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教学中的拿手一招——卡片训练法
王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的推行和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充裕,这给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加有效的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创新形的人才。在这种新形式下,进一步提高“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效益,引导学生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犹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笔者在以往授课时以金星教辅为指导和依托,通过反复实验,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即卡片训练法,现介绍如下,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
卡片训练法在日常学习中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运用卡片训练法应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后,把学生应理解掌握的语文知识,用毛笔写在长方形的白纸卡片上,并在卡片右上角标明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背面可注明答案,也可供教师上课时记下学生答案中的精华。
一般说来,卡片训练与学习课文同步进行。每学新知识后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在讲授新内容前,抽几分钟时间出示卡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映,指名回答,也可让学生抢答。这种训练,有时也可穿插到分析课文中或学习课文后。每张卡片尽量在学新知识后的三天内出示三次以上(这样做遵循艾宾斯基遗忘曲线的规律,不可推的更迟)。学生对这项训练非常有兴趣,总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在有心,学在无意,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愉快地学习了知识,也发展了智力,教学效果极为显著。
卡片训练的内容,概括起来分四大类:
一、记忆类:
二、分析类:
三、拓宽类:
四、加深类。
一、记忆类
记忆类的卡片主要是用来复习巩固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语文知识。即字的音形义,应理解掌握的词,要求背诵的篇章,语法修辞知识,标点符号,查字典确定部首的方法,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
每上一节课后的第二节、第三节,可出示前一节课的词语卡片,要求学生读词中某字的意思,词语得意思;也可出示课文题目,让学生答出作者姓名、国别、时代、主要作品及风格等;如果学习新课时涉及某些文体知识、语法修辞常识等,都可制成卡片作为下节课的训练内容。如涉及修辞手法设问、反问后,可以制作卡片“设问句的特点及作用”“反问句的特点几作用”;符号知识也可制卡片,如“引号的常见用法”等。如果学习文言文,则可以制成重要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用法的卡片。这些卡片既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张贴在教室以供学生整理笔记和复习之用。
二、分析类
分析类卡片主要训练学生以一定语文知识作依据,辨析字、词、短语等结构和词性、词的感情色彩等。除此之外,学习文言文的句式、词类活用以及翻译时使用卡片训练法效果犹为显著。
如高三二轮复习时,在复习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时,我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及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制作成卡片。在“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卡片中,我写上了“信”“达”“雅”三个字,并对每个字的内涵作了阐释。明确了翻译原则后,我又给学生出示了翻译方法的卡片。在卡片中我将翻译方法归纳为“九字法”即“留”“补”“删”“换”“调”“选”“译”“固”“意”等并在每种方法后各举两个典型例子,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从复习检测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很好。
再如复习文言句式时,我设计了“定语后置的句式特点及类型”“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及类型”“状语后置的句式特点”“主谓倒装的句式特点”等卡片,大受学生的欢迎。在学习新课时,也可用卡片出示题目。如果题目是词,说明词性;如果是短语,辨析类型;如果是句子,分析其成分。有些含义深刻的标题,则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辩论中明确其内涵。
三、拓宽类
拓宽类,这里的“宽”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意思。这类卡片注重训练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古代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我在教授高二选修诗歌单元时,也大量运用卡片训练法。如讲授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时,我把诗歌中常出现的形象加以归类制作成卡片“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讲授表现手法时,我结合具体的诗篇,制作了“直抒胸臆的用法及作用”“正侧结合的特点及作用”“对比衬托的特点及作用”“意象的连缀特点及作用”等卡片。由于卡片的内容是经过了高度的概括,这就对帮助学生拓宽的诗歌鉴赏的思路,突破诗歌鉴赏这一难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四,加深类
加深指学生在掌握一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训练学生把知识向能力转化。
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第五自然段中对公园各种小动物的描写的动词来,然后让学生说出文中的细节描写。找全这些描写后,老师让学生试着概括出细节描写的基本要点,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出示卡片“细节描写的特点及运用”。结合写作反复练习后,学生笔下的细节描写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很多学生的文笔十分精彩。此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又结合课文制作出写作训练卡片“校园观察的系列动作”“家里观察的系列动作”。这样连续训练了几节课,学生答案精彩,出乎我的意料。现摘录高一学生写作的家里观察一例:
“吃晚饭时,家里人边吃饭边看电视。弟弟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子,眼睛盯着电视,漫不经心地从碗中夹了一块肉,投入嘴里,然后喝了几口汤。大概是呛着了,他咳嗽着。但眼睛仍然不离开电视机的屏幕,遇到精彩的场面还指手画脚地叫好。“短短几句话,说出了这么多动作,而且是那样的逼真,这不能不说是卡片训练法的功效。
