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

时间:2019-05-15 10:0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

第一篇: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

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

片头曲让人倍感清心,经查是王俊雄的《花间梦事》,很是喜欢,或许是爱屋及乌,便很快融入了蔡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

由于时间紧迫,到目前为止我看了二十二集,听到蔡老师一个个之前从未听到过的理论,每每都觉得自己有生以来活得有些平凡,也深深责备自己竟有那么多不可原谅的错误观点。

1.之前无数次听到“活到老,学到老”等类似的言论,总认为它仅仅是一句平凡的语言,却从未思考里面蕴含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像齐白石大师一样,在弥留之际,还画了生命中最后一幅画中之王——牡丹,生命不息笔不辍。但反观自己,每想弥补自己在工作上所需的知识,总会有“现在学有点晚”的思想,但蔡老师讲的“学习不在于多,而在于做”,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以后要为之努力。

2.小时候家里很不富裕,父亲属兔,母亲属龙,人们常说兔和龙属相相冲,性格不合。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父母会为钱的事起争执,而我从小心思细腻,总觉得我只要学习好,多帮助母亲做些家务,以后考上大学,毕业后能缓解父母的矛盾。小时候的经历让我在大学也很是勤奋,也让我懂得父爱母爱所构建的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性格和价值观的影响,在观看弟子规之前,我都认为上学毕业找份好工作,是让我将来的孩子衣食无忧,但现在我明白了,人要懂得去关爱,父母之爱,亲情之爱,都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感谢贫穷”。3.出门在外,每次给父母打电话总是报喜不报忧,其实我深知他们还是担心,担心我住的是否舒适,担心我的工作是否顺心,担心我钱是否够用。每次我心情不好,都会想到父母在家是否不开心,好几次打电话回家都应验了蔡老师讲的“曾参母亲用扎手之法呼唤儿子回来”的事例。当初去到离家千里的广州,从未想过离父母很远会有很大关系,现在想想,命运让我体验了远离家人的那种思念,所以倍感珍惜。要像蔡老师讲的那样“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除了这些让我深感自责的观点,当然,也有很多观点让我连连点头。“百善孝为先”,学孝是家人的言传身教,奶奶的婆婆(下称太奶奶)由于当年日本入侵时,眼睛生病没能及时就医,在五十多岁就失明了,奶奶在饮食,坐卧,洗漱等很多方面,都必须帮助太奶奶,包括夜间喝水,奶奶都要起来好几次给太奶奶倒开水,这个习惯持续了四十多年,在我小学四年级时,太奶奶很安详的去世了,没有任何病痛的折磨;每次父亲生日,他都会买些东西给奶奶送过去,我疑惑,父亲解释说:“他生日那天是奶奶最痛苦的一天。”当蔡老师讲到“人的生日即是母亲的受难日”我平凡而普通的父亲教育了我,很庆幸——我还算孝顺。

每次看完一集,临近结尾都会响起《龙井茶园》,让我总是闭目净心听完,视频才看一半,我一定会继续认真研读,让自己成长。

王金软

2016年7月30日

第二篇: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一)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过《弟子规》,当时只认为它和《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读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而我们学习这些经典,一定要提得起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经典”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拿来读而已。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所以,在读此书的同时,也开始向蔡老师学习,决心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虽然有些一时还做不到,但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现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尝了甘甜的果实。

在读此书以前,我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无论对父母还是其他长辈。哪怕是对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为也还说得过去,因为我一直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我能做到将心比心。可是读了本书,我才发现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孝,德之本也,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莫过于父母了。可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不能常回去看看他们,不能慰籍他们老来孤独的心,总以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几个养老的钱就是孝顺了,这是何等的愚蠢啊。这个寒假,悉细照顾父母,和他们促膝谈心,领他们到公园、博物馆等地游玩,和他们一起观赏花灯焰火,看民间扮玩。经过这一假期,我欣喜地发现,老人越来越开朗了,吃得越来越多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脸上开始有了光泽,皱纹也少了。想想确实有道理,作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心情怎能不舒畅,胃口怎能不好呢?

