内容的深入研修之后,产生目标。你必须对作品深入的理解分析,然后对你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的前提下,才能生成目标。我们现在好多老师在上课之前已经把目标确定了,这种确定的目标是容易和教学内容相脱节的,容易把目标虚化的,这是一个我认为应该注意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建议里提醒老师注意,目标应该产生在教学内容深入的分析之后,和对学生的实际深入分析之后。
而产生的。
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呢?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现在看来因为一个内容可以产生不同的目标,所以我刚才讲了,目标是从内容产生,一个作品,你可以让它产生不同的目标,即便是一个作品对于知识技能方面,也可以有不同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听了一首作品叫堪培拉的小火车,你可以让他探讨音色,也可以让他探讨节奏,也可以让他探讨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问他是不是作曲家必须坐着小火车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等等,一些有关音乐创作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呢?一个目标可以派生出很多,一个内容可以派生出很多目标,所以说这个,我们在这一部分讲,就是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要有机的结合,都服从于内容的这个学习,才能使目标和这个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呢?目标确定,不能定的目标过高过大,因为我们每一堂课的·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目标,是要在40分钟,或者45分钟内完成,制定一个很宏伟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这里也希望老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能够具体有操作性,可以达到。
三维目标各有各的规定性,应该说,但是呢?老师在理解它的时候,在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的时候,应该把它统一成有机的整体,来加以关注。不然的话,过分的突出哪一方面或者忽视哪儿一方面,都可能给教学带来一些偏颇。
补充一点。好的,刘老师。
因为讲到这个目标的设定,的设计与整合,就是我们的教材是依据标准来制定的,我们在教材当中所设定的音乐的内容,是给老师提供了丰富的要求,但是我们的老师往往应该注意什么呢,就是音乐内容的整合,要做到非常的合理跟巧妙。那么有时往往的,就是要避免什么,把很有效的,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这课它的设定,是歌唱教学内容,但是呢?比如说,过新年,那么是唱,过新年,然后呢?欣赏是窗花舞,是白毛女里面的一个选段。
对!也是非常欢快的。
对!看似这两个材料的整合是一个对比,那么它也跟过新年那种欢快的气氛相吻合,但是作为一个欣赏内容,而在教师的设定上面,就把这个欣赏内容弱化了,往往有这种倾向。这实际上单独的话说,作为一个欣赏内容,它也有很多从欣赏上的目标要求去制定它,没有得到落实,它仅仅是好像加了一个教师设计的面角头(音)一样,所以欣赏也没欣赏好,唱歌也没唱好。
所以说,对于某一项要求,这个真正的在教学里头,拿捏的很准很到位的话,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好的!这个专题是围绕教学中应注意的七个问题中的前两个,设定的这个第一个专题,我们就讨论到这儿,谢谢大家!(结束)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第二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并且较为阻碍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提升。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从课堂实际出发,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积累与改进。本文通过阐述分析当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后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一、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当前我国高中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大多古板陈旧,而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高中音乐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利用高中音乐教学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从事高中音乐教学工作多年,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针对我国高中音乐的教学,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希望对高中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一)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动力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压迫下,部分普通高中将美术、音乐等课程纳入辅助型课程中,学生们更是习惯称之为“副科”,可?对其关注程度之低。一些偏远地区因为资源、教师的缺少甚至不开展音乐课程。另一方面,为了与高考更加契合,音乐逐渐成为一些特长培训机构必不可少的内容,旨在迅速提升成绩,达到理想的高考成就。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音乐丧失了纯粹的学习,而只是被动的接受很多知识,学生感受不到兴趣,难免会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无法掌握音乐的内涵。
(二)课程内容肆意删改、随意代替
当前,在我国大量高中学校当中,因为我国大部分高中学校对于音乐课程存在忽视问题,使得音乐教师在授课时不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逐步教学(学生也苦于文理科学习忽视音乐学习),教师随意改动音乐课时设置,肆意改动教学内容,对课本当中的章节随便删减,只是上一些关于声乐和器乐的课程,这种教学现象与高中音乐阶段的教学目的严重不符,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非常不利,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素养有待提高
教育制度的偏重问题使得高中学校只重视数理化等课程的教学,我国的仍然缺乏完善的教育制度,在很多高中学校内,学校领导普遍重视主要科目的教学,将教师当中的精英全部放在主要科目的教学上,不重视音乐和美术这一类课程的教学,认为高考不会考的音乐、美术等副科教学没有作用,所以学校在招聘此类教师时,把关不严,对招入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这种状况导致高中阶段的音乐老师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这也就使得我国音乐教学师资力量高低不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阻碍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模式陈旧、理念落后
