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教育论文
当前,农村正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学生的学费、书费全免,实行九年一贯制。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差,学校又偏离中心城镇,部分好学生到县里或镇里的学校去了。这些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的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带着。农村里这样的家庭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半以上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从初一到初二的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及格的学生只占20。这样的大环境致使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自信心,更谈不上对数学感兴趣了。基于这种情况,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寻求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外因素,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认为:学生当前的情况与他们在初中一、二年级的经历以及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起草了一套调查问卷,对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82份,收回80份。通过问卷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学生的数学兴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周围人的态度及知识水平对学生学习兴趣有影响。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建立,往往是通过周围人的期望与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评价整体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口头评价又是数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的成败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何实施积极有效的激励性口头评价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激励性口头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
2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取得成就的主观信念。
心理学家曾对千名天才中学生进行追踪研究,15年后对其中的30高成就者和20无大成就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明显差异就在于自信心。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这里谈谈本人在课堂上的做法,以抛砖引玉。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有利于树立自信心的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能力发挥最好。也就是说,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学生的自信心就比较强。那么,如何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呢?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多采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师生互换角色法”等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自信心就会大大提高。
2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和体态很重要。
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数学自信心的建立是要学生有一种自主、自觉的过程。首先是学生要对数学产生兴趣,哪怕只是某一点、一个部分的内容。帮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及指导学生的耐心程度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亲其师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3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培养自信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学生,较易增强学习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直接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制约。抽象概括能力差的同学,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很难正确地获得知识,长此以往就容易失去自信。因此,需要教师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对学生要实施希望教育。
教师要热爱每一名学生,坚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一名学生都要坚持正面引导,循循善诱,不能幻想十个指头一般齐,有差异才构成自然界。教师要伴以强有力的思想工作,特别注意不断地给差生鼓励支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知识。
5正确地使用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个性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个人见解。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闪光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发,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或在思考问题时点滴可取的见解都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切实地感到学习数学的愉快,找到学好数学的突破口。
总之,数学学科有其丰富的内涵,其巧妙的方法,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深刻的思想性,都为我们学好数学增加了自信心。只要我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善于挖掘,持之以恒,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把学生从“苦学”的数学大洋中带入“乐学”数学的世界里。
第二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泽云
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目标。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体能、技术和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心和辅导,使部分体育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望跑兴叹”、“望投兴叹”,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造成这部分学生在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发展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不成体育教学任务。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观指导下,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摆脱心理阴影,增强自信,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学生缺少自信心的心理分析及现状
1是因身体肥胖或过于瘦小及身体畸形,掌握运动技能较差,因而出现自我封闭倾向,活动时他们远远地看,而不主动参与。
2是因为遗传,体质相对较弱而引起自卑,怕被同学取笑,怕为游戏失败而承担责任。
3是因为智力技能或运动技能较差,不能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和游戏规则,惧怕尝试新活动或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总是选择逃避。喜欢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依赖他人帮助。
4是由于生理素质原因,导致体育成绩差,体育成绩提高缓慢。在他们的动机中,失败的成分比力争成功的机会更多。
5是意志品质薄弱,缺少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长的项目难以坚持。6是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在活动中适应性较差,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
