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现状(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1: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教育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教育现状》。

第一篇:世界教育现状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怪圈 两会教育问题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一)多元、公平、合作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在1998年举行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十年之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200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的主题为“高等教育新动力,社会变革和发展研究”。

(二)凸显高等教育公共产品属性,政府责任加强

传统西方社会通常将高等教育界定为可交易的消费品,然而,在过去十年以来,各国更强调高等教育本身的价值,加大了政府的投入。

(三)关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同时,地区参与不断加强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更是国际社会的建设者和人类和平发展的推动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为世界劳动力市场提供人力资源。

(四)世界各国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要求各国建立自己的认证和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另外,扩大教育机会给高等教育的质量带来了挑战,确保教育质量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国正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估方式来保证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并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大力建设并推广质量文化。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今世界,世界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速度规模,资金筹措、结构形成等方面。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高等教育化、信息化、终身化、国际化、市场化。要办好当代大学启示,高等学校必须走开放办学,走国际化的路子;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必须加强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为社会作出贡献。

美国教育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规模与容量仅次于中国,但美国高校的入学率却远非中国所能企及:美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3000多所,美国的大学汇集了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都出自美国的大学在美国,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口比例高于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留学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据悉,仅仅中国每年奔赴美国留学的人数都达数万人(公立,私立)。

美国高等教育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富有、国人的重视,体制方面的促进作用,和实用主义的治学传统。

首先,美国学生的平均教育费用远远高于其他西方国家品均水平。其次,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捐助使教育经费充足。美国高等院校半数以上是私立的。美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历高,教师要在四年制高等学校任教通常必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适应专业需要,高校教师在职期间竞争十分激烈,教师开设的课程如果在两个学期内选修学生人数达不到最低标准,就面临着被校方解聘的可能。

1.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发展,虽然各地区及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变化。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怪圈 两会教育问题

1.1高等教育速度、规模增长速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近40年来,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60年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300万人,1970年增至2800万人;1980年达到4600万人,比1970年增加了64%;1990年为6500万人,是1980年的1.41倍;2000年猛增到7900万人,2025年达到1亿人。[1]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8.1%,其次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为7.2%,南亚和西亚地区为6.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51%,中欧和东欧地区为5.0%,北美和西欧地区低于1.9%。高校学生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北美和西欧地区从1991年的52%上升到2004年的70%,同期,中欧和东欧从33%上升到54%,拉丁美洲从17%上升到28%,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从7%上升到23%。1995~2004年,OECD国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和希腊的高校学生数增长了一倍多,智利、斯洛伐克、墨西哥和韩国增长了50%~100%,仅有西班牙的高等教育绝对学生数是负增长

1.2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方式多元化。1.2.1加大政府投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增加了近一倍,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到2006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大约是2.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1.2.2吸纳社会资金。在一些国家,高等院校通过针对一定的政策目标组织实施项目,如引入创新课程、改进管理实践、增强与周边社会的合作得到相当数量的公共资金。1.2.3收取学费。近年来,不少国家通过收费和增加学费以增加学校的财政来源,还有的通过科研商业化和机构设施与人员使用的商业化,进一步调动起私人资源。1.3高等教育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一是非传统大学的发展和教育课程的多样化。三是新型的学习和传授方式更加多元化。此外,大多数国家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背景、种族和前期教育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2.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主要趋势

2.1高等教育普及化。

2.2高等教育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2.3等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主张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2.4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2.4.1留学教育的快速发展。2.4.2课程的国际化。2.4.3教师的国际交流。2.4.4国际合作研究。2.5高等教育的市场化。3.几点启示

根据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我认为要办好当代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真谛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高等学校必须开放办学,走国际化的路子(宽进严出)。3.2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学术中心。3.3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为社会作出贡献。

两会:关于高等教育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代表,市教委主任靳润成代表昨天在签字仪式现场接受了记者专访。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怪圈 两会教育问题

“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任务,凸显了中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信心决心。”苟利军代表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是天津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如果说去年部市合作为两所学校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开辟了广阔空间的话,那今年共建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就是为两所学校提供全方位支持,启动迈向一流目标的强大引擎。”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力显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决心。每年全国两会,教育问题都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今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哪些问题最值得关注?

