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太上感应篇》(1-49)心得分享(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7:3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蔡礼旭老师《太上感应篇》(1-49)心得分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蔡礼旭老师《太上感应篇》(1-49)心得分享》。

第一篇:蔡礼旭老师《太上感应篇》(1-49)心得分享

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一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1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1

大家早上好。我們今天大家一起學習《太上感應篇》。師父一直強調,要成就這一生的道德學問,一定要紮好德行的根。而紮根當中,師父強調,要學習《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還有《十善業道經》。我們從我們自己做起,從我們自己的單位做起,從我們中心,我們來紮好德行的根。

我們一定要立志,做佛菩薩的好弟子,做三教聖人的好學生,也要做師長的好學生。師長說紮根,我們就老老實實紮好根。而當然紮根顧名思義,這根紮下去了,他就立住不動搖,也就是能夠在處事待人接物、工作當中,都依照這幾部經典來處世待人,任何情況都不違背這三個根的標準,這個叫紮根。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標準,那有一個努力的過程。

我們現在知道紮根重要了,所以我們受持這幾部經典。那受持之後要讀誦,因為讀誦熟悉之後,遇到境界的時候,他能夠起觀照。假如讀的遍數不夠,可能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隨順習氣比較多,那就立不住根基了。所以讀誦是必要的。當我們明白了這個讀誦的重要性,我們才不會讀的時候,好像有點心不甘情不願。人往往明理之後,他就會做得歡喜,「這個是真正對我有益處,這個是修學不可少的過程。」

孔夫子在《論語》一開始就說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應該是非常喜悅的事情。假如我們在學的過程當中,都覺得感覺不到喜悅,那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其實我們不明理。所以「理得心安」,知道這麼做了有意義,就越做越高興了。知道讀誦不可少,每天老老實實讀誦。老實人得利益,因為讀著讀著,他自自然然起觀照。遇到人事物了,突然那一句經句,就出來了,啊,當下沒有隨順煩惱,依教奉行了,覺得身心輕安,很歡喜,「欸,我突破自己了」,那就可以體會到讀誦的利益了,起觀照。而法喜,一定是從「解行相應」而來。《弟子規》當中告訴我們,「不力行,但學文」,就是有「解」,有了解經文道理,但是沒有去力行,「長浮華,成何人」。

今天有錄像,應該是我緊張,怎麼好像你們比我還緊張?所以你們要配合一下,我假如念到大家熟悉的句子,請大家配合一下。可能是我剛剛這個錄音機沒拿上來,造成大家的緊張。所以你看,我的緊張造成大家的緊張,還是我的問題。確實老祖宗講的沒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所以《弟子規》當中講的,「長浮華,成何人」,這個是傲慢習氣上來了。孟子講,「人皆好為人師。」有「解」而沒「行」了,他就落入一個學習的誤區了,懂了這些道理,自己沒做,看別人的過失。而當一個人被傲慢給障礙住了,他有沒有「不亦說乎」啊?鐵定每天很不舒服,看這個人也不順眼,看那個人也不喜歡,所以不會有法喜。「解行相應」,絕對有法喜。所以看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有沒有深入,有沒有提升,用什麼看呢?每一天笑的次數有沒有增加。為什麼?「煩惱輕,智慧長」,就高興了。看什麼東西都有體悟,都有啟發,都有收穫,每天很充實啊,哪有不歡喜的道理? 可是「但力行,不學文」,都只是去做,道理沒搞清楚,可能就會做錯了,「任己見,昧理真」了。所以了解之後,要去「行」,而且要去突破,把它改過來。所以紮根,最重要是改習氣。

其實我們冷靜感受一下,我們最不高興、最生氣的是什麼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樣的錯,跟自己氣得不行,還睡不著覺。所以突破自己的習氣,才能紮好根基。所以紮根絕對不是,「好,我排好時間,《太上感應篇》幾個月、《弟子規》幾個月、《十善業道經》幾個月。師父說三年紮好根,把時間都安排好了,每一部經聽幾十遍」。

當然,有這樣的規劃,確實是需要的。因為我們假如薰習得不夠,一來,道理不透徹;再來,薰得不夠,觀照力起不來;觀照不夠,就談不上力行了。所以遍數要夠,所謂「長期薰修」。

古聖先賢有講到,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啊。我們現在是從小就沒有根基了,現在年齡又大了,又是成年了,這個時候,再不藉薰習之力,想要伏住煩惱,談何容易!而且,「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薰習的時間不足,打煩惱的時間就多;打得越多,就退得越多了。我們要警覺啊,「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不好好紮好這個根基,那什麼時候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才能成就這一生的道業,那就遙遙無期了。所以一定要下大決心才行。

為什麼要下大決心?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無始劫的輪回,是無始劫的習氣啊,不下大工夫,很難克服的。什麼是大決心呢?死都不怕,就怕守不住正念。要有這種氣概。「寧肯碎骨粉身」,都不願意忘失這個正念。人有決心了,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好,薰習很重要,可是假如我們薰著薰著又產生執著了,「啊,聽經叫學習」,邊聽邊執著,然後工作的時候都想聽經,沒有全心全意專注工作,那這個就不妥當了。薰習是「解」,「解」完要力行,才是「相應」,解行相應了,這個時候心境就不斷提升,任何境界不動搖。所以我們要理解到,紮根是解行並進。

而行在哪裡呢?一定把它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這個才是活的學問。學一句,做一句;學一句,改一句。

比方我們前一段時間,大家一起學習《了凡四訓》。是不是學完了呢?當然不是,我們聽了一遍《了凡四訓》的講解,師父的開解。那這一段過程當中,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有沒有曾經拿《了凡四訓》哪一句教誨來指導自己,來改了自己哪一個習氣?假如沒有、很少,那《了凡四訓》學完了沒有?那沒有「解行相應」哦,那《了凡四訓》這個根基就不算紮下去哦。

《了凡四訓》四個部份:「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比方「改過之法」裡面講到的,「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這一句怎麼落實在生活工作呢?那每天要靜下來,我今天有什麼事情不妥當,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對,趕緊把它寫下來,寫下來印象深,而且提醒自己後不再造。印象很重要啊,自我提醒、自我鞭策,非常關鍵。為什麼?別人提醒有限,自己有這個態度了,二十四小時都能提醒自己。假如功夫到家了,連睡覺做夢都能提醒自己。大家學《了凡四訓》有沒有學到在夢中念《了凡四訓》啊?那就不簡單了,非常專注在學習了。

那我們講到這裡了,「我昨天有哪些念頭跟言行不對?欸,我在今天有沒有保持一個高度警覺性?」真的有這樣的態度了,每天都能發現過失去對治、去改過。

比方我今天已經犯了好幾個錯了。第一個,太緊張,連這個錄音的設備都忘了拿上來。緊張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如斬毒樹,直斷其根」,所有煩惱的根源,我們得找到啊。有時候我們在思考,「啊,我怎麼會有這個習氣呢?」思考老半天,就過去了,沒思考透徹。根源要找到。根源啊,緊張,就是得失心作祟,沒有平常心。得失心還好聽一點,叫虛榮心,名聞利養的心。刻意要把它講好,反而講不好。要講好,最重要是真誠,「一念不生是為誠」。還有一大堆這些念頭、煩惱,那就不是真誠的狀況。所以今天就發現,很慚愧,都多少年過去了,這個得失心還這麼重,我想應該再去參加個大學聯考,看還會不會睡不著,還得吃安眠藥。這個是主動勘驗,在境界當中觀察自己有沒有去掉習氣。

改習,才能改命運啊!我們《了凡四訓》後面舉的幾個人物,袁了凡先生看到馮開之先生,「大變其幼年之習」,哇,他小時候那些習性都改掉了,了凡先生說他今年一定考上。所以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進一步要能夠去「為人演說」,感化他人,都是建立在改自己的習氣的基礎上。

所以剛剛我們提到「觀照」,《了凡四訓》我們學過一遍了,一遍夠不夠?很明顯,不夠哦,我們還是記不住。所以這個叫「學貴自知」,學習不是像交作業,啪啪啪寫完,就像小的時候,老師派三十行作業,然後剛好鄰居有同班同學,坐在那裡比賽誰快,真的是字跡潦草、龍飛鳳舞。用這樣的趕的心去學習,不可能會有好效果的。所以不是趕作業,學每一句都要落到我們的心上,去觀照、去力行。

所以《了凡四訓》裡面,我記憶很深,行善的十條當中,「愛敬存心」,時時提起愛心、恭敬的心。像今天吃早飯,我就沒「愛敬存心」,還沒供養,我就吃了。這個是貪心作祟。所以一個人,用功夫在哪裡?在每一個境界,每一個當下,吃飯也可以練功夫的。今天一個孝子,他看到任何的食物,很自然的,先想到誰啊?父母啊。人家是性德流露啊。我自己看到吃的,如入無人之境,誰也沒想到了。薰習了這麼多年,還沒把三寶放在心中,還沒把眾生放在心中。

所以我們學習淨土法門,我們共同深入的大經,《無量壽經》,開始的時候就講到,「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既然我們的目標很明確了,「當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提到這個目標挺高興,你們好像怎麼沒有高興的表情呢?不要把它想得太難,《無量壽經》說,「其國不逆違」,「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不是很難去的。可是為什麼很少人去?想得太難,不相信,「真的這樣就可以往生作佛嗎?」搞清楚了,就有真信切願了。怎麼往生?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把它做好。就是師父講的,「紮好三個根」,就符合標准了。然後又不希求、不貪戀世間的福報,一心念佛,就可以成就了,不是很複雜的事情啊。

而經上告訴我們,「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不難背,「普賢十願」,一定要背起來哦。還沒背起來,今天只有五十九分,不合格啦。為什麼?「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一句經文我們很早就讀過了,怎么還沒背起來?那代表我們求學問不夠主動。人不主動,就容易往後退了。學問成就,不可能是靠別人啦,得靠自己下功夫。我們連要行普賢大士之德,都沒把它背起來,那我們怎麼觀照?

好,明天就考,我們明天早課《太上感應篇》讀完,一起齊讀「普賢十願」。我現在給人家派作業,其實我也不輕鬆,派完以後,我都得陪著他們背出來。其實也是鞭策我自己。我現在教古文其實是誠惶誠恐,每一次叫他們背一篇,我就得跟著背一篇。我挺喜歡這種感覺的。為什麼?因為我容易懈怠,藉這個因緣,讓我不可以偷懶。所以我很感激因緣對我的提攜。

而普賢十願裡面講,「廣修供養」,這一份供養、禮敬的心,有沒有時時提起來?那吃飯的時候,就照著師父的教誨,「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法界一切眾生」,念三遍。哇,當下高不高興啊?你看,恢復本來的心量,高興啊!什麼時候不高興?迷失自己的真心了,在那裡斤斤計較的時候啊,最不高興了。所以我們真明白了,那是我們好日子不過,自討苦吃啦!「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轉成普賢十願,轉成正念就高興了。當然,吃飯前供養,保證這一碗飯,結晶怎樣?很美哦,吃下去更健康哦。我們有沒有把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好好運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個是先念三遍供養。供養完了呢?念「此食遍十方」,這個食物遍十方,「一切鬼神共」,一切眾生,我們希望他們都能接受這個供養,念七遍。最後,念十句佛號。那吃飯就是修普賢行哦,那很充實,每天都沒有混日子。

而我們今天吃飯的時候,把碗拿起來,欸,碗是誰洗的?我們大家自己洗的吧,是不?欸,我們在洗碗的時候,有沒有「愛敬存心」?「我把它洗得很乾淨,明天就有一個幸運的人拿到了。」我今天很草率,把它洗一洗,上面還有一點泡沫,「啊,算了算了,沒關係,誰吃到關我什麼事」,那就沒有「愛敬存心」,也沒有「禮敬諸佛」,也沒有「廣修供養」了。

真的哦,道在哪?一切時、一切處,都能愛敬他人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做每一件事情都高興。今天在工作當中盡心盡力了,我在「廣修供養」啊,我們把事做好了,讓更多的人接觸正法,得到正法的利益,工作就是普賢菩薩。

包含,不是對人愛敬哦,對一切事物都要愛敬。佛門,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哪?徹法源底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諸佛」不指是人而已哦,是一切的動物、一切的眾生,都包含在其中,眾緣和合而生,都是眾生啊,所以這個「禮敬諸佛」,是一切皆恭敬哦。

所以師父講經都講得很清楚,那桌子你也要禮敬哦。當然你禮敬桌子,不是給它鞠三個躬啦。你用它很愛惜它,把它擦乾淨,禮敬,長養自己的恭敬心。而今天吃完了,我們把椅子放正,這就是落實普賢十願。尤其我們是最後一個走的,一定把八個椅子擺得整整齊齊,禮敬落實了。今天我們最後一個走的,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那代表我們的「敬」沒有保持。更重要的是,我們浮躁了。心浮氣躁,眼前這些事物觀照不到,好像覺得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也不知道忙什麼。心沒靜下來,靜下來就能禮敬,就能知道什麼時候落實,處處都是依教奉行,把它擺好了,整整齊齊。

說不定哪一位同修突然說,「哦,聽說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在推廣傳統文化,我看看他們搞真的還是搞假的,到他們的餐廳看看,廚房看看。」結果一看,哇,椅子亂七八糟。那不要上去聽課了,光看椅子就知道了。人家內行人看門道哦。哇,他一看,不上去了,我們有沒有過失啊?有啊,我們沒給人家表演好啦,讓人家沒信心了,我們就沒有「廣修供養」了。所以這個「愛敬存心」,當下就可以用上。

好,所以今天跟大家交流到這個紮根,除了把道理搞清楚之外,更重要的,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去行了,解行相應,遇到任何境界,都能依教奉行不動搖了,這個根就紮下去了。那又一心念佛,這一生的當生成佛的因緣,就可以圓滿。

好,今天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二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二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2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2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們開始一起來學習師父講解教誨的《太上感應篇》。我們修學淨土法門,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公案,就是鍋漏匠的公案。諦閑老法師跟鍋漏匠是小時候的玩伴,後來中年之後,剛好,鍋漏匠知道諦閑老法師已經出家了,而他覺得人生很苦,就找諦老要出家。諦老覺得他年齡大了,再出家,在佛寺裡面其實還是有很多活要幹,而且佛寺裡面戒律也比較嚴格,都要遵照那些作息,怕他受不了。可是他又堅持要出家,最後,諦老答應他了,不過跟他說:你既然要出家,那就要聽我的。鍋漏匠說:我出家拜你做師父了,我一定聽你的。結果諦老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廟,然後就教他一句佛號,念就對了。結果他念了三年,站著就走了,而且手上還拿了幾個現大洋,連後事的錢他都不願意麻煩別人。當然這個心態很值得我們學習。

而在整個他修學的過程,很多心境非常值得我們效法。比方他非常的老實聽話。諦老叫他念佛,他連問念佛會怎樣都沒有問,他相信諦老絕對會給他最好的方法。他沒有當場要什麼結果的急功近利的心,他就是老老實實,「師父叫我這麼念,我就這麼樣念」,沒有絲毫的懷疑。

那我們想一想,現在要找這樣的學生容不容易?師父也常提到,當第一次去拜見李炳南老師的時候,李老師有提到三個條件。可能現在我馬上請哪個同仁上來講,我看大家都能講,是不?欸,沒有抽籤是吧。其實在修道的路上,比方說我們聽經聽半年、聽一年了,我相信每一個人,道理都懂不少了。但是,幾句道理落在我們的心上,進而付諸實踐?這個才是我們能得的利益。

那我們既了解,修學佛法是師道,那我們就要守師道的原則。所以李炳南老師說的,只能聽他老人家一個人講;要看的書,要他老人家同意;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這第三點,把我們的傲慢放下,有傲慢沒法修道啊。

師父之前是跟章嘉大師學習,跟方東美教授學習,那章嘉大師是當時候的當代高僧。連跟章嘉大師學習都得放下,不然心裡面會留一個印象:我可是章嘉大師的學生。是不是?今天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假如有一個心態:你知不知道我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我們有這個心態了,就隨順習氣了,跟人相處,就顯得姿態比較高了。所以修道,真的要時時觀照這一顆心才行啊。

而跟著高僧大德學習尚且要懂得放下,我們是幾十年來,都是這些習氣把我們搞得亂七八糟的,我們還不肯把它放下,還不肯隨順聖賢、隨順師父教誨,那這一生修學,只能結個善緣、落個印象,當生要成就,就不容易了。

所以守這三個原則,效法鍋漏匠,最重要的就是老實、聽話。為什麼呢?因為師父是修行的過來人,過來人一看,就知道我們在修行的路上現在最缺什麼。聽話了,就得利益了。

所以師長知道我們現在根基不牢。其實,我們聽師父講「紮根」,聽了多久了?可能也幾年了。講「學《弟子規》」,我記得是應該是兩千年左右,師父就在強調了。那我們什麼時候才重視三個根的落實呢?我們心裡想想,讓當代的高僧大德講經說法勸我們五十多年了,結果我們一句都不肯做,這真的就是對不起老人家了。

所以師父現在最強調的:把儒道釋三個根紮好。所以,因果倫理道德,這個根基一定要穩。我們今天不能保證到底我們這一生能夠影響多少人(當然是好的影響),但最起碼,我們期許自己得要是一個好弟子的樣子,依教奉行。我們自己不是一個好的弟子,社會大眾看到我們說:啊,原來淨空老法師的學生就這個模樣啊,那這個淨空老法師的教誨也有問題,怎麼教出來的學生都是這樣。那我們不只落一個沒有依教奉行的罪,我們還加一條:把老法師都拖下水了。真的,很多師父所受的毀謗,是因為我們弟子沒做好,才造成的。所以《弟子規》講到,「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們做不好,對聖教、對佛法,對師父老人家,都是一種玷污了。人有這種期許、這種志氣,才有向上的動力啊。修學的大根大本:孝親尊師。我們為什麼不能精進、不能提升?在孝親尊師的根上,不足了。這是一個人性德的根本所在。所以今天師父勸我們紮好三個根,是對我們這一生法身慧命大慈大悲的關懷。

而且,不只是師父給我們的關懷,這是我們整個淨土宗祖師的慈愛,傳承下來的。印光大師,淨宗十三祖,老人家在七八十年前,就已經大聲疾呼:要學習《了凡四訓》,學習《太上感應篇》,學習《安士全書》這些教導。因為了解到我們沒有這一個根基,這煩惱伏不住。所以師長講的,「了解因果報應,人不敢作惡」。因為了解到,連起心動念都有因果,起一個惡念,就感惡果來了。

站在儒家的角度,我們是學君子,學賢人,學聖人。佛家的角度,是學做阿羅漢,學做菩薩,學做佛,這樣的標準。這個是有志氣的人、自愛的人,不希望這一生空過。所以《論語》講,「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我們從個人的慧命,首先就要有高度的警覺性,深信因果。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懂得克制,不能起邪念,不能起惡念。以至於,延伸到整個社會國家的命運。其實是息息相關的了。我們今天處在當前的社會,我們假如不能夠提起一種使命感,那我們的慈悲心也不在了。慈悲心另外一面,就是自私自利的心了。我們護這個慧命。當前社會已經變成這樣了,我們還坐視不管,那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知道,我們的悲心不足了。在《無量壽經》當中有提到,「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我們一接觸念佛,大家都滿能接受的,也不反對。問題是,我們能歡喜接受念佛,代表我們「已曾供養諸如來」了,怎麼還在六道輪迴當中?這個就是我們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了。

第一,雖然我們供養諸佛如來,但從來沒有百分之百的老實聽話,依教奉行,都摻雜自己的想法看法。其實說實在的,跟著師父學,摻自己的想法看法,那樣子是跟師父學了,事實上跟誰學呢?跟自己學了。連我們自己錯的時候,還拿著師父的教誨來「倘掩飾,增一辜」。那就很難得力了。

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無始劫來,我們供養諸佛如來,這個菩提心就從來沒有真正全然發出來。菩提心真的發出來了,絕沒有自私自利的心,絕沒有還看任何一個人不順眼,這不可能的。

所以修學是改心,擴寬心量。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有不舒服、有對立、有看不順眼,根源是我們的心量太小。其實我們的心本來不是這麼小的,我們迷失了真心了,真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把自己的心變得這麼小,那是糟蹋了自己,那是不懂得愛惜自己。我們懂得隨順性德,那是真愛自己了。

那「菩提心」,是根本啊。我們生在這個大時代,其實,是不幸,也是幸。不幸在,我們過去生的業力重,「業不重不生娑婆」,所以我們生慚愧心。為什麼是幸事呢?因為遇到這個大時代,眾生這麼苦難,能把我們的慈悲心給激發出來。

所以印光大師在七十多年前,在他的教誨當中就提到,「世亂已極」,這個世界亂,亂到極點了。我們想一想,七十多年前的社會亂不亂?跟我們現在比起來,我們現在的亂是他們那時候的幾倍啊?那就很難較量了。請問七十多年前,有沒有聽過父殺子、子殺父的?幾乎沒聽過。現在報紙打開那些事,七十多年前基本上都沒有。我們就看五倫關係就好了,父子、兄弟、夫婦關係,那是退得非常非常嚴重。印祖都看到我們現在的狀況了。印祖是明白人,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我們一想到大勢至菩薩,就想到一段話了,「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菩薩像父母一樣在護念著我們,但是得我們肯聽父母的話。大勢至菩薩於虛空法界,護念佛人求生淨土。那老人家為什麼一直強調因果?就代表我們這個時代一定紮好這個根基。

所以「世亂已極,無可救藥,有志之士,何忍坐視?」真正有志氣,真正有使命感的人,遇到這個大時代,怎麼可以再坐視不管呢?而人心現在的狀況,不容易挽回,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印祖是大智慧者,他能看到根本,他能看到善巧,所以印祖講,「人人知因果,家家有家教」,當所有的因果道理、所有的家庭教育,在每一個家庭茶餘飯後,都是談論這些道理,那這個社會就救得回來了。

那我們覺得很幸運,我們跟著師父,我們做的就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我們這一生所做的事情,沒白做,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教育,那值得啊。而且我們要做的事業,是能把已死的人心,能夠讓他甦醒過來;要斷的中華文化,能夠把它承傳下來。這是非常可貴的事業啊。那我們有這個機會來做了,那期許自己,一定要把它做好。而今天要挽救世界,首先,我們得要先挽救自己啊。《大學》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本末,我們要很清楚,我們不能本末倒置了。而救自己,那儒家講「格物」,佛家講「熄滅貪瞋痴」,從習性下手。

那救自己要下決心,從我們最嚴重不良的嗜好、習氣開始。哪一些是我們最嚴重習氣呢?急躁,控制。什麼是最不良的嗜好呢?浪費時間,不肯勇猛精進。

我們要提升境界,不勇猛精進是絕對提升不上去的。面對的是無始劫的習氣啊,哪可以懈怠呢?哪可以放逸呢?是吧?我們以前說,你面對對手,我們以前看武俠片,是吧,你得先要看看人家的功夫到哪裡,你才去應對。我們現在的對手就是自己無始劫的習氣,怎麼可以掉以輕心呢?一不覺察,「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就來了,就把我們的自性給障住了。

所以不可以浪費時間。而且今天我們在工作當中浪費時間,沒有做弘法利生的事,還到網路上去看一大堆有的沒有的,殺盜淫妄的東西還在看,拿著公家的時間去隨順習氣,這個造業就大了。我們拿著十方的供養,來養自己的習氣,假如冷靜下來,怎麼忍心這麼做呢?這不是糟蹋大眾的信任嗎?所以人怎麼提升?真正良心發現了,就不願意做這些事情了。

所以這個自救,怎麼救?我們昨天講到要解行相應。明理了,一定要落實在整個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而且要安排好時間。不做好安排,每天這樣渾渾噩噩,時間就蹉跎過去了。所以為什麼安排許理事跟大家這幾個月做內部建設的課程?重點就在這裡了。我們自己學習、工作,能不能做好規範,做好計劃?能不能很清楚,在組織當中怎麼應對進退?怎麼配合團體運作,而不給人添亂?這叫盡忠啊。

一個人首先做人的根基要穩當。不可能說人做不好,然後可以成佛,那這個邏輯是不存在的。而做人的基礎:五倫八德。在團體當中體現:君臣關係。那我們如何當主管,如何當下屬,這個都要透過學習啊。我們如何當父母要學,如何當兒子要學,「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所以當我們不懂的,我們還不主動去學,我們看看我們這個傲慢,障住了我們多嚴重啊。

所以當主管,要深入君親師的精神,而且如何把君親師落實在生活工作裡面。我們當下屬的,盡忠職守,「進思盡忠,退思……」欸,《孝經》大家不是念了一段時間嗎?你們都還給孔夫子了嗎?我們昨天才講好了,會的要配合一下。「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我們在工作當中如何轉《弟子規》呢?轉《孝經》呢?《孝經》告訴我們,「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這形容一個臣子、一個下屬,念念就為了團體好,為了他的領導好。這是慈悲心啊,這是真誠心啊。而《弟子規》講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我們目標是要做賢人,做聖人,那我們不能在家庭、在工作裡面親憎我,我憎他,我看他不順眼,我跟他對立,那這個都不是跟經典相應了。這個時代怎麼體現修養,就在這裡。人家對我們不對,我們還是守住我們應盡的態度跟本分,這才可貴啊!