二、体育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需要。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方面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激发运动兴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耐久跑教学,以往,一谈耐久跑学生就觉得单调、枯燥,不感兴趣。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出运动场在校园内按选定的路线进行自然地形跑,并鼓励学生说:这样不仅能发展耐力,还能欣赏沿路风光呢。学生立刻来了兴趣,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可以将音乐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利用节奏明快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利用抒情优美的乐曲营造舒心的情境,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激发运动兴趣,让学生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因而,在某种条件下就会产生自信心不强的现象。在体育活动中胜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是经常出现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分析失败原因,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如单杠教学,初中学生过去没有学过,教学中把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加强辅助练习,逐步完成组合动作。
(三)成功感体验
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进行指导,对于不善于交往、胆怯、怕羞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多安排他们参加跨栏、跳高、单杠等活动,培养勇气,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则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促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合作,锻炼交往能力。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例如跳高教学中,如果用同一高度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就可能使一部分较弱的学生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利用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置不同的高度,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每当前一练习成功完成,学生就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高度冲击的信心,就能使学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个练习任务,用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鼓励与关心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与关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和情意表现,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如:点点头、一次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学生完成动作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做得真漂亮。”当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话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信心。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若一名学生没有越过,并不表示这个学生无能,而只不过是他没有掌握技巧而已。这时如果教师对他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打击其练习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加强保护和帮助,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练习,学生就会增强信心,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五)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保证成功体验的基础,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多与学生接触交流,沟通情感,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锻炼。其次,精心创造课堂环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群体活动的喜悦,消除心理隔阂。
(六)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学中,除了重视教学过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评价方式、方法得当,不仅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还能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合作、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迅速获得信息反馈,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中,主要进行了中学体育学习评价实验,改变过去的“考核”观念,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看重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绝对成绩与相对成绩进行比较,更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强调综合效应,深受学生的欢迎。
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教师每学期选择3个教学单元,学生选择1个自选项目。作为考评项目,学习评价分单元和期末评价两部分。单元教学评价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周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学期总评从学习态度、运动参与、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运动技能、进步幅度六个方面结合教学单元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的方法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成绩分A(优)、B(良)、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关键是看他是否主动参与,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无进步,如果有一点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力量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为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一个人一旦失去信心,其学业乃至做人将一事无成。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发展如此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在指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同时,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信地投入数学学习。新教育理念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生命价格。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课堂中,教师要用期盼的目光等待学生的发展,要帮助学生树立“我是成功者,我是能者”,只有成功者才会争取更大的成功,只有能者才会去战胜更多的困难。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以下的情况:在解决题目时,为了突出好的解题方法,把几位做法不同的学生请上台解答后通过比较,肯定了其中最优秀的解法。
而实际上,其他学生的解法也都是正确的,但却没有受到表扬。或者在学习中,总会有个别学生的超常想法把教师的教学设想给搅乱了,由于学生的这一超常想法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是一种“节外生枝”,往往不是教师所需要的,于是,课堂中便经常会出现砍“枝”现象。通常在这些课堂现象下,这些学生就会产生消极的思想,在经历这样的体验后,他们积极发言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影响,如果经历过多次挫折,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大大受到打击,可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后劲。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树立自信心的环境。
平常,我们经常说换位思考,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多少教师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呢?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那么,要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投入数学学习,教师就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课堂上,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影响学生,特别是上课时,老师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和蔼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都能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使其感情愉悦,更加自信地投入学习。如平时在课堂提问中有学生遇到困难时,我都尽量不面露焦虑,而是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经常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不要紧,大胆地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说得真好”等关切的话语来鼓励他们,使学生逐渐