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特意制作了一些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卡片。这些卡片通常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随机插入的,如:我上高一语文第一节课时,对学生如何听课,如何回答问题作了些具体要求,课后制做了“回答问题注意的几点”“课堂听课注意的几点”等卡片张贴在教室中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随着教师讲授知识,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深入,类似这样的卡片还可以制很多,如“复述得分类”“详细复述的要求”“如何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语文高考前复习方法指津”等。
使用卡片训练法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切忌空洞。具体说来,就是运用该法时,必须结合所学的课文或有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设置适量练习加以巩固,这样就最大可能的帮助学生掌握某方面的知识。
卡片训练法即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中。对于我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卡片,我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也制作卡片:一是程度差点的学生可复制教师课堂使用的卡片;二是程度高的学生则可以在借鉴课堂卡片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创新。然后再让学生将卡片积累起来,不断复习,不断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真正作到了温故而知新。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且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分层次教学落实到了实处。
学期结束前,我们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卡片展,评出优秀的卡片,这种做法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卡片训练优点很多。第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有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第二,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课下复习负担;第四,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积累作文素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一点,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时,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教导学生学会了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通过这一方法的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也明显提高,效率提高了,成绩自然也就上升了,这种方法可以一试。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感谢金星教辅给我和我的学生提供了各种最好的教辅材料,使我们在制作卡片时能够得心应手,更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谢谢金星!
第二篇:我的教学一招
我的教学一招
作为一名新教师,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工作,在这之中,我在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利用听课和集体备课的机会不断的向其他老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正兴学校的教学氛围也给我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我尽情的吸取养分,是我能够用更好的方法去给学生讲课。
这里我也对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说说我在新课导入这一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学期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这门课,这个学期的课程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物理、什么是科学的语言、怎么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现象,这其中的难点是学生要接触到一些逻辑性很强、很严谨的物理概念,这就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条理化。
在这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爱好,让学生喜欢上物理,爱学物理,而不是被逼迫着去学习。结合这些目的,我采取了利用物理趣味视屏和实验来进行教学。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很明显,这样做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普遍对新奇的物理现象感兴趣,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
二、通过这些实验,把这些物理现象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样就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这样也让学生了解熟悉了物理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物理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种做法在新课导入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具体,利用物理趣味视屏和实验的方法是这样做的。首先,精心挑选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契合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物理视频和实验。
然后,找出这些视频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在观看视屏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看视屏同时思考这些问题。
最后,在观看完视屏后,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总结着些答案,接着开始正式讲课,同时也让同学反思前面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