所以在這個時代,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對,才能建立理智。學佛,「轉識成智」,轉情識為智慧。所以我們必須學習「組織倫理」,怎麼配合團體的運作。我們要學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好自己的計劃,很好的團體配合,成就弘揚正法的事業。包含「不學禮,無以立」,我們在團隊當中,跟人相處,言語進退得當,讓人家如沐春風,這個禮要學。包含接待客人,這一些電話來了,我們怎麼應該應對得當,這個都要好好的我們把它學好。

所以往後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禮拜

二、禮拜四,是我們全體同仁的內部學習的課程,都是具體討論,怎麼把這些經教落實在做人做事當中。所以不可以請假,除非有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特別重要的事情,而且要主管批准才行。我們共同來學習,大家都知道那些做事的分寸、原則,大家「見和同解」。現在弘揚正法的事,說坦白話,已經是刻不容緩了,我們還內部裡面隨順很多習氣,不知道耗了多少時間,耗了多少精力啊。我們是來幹什麼的,我們得冷靜啊!我們不是來這裡隨順習氣、添亂的,我們是來這裡「為往聖繼絕學」的。

好,我們也希望透過這一段時間的內部建設,把我們中心整個運作上軌道,這樣我們中心的經驗,也能夠「廣修供養」,給所有弘揚傳統文化的單位。不然我們自己都上不了軌道了,那我們拿什麼去供養大眾呢?這樣我們普賢十願也才沒有白念嘛。

好,那今天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好,謝謝大家。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三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三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2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3

(播放師長「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八十三集光碟選段,長6分鐘。)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那剛剛我們聽到師長給我們的勉勵,期許我們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能做好,紮好三個根,能夠把中華文化影響到全世界。我看大家聽完之後,怎麼表情有點沉重呢?我感覺很慶幸,這一生,有這麼重大的工作,我們可以去努力,最起碼這一生,沒有白來。

而我們冷靜觀察這個世界,假如這個世界是一個身體,生病了,那我們判斷一下,現在已經病到什麼程度了?還剩幾年可以救呢?這個中醫裡面有一句話叫「病入膏肓」,就不好救了。那現在的世界病到離「膏肓」還有多久啊?剩沒幾年了哦。師父在講《妄盡還源觀》的時候,說五年啊!在這五年再不加緊落實推廣,這個世界要救,就不容易了。所以每每思考到這裡,就很自然的想起孟子的話,「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世界的苦難就擺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不盡心盡力去做,真的是有過:名過其實。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修大乘佛法的佛弟子。那大乘佛法是慈悲為懷,大慈大悲,這是佛弟子的、大乘弟子的實質。擺在我們面前的社會世界是這樣,我們視若無睹啊,那我們就愧對大乘佛法弟子這一個身份。所以古聖先賢、君子,他覺得最羞恥的事情就是名過其實。我們現在還沒到聖賢境界,沒關係,我們盡心盡力去改習氣,去提升。而在那個盡心盡力改習氣的過程當中,就是「廣修供養」。

我們在這個改的過程當中,確實不輕鬆。改自己嚴重的習氣,那跟扒皮差不多,是苦的。可是俗話講的,長痛不如短痛。師父也說的,「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那個「咬緊牙關」,就是真的對習氣趕盡殺絕。「如是一心求淨方」,一心一意,持戒念佛,斷惡修善,「決定往生極樂國」。

好,那諸位同仁,咬緊牙關,要咬多少年?真正下功夫,習氣三年五年就能夠調伏,看我們有沒有下這個決心。發勇猛的心,立決定的志向,這一生一定要成就道業。

而剛剛師長也講到,在湯池是紮一個根,我們現在馬來西亞中心是紮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我們穩紮穩打的來受持,來力行。大家想,「哎呀,那現在還沒做好啊,人家來看,怎麼辦?」一切時候,平常心對待。我們要呈現的是真實的狀況,人學習哪有說一下子就跳到聖賢的?那不可能。雖然我們還有不足,還有習氣,但是我們那種毫不退縮、盡心盡力的態度要拿出來,以師志為己志。

你看師父在全天下人面前,都這麼信任我們。師父說,「我相信他們能做得好。」那我們希望不辜負師父的信任,更重要的,不要辜負眾生對我們的信任。所以我們一起學習過《了凡四訓》,有一段話,我一直在體會。「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謂聖賢之志?何謂老和尚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就希望這個時代的人能安居樂業、家庭幸福。「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我們盡心盡力,怎麼安世人?世人有正確的思想,他的命運就轉變了。

那要有好的思想,「教學為先」,他要接受儒道釋三教聖人的教育,就可以轉過來了。那我們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弘揚儒道釋三教的教誨。我們有為世人謀離苦得樂之心,剛剛師父也講,「必得諸佛菩薩、眾神的擁護。」所以我們並不孤單,我們時時都有無量無邊的聖哲、佛菩薩在保佑,我們要有信心。

所以在這個時代弘揚正法,在《華嚴經》常講到,「信為道元功德母」,得做出好的示範,人的信心才比較容易建立。有了信,他才肯去解,肯去學,進而他能行,他能解行相應,能證,他才能得利益。

其實這個過程,我們自己反思自己學習過程,應該就可以明白了。比方,我們什麼時候讀過《論語》?我在初中的時候就讀過《論語》了。那《論語》改變我的人生沒有?沒有啊。為什麼?明明我有讀到這本經了,我怎麼沒得利呢?因為我沒有看到誰把《論語》做出來了。我們就覺得:哦,四書五經就是讀來考試,然後放在書櫃上的,不是拿來利益自己的人生,那更談不上去利益別人了。可是今天我們為什麼生命轉變了?對經典生信心了?因為我們看到師父做到了!一個人的弘願,居然可以影響到全世界,而自己又成就了福德,成就了智慧。哇,那這樣的示現,讓我們太羡慕了,起而生信心,要效法!

我們看到師父,生死自在,八十四歲的長者,身體這麼健康。不老、不病、不死;財富自在:不需要錢的時候都沒有,要用的時候,要多少來多少。我講得都很高興,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大家要知道,真理是在每一個人身上都能印證,那才叫真理。只有在某一個人身上印證,那個叫偶然。所以我們知道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那佛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是堅信不疑。所以,因為有師長給我們示現好榜樣,我們對佛經、對聖賢的經典生起信心。

而師長剛剛講到廬江三年做的實驗。世人也要看到,有一個地方透過倫理道德、透過《弟子規》,真的犯罪率下降了,離婚率下降了,人心善良了。他們一到這個小鎮裡,感受那個氛圍,終身難忘。我們好多地區,包含我們很熟悉的,新疆來的這些朋友們,青島,很多地方,他們分批分批到廬江學習。他們回去都是說,「要再建一個湯池」,在他們的地方建起來。信心,都是從看到好的樣子建立起來的。有「信」,才有「解行」啊,這個「信」太重要了。

所以《論語》裡面提到,「人能弘道」。為什麼「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說拿著四書五經就能教化人啊!是人能把「道」力行出來,讓人生信心,讓人感動。現在這個時代,人不看到真實的,不看到好樣子,你要讓他相信,不容易呀。現在人懷疑心比較重,但你不能怪他,他從小成長過程當中,感受到:原來道德說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啊。你不只不能怪他,還要憐惜。這個時代,因為我們讀書人沒有言行一致,造成大眾不信任道德學問。不只不怪他們,是我們的責任啊。

而我們今天,要紮三個根。我們當前,紮因果,《太上感應篇》的根。我們自己有沒有信心?以至於,我們要期許自己,我們奉行《太上感應篇》,要給大眾信心:受持《太上感應篇》,身體不好的,變身體好了;求不到兒子的,生了個白白胖胖又有智慧的兒子來了。這個人心很有意思哦,你拿著感應的故事給他看,「你看,明朝,宋朝」,他一看,「又沒有現在的,那是古人做得到,現在做不到了。」所以為什麼要承先啟後?每一代都有真正做出感應的人,才能代代有信心啊。

那諸位同仁,這一代誰做啊?你們都不配合一下。哦,我知道了,你們因為剛學完《了凡四訓·謙德之效》,是吧?你們只是在內心裡面說,「好,就由我來做」,是吧?但你們比較謙退,沒有說出來,我可以理解。

而歷代,奉行《太上感應篇》的感應太多太多了。在南宋高宗時候,四川峨眉縣縣令王湘先生,他讀完《太上感應篇》非常感動,他就發願要力行《太上感應篇》的每一句教誨,要把它做到。結果他發願完沒多久,還沒有做到以前,就突然暴病,就死了。結果死了之後,他就感覺自己的神識飄到空中去了,然後親人的哭聲就像那個蜜蜂,很小聲。而當他飄到空中的時候,突然聽到空中傳來話,說這個王湘發願力行《感應篇》,所以他的福德增長,他壽命可以延長,又讓他回陽,回來了。所以一個人發願,一念遍虛空法界,都會有感應哦。結果回來之後,他確確實實盡心盡力去力行,而且還常常勸人。

行善,行自己發的願,要及時去做。我們常說,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行孝,還有行善。我們及早行善,我們生命中的業力,很快就能轉過去了。假如想行善了,可是沒有盡心去做,「一日無常到,方知夢中人」。一個修行人,最怕的,死魔啊!死一來了,我們的修行又要倒退了,又要重來了。生生世世不能成就,跟這個死魔有關係。人能夠及早行善,能夠長壽,利用這一生的壽命,斷惡修善,老實念佛,這一生就不死了!

所以這個行願要及時,而且,要願力大過業力。師父常講,什麼是再來人啊?人的願力可以大過業力,就可以了,就可以真正利益人了。我們再講具體一點,什麼是願力大過業力呢?遇到一切時一切處都先想別人,不為自己。都先念念為人著想,人的這個願力,慢慢的就超過業力了。好,所以我們當下跟人相處,時時保持這樣的態度。念念為他著想,「這個時候我應該怎麼做?」能念念為人著想,自己的貪,自己的瞋、痴、慢,自自然然就淡了。

這個是南宋的一個榜樣。

明朝有一個先生叫楊守業先生,他非常虔誠讀誦《感應篇》。他六十歲還沒有孩子。結果六十歲他生病,也斷氣了。結果,到了陰間的時候,也是有這個冥吏,陰間的官員告訴他,「你因為持誦奉行《感應篇》,所以你的命已經延長了,你以後還會有兒子。」結果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還考上進士,還幫他送終到老。福報轉得很快啊。而且活到一百零二歲。哦,一百零二歲,假如我能活到一百零二歲,那我還有六十五年可以活。哦,不錯不錯。

這個大家要了解,真正有道義、有情義,就要多活幾年。為什麼呢?你身邊親朋好友,這一生跟你有緣,來生不知道啊!《無量壽經》裡面講了,「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這一生命終了,各奔東西,下輩子哪記得上輩子誰是你爸,誰是你媽?誰是你哥,誰是你姐?都不知道了。可是假如珍惜這一生的親人的緣分,我們盡心盡力修行,然後自己對經教融通,趕緊把三個根的道理給親人朋友講清楚,把念佛求生的殊勝利益給他講明白,可能這一生結了這個法緣,以後不會誰都不認識誰了。會怎麼樣?同生極樂國啊。以後是怎麼樣?以後你們一家人,這個叫佛化家庭,以後你們一家人,可以同臺演出,是吧?往生西方以後說,「欸,我們現在回到吉隆坡,你演爸爸,我演媽媽。」分配好,怎麼樣為人演說。那個時候已經是阿惟越致菩薩了,不受業力影響。挺好哦?是啊,這些道理都明白了,就要有這個志氣,好好把握這一生這麼難得的親人的緣分。這也是真正報我們親人的恩啊!

包含你活得越長,你對你晚輩好的影響就更多了。那當然,也是讓這個時代的人,看到奉行三個根,奉行《感應篇》的殊勝果報。

杭州有一個先生叫汪源,家裡很窮,又沒有子嗣。結果他就發願助印《太上感應篇》。而且,他助印的時候,是誠心祈求他的母親能不生病、能高壽;祈求能有子嗣,對得起祖先。那後來,確實他母親也得高壽。

所以一個人如何能感動天地?孝心、誠心。

我們這一生,有沒有曾經祈求父母健康長壽?我們斷惡修善,讓福報能給自己的父母享。這樣的心都沒有發過,那我們說什麼大慈大悲,利益眾生啊,這是沒有根基了。孝心是愛心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們也共同發願,自己真正奉行《感應篇》,能讓自己的父母健康、長壽。

所以,古人已經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我們要承先啟後。而且《感應篇》對我們修學佛法,對我們當生成就,是非常關鍵的基礎。佛陀教化,三個最重要的階段:幫助我們第一個階段,轉惡為善;第二個階段,轉迷為悟;第三個階段,轉凡成聖。

而第一個,做人的基礎:轉惡為善。那我們從佛經裡面,來找轉惡為善的經文,很多哦。請問要找多久?所以印光大師慈悲,《太上感應篇》講轉惡為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講得非常仔細啊。所以這些大智慧者,他沒有門戶之見啊!因為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啊,他在一個民族的文化當中,截取它最可貴、最精華的,輔助整個佛法的興旺。

大乘佛法,發源於印度,在神州大地開花結果。因為它有更好的基礎,儒跟道的基礎,取代了小乘的基礎。所以《感應篇》,是斷惡修善非常完整的一本經典。你從佛經去收集,那要收集很久啊。轉惡為善,我們就能轉禍為福。

所以我們學習《太上感應篇》,會把《太上感應篇彙編》的這些故事跟道理,都會融到我們的課程裡面來。而《太上感應篇彙編》,是把儒道釋重要的教誨,完全融在裡面了。難怪印光大師要把《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這三本書,印了超過三百萬冊,不就是為了成就我們的道業嘛。所以我們學這一本《太上感應篇》,加上《彙編》的教誨、故事,也等於是把儒道釋的精髓學一遍了。所以我們以至誠的心,求儒道釋三教聖人加持,我們每天一起來共學,以他們為榜樣來奉行。

好,那今天早上先跟大家講到這兒,謝謝。

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四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2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4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們學習《太上感應篇》,這幾節課,跟大家在交流到學習《太上感應篇》的重要性。在儒家有一句話,是夫子很重要的教誨。夫子在《論語·堯曰》篇裡面講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個人不知命,那連君子的門都跨不進去了,更何況要成聖成賢,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我們必須知命:知道如何成就自己這一生的慧命;知道對於自己家族的使命;知道當前對於社會、民族甚至世界的天命。我們要明白,我們這一生才不會空過。不然,幾十年的歲月「如白駒過隙」,一下子就過去了。我們一定要很清楚我們的目標,我們這一生要成就的事情。

而成就慧命,那首先一定要能斷惡修善;進一步,破迷開悟;最後,轉凡成聖。再高的目標,它基礎在轉惡為善,而《太上感應篇》就是非常好的經典。

對於家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人,不承傳祖先的家道,沒有造福後代的存心,說坦白一點,枉為人啊!連後代子孫都不關愛,那是有辱天地人三才的身份啊。

以至於我們現在整個社會、世界的狀況,最急迫的,就是因果教育。所以周安士先生,周安士先生寫的《安士全書》,印光大師說「天下第一善書」啊,不簡單啊。而周安士先生講到,「人人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要想讓世道人心恢復到一個正常的軌跡,那得從因果教育下手了。

而我們昨天提到,我們自己真正奉行《太上感應篇》了,真正得到殊勝的果報,也給當前的社會大眾一個堅定的信心。所以我們普賢十願講的「請佛住世」,諸位同仁,先請誰住世?好像沒請出來。要先請自己啊。這個儒家都講得很清楚了,「人能弘道」,你得先自己做出來才行啊。夫子的教誨為什麼影響兩千五百多年的我們炎黃子孫?那是因為夫子他做到了!

好,我們知道了《感應篇》的重要性,對自己、對家庭、對世界、對正法久住的重要性,那我們就有這一份使命感跟志氣,來依教奉行,來斷惡修善。而對於我們是修學淨土法門,成就道業,依循這一個法門,很重要的:持戒念佛。沒有持戒的功夫,師父常講,念到風吹不透,雨打不濕,還是不能往生啊。因為《阿彌陀經》裡面講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五戒十善,是一個人最重要善的基礎。而《太上感應篇》對五戒十善,這佛門的根本法,講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我們學習《感應篇》,就是趕緊把往生西方的護照要辦好。不能臨終的時候護照沒有,手忙腳亂,那這個就不行了。

而實在講,修行,什麼是真功夫?放下分別、執著是真功夫。「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智慧德相」是本有的,又不是去給人要來的,但它為什麼有障礙呢?「但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太高了,「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我們一下還達不到。我們時時觀照,不能分別、不能執著。那什麼時候會分別執著?我們一看到,「哦,他是女的,我是男的」,分別了;「我比較好看,他比較難看」,執著了,高下了,這些念頭都起來了。

所以修普賢十願好啊,「禮敬諸佛」,我們不要去分男分女、分高分下,一切都是諸佛如來,這恭敬心、真誠心就現前了。所以要不分別執著,不容易,除非自己有高度的警覺性。比方說,「我不喜歡這個工作」,那分別執著來了;比方說,「我討厭這個人」,那一天不知道起多少個分別執著。所以僧璨大師教誨得好啊,煩惱從哪裡來?愛憎,喜歡不喜歡來的;愛憎又起於分別。我們把煩惱的根源找到了,就是分別執著,才會有貪瞋痴慢。所以在一切人事物當中,要練習放下分別執著,「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大家有沒有經驗,念佛念得挺歡喜的,大家一起共修,念到法喜充滿,出來的時候,看誰都可愛。為什麼?因為那時候分別執著很淡了,見誰都高興。但是要保持。

所以這個時代修行,不遵循印光大師的教誨,想修行,難啊。「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能讓它斷啊。能念出聲來,念出聲來,因為那聲音聽在耳裡,「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我們的耳根很厲害,你念出聲來,「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當然,你在工作的時候,不要念到吵到人家沒有辦法工作,你小聲念,念到自己聽得到就好。或者默念就跟念出來一樣清清楚楚,那好。

印祖有一個方法,念十聲。你可以三聲三聲四聲,或者五聲五聲,都可以。因為念十聲啊,你假如一二三四,數到五十很累,是不?四十七、四十八有時候都數錯了,三十七跳到四十八去了。十聲不會數錯,十聲一個循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五聲了,就照著師父念的那個聲音就對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兩個循環十聲。每一句、每一字都很分明,十個循環,綿綿密密不斷,不容易打妄想,就不容易分別、不容易執著了。

而我們學佛,你說對人對事容易分別執著,學佛也會分別執著,起高下見。「《太上感應篇》、《弟子規》,世間法啦。佛法高,那個低啦。我是大乘根性,怎麼去學那些東西呢?」哇,開口便錯啊,「我高」,「我見」不就出現了嘛,「我相」不就出現了嘛,又分別,又執著了。而印光大師大智慧者,他沒有分別執著,他看到的是眾生的根性跟需要,沒有門戶之見啊,推薦的是儒家跟道家的經典,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根基不足啦。

所以世出世法,世間法跟出世法,在哪裡分啊?在心上分啊。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法都是佛法、都是出世法。一個人沒有執著就出離六道輪回了,他怎麼還是世間法呢?可是只要有分別、只要有執著了,《華嚴經》都是世間法了。重實質,不重形式。

所以今天我們假如不明白這個道理,在學佛的過程當中,都會形成執著點,我們不知道。我們冷靜,師父叫我們紮三個根,講了多久啦?好多年了。我們就是不肯學,「我就是要學《無量壽經》,其他的我不學了。」那不是執著嘛。執著到什麼程度?師父的話都不聽了!那怎麼不是執著呢?所以,不能執著啊,得要依教奉行為好。師父是過來人啊,看到我們的程度,我們就是不肯紮根,就是想要開花結果,那沒有根,這是沒有生命的,遲早要枯掉,遲早要出狀況的。所以老實人得最大的福氣。

而且從佛經來講,成佛修學的過程,不離「淨業三福」。而「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個道理就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的基礎上。

所以,我們剛學完《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給了凡先生功過格,這些紮實的功夫,還是必須下哦。時時以這三個根來觀照每一天自己的不足跟過失。而這個功過格,就是依據《感應篇》編成的。所以我們早晚課讀誦《弟子規》跟《太上感應篇》,「日日知非,日日改過」。所以我們紮基礎,得老實啊,不可浮躁,不可輕率,一字一句對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改過了、改習了,才是紮根,才是立命。

所以佛門重實質,這個我們要時時去體會。去分別執著是實質,去習氣是實質。沒有回到實質,修的都是空中樓閣了。我們修成空中樓閣,那就自欺又欺人了。所以修行人「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

而我們剛剛提到,「人人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所以人明白因果了,他懂得斷惡修善,不敢做惡事。假如一整個社會的人都這麼做了,那這個社會就安定、有福報了。

南宋,四川遂寧府有一個人叫周篪,他是奉行《感應篇》。結果,突然有一天他暴斃了,就到了陰間。結果到陰間的時候,看到旁邊很多的人都是餓死的。後來冥吏,陰間的官員就跟他講,說:你命中就是餓死的命,因為你這一世奉行《感應篇》,而且還把《感應篇》去跟人分享,勸導大家奉行,所以你這一生逃過了這個劫難,你以後會很長壽。他回來之後,就趕緊跟他的太太,跟親朋好友講。而且,這陰間的官吏還跟他講:你回去之後,要大量宣揚《感應篇》。

我們自己讀誦,自己力行;勸別人讀誦,勸別人力行。而且要勸別人流通。更好,勸別人講解《太上感應篇》。

當然,我們剛剛講到「請佛住世」,先請誰啊?你當然請你自己,好好深入《感應篇》,之後為人宣講,甚至每一句現身說法,「我自己是怎麼做的」,那我們相信,真感情,好文章,做到,就一定能說了。

只要能夠讓《感應篇》廣泛流通,這個社會能消除水災、火災、瘟疫、刀兵,還有盜賊。為什麼會消除盜賊?人心善了嘛,那盜賊他也有本善,也會受感化。所以人心才是化解災難的根本。我們剛剛念了一段,現在世界各地,太多這種事情了,根源在沒有這麼好的經典教化人心。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而這個世界是息息相關,「地球村」啊。身為炎黃子孫,有這麼好的儒道釋法寶,得要推展到全世界,我們這世界的安危才能保得住啊。所以師父提到,如果把這三個根的教誨翻成各國文字(尤其翻成英文),大量流通到全世界,對整個人類都有好處。這一段話,講給誰聽啊?「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我們辦了幾屆英文的培訓班,已經有企業界的老闆,他員工來應徵,他說,「你先到文化中心去上過英文的《弟子規》」,因為他馬來人,其他民族的他還不會講中文,「去上英文《弟子規》,才能夠到公司來上班。」