摆脱紧张情绪,以及说不好,说不出来会被批评的心理压力,慢慢地树立起信心。
我坚信,在良好的课堂课堂氛围中,老师尊重、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言语一定能让学生获得信心的力量。
三、给予自我表现的学习机会,提供树立自信心的途径。
事实证明,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学习,是提高学生课堂自信心的根本途径。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部分学生由于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的学习态度、方法等因素导致了当前学习上的障碍和暂时落后,从而引起了同班同学的冷眼,致使他们有一种落后于人,抬不起头的感觉,学习上很大程度上会出现畏难怕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摆正自身的态度,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到班级、同学的温暖,给他们最好的位置,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如班里有位女生,该生性格内向,我发现上课时,她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对于难度高一点题目,她更是久久迟疑,不敢完成。针对她平时的学习习惯,在提问一些难度不高的问题时,我试着让她来回答,并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的优点,私下找她谈话,问她愿不愿意帮老师的忙,给老师当小助手。在一番鼓励下,这名女生当上了小组长,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发现,她的胆子大了,上课主动举手发言,跟同学间的相处热情了许多,成绩也提高了。
另外,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与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努力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决
不替代。”
四、运用积极期待、关怀鼓励的评价,激励学习的自信心。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通过发展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信心。”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甚至比一次教学和一次教育活动更为深刻、更为长久、更有意义,也更有教育效果。
班级中有一个好动好说话的男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由亲戚帮着带他,他的成绩在班级中也只处在中下水平,为什么呢?我在上课时注意到这样一些细节:每次他站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学生都表现得很不耐烦,嫌他说话罗嗦,表达不清。而且我自己之前也曾不经意地因他回答不对题而表现出不耐烦。我的一个小小失误和同学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他对自己的判断,也影响了他对自己的信心。因此,有时明明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在其他学生的质疑中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有时明明已经极清晰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却总是怀疑自己没讲清楚,于是又绕过来绕过去,讲了一大通,更显得思路不清了。上《角的分类》时,我请他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他站起来支吾了半天,就是说不了一个完整句子。下面的学生开始不耐烦了,我示意其他学生安静、耐心地听他把话讲完,结果他想到把角按固定大小和可改变大小分两类,这一分法是其他学生都没想到的。这时我对学生说:“多么巧妙的方法啊!我们刚才差点失去这次学习的机会。请大家给**同学送上感谢的掌声。”这时,掌声响起,这位男孩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之后又经过几次的回答,其他学生慢慢地对他改变了看法,而由于经常受到积极的评价,他开始变得自信、变得活跃了,学习成绩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自信,不仅影响孩子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坚持的教学目标之一。
第四篇:论文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个眼神所引发的教育问题
——浅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丰乐学区杨政平
【摘要】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样样都行,出类拔萃;能够勇敢的展现自我,无拘无束;而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
【关键词】自信心培养
【正文】
以前,在我的班级中,总有这么一些同学:他们不爱提问,也不爱回答问题;对班集体中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遇到什么都好像若无其事。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反应如此的冷漠,对一切都无所谓呢?
面对这个问题,我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学生用一句简单而又准确的话评价一下我们学校的老师。在我一再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终于由窃窃私语开始大胆的说起来——有的说校长和蔼可亲;有的说女王老师温柔漂亮;有的说男王老师活泼可爱:有的说权老师严肃认真……我认真地聆听着同学们由衷的评价,心想:他们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了,会怎样评价我呢?我惴惴不安的盼望着,可是先前的那种讨论声音逐渐消失了,教室里又一次恢复了平静。当我用目光去注视他们时,发现很多同学都胆怯的低下了头。学生惧
怕我的事实不言而喻摆在了我的面前,刹那间我感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
这一次偶然的眼神相对中,我感受到了点滴。这在平时,我根本没有留心到。我回想起平时与学生的相处的情景:我总是一脸严肃;多数情况下总是用批评去处理学生犯下的错误,很少鼓励他们;总抱怨他们做得不够好,要求太高……所有这些都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自卑当中。同时也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我渴望学生的理解与爱戴,渴望学生的生机与活力,渴望他们能学有所成,渴望他们健康快乐。可是因为我的疏忽,我的处世态度和方法的不当,让我的愿望和结果背道而驰。面对这尴尬的一幕,留给我的不仅是自责,反省;更是对方法和态度急需改变的探究。
要想从这个困境当中摆脱出来,我想要做的应当是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
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处处充满了锻炼的好机会,只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就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学期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了尝试:一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因而,他们对班级的事务常常抱着观望,有时甚至漠不关心的态度。实行轮流班委制,每月一轮换,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二是交给学生办的事,我一般不要插手,而是静观其变,做出必要的指导。比如,打扫卫生时,我把权力交给当班的卫生委员,交给他必要的管理方法,让他尽力设法分配并加以督促,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推诿扯皮,还省去了班主任的烦恼。再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主张他们办“手抄报”,于是先自己办了两份风格截然不同的“手抄报”,给他们分析了两分报的特点,做了个示范,然后分了小组进行比赛。结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手抄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二、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在我的班级评比栏中,不仅有个人评比栏,而且有集体评比栏。这两个烂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在集体中培养学生自信与自立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集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的荣誉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一是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二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必须整齐佩戴红领巾,着
装整洁;走路、做事都抬头挺胸。时时、处处都打造出一个成功、自信的自我形象。
三、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科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相对论的伟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三个小板凳”的故事也已是家喻户晓。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三个,前两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们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毛主席就有“会当击水三千丈,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言壮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呢?