利用物理趣味视屏和实验进行新课导入,同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可以使学生的听课效果好很多。
例如,在讲《光的色散》这一节课时可以利用下面的故事和小实验来进行新课引导。
首先给同学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趣味科学宫”里面,有一套实验极受观众欢迎;把这套实验在这里提出来,应该是很合适的。一个大房间的角落里,有跟大客厅里一般的陈设。在那里你可以看见罩有暗橙色布套的木器,覆着绿色台布的桌子;桌上是盛着红色果子汁和花朵的玻璃瓶;书架上排满了书,书脊上有各种颜色的字。起初,这一切都是在白色灯光下的,接着,旋动了开关,白色灯光换成红色。这使得客厅里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木器变成玫瑰色的了;绿色的台布变成了暗紫色;瓶里的果子汁变成跟清水一般没有颜色了;花朵也全变了颜色,变成了另外一种花了;书脊上的字呢,连痕迹也不留地消失了……
继续把开关旋动,室里就充满了绿色的灯光,整个客厅的陈设于是又变得使你认不得了。
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神奇的现象,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上课。
讲课的过程我在这里不再细述,在讲完节课时,在让同学回顾一下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回答,在同学回答完以后由我来总结。
具体可以这样讲述:
前面故事里那些有趣的颜色变化可以很好说明物体色彩的理论。这理论基本的一点就是,物体表面的颜色总不是它所吸收的光线的那种颜色,而是它所反射的光线的颜色,也就是投向看的人的眼里的那个光线的颜色。这情形可以归纳成这样:
“当我们用白色光线照射物体的时候,红色是因为绿色光线被吸收而形成的,绿色是因为红色光线被吸收而形成的,在这两种情形,其余的颜色是都显了出来的。可见,物体是用不寻常的方法得到它的颜色的:有颜色不是加上什么的结果,而是减去什么的结果。”
因此,方才那块绿台布在白色灯光下所以显出绿色,就是因为它能够反射绿色的以及在光谱上跟绿色相近的光线;至于其余的光线,绿色台布只能反射微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却给吸收了。假如把红紫两色的混合光线射到这块台布上,这块台布反射的就几乎只是紫色的光线,而把大部分红色光线吸收,因此眼睛就得到暗紫色的感觉。
那个客厅里的一切颜色变化,原因大概就是这样。值得怀疑的只有一件事情:为什么那瓶红色的果子汁会在红色灯光下面变成仿佛没有了颜色?这问题的答案,是因为这个瓶下面垫着一块白色的布,这块布铺在绿色的台布上。假如把这瓶从白布上拿下来,那么就会发现,在红色光线下面,瓶里的液体不是没有颜色,而是红色的了。这液体只在跟白布放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显得没有颜色,原因是白布在红色灯光下面变成了红颜色,但我们由于习惯并且由于跟深颜色台布的对比,继续把它认做白色的,而瓶里液体的颜色跟我们认做白色的台布的颜色一样,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把瓶里饮料也看成白色;于是它在我们眼里就已经不是什么红色果子汁,而成了没有颜色的水了。
上面这个实验,也可以简化一下:只要找些不同颜色的玻璃片,透过它们去看四周的东西,就可以得到相仿的效果。
最后给同学们发一些事先购买的不同颜色的塑料眼睛,然同学们感受一下这种现象。
这样结合趣味的故事和实验,可以让讲课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带着问题去学习,更好的掌握知识。但教学也不能光靠趣味视频和实验,要以课堂讲课为主题,让学生系统的、准确的学习知识,如果物理课是一盘美味的菜,那么趣味视频和实验就是非常好的调味品。
这就是我的教学一招。
第三篇:我最拿手的物理教学方法
我最拿手的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难学几乎已形成共识。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原因各种各样,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缺乏认识和体验,从而认为物理知识抽象。为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效果较好。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教师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学习环境,良师益友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进行趣味性教学、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以引起兴趣。因此,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而是十分有趣的。1.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仅生动、形象,还可以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引入各种实验,加强直观性教学,使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热传递知识的掌握,我用硬纸板做了一个纸锅,演示了纸锅烧开水的实验,实验前很多学生都认为:纸会立刻着火,水立即会把火浇灭。通过实验,他们却看到纸锅安然无恙,水在锅中沸腾的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2.通过趣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与物理学科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引入这些故事,能激发学生科学地想象,教会学生学习科学地思考,并且在他们的记忆里创造无数的联想,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象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无法理解。在教学中,我引入了“顺手抓住一颗子弹”这一真实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这个飞行员在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物体在流动着,飞行员误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顺手一把抓了过来,居然抓了一颗子弹。这个飞行人员幸运地碰到了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那么,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说,相当于静止不动,跟落在地上的子弹没有什么区别,它也就失去了威力。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对于相对现象有了具体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3规律记忆降低难度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必须理解和记忆的物理规律,记忆的过程中,老师一讲就明白,一过就忘。所以需要老师总结一些顺口溜之类的语言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象),物近像近像变小(虚象)。等。