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数列求和教学的行动研究
特殊
佛山市第二中学
邓碧兰
一、发现问题---我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三个理由促使我要解决这个问题:(1)连续教了几届高三的学生,他们对这类问题的掌握都不是很理想,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时做练习,一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就会感觉无从下手,正确率和得分率都不高。(2)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数列一直被列为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数列求和问题更是数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在压轴题中出现。(3)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七条:强调本质,注意适度的形式化。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二、计划——我要解决的问题
我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发现造成高三的学生害怕这类题型和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有(1)特殊数列求和是高二第一学期的内容,课本只是介绍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而特殊数列求和所包含的错位相减求和、裂项相消求和、分组求和这部分内容课本都没有介绍,只是在必修五第69页A组题第4题出现了三条这种类型的题目,其中两条用分组求和,学生对分组求和掌握基本没有问题,一题用错位相减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求和的题型书本没有出现。(2)由于课本没有这部分内容,老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是直接讲结论后就让学生模仿着去应用,学生不清楚这个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就体会不到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机械的模仿往往是题目稍有一点变化思维就转不过弯或时间稍长就完全遗忘。(3)求和过程包含比较繁琐的运算,有不少同学懂得用什么方法去求和,但由于运算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会做但得分不高。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今年我教完一届高三毕业生,学校安排我教高二理科数学并担任备课组长,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在教授数列这部分内容时,我和同事经过深入的讨论后制定以下的方案:(1)在讲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采用多种方法,从这些方法中渗透错位求和与裂项求和的思想,让学生清楚这些求和方法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2)等比数列求和要落实到位,力保运算过程不要出错。(3)增加这类题型的练习量。(4)延长这类题型的练习周期,连续4周的周测都出1或2题该类型的解答题,第一次月考和中段考也各出一条该类型的解答题。
三、行动——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目标:
(一)、当学生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及其应用后,我设计了一组思考题:(1)已知数列an1n1n,如何求an的前n项和Sn。
(2)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正项等差数列,bn={bn}的前n项和Sn
1anan1,如何求数列
(3)若an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求
1111; a1a2a2a3a3a4an1an开始做第一小题时,学生只是关注数列an是否等差数列,当知道不是等差数列数列后,就认为没有公式套很难做,我点拨学生关注该数列通项的特点,很快有学生发现该数列的通项可变形为ann1n,2132n1nn11,则sna1a2an第一小题突破了,后面两题学生知道先去考虑通项能否变形,结果发现第二小题的通项可变形为bnan1anan1anan1and(其中d为公差),第三小题的通项可变形为1an1and(11),那么这两道题的求和就与第一道一样,通过前后抵消求得。我又anan1引导学生对这三道的特点进行归纳,发现这些数列的通项原形都是分数形式,经变形后原数列每一项均可拆为两项,求和时中间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经历了这个过程,裂项相消求和的思想自自然然地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布置两条作业:(1)已知数列an1,求an的前n项和Sn。
n22n(2)已知正整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对任意的正整数n满足2Snan1。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设bn1,求数列{bn}的前n项和Bn。
anan1从作业的情况看,重点班的学生全部会做,普通班除5个基础实在很差的同学不会做,其余的也都会做,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在学习等比数列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用了3种方法,其中两种如下:
解法1:当
q=
1时,ana1,Snna1,当
q1
时,设Sna1a1qa1q2a1qn2a1qn1
①
两边同时乘以q,得qSna1qa1qa1qa1q①-②得
(1-q)Sna1a1qn
23n1a1qn
②
a1(1qn)∴ Sn
1q我让学生思考这种解法最巧妙的地方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认为是在①式两边同时乘
以公比q,使得①式左边的第2项至第n项变成②式左边的第1项至第n-1项,出现的位置恰好错了一位,两式错位相减抵消了n-1项,实现了求和。此时,学生第一次体会错位相减的思想,但我当时并没有把错位相减这个概念提出来,好戏还在后面。解法2:当q=1时,ana1,Snna1,当q1时
