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提高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摘 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相对其他高等院校而言,它有其特有的属性和特点。独立学院要发展好必须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富有学院特色要求能力的学生为要任。独立学院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确定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还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去实施教育行为达到教育实效。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独立学院学校及学生特点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办学机制与生源有自己的特点,在办学机制上,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以“依托母体、相对独立、总体协调”为指导思想,确立“相对独立”的办学原则。学院一般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址,独立财务核算,相对独立办学,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种在办学模式、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独立运作的国有民营机制,其办学更具自主性、灵活性、创新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具适应性。
在生源特点上,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学生(以下称“民办生”)低于其他二级学院学生一至二个批次录取,入校时的文化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二级学院的学生,无论是从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还是录取批次,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学生的生源质量偏低。在中学阶段,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同层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有自己的特点
随着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产生,在同一所高校中学生的构成和办学机制趋于多样化。用相同的教育评估标准整齐划一地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是不科学的。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不同要求的人才需求。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与母体其它下属学院应确立不同的质量标准取向。根据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办学特点、学生智力素质等客观实际,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应主要以市场标准、创新标准和能力标准为取向,努力造就“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3.1 面向市场,推向市场,重视培养学生市场适应能力
一是专业设置应该有市场针对性,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国有民营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具有相对的优越性。按照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在母体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复合,注意不与学校现有专业重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是实施平台式教学模式和专业分流体制。实施平台式教学,按文、理大类录取新生,把大学四年(或五年)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若干个平台(如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和专业平台、实践平台),明确每一个平台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
三是就业目标培养应灌注教学全流程。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起,就要进行职业教育,开始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和兴趣,参加相关活动;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使学生对选择职业有直接感受;第四年,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等进行专题训练,帮助学生了解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提高市场就业率。
3.2 创新性培养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短、快、新”的特点,提供多种课件方便学生自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网络教学,电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软件。努力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动态、铺垫宽厚基础,以利于学生进行学科的交叉与复合。
(2)实行弹性学制及主辅修制。实行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正常修业年限未完成规定学分,可申请延长修业期的弹性学制。同时为学生准备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等选修课程以及各个专业的辅修课群,以利于学生实行文理交叉、开拓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3)开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实验室。它配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局域网平台并与英特网互连、EDA等以及大量的软件资源;向学生提供教师历年来的应用类科研成果,供学生参考和借鉴;提供社会所需解决的各类应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题研究,也可由学生自己组成科研小组进行研究开发。
3.3 培养学生以实践的能力去应对市场
(1)突出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实施平台式教学模式,突破以系、科、专业为主的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整合,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给受教育者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受教育者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系统性强,具备相关学科的衔接能力。并为培养各种能力奠定基础。
(2)变革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加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大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形式,大力提倡学习式、探讨式、研究式学习,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改革考试形式,着力提倡开卷式、论文式、答辩式和以社会作考场等考试类型。
(3)坚持因材施教,采取分级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今后专业选择方向,为他们开设要求不同的同一课程,让学生自主选修一种,实施分级教学。这样同一层面的学生学习同一层次的课程,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不存在“吃不饱”和“跟不上”的两难问题。而学生根据今后的专业选择方向选修某种类型的课程,可以与今后的学习顺利衔接,为学生个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4.1 教学督导制,让专家去管理
独立学院要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团归口教研部,直属主管院长领导,其职能是对全院教、学、管三方面教学工作运行状况进行督查、引导、调查,并向领导提出建议。督导团成员全部由业务素质高、教学和管理经验均很丰富的老教授所组成。
4.2 学生评教,了解学生心声
能够全程体验教师教学过程的人是学生,学生也最了解教师在平常状态下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接受知识、提高能力的程度和教师的师德与敬业精神。通过学生评教,能够全面、及时听取学生的声音,是掌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对专家评教的有益补充。学校应结合自己特点建立评教系统系统,其内容就包括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态度、教学组织、教学互动、以及师德等内容。
4.3 完善教学规章,按制度去办事
为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使教、学、管三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有规范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学籍管理、计划实施管理、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档案等,这些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制度保障。
总之,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因材施教、教学条件等,是影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提高教学质量,要以办学特色为载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围绕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狠抓学风建设,增加学生对独立学院的认同感;加大教学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具体来说,要从学生群体变化,学习目标变化,学习模式变化和学习环境变化等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明晰办学定位、契合经济社会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和行业特点,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把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改革专业理论教学和开拓创新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斌.新型大学,敞开大门等英才[N].(见2003年6月20日《今日早报》)
[2]@张智峰,李同明.努力打造民办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民办学校网)
[3]@陈江丽.浅谈新时期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