聚焦2011两会:高等教育领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热点一:创新人才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大师?”毋庸置疑,创新人才的匮乏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钱学森之问”仍是目前高校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向的引领。靠什么孕育“大师”?拔尖人才究竟该如何培养?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在进行着怎样的创新?

“拔尖计划”:19所中国顶尖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一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透露,为尽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已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目标锁定为: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刘桔说,将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热点二:大学生就业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已创新高;2011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60万,再创新高。就业压力之于大学生不断升温。2010年12月15日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社会蓝皮书》,称就业形势较金融危机时有所好转,但是劳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还是同时并存,大学生就业仍是难题。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从曾经对理想的追寻,变成了生存的挣扎。生存,成了这些象牙塔中的学生们,一出塔门便不可回避的残酷考验。

王越群(民进陕西省委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 建立高校专业发展与淘汰预警机制 建议政府各部门都来支持大学生就业,仅靠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是不够的,劳动、工商、金融、统计各部门也需要参与其中;大学毕业生应该客观看待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自身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做好应对就业困难的心理准备。如果第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可以以就业见习的方式锻炼自己。

高校要大胆改革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传统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建立高校专业发展与淘汰预警机制,并在对各高校每年就业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提出黄牌预警,对连续3年低于50%以上的专业进行淘汰。相反,对于就业率高、市场需求好的专业,有计划地进行适度扩招与建设,以尽量减少就业的叠加与沉淀现象。鼓励和支持各类大中型企业与高校联合投资进行专业建设,企业与学校签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使用合同。

热点三:自主招生(拓宽招生渠道)

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是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从2009年北大校长推荐制成为焦点,到今年“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足鼎立,自主招生受到公众的空前关注。

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怪圈 两会教育问题

热点四:考研热(社会需求要求高 严出)

从2011年报考人数看,考研竞争更加激烈,但研究生培养制度不够完善也遭诟病。热点五:高校反腐

武汉大学原副校长、副书记双双受审,引发大众对高校腐败的新一轮关注。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孙义在对全国高校已发生的腐败案件进行梳理后认为,当今中国高校困惑于一种现实:“高校反腐败的力度在逐年加大,而腐败烈度却逐年升级。”

高校教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高校开始频繁参与市场经济,基建规模逐渐扩大,且在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招生录取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

1大学应试教育怪圈的成因

1.1 大学应试教育怪圈的表现形式

1.1.1 僵硬的教育体制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特别是外部灌输性知识的学习,过分重视应试技能,教学方法主要是机械训练,严重忽视学生的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忽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对未来而设计自己的今天[1]。当前教育体制沿袭的仍是重结果、轻过程,重选拔、轻激励,过于依赖各种测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体制[2]。

1.1.2 教条的大学管理制度 部分大学为追求排位(宽出 毕业率就比较高 追求排位),制定各种应试管理制度,对教师重数量轻质量,轻而不精。

1.1.3 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 大学教学中学化,表现为我讲你听,我说你做,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无学习动力。

1.1.4 畸变的大学生应试心态

1.2 应试教育的特点

1.2.1 升学率为教学质量的检验点 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生源、社会的认可等与升学率密切相关,升学率越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生源就越好,政府投入的教育基金就越多。

1.2.2 分数为学生追求的目标点(严出 入学分数高 学生追求分数的目标点)只要分数高就可以进好的学校,满分成为学生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以分数为中心,为考而学。(相反,宽出给学生以更多的渠道,使得他们能更好发展自己的特长)

1.3 大学应试教育怪圈产生的原因

1.3.1 传统价值取向的误导 “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1.3.2 现代教育体制的影响 学生为进入高等学府不得不疲于应考,百般钻研应试技巧,忽略道德素质和个人兴趣发展。

1.3.3 大学教育制度的束缚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被定位为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基于“专才”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对某方面技艺专长的教育,客观上对个性的张扬和人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1.3.4 个人价值取向的错位 在‘唯分论’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对学生评价主要标准就是分数。大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方法

2.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2.2 与时俱进,宽严有度,大力推行弹性管理制度。

2.3 育人为本,师德为先,努力加强大学教师的培养和管理。

2.4 注意引导,疏堵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靠自身努力走出应试教育怪圈。

中国高校扩招三年(1998——2001)大盘点(思考:严出与扩招矛不矛盾?)世界高等教育现状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怪圈 两会教育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