Sna1a1qa1q2a1qn2a1qn1
a1a1qa1qa1q2a1qn1a1qn()()()1q1q1q1q1q1qa1a1qn
1q1qa1(1qn)1q这种解法只做到第2步时,学生已经在下面惊呼“妙,裂项求和。”通过这种解法又一次让学生体会裂项相消求和的思想。
掌握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后,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
1、已知等比数列an,a11,a464,求q和Sn;
2、已知等比数列an,a3
39,S3,求a1与q; 223、已知anan,求an的前n项和Sn;
4、已知ann3n,求an的前n项和Sn。
前面两道题学生一下子就解决了,第三道不少同学没有对a进行分类,第四道题很多同学写出Sn13232333434n3n后就不知如何做下去,我就引导他们能不能象推导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解法1一样去做,学生动手做出下列步骤:
Sn13232333434n3n
①
3Sn132233334435n3n
1②
① -②得:2Sn1313213313nn3n1
③
学生又开始说做不下去,因为不象解法1几乎全部项都抵消,我引导他们认真观察,虽然没有抵消,但③式左边的项有没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前面的n项恰好是等比数3(2n1)3n1列,很快就算出Sn。我又启发学生去观察能用这种方法的数列的通项44公式有什么特点,得出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相乘构成的,那么就可以用错位相减求和。为了巩固成果我布置必修五第69页A组题第4题为作业,题目如下:(1)(a1)(a2)(an);
2n
(2)2351)(4352)(2n35n);(3)12x3xnx2n1。
(三)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除第二题做得较好,另外两题都做得一塌糊涂,我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共同的原因是分类思想没有形成,不懂得对a和x进行分类讨论,第三小题错误原因还有如下:
Sn12x3x2nxn1
① xSnx2x23x3nxn
②
23n1n①-②得(1x)Sn1xxxxnx(“▲”为错误地方,以下同,前
▲面都是“+”号,很多同学理所当然认为最后一项前面也是“+”号,正确应该是“-”号。
或者①-②得(1x)Sn1xx2x3xn1nxn
1x▲2n1
(很多同学以为1xxx的最高次nxn1x数是n-1,所以就是n-1项的和)。
或者①-②得(1x)Sn1xx2x3xn1nxn
n11xnnxn
1x1xnnxn(左右两边没有除以1-x)。Sn1x原因找到了,我又认真地把错误原因和学生一一分析,让他们将做错的作业又重新做了一遍,从检查情况来看,效果好多了,基本没人再错。
(四)周测的时候,我们又做了一题,结果又一次出乎我们的意料,都知道用错位相减,但很多同学的答案就是不对,我们又认真分析原因,又发现新情况,这次的题目是:求13x5x2(2n1)xn1的和,解题过程:
Sn13x5x2(2n1)xn1
①
xSnx3x5x(2n1)x
② ①-②得(1x)Sn12x2x2x2x23n123nnxn(很多同学仍认为左边的前面 n项是等比数列,实际上不能包括第一项。这说明学生学得很不灵活,题目稍有变化,思路却一成不变,这样是很难学好数学的。)
我评讲周测卷时,又一次让学生去思考和总结究竟如何做才能既懂得用错位相减,又能够整个过程不出错,总结如下:
(1)(2)(3)(4)(5)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相乘构成的,那么就可以用错位相减求和; 假如公比不确定,要分类;
两式相减时,最后一项是“-”号;
相减后的等式左边从第二项到倒数第二项是等比数列,有时候包括第一项,求该等比数列的和时,要注意有多少项;
最后要记等两边同时除以1-q,才能求出和。
四、考察和反思——我发现的问题是否解决
后来又在周测和月考、期中考中反复出现特殊数列求和问题,情况一次比一次好。采用何种方法求和,学生基本会判断,运算过程的准确率也提高很多,从解决的过程中,有很多做法是值得以后处理其它问题时借鉴的:
(1)认真分析造成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或某部分内容总是学不好的根源和清楚纠正它的最好时间,使高一和高二的教学真正能为高三打好坚实的基础。也让前一届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尽量不要在新一届的学生中历史重演,当然是指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还是要借鉴的。
(2)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你能从中找到很多学生知识或演算过程中的盲点,这些盲点如果能一一纠正,那么学生的提升空间是很大的。
(3)让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能力,单纯的模仿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时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归纳总结非常必要。
五、结论——我的目的基本达到
期末考试禅城区统考,压轴题就是一道数列综合题,第一问求通项,第二问求和,就是用错位相减求和,由于求通项难度挺大,如果通项求不出来就无法求和,我分析了我校的学生在这道题中的表现,只要通项求出来的,基本知道用错位相减去求和,准确率也很高,能拿到10分以上的人数全区是最多的,该题的校平均分也是全区最高的,由此可以证明我发现的问题基本解决。
行动研究使我学会如何去自我反省,通过行动研究使我增进对课程、教学问题的认识,从而改善我的教学。
第二篇:《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联想、转化、化归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
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的正确选择
三、教学难点:
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如何化归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四、教学过程:
求数列的前n项和Sn基本方法:
1.直接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等比数列求和时注意分q=