第二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参与常规检查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力求精讲精练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传统的教学却存在不合理的三多:上课多、呆背多,做题多。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负担沉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埋没了一些学生的创造力。抓不住重点而且收效少。而“精讲精练”通过精讲使学生抓住重点,通过精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扫除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学科成绩才能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有的老师坚持“宁可多练一百,决不漏掉一个”的做法。事实上,这样做既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沉重负担,甚至让学生淹死在“题海”之中。“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并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桶水。”要做到“精讲精练”,平时我和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下功夫,归纳、整理、精选一些题给学生练,应把掌握做题的“金钥匙”授给学生,通过精练,抓住典型题精讲,找窍门把题讲得“精辟”、“透彻”,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课后认真总结,把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疏漏之处或本节课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反馈于下一节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写好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法、学法,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的。“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学校对我们教师提出的目标。每个学期,我校注重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每篇教后一得或者单元反思,要求教师要及时地记录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学生独到的认识、教学中的不足,在教研活动中组织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完善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只有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常规,教学工作才更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具体的做法是:
1、坚持备好每节课。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同类型的课的备课形式如何”“怎样才能备出特色”“教师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怎样进行指导”都是备课时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认为集体备课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加强教学准备工作,切实做好五个结合:大纲与教材相结合,资源与方法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研讨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借鉴相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案。
教案实行不定期抽查制度,由各科组长对全体教师教案进行抽查评价,并做好记录。新教师以及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的教案将作重点检查。
2、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步伐,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教研活动。首先,每位教师都要提前制定好个人承诺计划,针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要按计划积极进行研讨。其次,教研组要坚持召开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同一备课组的教师要根据自己备课组的计划和研究课题,选定一个教学内容,同备一节课,轮流执教一节课,同评一节课,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其次,开展随堂听课和听复习课,为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坚持进行行政随堂听课和听复习课,所有授课教师都能积极投身其中,认真应对。我们认真听课、认真评课,诚恳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取得“一课双赢”的效果。
3、作业布置、批改讲求实效。
我校要求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要针对学生知识上、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时进行矫正,及时评讲和反馈,批改作业要认真,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布置作业,例如作业超市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三篇: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实现我校教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力求精讲精练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传统的教学却存在不合理的三多:上课多、呆背多,做题多。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负担沉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埋没了一些学生的创造力。抓不住重点而且收效少。而“精讲精练”通过精讲使学生抓住重点,通过精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扫除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学科成绩才能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有的老师坚持“宁可多练一百,决不漏掉一个”的做法。事实上,这样做既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沉重负担,甚至让学生淹死在“题海”之中。“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并使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有一桶水。”要做到“精讲精练”,平时我和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下功夫,归纳、整理、精选一些题给学生练,应把掌握做题的“金钥匙”授
给学生,通过精练,抓住典型题精讲,找窍门把题讲得“精辟”、“透彻”,让学生一目了然。
二、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课后认真总结,把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疏漏之处或本节课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反馈于下一节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写好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法、学法,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的。“在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学校对我们教师提出的目标。每个学期,我校注重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每篇教后一得或者单元反思,要求教师要及时地记录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学生独到的认识、教学中的不足,在教研活动中组织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完善教学常规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只有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常规,教学工作才更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具体的做法是:
(1)坚持集体备课。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同类型的课的备课形式如何”“怎样才能备出特色”“教师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怎样进行指导”都是备课时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认为集体备课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加强教学准备工作,切实做好五个结合:大纲与教材相结合,资源与方法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研讨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借鉴相结合,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案。
教案实行不定期抽查制度,由各科组长对全体教师教案进行抽查评价,并做好记录。新教师以及教龄未满5年的教师的教案将作重点检查。
2、积极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为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我校组织教师积极进行教研活动,在每学期初组织教师定好个人承诺计划和针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语数英三科以级为单位制定校本教研专题计划,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按计划积极进行研讨,坚持双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各科各年级都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本学期学校每科每级进行“双环教学”,就是同一备课组的教师根据自己备课组的计划和研究课题,选定一个教学内容,同备一节课,轮流执教一节课,同评一节课,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其次,开展随堂听课和听复习课,为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坚持进
行行政随堂听课和听复习课,所有授课教师都能积极投身其中,认真应对。我们认真听课、认真评课,诚恳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取得“一课双赢”的效果。
(3)作业布置、批改讲求实效。
我校要求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要针对学生知识上、能力上的漏洞和缺陷及时进行矫正,及时评讲和反馈,批改作业要认真,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布置作业,例如作业超市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四篇:独立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论文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其教育教学质量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独立学院的实际,探究独立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独立学院;质量监控;课堂教学
质量监控是一种管理工作过程,它是在教学质量评价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地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对各种重要偏差进行纠正。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建设和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动摇的地位。