高等学校大扩招极大调动了全社会办学积极性,以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效应(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联动了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扩招并不意味着生源质量降低,它也有很多好的作用)

在大量吸引社会投资的同时,高校还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途径,筹集了大量的办学经费,极为有效地解决了与扩招密切相关的新校区建设、以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资金需求。各类社会资金的大量注入,不仅为高等教育扩招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有效带动了经济增长。

高中阶段教育升学率大幅度提高,延缓了数百万高中毕业生就业,并通过推进教育事业、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

高校大扩招为构建高中阶段教育与各类高等教育的“立交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推进了我国教育制度创新

扩招还带动了高校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促进更为开放地面向社会办学。2001年,教育部取消了高考招生25周岁以下年龄的限制,为更多想上大学,而超出年龄限制的人敞开了大学之门,“非传统学生”人数的增加,与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趋势和建设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制度性基础。

这次三年大扩招与以往历次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都不同,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增长与高等教育事业规模扩张的同步增长,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同步增长: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实现了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 第二个同步增长:高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实现了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

第三个同步增长:高校生均固定资产与教学仪器设备实现了与招生规模的同步增长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 漂族就是(大多来自农村 就业难)马克思说的无产阶级,当无产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应该要从更高的高度看大学生就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这是整个的社转型期,政府要负什么责任,社会承担什么责任,还有我们学校应该怎么去展开我们的教学服务,这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试论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便决定了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一,高等教育的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第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因应社会需求而出现的理念。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多元性,这就决定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第三,高等教育的全民化。大学是保存人类遗产的活宝库,这些遗产由于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使用而不断具有新的生命力。大学通常都有是多学科的,这有助于每个人超越自己原初的文化环境的界限。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大学通常与国际社会有更多的接触

第四,高等教育的质量观。高等教育的多层面质量观是对社会需求(包括国家的、地区的和学校本身的)的一种适应。

点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愈来愈重视对自身理念的探求;另一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关系日益密切,或者更确切地说,社会需求在高等教育理念形成和发展中越来越起着一个主导作用。

第二篇:世界税收现状

世界税收现状

在衡量一个国家税负高低的时候,首先要区分“明税”和“暗税”的概念。所谓明税,就是法律规定的、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款;所谓暗税,就是政府在税务部门之外,通过其他渠道向民众取得的收入。明税加上暗税,才是税收的全部。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光看政府收了多少税,还要看政府把这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政府在社会福利和公共品上的开支,是对民众的利益返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而政府通过税收为自己花掉的钱,才是政府服务的报酬,即“净税”。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净税=明税+暗税-社会公共开支=政府服务报酬=民众真实负担

事实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明税确实不高。但是,暗税的情况如何呢?在中国,除了税务部门之外,国土、公安、交通、城建等其他部门也都是征管机构,如北京市城管队拥有的合法罚款权竟多达285项。

这些非税务系统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行政垄断型征收,如土地出让金、养路费、特许经营费、路桥通行费、各种证照费的征收;第二种是强制执法型征收,如“扫黄”罚款、交警罚款、城管罚款的征收;第三种是变相征收,即通过实施不公正的公共政策,或者通过具体的行政乱作为或行政不作为,将本应由政府负担的支出非法转嫁给特定的公民群体或不特定的社会大众。

非财政税收:据《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统计,2004年,在财政税收之外,我国工商、质监、城管、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门,年收费高达9367.67亿元,加上检察院和法院所收的356亿元,共计9723.67亿元。此后几年,国家机关都没有公布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而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微博)估算,2007年,全国各级行政、司法部门的收费有16761亿元左右,社会保障收入保守估计在8000亿元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专项收入等总计达到9890.72亿元,事实上,除此以外还有大量预算外的收费与罚款没有包括在这项统计中。

土地出让金:2011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2.7万亿元。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已成为政府的财政支柱。

以上这些政府收入,是能摆上台面、大家看得见的。另有一些政府收入,是不能摆上台面或者大家看不见的。

“方便税”:在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曹建明在向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透露,2010年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0533件,假设被查处的贿赂案件平均数额是50万元(已披露出的政府官员最高受贿纪录是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受贿1.45亿元),查处率是10%,那么,政府官员实际接受的贿赂的规模至少有5000亿元。