1、q≠1的讨论; 2.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几项,使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再求和; 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几项之差,使在求和时能出现隔项相消(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求和.如: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旧知,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学习《数列求和》第一课时,课标要求和学习内容如下:(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课件展示): 例1:求数列 112,214,318,,101210,,n1n,2 的前n项和。
[问题生成]:请同学们观察否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设问:既然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那么就不能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 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此数列有何特征
111111,3,5,7,9,的前项和。2481632n 练习1.求数列
22n-1 练习2.求数列1,1+2,1+2+2,···,1+2+2+···+2,···.的前n项和。
例2:求数列1111,…的前n项和。,,......122334n(n1)[教师过渡]:对于通项形如an裂项相消求和方法
练习3.求和
练习4..求和sn1(其中数列bn为等差数列)求和时,我们采取
bbbn11121231nn1
[特别警示] 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方法时,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有可能前面剩两项,后面也剩两项,再就是将通项公式裂项后,有时候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才能使裂开的两项差与原通项公式相同。
五、方法总结:
公式求和: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a的前n项和可直接用求和公式.分组求和:利用转化的思想,将数列拆分、重组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和.裂项相消:对于通项型如an1(其中数列bn为等差数列)的数列,在求和时
bbbn1将每项分裂成两项之差的形式,一般除首末两项或附近几项外,其余各项先后抵消,可较易求出前n项和。
六、作业布置:
第三篇: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平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平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习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习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习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平方差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习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习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习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习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 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平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2
高三复习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 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 ,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3
在高一(5)班上好“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一堂课后,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我对求和公式上课时遇到的几点问题提出了一点思考.
一、对内容的理解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1.“数列前n项的和”是针对一般数列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教材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本节内容首次研究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从等差数列中跳出来”学习这个概念,以免学生误认为这只是等差数列的一个概念.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掌握公式”来解释,应该使学生会推导公式、理解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其实还不止这些,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更高境界的教学追求,这一点后面再作展开.本节课在这方面有设计、有突破,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环节似乎还不够充分,因为这个层面上的学习更侧重于让学生“悟”.
3.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内容很丰富.本节课只考虑“已知等差数列,求前n项”的问题,使课堂不被大量的变式问题所困扰,而能专心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处理比较恰当.