一、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自2002年成立,从扩大规模阶段发展到目前内涵提升阶段,现设有4个系,21个专业,在校生5142人,专职专任教师45人,专任教师300人左右。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虽然在办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还存在生源素质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习动力不足、方法欠缺,大部分教师是外聘教师,缺乏有效地管理等现状,因此,教学质量监控在这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阶段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学院经过近九年的办学,始终重视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研究和监控,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定科学的管理理念。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合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学院良好的教学状态。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系统:
(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等,要加强对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监控,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教学大纲的实施、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试命题、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
(3)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严把选题关、指导关、答辩关及成绩评定关,完善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机制,进一步强化毕业论文的组织和质量分析工作。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教务处、各系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小组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1)教学督导监控—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2)公共课负责人—针对公共课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通过成立公共课负责人制度,加强对公共课的管理。
(3)专业主任教师—对本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是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教学信息员—通过日常教学情况收集渠道,反馈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5)网上评教系统—通过网上评教、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老师教学情况的反映。
三、完善我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些思考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极大程度的保障和提高了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仍有迟到、早退现象,在课堂上有伤学生积极性言语的现象,学生出勤率不理想的情况,针对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我认为应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一)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制度。为了使教学运行和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应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如《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学工作实施细则》、《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具体规定》、《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奖励办法》、《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公共课负责人管理办法》(实行)、《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督导工作条例》、《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专业主任教师管理办法》、《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学联络员暂行办法》、《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学质量及教学过程量化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二)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力度。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我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把末端监控转变为过程监控,改变“千人一卷”、“千人一面”、“一考定成绩”的做法,我院首次实行了“N+2”考核方式方法改革,以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延伸思考以及运用知识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狠抓课堂教学管理,建立日常检查制度。首先,要求教务处、各系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期地到课堂随堂听课,督导组成员按计划和要求随堂听课,检查学生上课纪律及学习情况、检查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并不定期抽查教师批改作业、读书笔记情况。其次,要求各班班长对教师和学生的到课情况每节课做记录,每周上交记录结果,并要求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报,比如说教师没有按时到岗、教学设备出现的问题,以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并加以及时解决,避免教学秩序混乱。另外,我认为课堂质量监控不能只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案等,还要把目光集中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启发作用上,教师应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进行思考、总结,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才能符合考试方法改革的要求。
2.加强公共课管理力度。公共课管理一直是我院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成立了公共课负责人,自成立公共课负责人以来,逐步改变过去没人统一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状况,经过“两课”负责人的努力,获得校级科研一项,题目为《新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通识课实践教学研究》,实践证明设立公共课负责人是很有必要的。
3.注重学期末教学监控。要求院领导、教务处、各系教学管理人员对期末考试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并对期末的考试全过程进行巡视、检查、督促,以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4.院领导听课制度化。要求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学动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1.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根据岗位要求对工作人员赋以相应的职责和合理的工作任务,充分调动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管理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整体效益。
2.初步建立激励机制。为保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针对我院大多数都是青年教师的现状,不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讲、听、评”互帮小组等教学活动,初步建立起教学活动中的激励机制,并启动了校企合作,为青年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另外,通过对教学、科研成果的评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约束机制。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倡导良好的教风、学风,提高工作责任心和管理水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强化教学管理,对于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按《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学质量及教学过程量化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给予发放浮动课酬,对于迟到、早退者,未按要求进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期末出卷、监考、批改试卷、评定成绩、试卷材料归档的相应扣除浮动课酬。
总之,在目前独立学院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时期,衡量质量的高低,不仅要根据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更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独立学院特点,树立全面的、动态的科学质量观,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长渝,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
[2]马定桂,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8,6;
[3]许春英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第五篇: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刘 俊 陈志丹
当前,独立学院的战略重心已到了由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以提高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独立学院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要把内涵建设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
一、确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已是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由于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生源质量相对较低,要确定符合自身定位、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之间的关系,确立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办学主体等方面的原因,独立学院具有各自不同的办学生态环境,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不可能按同一种培养目标、观格,用相同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在规模扩张时期,由于观念的原因,一些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确立上出现了趋同现象,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单