企業家現在講話很有影響力哦,是吧?他一講話,那些家長耳朵都豎起來了,「我孩子以後要出社會服務啊,哦,現在先應徵要問過有沒有學過《弟子規》。」我們好好弘揚,以後在馬來西亞還要問,「學過《太上感應篇》沒有?」哦,那這個風氣就流通開來了。

所以這個弘傳,刻不容緩。很多企業家在他自己的企業推展,員工的父母打電話來,流著淚啊,「我教了二三十年沒教好,居然是領導把他教懂事了。」感恩戴德啊。包含很多(現在這個社會說實在的,活著不容易啊,很多的苦難),很多憂鬱癥的人、很多想自殺的人,他聞到這些經典,就像見到曙光、光明一樣,能轉過來啊。所以今天他聽到了,可能他人生就不會走上絕路了。

我們時時,念著眾生的苦,我們這種提升精進的動力,就來了。不然,不念眾生苦,很容易懈怠。所以很多同仁在探討:怎麼樣能夠不退轉?時時存著「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心,就不容易退轉。所以這樣的願心,保持。

而我們學習《太上感應篇》,這一段經文,我們分成七大段。

第一,總綱。這古聖先賢的教誨,第一句話,都是最重要的,包含了廣泛的義理,都含攝在其中。我們看《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後面的教誨就是在詮釋這一句總綱。《太上感應篇》一開頭,「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而後面都是在詮釋這一句。

第二段是示警,警告我們,「天地有司過之神」,人假如不修善,又造業,「大則奪紀,小則奪算。算盡則死」,不可以掉以輕心。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千年之暗俱除」,可是假如不趕緊行善,真正壽命到了,「欲改無由」啊,就墮到三惡道去了。墮三惡道不是開玩笑的,萬劫都有可能不復了。

而且,我認識一個企業家,他非常感激《太上感應篇》。真的沒人教啊,行惡、造惡都覺得,大家都這樣啊,他也不知道善的標準在哪裡,惡的標準在哪裡。結果他一讀《感應篇》,他偷偷跟我講,他說他沒有一句沒有犯啊!哇,讀完之後,那個恐懼啊,警覺性提得非常高。他心裡想,「我全犯了居然還有命,那真的是祖宗的福報啊。我不能再這麼折下去了,這麼糟蹋下去了。」

所以示警。

第三段,講善因善果。

第四段,惡因惡報。

第五段、第六段,又重複把殺跟盜,「橫取人財」,這是盜,重複強調。

最後一段,總結,進而勸勉我們。我看剛剛大家讀誦的時候,讀到「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好像讀到這一段的時候,聲音都拉高起來,這個代表人都有好善好德之心。「惡人語惡、視惡,行惡」,這個聲調稍微下降了,這代表人面對惡,都感覺不好。所以這個最後勸勉我們及早行善,善不能等。

好,那今天早上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明天正式進入《太上感應篇》經句的學習。好,謝謝大家。

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五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五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5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太上感應篇」,這是經題。「太上」,是尊稱,尊稱道教的始祖:老子。老子,他生下來的時候,頭髮就是白的,所以……他道德學問又很好,稱他為老子。他的本名,姓李,名耳,號老聃。

我們傳統文化,是儒道釋三教,而三教的教誨,都是非常相應的。為什麼呢?因為聖賢人的教誨,它都是從性德流露,是相通的。那人假如有分別、執著,他就會比高下了,就會覺得不相同了。所以在清朝,雍正皇帝看到了這些學習儒釋道的學子,產生很多分別、執著點,所以寫了一篇《雍正皇帝上諭》。裡面就提到,「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三教的教誨,它都是相應的,「理同出於一原」,都是教人斷惡修善,這些教誨,都是從聖賢人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

所以「太上」,尊稱老子。「太上」,我們深入這個稱謂,「太」,是指至大,其大無外;「上」呢?就是至高。所以至大至高,其實,也是對性德的讚歎。所以,這個「太上」,就是我們自性的尊稱。所以這一段教誨,也是我們真心流露的時候,人就是這麼做人處世的。真心,用一般俗話講,就是每一個人本有的良心、良知。所以我們遵從《太上感應篇》的教誨,其實就是隨順自己的性德;不這麼做了,那就是違背自己的性德了。

世間人都很強調要聰明一點,很多父母也希望把孩子教聰明一點。其實小孩能保持天真,反而是好事啊。因為俗話講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人以為聰明,事實上,所思所想違背性德、違背《太上感應篇》,其實是被自己給誤了。因為違背性德,那是最吃大虧的事情,那就恢復不了性德了。所以隨順習氣,對人的傷害小,對自己的傷害最大。

而遵從《感應篇》的教誨,(我們違背性德,這個每一念是「感」,就會感來境界,就是「應」了),所以隨順性德,一念清淨,感來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人這一生,最值得珍重的,珍惜、重視,絕對不能絲毫掉以輕心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精神、思想。為什麼是精神、思想呢?其實用感應的道理,我們的體會就更深刻了。一念淨,就跟佛法界相應、跟極樂世界相應,那佛界緣起了。

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有沒有感應?有。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感應到會有什麼發生,但是這個時代,什麼人最有福氣呢?老實聽話的,相信佛菩薩的教誨的,這樣的人最有福氣了。因為佛,他是徹底覺悟了,整個宇宙人生真相他都看到了,我們還沒看到,但是肯聽話照做,就得大利益了。這個時代能受益的:能相信聖人所說的話,相信「聖言量」。當然相信以後,進入解、行,真正去實踐了,他自己也會證入的。所以我們淨土宗祖師,蓮池大師,他老人家就講到,(他是臨終的時候講的),他說他已經好幾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了。那感應就現前了。所以在佛經裡面提到,人只要至心念這一句佛號,西方極樂世界就開一朵蓮花了。你念得越真切,這個蓮花就越大。那諸位同仁,我們昨天的蓮花,變大還是變小了?那感應,每天有消長哦,「惟人自召」哦。

所以真正了解感應的道理,人對於起心動念,就非常的謹慎了。而當我們因緣成熟了,往生的機緣成就了,阿彌陀佛就拿那一朵蓮花來接我們了。所以大家念佛的時候,就觀想:蓮花愈來愈大了。假如我們起煩惱了,就觀想蓮花愈來愈小了,或者都要枯掉了。那這個時候,警覺性就會高了,愈念愈生歡喜心了。所以一念淨,往生西方的這個因緣就愈來愈成熟了;一念染,染著了,九法界的因緣就應了。

所以一個人,一個念頭,就是十法界的種子產生了。所以這個擺明了十條路在我們的面前,我們要走哪一條呢?佛菩薩只能把真理告訴我們,至於走哪一條路,這佛菩薩決定不了,「惟人自召」,那要靠我們自己了。俗話講的,「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而佛經上也給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時時是六度存心,感菩薩法界;是了解「苦集滅道」,了解人我空相,這個是羅漢,聲聞道;了解十二因緣,是辟支佛,是緣覺道。

十二因緣,就是人為什麼會輪迴的原因所在。人很容易產生「愛」,「愛」之後,就要去「取」,「取」了就執著要佔有,那這個就輪迴心啊,就一直轉不出去了。所以人能放下佔有,不去貪愛了,那就不會在六道當中困住了。不過,這個能力都不容易哦。

五戒,感人道;十善,感天道。

師父常提醒我們,不往生,就不得了了。為什麼不得了呢?很難不墮落。「五戒,感人道」,那我們冷靜,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一言一行,跟五戒相不相應?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那我們學佛法,深入其經義,尤其大乘佛法,他持的是心戒。今天「不殺」,「欸,我又沒有殺害他人」。從相上,是講殺害;從心上,是指不惱害眾生。其實,我們在性格當中,非常的暴躁、強勢,就很難不惱害眾生了。

所以從儒家的榜樣,確實,我們謹記師父強調的,「學儒,要學孔子。」孔子是溫、良、恭、儉、讓。像夫子的風範,才能持好五戒,才能持「不殺」哦。

溫和、善良。溫和了,處事柔軟;善良,善解人意,不會常常記人家不好的,留在心中的呢,都是人家的優點跟付出,不計人家的過失、恩怨,「恩欲報,怨欲忘」,這是善良。而且,厚道,就像《了凡四訓》裡面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善良,就很厚道。恭敬,這個恭敬,對人,尤其我們修道,要從恭敬心培養起。佛家講,「禮敬諸佛」;儒家講,「毋不敬」,這是恭。節儉,時時想著節省下來的財力、物力,能夠讓更多人受用。其實節儉,就接近仁慈心,他時時都能把他人放在心上,希望他人能多一些受用。讓,謙讓、禮讓、退讓,這是孔子的修養。

所以師父講,「內修五德」,「五德」就是以夫子的修養做榜樣;「外修六和」,跟人相處能守六和敬。六和敬我們比較熟悉,「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而修六和敬,是「感」;真正成就六和僧團,化解劫難,就是「應」了。所以師父講到,這個世間只要有正法僧團出現了,這個世間、這個地區,就不遭難了。大家相不相信啊?其實,這個道理並不複雜。為什麼有真正六和僧團出現,可以化解災難?因為災難的根源是人心,人心有教化了,他一轉善念,這個災難就化掉了。而「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而當這個僧團出現了,那最起碼四個人以上依照六和敬去做了,真做出來了,這個世界上的人一接觸了,他就佩服了,他的善根就流露了。所以世間只要看到真榜樣出來了,人心就會轉。假如沒有真正去做出來,那世間人就會想,「那都是講一套,做一套」,他對於聖人的經教,不容易產生堅定的信心。

我們很冷靜觀察一下,身邊的人,哪一個人是因為直接看了佛經,就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那很少。我們今天聽師長講經,非常的信任,是因為師長他老人家做到了。所以教化要產生長遠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要身教了,我們自己能做到了。有這樣的團體出現,「上天有好生之德」,祂也不想降災難啊。為什麼還是沒辦法要降災難?因為眾生不回頭啊,不能再讓他繼續造業了。所以災難降臨,也是慈悲啊!讓人不要再造更深的罪業,因為不回頭啊。可是假如眾生有回頭的機會,那一切神靈,都護念那個機會啊!所以昨天師父講的,真正依照經典去做了,師父說,用宗教的話,叫眾神靈都保佑了。

而人心轉變,靠教育。我們自己,也要把教育搞清楚了。那在這個時代,我們一提到「教育」就會想:我是大學生,我研究所,我受了不少教育了。而「教育」真正的含義,那不是只是學歷高而已啦。學歷,在這個時代主要是知識的傳授;而古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道德的提升。「教」字,「上所施,下所效」,「育」是「養子使作善也」,都是強調德行、善心。

而且教育最重要的內容,有三個範疇。第一個,了解人與人的關係。今天,我們跟親朋好友相處,常常都會對立、衝突、摩擦,我們沒受好教育了。這五倫大道啊,人與人和睦相處了,我們才是懂道理了。所以我們這一個時代,叫「補習教育」,都是成年了,才來補這個重要的做人的課程。古代,他們有倫理道德承傳,甚至有大家族的家教教育,從小看到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就懂得怎麼處世待人。所以第一個,人與人的關係。

第二個,是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沒有遇到師父講解這些道理,真的一輩子好多事情根本都搞不清楚,甚至連想都沒想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是大課題啊,因為這個地球都快不能住人了。可是到底大自然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沒有讀經,根本不懂。「那個叫天災」,天災跟人心,它是分不開的。所以儒家講,《尚書》提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所以我們在探討環保問題、環境問題,假如不明白這個真相,沒辦法解決。我們看,這個社會面對很多嚴重問題,提出了非常多的理論,甚至於投入大量的金錢跟人力,反而沒有改善。我們說「環保」,這不知道致力於多少年啊。所以,不能找到根本問題,那是徒勞無功。

所以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我們能遇到徹法源底的教誨,儒道釋三教的教導。佛家講得很清楚,貪心感水災,瞋恚心感火災,愚痴感風災,人心不平感地震。這幾年,世界各地災難頻傳。我們冷靜去觀察,就清楚了,哦,為什麼那個地方水災多?為什麼那個地方風災多?根源,人心的貪瞋痴慢造成的。化解災難,還得從熄滅貪瞋痴慢下手。

而師父常講的,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所以溫室效應愈來愈嚴重了,我們假如今天發脾氣了,那就是把溫室效應又加重了一分。所以假如把天下為己任,不願意再給這個世間添亂了,對自己起心動念、調伏習氣,就更下功夫了。確實,我們現在是跟這個世界是休戚與共了。

教育第三個重點,是了解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人與不同維次生命的關係。那《太上感應篇》裡面講到,「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我們的善心,都能跟天地鬼神相交感。所以,學習《太上感應篇》,是真正受好教育啊。明白因果,斷惡修善,這是德行很重要的根基。

剛剛跟大家講到「感應」,十法界都是心所感。貢高我慢、自大,感修羅界,阿修羅;貪心感餓鬼道;瞋恚心感地獄道;愚痴就感畜生道。所以我們一明白這個感應的道理,那我們自己就對自己負責了,不會怨天、不會尤人。而真正有決心當生成就自己的道業,這一份心是感,就能感得佛菩薩、眾神冥冥當中的加持,這個就是「應」了。但是假如我們沒有這個志氣,隨順貪瞋痴,那貪瞋痴是「感」,「應」是什麼呢?「應」是妖魔鬼怪哦,會加持哦。就好像一個人做壞事了,那旁邊惡心的人,「好啊,做得好」,那也是應哦。所以是得到助力,還是得到這些不好的感應,都要靠自己這一顆心。

所以「太上感應」這一個經名,就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遵從聖人的話,隨順性德,就會感來更美好的人生。那我們立下目標了,就好好依教去奉行。

好,那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六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六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3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6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們上一次講到「太上感應篇」這個經題。「太上」,一般指太上老君,老子。而這些聖賢人的教誨,都是從性德當中流露的,所以這個「太上」其實也是可以延伸,指我們的明德、性德。人隨順性德,那會有很殊勝的感應。我們修學淨土法門,常說,「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清淨的心與性德相應,感的就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了。

我們上一次也提到,人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則十法界的種子就生了。所以真正了解這個感應的道理,對自己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不敢疏忽了。所以我們也談到,一念貪心,可能招感來的就是餓鬼道了;一念瞋恚心,招感地獄道;一念愚痴,招感畜生道。而且,每一念、每一個言行,都像一顆種子一樣,有一個善因、善種,就感善報;有一念惡因、惡心,就會感惡報。所以,感應就像大自然這個種植一樣,你下了一顆種子,它遲早會開花結果。所以,俗話又講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只要有種了這一個種子,遲早它是會開花結果的。

那很多人就緊張了,「那我以前種了這麼多惡種,怎麼辦?」這個感應的道理還有一個重點,叫「強者先牽」,哪一個種子最強,就先開花結果。所以我們現在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那這個種子它就先開花結果。而以前造了很多惡,我們那時候還不懂。而且造惡之後,它是一個惡種子,惡種子它要有緣,就好像一顆種子,要給它施肥、給它澆水,它才會成長茁壯,再結果。假如我們不給它這個緣,它這個種子就不會現果報了。所以假如我們從今以後,都是善念善行,都是一心求生淨土,那這個緣它強,就能先現好的果報。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了解之後,就不會恐懼「那我以前造了這麼多惡因,怎麼辦?」

那我們也必須很冷靜的來觀照這些道理、觀照自身。為什麼呢?感應是隨時隨地的。我們今天感得在娑婆世界,這個就是「應」了,「業不重不生娑婆」,這個娑婆界在宇宙間算是比較濁惡的一個地區了。所以人真正了解這個道理了,那我現在生在五濁惡世,羞恥心就上來了,「同樣是宇宙間的生命,為什麼我是生在五濁惡世?」我們學完《了凡四訓》,「改過」當中有三種心非常重要:恥心、畏心、勇心。了解到自己過去生造的惡不少,才感來娑婆世界。

包含我們感得這一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惡臭不淨,七孔常出不淨之物,「惡臭不淨,無可樂者」,這個都是從感應的角度來提醒自己。你說人不懂這些道理,這個臭皮囊,人還花一大堆時間在裝扮它。花錢、花精神在一個臭皮囊當中下功夫,這個都是很可憐啊,把這個寶貴的光陰都給浪費掉了。所以人了解到,我今天有這個惡臭的身體,是過去生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言行,所以就提醒自己,要轉,把這個業報身轉成「清虛之身,無極之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了,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了。

所以我們遇到這麼殊勝的緣分,要看我們自己好好把握,這個緣就可以接上了,所以「強者先牽」。我們沒有下這個決心,那我們無始劫的業力又會牽動我們,那牽動以後,這個惡果就很難避免了。

所以,有了自知之明才肯下功夫。因為事實上我們提到感應,我們提到「惟人自召」,每一個人都有印象。但是我們很冷靜的看,雖明白了這個道理,但是我們的善念多還是惡念多呢?是跟戒定慧相應,還是跟貪瞋痴慢相應呢?這個就是一個必須很冷靜的問題了。不是說讀過佛經、讀過聖賢經典,我們這一生就能得力了。是這一生能成就、能得大力,還是這一生只能結個緣?那就要靠自己決定了。

我們再冷靜觀照,我們現在的善念,比起,比方三年前、五年前我們剛接觸佛法的時候,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對人的恭敬、對人的關懷、對人的謙退,這些都是「感」。假如是退了,那我們得冷靜了,雖然接觸佛法,我們可能還是在退步。那怎麼克服呢?這個就彰顯了薰習的重要。薰習的時間不夠,正念提不起來,又被習性、業力給牽著走了。一定要薰到明理了,明理了一定會依教奉行。為什麼我們聽了以後,「惟人自召」都清楚,惡念還是止不住?實在講,理還不夠透徹。這個觀照、這個道理想通了,絕不敢懈怠,絕不敢減少薰習的時間。因為有自知之明了,不好好薰,伏不住煩惱啊。

所以我們觀察歷代很多修行的人,他們跟著善知識,十年二十年都不離開。這個給我們表演啊。他跟著善知識,每天薰習,不敢懈怠。除非他自己有成就了,他才出去弘法利生。有的已經有成就了,他還不出去,一輩子跟著這個善知識,給大眾表法,知道不長期薰習,伏不住煩惱。其實這個都是讓我們正視一個重點:要有自知之明啊。

那在這個時代,我們拜科技之賜,隨時可以親近善知識。我們現在光碟很方便,師父講解的《太上感應篇》,我們可以隨時薰習。光碟一放,很重要的,至誠恭敬的心去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在這個薰習的過程當中,也是對治習氣。對治什麼習氣呢?懈怠的習氣,不容易有恒心。下定決心,前幾天薰得比較用力了,可能過一個禮拜,就開始懈怠了。而且也調什麼習氣呢?調不恭敬的習氣。今天我們看師父講經的碟,可能一開始接觸的時候,非常的恭敬,甚至看以前還頂禮三拜。三年過去了,五年過去了,邊聽,邊打瞌睡了。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勸我們,「修行須打破自欺一關」,這個話非常的深刻啊。我們不觀照自己的心,觀照自己的狀況,要打破自欺,幾乎是不可能。因為我們觀照這個情況,就代表我們恭敬心已經退了,懈怠的心、傲慢的心現前了。甚至於聽經聽幾年了,聽的過程當中還邊聽邊懷疑這樣講對不對了。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有科學的便利,我們應該更珍惜這個福報,薰習的功夫一定不能少。這個時代我們不薰習,起不了觀照能力。所以一有時間不能打妄想,一打妄想,很多煩惱就招感來了。一有時間就要精進,唯有精進才能生定慧,我們六度裡面講的,精進、禪定、智慧。唯有定力了,才能不被境界轉。沒有定力,我們的人生就像師父常講的,「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我們一起學習《太上感應篇》,這個也是珍惜我們此生最大的福報。什麼最大福報呢?聞佛法。而且,聞念佛法門,還有「明師受戒」,還有師父這樣的高僧來給我們指導!哇,那你去哪裡找這麼大的福。但「禍福相倚」啊,是珍惜這個福,當生成就;還是糟蹋這個福,玩弄、消遣佛法?那這個禍福,還是「惟人自召」啊,就看我們自己下的功夫了。

好,我們開始來進入這個經文。我們看第一句經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個『太上』,講到了。而「太上」,是道家的教誨,老子的教誨,而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它是奠基在儒、道的基礎上。因為佛陀講過,不先學小乘,而後學大乘,非佛弟子。而小乘在我們中國,東土,現在已經很少在弘揚了。那為什麼呢?因為儒家跟道家的教誨取代了小乘。佛法不執著,都是隨順各地的因緣。而我們華人讀儒家、道家的經典,就非常親切、熟悉。而且,儒、道的教誨當中,心胸也非常的寬大。我們看儒家強調的,「欲明明德於天下」,所以心量非常大。道家講,「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都是有念念為一切眾生著想的心。那我們了解到這一個歷史的典故,我們學大乘佛法,就一定要紮好儒、道的根基。尤其,這個大乘佛法奠基在倫理、道德、因果的基礎之上,所以,這個《太上》的教誨,很重要的,它包含倫理、道德,尤其是因果的教育。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一句話在經文的一開頭,這也代表它是整部經文的總綱領。聖賢人都是開智慧的人,所以他們第一句話都是最重要的重點。我們包含儒家《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後面的經文都是在詮釋這一句總綱領的。那「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把感應的道理告訴我們;而「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把感應的事實真相、實際的情況,具體的說出來了。所以前一句是理,後一句是事。而我們常說「理得心安」,人把這個道理給搞明白了,心就不會埋怨、不會迷惑了。所以其實我們的心不能安,往往是理還不明。

所以我們看到第一句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惟人自召」就代表,禍跟福它沒有一定的一個形跡,都是人感召來的,絕對不是說上天要降給誰禍,降給誰福。禍福,根源都是自己感召的。

那我們假如用心來體會,都是人自己感召的,那當場,從此以後,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自己感召的啊,怎麼可以怪得了任何人?所以人只要怨天尤人,那就是跟這個真相違背了。所以假如我們跟《弟子規》來結合,「過能改,歸於無」,我們明白「惟人自召」了,趕緊改過。「倘掩飾,增一辜」,我們今天感召來不好的結果了,我們還要怨天尤人,還要指責他人,這個念頭就不明理,這個念頭叫「倘掩飾」,那就「增一辜」了。

而且我們是明知故犯。我們明白「惟人自召」了,還去責怪別人。所以修學之後,要更下定決心,不能再退回本來的習氣去了。就好像我們今天當教學的人,我們讀過這些道理了,那一個老師犯錯,那顯然他的罪跟一般的人不一樣。一個佛弟子在造罪,那顯然跟沒有學的人也是不一樣。

而「自召」,什麼在召?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在感召了。而身、口、意,其實它最根本的還是意業,人有念頭,才會變成一言一行。能守住念頭純淨純善,他就不造業了。所以經上常常提醒我們,「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六祖慧能大師也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而既然這個禍福都是心感召來的,但老子也說,「禍福相倚」。我們每一天念「心命詩」,那告訴我們,「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我剛剛談了這麼多感應的事情,大家心情是比較低落是吧?要聽到這些事實,越聽越高興,這個才是「福在受諫」啊。我們爸爸媽媽一講我們兩句,頭就低下來,臉就臭了。大福從哪兒來?從受諫來的。這一生真正要了脫生死、出六道輪迴,聽到正法,聽到別人指出我們問題,那要生歡喜心啊,不然很難調伏習氣了。所以「最要存仁道」,念念為人著想,這個命就開始轉了。

而這個「禍福相倚」,這個很有味道。福氣來了,生貪著,然後享受之後又放縱,禍就跟著來了。但是是禍來了,可是不怨天、不尤人,還能夠懺悔自己,去改過,那大福也就跟著來了。「自召」啊,它是可以轉的。

所以清朝,在崇明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士叫做黃永爵先生,他給人家算命,差不多六十歲,壽命就到了。結果他剛好有一次看到海上有一條船要翻了,他趕緊出十兩銀子,請漁船趕緊去救人,救了十多條命。結果後來,他又遇到那個算命先生了,那算命先生就說,「哇,你現在臉上陰鷙紋越來越多了,你會很長壽,還會很有福氣。」

大家知不知道陰鷙紋長什麼樣子?我也還不知道。不過我想,常常笑的人,陰鷙紋應該比較多。為什麼?給人歡喜嘛。常常裝著一個很凶的臉,那鐵定陰鷙紋就少。那大家想一想,越常笑的,這個額頭上面應該會有很多條,是吧?大家要善於觀察,你們以後聽師父講經多觀察一下,師父這裡那個陰鷙紋特別多。

結果,這個黃永爵先生確實後來活到九十多歲,無疾而終。而且生了個兒子,考上康熙時候科舉的榜首,後代都很興旺。一個本來短命無福之人,就因為盡心做好事了,他轉變命運,後來感召來的,就是非常好的果報了。

所以只要人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改造命運。「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其有曾行惡事,后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這些道理我們明白了,我們對「惟人自召」,不只不恐懼,還積極斷惡修善。

好,那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

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七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七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3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7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們學習《太上感應篇》,其實就是自愛,順著自己的性德來處事待人接物。而隨著深入的學習,要對感應、對因緣果報的事實真相,我們能更認識、更了解,進而肯定因緣果報的真相。這個「肯定」,到什麼程度?任何情況發生,我們都不懷疑感應的道理。比方,我們做了一輩子好事,晚年生病,還相不相信感應的道理?很多的人遇到這個情況,他就覺得聖賢佛菩薩講的沒道理了。所以能認識得夠深,才不會遇到境界的時候,生煩惱、生懷疑,甚至怨天尤人了。

我曾經遇到一個朋友,她的人生真的遭遇非常的坎坷。她父親癌症,她給我說到,她出入醫院,就好像自己家的廚房一樣熟悉。後來懷孕,生產的時候,還胎死腹中。為了照顧自己的父親,沒有辦法顧及婚姻生活,後來還離婚。緊接著,還有更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她身上。

所以我了解到她的這個身世,真的覺得,自己比起她,太幸福了。可是,很可貴的一點,是她雖然經歷人生這麼多的坎坷,她沒有一句抱怨,她只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自己做得不好。所以這一念心,我們當她的好朋友,都覺得不盡心盡力幫她,真的過意不去了。所以她不怨天、不尤人,那是因為她對因緣果報,她不懷疑,她能夠接受。進而,她能夠去斷惡修善。所以後來,她也改造她的命運了,現在也在學校教書,家庭也滿幸福的。

所以,在修學的路上,「信、解、行、證」。而這個「信」有多深,「解、行」才能不斷的推進。假如這個信心有限,深入理解,也很難得力。一個人要契入境界,他的「信、解、行」要融成一體,沒有絲毫的懷疑,理解了就趕快去做,這樣的人能夠契入境界。所以我們也要問問自己,自己信感應、信因果報應,到什麼樣的程度了?能不能屹立不搖?