我深深体会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物理学相关的趣味实验和趣味故事,把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有机地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理论与实验脱节,从而认为物理学科抽象,是学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因此,我把物理知识跟学生经常碰到的各种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开发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在课堂教学前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伽利略说过:“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因此,“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所以,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增强了课前体验活动,让学生从“活动”开始,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先行而后知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进行“压力与压强”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我让学生在学习前做以下两个小实验:一是让学生用手指按两边脸颊,互相观察脸颊的变化;二是让学生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一支一头平、另一头削尖的铅笔,慢慢用力,看有什么感觉。学生对此都很有感触,他们都感到脸颊变形了,变丑了;感到按笔尖的手比较痛。如果用力大了就会刺破皮肤而出血,而按另一边的手却不怎么痛。这样,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了较深刻的感性体验,在学习新课内容时就容易多了,并且学生通过这两个体验过程,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分析能力,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的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而获得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浮力的大小”一节时,我让同学们进行造“船”比赛,给他们同样大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看谁的船“载”的货物最多。这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各式各样的船在同学们的妙手中“诞生”了,大家都在为能让船多载货物而绞尽脑汁,这既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做好了准备,又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整个课堂十分活跃。接下来我让学生猜测,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物体本身的困难:与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质量等有关,还有的学生认为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然后,我再让学生设计实验,以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把自己的验证过程向全班同学展示,大家共同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去伪存真,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使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使他们原来以为的“越深,浮力越大”、“体积越小、浮力越大”、“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等观点自然被推翻,让他们在认识冲突的体验中努力探究,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四)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的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习惯于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给予学生学习的乐趣。
物理学中涉及的问题主要为力、热、电、光、磁。根据学生的反应来看,力学这一部分普遍感到比较棘手,通常成为学生畏惧物理学的拦路虎。受力分析通常又是基础之基础,准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成为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在本人的教学中采用了下面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的
第四篇:我最拿手的本领日记
我最拿手的本领是跑步,因为我在我们班里上楼经常得第一。
我跑步快也有许多特点,比如我的腿长、我经常练等。
你们别以为我天生就跑得快,其实是我爸爸教的我。我爸爸为了让我更快乐,就又找了几个小孩,和我一起练跑步。
爸爸教我们的每一招,我们都认真听、认真学。比如,跑步时眼睛要朝前看、跑步时要卖力跑等。经过一个月的暑假练习,我们都跑得非常快了。我们很开心。
别以为我们练跑步很快乐,其实还很苦呢!
我爸爸十分严厉,只要我们一不好好练他就让我们罚站,或者不让我们休息。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有一天,那几个和我练习的小孩要和我比赛跑步,我同意了。
我喊了声:“预备,跑!”我们就冲了出去,结果我得了冠军。看来跑步我真的没白练啊。
我要在童年里好好练习跑步,长大成为世界跑步冠军,为中国争光,让自己闻名遐迩。
第五篇: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
第27 卷第4 期高师理科学刊Vol.27 No.4 2007 年7 月Journal of Science of Teache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Jul.2007 文章编号:1007-9831(2007)04-0113-03 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
王凤文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将多球训练法应用于高等师范学校的乒乓球教学.实践表明,多球训练法有利于学生掌握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并纠正错误动作.有助于增大运动负荷,培养学生
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乒乓球;多球训练;单球训练;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多球训练法是指球类运动项目中一种利用多球进行技战术训练的方法[1].乒乓球多球训练是从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连续不断地供送不同落点、不同旋转、不同速度和不同力量的球,训练中可以加大训练的密度和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因此,多球训练在乒乓球的各级训练中被广泛运用[2].
