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伸活动引入教学设计
一、话术引入
师:故事中的小汤姆又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
2.师讲述PPT:
1)出示“怪叔叔图片”,一位长得很可怕的人弯下腰,问汤姆为什么哭。他害怕极了,很快地跑开了。
师:汤姆为什么跑开呢?
小结:因为他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出示“售货员图片”,爸爸对汤姆说过:“如果你走丢了,千万不要出商店,而要去找收银台 的阿姨。”
师:爸爸是怎么告诉汤姆的。
小结:如果走丢了,应该留在原地,尽量不要跑远。
3)出示“保安叔叔图片”,一位保安叔叔走过来了,他问汤姆叫什么名字。还说要一起找妈妈。
4)出示“办公室图片”保安叔叔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对着话筒说汤姆走丢了。整个商店都能听到保安叔叔的声音,从广播能里听到汤姆的走丢的消息。
师:保安叔叔是怎么做的?这个时候妈妈听到广播的声音了吗?
5)出示“门开了图片”,突然,门开了,是妈妈!汤姆妈妈也哭了。她和汤姆一样害怕。
6)出示“紧紧抓手图片”后来,汤姆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不放开。
7)出示“在一起图片”,和妈妈在一起,汤姆太高兴了,他再也不愿意丢了妈妈。
2.出示图片“妈妈,亲爱的妈妈,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二、拓展总结延伸:如果你走丢了怎么办
1.在生活中,如果你像故事中的小汤姆一样走丢了,你会怎么办呢?
2.小结:
1)不跟陌生人走
2)找警察叔叔帮忙
3)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
第二篇:引入坐标系的教学活动设计
立足生活,学习数学
引入坐标系的教学活动设计
引入坐标系教学活动设计:(1)复习巩固: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每个人都需要一张电影票,你是怎样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到位置的呢?(明确数对的表示含义和格式)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 1.在一条笔直的街道边,竖着一排等距离的路灯,小华、小红、小明的位置如图所示,你能根据图示确切地描述他们三个人的位置吗?
2.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A-4-3-2-101B23(学生可以以其中一个人为基准进行描述,其目的是为数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确定做准备。
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实际情况入手,进入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先充分复习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入手,这样由数轴的表示引入,到两个数轴和有序数对。)
(3)尝试活动 探索新知
教师讲解以下知识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学生能由教师的叙述明确并能描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特征和画法;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从中得到体验又可及时暴露问题并能进行及时性的纠正。)
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应的数值。(明确点的坐标的表示法:表示点的坐标时,必须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并能尝试在图中标出其他点的坐标。)
(4)尝试反馈 理解新知
例1 写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CDOAB(5)总结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知识点的小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及其表示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坐标的简单应用
(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进行以下的小结: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坐标不但能代表点的位置,而且能反映他所在的直线的特征。)
第三篇:乘法引入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在图示、现实生活中发现重复行为和类似的情景。能用语言对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景进行准确地描述。
2、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节。知道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几个几的和。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4、初步体验数学简洁美。
2.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的行为和类似的情景。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今天小胖他们来到了游乐场,游乐场真热闹呀!小伙伴们都在玩什么呢? 生回答。
师:选择一项活动,数一数它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 小汽车 一辆汽车坐2人
有这样的6辆 划船
一条船上坐3人
有这样的6条 转杯车 一只转杯车乘4人
有这样的5只 气球
每个小朋友拿5个
有这样的4个小朋友
生:我发现了,游乐项目里,参加的人数都是一份份的,每份的数量都一样。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师:小胖他们玩累了,来到了餐厅休息一下。看,餐厅里摆满了椅子。这些椅子是4个一叠,这里看到了一叠,是:1个4。师: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你看到的吗?(点击出示椅子图片)
(1)生:这里有2叠椅子,每一叠有4只,是:2个4。师:嗯,说得很清楚,那你知道2个4是多少吗? 生:2个4是8,4+4=8(2)生:这里有3叠椅子,每叠有4只,是:3个4。3个4就是:4+4+4=12。(3)生:„„
师:每一叠有4把椅子,有几叠就是几个4。
并且,我们可以用4个4个连加的方法来求出一共有多少椅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个几相加。(板书)探究二:
1、师:其实几个几相加在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看,小胖在他最爱吃的香肠里发现了什么?谁也发现了? 生:香肠有六盘,每盘有四根。
6个4=()+()+()+()+()+()=()
2、师:你发现的真快,看来你也喜欢吃香肠是不是呀?
一转眼,小胖把香肠都吃完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用算式来表示呢? 生:6个0=()+()+()+()+()+()=()
3、师:香肠吃光了没关系,餐厅里还有很多好吃的。看,要答对问题才能吃哦。给你们商量一下。学生看图讨论,计算。生:3个5表示为5+5+5=15
4个6表示为6+6+6+6=24 师:真厉害!看得仔细而且也算对了。
我们说,当遇到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师:那么这个相同的加数是指哪一个“几”呢?
生:是看后面一个数是几,就用几来加;看前面一个几,就是相加的次数。探究三:
师:圈一圈,填一填
这是我们早就见过的点子图,你能试着圈一圈,填一填吗? 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师:6个2与2个6有什么不同?
