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时间:2019-05-15 01:4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第一篇:《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公报》的喜爱之情和对文学、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

2、学习心理描写,白描、反语等习作手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提纲导读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看题质疑。

1、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名作家孙犁的一篇文章,师板书课题。

2、学生看题质疑,师板书并分类。

二、初读课文,解疑,概括内容,理清思路。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问题并概括内容。

三、质疑解疑,细读品悟。

1、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请大家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2、学生质疑作者家里穷,为什么他还坚持订阅《大公报》? 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还说“无微不至”?

课文中为什么有“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这样的字眼? 妻子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借给作者?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段落来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订报又是怎样读报的?

1、《大公报》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想给《大公报》投稿。

2、“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的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我把报纸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登着广告的糊在顶棚上,或仰或卧,或立或

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四、课文重点讲解。

1、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如:(1)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2)这样的好人还是少些为妙!

2、白描也叫素描,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白描往往起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传神效果。

五、深入中心升华理解。

1、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们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

(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2、什么是“取法乎上”?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发言。

六、板书设计。报纸的故事 筹订报纸 喜读报纸 裱糊房屋 渴望阅读 追求真理

第二篇:《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提纲导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名作家孙犁的一篇文章,课文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果如何等)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清思路。本单元我们重点进行了小标题的训练,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什么吗?

订报 读报(板书)

二、质疑解疑,细读品悟

1、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请大家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

2、学生质疑

作者家里穷,为什么他还坚持订阅《大公报》?

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还说“无微不至”?

课文中为什么有“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实录”这样的字眼?

妻子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借给作者?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段落来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订报又是怎样读报的?

课文的重点是“

1、《大公报》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我”认为《大公报》上的文章好。想给《大公报》投稿。

2、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的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我把报纸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登着广告的糊在顶棚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习作知识:

1、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

反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如:1.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2.这样的好人还是少些为妙!

2、白描也叫素描,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白描往往起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传神效果。

三、深入中心 升华理解

1、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们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

(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哀。)

2、什么是“取法乎上”?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发言。

第三篇:教学设计1:半截故事

《半截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半截故事》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关于人物个性话题,由上一篇《周处》引出这一篇《半截故事》,与贾平凹《听来的故事》对照阅读,更能引出学生的感情和评论,本文通过讲述周处鲜为人知的后面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罪恶。而人们齐心协力把后半截故事埋起来的行为更让人产生很多的感叹和思考。在本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剖析文学性作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分析】

经过之前的学习现在的初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而且学生对学习这种评论性文章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都很关注情节的发展、评论的内容,并且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这篇课文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领悟道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评论的写法,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去。

2.知道本课中作者创作的相关历史背景,概括相关内容,能够读出有关资料中的主要内容;

3.掌握评论是指批评或者议论的文章,能够说出作者评论的内容是什么。并能学习这种评论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上去。

4.理解文章的内容,能够说出文中主要讲述周处鲜为人知的后面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罪恶。而人们齐心协力把后半截故事埋起来的行为更让人产生很多的感叹和思考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文章通过讲述周处鲜为人知的后面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罪恶。而人们齐心协力把后半截故事埋起来的行为更让人产生很多的感叹和思考。

【教学方法】

本课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文章类型、结构、特点等内容的教学,适合使用讲授教学法,学生则在听取讲授的同时参与适当的讨论。对于评论性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内容,适合在老师的引导中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来实现教学。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品读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学习学法】

讨论学习法,【课前准备】

1.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的写作背景。

2.搜索、剪辑本课中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思想的视频或音频。3.批阅学生预习内容,总结共性问题,确定准确结论。4.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效衔接各教学环节。【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相关视频,导入课文

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读书人中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为人们心目中正能量人物。然而当代作家王鼎钧却为我们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后半截故事,贾平凹又将其改编成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其中之一王鼎钧的《半截故事》,看看周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检查预习1.教师:作者简介。

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人,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品红豆诗人的诗》,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梁”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和《我们现代人》在台湾总发行量60万册。他淡薄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风格多样,题材丰富。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由于对日抗战,王鼎钧少年时代就和家人分离,八年抗战,他有四年多时间在日本占领区生活,打过游击;抗战军兴,1942年夏去大后方投入李仙洲将军创办之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抗战末期初中毕业即辍学从军,随国民党军队宪兵团经南京、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1949年到台湾。

2.学生填空:加粗字注音。

幡然悔悟(fān)倏忽(shū)疑惑不解(huò)当头棒喝(hè)衷悃(kǔn)

三、感知课文

(一)读上半截故事——赞一个猛士!