截至目前,我国许多音乐教师在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一昧的进行“填鸭式”教育,在过去较长时期内,高中阶段的教学普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学校都将音乐教学科目作为副科,没有认识到音乐学科的重要性,有的高中学校根本就没有上过音乐课。
二、高中音乐教学的完善策略
对上述问题,为了更完全的发挥音乐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作用,提高教学层次。笔者就自己的经验提出以下完善的策略方法:
(一)多种方法并驾同驱,点燃学习热情
兴趣依旧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引导方式。音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当肩负起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责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所喜爱的音乐作品。并从中筛选出优秀的曲段向学生们播放。从而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断地使学生接触到有内涵、有深度的典型音乐作品,在优美的旋律中激发热情,提高学习动力。并通过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并驾同驱,点燃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二)遵从课程标准要求,坚持优质教学
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音乐教学的质量。高中音乐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的要求,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目的,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养
除了课程的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与整个音乐课程的开展情况关系密切。一个音乐文化知识广博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优质的教科书。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增强自身音乐综合素养,多参加一些音乐类的活动以充实自己的知识,与其他学校的音乐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互相探讨中逐渐提高教学方式、自身素质等。音乐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四)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音乐教学当中,改善了当前音乐教学方式,给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为了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音乐教师要善于应用这些先进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精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高中英语教学也应该适时融入更多现代化的技术。比如新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前沿或者更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作品的优点,不但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当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种新媒体技术不仅在教学上得以创新,在学生的接受作用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普及也是当前课程教学发展的趋势所在。
三、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日形成,所以也并非一日可以改善。需要广大音乐教学者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探寻鲜活的教学方法,更完全的发挥音乐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作用,提高教学层次。课程安排上教师需要安排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热情、丰富教学模式并且积极提升自身素养,这样高中音乐教学才可以真正的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赵洁.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17).[2]张怀婷.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76).
第三篇:农村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实习单位:
所学专业:
实习所教专业:
实习年级:
实习学员姓名:
时间:2012-1-8常宁市官岭镇鹅院学校音乐学 音乐 四、七、八年级李婷
农村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顶岗实习教学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音乐在农村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普及,农村地区的学校也积极地响应,投入改革的大潮中。可是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中学音乐教育仍存在着许多困难,而目前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情况仍令人担心和忧虑。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只重文化课,不重视艺术教育;只重比赛,不重视日常的教学等等。这些倾向,不利于农村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更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音乐教育的问题,把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就必须正视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农村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呢?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师资的缺乏”与“专业生的积压”。
现在随着各大院校的扩大招生,近些年的专业毕业生已经逐渐步入社会,结束了音乐专职人员“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仍缺乏,而另一边却出现大批音乐院校的毕业生积压分配不下去,原因是教师额 饱和。原来,由于进一名老师就要多负担一份工资,许多学校宁可让别科老师代课也不愿接受专职的音乐老师。于是,有些学校的音乐课就让其他科任老师兼;有的干脆取消了音乐课;更有些学校招进了专职者却让其教其它的科目。因此,出现了一方面学校严重缺乏音乐师资,另一方面又有大批专业生积压,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的怪现象。