“垄断税”: 一项研究把国有垄断企业高出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那部分利润视为消费者对政府的额外支付,其数额在2000亿元以上。

不过,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有多少钱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少钱被政府自身消耗了

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其“中美财政税收体制比较”的研究中透露,2003年,中国的税收中,预算收入达6000多亿元,有统计的5000亿元预算外收入,没有被统计的3000亿元预算外收入,总计14200多亿元用于行政管理支出,即行政管理成本占了当年国家财政总支出37960亿元的37.58%。而高达37960亿元的财政实际支出中,只有21.33%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会保障、抚恤救济、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

常识一:政府无权单方面开征税收

税收来源于公民的私有财产,是由私有财产转换而来的国家财产,它必然是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侵犯”。如果国家通过暴力攫取公民财产来获取税收,这就彻底否定了财产权,继而否定了国家本身。因此,国家要征税,首先得经过公民同意,要与公民达成契约并让公民同意让渡私有财产。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宪政体制形成的历史,就是争夺征税权的历史。在英国,国王与贵族、平民的斗争与妥协最终形成了“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的规则;美国独立战争起源于一场抗税运动,其《独立宣言》列举了英国国王的罪行之一就是“未经我们同意就向我们强行征税”;法国大革命中公布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也清楚地规定了公民对税赋有决定权。

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为所有宪政法治国家的征税权谱写了一条根本原则:征税是议会绝对保留的权力,公民无代表权不纳税,征税必须征得公民的同意并制定法律。这就是“税收法定原则”,也是税法的最高原则。

但在中国,19种税收中除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是由全国人大立法外,其他税种都是由立法机关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设定的。

从法理来说,立法机构的授权几乎把所有税收事项都授权给政府部门决定,完全不符合法律保留原则。

正因立法机关没有履行税收立法的职权,导致了我国征税权的现状:宪法对税收事项没有任何规定;正式的实体税法仅三部,国务院涉税的暂行条例有十多种,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出的涉税“细则”、“文件”和“通知”数以百计;其他由中央部委与省级部门发出的成千上万,更低层级政府制定的罚款和收费文件则更是数不胜数。

政府行使税收立法权并且不受制约,不仅造就了一个非常繁杂的税收制度,而且使得民众的税负一路高歌猛进。现在,政府开征新税的积极性持续高涨,社保税、二氧化碳税、环境税„„都准备试行,而民众和企业则苦不堪言,要求减税的呼声从没有断过。近十年来,我国税收增长迅猛,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远高于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税收增长几乎到了失控的境地。2011年,政府的税收收入为8.97万亿,同比增长22.6%,而我国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为9.2%,税收的增长速度是GDP的2倍还不止。税收增长失控,根源就在于国务院行使税收立法权。

常识二:税负什么样,福利就得什么样

民间有句谚语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税收也是这样的,国家征了税,就必须为民众提供福利。从理论上来说,税收与福利相关性的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是高税收、高福利,比如北欧各国、法国;第二种是低税收、低福利,比如美国、新加坡;第三种是低税收、高福利,这种模式基本上不存在;第四种是高税收、低福利,比如现在的中国。

法国是税收最重的国家。法国各项税收总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大大高于欧元区及欧盟的平均水平。法国税收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你购买了一台电视机,随后就会收到税务局寄来的一张电视税通知单;

居住在法国,每年须向地方政府缴纳居住税;平时缴过了道路税,但在高速公路开车时仍要付费;

法国所有的商品及服务都会加上20%的增值税,也就是说,一件定价为120元的上衣,其中20元会进入国库,连每月的电话费和水费都得再加上20%的增值税;

财富税,凡居住在法国境内的居民,若所拥有的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达66万美元以上,每年须缴纳财富税,且财产越多税率越高。

法国的税收之高我们可以感同身受,但其福利之好却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医疗:99%的法国民众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受保人能够报销看病费用的70%,如果购买了补充保险还可以报销剩下的30%,报销额度将根据受保人选择的保险而定。法国医疗保

障体系还专门对30种严重疾病(慢性疾病)“开绿灯”,如艾滋病、帕金森综合征等。假如有人患了这30种疾病中的一种,国家将全额支付其医疗费。

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大学,全是免费教育,如果能证明父母收入不济,学校还能提供免费伙食。

