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风筝的故乡(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1: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风筝的故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风筝的故乡》。

第一篇:7、风筝的故乡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备课教师:元江一小 龙秀清

7、风筝的故乡

教学目标:

1、掌握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撤销命令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铅笔、刷子工具的使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放风筝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风筝的外形和画面多种多样,利用计算机画图软件的画笔,我们也可以设计自己心中的风筝,今天我们就来实现这个梦想!

二、新授

1、使用铅笔和刷子工具画风筝

单击工具箱中的的“铅笔”工具,从颜料盒中选择一种那个喜欢的颜色,把鼠标指针移动到画布上,按住左键任意拖动,在结束位置松开即可画出一条线段。

刷子工具的使用和铅笔差不多,但是刷子工具的种类比较多,注意在样式区域中选择不同的刷子。(教师边讲解边操作,用铅笔和刷子工具画出蝴蝶风筝的形状)

2、撤销命令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撤销”,完成画错时候的失误修改。

三、互动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画出一个蝴蝶风筝(课本上图7-3),也可以按照自己设计的风筝图来画。

四、总结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教师补充。

第二篇:7风筝 复习教案

风筝

鲁迅

一、导入,出示复习目标

1.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解词;

2.揣摩文章语言。

二、出示复习提纲

1.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注意节奏,带有感情;

2.掌握有关作者鲁迅的文学常识;

3.生字带拼音写两遍;

4.解词背下,默写一遍;

5.课后练习题一、二。

三、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复习提纲,进行复习。

四、小组检测

根据复习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检测,小组长负号责,注意落实到位。

五、课堂小测

当堂检测一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关作者老舍的文学常识,默写默写如下生字生词“蟹、堕、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惊惶、瑟缩、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伶仃”,默写解词“肃杀、嫌恶、丫杈、笑柄、瑟缩、苦心孤诣”。

六、小组间互批互改

小组之间用红笔相互批改,默写错误的地方重点再写一下,掌握为止。

七、布置作业

1.本节课文学常识默一遍;

2.本节课生字、解词写一遍、默一遍。

第三篇:7、《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难点很多,亦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正适宜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找资料,阅读文章,提出疑问,谈出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兄弟之间的感情;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结合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亲情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重点和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

1)查词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意。

2)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了解:1925年左右中外社会情况;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

2.搜集相关资料,揣测一切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准备。3.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先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

(因为鲁迅就说过知人论事说,要看一个人的作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人)

三、检查预习与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

2.学生齐读课文,要力求读准音,把握好节奏,读出感情,做到声情并茂。

3.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文意,找出看不懂的地方标示出来。4.四人一组把搜集到的资料归纳整理,选择代表展示结果。

四、质疑探究: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概述一下。

参考: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2.请同学们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在进行适当的订正、补充。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感受?你喜欢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不拘一格,但要引导学生能够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地说出自己的原因。

辅助性问题(视具体情况可有选择的提出):

“精神的虐杀”之的是哪件事?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为什么哥哥要这样做?为什么弟弟不反抗? 如果你是哥哥,你会不会这么做?为什么? 如果你是弟弟,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为什么? 借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章。

五、加深感悟:

1、学生自选最喜欢的段落阅读,体会文章。交流阅读体会。

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潜在的表现欲,促进他们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景物描写的理解,是个难点,借机要讨论透彻,并结合学生的语言做好总结。

2、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参考: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写作过程中恰当的运用景物描写,以烘托人物的心情。对现实人物的适度艺术化。

六、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他与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2.口语表达训练:

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七、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

2.搜集有关风筝的诗词篇章。

《风筝》教学设计

东亚一中

段兴悦

2008年6月

第四篇: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云:“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生动地描写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清代郑板桥《怀潍县》中的诗句“纸花如雪满天飞”,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春回大地之时,人们放飞风筝,也放飞梦想。

大约500多年前的明代,风筝就已传到朝鲜,后又陆续传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和美洲。而中国的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世代传承,风格各异,有粗犷豪放,有活泼精巧,有色彩绚丽,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名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传世佳作。(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张东伟)

第五篇:《纸船和风筝》教案设计7

《纸船和风筝》教案

作者:赵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5.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三)导读感悟1 ~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 3 4 5 6

(四)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7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你和朋友吵架了,是怎样和好的呢?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下载7、风筝的故乡(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7、风筝的故乡(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_风筝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品的批......

    《风筝》

    《风筝》 六、内容研讨 第一组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理解。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

    《风筝》

    《风筝》 组别:七年级 语文学科时间: 2011-12-11 主备人:唐宜斌年级主任签名: 唐宜斌学科组长签名:张建勇 学生姓名:组别:预习评价:反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

    《风筝》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风筝读后感

    风筝读后感读《风筝》有感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风筝读后感。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

    风筝 读后感

    风筝 读后感一今天老师教了《风筝》这一课,风筝 读后感。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风筝》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一、作家作品简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风筝》。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生:他有个弟弟叫周作人,也是伟大的文学家......

    风筝随想

    风筝随想 今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决定去放风筝。 来到广场,那已是人山人海,风筝更是姿态万千,让人看得目不暇接,我也不甘示弱,拉起三角鱼飞奔起来,呵!上去了!我又开始放线,风筝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