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庄王恢复陈国阅读故事
楚庄王高高地坐在宝座上,接受一批又一批的文武大臣向他朝贺。甜蜜的音乐,欢快的舞蹈一齐向他奉献。楚庄王陶醉了。
前些天,他的盟国陈国发生了内乱,陈灵公被大臣夏征舒杀了。陈国的几个大臣逃到楚国,请楚庄王替陈国平定内乱。楚庄王就打着主持正义的旗帜,率大军灭了陈国,把它改为楚国的一个县。啊,楚国,强大的楚国的版图又扩大了。楚庄王得意地想着,忽然有一丝不愉快的念头升上脑际:南方属国的君主和许多小部族的首领都来道喜了,国内的大臣也都来祝贺了,怎么独独不见大夫申叔时?
正想着申叔时,申叔时就来了。原来,他出使齐国刚回来。
申叔时向楚庄王报告了去齐国后的见闻,楚庄王想,接下来,你该说些道喜的话了吧?谁知申叔时竟一句也没提到。楚庄王火了,责问道:“陈国的夏征舒杀了陈灵公,犯了滔天大罪,中原的诸侯哪个也没敢去过问,只有我主持正义,杀了夏征舒,而且又使我国增加了很多的土地。哪个大臣,哪个属国不来祝贺?可你却吭都没吭一声,难道我做得不对吗?”
申叔时诚惶诚恐地行了个礼,说:“不是,不是,我的心里正想着一件解决不了的案子呢,所以还顾不上说别的。”
楚庄王好奇地问:“什么案子?”
申叔时说:“是这样的: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别人的田里走过。谁知那牛踩坏了人家的庄稼。田主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把那头牛抢去了。凭牛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还。请问大王,要是您遇上这个案子该怎么审理呀?”
楚庄王说:“我说应该把牛还给人家。”
“为什么?”
“牵着牛踩了人家的庄稼,这当然不好。可是,就为这个抢了人家的牛,不是太过分了吗?”楚庄王说到这里,忽然领悟出一个道理,他盯着申叔时看了好一会,又说:“唔,原来你是转着弯子说我呢。好好好,我把‘那头牛’退回给人家就是了。”
楚庄王于是就恢复了陈国,陈国的新国君陈成公从晋国回到陈国,他很感激楚庄王,就归附了楚国。中原的诸侯也都挺敬佩楚庄王的道义精神。
第二篇:楚庄王伐陈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同学们多做一些阅读练习,可轻松应对考试,下面是关于楚庄王伐陈阅读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阅读题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②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陈:国名。②宁国:楚国大臣。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楚庄王欲伐陈 ②民怨上矣
2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译文:
24.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2分)
答:
参考答案:
22。(2分)①伐:攻打,进攻。②上:国君,君主。
23。(2分)译文: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24。(2分)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
楚庄王欲伐陈翻译:
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第三篇:楚庄王赦醉臣的哲理故事
楚庄王和群臣喝酒,一阵风把蜡烛吹熄了,这时有人喝醉了拉了宫女的衣服,宫女也拉了那人的帽带。
宫女对楚庄王说了这件事,楚庄王便说:“每个人立刻把帽带扯去,并且丢在地上。”
为了不揭穿这个人,楚庄王命令群臣都把帽带拉断丢在地上。点上蜡烛后,自然分不出是谁拉了宫女的衣服,群臣继续喝酒助兴。
几年后,楚国和晋国打仗,有一个勇敢的武将在前线杀敌,每次都打了胜仗,楚庄王觉得很奇怪,平常也没对他特别好,怎么甘愿出生入死?
一问之下,才知道勇敢的武将,就是当年拉宫女衣服的人,为了感激楚庄王的恩德,因此奋勇杀敌。
勇敢的武将拯救楚国于危难之际,后来,楚庄王便封他为护国大将军。
人生哲理:聪明的人,是将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把身边的朋友统统变成敌人。
第四篇:楚庄王葬马的哲理故事
最心爱的马因营养过剩,肥胖而死,悲痛万分的楚庄王打算以大夫之礼来埋葬自己的爱马。群臣都认为他的做法太荒唐,劝谏他不要这样做。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楚庄王暴怒:我意已决,有谁胆敢再拿葬马这件事进谏,杀无赦。
事情陷入僵局之际,身份低微的优孟一反常态,大哭而来,为楚庄王的爱马吊唁。与百官的坚决反对不同,优孟认为楚庄王以大夫之礼葬马规格还太低,应该以国君之礼来安葬:要以美玉作为马的棺椁,调动全国的军队挖墓穴,让全国的老人孩子背土培坟,让韩魏的国君陪灵,让六国的国君吊唁,以最高的太牢之礼来祭祀。并不糊涂的楚庄王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荒唐了,急忙悔改,问优孟该怎么做。优孟幽默地回答:“以铜锅做棺椁,配上葱姜蒜,把马安葬于人的肚腹之中。”楚庄王欣然同意,一场云暗天低的紧张氛围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化为无形。
文武群臣忠心为国,直言进谏,不仅没让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将自己陷于危险的境地;关键时刻,优孟三言两语,却解决了众多大臣解决不了的问题,化国家大灾于无形。原因何在?百官直言进谏,总是说“不”,而优孟和这些人不同,他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先顺着说“行”,进而让楚庄王自己意识到自身做法的荒唐而主动改正,这是语言的技巧,更是思维转弯的智慧。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事情陷入僵局,前方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试着转身,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也许柳暗花明的惊喜就在眼前。
第五篇:故事陈正大
别发火,老师!
坡塘小学陈正大
我和学生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经历过.我在这里,再讲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并借此机会,向所有工作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达我崇高的敬意!
基本上每个班都有测试成绩不过关的学生,我们班也是如此。有一次,我们班第三单元的测试成绩出来以后,我让学生拿回家让家长签名。其目的是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第二天一早,课代表气冲冲地来找我:“陈老师!你看看有10个同学测试卷没签名呢!”我一听,心里也闹了:什么?那么多人不测试卷没签名呀。好好杀杀他们的嚣张气焰。
第一节课了,我进了教室第一个问题是:测试卷没签名的都给我站起来!感觉当时的嗓门应该很大吧!没做作业的学生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我一看除了成绩过不了关的学生,还有三个这次表现够好的学生!看着他们低着头,准备迎接暴风骤雨的样子,一肚子火发不出来了。唉,骂了有用吗?谈心有效果吗?找家长告状会有成效吗?我沉默了片刻,挥挥手,让学生坐下去了。其他学生用惊讶的眼睛往着我。不管了,先上课吧。
一堂课上好了,我心里也有了注意。课间。我先把一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里。故意问了不签名的原因。意料中的的理由:“忘了”。我也没发火,只是说:是考的不满意怕家长打屁屁吧。然后我笑一笑。学生点点头。“那好我打个电话,向你爸爸妈妈求个情,叫他们别来责怪你,不过你要努力点,下次测试一定要进步点哦!”学生又点点。我就当面打电话了。家长当然配合了。这样吧这些个学生都“帮助”了一遍。有俩个孩子竟然感动得哭了。真是意外的收获!
也有因必有果。第四单元测试成绩出来了。哈哈,效果不错,不发火的 好出来了。那些个学生多多少少都进步了呢!真应了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