住房:政府通过补贴、税收、金融、保险、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鼓励中高收入家庭买房,帮助低收入家庭租房;政府的低租金住房建设机构,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住房点,凡是收入水平低于政府规定标准的家庭,都可以获得住房补贴;对民众各种形式的住房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全部免征所得税;为了鼓励民众贷款买房,法国政府规定,使用住房贷款买房的人,其贷款利息可作为支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进行税前扣除;法国约有一半的家庭租房,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免缴所得税。

其他社会保障与福利:共有近40种社会保险,涉及疾病、生育、工伤和职业病、残疾、养老、死亡、孤寡、失业及家庭补助和社会救助等各个方面,法国有99%的人口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与法国相反,新加坡选择了低税收、低福利的模式,税种少,税率低:

个人所得税:按20000新加坡元起征,税率介于3.5%到20%之间。

公司所得税:6%~18%,采用推算制度,可以和股东所需缴付税率抵消。

消费税:2007年从5%调高至7%。

印花税:采取累进制,即合同价格18万新元及以内的部分税率为1%,18万以上至36万新元的部分税率为2%,36万以上的部分税率为3%。

下注税:对博彩业等征收。

而与法国相比,新加坡的福利可谓少得可怜,基本上只有低收入人群才能享受到福利,但这并没有影响新加坡人的正常生活。因为税收低,政府“剥削”少,每个人支配自己的收入时有很高的自由度,这些收入可以很好地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高税收、高福利模式和低税收、低福利模式都符合税收与福利相匹配的原则,两种模式也都各有其利弊。在高税收、高福利模式下,人们生老病死有相对保障,社会贫富差距不大,弱势群体的利益能得到较好的照顾,但这样会导致穷人依赖国家,形成懒汉文化。在低税收、低福利模式下,政府的保障性福利只提供给低收入人群,税收很少以现金或实物方式返还给纳税人,这种模式则使个人相对独立,不依靠政府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低税收、低福利导致另外的一个结果就是经济有活力,财富总量增长快,藏富于民,还有一个好处,行政成本低、官员相对廉洁。

与法国和新加坡都不同,中国的现实是,税负较高、福利较少,民众支配自己收入的自由度不高。清华大学秦晖教授提出“负福利”的概念,说:“这种福利是以国家的强制力量

给特权者提供福利的一种制度安排:往往是收入高的人享受高福利,收入低的人享有低福利,没收入的人不享有福利。因此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数如果还不算太高,那么加上二次分配的话不但不会下降还会上升。这样的一种状态我就把它叫做负福利。”

负福利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所谓的福利并非处于民主选择,那么这种状态就很有可能发生。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国家干部的福利多好呀,可以买到廉价的住房,免费用车,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还隔三差五地发购物卡„„”,但这里提到的“福利”其实是“特权”,并不是现代福利制度所说的“福利”。现代意义上的“福利”,肯定首先是弱势群体享有,有钱有地位的少享受或不享受,而中国的那些“福利”都是权力越大,“福利”就越大,弱势人群不但没有,而且还要付出得更多。当今政府官员、国家垄断行业员工的“福利”,哪个国家能比?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负福利”的糟糕处境。

我们面临一个强大而不受制约的无限政府,这个政府消耗着巨大的社会资源,造成民众享受到的福利却与其税负极不相称。高税收并没有使普通大众受益,却造就了一批特权阶层腐蚀社会财富。

第三篇:世界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现状 

 大约世界上10%的人口即六亿五千万是残疾人。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世界卫生组织称残疾人的数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医疗的进步以及老龄化在持续增长。在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国家中,平均每人有8年、11.5%的生命是在残疾中度过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数据显示,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说,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教育普及率较低的国家残疾人比率较大。平均来说,受教育较少的人中19%是残疾人,相比之下,受良好教育人中11%是残疾人。

 在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中,残疾妇女比男性更多。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当中20%是残疾人,他们在各自所在社区里是最为弱势的群体。残疾妇女的条件更为不利,饱受性别和残疾带来的排斥。残疾妇女和女童特别容易受到虐待。印度奥利沙邦2004年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残疾妇女和女童在家里都遭到殴打,25%智力残疾的妇女遭到强奸,6%妇女被强迫绝育。