指导语: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1-5段,你认为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从文本中找出依据,分析人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词句)

明确:

1.周处不畏凶险,为民除害。得知自己为患乡里,便幡然醒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周处是一个执着用功,有才华的人,文武双全,后来步入仕途。

(二)读下半截故事——悲一个忠士!讨论:

1.周处步入仕途之后,性格有没有改变? 明确:仍然是为人忠直,做人不畏险恶。

2.虽然知道司马彤居心不良,可周处还是决心上战场,为什么?

明确: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心。周处的心中有“以身殉国”“人臣尽节”的信念,所以才甘心情愿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尽忠。

归纳总结:这是一个把信念看的比生更重要的英雄,是一个悲剧的忠士。然而他自己却没有丝毫的悲凉之感,有的只是一种悲壮的豪情。

(三)合两截故事——叹一个壮士!

指导语:请同学们阅读这两段文字,并把两段文字结合理解,说说对周处有怎样的评价或新的感受。周处前半截故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周处后半截故事:297年正月,齐万年屯兵七万于梁山(位于今陜西乾县),司马肜、夏侯骏逼周处仅以五千兵力发动攻击。周处抗议:“我军没有后援,必然失败,不只会死,而且为国取耻。”司马肜不听,逼迫周处前进,与齐万年军战于六陌(位于今陜西乾县),士兵连饭都没吃就被推上战场,没有后援。周处知必败无疑,奋勇杀敌,数以万计,终于弦绝矢尽,友军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劝周处撤退,他却按著剑说:“这是我效忠死节、以身殉国之日!”遂力战至死。

讨论明确:我们赞叹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虽然他不知自己曾是一害,我们赞叹这位效忠死节的英雄,虽然他知道自己是被陷害。我们赞叹这位以身殉国的英雄,因为这种牺牲充满了悲壮的豪情。

第四篇:报纸先生的故事教学教案

报纸先生的故事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2.让幼儿知道看过的旧报纸还有多种用途,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3.丰富词汇“丢弃”“信箱”“清晨”“急促”。

4.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用纸折成的帽子。

2.布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3.课前丰富幼儿的知识:报纸与人们生活分不开,是精神食粮。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戴着用报纸折成的帽子:“小朋友,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项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

2.“我有一个故事,是讲报纸先生的,你们想听吗?”

二、老师讲述《报纸先生的故事》,讲完提问:

1.刚才你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是讲谁的?还有谁?

三、老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看过的报纸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提问:

1.清晨,报纸先生就被送往谁的家?2.报纸先生在信箱里想什么呢?

3.今天是谁来拿报纸?

4.小红看完报纸后,她把报纸放在哪儿了?

5.到了第二天,报纸先生又被送往谁家,这一次是谁来拿呢?

6.奶奶看完报纸后怎么样做呢?

7.奶奶把报纸先生放在一旁,报纸先生怎样想的呢?

8.奶奶会用报纸先生做什么呢?

9.报纸先生为什么会高兴呢?

10.小朋友,你们说报纸先生喜欢谁?

11.报纸先生为什么喜欢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小红?

四、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请几名幼儿做情景性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五、幼儿想想讲讲,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1.看过的报纸,还可以做许多事情。如果你是小红,你会用报纸做什么事情呢?请你帮小红想一想。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讲述报纸的多种用途。

4.平时我们在家里,也要向谁学习?如果看到爸爸妈妈将报纸扔掉,我们该怎么样做呢?