當然,佛陀慈悲,把因緣果報的道理給我們多方的開解。比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很多人覺得,「我這一生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我有這麼不好的人生際遇?」所以感應、因果的事實真相,它是通三世的,它不是只能看這一世的。所以今天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遇到不好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我們就要想起這一個道理了,「今生受者是」,那是因為前世造作不善業,才感召來這個果報。人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對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抱怨。「為什麼是我遇到?」因為是「惟人自召」,那是我前世造的不善業了。

好,所以真明白了,人生就不再埋怨任何事情了,甚至於都覺得,「事事是好事」。不只不埋怨,還覺得每一件事都是好事。為什麼?受了以後,這個果報不就消了嗎?這個帳不就結了嗎?這個冤不就還了嗎?俗話講的,「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而且又說,「無債一身輕」。大家想不想無債一身輕啊?想,是吧?那你就說,「來,放馬過來」,是不是?該了的趕緊了,不要我臨終的時候才來要,那就麻煩了。

那人能夠這樣,面對一切惡緣惡報,處之泰然,甚至感謝,甚至還期許自己,轉惡緣為法緣,「我要為他演說,不只還他債,還要跟他結法緣」,那這個就是菩薩心腸了。為什麼?我假如不跟他結法緣,他又給我討債,又造業,又墮到三惡道,那跟我有關係啊,我假如不跟他結惡緣,他怎麼會做這些惡事呢?他怎麼會來找我的麻煩,造這些罪孽呢?所以不只要還債,還要幫助對方這一生不要再墮落了,一定要轉法緣。這個是負責任的人、這個是知道因果的人、這個是慈悲的人,應該有的思維哦。

那怎麼樣可以真正轉惡緣為法緣?那我們修養就要好嘍,讓對方能佩服我們的德行。我們常講到,布袋和尚說道,「涕唾在面上,隨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大家念了這一首偈,有沒有觀想一下,自己先預演一下,有人跟你吐口水,你生不生氣呀?又生氣了,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了。立定目標了,「跟一切眾生結法緣,給佛菩薩臉上貼金」,有志氣。有這麼堅定的目標了,得要練功夫,練在一切境緣當中,心平氣和。

其實,不要常常想「我」,多替對方著想,就能心平氣和了。你看他給我們吐口水,他很生氣啊,他一下子瞋恨整個充滿他的身心,他難不難過?他難過啊。所以我只想著「怎麼樣讓他氣消下來」,那我不就不生氣了嘛!我會生氣是因為「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那還是有個「我」嘛。

所以今天假如你先生生氣了,你馬上跟他講,「哎呀,對不起對不起,是我不對,你別生氣了你別生氣了,氣壞身體,是我最大的損失了。」你說,這種柔和的言語下去,他先生還氣不氣得了?你們都沒試過,是吧?佛法,要自己去力行、去印證,才知道真實不虛。轉自己的心,就能轉境界,叫「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就是心,就是「惟人自召」,自己的心念。

好,所以一個人了解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他不再怨任何的人了,他覺得每一件事情,惡緣,還債,好事;善緣,盡本分,成就對方。那「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佛陀接著又講,「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經》上講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啊,這個吉凶禍福都是自己求來的。

那當然,我們這一生求的最大的福:當生作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這麼大的福要靠什麼感召呢?「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是最重要的感召了。那真的,這一生堅定要往生,那時時觀照自己的心,是不是菩提心?是不是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心淨佛土淨啊,就感應了。「生則決定生」,這個心時時都跟這五心相應,跟清淨心相應,那一定可以往生,那頻道早就接上去了。「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那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法界啊,那我們存心、言行,都跟普賢十願相應,那這個也有把握往生了。

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用這五顆心觀照,用普賢行願來對照自己。時時面對一切眾生,不只是人,包含我們負責的事、面對的事物,都能恭敬對待,去盡心盡力,去愛護,去珍惜,都是禮敬哦。我們節儉,就是禮敬這些萬物了。

「稱讚如來」,面對任何人事物,都能看到人家的優點,都能看到人家的付出,這「稱讚如來」。

「廣修供養」,念念都是利益人的心,成就人的心,能夠捨己為人,這「廣修供養」。

時時能觀照到自己不恭敬了,自己不能欣賞別人的優點,不能捨己為人、念念為人著想,一察覺念頭偏掉了,馬上反省改過,這就「懺悔業障」了。

所以我們了解到「欲知來世果」,我們以後人生往哪裡走,是自己決定的,「今生作者是」。所以,了解到「惟人自召」,就不迷信了,因為了解宇宙人生因緣果報的真相了。

很多人到寺廟,去祈求佛菩薩、神明降福給他,這是迷信啊。福氣靠自己去修來的,感召來的,那不是神明、佛菩薩能給我們的。那佛菩薩也不可能代任何的人受任何的罪啊,因為那罪報「惟人自召」,那是自己召來的啦。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是依照佛菩薩的教誨,好好的斷惡修善、轉迷為悟,就能轉凡成聖,這個才是我們這一生要努力的方向、目標。

所以「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個道理一明白了,這一生盡心盡力、積功累德,這樣的人生就不會後悔了。假如明白這些道理了,沒有真正去做,遲早後悔。後悔,都是後面才來悔了。所以《無量壽經》提醒我們一句話,「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現在還年輕,精神都很好,再過二十年,頭髮都白了,體力衰了,再想勇猛精進,就不容易了。修行,要在當下用功啊,要趁年輕的時候用功啊。

那我講到這裡,諸位長輩不要說,「哇,那我完了」。任何時候,看決心啊,下了決心,「惟人自召」,一個人真下定「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一個心感召什麼?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這也是招感來的。那這個我們就要了解一個事實真相了,為什麼能招感來諸佛護念?因為一念遍虛空法界。師父這一兩年講了兩次《妄盡還源觀》,把宇宙人生真相告訴我們了:每一念周遍法界。大家動一個念頭,周遍法界哦。這一個道理細細想想,毛骨悚然。哇,起一個惡念,虛空法界佛菩薩都知道。我們以後還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呢,到時候這些菩薩就說了,「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一號,是吧?啊呀你看你還說要往生西方,還起那些這麼不好的念頭。」哇,那時候很丟臉。常常想想,動一個念頭,所有蓮池海會的菩薩都知道了,不好意思,生羞恥心啊,生慚愧心啊。

所以懺悔的力量,可以讓人不斷提升。所以往生西方的人,是積功累德的人,是能懺悔業障的人,能往生。

所以動一個堅定往生的念頭,真的感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我們從《阿彌陀經》當中也可以了解這個道理。十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念《阿彌陀經》,念淨土經,又念佛的人,十方諸佛都護念,因為這個法門太殊勝了。這個法門可以當生成就,這個法門是把阿彌陀佛成佛的果地上的功德,拿到我們因地上來修啊,所以所得的真實利益,只有佛講得清楚。「唯佛與佛乃能知,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所以這個法門的殊勝只有佛徹底了解,叫難信之法,一般的人說不清楚。那我們假如老實念,就得力了。

我們就想一個問題就好了,唐朝的張善和先生,一輩子宰牛,臨終這些牛要來討命了,他嚇得半死,哀號啊。一個出家人經過了,趕緊點一炷香,讓他大聲念「阿彌陀佛」,他念了十聲就往生了。那我們想一想,這個「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有多大的功德!多大的力量!讓一個瞬間就要墮阿鼻地獄的人,念了十聲之後,當生去作佛。所以這個殊勝的因緣,我們肯死心塌地的抓住去念,那這一生絕對不會後悔,不會空過了。假如這麼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機會錯過了,那真是人生最大的後悔了。

所以這一生要能無怨無悔,就要了解感應的真相。知道是自己造作,感來惡報,無怨;知道這一生把握好當生成佛的機會,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可以當生成就,那就這一生絕對不會後悔了。

而我們了解到,善心、善行感善果,惡心、惡行感惡報。而人會造作惡業,根源還在因為他迷惑,迷惑了才會造業,才會感來這些惡報。所以人只要不迷惑了,就像一個人從小有好的家庭教育,他知道如何待人處事,他知道時時要為人著想、要厚道,他就不會造業了。

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天災人禍那麼多?從小沒有好的教育,他迷惑,才造業。所以佛菩薩為什麼憐憫眾生?因為眾生迷失自性,造作惡業,那也不是他願意這麼做的,因為他不懂嘛,染上惡習了。所以《無量壽經》當中提醒我們,「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包容,進而憐憫,「為人演說」,要幫助眾生能接上正法的因緣。我們做得好,就能感動,就能化人。所以面對一切造惡的人,我們要憐憫,絕對不能指責,不能對立。

好。那這個感應,由心來感。而人的心,在還沒有妄動以前,也是清淨無染,非常清澈。只是一個妄動,產生了善惡念。善念偏向好事,惡念偏向壞事,慢慢的這個惡習越積越厚,最後習氣都伏不住了。那我們可以了解得到,其實所有惡行,最初,也是一個念頭不對而已啊,只是這個念頭錯了,沒有很好的把它糾正過來,那越積越厚,就越偏越遠了。

所以《易經》當中告訴我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善惡果報,其實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人假如對這個心念非常的敏銳去觀照,他就可以慢慢把惡念制止,善念增長。

所以在宋朝,有一位趙康靖先生,他察覺到要從根本起心動念來修,所以他就拿了一個瓶子跟黑豆、白豆,假如他起一個惡念,他就放一個黑豆下去;起一個善念,他就放一個白豆下去。一開始的時候,每一天起的惡念多,所以黑豆很多。當然,這個是正常現象,每個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都是慢慢的把習氣轉過來,把念頭對治了。緊接著,下定決心去改過、去調伏,過一段時間之後,白豆比較多了,黑豆比較少了。最後,他連善念都不執著了,連這個瓶子跟黑豆、白豆都收掉了,心地清淨、透亮,不思善、不思惡了。

所以我們行善,最後,也不要執著善報。有求了,就感三善道去了;無求了,清淨心,就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趙康靖先生這個方法值得大家參考,因為用這個方法,我們就不自欺,能了解自己的狀況。

所以東嶽大帝曾經訓示過我們,「為善如春園之草」,春天的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人行善的態度,慢慢慢慢的他那個善就越來越提升了。「為惡」,行惡呢,「如磨刀之石」,他每天要磨刀,那石頭其實每天都有,「不見其損,日有所虧」。所以今天假如我們惡行不對治,每天都在折我們自己的福報了。每天惡念止不住,三年五年,這福都折完了。就像經上講的,「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了。但是每一天都是不斷的要求自己行善,三五年之後,善報就會現前了。

好,所以我們謹慎到,善惡都要在這個念頭當中去下功夫,而善行、善心要不斷的積累,才能改造我們的命運。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

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八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八集)

蔡禮旭老師 2010/8/1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8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剛剛讀《弟子規》,我剛好有查了字典,「勿踐閾,勿跛bì(ㄅㄧˋ)倚」,那個字,念兩種念法,bǒ(ㄅㄛˇ),是走路不方便,走路的時候一拐一拐的叫bǒ(ㄅㄛˇ);bì(ㄅㄧˋ)是傾斜了叫bì(ㄅㄧˋ)。所以應該是,「勿踐閾,勿跛bì(ㄅㄧˋ)倚。

為什麼提出來呢?因為我們念對了,後面才念得對,接觸我們的人或者是下一代,他才念對。雖然只是一個字,但是還是要謹慎。因為我曾經在跟大家分享課程的時候,有朋友下了課就過來說,我這個字念錯了,念錯一個字,可能人家信心都會影響。謹慎,在修身跟處眾還是必要的。

另外剛剛吹冷氣,我趕緊到沒冷氣的地方去。因為修道,習氣不能去掉,往往孝道不圓滿。念念為父母著想,力行孝道,很多習氣就能放下。所以《弟子規》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們這個身體有損傷,有時候往往是逞強、好面子,「哎呀,人家都沒穿外套,只有我穿外套,不好看」。是面子重要還是孝道重要?這個天平大家秤一秤,哪個重要?當然是孝道。人能從「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他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謹慎。

我們小的時候都說,「這個人真沒家教」,那我們就是以身污辱父母。人有孝心了,誰願意羞辱自己的父母,羞辱自己的家門呢?有了這一份孝心,內化的人,延伸到團體、企業,那他這個心就很自然了,他也不願意以自己的言行,羞辱了自己的團體,那他怎麼會不謹慎呢?所以修行,從根本修,從存心修行。

延伸開來,我們身為炎黃子孫,誰願意以行為污辱自己的民族呢?所以學習,「學貴心悟」。我們有沒有用心去感悟一句話的道理,然後轉成我們的存心,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這個就重要了。每天有所感悟,心靈都在提升;每天渾渾噩噩,心靈都在退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個要很謹慎。

我們說實在的,福氣很大,這一段時間師長在我們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講經五十六個小時,大家也有機會親近師長。緣分殊不殊勝,不是師父決定的,是自己決定的。我們聽了一句,就像顏回的態度一樣,「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到一個好的教誨,念念不忘,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那這樣聽一句,就有一句很大的受用了。

而且師長這一次講經的內容,包含彌勒菩薩的發十種心,可以往生極樂;還有普賢十願的修行,人到命終的時候,行普賢行的這個力量,會帶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以至於,這五十幾個小時內容,都在闡述普賢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那諸位同仁,為什麼剛好師父這一段時間講普賢大士之德,剛好就在中心講了?這是偶然的嗎?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人是珍惜、是向上,還是渾噩、墮落,就在這個關鍵上。佛菩薩來給我們講普賢行願了,我們還聽不入心,那這麼大的福報就被自己給糟蹋掉了。所以師父這一段時間給大家的開示,大家有機會在網上,哪一集對你的提醒特別大,要重複聽,要把這些法語印在自己的身上,這樣才是不糟蹋師父的教誨、苦心。

而老人家這一次講的是淨土大經,重要的,是勸我們要念佛求生淨土。那諸位同仁,大家想不想往生極樂?想。大家有沒有把握往生極樂?但《無量壽經》上面講,「無極之勝道,易往而無人」,它不是很難去的,可是為什麼很少人去?難在……師父常舉劉素雲居士的例子,劉居士,她修學最重要的態度:老實、聽話、真幹。什麼是老實?腦子裡面沒有自己的想法,隨順經典教誨,隨順師父教誨,這樣叫老實。你說這樣很難嗎?說難不難,肯放下就好;說簡單,也不簡單,自己習氣不放下,還是很難轉念頭。

你說師父最常講的,怎麼轉?「念念為一切眾生著想,不要為自己了。」這一句話我們念得都會背了,但是變成口頭禪,還是入心了?就在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勘驗,這個心態我們有沒有真正去落實。

而我們反問自己一個問題,既然「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菩薩哀憫眾生,就像父母愛子女一樣,請問,子女想回家了,父母有可能不接嗎?有沒有可能?不可能啊。而佛菩薩的慈悲,遠超過父母啊!父母是對我們一生一世的愛護,佛菩薩是生生世世,不疲不厭啊。那佛菩薩這麼大的慈悲,我們肯回去,哪有不接的道理?這個邏輯不複雜吧?但為什麼還是去不了?什麼把我們綁住了?什麼讓我們放不下?這個是我們自己要思考的重點。這個就是生生世世讓我們沒有辦法脫離六道的根源。所以為什麼說修行要從最難的地方下手?不然,又是當面錯過一個「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緣。

而這個問題得靠自己了,「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師父講經,今年五十二年。我們客觀看一看,這五十二年來,師父的教誨,我們把哪一句放在心上?而且是念念放在心上,任何境界都提得起來?一句就好。所以為什麼說孝順是性德的大根大本。要孝順父母啊,我們不能糟蹋父母的養育、教育之恩啊;我們要孝順師父,孝順佛菩薩,不能糟蹋他們的苦心啊。這個心真的發出來了,不玩弄、不糟蹋這些教誨了,「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這個都是《無量壽經》非常苦口婆心的提醒。

所以人要脫離六道,做個清涼漢,得下大決心。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聽聞佛法了解到,最大最大的福報:聽聞佛法,聽聞念佛法門,當生可以成佛!那我們已經遇到這個宇宙間最大的福報,「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大家假如心情不好,趕緊把這一句話拿起來念。你們的表情好像沒有接到這句話的喜悅呢。你們沒有融在剛剛這句話裡面,你們是不是還停留在剛剛的情緒當中?「哎呀,蔡老師今天挺兇的,罵我了,我好難過。」諸位同仁,我敢對天發誓,我沒有要罵哪一個人。而且我剛剛哪一句話是用罵的?這個句句都是經典的話哦,師父講的哦,我沒有罵人,這個《太上感應篇》說,要「語善、視善、行善」,不可以「語惡」哦,我假如罵人我就「語惡」了。「語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我已經明白這個積福的方法了,不能再幹「語惡、視惡、行惡」的事情了。

好,所以念佛當生成佛,這是人世間、宇宙間最大的福氣了,那再不珍惜,那就是最可惜的了,最後悔的事情了。師父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就是這一些執著、欲望,給我們綁住了手腳,跳不出去六道輪回,往生不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用功,還得從「格物」下手,「息滅貪瞋痴」下手。

修道的過程,重在自知之明,不自欺,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其實說到感應,隨時隨地,都可以印證感應。比方諸位同仁現在坐在底下,在中心服務,是不是感應?是不是?今天大家沒有發「為往聖繼絕學」的心,會坐在底下?有沒有人是夢遊過來的?沒有吧?這就是感應,有感,有應啊。今天大家沒有這個承擔,會遇到剛好八月三號辦宗教和平會議嗎?都被我們遇上了,而且我們還有機會去服務大眾,服務各個宗教的代表,廣結善緣,廣修福田,這些因緣是大家的心,自己去感得的。而我們在娑婆界,這一生是業報身,也是感應哦。為什麼會到娑婆界做人?「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重不生娑婆」。師父最近常講,情執一定要淡,就是這個情愛,迷惑,造業,受報了,才會到這個五濁惡世來啊。所以明白了,情執太重,就要好好的下功夫,要把情愛放下,尤其是控制佔有的念頭,這個要在一切人事境緣當中,練功夫要放下。所以「娑婆有一愛之不輕」,你貪愛什麼人事物,那個愛,有增無減,放不下,有人會對物品貪愛都有,對人、對事都會哦,假如這個貪愛放不下,臨終被此愛所牽,一生的努力,就泡湯了。所以怎麼可以不謹慎,觀照自己對任何東西不能貪愛,要放下。「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往生極樂,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所以「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這個都是感應。

「愛不重不生娑婆」,那我們來娑婆界,就是我們這個貪愛重,貪愛再講直接點,自私心太重,這個是根本。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號「釋迦牟尼佛」?是透過這個名號,點出我們最嚴重的問題。從名號當中,都可以感受佛菩薩大慈大悲啊。任何做法,哪怕是名號,甚至是一舉一動,都是為了教化我們,用心良苦啊。所以「釋迦」是仁慈,對治我們嚴重的自私自利;「牟尼」是寂滅,是清淨的意思,讓我們對一切物品、對一切境界不貪愛,常保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啊。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句句都跟感應有道理?我們剛剛念的這些句子,都不脫離感應的道理。

所以「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我們還有貪瞋痴慢這些念頭,哇,就被它轉掉了,那一生的努力化為烏有,就很可惜了。所以師父常常期勉我們,「咬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要能念念保持佛號提起,能放下貪愛,放下習氣,這個就很重要。

而這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深入經典的過程當中,很重要其實是了解事實真相以後,產生信心,在一切境界當中,不懷疑經典這些真理。而真正信心堅定了,任何境界來,都不會被轉。所謂「理得心安」,道理明白了,心就安定了,不會怨天尤人,不會自暴自棄。「惟人自召」了,自己負完全的責任,不會怨天尤人。為什麼不會自暴自棄呢?因為明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我們有如來智慧德相,「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不覺」,煩惱、執著、分別那是「不覺」,是妄心,它是沒有的,它是虛幻的,我們不給它力量,放下它了,它就控制不了我們。明白這些道理了,不會自暴自棄了。又知道虛空法界,是自己的一念變現的,這個道理了解了,那既是一念變現的,那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一念轉過來,境界不就完全轉了嗎?所以守住當前這一個念頭,就非常重要。我們說「從根本修」,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宇宙是自己一念變現,想那麼複雜,回到自己的念頭,正念提起,這個最重要。「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嘛!我們有時候在面對境界的時候,提不起教誨,想得很複雜,腦子裡又轉了一大堆錯誤念頭,沒有這個必要。

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了,我們明白這個真相,就不迷信了。師父有提到,佛菩薩雖然非常慈悲,但不能給人們添一點福,也不能代人們受一點罪,更不能免除人們一點罪業,求佛菩薩保佑,求神明赦免自己的罪過,這個都是迷信,不合感應的原理。「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還是在自己這一顆心造作的。

而整個這個虛空法界,就是一個大型的因緣果報。不管是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國,還是不離「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所以,在事相當中,佛菩薩所教誨的,不離因果兩個字。

今天社會動亂,世界不安,都是共業所感,如何化解這些劫難,唯有大家斷惡修善。「惟人自召」,那是心感召來的。所以,我們挽救世間的劫難,最重要的還是斷惡修善。而斷惡修善要靠教育,他才能夠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懂得改過遷善。

確確實實,還沒遇到經典以前,很多人的善惡,都有偏頗。所以《了凡四訓》裡面告訴我們,「無有正法,何以參贊天地,何以裁成萬物,何以脫塵離縛,何以經世出世」。《了凡四訓》的義理,講得非常好,大家聽過師父二十集的教誨,希望大家每個禮拜最少讀一次,這樣,前面的學習所體悟到的東西會越深刻,那那二十個小時,就沒有白費,就會產生更大督促自己、提升自己的力量。

而師長後面幾天,都有講到教化眾生,要善巧方便。善立方便很重要。而這個方便當中,第一個,幫助眾生建立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人家不能建立信心,他就沒有辦法有成就了。不管是道業,還是事業,甚至是家業,沒有信心,誰也幫不上他的忙。「天助自助者,天棄自棄者」。所以從這裡看,信心很重要。

那第一個,首先我們自己有沒有建立對經典百分之一百的信心?這個得要問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信心都不足,講給別人聽,也很難讓人產生堅定的信心。

我們在其位,謀其政,我們現在是在一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單位,自己都沒有信心,名不副實了。要進來做這個事情,就是要我有信心、有使命進來做,不然我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講出來的話,甚至於還影響別人的信心,這個就不妥當了。

所以假如我們真的信心還不夠,那一定要趕緊下功夫,「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要有這個主動的態度。自己都不覺得有信心的事,不覺得重要的事情,我們在這個工作當中,就不能盡心盡力去做,就沒有盡忠啊!這個是享福、折福啦。修道之人,只希望這一生過得有意義,不是來享福,不是來折福的。

所以,第一個,自己要有信心。第二個,我們要了解,要讓大眾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就要有榜樣出現。我們思維到這裡了,那人要有志氣:我能給眾生立什麼榜樣?這是我們思維的習慣,每一個道理,最後一定要有下手處,不然叫白聽了,不然叫玩弄佛法了。念一念,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糟蹋佛菩薩的教誨。

那我們明白了,我自己要給眾生信心。那我是男子,男子的榜樣是什麼?是擔當啊,不退縮啊,值得信任啊,而不是懦弱啊。女子的榜樣是什麼?是柔和啊,是厚德載物啊,而不是強勢啊,而不是控制啊。當下都可以落實佛菩薩的教誨。包含家庭,包含我們扮演的每一個角色,有沒有這種使命,給世間做一個好樣子?