 根据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30%无家可归的青年是残疾人。一些国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下降到了20%以下,但是残疾儿童的死亡率却高达80%,联合王国国际开发部指出,在很多情况下残疾儿童根本无法存活。

 关于残疾人立法的比较研究显示,只有45个国家有反对歧视和其他关于残疾人的法律。在联合王国,伦敦证券交易所金融时报指数超过100的公司,其网站75%没有达到无障碍的基本要求,因此失去了1亿4千7百万美元的利润。

教育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发展中国家90%的残疾儿童没有上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数据显示,全球只有3%的残疾人和1%的残疾妇女拥有读写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尽管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人数在增长,但也不具有代表性。

就业  国际劳工组织称,估计全球有3亿8千6百万适龄工作的残疾人。在有些国家,残疾人失业率高达80%。通常雇主认为残疾人没有工作能力。

 印度推广残疾人就业中心的报告显示,印度残疾人人口高达总人口5%到6%,尽管有残疾人法例提供了3%的政府工作职位,但是就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印度有超过7千万残疾人,但是只有10万残疾人得到就业机会。

 2004年美国调查显示,只有35%的适龄工作的残疾人实际在工作,相比之下有78%的非残疾人拥有工作。三分之二的失业残疾人表示他们愿意工作,只是找不到工作。

 2003年罗格斯大学研究显示生理、心理残疾的人在美国工作场所中远不具代表性。三分之一被调查的雇主说残疾员工不能有效地完成规定的工作。第二个最普遍不雇佣残疾人的原因是担心其他残疾人设施的开销。

 2003年对美国雇主的调查发现,残疾人设施的费用只有500美金或者更少;73%雇主声称他们的的雇员根本不需要特别的设施。

 2002年调查显示,公司报告残疾人雇员有很高的保留率,可以降低再雇佣的高开销。其他美国调查显示在任职一年后,残疾人的保留率达85%。

 根据美国劳工部报道,数千残疾人成为成功的小企业拥有者。1990年全国调查显示,残疾人自主创业和拥有小企业经验的比率(12.2%)比非残疾人(7.8%)要来的高。

暴力

 在战争中,每一个孩子死亡,就有三个孩子受伤并落下终身残疾。世界卫生组织称,在某些国家,四分之一的残疾人是由受伤和暴力导致的。根据2004年联合王国调查,残疾人更容易成为暴力和强奸的受害人,并较难获得警方干预、合法保护或者预防保护。

 研究显示,发生在残疾儿童的暴力事件比非残疾儿童高1.7倍。

第四篇:教育现状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应当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最根本的事业。教育的成败,事关民族的存亡和国家的兴衰。因为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才和人才的合理使用。而人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的必然结果。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在惨败后迅速崛起,以色列能在弹丸之地长盛不衰,最根本的依靠就是几十甚至上百年来成功的教育所储备的巨量人才。

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神龛上就一直供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在教育实践上又特别强调师道尊严。因为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职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曾经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教育已经奄奄一息,教师也是半生不死。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其实这个教师节的日子,暗藏玄机:表面上是尊师重教,实际上它所宣称的理由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谁不知道毛主席是9月9日逝世的?似

乎主席一死,教师们就立马翻了身。这是在诋毁主席不重视教育,甚至污蔑主席在残害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险恶用心,那么教师节为什么不前不后,硬要选在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呢?难道这只是巧合吗?其实究竟谁才是真正尊师重教、爱惜人才?历史和现实的鲜明对比已经作了最好的回答,这里不必赘述。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实际上已经把中国教育的大环境完全破坏了:牢牢地捆住了学校和教师的手足,大肆放纵学生的散漫任性、好逸恶劳、不学无术,助长了一部分家长刁难学校和老师的歪风邪气。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祸害深远。现在全国的教育举步维艰,学生难学厌学,教师忍辱负重,大部分教师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职业倦怠症。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我想就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教育问题本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严重而影响深远的问题,也是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也开始腐败了。