二、教学设施的落后使得音乐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的内容是由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构成。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得不到解决,教学设施无法完善。音乐教育存在只对其中一个领域或一个领域中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音乐教育呈现单调的发展状态。
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电视机、钢琴、多媒体教学平台和专用教室等相关设施,音乐课停留在“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一句句的教,学生“循规蹈矩”的坐在座位上学,音乐课成了“唱
歌课”,这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音乐教学设备与器材、配置专用教室等艺术资源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这让原本落后的音乐教育更无法进行。
三、教学载体与农村的基础音乐教育不同步。
都知道我们开展教育活动是需要载体。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新的教材也陆续出版,在各地区学校普及、使用。刚开始学习新教材时,我们确实感觉到了“焕然一新”,但是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时,我们却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教科书中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不同步。如七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DO—RE—MI》中要求学生通过聆听,自己补充歌曲的部分旋律,这对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根本不能独立完成。又如四年级上册的教科书中出现了贝多芬名曲等欣赏曲目,这部分明显是受到专业院校的影响,难度很大。对于一些大中城市,教学设备、音乐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来说都有难度,农村学校上起来就更加困难。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不能理解音乐获得审美愉悦,无法从中体会音乐美感,教学效果也比较差。
四、只重比赛,不重视常规的教学活动。
由于师资、艺术资源的缺乏,再加上对艺术教育的错误观念,音乐教学不能正常开展,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素质。当有艺术比赛或相关活动时,一些领导不理会平时的常规教学如何,一心想节目拿出名次,为学校争光。这也是很无奈的。
而现阶段各学校仍把升学率摆在首位,因为统考科目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升学率,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艺术教育则不列入统考科目,不好也无关紧要。因此当师资、设备、课时缺乏时,往往把音乐课暂放一边,这就造成音乐教学的“瘫痪”状态。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平时的基础积累,出节目时教师总会觉得很困难,拿不出什么高质量的节目,最后也只能是排一些简单的合唱、小组表演唱应付,器乐、舞蹈等类型的节目是没办法进行的。对这些“临时抱佛脚”的节目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仍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人们已经意识到:没有音乐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农村的中小学生也离不开音乐,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离不开音乐教学。针对农村的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需
采取一定的对策加以改进,要做到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行为的到位;农村音乐师资和质量、音乐教育专项资金的到位;教学配套设施的到位。改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还需要政府,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相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农村音乐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听了专家的讨论,感觉很精彩,也很深刻,现就自己的语文教学谈谈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重应试,轻素质。考试的指挥棒还是束缚着我们教师,语文教师的实用性强或是说功利性强。对于要考到的内容重视的较多,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朗读感悟只是蜻蜓点水匆匆而过,扎扎实实的语文素养难以形成。
2、公开课与常态课脱节,公开课中表演成分居多,教师展示个人的环节较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常态课中教师的的新课程理念没有落实到位,还是以应试为目的。常态课是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教师在上公开课时生搬新的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给人以生疏之感。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课中学生读得太少,我们常见的公开课学生的读书时间很短,一般读上一遍,甚至一遍也未地读完老师便匆匆的进入下一环节,如不是公开课提前让学生熟读课文,教学恐怕不能顺利进行。在常态课中学生的阅读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给与学生的读书时间较多,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读几遍几遍,这几遍只是简单的重复,教师缺乏指导,即使是读书的时间多了,阅读的效果并不好。阅读教学应试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忽视自己的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在读前提出明确要求,读中教师给予充分的指导,读后及时进行评价,使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2、阅读教学中。公开课中,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发言的、朗读的就是那么几个熟悉的声音,他们的朗读水平高、发言到位,一节课仅仅是那么少数几个同学在和教师对话交流,多数同学都是在听课,并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在充当听众的角色,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从何谈起呢?