這個時代,我們的根性都不好。怎麼出六道?唯有靠自己的願力超過業力。這個信念太重要了。願力要大,「大心凡夫」才契機啊,能一舉一動都為了給世間人一個好樣子看,這個就是大心,這個就是願力。尤其我們穿的衣服,代表文化,代表我們自己的中心,所以我們互相期許,一舉一動,都要得體,不要隨順壞習慣,讓人家一看,「這個傳統文化中心的人,一舉一動都這麼隨便、這麼粗魯、這麼傲慢、這麼粗俗」,就很不好了。沒有人願意到中心來造業。但是也唯有我們謹慎,才能夠保住我們的修行,才能保住難得建立的一個大眾對我們的信心。信心太重要了,對我們自己、對一個團體的信心,我們要對得起大眾對我們,還有對團體的信心。希望大家一起護念這一個難得的因緣、難得的形象,為眾生、為正法,我們多做一些事情。

好,那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九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九集)

蔡禮旭老師 2010/8/1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09

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弟子規》講到,要「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所以求學問,還是要靠滴水穿石之功。所以,我們昨天發給大家這個功過格,每一天,大家對照這三個根來反思,行之一個月、兩個月,自己的觀照能力就會變得很強,就不會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浪費每一天,就很可惜了。所以肯下苦功、肯老實,一定能夠受益。

而我們這三個根的功過格,要從心性上去反思。比方大家讀第一句,「父母呼,應勿緩」,說「這個跟我沒關係,現在父母不在我身邊」,那這一句就不用受持了嗎?第一個,父母不在身邊,但是父母從小到大給我們的教誨,我們有沒有領納在心上?時時拿著父母這些教誨,在自己的工作處事當中去落實,這個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了。這個是不糟蹋父母的教誨,這個心境就是,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想著父母的需要、想著父母的教誨,這個是性德。

再來延伸呢?在學校叫師父,在單位叫君父。我們這個時代,君臣關係特別缺乏。《了凡四訓》裡面有一段話,這個不會因時代而改變:「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一個團體裡面的領導,他要負很大的責任。他做不對,自有他的因果,他要去承擔。但是我們在團體當中,我們自己心態對了,就種福田;心態不對,還是要造作罪業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個世間很公平,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所以假如說我們在團體當中,領導做不對了,他造的業更大。我們要生起憐憫心,怎麼樣做好、怎麼樣勸誡他、幫他,而不是去數落,或者盯著他的錯。隨時,福慧都在我們這一顆心當中。所以在處眾當中,時時我們守住師父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去面對一切境,都是好境界。而相信有這樣的存心,在五倫關係當中,都能把惡緣轉成善緣,以至於提升到轉成法緣。

我們這一生聽聞大乘佛法了,希望以菩薩的大慈大悲來處世待人,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了。什麼是新殃?我們的心離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可能新殃就要產生了。修學要得力,不離善觀己心。善於用心,發覺自己心態的偏頗處,一發現,這一天沒有空過。發現自己的過失,師父說的,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所以發現過失不是壞事,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問題很高興?「哇,今天終於找到問題了,原來就是控制的念頭,原來就是太貪著了、太情執了」。發現了會歡喜,就能好好去對治它了,不會「倘掩飾」了,不會消極、不會退縮,就好。

而師父一直在強調這個「君親師」的重要性,因為這「君親師」在家庭、在學校、在團體當中,它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他也要提起一份很高度的責任,才能扮演好他的角色。那為君者,就要有為君者的風範;為臣者,就要盡為臣者的本分。

往生西方,很重要的,在世間一定要做到敦倫盡分,才能稱得上善男子、善女人。你團體當中不能敦倫盡分,就己經給團體添亂了,怎麼還有福德可言呢?所以目標明確了,當生成佛,首先要符合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就能去了,那我們發的就不是空願了。

《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我們都從心性去反思,我們都從五倫去反思,所以這個「父母呼」,就可以是「師父呼」了。那諸位同仁,假如是師父呼了,那請問《弟子規》哪一句不是師父交代我們要做的?是吧?哪一句離開了古聖先賢的教誨了?你這一句真正放在心上了,把這些教誨拳拳服膺在心中,下這樣的決心,警覺性就很高。「父母呼,應勿緩」;「師父呼,應勿緩」;「領導呼,應勿緩」;假如大家心量再擴寬,「眾生呼,應勿緩」。

真的,修學的動力,慈悲為本。我們在很多境界當中提不起勁來,坦白話,自我太重,慈悲心提不起來。慈悲心提起來了,什麼都不是問題了。所有的情緒,它的罪魁禍首就是「我」。「我」不高興,「我」討厭,「我」想要,「我」不舒服,所有的情緒根源都在「我」。只要把「我」放下,念念為眾生想,這些煩惱就不見了。所以我們聞佛法最可貴的,就是能明白徹法源底的道理,這一生不再糊裡糊塗,這一生不再人云亦云。那這個是太大的因緣跟福報,這一生不用再用很多不徹底的道理,來安慰自己、來欺騙自己了,都用徹底的道理。煩惱的根源:我執。我們能夠在處世待人當中,慢慢的把「我」放下,能為對方著想。

所以,「父母呼」,到「眾生呼」,能受持「眾生呼」了,那這個就是「一切男子為我父,一切女人為我母」的心境去做了,那怎麼會懈怠呢?都是自己父母至親的事情,就不會懈怠了。修學的過程,最嚴重的,就是對治懈怠。大乘佛法說,菩薩修行,唯一善根,就是精進,不懈怠。

我們領會到哪兒,受持到哪兒。但是已經明白的事,就一定要督促自己去做到,不要再往後退了,不要得過且過了。而從心性上來受持這一句,就是誠敬的心,真誠恭敬。這樣做起來,父母呼了,「哎,媽,有什麼事嗎?」就很恭敬了。師父又常講,「禮敬諸佛」、「一切皆恭敬」,那我們來落實在生活裡面,任何人剛好找我們有事了,我們不會愛理不理的、不耐煩的、拖延的,趕緊去,「哎,有什麼事嗎?」不失禮於人,這就是受持這一句了。

所以每一句假如從心性當中去受持,包含「出必告,反必面」,這個是讓父母安心,不為我們操心,父母很清楚我們的狀況。那相同的,面對師長,我們「反必面」,師長來了,我們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也要把目前我們自己修學的狀況匯報一下,讓老人家知道我們的狀況,才好指導我們。所以我們修學狀況,可以跟我們的領導匯報,可以跟我們的上司匯報。師父有講,你最信任誰,他就是你的善知識,你可以把你修學的狀況跟情況,很真實的跟他講,他會把一些建議告訴你,這個也是「反必面」。

假如我們修學,一看到師父就躲得遠遠的,不好意思了,那叫「倘掩飾」,沒有勇氣面對問題了。包含我們在工作當中,面對領導者所交辦的事情,目前進度到哪裡了,要適當的匯報,讓他心裡有數,他就不會擔心了,就「反必面」了。從心性上講,自己不推託,自己能時時體恤父母、他人的擔憂,解掉他的擔憂,這是無畏布施。能設身處地他人的心,能去理解他,能在我們做事當中,讓身邊的長輩、領導對我們做事都很放心。而不是事情交辦下去了,前一天打電話,「我做不出來了,你看著辦吧」,那這個就沒有「反必面」了。

所以大家用心去體會每一句,從心性上去體會,都能用這個心境,再延伸到一切處事待人接物去,就很受用了。孔子講,舉一反三,就是從這個心境當中延伸出去。我們想,人的存心什麼時候不需要真誠?不需要恭敬呢?不需要慈悲呢?不需要細心呢?不需要柔軟呢?不需要平等呢?不需要覺悟呢?所以善學的,每一句經文從心性當中去體悟,然後在一切處事當中去觀照。

包含我們這個《太上感應篇》,舉一段家庭裡面的,大家一看,家庭,「我現在不在家裡住,在中心住」。那中心是不是家?學佛就是破分別、破執著啊。人家許哲女士,「宇宙是我家!」人家這個心念都破了分別執著了,我們要善學!什麼是功夫?減少多少執著跟分別,那是真功夫。假如把功夫放在一天能念多少佛,能讀多少經,那叫手段,那不叫功夫。實質的功夫,放下多少分別執著。人的執著愈少,貪瞋痴慢這些習氣沒有,跟人一定愈相處愈愉快。跟人愈相處,心情愈不好,鐵定執著愈來愈多,這是必然的。

所以,這不分別了。哪裡是家庭?我們是受三皈依的,還有沒有人沒受過三皈依?你看看,又執著了。你聽師父講經,聽這麼久了你還沒皈依?你的心還沒有皈依覺正淨?師父都在破我們的執著,「你自己在佛菩薩面前,至誠的念三皈依文,就對了」。重實質不重形式,不過剛剛舉手的很好,很老實。你不要被我嚇到,下次都不敢舉手了。

所以皈依佛門,佛門是個大家庭,請問佛門這個家有多大?盡虛空遍法界啊。「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說皈依,你看師父講:你們不要說皈依我,你說皈依我,叫破和合僧,這是一個整體,你居然分自、分他。所以我們遇到師父太幸運了,都給我們講真實的道理,不給我們搞情執,不讓我們愈學愈執著啊。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啊。

所以,假如以這樣的心量,以民族、以僧團、佛弟子的心量,那何處不是家庭?都把一切人當作兄弟姐妹一樣。以大乘佛法的標準,不是當一家,當什麼?一體啊!一體是什麼感覺?今天,你的大腿流血了,你會怎麼做?「還沒流五百cc嘛,還早,沒事,再流一點,反正又死不了。」那就不是一體了。一定是它馬上痛你馬上感覺,才叫一體啊。感同身受,是往那個契入一體的目標。真正的真實,佛家講倫理,不是講一家而已,講一體。所以佛菩薩達到契入一體了,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人家契入一體,就有這樣的能力恢復了。所以這個家庭,我們從當下來受持,中心就是一個家庭。

「貪婪無厭」,那就是提醒我們,任何東西都不可以貪求,在境界當中,放下貪心。當然這個貪啊,偶爾都會犯,但是警覺性要高。比方說昨天吃豆包,豆包一看,我挺喜歡吃的,我夾了一大一小。夾了一大一小,坐在椅子上,我就覺得我錯了,因為我一看,後面還有一些同仁,那個豆包快沒有了。所以我就是貪心起來了。人一貪心起來,就體會不到別人的需要了,「欲令智迷,利令智昏」。

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當你狀態很好,聽完,法喜充滿,就覺得,那個狀態,該給人家笑一下就很自然;該給人關心一下,就做得很自在,而且特別敏銳,察覺別人的需要在哪兒。有沒有?那種時候就是放下自我了,很高興,自己這個性德透出光來了。可是突然,情緒來了,自私自利一起來了,那個光就慢慢就暗下去了,就只想到自己,沒想到別人了。所以這個去貪瞋痴慢疑,都要在處世當中,時時觀照自己的心。

「咒詛求直」,明明自己瞋恨心就起來了,還在告訴自己,「我挺正直的」,那不是自欺欺人嗎?而且人要體會到,只要我們是情緒的言語出來了,整個人與人的磁場都很不好了,都已經在破壞團體和諧了,還在說自己正直,那這個就不妥當了。

「嗜酒悖亂」,這個就是欲望不能控制、放縱,掌握不了自己身心的行為,那變欲望的奴隸了。這一句提醒自己了,「我什麼事不做,我就痛苦得不行」,從那裡開始對治。上癮了,被欲望控制住了。所以假如不喝咖啡就受不了了,那就可以從這裡下手。我不是說不喝,比方說一天喝六杯,現在「好!慢慢放」,一天喝三杯就好了。

真的,心性會貪著,那不是在這個東西上貪著而已,還會在其它地方貪著的。所以往生西方,清淨心最重要,清淨心就是不染、不貪。什麼東西,有,好;沒有,也好,才自在啊。有,帶著感恩心享受、帶著報恩心享受。你看,「這杯白咖啡,是宋老師回家鄉帶來的,從怡保帶來的。」這個有功夫,把感恩喝下去,把貪著放下。這樣就好,這是目標。你們不要明天不喝了,嘴巴在那裡抖,跑來找我。自己修行靠個人,好好自己調整、下功夫。

「骨肉忿爭」,這就是把爭要放下。

「男不忠良」,男子忠心、盡心盡力的態度,要出來。要讓人有安全感、有承擔力,善良。任何是非人我,到我們這裡來,都能夠變成互相包容體恤,這個就有「良」了。

「女不柔順」,女子,表厚德載物,能容。大地,包容一切萬物的不好。你看我們小時候發脾氣,不高興了,媽媽都是默默承受。哪有說我們發完脾氣,媽媽說,「我不理你了,我跟你一刀兩斷了」。有沒有哪個媽媽跟你這麼講?我們發了多少脾氣,多少傷父母的話,父母都容了。這個就是柔和,「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女子柔和,能化解整個團體當中很多的情緒跟紛爭,所以女子有德了,安樂的「安」,我們看那個字,就是女人在屋檐下,發揮她的女德,這個團體就安了。但是歷代,假如女子專權、強勢了,那個國家就完蛋了。那國家都亡了,那更不要說家庭了。

所以這個「忠良」、「柔順」,這都是男女很重要的表法。

後面又講「每好矜誇」,就是要對治自己的傲慢心。人要懂得謙退,不可張揚。愈張揚,愈看不到自己的問題。

「常行妒忌」,妒忌心不能起。《弟子規》講的:「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人家是真在德行跟才能當中下功夫,我們要去效法人家的精進、人家的好學,不應該起嫉妒。這個嫉妒,是墮地獄的根源,一定要去掉。要「隨喜功德」,「稱讚如來」。尤其我們在末法時期,這個心態太重要了。還會跟人對立、還會嫉妒、還會批判,很難不造成團體的不和了。

所以《了凡四訓》,常念好。「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培養厚道,「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不要苟刻。但是假如是影響到整個團體的,那這個就要給負責的人講,讓他用善巧的方式去勸當事人。還是一顆為團體、為他好的心,就對了。

這個法是圓融的,「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這「隨喜功德」,「稱讚如來」。

好,這個是跟大家交流一下,可以功過格,從心性、從君親師、從五倫,從這幾個角度去觀照,應該每一句,都能提醒到自己生活上的這些點滴。

而我們講《太上感應篇》,第一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教誨,不只是道家的教誨。「雍正皇帝上諭」講到,「三教」,儒道釋三教,「之覺民於海內」,對我們這個神州大地的教化,已經很久了。「理同出於一原」,都是勸人倫理、道德、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道並行而不悖」,相輔相成,讓這幾千年的老百姓,長治久安。所以在儒家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們看這個經典裡面的這個字,「必」,那就是絕對的,不容絲毫懷疑,也不會因為時代而改變,這是「必」字。

而在儒家裡面又有講到,《尚書·洪範》裡面講到「五福六極」。「五福」,就是積善感得的善報;「六極」,就是積惡感得的惡報。

「五福」大家比較熟悉,「壽」;「富」;「康寧」,健康;「攸好德」,就是有好善好德之心;「考終命」,就是臨終不迷糊,死得很自在。甚至是沒有死就往生了,清清楚楚到好地方去了,到佛國去了。

「六極」呢?「凶短折」,就短命;疾病;憂患;貧窮;然後時時惡念伏不住;懦弱。假如有這六種情況,那我們得警惕自己,要突破,不能被這個業力所支配。所以凡夫認命,智者造命,要轉變自己的命運。尤其,最重要的轉命基礎:改正自己的習氣。「改習為立命之基」,這個很重要哦。說,「怎麼我很多事都不順?都修行這麼多年了。」那我們問問自己,習氣去掉多少?習氣去掉多少,命運就轉變多少。

好,我們明天再舉幾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例子,再跟大家來做說明,今天早上先跟大家談到這裡,好,謝謝大家!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集)

蔡禮旭老師 2010/9/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10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前幾天我們剛辦完一期講座,在辦講座的過程,也是在落實《太上感應篇》。我們看到這些老師們,還有他們的孩子,在這兩三天的課程安排裡,他們挺有法喜,所以我們看了,也非常高興。老師他的教育使命,教育愛心能夠喚醒,對他自身的命運,以及他往後學生的思想、命運,都會有直接的影響。那我們看他們高興,我看同仁也很高興,所以這個《太上感應篇》說的,「見人之得,如己之得」,這個我們就是在落實了。

我記得,在廬江湯池的時候,有一次講座,有一位女孩應該二十歲左右,跟他母親可能長期都處不好,那四天的課程下來,這位女孩也非常反思自己,孝道上有虧啊,所以她分享的時候,就上臺懺悔。結果她的母親聽了以後,自己也覺得自己做得不對,也起來反省。那最後這個母女抱在一起流眼淚,所有在場的我們的同仁也都很感動。所以有同仁就說到了,這五天的課程,哪怕就為了這一對母女辦,都值得了。這個心難得,確實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看到別人有煩惱,家裡不幸福,我們比他還著急,希望趕快解決他的問題。

而我們修行念佛法門,這個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會。這麼難得的機會,錯失掉了,那人生最大的遺憾。那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說,「我很有把握往生」,那我們就能往生了。「我很有把握往生」,可能是我們太高估了自己了。凡事依照經典,依教奉行,這個很重要。《無量壽經》二十四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這個是能不能往生的保證書,寫得很清楚啊。在三輩當中,都有八個字,叫「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發菩提心」,是發大慈大悲的心啊,假如現前,來到我們面前的人,我們都沒有辦法「人飢己飢」,設身處地,那這個菩提心,我們顯然還沒發出來。所以一遇到念「阿彌陀佛」,我們好像感覺很容易接受,一點都不排斥,代表什麼?代表過去生就修過這個法門。但是為什麼修過了這麼殊勝法門,我們還是沒有成就呢?佛有念啊,心沒有發出來。所以我們為大眾服務的過程當中,是最好觀照自己的心的機會。我們能服務大眾,能利益大眾,生大歡喜啊,這個心就在工作當中,不斷的擴寬了心量。

最近師父用心良苦啊,在講經當中,多次提到我們念佛人的好榜樣:劉素雲女士。我最近,包含我們自己,在華嚴講堂,很幸運的,十幾天,有機會聽師父給我們教誨,都多次提到劉素雲居士的榜樣。而劉居士,她自己的修學過程,她說她迴向,都是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她從來沒有為自己、為自己的家人單獨迴向過。所以她這一個分享讓我們感覺到,她這個念佛,那個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她自己是一個省的處長,那官位不小啦,沒有私心動用關係去幫她的兒子跟女兒找工作,安排個機會,沒有。就毫無私心,念念為人著想。所以這個心,跟彌陀的心,跟慈悲心相應。這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她的先生是精神病啊,她跟她先生結婚四十四年。為什麼會提到這一段呢?因為佛友在跟她交談的時候說到,哎呀,劉居士啊,你是因為很幸運,家裡又不錯啊。你看我們看人家念佛念得很好,馬上想說,是因為她家裡,什麼什麼都很順,不像我家這麼辛苦啊,緣這麼不好。我們太容易給自己找藉口了。所以劉居士就點出來,其實她人生的考驗,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大,人家從來沒有退縮過,也從來沒有埋怨過任何一件事、一個人。這個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人家非常非常的善良啊。

那為什麼嫁給他先生呢?因為她先生是她高中的同學,結果她的同學們就跟她講,說,「我們班你最善良,那這個某某同學又沒人照顧,你就嫁給他吧。」她說「好」。她自己到他先生家裡去,他的公公婆婆那個時候照顧她先生,已經照顧得都病了,兩個老人都已經不知道以後的日子怎麼過了。結果她給兩位老人說,「我就嫁給你兒子。」兩個老人當場哭啊,說,「我怎麼可以讓妳往火坑裡跳啊!」以前的人厚道啊,看到自己的兒子是這個情況,不願意再讓這個女子再受累啊,都很厚道的。

所以在修學的路上,不能去貪著境界,挑境界,輕鬆的、順著自己意思的,愈修愈貪著。修行最重要的,要想提升境界,就要不挑境界,就要在境界當中,放下分別,放下執著,這個是實學、實修啊。人太容易順著自己的意思了,而且要順著自己的意思,還要把很多事情想得一套一套的去說服別人。事實上就是隨順自己的分別執著,不願意安住當下,突破自己的執著跟習氣啦。所以我們修學這麼多年,境界不能提升,就是不能安住當下,歷事鍊心。很容易就逃避了,退縮了,合理化了,找藉口了。

劉居士她任何境界,她從來沒有退縮,盡忠職守啊!她的病已經很嚴重了,都沒有請過假,都在政府單位盡心盡力工作。她到進醫院住院前一天還在工作。我們都要在她的人生過程當中,看到門道,那是至善良、至忠、至孝之人啊。沒有把這個做人的倫常紮穩,念佛不容易相應。

所以印光大師,他老人家,高度智慧的高僧啊,三百年來第一高僧。印祖的話,不能不冷靜去思考,去受持啊。印祖提醒我們要「敦倫盡分」,要敦五倫啊,家庭當中,「父子、夫婦、兄弟」;出了家門,在社會與人相處,要敦「君臣」跟「朋友」的倫常,這樣才有「善男子、善女人」的基礎了。