乒乓球属于技能类项目,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然而在教学中又常常面临学生多,乒乓
球台少,授课时间短等不利因素[3].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球训练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
出,多球训练能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反复多次的挥拍击球来增加学生的训练密度和强度,可以在短时间内
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纠正错误动作,巩固基本技术,既省时又见效果. 多球训练的具体方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他们乒乓球基础很差,甚至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乒乓球.刚上乒乓球课时,无
论击球的技术动作,还是手上的感觉都存在很多问题.如果采用单纯练习,则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捡球,这无疑是浪费时间,课堂效果差.而采用多球训练法,使单位时间内击球数增多,每个学生都能长时间练
习,学生可以快速将基本功定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主要进行发球、推挡球、正手攻球、搓球
和左推右攻的多球训练. 1.1 发球技术训练
发球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先是平击发球,逐步到上、下旋及侧上、侧下的旋转球和各区域的定
点练习.在球台的端线中间放置装有大约200 个球的球筐,学生分别站在两角进行发球.由于学生的技术 水平不同,先由简单的击发球开始,掌握以后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发球,到逐步复杂的发球.采用多球训
练发球,由于发球密度大,效果很好. 1.2 推挡球训练
推挡是直拍快攻打法的基本技术之一,推挡技术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摆速快、变化多.教师站
在近台,球筐置身旁.与学生做反手连续推挡直线球、斜线球练习.推挡球失误,教师直接从筐中拿球继
续练习[4].在掌握直线、斜线推挡球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做加力、减力推挡练习. 1.3 正手攻球训练
正手攻球是快攻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也是各种打法都应具备的一种得分手段[5].教师可根据学生的
水平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 人,教师负责发多球,2 人站在对面球台的两角准备练习正手攻球,另外2 人
收稿日期:2007-03-20 作者简介:王凤文(1972-),男,黑龙江宾县人,讲师,从事球类训练与教学研究.E-mail:qytyww2007@sina.com 114 高师理科学刊第27 卷
负责捡球,教师站在球台的左边,用侧身正手攻球的方式连续地向球台两角分别供球,队员用正手攻球分
别将球击回.对没有基础的学生供球的速度应该先慢一些,落点要固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
练习强度与难度,教师要全面观察,及时指出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1.4 搓球训练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其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多在台内进行.教师站在近台侧
面,球筐置身旁,非持拍手不断从筐中拿球,象发球一样抛起,另一手挥拍将球直接削至对方规定的落点.学
生连续做搓球动作,动作频率接近单球训练或稍快,在攻球线路上可以提要求,如搓直线或搓斜线.
1.5 左推右攻训练
左推右攻是以反手推挡和正手攻球的组合技术.使用并步和跨步,有利于提高左右摆速和照顾全台.教
师站在台侧,球筐置身旁,非持拍手不断从筐中拿球,象发球一样抛起,另一手挥拍将球攻至对方规定的
落点,学生连续做左推右攻动作.在攻球线路上可以提要求,如正手攻斜线,反手推直线[6]. 多球训练的意义
从教学效果看,多球训练省时,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将基本功定型,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
大学生运动负荷,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
心理定向是指动作开始以前和完成动作过程中心理准备状态和注意力的指向,正确的心理定向是掌握
动作的重要心理条件[7].多球训练中教师耐心的讲解和指导,用语言评价和提示,通过同步信息和传输,对学生动作进行调节,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上,可以很快掌握技术要领.随着练习次数增多和
正确技术的确立,使学生逐步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2.2 促进学生形成动力定型
技术动作训练就是在大脑皮层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是有意识地使动作获得自动化的过程[8].运用
多球训练,一方面,训练中将球连续不断地输送到固定区域,使击球者在固定的区域里击球,从而达到固 定手法,纠正错误动作,较快地掌握正确动作.另一方面,多球训练比单球练习密度高、强度大,在单位
时间内练习次数多,且运动兴奋性较高,比单球练习能更好地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较
固定的动力定型.