在学校里,我也尽力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落实到工作中去。

首先先要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论语》里有一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遗失了这根本的一条,因此实效性不大。今天,当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复杂。试想:我们做老师的自己连讲台都收拾不整洁,学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屉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了!我要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来督促自己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在生活细节方面,我有时对学生指手划脚,今后要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与同事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以前,我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今后要注意修正。

总之,看了《细讲弟子规》,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读书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细讲弟子规》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二)初读《细讲弟子规》就真的感觉是一本好书,说的虽是平常的事,讲的却是不一般的道理;细细品味《细讲弟子规》,直悔自己接触的太晚、太迟,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之前怎么都闻所未闻?

《弟子规》是依据孔老夫子的教诲编出来,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从生活面把它整理出来,所以他能如此地贴近我们的生活,蔡礼旭老师又对弟子规的每一句都深剖细解,才能使我们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症结一一找到可以处理的方法。

一场好梦、好戏需要智慧,智慧就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沉淀。“养子使作善也”,当孩子有颗“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看别人家的孩子,在我眼中,皆为十全十美,而很清楚自己孩子并非十全十美,要达到十全九美都很难。但现在读完《细讲弟子规》,我很清楚:教育孩子有颗善良的心,用智慧沟通,用德育引导,孩子一定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

晚上散步的时候,我给孩子讲“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寓意,也告诉他“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出处,希望他为人处事可以不让别人有“瓜田李下”之嫌疑,延伸到“入虚室。如有人。”到同学、朋友、亲戚家,要做到,入无人之室,就如有主人在一样,不乱翻主人东西。看时下热播电视剧《龙门镖局》时,剧中的“大当家的”被一系列的所谓的巧合弄的伤痕累累时,告诉孩子“宽转弯。勿触掕。”“事勿忙。忙多错。”那么,这些“巧合”是绝对可以避免的。在游览北京清华大学时,有两个导游为排队等候参观的事大打出手,告诫孩子“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远离是非恩怨,避免恶俗污染。

在饭店等人吃饭时,孩子吵吵饿,告诉孩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再给他讲一个德育>故事:宋代有一个叫陈昉的家族,一家十三代同居,七百余口人,同时吃饭,就连他家里的一百多条狗也能做到“一犬不至,群犬不食”。这样,绝对让他记忆深刻。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在《细讲弟子规》中学到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在生活上,“父母呼,须应承。”“父母责。须顺承。”“步从容。立端正。”“衣贵洁。不贵华。”在学习上,“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在做事上,“此未终。彼勿起。”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能做到此,一定不会“失诸正鹄”的。教育孩子以“德”为本,且勿宠溺孩子,“宠猪举灶,宠子不孝。”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上行下效,愿我们都拥有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第三篇:观蔡礼旭老师讲座有感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管理学院 461201班 学号:46120110 姓名:邝晓睿

形式与政策课后作业 观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很庆幸这学期有一门《形势与政策》课程,庆幸能有一个老师带领我们一路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感谢王幼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一门《幸福人生》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开始真正爱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珍宝,让我开始以中国的道德观念寻找幸福。

“弘扬传统文化”一直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喊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到弘扬传统文化?恐怕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令人失望的。而蔡礼旭老师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位令人尊敬的传承与弘扬使者。说实话,按照今天的审美标准,蔡礼旭老师并没有一个俊朗的外表,普通话也不是那么标准,但蔡礼旭老师却吸引来了如此庞大的观众群,魅力何在?我想这都是因为蔡礼旭老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灵魂里,一个与传统文化为伴的人从一言一行中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中国学者的魅力。

蔡礼旭老师以古代圣贤留下的经典《弟子规》为基点,结合列举生活中的小事,为我们证实老祖宗留下的思想文化才是最适合我们用来做人处事的。列举的实例让我们觉得贴切又熟悉,很容易从中产生共鸣。蔡礼旭老师还不断将演讲内容扩展,广泛引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各部经典里的名言,以此来在我们心中重新树立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以此来教导我们依照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道德思想行事,以此来揭示日常生活中难以理解的疑惑,以此来引导我们参悟经典里老祖宗总结出的人生智慧。