二、求和公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中,有两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另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大家都很熟悉,本节课基本按教材的设计,依次解决几个问题。
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的揭示是本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以往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倒序相加”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关键,而忽视了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考.同样是求和,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事实上,前者是100个不相同的数求和,后者是50个相同数的求和,求和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是100个还是50个,而在于“相同的数”与“不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求和是一个极其简单并且在乘法中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将不“相同的数求和”(一般)化归为“相同数的求和”(特殊),这就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思想精髓.不仅如此,将一般的求和问题化归为我们会求(特殊)的求和问题这种思想还将在以后的求和问题中反复体现.
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链:
为什么要对和式分组配对?(因为想转化为相同数求和)
为什么要“倒序相加”?(因为可以避免项数奇偶性讨论)
为什么“倒序相加”能转化为相同数求和?(因为等差数列性质)
由此可见,“倒序相加”只是一种手段和技巧,转化为相同数求和是解决问题的思想,等差数列自身的性质是所采取的手段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
三、几点看法
1.注意挖掘基础知识的教学内涵
对待概念、公式等内容,如果只停留在知识自身层面,那么教学常常会落入死记硬背境地.其实越是基础的东西其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往往越深刻,值得大家带领学生去认真体验,当然这样的课不好上.
2.用好教材
现在的教材有不少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反复领会教材的意图.当然,由于教材的客观局限性,还需要教师去处理教材.譬如本节课,课堂所呈现的基本上是教材的内容顺序和教学设计,但面对教材所给的全部内容时,课堂能否在某个环节上停下来,能否合理地选取教材的一部分内容作为这一节课的内容,而将其他的内容留到后面的课,这就体现教师的认识和处理教材的水平.
3.无止境
一堂课所要追求的教学价值当然是尽量能多一些更好,但应分清主次.譬如本节课还用了几个“实际生活问题”,意图是明显的,教师的提问和处理也比较恰当.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4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习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例、习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近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习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习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习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5
对于高考班来说,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储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迎接高考。而最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创新题多数都是数列部分的题目,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掌握高考常考题型,并能达到举一反三。
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向同学们总结了近五年的高考题中数列部分的题目所占分值的平均分,意在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然后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让同学们能够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第三让同学们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利用一定的时间记忆,主要是记忆公式,因为这部分的题目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问题,第四是典型例题,我总结了三种例题,也是高考易考题型。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比较踊跃,并能对问题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找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2.教学方式符合教学对象。复习课就是要以总结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很方便的了解了重难点,通过典型例题直观的了解考试要点。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让同学们背公式的过程中花费时间太长。课后反思,如果当初就把几个公式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背,然后通过教师考察或小组成员之间考察,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放”的力度不够。在分析典型例题时,总担心个别基础不好的同学不会,本来可以由学生阐述解题方法,也由我来说,所以学生的主动权给的不够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实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总之,认认真真准备一堂课,课后会有很多感触,及时整理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反思,确实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很多的启示。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标志设计教学反思辨别方向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习课,主要是对特殊数列求和。对于数列的复习,我觉得主要是复习好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另一个是如何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这里的求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内容,因为此前学生一直是使用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的,让他们忽然去理解和掌握错位相减和裂项相消等方法去求和,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这堂课不仅仅是复习课,而且也是一堂新课,课题是求和,学生一看就明白,但求和的对象变了,求和的方法变了。我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循序渐进,不赶进度,学生要是不能掌握,那就再来一遍,特别是错位相减法,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列可以用错位相减法,但算不出正确的结果,所以课堂上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一下做错位相减法的题目时要注意的地方,什么地方容易错,什么地方要注意等,争取在做作业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列求和在整个数列知识中试比较综合的内容,知识点多,方法也多,在做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该用什么方法,然后再着手,加上细心才能把题目做对,而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这点耐心和细心,总想着花最少的时间做较多的事,有时还不检验最后的结果,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的地方,教会学生耐心、细心地做题,确保题目的正确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同时在备课的时候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高三总复习冲刺阶段的复习课,为了更好地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对数列及其求和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展示了20xx年的高考大纲中对数列问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列问题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同时将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例题进行展示,为的是让学生充分把握好数列问题的难易度,做到心里有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例1中运用的分组求和法和例2中的裂项法,从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掌握较好,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例3所涉及到的错位相减法显然难度有点太,学生完成起来有点困难。