四、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
小学生所经历的事情并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也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就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心理准备,不要因成功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失败而丧失自信。成功了,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认真吸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窍门。我今年所带的四年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作文成绩差,尤其在期中考试后,对作文丧失了信心,在他们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提起写作文,我的头就疼”。我耐心细致地帮助分析作文成绩差的原因,通过分
析得知,这些同学有的不爱看书,特别是不爱看课外读物,有的不爱摘抄好词好句、写日记,有的平时不善于观察,等等。由于找到了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这些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现在作文逐渐得到了好转。学生不再惧怕作文了,而是想办法写作文,对作文逐渐产生了兴趣,树立起了自信。
这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还很稚嫩,还很肤浅。
总之,教学中有待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我们只有用心去聆听,用心去体会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一个眼神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浅谈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涌泉小学杨政平
第五篇: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摘要:自信心的培养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方面,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明显差异在于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拥有了自信,也就是向日后的成功迈进一步,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的自
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信心培养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的最基本的途
径,也是占用课时最多的学科之一。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耗时费力的“艰难学科”。这种艰难性,很
容易使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和畏
难情绪,严重地阻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进程。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教
学实践,我发现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很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
识。自信心的培养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方面,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明显差异在于他们的自信
心。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拥有了自信,也就是向日后的成功迈进
一步,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显
得尤为重要,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营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习达到最佳境界。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生理特征,我在课堂上采用课前操,将音乐律动引入数学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集中注意力,合着轻松、愉快的节拍走进数学天地。在导入新课时,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深厚兴趣和动机。例如教学“对称”一课时,设计风筝这样一个气氛热烈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呈现的一幅色彩鲜艳、形式活泼的数学学习画面,包含许多数学问题,学生愿意去探索、去发现,使学习达到最佳境界。
二、满足“安全”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鸣的过程。创设一个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住的良好课堂气氛,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表现和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表情和评价的作用。如,在学生圆满地回答教师或同学的提问时,我用恳切的语言伴之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你的想法比老师的精彩”。“真聪明”等口头表扬。根据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兴奋、疑惑深思、惊讶等表情,教师做出赞许或给出一个会心的微笑,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各种智力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能让学
生从老师的目光中获得许多许多。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我更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要求,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通过师生的的评价来肯定,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鼓励中充满自信,在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中克服不足。
三、给予自主选择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潜能,尽可能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探索的权利。如,在做解决问题的练习时,教师先把内容、要求讲清楚,学生根据自己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确定自己的练习重点和方式。练习后,在小组内自评互助。“自评”是指老师提出了会什么要求?我是怎样学习的?为什么这样学习?“互助”是指自评者有没有进步?哪些地方还需要指导帮助。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得到不同的收获,而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学习奠定下初步的基础。
四、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能“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共同的愿望。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顺境中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那么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使学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
小棒摆出相同的、可能多的、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同数连加算式。而后让学生展开想像“如果继续摆下去摆到100个作品,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让学生产生要发明一种简便写法的想法。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过程中不仅感到自信,而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学生年幼,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大多由于胆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勇于表现自己。这时老师就要扮演推进器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能行的”大舞台。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总之,小学是培养学生自信的重要阶段,“自信”是战胜挫折的第一阶段,以“天生我才必有用”为信念去支持学生、鼓励学生,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挫折作顽强的斗争。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
2、《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