一、僵化,影响了对人才的实际培养。有的独立学院培养的目标定位,无论在知识结构、专业方向还是在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同母体高校雷同,分不出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管是在就业、创业方面,还是在实际开展工作方面,都很难体现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就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而言,不从自身的办学特色出发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也不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面向基层的原则。
第二,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地方、区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大多数情况下,独立学院受母体高校的影响,在办学初期主要是套用了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来不及形成自己明显的个性和特色。从现阶段来看,独立学院已基本上完成了以规模扩张和校园建设为主的外延式发展的任务,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必须认真研究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摆脱原有的办学模式,真正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从自身的目标、规格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每一个教育实体必须首要解决的,它直接决定着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在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必须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不随意降低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具有独立学院特点的本科人才培养,就是要突出独立学院的三个特点,即教学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为地方服务的适用特点。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该在符合本科教育规律的大前提下,从突出这三个特点出发,形成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突出教学型大学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充分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要和母体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适当错位,确立自身的教学特点,以避免和母体高校在人才培养的雷同。要确定低重心的培养思路,相对于母体院校本科学理型人才的教育,低重心的培养和训练是独立学院发展本科技术教育的要求。这里的低重心,反映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是突出应用性,依托一定的学科平台,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低重心并不意味着低要求、低水平或降低质量。在某些方面,它对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更切实的要求,特别是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心应着眼于理论的运用,切实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强调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独立学院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应是通识教育加专长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要求既要注重应用性,又要重视通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区别开,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型的人才特色,须打破母体高校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整合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既相对独立,又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和完善以提高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体系,构成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形成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
突出为地方、区城经济发展服务的适用特点。为地方服务,是独立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在人才培养,就是要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可以通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特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或在专业内部设置特定的专业方向,专门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再一个则可以根据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加入能够体现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特点的课程模块,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后一个途径更为重要。要达到为地方培养适用性人的目的,就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要坚持体现课程的地方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复合性,以形成学生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不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地方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整合、重组、优化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普适性与地方性、综合化与具体化的衔接和融合,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地方性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改革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更加适应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是要针对生源特点、区域经济和地方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其次,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体系结构:既要达到本科的专业理论水准,又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技术素质。自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才能得以完成。为此,我们把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为大学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大学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相应专业本科层次的规格要求。方向课程的设置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养培养。
构建以区城经济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理论教学体系。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体现“零距离”教学改革思想是关键。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总体上设计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这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是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来确定的,而是根据区域经济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的用人要求来确定的,具有鲜明的市场导向。独立学院要根据所采集的知识点、能力点来组织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要对各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出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在理论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和毕业生今后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具备作为本科教育应有的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善创新、多方向、可调控”的课程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体现市场要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考什么的理论教学思想。独立学院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拥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规律,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鼓励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创新和优化,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的特征,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要围绕区域经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要求,加强实验、实习、调查、社会活动等实践性教学,保障实验条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建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引入职业认证标准及加强校企业合作是实现“零距离”实践教学的重要渠道。首先,通过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职业认证,能够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零对接。将认证课程考试大纲与各专业教学大纲相街接,借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逐步开展认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训练,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思维。其次,加强校企合作,打造好实践教学平台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为学校实践教学在多数情况下是模拟性质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无论是环境感受还是心理状态都与实际工作环境有差距,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难以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往往只有在实际工作地点才能获得,而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和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正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庆军.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1).[2]汤正华.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4).[3]季桂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