2.3 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运动员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应答速度,是乒乓球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多球训练的供球距离短,时间快,供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易掌握.通过多球训练,利用供球、力量、旋转、落点的变化,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 2.4 加强学生步法练习
乒乓球的特点决定了步法训练比手法训练更为重要[9].教学中由于学生刚接触乒乓球,教师的主要精
力集中在培养正确的手法方面,而往往忽略了步法的训练.多球训练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多球训练
连续性较好,学生可以连续跑动练习各种步法,包括前后步法、左右移动步法,还有一些结合步法.同时
可以根据学生步法上的缺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通过落点的变化调动学生,提高步法移动能力.
2.5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确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的行动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在多球练习中,可以有节
奏地加大击球范围和加快送球速度,促进学生迅速移步,且练习密度和强度大,学生生理负荷可能达到极
限,必须克服由大运动量带来的不适感,就能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力量素质,并能培养他们勇猛顽强的意志 品质. 多球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乒乓球的多球训练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多球训练不能替代单球训练
第4 期王凤文:多球训练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115 多球训练只能以近似于单球训练和比赛的击球方式连续供球,缺乏一种实战的感觉,感觉不到来自对
手的刺激,其兴奋和紧张程度颇有不及.这种球供球位置和供球路线相对固定,学生没有击球后的反馈来
球.由于规律性较强,容易使学生淡化对来球性质的判断,不能更好的应变,只会招架,缺乏主变意识[10].因
此,不能以多球训练来代替单球训练,在教学中要掌握好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比例和时机. 3.2 多球训练的量和强度要适宜
多球训练的训练量和强度比较大,其训练强度位于有氧和无氧混合区域[11].这种训练强度大,难度高,对内脏影响很大.如果运动负荷掌握不好,容易造成学生局部负担过重,以致过度疲劳[10].在教学中注意
掌握运动负荷和间歇性休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逐步加大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在多球训练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常规的单球训练. 3.3 教师掌握技术要全面 多球训练中,供球的速度、力量、弧线等都由供球者掌握,因此教师除了掌握供一般性的上、下旋球
外,还应会模拟大量供球和拉前冲弧圈球的喂球手法,最好再能掌握用反手喂球的方法,同时要掌握好供
球的速度、力量和次数.
综上所述,在乒乓球教学中运用多球训练法,学生发球、攻球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
调整供球的速度、力量、弧线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和组合技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乒乓球 的基本技术.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激发了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教学效果好,是行之有效 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裕和.多球训练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4):37.
[2] 李湛忠.浅谈乒乓球多球训练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2):153-154.
[3] 季景盛,覃阳,郭晗.多球练习法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5,25(4):115-117.
[4] 华正峰,邵晶.浅谈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3):47-48 [5] 顾楠,刘雅玲.对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的探讨[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3):53-54. [6] 李湛忠.浅谈乒乓球多球训练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2):154-155. [7] 余明.少年儿童乒乓球多球训练必要性的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5(5):42-43. [8] 张惠中.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3(3):17.
[9] 张东,柳絮.高校普修课中乒乓球教学方法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40-142. [10] 杨忠华.对男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多球训练强度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104-107. [11] 彭瑞.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代谢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1): 62-68.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ball train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able tennis WANG Feng-wen(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Qiqihar Advaced Normal College,Qiqihar 161005,China)
Abstract:Apply multi-ball training method to the table tennis teaching of advaced normal college.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multi-ball method is good for students to grasp the basic skills of table tennis,form steady actions and correct wrong actions.The method helps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by increasing exercise load,training the will of the students and inspiring their interest.Key words:table tennis;multi-ball training;single-ball training;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