印祖為什麼特別重視敦倫盡分?他老人家出家不久,剛好到一個居士家裡。這個居士家裡,個個信佛,而這個婆婆也信佛,媳婦也信佛。很有意思的是,各供一尊佛。這一尊是婆婆的,那一尊是媳婦的。然後,供佛剛好供在一個長桌上,桌子很長,放了幾尊佛像,發現這個媳婦去清理佛像的時候,只清理她那一尊佛前面的那個位置,她婆婆前面的桌面,她都不去幫忙掃。印祖看了,說,這樣學佛,還能成就嗎?這個不造孽已經不錯了。為什麼?名相上是佛弟子,事實上是不孝的媳婦。人家大眾心裡一想,原來學佛的,連孝順婆婆都做不到,這個佛不能學。這叫以身謗佛法。

所以相同的,假如我們五倫不能盡心盡力去做,不管是在我們的家庭,還是在我們工作當中,我們沒有辦法去盡本分,人家一看,哦,學佛的、學傳統文化的,連工作都做不好,那這個佛跟傳統文化不能學啦。所以做人的根基不牢,很難不以身謗法。

所以這些理我們不清楚的話,我們感覺在修功德,事實上是在墮落,在造孽,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很多人,動不動,「我想出家,我要出家。」師父都說,「你先把三個根紮好再說。」欸,人家要出家是好事啊,怎麼師父沒答應他呢?那是真愛護他。「地獄門前僧道多。」諸位同仁,這句話不好聽啊,但要不要講?要不要講?要講啊。修行人,最重要的,要聽實話,不要聽好聽話。

台灣有一位法師,讓我非常的佩服。他有一次主法三時繫念,種種瑞像,連網路上的聽眾,不是現場哦,網路上的聽眾都看到瑞像,打電話致意,讚歎這一位法師。當我們同修要去把這些讚歎、殊勝,給這位法師講的時候,他剛開口,法師就跟他講,「所有好的,你一個都不用跟我講;所有批評的,你趕緊給我講。」這種心境,真的對修行來講,非常非常重要。就像《弟子規》講的,「聞譽恐,聞過欣」,才能夠在每一個境緣當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問題,提升自己的境界。

所以我們這一生,要珍惜這個法緣,還要時時依教奉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什麼時候發菩提心?什麼時候察覺,自己的心境,跟真正的菩提心,還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假如這些問題,深入去思考,會感謝每一個境緣,提醒自己的心境還有差距。比方我們在服務大眾,我們有沒有不耐煩?有沒有不高興?那菩提心裡面沒有不耐煩,沒有不高興啊。我們跟同仁配合工作,有沒有情緒化?有沒有控制的念頭?有沒有對立?有沒有指責?那一有這種情況了,那這個同仁、這個大眾,那就是我們的善知識了,提醒我們差距還很大。師父一直講,修行人要得力,要歷事鍊自己的心。何處是道場?處處起心動念都是道場。

所以,我們學《太上感應篇》,體會到的道理、經句,一定要放在心上,當下落實在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所以《太上感應篇》第一句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是道理,「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每一天都念這個《心命詩》,「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欸,我們修行這麼多年了,大家感覺命運轉了沒有?其實說實在的,命運有沒有轉,看習氣轉多少。這是重中之重啊,最根本的問題啦。我們學《了凡四訓》,也學了二十節課。改造命運,最重要的是改習氣,改習為立命最重要的基礎。習氣改了,禍就變福了。這不用問別人,也不用算命,自己就清楚了。所以修行的路上,勘驗很重要。勘驗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我習氣是增還是減?我的發心是增還是減?這要時時提醒觀照,馬上理智、正念,就提起來了。

劉素雲女士得了紅斑性狼瘡,這是絕症,這比癌症還厲害。但是她心地善良,她說道,「假如該走,那我回老家去了,回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假如阿彌陀佛覺得,我還能給念佛人當榜樣,那我就好好的給念佛人當榜樣。」人家是願力啊,所以病不治,好了,現在成為我們念佛人的好榜樣啊。

所以諸位同仁,得紅斑性狼瘡好不好?對覺悟的人來講有沒有好壞?沒有,是吧?愈壞的事情,對他們來講,是供養大眾最好的時候了。諸位同仁,你們現在苦不苦?辛不辛苦?不苦不能廣修供養。都輕輕鬆鬆的,人家說,那有什麼了不起啊。所以現在給你得紅斑性狼瘡好不好?不好是吧?你不是「代眾生苦供養」嗎?你看,我們都挑境界了。但是大家要注意,要讓現在的人起信心,容不容易?你要做到讓他佩服啊。

跟大家曾經提起過,我教小學以前,跟陳真老師學習,我到她的班上看她教學上課。她去年初,大腸癌第四期。進病房的時候,她一點都不恐懼死亡,然後她告訴自己:假如命絕了,隨阿彌陀佛去;命不該絕,往後的日子一心一意為眾生做事情。結果開刀出來,癌症第四期,末期哦,開刀出來半年後,站上講臺繼續帶班,半年啊。幾個月後去檢查,醫生說沒了。今年暑假,在台灣給參與教師「幸福人生講座」的老師們上課,今年教書四十三年。

我們都說要行菩薩道,不能一點苦都吃不了啊。「切實功夫,須從難處做去;真正學問,都自苦中得來。」我們想挑境界了,本身就是貪著了。修行的核心是息滅貪瞋痴,我們本身的心態已經落入貪瞋痴,不可能在道中了,怎麼會有好的感應呢?心是能感,境界是所感。所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得勘驗,我們現在的狀況,是招感來好的境界,還是不好的境界;自己的修行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

《了凡四訓》裡面有個勘驗,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是吧?「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諸位同仁,你這個月裡面,這段話裡面有感覺的請舉手。我現在是在統計一個狀況,你們就別謙虛了,謙虛我就沒辦法講了。

但是,「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比方說,現在在讀經、聽課,真的聽不下去了,那我們就要謹慎了哦,「聞正論而不樂」,聞實話而不舒服哦。「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此皆作孽之相也」。大家要冷靜哦,不是說在弘法的團隊裡工作,就是做善事哦。善惡禍福,在自己的心哦,不是在境界上。後面講「妄言失志」,假如我們常常起個念頭,「哼!我不幹了」,這就是妄言失志了,動不動,自己當初的願心,就動搖了。修行最重要的,願力要大過業力,不然都是隨業流轉。

好,所以我們要了解到,「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就像影子連著身體一樣,而且很可能禍福在一念之間。所以在安徽,有個徽商,叫王志仁先生,他四十歲了,沒有兒子,算是沒什麼福報,遇到算命先生,跟他說,「你這幾個月會有大禍,躲不過了,你趕緊處理好一些事情。」結果,因為這個算命的,在他當地很有名,算得很準,他就趕緊去收一些賬,留給他的家裡。

剛好到一個地方,那個時候下著雨,河水也比較湍急,看到一個女子,帶著孩子跳河自殺。他一看到,趕緊招呼漁夫,誰把她救起來,給二十金。結果就救起來了。了解到這個女子想不開的原因,是因為家裡很窮,又欠債,養了一隻豬,好不容易養大了,賣了要還債,結果去賣了以後,拿到的是假的銀子,假錢,她心裡想丈夫回來一定會把她給打死的,她就想不開,就帶著很小的孩子就跳河了。救起來以後,結果這個女子回到家之後,把這個事情給他先生講了。他先生不相信,這個時代哪有這麼好的人,就帶她太太去找這個王志仁先生。

結果那個時候已經深夜了,這女子知道他住在哪裡,就去找他,敲門,請他出來一下。當下,他心裡想,妳是少婦,我是過客,這麼晚了還開門交談,還在房間裡面,給其他人看到了不好,妳一生名節都受損,講不清楚。他難得,救人命,而且念念為人家的名節著想,這心厚道啊。那女子的先生聽了非常感動,「我跟我太太一起來,你放心好了,請開門。」他才心安。把門一開,他睡的那個牆,因為下雨下很久了,塌了,把他整個床給壓碎了。所以按照命數來講,他就是要死在這個時候。但是救了命,而且是念念都是為人著想,結果就逃過這一劫了。後來,回去之後,又遇到那個算命的,看到他,「哇,相公面相看起來救過幾條命,你的命運已經改了。」可能他的臉已經充滿陰騭紋了。大家回去照一照,臉上的那個陰德陰騭紋,有沒有增加了。結果後來,他本來命中無子,連生十子,活到九十六歲。

所以確實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他一念之間轉過來,整個命運就完全不同。不只他轉,他的後代子孫,都轉了。但是假如我們造惡,不只我們要受果報啊,後代子孫的命運,統統會連帶影響。我們明天舉一個本來很有福報,後來折完了,連子孫都要列為乞丐的例子,再跟大家做交流。

好,明天我們再來講這個故事。好,謝謝大家。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一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一集)

蔡禮旭老師 2010/9/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11

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們《太上感應篇》開頭講到的「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那這一句,首先我們要了解善惡的標準。善,感善報;惡,感惡報,「如影隨形」。而善惡的標準在哪裡?以佛門的標準,隨順性德,是善;違背性德,是惡。這個標準,就是很徹底。性德,師父常講的,真心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的心念跟這個五心相應,這個是善。而且這個善,真心,是到一真法界去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違背這五顆心,是惡。尤其跟貪瞋痴相應,這個我們就要很警覺了,貪心感餓鬼,瞋恨感地獄,愚痴就感畜生道了。所以我們對這個善惡很清楚、很明白,就會很有警覺性,就會在念頭當中下功夫。

所以佛門講善惡,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迷為悟。迷了,就是惡;覺了,就是善。而覺迷的標準,當然我們還是都要依照經典來對照自己。而這個迷悟,師父常講的,念念為人著想,這個是覺悟,為什麼?眾生與我皆一體,這是覺,明白這個真相,所以念念為人著想。念念為自己著想,這個是迷惑。為什麼?把自己這個身當作我了,貪著這個我,從我又延伸出去,就是「我所」,我的錢財、我的房子、我的妻兒,這種種就延伸出去,其實有我就有貪著,那貪了就隨順貪瞋痴,就是迷了。

所以,佛門有一個比喻,這個大海裡,大海很遼闊,比喻一個人本有的法身。一個人的真身,虛空法界是自己的真身,是真正的自己,這個是真相。

看大家的表情,沒什麼反應。打一個比喻,大家有沒有做夢的經驗?連做夢的經驗都記不起來了,你們全放下了是吧?請問做夢的時候,有沒有山川大地?有沒有一切人物?誰變的?你看,人,心可以變一切境界哦!好,夢醒了沒有?昨天做的夢醒了,現在的夢還沒醒。我們叫夢中又做夢,雖然夢中的夢已經醒了,還是在做夢。

所以為什麼說善惡的標準在迷悟?悟了才不造業,才不會分別執著,分自、分他,又對立,又傷害,這就造業了。一體了,哪有傷害的道理?有沒有人看到某個人自己捶自己,捶得很凶,然後愈捶他說愈高興,真痛快!大家看過這種人沒有?可能要到精神病院才看得到,那叫不正常。一體的,他絕不傷害他自己這個身體啊。假如從這裡去觀照,人知道宇宙萬物跟我一體,他還傷害誰?就是不明白,他才有對立,才有傷害。所以這個悟,講徹底了,就是明白宇宙人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

剛剛講到那個比喻,大海裡起了一個水泡,那個水泡,就是我們誤認為自己的身體就是我,那個水泡就比喻人誤會了這個身體是我。那水泡覺得水泡就是他,那他的整個身心,統統只著眼在這個水泡上。當有一天他知道,原來水泡不是我,大海才是我,他把這個水泡「啪」戳破,那他是誰?這個水泡是誰?就是大海嘛!所以佛菩薩都戳破了。所以佛菩薩在哪?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現身,這個就是他恢復自性,起的「法爾如是」的自在妙用,他可以千百億化身,因為他那個水泡戳破了,他可以「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那我們還沒戳破,眾生有感,我們怎麼應?我們沒辦法應啊!大家有沒有覺得兩隻手很不夠用?所以要學誰?觀世音菩薩啦。最重要的,祂恢復自性,才能起這樣的妙用。所以為什麼念念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往生之後,有彌陀本願威神加持,人的能力可以恢復到阿惟越致菩薩,可以幫助眾生。所以為什麼說念念求生的人,那一念心是慈悲心?因為他念念念眾生苦啊,自己能力有限,趕緊珍惜這一個這麼殊勝的機會,往生西方,一下子提升到這樣的能力,跟著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跟著清淨海會眾菩薩,能夠遊步十方去幫助眾生。所以蕅益大師講,念念求生淨土的心,是無上菩提心哦。

但是這一句話大家要會聽,不是求生淨土的心,是什麼?是「念念」求生淨土的心哦。不是一天冒了五次「求生淨土」,就是無上菩提心哦。今天有五個念頭求生淨土,有五千個念頭看人不順眼,那這個不是無上菩提心,這個我們得要勘驗清楚。不然到時候不能往生,「唉喲,那蕅益大師說錯了。」他們都是證悟的人,不會說錯,是我們自己理解錯了。

既然我們知道,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我們不能再著在自私自利當中、自我當中,要放下這個執著,不能迷了。迷惑,一定造業。自私自利哪有不造業的?之後苦報就要來了。所以師長特別強調,一念生起為自己是迷,一念生起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悟。我們這個時代,不從念念為人著想下手,這一輩子不可能有成就,只是結個善緣而已了。這是真話啊。所以為自己是私,為眾生是公,「大公無私」就是覺悟了。如果人有絲毫私心,就不是究竟的覺悟、圓滿的覺悟了。

所以修學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把私心放下。尤其在哪裡勘驗?在團體工作當中,這個就非常重要。大家冷靜去看看,現在的家庭,現在的團體,他要生活,容不容易?不容易哦。你看現在又大都市生活,那賺錢都不容易。我們自己回想一下,在我們父母那一代,他們的日子很不容易,他們很有道義哦。我父親,我是聽長輩們講的,不是聽我父親自己講的,我父親讀大學都是吃湯麵,那湯麵其實裡面都沒有什麼料的,就只有湯而已。那為什麼不敢吃麵,都是吃湯麵呢?因為家裡窮,不敢給家裡添負擔啊。為什麼說「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因為他這一念,時時為家庭著想的心已經內化了,他自然在團體當中,他可以委屈自己,他可以多去承擔一些。

他承擔得苦不苦?看大家沒什麼反應,你們沒承擔過。很多人在看德育故事,「哎呀,他怎麼苦成這樣?」那是自己苦,不是他苦;是我們自己想像說,哦,讓我這麼幹,我一定受不了了。但是他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他良心很安啊,他覺得他為家、為團體盡到了這一份道義了,心裡非常充實。

所以從家庭到團體,我們有沒有這一顆心,念念為家庭、為大局著想的態度,這個就是去私了。

家庭不容易,告訴大家,團體更難。為什麼?團體的人更複雜,他還沒有血緣、親情的基礎,這個時候更要互相包容,互相體諒,甚至於要勇於去承擔責任。看到沒有人主動去付出、去承擔,我自己先出來。不然,團體的工作到最後做不下去了,那就對不起大眾了。所以為什麼說「委曲求全」、「忍辱負重」?不能委屈吃虧的人,他不可能負得了重。我們在看歷史當中這些忠臣,我們對他肅然起敬,可是我們今天在團體當中遇到事情,有沒有他們的承擔跟氣概?還是就怕吃虧,都只想著自己,什麼事往外推?都讓團體、讓領導傷透腦筋,不知道怎麼幹事情。那我們在團體是添麻煩,不是幫忙了。時時要換位思考,為負責的人思考,為團體思考,這是去私心。

比方我們那時候在學校教書,排課容不容易?不容易啊。今天你給這個老師排這節課,他生氣了;給那個老師排這個課,他不高興了。那排課的人多難啊。那對於這個排課的負責人來講,誰最讓他歡喜,最讓他感動啊?「沒關係沒關係,剩下的都給我。」是不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心?那「去私」只是理論而已,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我們還是用不出來。為什麼用不出來?「我」作祟嘛。「我」不舒服;「我」怎麼可以吃虧,為什麼不是他做?言語當中,都是比較,都是計較。這個時候想不起來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們本來在心境當中做不到的,我們現在做到沒有?這個才是真實的提升跟功夫啊。而且告訴大家,因果是處處都在的:我們不孝敬老人,我們老了就沒人照顧;我們不時時忍辱負重,為大局著想,改天我們負責事的時候,就沒人幫我們了。這個都是因果報應哦,都是感應哦。

所以這裡師父講到的,為自己是私,為眾生是公,這個確確實實,是我們修行的下手處。

而這個善惡,《了凡四訓》講得非常到位,大家可以好好的再複習一下。「有真有假,有端有曲」,這個端曲都是從起心動念的根本去看哦。「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則為曲。」今天我們在做弘揚中華文化的事情,好事啊,看起來很有愛心哦,可是在做事的過程當中,常常發脾氣,那這不是真愛心,這是什麼?這還是名聞利養的心。真的愛心怎麼會亂發脾氣呢?可是為什麼還幹得那麼起勁?因為幹這個事,人家很讚歎、很恭維,所以這還是名聞利養的心為動力哦。假如真正都沒掌聲了,沒有讚歎了,沒有利了,他做不做?真正有愛心,應該體恤身邊的人,怎麼會做這麼大的善事,結果都是傷害到旁邊的人,讓人家很有壓力?這個就不合邏輯了。所以,《了凡四訓》這個教誨,讓我們徹法源底去看善惡。「有大有小,有半有滿,有難有易」,這些幾個角度,我們好好的去深入。

「善惡之報」,善惡我們搞清楚了。而「如影隨形」,提高我們的敬畏心。

《了凡四訓》裡面講的,修行、改過,要發恥心,要發畏心,要發勇心。其實第三個勇心,跟前面兩個心是分不開的。這一生要調伏習氣,容不容易?不容易哦。要有什麼樣的心態呢?不怕死,就怕忘失正念,就怕念頭不對,死都不怕。「寧可碎骨粉身」,都不忘失這個正念。要有這種決心、氣概,才能把無始劫的煩惱對治、降伏。這個「勇」,從這裡出來的。這個「勇」,是「自己本有如來智慧德相,本有彌陀的真心,現在卻輪轉六道、隨順習氣,太糟蹋自己了,太對不起自己了」,這個羞恥心出來了;然後又跟佛陀比,又跟孔子比,羞恥心上來了;又了解事實真相,起心動念都有因果報應,起心動念,「天地有司過之神」,時時神明鑒察,這個敬畏的心起來了。所以人能夠提起羞恥,提起敬畏,都來自於他明白事實真相,真清楚了,不願意糟蹋自己了,不願意再造惡了。

所以昨天我們講到,王志仁,本來是四十歲,短命、無子,「如影隨形」,那個罪報真的跟著他。但是,「善惡之報」,隨人的善惡,它會轉。一念真心、一念大善心,他的業報就轉得快了。但是假如本來是福報,而且是大福,一念違背做人的道理了,可能這一念就把大福完全折掉。

有一個讀書人叫李生,他很會寫文章。很會寫文章好不好?你們希不希望很會寫文章?希不希望口才很好?大家想一想,俞淨意公口才好不好?他講起話來,所有的人「哇,太佩服,太厲害了!」結果是把自己的福全部折光了,生的孩子都死的死,不見的不見了,福折光的果報啊。所以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福的基礎。會寫文章,有才華,不見得是好事。

所以老祖宗提醒我們,才華,「身之災也」。為什麼呢?因為只要德行根基不牢,只要有才華,我還沒有見過不傲慢的。所以古人很謹慎,「才勝德,謂之小人」,這個對他自己的修學,以至於對團體,殺傷力都很大。所以有才了,德還跟不上,要更戒慎恐懼,調伏傲慢,趕緊把德行的根基,牢固下來。

這個李生很會寫文章,後來去參加科舉考試,他等於是已經考上舉人,要去考進士了。結果他要去衢州。衢州是南孔廟的地方。經過衢州的時候去住了一家客棧。結果這個客棧的老闆,在他來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土地公跟他講:明天你的客棧會來一個今年會考上進士的讀書人,他叫李生,你要好好接待他。

果不其然,隔天他來了,這個老闆非常殷勤招呼他。他有點受寵若驚,就問:你怎麼對我這麼好?他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他。結果這個李生聽了當然挺歡喜的,「哎呀,我今年可以考上啊!」結果當天晚上睡覺,他就想了個問題:我就要考上進士了,以後要當官,飛黃騰達,可是我以前貧窮的時候,娶的那個太太,可能不能做大官的夫人,不能給我面子。他就起了這個念頭。結果隔天他就去考試了。

結果隔天晚上,這個老闆又做了個夢,土地公又來了。土地公跟他講:這一個讀書人,還沒考上進士,就想著要把原配給休掉,這一念,把他的福給折掉了,他今年考不上了。

果然沒考上回來,老闆把這個故事又告訴他,他就非常慚愧、遺憾。

所以這個「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而且是一轉念,整個福報就不一樣。所以人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就不能起違背道德禮義的事情,福州有個讀書人,叫文紹祖,他給他兒子找了對象,下了聘,給柴家下了聘。結果下聘還沒娶,這個柴氏的女兒中風了。他就找他太太商量,「哎喲,還沒娶過來她已經中風了。」好,諸位同仁,娶不娶啊?你們怎麼沒有聲音了呢?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而是抉擇。每一個抉擇有沒有符合天理、道義?他就給他太太建議換一個。他太太很生氣的對他講:我有兒子,就讓他順天理,自然可以長久。背理傷義,違背做人的道理,是讓兒子快速招禍,不可以這樣。

結果一講完,因為文紹祖自己也是讀書人,這麼一講就不好意思了,「好好好,去去去。」假如是現在的人這麼講,你跟他說,「要順天理,不可以違背禮義」,他可能跟你講,「那你自己娶去吧。」他沒有那個讀聖賢書的基礎。所以打基礎很重要啊,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所以辦班教學為什麼重要?人他都不懂了,你都沒法跟他講。

結果後來,真的把這個柴氏娶回來了。隔年,他的兒子就考上進士了。大家想一想,這個柴氏嫁過來感不感動?感動到什麼程度?沒有辦法形容吧,是不?你們要入戲一點嘛,你現在就是柴氏的心情,那種感動會讓任督二脈都打通呢。你們沒有這個經驗,你們人生沒有感動到這種份上的時候。結果後來柴氏的病好了,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子都考上進士。哇,兩代人出四個進士,這個在歷史當中,你能找到幾家?就是他太太這一念「順天理」,「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大福就到他家來了。

好,那今天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首頁誠敬講堂10儒道釋三根學習【10-014】《太上感..《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二集)

點播下載MP3點播

視頻點播

MP3下載

視頻下載

繁體文稿

簡體文稿

全屏瀏覽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第十二集)

蔡禮旭老師 2010/9/7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10-014-01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們上一次講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那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假如善惡都分不清楚,那不造作罪業就很不可能了。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缺乏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幾代的人,對這個是非善惡的判斷,比較缺乏了。幾千年的歷史當中,都有父母教,整個社會風氣在教,所以人懂得去判斷。所以大聖大賢,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幫助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首先很重要的一個基礎,是轉惡為善,他要先懂得善惡判斷。

那我們在辦課程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接觸了《弟子規》,傳統文化,他才知道,他以前很多地方做錯了,做不對了,他懂得反省了,他的禍才能轉,他的福才能增。

我們剛好昨天剛辦完課程,昨天下午也緊接著英文班就開始了,用一句成語叫做「緊鑼密鼓」。這叫「送往迎來」,人剛送出去,新的人又進來了。因為剛好是我們馬來西亞的假期,現在人很忙碌,只有這個寶貴的假期,才有機會來接觸傳統文化。那大家累不累啊?你們怎麼沒反應了?說不累哦,騙人的,叫身累,是吧?心不累,心裡充實。「見人之得,如己之得」,有人接觸課程之後,能夠斷惡修善,能良心發現啊,我們覺得這個付出沒有白費了。

這一次英文班,有幼兒園園長,帶著好多老師一起來,這個難得了,他是領導者帶頭啊。而這個園長,他是東馬的,他是砂拉越的人。那就是我們去年到砂拉越去的時候,他聽了很受啟發,回去就在他們幼兒園推展傳統文化了。大家有沒有看到那個景象:他的小朋友們在讀《弟子規》,在給老師敬禮。我們要趕緊去播這個種啊,芸芸眾生,學習都有時間點,越小學,越早學,越好啊;越晚學,可能他就墮落了,甚至於習氣養成,不好調了。所以《禮記·學記》說,「當其可之謂時」,要抓住那個寶貴的機會點,「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所以這一次連續兩期講座,主要為校長職工會,他們選出的四個華小示範點,跟他們培訓師資。小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可以學,那對他的一生,幫助都會非常大。不只老師來了,還有好多家長來了,這些家長都說,他們的家庭都有很大的變化。而幾位校長,確確實實都是「以身作則」,做得讓家長感動。所以一個有德行的校長,他整個學校的孩子,以至於孩子的家庭,都有福氣了。

這一次英文班有一位先生來了,因為他們昨天晚上自我介紹,他說到他為什麼來呢,說他太太來上完課,回去改變挺大的。從這裡就了解到,「為人演說」很重要哦,我們身邊人聞正法的因緣,跟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改變很大,改掉很多習氣,他們會覺得很好奇。所以這個先生看他太太改變這麼大,就問他太太,「妳最近很不錯哦,什麼原因?」他太太說,「你要知道,自己去上課。」所以他先生就來搞明白,到底發生什麼事,What happen?什麼事發生了?

