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育论文(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0: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育论文》。

第一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育论文

智能发展的最佳境界是人类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把创新思想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大胆鼓励、启发学生“异想天开”,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用创新的思想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因素,并实施于教学。如学习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东郭先生逃走之后,他会干什么呢?一石惊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了:有的想象他羞愧万分,跳河自杀;有的想象他闭门思过,写了一篇忏悔录,以告诫后人;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东郭先生逃走之后,决心吸取教训,痛改前非。从此,他发奋图强,潜心学艺,三年苦练,终于成为一代吹竽大师。齐泯王高薪聘请他入宫奏乐……”这样的设计,可以从别人的想象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为了寻求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学生的思维就会趋于变通、独特,这时,新奇的设想就产生了,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二、充分尊重个性,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小学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狐假虎威》,一位教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处理是:老虎愚蠢,狐狸狡猾,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这样理解和教学这篇课文是对的。可是有一位学生却举手反对:“狐狸不是狡猾,是聪明。因为它在遇到强大危险的敌人时,不慌乱,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多么不同寻常的思维,多么富有创新精神的回答!却被老师的一句“狐狸就是狡猾,这是标准答案。”给彻底否定了。呆板的“标准答案”把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浇灭了。如果教师具有现代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肯定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巧妙引导,拓宽深化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危险时不慌张,灵活地处理,想办法自我解救。那么这种发展个性的教学,更合乎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当然,打破传统定型的思维方式,结论有时确实让我们感到幼稚可笑,甚至荒谬。

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孩子的思维不仅不可笑,而且值得喝彩。正是由于这些不同寻常、超乎逻辑的思维,创造了在成年人正常思维内无法创造的奇迹:小瓦特正是因为有了“为什么开水能把壶盖顶起来”的好奇,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因为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遨游天空的现实。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是稚嫩的,教师必须精心爱护,勤加扶植。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构建探索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能培养和鼓励创新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我指导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玩具时,首先师生共同确定观察顺序:整体→部分,写部分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应按什么顺序呢?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玩具特点确定观察顺序。学生踊跃发言,布娃娃:头→脚;飞机:前→后;小猴子:头→尾……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最后,请学生按自己确定的顺序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小玩具。教师由站在讲台上权威发问、讲解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交流问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描述、交谈、倾听等将自己的思想、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来,与别人的思想和理解进行比较,并进行选择、优化,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四、精心设计创新性练习题

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课堂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例如,学习了《蝙蝠和雷达》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利用了仿生学的原理?学生略加思索就回答: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我又问:想一想,还可以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进行发明创造呢?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布置为家庭作业,并且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查阅资料。第二天,学生交上了作业,嗬,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的学生写到:我从兔子的前腿长,后腿短,上山跑得快这一特点得到启示,要发明一种前轮小,后轮大的蹦蹦车,专供登山运动员用;有的想到,根据刺猬满身是刺的特点设计一种带保护外壳的服装,野外工作人员穿上它,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必将促进学生采用前所未有的新的角度、新的观察点去审视客观事物,提出独到见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创造并不神秘,人人是创造之才,时时是创造之机,处处是创造之地。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并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逐渐被培养起来。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学、好学论文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是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坚持进行乐学情绪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可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1.游戏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知识深度增加,知识面拓宽,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适当采用游戏实验将学生置于一种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难点知识。例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一难点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我利用人类10对单基因控制的性状:有耳垂和无耳垂;卷舌和不能卷舌;发际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拇指可向背面弯曲和不能向背面弯曲;食指比无名指长与比无名指短;左右手嵌合时右手拇指在上与左手拇指在上;双眼皮与单眼皮;有酒窝与无酒窝;正常足与扁平足;色觉正常与色盲;白化病与皮肤正常等进行游戏实验。

在课堂上采用不同性状的组合方式,请具有相应性状的学生站立,否则坐下。如有耳垂者站立,无耳垂者坐下;其中能卷舌者继续站立,不能卷舌者坐下;再其中有美人尖者仍然站立,无美人尖者坐下……依此类推。最后,在50人的班级中,往往实验到第七、八对相对性状时,站立的只剩下1人,说明这位学生在全班中的唯一性。而采用另一种不同的性状组合,最后剩下的又是另外一个人,也说明他在全班学生中的唯一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认识了人类的一些单基因性状,兴致盎然地参与在整个实验中,气氛异常热烈。然后,我适时地和他们一起计算这10对单基因性状的自由组合方式有多少种?得出210=1024种(假设不连锁)。学生恍然大悟:为什么采用不同性状组合后剩下的总是不同的人。从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进一步理解了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奠定了基础。