梳理归纳环节上,总结反思了每道例题的出题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清楚高考中每一道题都有它自己的考察方向。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复习中去。
目标检测部分,意在将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重温,两道练习与例1和例2是相对应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一定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展示目标,组内讨论,小组展示并释疑解惑,然后通过练习进行辨析,学生自己归纳求和方法,再接下去是方法的应用和巩固,即目标检测,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
2、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能给学生以鼓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准确的指出学生在处理问题中的不足并帮助及时改正。
本节课的遗憾:
1、在做时例3这张幻灯片没有设计好,导致字有重叠看不清。
2、还应更注重细节,讲究规范,强调反思;
总体来讲,在教授中始终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本课。采用将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学习效果好。通过对本节课系统的回顾,梳理,发现部分学生在知识点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给以恰当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困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我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8
这节课是高二数学第七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首先,是备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求和,是现阶段学习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关于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并且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1)学生的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2-992+982-972+962-952L+42-32+22-12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平方差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
199+195+191+L+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
100+99+98+L+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2)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例2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一位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时我的脑子在快速地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讲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奇数的和之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篇: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习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例、习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近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习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习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 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习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第五篇:数列求和教案
课题:数列求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数列求和方法.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
教学重点: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 教学难点: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
教学过程
1.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1)Sna1a2an2Snn(a1an)
Snanan1a112223210222 例1.求和:2110222923282101分析:数列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和为1,故宜采用倒序相加法.
小结: 对某些前后具有对称性的数列,可运用倒序相加法求其前n项和.2.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2)Sna1a2a3an(1q)Sna1an1 qSaaaa23nn1n23n例2.求和:x3x5x(2n1)x(x0)
3.分组法求和
1的前n项和; 161例4.设正项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前n项和为Sn,且210S30(2101)S20S100
2例3求数列1,2,3,4(Ⅰ)求an的通项;(Ⅱ)求nSn的前n项和Tn。例5.求数列 1, 1a, 1aa,,1aaa121418,的前n项和Sn.n(n1)解:若a1,则an111n, 于是Sn12n;2 n1a1 若a1,则an1aan1 (1an)1a1a1a1a21an11a(1an)2n于是Sn [n(aaa)][n]
1a1a1a1a1a1a111 1212312n22n14.裂项法求和 例6.求和:12112(),n(n1)nn11111112n Sna1a2an2[(1)()()]2(1)223nn1n1n1解:设数列的通项为an,则an例7.求数列112,1231,,1nn1,的前n项和.解:设annn11n1n
(裂项)
1nn1则 Sn12312
(裂项求和)
=(21)(32)(n1n)
=n11
三、课堂小结:
1.常用数列求和方法有:
(1)公式法: 直接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化归法: 将已知数列的求和问题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问题;(3)倒序相加法: 对前后项有对称性的数列求和;
(4)错位相减法: 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数列求和;(5)并项求和法: 将相邻n项合并为一项求和;(6)分部求和法:将一个数列分成n部分求和;
(7)裂项相消法:将数列的通项分解成两项之差,从而在求和时产生相消为零的项的求和方法.四、课外作业: 1.《学案》P62面《单元检测题》 2.思考题
11146前n项的和.481612n2(2).在数列{an}中,an,又bn,求数列{bn}的前n项的和.n1n1n1anan12(1).求数列:(3).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a5a69,求log3a1log3a2log3a10的值.解:设Snlog3a1log3a2log3a10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mnpqamanapaq
(找特殊性质项)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logaMlogaNlogaMN
得
Sn(log3a1log3a10)(log3a2log3a9)(log3a5log3a6)
(合并求和)
=(log3a1a10)(log3a2a9)(log3a5a6)
=log39log39log3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