3、阅读教学中是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前大班额也是制约阅读教学的一个因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不可能关注到更多学生的阅读情况,制约了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4、教师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素质高,语言生动幽默,充满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享受到语文的美,体验到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爱上语文,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高效的成功的。反之教师语言乏味,缺乏激情,就很难使学生中获得激情,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说教师的素养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我们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对教学充满激情。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成因
教育部新课程小学语文远程教育研修活动的开展,使我了解到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的课堂教学又出现了四个变:“教学内容由胖变瘦了,教学环节由碎变整了,读书训练由浮变实了,教学的形式由花变朴了。” 这四个变,从不同角度说了现在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当前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影响阅读教学有效发展。
一、老师重视了主体而忽视了主导作用
一些教师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只管让学生尽情地说,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以“好”进行笼统评价或是不评价,生怕自己不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以至于学生误认为自己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说出来就是对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会使学生主体地位夸大并异化,这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而失去原有的韵味
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教师总是喜欢将文章分析得“透透彻彻”的,生怕挂一漏万。好端端的课文总是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经过此番折腾,课文的美感从何而来,学生又怎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呢?一堂课下来,这些“精华”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家”,课文教学的整体性非常差。
三、活动过多,避重就轻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学习的注重,小学语文阅读课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被整得像表演似的,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阅读教学失去自我,成为了表演的舞台。
四、课堂中切切实实进行语文训练的量少,课外增加了课业负担
如今的学生普遍感到作业成堆、学业负担重。看看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一节课40分钟,教师为学生留下了几分钟动笔作业的时间?阅读课常常是满打满算,可唯独没将学生的作业时间算在内。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便开始布置作业。这作业便成了学生课间休息娱乐的“死对头”,它占去了孩子许多休息玩耍的好时光。虽然孩子们人在教室中拼命写作业,可心早已飞到了操场上。由于语文作业常被挤在课堂外,学生的作业常常是字迹潦草、正确率低下,不能很好地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
五、多媒体的滥用而影响了阅读教学
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错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地方赛课,不用课件就评不上奖。有些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只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充场面、讲排场的手段。
阅读教学虽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要分析原因克服困难,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我认为“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有质有量,效率要高。四十分钟应该是师生紧张脑力劳动的四十分钟,是积极思维的四十分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四十分钟,应该是学生获得丰收的四十分钟。
第五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但冷静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是在“改革”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充当了知识的“传递者”还是知识的“引路人”?学生的学习是真的“主动”了吗?我们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收获”成正比了吗?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改变,教学设计中“定”的东西太多,它成了我们课堂改革中的累赘和束缚。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问题设计中问题太“固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根本反应不过来,一副茫然失措的样子,或者是应答如流;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如果学生回答的内容在教师教学设计之外,教师就不断地引导、纠正学生的思维,让他回到自己的设计上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当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我们大多以“今后会讲、高学才学”等语言来搪塞过去。诸如此类的现象还很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太“固定”,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在教学中去发现学生存在的真正问题并加以解决。其实我们不也如此吗? 我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最基础的基础是博览丛书,至少与该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必须掌握,这不至于总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也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设计更多与此相关的问题,但注意弹性把握,太难学生会茫然,太简单学生学生应答如流也没意义。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过多引导,要给足够的时间。不要老想牵着学生鼻子走,可放手让她们去驰骋。
2.教学设计中方法太单一,不新颖。
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太单一,如老都是讲授,讲练结合,实验,学生讨论,小组竞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的方法更该多样化。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竞争意识。因此我可多法同时应用。如提出一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多组竞赛,再全班探究问题所在。使课堂轻松愉快。3.教学步骤不多样化
教学步骤不多样化,特别我们学校,教案本学校固定,必须按学校模式书写。开始一定是学情分析,然后三维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引言,教学步骤,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辅导。无聊。
我认为应放手给老师让我们教学设计多样化,不是为应付学校而准备。我认为针对不同课题步骤可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