2.多种学科渗透,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被应用的乐趣

如果所学其它学科知识能被用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往往引起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创造机会增加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将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数学知识方面,学习遗传变异部分内容时应用较多。例如计算配子种类,若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几种配子?可用分枝法来做:可直观地看出有ABC、ABc、AbC、Abc、aBC、aBc、abC、abc8种配子。也可用组合法来计算,转化为数学组合题:有3个盒子,每个盒子中有2个不同元素,从每个盒子中任取1个元素,有多少种取法?如图:Aa Bb Cc学生会轻而易举地算出C12.C12.C12=8种的结果。在课本第141页中,为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指出:“若1条多核苷酸链中有100个4种不同的碱基,它们的可能排列方式是1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师生可用排列法计算,得出:学生从数字上体会到DNA中蕴藏着巨大的遗传信息。

在化学知识方面,生物课的第一、二章内容与之有密切的联系。学习酶的专一性时,为了使学生更明确这种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区别,我举例MnO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

学习糖类时,结合化学中有关知识,说明葡萄糖与果糖的同分异构关系;给出核糖C5H10O5与脱氧核糖C5H10O4的分子式,使学生直观看出其名称的区别;通过多糖、二糖的水解反应探讨它们与单糖的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不觉得死板。在物理知识方面,也与生物学有广泛的联系。学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理解膜上蛋白分子多在ATP驱动下运动,那么磷脂双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为什么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呢?这里把握住分子运动论,问题便迎刃而解。学到中耕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时,不免要涉及中耕保水的问题,这里可以提示:土壤板结必形成土壤毛细管,水分会顺毛细管大量散失,而中耕的作用在于切断了土壤毛细管,避免了水分丢失。这时,学生为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决生物学问题而欣慰,知识的掌握便自然一些。在哲学知识方面,生物学中许多原理能用哲学知识帮助理解:非生物与生物界的统一性;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蛋白质多样性与DNA多样性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生物发展进化原理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准确应用哲学原理,理解以上思想,同时也学会了终身受益的思维方法。如在讨论遗传与变异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时,类比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学生得出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正确结论。在地理知识方面,课本第7章生态系统部分与地理课有关内容重叠。介于学生对本部分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学习时可以采用学生试讲,教师补充的办法。新型教法的采用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能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到我国珍稀植物为什么多为裸子植物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联系第4纪地质大冰川对我国影响较小,使她成为许多地质时期植物的避难所,说明我国有大量残遗种的原因。在学习化石和地质历史年代表时,也可与地理知识结合。

3.介绍最新生物学成果,展望生物学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在教学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英国疯牛病肆虐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该病侵入我国。我适时给学生介绍疯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异常大脑蛋白引起该病,而是人们未知的病毒等常规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疯牛病,它都会使人得致命脑病。学生们就会理解世界各国对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了。

通过以上乐学情绪培养途径的实施,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快乐的情绪之下,好奇多思,好学多问,为生物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老师说什么,同学说什么,他一概不听;还有一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默不做声,不愿发言。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第一类学生往往缺乏责任意识,第二类学生往往没有自信心。而责任意识和自信心是一个人终身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在动力。因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应当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快乐的发展。

一、在组织课堂时教师要树立全体意识,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次地设置问题,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尽最大力气调动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

二、应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与获得情感体验为主。这就要求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点拨和引导,促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体验与自我价值观,主动地去认识知识,并改造知识,形成富有个体特征的知识体系。这样学习的过程才变得有滋有味,有活力,有生命。于是,知识的学习便可以超越认知的范畴而达到影响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领域。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发展与提高,进而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应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影响、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完全放下师者的架子,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共同创设课堂情景,共同体验学习的过程,必要时还要学会向学生示弱。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挑战意识、责任意识都会得到加强,进而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乐意积极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自然会逐渐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和自信心,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品德美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品德美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美就是在传授基础知识能力的过程中,结合语文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学习、品德高尚的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品德教育

学习兴趣

品德美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从小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尊敬守法的教育。”那么怎样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发挥具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品德美的人呢?我认为:

一、品德教育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文章往往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应抓住重点字、词、句,进行读写训练。例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诗中的“绿”字,可否换成“满”字?学生积极思考,明白了“绿”除了绿色之外,诗中是作为动词理解,呈现出江南岸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体味到作者用词的精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平常,非常重要的训练,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能让他们在读中明情、悟理。例如《桥》一课中,主要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沉着冷静指挥大家撤离,最后牺牲的故事。老支书那种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其中有这样一段

话“老汉突然冲上去,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在朗读前,先让学生观看《山洪来时的情景》,然后再让学生读,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读得很有感情,在这过程中自然能体会到老支书当时的愤怒。

在指导学生诵读《再见了,亲人》时,我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假如你是来送行的朝鲜人民时,面对即将与帮助过自己的人分别,你心里会怎么想,怎么说?在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感情后,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这种影响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滋润他们纯洁的心灵。

二、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例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我先让学生找出“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并划下来。然后在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三次出现给“我”的感受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殘疾青年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最后再结合“我扭头冲出来,直想哭”这句话。使学生明白了我当时对殘疾青年那种感激之情,下定决心好好读书的。这样的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动人的情感,学生情趣激昂地阅读,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情感体验,学生会终生难忘。

三、品德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德育教育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承载的德育功能,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时机,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行全方位的品德教育。