4个3与3个4呢?
生:每份的个数不相同,圈的圈数也不相同。
小结:同一幅点子图由于每一份的数量不同,可以用不同的份数表示。
2、练习与巩固
师:生活中几个几的例子也很多,你们能说一些吗? 生回答。
三、及时练习课内练习一
按要求用小正方体摆一摆
5个2 2个5 师:虽然我们的圈法不同,但是5个2,2个5,它们都等于10,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课内练习二 师:用“几个几”来描述图意。
生:小汽车 一辆汽车坐2人
有这样的6辆
6个2 划船
一条船上坐3人
有这样的6条
6个3 转杯车 一只转杯车乘4人
有这样的5只
5个4 气球
每个小朋友拿5个
有这样的4个小朋友 4个5 课内练习三
师:想一想,填一填,不同的图形分别表示几? 生讨论计算 生汇报
课堂小结
每一份有几个,有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个几表示。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第四篇:延伸活动后的教学反思
我们的主题已经开展到《生活调色盘》,今天下午的艺术绘画活动是让幼儿绘画《美丽的街道》,之后还有一个是延伸性区域活动美丽的街道。本次的绘画活动主要让孩子学习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组合作画,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对于街道都有了已有的经验,活动的开始带着幼儿先回忆街道的场景,并出示相应的范画,最后请小朋友开始绘画,通过观察小朋友的绘画情况,小朋友有的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对于街道的场景,就是对于表现街道场景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表现街道的场景。
所以在后面的延伸区域活动时候,我有意识的带着孩子一起欣赏街道的场景,并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去画出街道。延伸活动中,主要是让小朋友能用不同形式拼接漂亮的街道。这堂活动的重点我放在培养同伴间的合作精神,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用积塑来搭建街道,在观看小朋友的操作情况时候,小朋友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在引导小朋友合作搭建时候,我先带着幼儿一起搭建了一条马路,再让小朋友进行搭建,只有个别的孩子会与同伴商量各自分工,多数孩子都只是自己搭建自己的。
通过两个活动下来,小朋友对于街道从平面的绘画到空间上建构有了充分的认知,孩子在表现技能上有了提升,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还要继续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
第五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详解延伸)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详解延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教学难点: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
7、拉萨的天空
3、齐读课题。
4、师简单介绍拉萨。
二、走进拉萨。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查字典、做上标记与同桌讨论读懂主要词语。
(3)把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4)通过你的朗读,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词语,看谁认得准记得牢。
湛蓝 映衬 纯净 雄伟 窗帘 视线 蓝晶晶
/ 5
透亮 对照 明洁 壮丽 圣地 建筑 不忍移开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词语,还有哪个不懂的提出来。(2)课文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足之处。(3)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再读一读。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4)齐读课文,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指导学习生字。
“妙、纯、线”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窗、帘”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圣”上下基本相等;“忍”注意上面是个“刃”;“建”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上面的字下面是两横。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教学难点:练习说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上堂课的词语)
/ 5
二、走进拉萨(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录像,你看到了的拉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句子: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象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轻声读句子,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圈点词语:湛蓝 透亮 好像用水洗过的蓝用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3)朗读感悟:学生再朗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边读边想象。
3、看录像,再次体会拉萨天空的湛蓝和透亮。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引读:拉萨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出示句子: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1)指名读句子,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拉萨的天空是那么蓝,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走进拉萨就像是走进了仙境。
2、怪不得人们说——(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1)自由读句子,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2)小结:蓝天如水,无怪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3)齐读句子。
3、看录像,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1)指名读句子,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拉萨天空的蓝?(2)指名回答,圈点词语:映衬纯净 对照 明洁(3)指导朗读。
4、在白云和草地的映衬下天空蓝得通透、无暇,白、绿、蓝的对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天空的美。
/ 5
(1)看录像。(2)出示第三自然段。
(3)指导朗读。注意词语:神往 紧紧吸引 不忍移开
5、回答问题:
(1)出示拉萨一年四季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2)指名回答: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
(3)因此,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学生欣赏其英姿。再次感受如果缺少了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一定会失去一把半的美。
(4)欣赏图片:蓝天白云下的雪山、湖泊、草地。(5)谁能读好这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里把拉萨比作了什么,把湛蓝的天空比作了什么?
3、齐读句子。
三、总结全文,欣赏有关拉萨的图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有关拉萨的资料,并写上文字介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介绍学生心目中的拉萨。
3、完成本课的课堂练习。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准备习题。
/ 5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一)1、看录像,初步理清课文脉络。
2、学生逐一背诵课文。
3、连起来背诵课文。
(二)介绍学生心目中的拉萨。
1、学生出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2、指名介绍。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蔚蓝()纯洁()
2、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一抄。
3、把你心目中的拉萨介绍给同桌听。
四、品读模拟,拓展眼界。
1、齐读课文,让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再次走进拉萨,欣赏拉萨的蓝天。
2、模拟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拉萨当地的导游,今天你要接待一批游客,请你着重带领大家欣赏拉萨的蓝天,并有机地介绍有关拉萨的其他内容。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