首先,是教育的主导思想犯了严重错误,偏离了造就千百万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正确方向。把教育产业化,当作为少数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赚钱工具。给学生(孩子)持续不断地灌输极端自私自利的思想:读书只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前途,获得敲门砖、为日后升官发财进而过上醉生梦死的寄生生活做准备。其次,教育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出了大问题。教育系统的官僚脱离教育实际,钦差大臣满天飞,工作如蜻蜓点水,徒有形式,有的一门心思不择手段地搞钱,这种风气很快蔓延到相当部分教师(特别是城里教师)身上,而又没有实际办法加以约束。给教师许诺的政治经济待遇,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大大损害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和教师没有做到以法同等保护,过于偏袒学生和学生家长,让教师在工作中无所适从,虽然想管,但是却不能管不敢管也管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学生放任自流了。

第三,教材的编写出了问题。由于教育指导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出了问题,教材的编写必然出问题。教材体系上,逻辑混乱,支离破碎,毫无科学性可言。内容上,文科过于抽象,或者内容极其空洞,违背了学生的成长规律与生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没有了;理科过于生活化,过于强调推导体验的过程,忽略了必要的直接的理论介绍与学习。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难教厌教,学生难学厌学。

第四,教育资源的整合出了问题。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巨大,可是最后直接用于教育一线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了,相当部分落入了少部分人的腰包。学校布局极不合里:有的地方学校过于集中,教师特别是高素质教师严重超编,人浮于事;而有的地方学校已经销声匿迹了,或者寥寥无几,教师特别是高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受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师资和生源争夺恶性竞争甚至相当惨烈。优秀教师甚至不优秀但有一定关系的教师,大量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区集中,形成教师的盲目性流动。学生的入学制度也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

第五,大中专学生的培养与就业问题相当严重,特别是就业压力巨大,这又与各种改制盘根错节,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稳定。近几年经常耳闻目睹大学生甚至不少研究生的自杀事件。这是腐败的教育的结果。教育的腐败。高校内教书不育人,甚至用反动堕落的西方文化育人的教师有多少?3/4。学校内有几个真懂教育并且将心用在教育上的领导干部?大概不到5%。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课程取消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课程取消了,增加了若干流氓文化课。毛主席时代行之有效的教育方针政策被彻底的改变了。关心人类命运关心祖国命运的门,被碾碎了,堵死了,只关心个人,只顾结果不顾手段过程的拜金主义充斥了整个中国,汉奸门大大地敞开着。还有着人类良心的大学生?等着失业还是等着自杀?

由此看来,中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谁来拯救!……

第五篇:世界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范文

世界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一、引言

本文不拘泥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力图从世界背景看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并尽可能地依据具体数据来说明观点,从而鲜明地区别于我国很多学者在介绍外国私立教育时所常用的定性方法。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为教育决策提供些许相关决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

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这

句话既明确了国家政府对我国民办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对民办学校的“补充”功能作出了原则

性的规范。然而,这里的“补充”是维持民办学校现有办学规模的补充,还是允许其适度发展的补充,尚无明

确说明,只能等待《条例》的“实施细则”来作出规定。而本文可作为“实施细则”的一个小小的注脚,因为

我国民办学校规模的预测和确定,不能完全忽视国外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和经验。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报告》里的有效数据。所谓“有效数据”,就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数据,也有九十年代的数据。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一个时期的数据,则不在选择之列,因为无法作前

后对比。在这一原则下,笔者选择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数据和7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中等教育的数据。数据均为同一个指标,即私立学校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通过对这个比值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将得出几点结论,并将结论作浅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国私立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附图{图}

表1的释读和分析:

(1)本表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初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美国,1980年的比值为11,而1992年的比值为10,其变化特征为下降,尽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初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

有53个,占54;有所下降约有28个,占28.6,而没有变化的有17个,占17.3。

(3)表1表明:国外的私立初等教育,尽管在各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但发展和上升的势头是明显的。

附图{图}

表2的释读和分析: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个百分点;格林纳达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个百分点。

(2)在变化最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增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有8个,降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仅有3个。

(3)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5个,占98国的15.3,说明多数国家的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之内,私立初等教育变化的相对平稳是明显的。

(4)就地区分布而言,增降幅较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亚洲,很少出现在欧洲(东欧除外)和北美洲,说明这些地区的私立教育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公私立初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附图{图}

表3的释读和分析:

(1)本表的两组比值代表了两个极端,虽然就统计而言,它们都不在常态分布范围之里,但12年间未出现较

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机构与其环境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2)这些国家的比值,无论是特殊的高,还是特别的低,绝大多数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尽管上升的幅度多数在两个百分点之内。