例如:一次看图习作中,画面上是一个男人拿着电锯站在大树下,头上站着一只小鸟。我预先想的答案是

“男人拿着电锯来砍树,破坏了鸟的家园。”,可有一位学生说“这个男人为了不惊动这只受伤的鸟,都停下来工作。”我很想否定他的答案,可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男人认识到破坏森林是不对的,”,有的说“爱护动物人人有责”等。我很高兴,不仅是因为学生说出了许多与图意相符的答案,而是因为他们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有一次,班上一个同学因为不小心弄坏了同桌的笔,结果吵起来,一个得理不饶人,一个认为自己已经道歉了,你应该原谅我。于是我把他俩叫到办公室,让他俩互换角色把刚才的情景表演一下,然后互相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一次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我的引导下,互相道歉,最终和好如初。

四、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说是集全家宠爱于一身,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是名符其实的“小公子”、“小公主”。由于家长过度的溺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自利,独立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教学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围绕学生实际确定德育教育的侧重点;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受到的道德教育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教学《画杨桃》一课中,我先拿出一个杨桃放在讲台上,然后让每个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他们明白从不同角度看杨桃,看到的杨桃的样子与平时是不同的,借此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将怎样做到实事求是。这样,学生就能把课文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今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在习作训练中,我更注意与学生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言之有物,有话可写,能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前一段,学校周边道路改造“排污”工程,在校门中挖了一道沟,学生纷纷抱怨上下学难走。我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题材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改造是为了以后的方便,有的说,原来好好的,现在挖成这样,都烦死了。我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今天的麻烦,是为明天的更便利。这次说话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对知道了如何看待眼前与未来的联系

五、品德教育与语文教学改革相结合素质教育推行多年的今天,我在努力探索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品德美的新方法,大胆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热爱祖国。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引导学生了解到地球的美丽而又太容易破碎了,趁热打铁,让学生用说说你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学生兴趣大增,积极举手,都想说说自己去过的地方,这时我又问,那你又知道地球上那些地方正受到人类的破坏呢?借此来教育学生要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如何培养学生的德美?并没有一种固有的模式,我们只有在语文改革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生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学校德育与班主任专业成长》

齐学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教育论文

摘要: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训练写作,激发想象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马克思曾经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和作者的文章创作思路统一起来,并根据文章内容认真地感知文章所再现出来的具体情境,形成“感知——理解——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

1。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使用多媒体本身,就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创新体现,对学生有一种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运用视听、音像、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各种知识积累、释放、组合、撞击的舞台。如我在教《看云识天气》时,配以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形状;教《望天门山》时,借助幻灯投影图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奇景象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景色。

2。比较阅读,开启学生的想象。如学了“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流水鸣溅溅”“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诗句后,我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领会诗人借助流水表达出的不同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意识到,正是由于诗人对水有了整体、充分的认识,才能从大小、冷暖、颜色、气势、速度等方面来塑造文学形象,表达不同的感情。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其想象力就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其想象的描述便枯燥乏味。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不然学生仅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他们的想象力就只会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而不能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上,其想象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也就无从谈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用语言描述想象内容的训练。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让学生结合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想象“美丽的街市”中牛郎织女是怎样生活的?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想象“若小孩的话皇帝没听到或没人说真话的情景”,以及“皇帝回宫后的情景”等等。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通过再造想象,学生不但锻炼了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

三、训练写作、激发想象力

“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老舍语)。作文的天空永远需要想象的翅膀。生动的描写,准确的说明,精辟的议论都离不开想象。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从训练学生写作入手,进而分析,再进行想象。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局限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

通过作文训练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深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口头作文”的形式可以有复述课文精彩片段、编讲故事、描述见闻,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表象积累。“书面作文”可以有扩写、改写、补写、续写、看图写作文等等,这些自由驰骋空间较大的“大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无疑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阅历丰富的人,表象储备才丰富,而表象储备丰富才利于通过粘合、夸张和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

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器材”。除此而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要抑制自己的想象。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相信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孵出小鸡来;看到气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苏打片,肚皮里有了“气”,人也可以腾空,虽然充满稚气,但其中就蕴含着让人惊讶的“想象”元素。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唯其如此才会做傲人的成绩。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营造出一种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很好地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现端倪,让我们紧跟语文教学深入改革的前进步伐,把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列入正常的教学日程,认真备课,依纲据本,提高自身素质,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培养创造性的新型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下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育论文(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教育论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论文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论文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目标之一,然而,对高阶思维的类别、特点、方式、方法,直到目前,尚未达成统一共识。一、有关高阶思......

    地理教育论文: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地理教育论文: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摘要]从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教育论文

    当前,农村正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学生的学费、书费全免,实行九年一贯制。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差,学校又偏离中心城镇,部分好学生到县里或镇里的学校去了。这些家庭经济状......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论文

    摘要:对于科学这门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从平时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中一点一滴的体现。那么如何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案例中谈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推荐]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想了解的,想探究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也有的......

    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论文[精选]

    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该论文在2004年西安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摘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开展创新教育中,要想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