当下许多矛盾的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着:老人跌倒后社会的漠视;本 科高材生犯罪现象多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后笑的极端物质追求;父母对孩子无底线的满足,孩子对父母无节制的索取。这些背弃我们传统观念的社会现象的存在一直让我困惑。在看了《幸福人生》讲座后,我终于想明白,这些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便是:我们在传承了5000年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上却大力推行着西方思想。然而中西方文化是存在诸多冲突的,这些冲突让人们的思想变得矛盾。许多传统道德在西方自由思想,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冲击下,慢慢被人们抛到脑后,人们开始变得物质,变得狂躁。然而,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幸福人生的思想支撑啊。正如蔡礼旭老师说:“人要幸福,首先一定要把错误的观念导正过来才行。”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二十四个字,在上王幼英老师的课程之前,我仅仅是当作顺口溜一般看看。在王幼英老师的讲解下,我才发现这都是圣哲人几千年来荜路蓝缕,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血汗,累积的这么宝贵的资产啊!《弟子规》何止二十四个字那么简单。再观《幸福人生》讲座,蔡礼旭老师又进一步为我们阐释了这之中的大智慧。《弟子规》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这也是我观蔡礼旭老师讲座感触最深的一点。

在当下,在父母无私的给予下,我们总是自然而然的认为父母无私的给予是父母的义务,我们本该接受父母的一切。也因此,我们向父母索要的变得更多,甚至变本加厉。老师讲的那个一少年把父母毒死的故 事却是让人瞠目结舌。孝道在那个少年心里分量到底是有多低,才能做出这样的事?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做出这般境地,但相对古人那般的孝道也相差甚远。在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我在父母心中是最宝贵的,他们都要为我付出,都得为我服务,我就是他们的中心。听了蔡礼旭老师的话,我努力把自己从这个偏激的思想泥潭里拔出来,去理解父母有自己的生活,而我是父母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中心更不是全部。我不能霸道的认为父母就应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呼之即来,而不需要的时候挥之即去。父母因为对我的爱才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我要求父母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的爱好、口味、习惯。却不曾想,我了解父母的爱好、口味、习惯吗?我要求父母在我刚回到家就有一桌的热饭菜等着我,却不曾主动为父母奉上一杯热茶。

小时候父母经常不在我身边陪伴,导致我一直怨恨着他们没有陪我度过我的童年,留我一人独自长大,留我独自羡慕着他人的父母能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玩乐,陪着他们聊天,为他们解难,给他们依靠。这样的怨恨导致我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对他们越来越冷漠,甚至对父母的热切关怀也以恶劣的态度作为回应,就更别提主动去了解父母的生活喜好了。在内心,我对他们建起了一堵厚墙,不让他们来碰触我的真心。父母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听了蔡礼旭老师的演讲,我不禁反思,父母他们生活也不易,要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打拼,要给我一个安定的家,一个充实的物质生活,他们在客观原因下不得不留下我去外地工作。作为父母,谁会愿意错过孩 子最美好的童年呢?如果条件允许,哪个父母不愿意亲眼记录儿女的点滴成长呢?而作为儿女,如《三字经》所说要“首孝悌”,就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要理解父母的难处。百善孝为先。如蔡礼旭老师所说,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行孝道要注重细小,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而与我而言,孝道要从推翻那堵厚墙开始,多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的生活和睦幸福。让自己的言行不要让父母伤心难过。平常多关心父母的身体,多了解父母的生活爱好。当父母生病时,应当全心全意来尽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早日康复。其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做出一点点关心父母的事,父母便会觉得很幸福。父母累了,多为他们分担些家务,主动给父母奉上一杯热茶,主动为父母做一份早餐,不要拒绝父母的关怀。懂得时时看到父母的需要,「冬则温,夏则凊」,从点滴小事中践行孝道,暖父母心比物质更重要。

如蔡礼旭老师所说:从基本的孝道开始,做好子女本分,才能经营出一个幸福的人生。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我们每个人都在最求幸福,却总与真正的幸福背道而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往往只是别人认为的幸福—华丽的外表、显赫的权势、丰厚的家产等,却忘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幸福,终究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生活。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太多的浮华,才会使幸福的距离显得那么遥远。其实幸福很简单,听从我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便是幸福,让父母健康快乐便是幸福。作为子女的我们,守孝道,让父母幸福,这便是幸福。

第四篇:观看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观看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李雪玲

现在在教育中提倡让学生学习背诵《弟子规》,在教学中我们也让学生开始练习背诵。通过假期的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的学习,我对《弟子规》又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弟子规》是我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它对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都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都能按照《弟子规》的教诲去做,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就能更加和谐。