(3)比值较低的国家,其公立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这些国家似乎十分珍惜那百分之一和百

分之二,而不是政府缺乏财力来举办这很小一部分的教育。

(4)国别的地区分布在表3中没有表现出特别之处。好范文版权所有

附图{图}表4的释读和分析:

(1)表4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26.5;在5~9之间的有17个国家,占17.3;在10~24之间的有34个国家,占34.7;在25~49之间的有11个国家,占11.2;在50以上的国家有10个,占10.2。

(2)比值在25以内的国家有77个,占78.6;在50以内的国家共88个,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数国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规模都在25以内,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种补充。

三、78国私立中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附图{图}

表5的释读和分析:

(1)本表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中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比利时,1980年的比值为64,1992年的比值为66,其变化特征为增加或上升。

(2)在7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中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

有42个,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个,占37.9;未发生变化的有5个,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围而言,上升势头是明显的。

附图{图}

表6的释读和分析:

(1)博茨瓦纳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个百分点;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个百分点。

(2)增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9个国家;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4个国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个百分点之上;如果与表2相比,则可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的变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区分布而言,升降幅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基本不在此列。

附图{图}

表7的释读和分析: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除孟加拉国、斐济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国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数前10位的国家中,除斯里兰卡和希腊未发生变化外,其它国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从表7与表3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一些,例如就

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数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则由48上升到62。好范文版权所有

附图{图}

表8的释读和分析:

(1)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7个国家,约占9;在5~9之间的,有14个国家,占17.9;在10~

2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33.3;在25~49之间的,有19个国家,占24.4;占50以上的国家有12个,占1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内的国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间的国家有

40个,居三分之二多。

(3)如果按照10个百分点划段,那么则发现:10以内的,有23个国家;11~20之间的,有17个国家;在21~30之间的,有12个国家;换言之,多数国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30以下。

(4)将表8与表4作一比较,则可以发现:多数国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规模要大于私立初等教育的规模,因为

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25以上的国家,仅占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规模超过25的国家,约占40。

四、结语

自1980年至1992年,私立初等教育规模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有28个,占98国的28.6,私立中等教育规模

有所下降的国家和地区共31个,占78国的40弱。由此我们可从反方向得出:世界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明显的。私立中小学教育继战后初期的大发展而曾出现较为严重的下滑,那么为什么八十年代以来能够出现这种反

弹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增加教育服务的品种,扩大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而选择的背景,自然是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的反映,以及人们对公立教育信心的不断下降。因此,鼓励私

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成为不少国家的共识,这里的鼓励不是以牺牲公立教育为代价,而是尽可能的创造适度竞

争的氛围,以带动公私立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如果说传统上私立教育的发展往往是与宗教因素、个人行为相

关更多的话,那么这个时期政府行为的日益凸现则是其突出的特点。

下载世界教育现状(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教育现状(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启示 荐 1944 刘文海原创| 2012-07-11 08:00 | 收藏| 投票 关键字:启示 世界旅游业 本文出自《中国市场》杂志2012年7月,作者:刘文海 摘要:旅......

    研究生教育现状

    导师制虚名化。现在大学里研究生导师每一届要指导三四个学生,甚至更多,以现阶段的两年半学制为例,则每个导师需要指导十几个学生。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如此多的学生。 毕业......

    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 (鲁林岳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国家督学) 自“十二五”起,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

    如此教育现状

    如此教育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紧张,网上牢骚随处可见;学生不堪重负、频受打击,厌学、逃学、闹离家、闹自杀! 有些教育管理者一手打着“教育为了一切学生、不能体罚、变向体罚学......

    涟源市教育现状

    涟源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一、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教育部门办中小学校312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中职学校1所、初中学校52所、小......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 煤炭资源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 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

    论世界水资源现状之保护

    论世界水资源现状之保护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Water Situation 姓名:王健班级:财务管理0902学号:2009012579 摘要: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5%,近7......

    世界渔业组织发展现状与趋势

    渔业是指包括内陆和海洋水域捕捞野生鱼类资源,以及经放养增殖和各种水产养殖而获得鱼类产品的产业。渔业在世界食品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球有4000多万人从事捕捞渔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