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报纸撕贴画;用报纸折各种物品。

2.体育活动:用报纸做成纸捧;用报纸做成纸球,用于投掷或做板球;用报纸做垫脚板,让幼儿在纸上走。

附:报纸先生的故事清晨,报纸先生就被邮递员送到了小红家的信箱里。报纸先生心里在嘀咕着:今天谁来拿我呢?如果是奶奶来拿就好了,千万不要小红来拿我。正当报纸先生忐忑不安的时候,门口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报纸先生一听:哎呀!糟了,是小红。

小红拿了报纸以后,就坐在沙发上阅读报纸。报纸先生心想:呆会小红又会将我丢弃在垃圾箱里。果然,小红看完报纸后,随手就把报纸先生丢弃在垃圾箱里。

第二天清晨,报纸先生又被邮递员送到小红的家。这回是奶奶来拿报纸。报纸先生心想:这下可好了,我有用了!只是不知道呆会奶奶是拿我帮忙擦窗户、包物品、做台布、垫桌子还是垫湿地,但无论奶奶用我干什么,我都高兴。

第五篇:好玩的报纸教学设计

《好玩的报纸》

学 设 计

六安彩云涧幼儿园

杨海燕

《好玩的报纸》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杨海燕

活动名称:《好玩的报纸》

大班科学 活动目标:

1.在剪剪玩玩中积累初浅的几何知识,理解抽象的数学

概念。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纸条的多种剪法。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活动重点:让幼儿探索报纸纸条各种剪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如何将纸条剪的更长。活动准备:音乐、报纸若干、剪刀若干、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听《卖报歌》音乐进教室。

1、纸飞机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这架飞机是用什么折成的?(报纸)这是报纸,谁喜欢看报纸?

3、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报纸,报纸里有些什么?

4、教师小结:人们通过报纸及时了解新闻和信息。

二、观察讨论过期的报纸

教师提问:过期的报纸还有用吗?它可以干什么呢?(折纸、画画等)教师小结:过期的报纸可以拿来玩。

三、玩玩做做

(一)尝试玩“望远镜”

1、大屏幕出示单筒望远镜图片,请幼儿尝试把单筒望远镜变得更长。

2、幼儿尝试制作。

3、教师小结:如何做出更长的望远镜。

(二)尝试如何剪更长纸条 第一次尝试:

1、提出要求:“请你从报纸上剪下一根纸条,越长越好,我们比一比,看谁的最长”。

2、幼儿尝试

3、比较结果

(1)请幼儿讲述,剪下的纸条是报纸的哪个部分。(2)结论:报纸有长边和短边,剪长边的纸条比剪短边纸条长。

第二次尝试: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还能把纸条剪的更长吗?

2、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讨论结果:“如果把纸条长边和短边一根一 根一根连着剪,你的纸条会更长吗?”

4、幼儿尝试。

5、比较结果:

(1)和第一次剪的纸条比较,幼儿发现用一根一根一根连

着剪的方法剪出的纸条长。

(2)提出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剪,为什么有的纸条更长些?”请幼儿观察、讨论,寻找其中的秘密。

6、教师总结:在一张报纸上,用边连边剪的方法,剪的越细越多,剪下来的纸条会更长。同时还有很多好方法等待我们去发现。

四、整理废报纸:纸团游戏

教师小结:过期的报纸让我们玩得真开心。这么多的纸条,仍下多可惜啊,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小朋友把剩下废旧报纸捏好纸团,纸团有什么用?(投、抛„„)

那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球去喽!

下载《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报纸策划书1

    报纸策划书 一、版面内容 1、 专题版:学院老师在新学期的寄予。 2、 天津风情:主要介绍与天津各大建筑物有关的历史故事、天津的小吃街、天津的方言。 3、 开心一刻:该板块主要......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1

    《天鹅的故事》课堂实录 版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前谈话】 师: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谈一谈,我给你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怎么样?好,你来......

    音乐活动教学设计《报纸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报纸乐》 单位:教师:设计意图: 我从2008年接触奥尔夫音乐教育以来,就试着在班级开展这种音乐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1

    四年级上册语文《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陕西省镇巴县杨家河九年制学校 汪源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科目:语文 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模型,生字词卡片 二、教材分析: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五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 课时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

    阅读《365夜故事》教学设计1[推荐阅读]

    阅读《365夜故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365夜故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对《小马过河》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

    教学设计1:我的卡通故事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第10课 我的卡通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进入与退出“金山画王”软件。 2.了解“金山画王”窗口的基本组成。 3.学会如何拼图(如何......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1[推荐]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能力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