所以我們今天希望把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告訴世人,我們自己也要做很好的表演,學了以後,斷惡修善,福報越來越好,做的事情越來越順,讓身邊的人深信善有善報,做一個因果感應的表率出來。這個在古代,依教奉行的人,果報都非常殊勝。

在宋朝有一個大將,叫曹彬。這個曹彬為人非常厚道,又非常謙虛,從不邀功。從不邀功的人,該是他的福報,還是他的福報。世間人假如明理了,「與人無爭,與世無求」了。一起爭的心就造業了,一起爭的心就跟人對立衝突了,本有的福折掉了,還得要受果報。所以這個因果報應的道理,不能不明白,不然就「小人冤枉做小人」了。這個曹彬從很多細微的地方觀察,體恤他人的苦痛,非常的細膩。他曾經有一個士兵犯了錯,被判軍棍幾十大板,結果過了一年才打。那這一些旁邊的部屬就很好奇,怎麼幾十個軍棍要隔一年才執行?他們不是很理解。後來曹彬就說,因為去年這個士兵剛結婚,假如那個時候我打了,他家裡的人會說,「就是娶了這個掃把星,我的孩子才會這樣」,那他的太太可能一輩子在這個家庭裡面,都會吃很多苦頭了。哇,對一個人的家庭這麼細膩。不只是這一個地方,是一切地方都看得到。包含他在打仗的時候,從不妄殺一人。

有一次到成都的時候,打勝仗了,然後擄獲很多婦女,他就找了一個房間,把這些婦女統統都放在這個房間裡面,然後找人特別看守。交代那個士兵,這個是要呈給上級的,絕對不可以輕舉妄動,有什麼閃失唯你們是問。那這個士兵就很警惕了,「這個是要呈給上級的」。因為兵荒馬亂,人就容易亂性,做出這些傷害別人的事情。後來戰爭結束了,這個曹彬就一一詢問這些婦女,是哪戶人家,趕緊送回去。假如是沒結婚的,無家可歸了,父母也不在了,還幫她找人家安家,嫁出去。你看這麼細微的地方啊,他能做到的,他絕對盡心盡力去做。

後來攻南京的時候,他還跟所有的大將說道,說,我生病了,只有你們可以幫我治這個病。曹彬也是善解人意哦,講的話都是這些將軍聽得懂的。你給這些將軍說「子曰」,他聽不懂,他不一定聽得懂哦。你給他講這些義氣的話,個個人都懂,馬上答應,歃血為盟,絕不妄殺一個人。所以在將軍當中,能得善終、子孫昌盛的,在歷史當中,微乎其微。

大家看,漢朝李廣,飛將軍啊,對付匈奴,那無人能出其右啊,但是他官都升不上去,殺生太多。最後到他的孫子李陵去打匈奴的時候,被匈奴抓起來,然後詐降,雖然詐降,還是滿門被抄斬。所以這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所以曹彬,後來孩子、孫子都非常顯赫。他的一個孫女,最後做了皇后,都是他的善行陰德感召。

另外他有一個堂弟,叫曹翰,非常聰明。這兩個故事有一個重點,一個是非常厚道,一個是非常聰明。他的堂弟升官非常快,因為腦子很好,屢建奇功,在當代沒有人不認識他那個弟弟,曹翰。而有一次他在攻江州的時候,江州是江西的一個地方,攻了很久才攻下來。結果進門以後,把所有士兵全部殺掉,他憤怒嘛。結果他的後代不到三十年,就有淪為乞丐的人。

所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本來很大福報的人,只要造了大惡了,他自己跟後代馬上那個惡報就要現前。所以行善,一定要趁早,等到果報現前了,想要再行善,扭轉命運,就為時已晚了。那現在的人,功利主義比較重,看事情沒看這麼遠,你跟他講會有果報,他就說,「在哪裡?你給我看看。」不相信啊。

有一個人,叫屠潘奇,他有一天暴斃,死了,結果又活過來。而這個人,他這一生,造了很多惡孽:嘴巴罵人,甚至連神佛都罵;然後常常挑撥離間,讓人家父子兄弟都打官司;眼睛常常生氣,瞪自己的父母,瞪仙佛,瞪他人;那這個手,常常殺害很多的生靈;包含還欺負很多的女子,這種種惡行。

結果他暴斃之後又醒過來,為什麼醒過來呢?因為陰間的這些神明,覺得人不相信地獄有果報,讓他回魂示現。所以他首先把自己眼睛挖下來,他說「這個就是我怒視父母、怒視仙佛的果報」;又把雙手砍斷,「這是我殺害生靈的果報」;又把自己舌頭割掉,「這是我妄語、挑撥離間的果報」;又把自己的心臟拿出來,「這個是我為人陰險的果報」。所有造惡的器官,都被他一一切掉。就這樣呢,遍體鱗傷,六天之後才死掉。所以神明慈悲啊,告知我們不可以造作罪業,地獄果報,確實是存在的。所以這個「依正莊嚴」啊,這個人把果報呈現出來,這真的是依正莊嚴,才能警醒造惡之人。

所以歷史就是一部因果報應。我們熟知,在戰國時代,那個殺戮非常嚴重。大家有沒有聽過秦國的白起?這個白起,他曾經跟韓魏聯軍打仗的時候,殺了二十幾萬降兵。在跟趙國打仗的時候,殺了四十萬的降兵,坑殺了,把他埋了。兩千年了,那個地方還陰魂不散。所以人有這麼大的一個權勢福報,結果拿來造殺業。這個世間最嚴重的罪業:殺業跟淫亂,這個果報是最迅速的。

結果在歷史當中有記載,有一個人殺豬,結果那個豬上就寫著「秦白起」三個字。那時候已經離他去世一千多年了,真的豬上面就寫著他的名字。那都是警醒世人啊。那他不是當豬而已啊,他是到地獄受了很多刀山劍樹、肢解身體啊,因為他是殺人,然後出來做畜生,喘息一下,接著又要回地獄受報了。所以「弄權一時,淒涼萬古」,這個要很謹慎的。

那我們心裡想,現在不能亂殺人,那我們應該不會犯殺生的果報了?我們不容易犯殺生的果報,那我們可能會犯殺慧命的果報。我們弘揚文化,我們自己要以身作則,這是弘法了;我們言行不一致,那變謗法了,那可能就斷人家慧命了。師父說,斷人家慧命的果報,比斷人家生命還嚴重,因為他聞正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哦。

所以有志於弘法,一定要把自己的德行根基要紮穩,不是急著去利益他人,要先把自己的根基穩定,厚積薄發。師父常講,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大家也很有志氣,都希望師父講的,「十年深入一部經,以後就有能力演說這一部經,成為這一部經的專講」,這是很好的志向。前提呢?紮好三個根啊!有德行的根基,才能一門深入,十年有成就啊。假如德行根基不牢,名聞利養心還很重,傲慢心還很重,又可以不用幹事,十年就讓他在那裡讀書,在那裡講學給人聽,那他哪有不貢高我慢的道理呢。

孟子已經講,「人皆好為人師」,那古代是如此,我們這兩三代人沒基礎的,那更是如此。不可好高騖遠,我們要回到對治自己的習氣上,這個才是根本之根本。弘法利生,一定要建立在格物的這個根本上。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在一切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善觀己心」,真的對治習氣。所有修行人,一定要打破最重要的一關,就是不自欺,自己念頭錯了,一定要對治,不可得過且過,不可找藉口。

所以我們接著要講到的,「月晦之日,灶神亦然」,這個灶神爺示現幫助俞淨意公。俞淨意公的道德學問,在我們之上很多,他都得打破自欺一關啊,不然也改變不了命運。灶神也提醒他,「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意念太邪惡,做的都是表面功夫,做給人看,要人讚歎的。而師父一直提醒我們,要修十善業。十善業分「身口意」三業,最根源的還是意業,身口都是隨著意念發出去的。所以俞公,他的修學提醒我們,一定要克服習氣使然,渾然不知。怎麼克服渾然不知呢?讀經、聽經的時候要想著,那是針對我的,不是針對別人的,不然我們邊聽都邊想著別人的過失,就很難受益了。

再來,別人直言給我們勸諫,一定要接受。「旁觀者清」,能給我們很多提醒,心胸要大,要接受得了忠言。不能人家講幾句實話批評我們了,就難過好幾天,那就很難修道了。《了凡

第二篇:观蔡礼旭老师讲座有感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管理学院 461201班 学号:46120110 姓名:邝晓睿

形式与政策课后作业 观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很庆幸这学期有一门《形势与政策》课程,庆幸能有一个老师带领我们一路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感谢王幼英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一门《幸福人生》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开始真正爱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珍宝,让我开始以中国的道德观念寻找幸福。

“弘扬传统文化”一直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喊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到弘扬传统文化?恐怕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令人失望的。而蔡礼旭老师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位令人尊敬的传承与弘扬使者。说实话,按照今天的审美标准,蔡礼旭老师并没有一个俊朗的外表,普通话也不是那么标准,但蔡礼旭老师却吸引来了如此庞大的观众群,魅力何在?我想这都是因为蔡礼旭老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灵魂里,一个与传统文化为伴的人从一言一行中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中国学者的魅力。

蔡礼旭老师以古代圣贤留下的经典《弟子规》为基点,结合列举生活中的小事,为我们证实老祖宗留下的思想文化才是最适合我们用来做人处事的。列举的实例让我们觉得贴切又熟悉,很容易从中产生共鸣。蔡礼旭老师还不断将演讲内容扩展,广泛引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各部经典里的名言,以此来在我们心中重新树立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以此来教导我们依照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道德思想行事,以此来揭示日常生活中难以理解的疑惑,以此来引导我们参悟经典里老祖宗总结出的人生智慧。

当下许多矛盾的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着:老人跌倒后社会的漠视;本 科高材生犯罪现象多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后笑的极端物质追求;父母对孩子无底线的满足,孩子对父母无节制的索取。这些背弃我们传统观念的社会现象的存在一直让我困惑。在看了《幸福人生》讲座后,我终于想明白,这些矛盾出现的重要原因便是:我们在传承了5000年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上却大力推行着西方思想。然而中西方文化是存在诸多冲突的,这些冲突让人们的思想变得矛盾。许多传统道德在西方自由思想,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冲击下,慢慢被人们抛到脑后,人们开始变得物质,变得狂躁。然而,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幸福人生的思想支撑啊。正如蔡礼旭老师说:“人要幸福,首先一定要把错误的观念导正过来才行。”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短短二十四个字,在上王幼英老师的课程之前,我仅仅是当作顺口溜一般看看。在王幼英老师的讲解下,我才发现这都是圣哲人几千年来荜路蓝缕,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血汗,累积的这么宝贵的资产啊!《弟子规》何止二十四个字那么简单。再观《幸福人生》讲座,蔡礼旭老师又进一步为我们阐释了这之中的大智慧。《弟子规》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这也是我观蔡礼旭老师讲座感触最深的一点。

在当下,在父母无私的给予下,我们总是自然而然的认为父母无私的给予是父母的义务,我们本该接受父母的一切。也因此,我们向父母索要的变得更多,甚至变本加厉。老师讲的那个一少年把父母毒死的故 事却是让人瞠目结舌。孝道在那个少年心里分量到底是有多低,才能做出这样的事?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虽然没有做出这般境地,但相对古人那般的孝道也相差甚远。在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我在父母心中是最宝贵的,他们都要为我付出,都得为我服务,我就是他们的中心。听了蔡礼旭老师的话,我努力把自己从这个偏激的思想泥潭里拔出来,去理解父母有自己的生活,而我是父母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中心更不是全部。我不能霸道的认为父母就应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呼之即来,而不需要的时候挥之即去。父母因为对我的爱才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我要求父母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的爱好、口味、习惯。却不曾想,我了解父母的爱好、口味、习惯吗?我要求父母在我刚回到家就有一桌的热饭菜等着我,却不曾主动为父母奉上一杯热茶。

小时候父母经常不在我身边陪伴,导致我一直怨恨着他们没有陪我度过我的童年,留我一人独自长大,留我独自羡慕着他人的父母能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玩乐,陪着他们聊天,为他们解难,给他们依靠。这样的怨恨导致我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对他们越来越冷漠,甚至对父母的热切关怀也以恶劣的态度作为回应,就更别提主动去了解父母的生活喜好了。在内心,我对他们建起了一堵厚墙,不让他们来碰触我的真心。父母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听了蔡礼旭老师的演讲,我不禁反思,父母他们生活也不易,要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打拼,要给我一个安定的家,一个充实的物质生活,他们在客观原因下不得不留下我去外地工作。作为父母,谁会愿意错过孩 子最美好的童年呢?如果条件允许,哪个父母不愿意亲眼记录儿女的点滴成长呢?而作为儿女,如《三字经》所说要“首孝悌”,就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要理解父母的难处。百善孝为先。如蔡礼旭老师所说,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行孝道要注重细小,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而与我而言,孝道要从推翻那堵厚墙开始,多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的生活和睦幸福。让自己的言行不要让父母伤心难过。平常多关心父母的身体,多了解父母的生活爱好。当父母生病时,应当全心全意来尽自己的孝道,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早日康复。其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做出一点点关心父母的事,父母便会觉得很幸福。父母累了,多为他们分担些家务,主动给父母奉上一杯热茶,主动为父母做一份早餐,不要拒绝父母的关怀。懂得时时看到父母的需要,「冬则温,夏则凊」,从点滴小事中践行孝道,暖父母心比物质更重要。

如蔡礼旭老师所说:从基本的孝道开始,做好子女本分,才能经营出一个幸福的人生。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我们每个人都在最求幸福,却总与真正的幸福背道而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往往只是别人认为的幸福—华丽的外表、显赫的权势、丰厚的家产等,却忘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幸福,终究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生活。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太多的浮华,才会使幸福的距离显得那么遥远。其实幸福很简单,听从我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便是幸福,让父母健康快乐便是幸福。作为子女的我们,守孝道,让父母幸福,这便是幸福。

第三篇:《礼记学记》_蔡礼旭老师主讲

《礼记.学记》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我们来看这一篇《礼记?学记篇》。这一篇文章在我们十三经里面的《礼记》这一本经文里面,《礼记》里面有很多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尤其其中有四篇跟教育息息相关:第一篇是《大学》,也是从礼记出来,第二篇是《中庸》,第三篇是《乐记》——音乐对于整个人心的教化、社会的教化功能;第四篇就是我们现在要看的《学记》篇,而《学记》把整个教育的理论分析得很清晰、脉络也是很分明,虽然只有短短一篇文章,《礼记?学记》的内容,假如您要看外国的教育心理学,绝对要看好几本,才能把这一篇文章讲清楚,而且好几本看完后,我不保证你越清楚,为什么?你看的那么多本有时候还不是同一个人写的。这么精辟的文章居然在两三千年前就出现了,所以很多的教育理论真正的、我们说的版权所有的是谁啊?(答:老祖宗。)老祖宗有没有来收版税?没有,老祖宗写这些文章的时候真正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到什么?造福后代啊!让人真正明白教育的核心、教育的重要,进而造福于他的学生、造福于他的孩子、造福于世世代代子孙,所以我们要深刻去体会老祖宗的存心,当你用这一份心、用这一份恭敬,你就很能契入这些文章。

因为这一篇是文言文,可能大家也不是很熟悉,我就念一段,诸位老师也一起念一段,我们再作讲解: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好,我们看第一句。一个人的形式,这个“虑”就是懂得谋划,懂得思虑;“宪”就是做事有原则,他发虑宪,然后自己很积极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假如有这样子的人,那他应该会小有名声,别人遇到他的时候也会很尊重他,看起来也是个翩翩君子,“足以謏闻”,但是“不足以动众”,能不能影响一群人?还不可以带动一群人跟着他走,这个是比较小的志向,一个读书人小的志向。

“就贤体远”,能够亲近贤德的人,向他请教,甚至于是请这个贤德的人出来做事,用这一些贤德的人,然后能体恤远方的人民,有这样的胸襟气度的人,“足以动众”,但是“未足以化民”,化民是教化人民。诸位老师,教化人民最重要的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啊?是让人民吃好的、穿好的吗?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道德,教化人心,让他人心的思想观念导正过来,才是化民,所以就贤体远可以动众,但是还没有办法达到教化人民、改变社会风气的一个深远的效果。所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成为风俗,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那他就必须用什么方法?教学的方法,才有可能达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从这一句话看出来,君子是指读圣贤书的人,所以读圣贤书的人就应该立志作什么?化民成俗的工作!

那我们来想一下,一个君子要化民成俗要先从哪里下手?(答:修身。)标准答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请问大舜他在孝顺父母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以后会当皇帝呀?会当一个领袖啊?没有,他绝对没有那个妄求,他只想着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也由于德行一点一滴地提升,所以他自然教化的力量就水到渠成出去,绝对不是他拿着大把的钞票,到邻里乡党去跟他说:“你们拥护我吧,我一个人给你们五百块人民币。”不是这样子的,这个教化人民绝对透过自己的德行、自己的身教、自己的言教,才能达到教化的作用。

在这几天当中,我们也常常提到一位年轻人,就是106岁的许哲女士,请问她有没有化民成俗?有没有?请问她教化的只是那几十个老人吗?还有谁?整个新加坡、整个华人、整个世界。这个许哲女士在美洲巴拉圭,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完全不求回报,在那里做医护的工作,相当不容易。也由于她的至诚,很多人因为她的行为而受到很深的感动,所以我也曾经放专访她的带子给我们中心的老师看,看的过程有人眼泪哗啦哗啦地流,有人哈哈大笑„„诸位老师,他哭什么?他笑什么?你们觉得呢?你看,有人说,掉下什么泪呀——惭愧的眼泪!有人是掉下什么——感动的眼泪!有人掉下喜悦的眼泪。那个哈哈大笑的我没有问他,但是我直接感受他的笑声那就是觉得说,做人应该这样才有味道,可能在很多做法上他也觉得非常认同,所以听了之后很欢喜,比方说听到“你们煮饭还要切、还要洗、还要炒、还要洗碗,很麻烦,直接生吃就好了”,因为生吃才能真正吃到食物的能量,所以现在强调“生机饮食”,每天吃一些生菜,对于你的整个的体力有很大的帮助。请你要把菜洗干净,然后要保证那个是有机生机的,不然吃了农药也不好。

所以其实一个人真能化民成俗,绝对不是他有一个欲望:我要去影响一堆人。不是这个样子,而是他敦伦尽分。你看,我们的大舜敦了他家里的伦常,尽了他为人子的本分,所以就产生教化作用;许哲女士没有结婚,但是她敦的伦是什么伦?尽的分是什么分?她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所以她也敦伦,她也尽分,所以就产生无远弗近,没有边际的教化力量出来。

我们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都一定要从自己修身功夫才会产生这种教化的效果。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常常就听到别人说我度了谁、我又度了谁„„有句俗话讲,“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自己的修身功夫不扎实,表面上看,我们好象把他引到路上来了,到时候他到半路的时候问你,到底现在往哪里走?你又讲不出个所以然,他还会怪你。所以还是要以自己扎实的修身功夫、用你的身行、用你的身教让人家自然而然被你感动,朝着你的方向去走,这样子最自然不过。那你也不要听错,听成说,好,一定要修身到一定境界了,我再出来,所以今天回去之后,我就关在自己家里三年不出门。我们中庸之道谨防过与不及。

其实化民成俗应该是时时都可以做得到,象那一天我们在庐江讲课,讲了几天之后,他的里面的工作人员跑来找到我们老师说,你可不可以给我一本《弟子规》?那老师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弟子规》?他说你们这些人看起来都很善良,来打电话的时候旁边都放一本《弟子规》,所以我想弟子规应该很好。有没有化民啊?有!你看我们现在的保宪宾馆这些工作人员,一人一手《弟子规》,那一天,我们把碗筷端过去的时候,还看到他们在那里看《弟子规》。所以你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跟人群在产生互动。

我到海口去刚好有一次坐车,坐公车,你看我有很多故事都在哪里发生?都在公车上、都在马路上,所以一个人对道理的体会,绝对不会离开生活,离开生活就没什么道了。所以又是**,犹如**后面两句“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前面两句你们没想起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兔子有没有角?没有。你看那个佛字,在我们佛家讲佛是觉悟的意思,那你啥时候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学,这个叫做学圣学贤学做个明白人。

我在搭公车的时候刚好发现有一个人在抽烟,怎么办?这个时候弟子规就出来,“怡吾色,柔吾声”,这个时候要让他不能恼羞成怒,因为成人什么最贵?面子最贵,所以我就过去跟他说:“先生,我有气喘,你可不可以不要抽烟?”我话一讲完,这个年轻人可能从没遇到过这个事情,所以他一下子不知道要怎么面对我,又想骂我,可是又骂不出来,就这样咬字不清„„之后我看他态度这样,我的脸稍微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依然保持微笑,然后慢慢把脸提起来,继续握着我手把,不要他对你恶劣的时候你就给他怒目相向,到时候报纸就会报出来:有一个人劝人家不要抽烟,结果打起架来,后来点点点。这样就不好,那以后就没有人来劝人家不抽烟了,我们还是和颜悦色面对他。后来我就没看他,我就开始闭上我的眼睛,我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一定要唤起他的善根,所以开始跟他祈祷,我一路就帮他祈祷。结果我就稍微闻了一下,没有烟味了。后来我下车之后,刚好有两个老师一起跟我坐车,他们就说这个男士瞄了我两次,看一下,然后低下头,久久又看了我一下,然后就把烟掐掉了。所以事实上你只要用一个诚心去劝告,人家都可以接受。但是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自扫门前雪,那社会风气会怎么样?越来越恶化。

我讲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有一个老师她就开始依教奉行。那一天她上公车之后有一个人上来了,抽烟,她说先生我有气喘,结果又上来一个在前面抽,她就必须爬起来去跟他讲,“先生,可不可以不要抽烟?”,结果没抽。坐回来,才刚坐下去,又有一个人抽烟上来,她说这莫非是圣贤人要考验我是不是真心?所以她就连劝了四个。结果第五个上来又抽烟了,结果是第一个人说,不要抽烟了!人要经得起考验,考验你是不是真心的,所以境界来的时候要屹立不摇,这样才能化民成俗。我们为人师,其实一举手一投足,都在影响学生,都在产生教化作用。