有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这话不完全正确。《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本,孩子应该学,但我们成年人也一样应该学习。因为《弟子规》讲的是前贤的教诲,是生活的规范,它能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这种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应明白,所以每个人都应学习《弟子规》。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使我受到很多教育,其中受教育最深的是《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入则孝”的意思是说在家里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孝是道德的根本。

我们的身体受之父母,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应无条件的孝敬父母。那么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的孝敬呢?《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话,从表面看它的意思就是说父母的呼唤,要马上应承;父母的命令,有马上执行;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的听取;父母的责备,要虚心的接受,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俗话说“孝顺孝顺,孝就是顺,顺就是孝”我们应顺应父母的要求,父母的心意,如果他们的要求是错误的,我们做子女的也不能顶撞他们,我们应做到“谏使更”并且要“怡吾色,柔吾声”;如果父母的责备是错误的,我们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的成长可谓是呕心沥血,但他们不图我们的回报,就象歌曲《常回家看看》里面唱的那样,他们就图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可是看看我们现在做的,虽然能给父母一些物质享受,使他们不愁吃穿,但每天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搪塞父母,不能常回家看看,对父母的呼唤、命令、教诲、责备都不能做到“应勿缓,行勿懒,须敬听,须顺承”。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对父母做的还很不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像《弟子规》里说的那样去做,常回家看看,抽时间多陪陪父母,使他们过的更幸福,更开心快乐。

第五篇:读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读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童敏

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过《弟子规》,当时只认为它和《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读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而我们学习这些经典,一定要提得起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经典”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拿来读而已。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所以,在读此书的同时,也开始向蔡老师学习,决心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虽然有些一时还做不到,但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现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尝了甘甜的果实。

在读此书以前,我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无论对父母还是其他长辈。哪怕是对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为也还说得过去,因为我一直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我能做到将心比心。可是读了本书,我才发现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孝,德之本也,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莫过于父母了。可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不能常回去看看他们,不能慰籍他们老来孤独的心,总以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几个养老的钱就是孝顺了,这是何等的愚蠢啊。这个寒假,悉细照顾父母,和他们促膝谈心,领他们到公园、博物馆等地游玩,和他们一起观赏花灯焰火,看民间扮玩。经过这一假期,我欣喜地发现,老人越来越开朗了,吃得越来越多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脸上开始有了光泽,皱纹也少了。想想确实有道理,作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心情怎能不舒畅,胃口怎能不好呢?

在学校里,我也尽力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落实到工作中去。首先先要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论语》里有一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遗失了这根本的一条,因此实效性不大。今天,当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复杂。试想:我们做老师的自己连讲台都收拾不整洁,学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屉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了!我要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来督促自己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在生活细节方面,我有时对学生指手划脚,今后要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与同事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以前,我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今后要注意修正。

总之,读了《细讲弟子规》一书,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读书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细讲弟子规》这本书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下载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蔡礼旭有感

    读蔡礼旭有感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过:“人人都希望过上美满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这让我想起了蔡礼旭的 老师「幸福美满的人生......

    观《弟子规》有感

    观《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这是中国古代教育著名的启蒙教科书《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

    观弟子规有感

    观弟子规有感 我今天第一次听蔡老师讲弟子规,有相听恨晚的感觉,如果早些时候能听到这些道理,我的人生会更快乐更幸福。 今天听课内容是学贵立志,有志向的人学习才非常扎实。学习......

    观《弟子规》有感

    观《弟子规》有感蓬莱阁管理处组织的春季培训计划中,在3月23上午观看了对《弟子规》的讲解和现实实例,看完后大受触动,感受很深。下班空闲的时候找了这本书看一看,才知道《弟子......

    观《中华弟子规》有感

    观《中华弟子规》有感 今年暑假,我在肥城文明网上观看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我觉得这部动画片很好看,最重要的是里面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这部动画片主要......

    蔡礼旭老师简介 - 海南省技师学院

    嘉宾老师简介 凌孜(叶剑英元帅的女儿):第十一界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普及推广工作。 蔡礼旭:马来......

    《礼记学记》_蔡礼旭老师主讲

    《礼记.学记》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我们来看这一篇《礼记?学记篇》。这一篇文章在我们十三经里面的《礼记》这一本经文里面,《礼记》里面有很多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尤其......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大全5篇)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每当上课前,老师都会问:同学们,过去的第一周里你们过得快乐吗?而当我反思自己过去时间里的经历和心情时,结果常常是觉得自己过得不很快乐,不幸福,可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