我们看这一句它是指的君子,一个读书人,他应该立一个大志,就是化民成俗的大志,所以开头就告诉我们:求学问首重,哪一件事啊?立定志向,志向就好象在人生的大海当中,你有一个目标。假如为学没有目标,努力有没有用?可能努力半天你刚好往反方向走,当你发现走错了,再拉回来,人生已过了数十年秋了,所以学习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立定正确的人生志向,他的学习才会扎实。

昨天有提到范仲淹,他读书的时候立什么志?良相、良医,他立的志就是要造福于民。诸位老师我们思考一下,一个孩子以造福于民来读圣贤书,他的深入度、他能体会出来的道理,跟一个学生是为了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收入,用这样的态度来读圣贤书,请问读出来的效果,有没有一样?差多不多?差很多。第一个心态,范仲淹的心态可以契入圣贤学问,第二个心态,可能连契入都没契入。所以当他有这一份志向的时候,他的整个学习效果、吸收效果,一定会非常好。

一个人在这个世间要有大成就,都是立对了志。在奥运会当中,我是很少看电视,但是因为奥运会是大事,里面应该会有很多这些资讯、这些发生的事可以教育小孩。刚好那一天,我一打开电视就看到两面金牌是我们中国人得到,第一面就是刘翔,你看他跑出了平奥运会纪录的佳绩,让我们东方人在田径场上确确实实是争了很大的光荣,结果你看中国人得到金牌的时候第一个感谢的是谁?还有一个小女孩不是跑一万公尺马拉松,你看她拿着国旗一边绕的时候,口里喊的什么?“爸爸,我做到了!”所以我们从这里体会到一个人能有巅峰的成就,他背后的动力在哪?在报恩啊!在报父母恩、在报师长恩、在报国家恩啊!所以志向重要。

我们接着看下一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刚刚提到立志,我们中国近代周恩来总理贡献很大。周总理在8岁的时候念书,突然有一种感受,他说要为什么而念书啊?(答:为中华之掘起。)你看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的成就不凡。所以我们面对孩子,也要让他有高远志向。我跟很多家长沟通,我说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能经营出什么样的人生,父母都会回答什么?好的大学呀?很多父母都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求啦,只要他健康就好了,只要他快乐就好了。”从小引领他就是没啥志向,那他能够走出快乐人生吗?不行!我们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了无所得。你引导孩子从小就是你不用什么发展了,你能吃饱就好了,那他怎么可能会有大的格局。所以孩子的价值观,直接是受父母的影响,这个至关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的文章里面很善用一个方法,叫什么?比喻,辟喻,而这个辟喻对小孩子的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小孩在他的年龄里面属于具体运思,他的脑子还不能够抽象思考一些东西,所以你能形象地让他去感觉,他就容易理解。你看“学如逆水行舟”,他就可以去感觉到,哇,你不努力往前,它就会什么?后退啦!孩子才会体会到“学如斜坡骑车”,你不骑就掉下来,这种形象的比喻会开启他一些理解的能力。所以我们往后在跟孩子引导也可以善用一些辟喻的方法。

「人不学,不知道」,玉再好,没有经过雕琢,也不能成为很高贵的器皿;人假如不学习,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些圣贤人的大道理。从这里也透露出来,人要接受教育,也要接受琢磨,才能有大成就。但是现在的孩子特别怕吃苦,有没有?特别不能承受挫折压力,这个就是小时候磨炼太少。

我常常讲到这里,我会跟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两颗很大的石头,很有灵性,被挑选到佛寺,一个新建的佛寺,准备刻一颗本师——根本的老师,释伽牟尼佛像,结果两颗当中,其中第一颗比较好,那就先雕这一颗巨石。在雕的这个过程,这个石头一直喊痛,就跟这个雕刻师说:“哎哟,我撑不下去了,你就别雕了吧!”雕刻师跟它讲:“你再撑一会儿,再过两个礼拜就好了。你假如能撑得过来,你将成为万人膜拜的佛像。你再撑一会儿,你就会有所成就。”后来又雕了两天,他发脾气了,跟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一样,不干了!没办法,它不配合,雕刻师也很难雕琢它,就把它先放在一旁。雕刻师就去跟第二颗石头讲:“我现在要雕你,会痛,你能不能忍受?”这第二颗石头就说:“我绝对可以忍受,你就尽你的全力吧,我一定好好配合。”所以雕第二颗的时候,这个第二颗石头通通没有抱怨,吭都不吭一声,所以在正常地进度之内就雕好了,所以它就成为万人膜拜的佛像。结果因为来的人太多了,踏得尘土都飞扬起来,所以寺院就想了一个办法,不能再这样一直踏着黄土,所以一看到旁边有一颗巨石,就把它打成碎片,铺在哪里?铺在地上,成为万人践踏的碎石。一颗石头成为万人膜的佛像,一颗石头成为万人践踏的碎石,诸位小朋友,它们的判别在哪?一个能够忍受痛苦,挑战提升自己;一个人不能忍受挑战。所以不学本事,什么都不愿意接受,到最后只会被人践踏、被人轻视。所以诸位小朋友,你假如啥本事也不愿意学,也不愿意吃苦,到最后你走到社会上一定会被人家怎么样„„你不要给他讲死,你只要设问他,让他自己去思考。这个叫“开而弗达”,开是启发他,但是话不要一次讲尽,这样他才会思考。所以我们常常善用辟喻,善用一些故事,去启发孩子的一些正确观念。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他的人民,这个“君”,我们是当动词用,统治、统领他的人民哪一件事最重要?教育最重要,他有好的教育,民心才会好;他有好的教育,人才才会出来,国家才有栋梁,所以这是根本,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兑命曰”,兑命是书经里面的一篇,“念终始典于学”,你要了解一件事物的自始至终的道理,一定要学习经典,学习这些圣贤的教诲才可以,也要时时刻刻念着教育念着教学,才能真正求到学问。

这一段是谈的国家的目标,前一段是君子化民成俗,是个人的目标,这一段是“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以一个国家、一个团体的目标来说明。那为什么个人的目标排在团体前面?为什么没先谈国家先谈个人?国家是由什么?一个一个人组成的,所以每一个人的志向正,国家的志向也一定会正,所以根基还在每一个人的修身上面,那以这个国家重视教育的程度,就会影响人民的素质。

全世界得诺贝尔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你们猜猜看,以色列人。色列人非常重视教育,他们的成年礼要把圣经读出来,你看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神圣教诲,那存心不同,对父母、对他人、甚至对国家的态度,都是从小扎根,色列人假如发生火灾,学校里发生火灾,先救谁出来?先救老师,因为老师是他们教化下一代最重要的力量。所以从这一个动作,“师严则道尊”,当他尊敬老师的时候,所有的人学习学问就会很恭敬,所以这个尊师很不容易,当整个社会国家能做出这样的风范,那我们的师道就能够树立起来。

有一次色列人小姐得到世界小姐选美冠军,请问一个小姐得到世界小姐选美冠军,你想她头脑里面会先想哪一件事?一般的人,这么漂亮的小姐又选上了这么大的头衔,先想到什么?这个好莱坞会不会来找我了,这个所有广告会不会找我签约了„„想着是往后的荣华富贵。结果这个以色列人小姐选美选上的时候,刚好记者来问她,他说你之后有什么打算?她说我明天要回国——因为以色列跟中东国家发生战争,她说我明天就要回国,我要加入这一场战役,我要守卫我的国家——你看他们受的教育。结果这个世界小姐冠军一回到以色列,以色列快速就打了一场胜仗,鼓舞了全国的民心。所以教育的观念影响一个人那是一辈子,我们一定要把这一些正确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从小给孩子扎根。

刚刚讲的两段一个是个人的立志,一个是治理国家应该立的志向,是教学为先,是把人民教育好。我们看下一段: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一个念xiào,是个古字。这一段又运用一个辟喻,所以能善于辟喻的人,他教学的时候就很活泼。

虽有很好的美食,你不吃就不知道它美味在哪里;虽有至道,你不学,也不知道这个道,有多么地善、有多么地对人的贡献。我们看到这个至道,突然就想想这个《孝经》的一段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有什么至德要道啊?孔夫子就讲,这个至德要道用下去之后,“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方法好不好?(答:好。)好,你知不知道?(答:知道。)哇,你知道了!孔夫子就这么问曾参,“汝知之乎?”,你知道吗?这曾参听完马上站起来,跟老师行礼说:“学生不聪明,还不知道。”接下来呢,你会怎么讲?“我不知道。”然后就站在那里,大眼瞪小眼。要怎么样?请教!赶快问啊!曾参假如没有问,我们现在就缺一本经典,叫什么?《孝经》就没出来了,是吧?师资道合,这个学生呆若木鸡,孔夫子能够讲出来吗?所以这个曾参很不简单,他“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请老师教导。然后夫子就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至道是什么?孝!所以我们第二段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教学又以什么为先呢?孝道。所以我们来看,中国造字就已经告诉我们,教育要教什么?教孝,最重要要先教孝。一个孝,一个文,我们把它折开来,要教孝也要教文,那中间还得教什么?“入则孝”,“出则悌”,生活当中还要“谨而信”,人与人当中的言语信用的建立,要懂得爱护他人,还要懂得亲近仁德之人,最后“余力学文”,所以《弟子规》把前后的次第都给你列出来,教育就是要教这些东西,《弟子规》确实把教育的纲领掌握住了。所以这个至道就是孝道,要好好教孝道,自然而然他的德行就会开显出来。

后面讲到一段整个教学的师生的互动状况,学然后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这个学除了是学生学以外,还会是什么?老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所以,以老师的角度,他学了之后也就学了自己不足的地方,赶快再充实自己。教,然后知道困难的地方,看到学生的表情,知道吸收有限,赶快请教别人,所以我们强调教育要注重什么?伦理,注重先验的承传。

我刚好很幸运遇到一些很有经验的老师,肯把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很无私地告诉我,这样的老师好不好遇呀?不好遇,能感是心,所感是境界,当你的心真诚到那个境地的时候,人就会出现了。所以刚好有一次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小学同学到现在的交情已经将近20年了,刚好20年,很好的交情,我们曾经同甘共苦。一起骑着一台摩托车,后来,我的手断了,他的手没断,因为他坐后面,给我摔到水沟里面去,他的重力整个往我身上撞,所以我就“啪”左手就断了,要有这种共患难的经验感情才会深。结果他很老实,也没交过女朋友,也不容易交了一个女朋友,第一个女朋友,也是最后一个女朋友。交了之后他很高兴,他就带到我们家,说要给我看,我说好,就一起过来我看。她的女朋友开口就是我们老师告诉我什么,闭口又说我们老师教了我什么。我听了很好奇,一个人,老师对他的影响听起来比父母还大,让我很惊讶。那个时候我不是老师,我还在补习班准备考试,考师范院校,我还跟教育八杆子还接不上。我听了之后很感动,就情不自禁就说:“我可不可以跟你们老师见面?”结果话讲得太快了,后来私底下想一想,才跟人家第一次见面就提出要求,有点不近人情。我隔天就打一通电话跟他女朋友讲,我说我看还是算了吧,这样太唐突了。他女朋友说:“我已经跟我们老师讲了,他说象你这样的人要赶快进入教育界!所以给他约好礼拜天跟你一起吃饭。”就约好。他老师教书已经30多年,今年已经第35年。见面的时候刚好我朋友就开着车载我去,我们坐在后面,她老师坐前面。结果她的老师跟我住的地方相差500公尺,你看,这么有缘的人缘份还没到就是什么?就是见不到,真是很微妙!在同一条路上。结果他接了之后,这个老师刚坐下来,回头讲的第一句话,他说:“我教书30多年,我的学生教我很多东西。”你惊不惊讶?面对一个还没教书的老师,这一句话深刻。然后他又接着讲,他说学生犯错的时候就是我们教他的时候,所以不能乱发脾气,一发完脾气这个机会教育点就怎么样?就错过了,不只错过了,孩子所留下的不是他犯了什么错,而是老师很凶,而是下一次犯错不要被老师看到就好,所以这一个心境就会影响孩子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所以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当中也体会到,很多学生发生状况的时候你会赶快什么?找方法来解决,所以你的能力也会增长起来。当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当中都抱持着教学相长的态度,那每一个学生也是我们一面镜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啊,从他们的回馈当中,我们可以了解我们不足之处。所以透过这个老师的这些很精辟的话,我们就牢记在心,然后透过在教学当中体认教学相长的喜悦。

而引导一个孩子是不是只有一次的谈话就可以让他扭转乾坤?有没有可能?不可能,所以除了态度对之外,教育确确实实要很有耐性,而且要时时观察才能因材施教。我在来海口以前,刚好接了一个班,而我在接这一班的时候都印证陈老师,这个教书30多年的老师给我的这些提醒我都印证到。因为我在接这一个班级的时候,他的老师教书教了40年,结果后面一个学期撑不下去了,他说:“我再也教不下去了,我40年来从没带过这么难带的班。”所以他连最后一个学期也不愿意带毕业,所以六年级下学期没人带。刚好很巧我从澳洲回来,我的同学刚好在那个学校,就打电话了一通给我。我本来想多学一点东西,就先不要去教了,结果我的同学补了一句话:“这一个班是全校最难带的。”我们一听怎么样?反而斗志提高,“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就:“好,我去带!”

结果第一天去他的老师拿着孩子的名单,一个一个给我说明:这个孩子单亲,这个孩子奶奶带的,这个孩子怎么样调皮„„讲了19个男生,女生比较少介绍,因为小学阶段女孩子都还蛮乖的。结果介绍完19个,他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就这三四个比较乖了。你听完这个报告之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突然陈老师的一句话就出现了:孩子犯错,就是我们教他的时候。

所以一进去之后就知道他们班上有“四大天王”,不是刘德华,四个学校常常都要叫去教训的4个学生。其实我细细观察4个孩子其实都很善良,只是没人好好教他而已。其中有一个,他的脸部表情特别凶,那我就把他找过来,我说:“吴同学,你的脸为什么这么凶?老师有得罪你吗?”他说:“没有。”脸还是很凶。我说:“你这个表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说:“五年级,上学期。”他连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凶恶都知道,很有意思。我就跟他说了,我说:“你这样的表情会让人家误会,好象你看人家不顺眼,还是在生人家气,所以你以后啊表情要放轻松一点,不要这么凶。”他听完之后点点头:“好。”有没有变得比较温柔?没有,他就回去了。

我们当班主任的时候,确确实实没有时间去办公室跟同事闲聊,因为你才接他一个学期的时间,要能赶快了解这些学生,你才能够因材施教。你对他的信任跟认识不足,你要教导他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每一次下课其实我们两个耳朵都怎么样?竖得很大,表面上是在那里改作业,事实上是两个(耳朵)在那边收集什么?讯息。结果刚好几个同学就说,这个吴同学曾经帮他妈妈卖过衣服。一个六年级的男孩,能去帮妈妈卖衣服你觉得容不容易?不容易呀,他那个五六年级的孩子,面子就看得很重了,但是他还肯去帮他妈妈卖衣服,代表这个孩子很有孝心。

我掌握了这个资训觉得有孝的孩子特别容易教,所以我就开始给他承担一些责任。他行为偏差,我就拿他过来,去帮学校维持秩序,到一、二年级去,有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大吼大叫,你就过去跟他说你不能乱叫,把他名字登记下来,他就变成纠察队了。他自己挂了一个牌子是纠察队他会不会乱做事?他就不敢,后来做得还有声有色。做了之后我就慢慢引导,我说给你当一个礼拜的班长好不好,他吓得半死,硬是不肯,我这样子半推半就才给他劝好说就一个礼拜,他就真的上了。从那个礼拜之后他就一直做到学期末没有再换过了,就上瘾了。在承担责任上我们是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引导,你能不能强度一下子很高?第一次就说,来班长给你做,那他一定不能接受,慢慢累积他的信心。

不只在做事方面信心,他在学习方面也要给他信心。所以当他在上课的时候,比方说他在上数学课,他回答得很好,他的思虑很敏捷的时候,我们就会借这个当下,就跟所有的同学讲,你看,其实这个吴同学非常聪明,他面对这个问题居然会这样思考,很不简单!孩子的信心可以从老师的一点一滴的肯定怎么样?重新拉起来。结果这个孩子第二次月考,考了全班第五名,全班都很惊讶。鼓励要及时,他有这么好的表现,我就带他出去吃饭,跟几个同学一起出去吃饭。当天下午我们在校门口集合,他的母亲骑着一台摩托车把他载过来。载过来之后一看到我,就哔哩啪啦讲了一段话,他的母亲说,她说:“我这个孩子读书读了五年半,从来没老师看到过他,没有老师重视过他。”我们听到这一段话觉得也是很心酸,一个这么好的孩子,都没有人去引导,没有人去启发。所以当他的妈妈聊到这里我就把话接过来,我说这个孩子非常优秀,他在这一段时候之内当班长当得很好,帮我们处理哪一些事啊修理得有条不紊,而且很有领导才华,他在学习方面有哪一些优点„„我就这样娓娓道来,讲了差不多五分钟。这个孩子在哪里?他就站在你的身旁,站在他母亲跟老师的身旁,足足听了五分钟,我相信这一段话他会记多久?(答:一辈子。)我们确确实实不是说刻意要去称赞他,而是发自内心对他的一个肯定。

后来毕业了,我们毕业当天有一个规定,要把全班带出校门,是我们老师亲手把他们送出去的。结果刚好要送出去以前我就颁奖,把一些奖都颁完。很巧,可能是上天的安排,颁奖之后只剩下一个奖,怎么办?你假如颁给某一个同学,同学会怎么想,老师偏心。所以我就讲了,我说:“最后这一个礼物我们颁给这一个学期德行进步最多、成绩进步最多的同学,你们提议颁给谁?”他们会讲谁呀?那当然就讲这个吴同学了,所以是不是我颁的?不是我颁的。所以这个吴同学来领了这个奖回去就坐在他的位子上,一坐下去一个大男生就唏哩哗啦就哭起来了。当老师的人站在讲台上啥都看得到,你看我们以前当学生的时候都以为怎么样?老师看不到,在底下做啥事其实都看到了。

我这几天刚好一些老师提到某一个人,我马上就说,这个学友他的表情是什么样。他们都很惊讶,说为什么我都看到每一个人的表情?那一个曾经差一点就误入歧途的朋友,他三天听课只有一个表情:两个眼睛全神贯注,嘴巴从来没有合起来,都是这样„„所以他要回去的时候很激动,一定要跟我见一面,我对他印象真的非常深刻,他非常认真。

那这个同学哭起来我也是看得很清楚,当他哭的时候我就告诉我自己,我说我这一辈子只会为感动掉眼泪,绝对不会为伤心掉眼泪。我心里就想,假如他继续哭,我待会就过去好好安慰安慰他。结果之后出来整队就开始带下去了——我们在四楼,就把他带下去。结果带的过程我回头一看他还是哭得很伤心,我想,好吧,我要出马了。就把他们停下来了,我就走过去,我就用我的左手握住这个同学的右手,这个动作一做出来想说这一只手就拍一拍他的肩膀。结果左手握住他的右手才刚握住,这个孩子马上拼命地喊着:“谢谢老师!谢谢老师!谢谢老师„„”一声接着一声,我在那个当下被他电到了,我突然明白不是男生会电女生女生电男生,男生也会电男生,一个真情流露的时候真的是很感人。我在那个当下没有办法言语,眼眶泛着泪水,不能掉下来,不然会失态,我就在那里深呼吸两三次,后来走到队伍前面就把他们带出学校。

带出学校之后我一个人走回校园,突然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我说不是我教了这个学生,而是这个学生教了我一个很重要的为人老师的一门课,什么课呢?他明白地告诉我,没有孩子不能教。一个被称为四大天王的孩子都可以在四个多月之内有这么大的转变,所以孩子能不能有大的转变,都在于我们为人师的这一颗真诚心,所以教学相长。

「兑命曰:“学学半」。这个学是一个古字,它是这么写,它是指教的意思,所以教学相长。

我们接着看底下一段,这一段是提到了古代的学校的组织,还有学习的目标。这一篇文章事实上它有四个重要的结构,那我们来思考一下,请问您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些问题?比方说你现在要推展经典,请问你会想哪一些问题?噢,为什么做,为什么做是关键,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教育?为什么要读经?这一个你要非常清楚,不然做到一半你会很迷茫,为什么要做。再来还有哪一个问题?怎么做。再来,还有,做什么,是不是?你做的内容是什么。再来,你一做就做到底了,方法需不需要调整?内容需不需要修正?都有可能需要,所以最后还有一个环节很重要,要检查方法内容对不对,这就叫**的功夫,这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学里面四个最重要的核心,不只是管理学,你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跟这四个问题息息相关,比方说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说,我学圣贤的学问学了五年了、学了十年了„„讲这样的话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学圣贤的学问是比时间啊?比什么?比你的实践、比你的功夫,所以这个在修证修行当中叫作什么?勘验,勘验你这些学问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要能屹立不摇,能知类通达,能权变,这个才是你的真实学问,所以你要勘验,要检查。这四个就是我们教育体系里面四大问题。

为什么做叫教学目标。为什么读经典?因为要让他背很多,是不是?不是,读经典的目的在哪? “读书志在圣贤”,这才是教学目标。那当你在看到背的过程中,他长傲慢了,那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样?要调整,不能继续下去了!你不能说继续再看看吧,很多时机你错过了,到时候拉都拉不回来。所以我们时时要修正一下,要验证一下有没有跟目标偏离了,“行百里路半九十”,你要时时看看有没有跟着目标走,所以这个是教学目标,就是我们刚刚讨论的几个章节,干什么?要立志,要化民成俗的志向。

第二个,什么,这个叫教学内容。这一篇文章第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是要立志,第二个要讲解的是教学的内容,第三个,如何做,是什么?教学的方法。第四个呢?教学出来之后的效果,所以叫什么?教学评量。我们这个教育学里面这些名词常出现。请问诸位老师,这四个里面哪一个最重要?(答:立志。)目标是影响什么?(答:内容。)内容会影响什么?(答:方法。)所以根本点还在立志。你看这一篇文章才刚开始,立志谈了多少次?很多次了。

我们下一段除了这个教学的组织之外提到的就是立志,而这个立志不是高远志向而已,它是把分段的目标——学一年学三年学五年应该达到什么效果,都立定出来。好,我们来念一下: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前面提到了“家有塾”,这个家,25个家庭当中会设一个私塾。“党有庠”,这个党也是一个组织,就是500家称党。有一个庠的组织来教学生读书。“术有序”,这个是一个乡的学校,有12500家叫术,术有序。“国有学”,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个国学,我们叫作国子监,提供很多成绩很好的读书人可以到大学里面来深究。“比年入学”,比年是指每一年都招生。“中年考校”,隔一年会有考试。接下来就提到了我们读书有哪一些分段的目标,要去力行,在这里我用一个表跟诸位老师作说明。

目标是要“化民成俗”,但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要从基础开始。所以把一个孩子教好,绝对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功夫,我们要很有耐性。“七年视论学取友”,前面七年的功夫可以称为什么?小有成就,这个称为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这个谓之什么?大成,强立而不反。“近者说服,远者怀之”,达到这样的效果。

好我们看这个表,小成要多少年?7年。小成跟大成差多少年?为什么可以从小成变大成,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原因在哪?(答:根基厚。)根基一定要扎牢,不然绝对不可能有这个效果。我们来看一下,“一年离经辨志”,能够句读,把经典读得象断句,要懂得,然后辨别他自己的志向,老师也透过很多的引导让他理解圣贤人的存心用心,进而立志成圣成贤,这个方向。“三年敬业乐群”,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一个人道德学问要有,最主要他对于学问的心要怎么样?敬!恭敬!所以要敬!所以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所以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成就不一,原因在哪?在对学业的恭敬,还有对老师的恭敬。“乐群”,所以我们从这里看到孩子生活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建立起来,而且很多的学问都是用在与人相处当中,所以要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因为在前五年当中跟老师已经有默契了,所以老师也知道怎么跟他互动,他就很能常常亲近老师。但是我们注意看,什么时候才开始博学?几年?不是一开始就******,是先把与人相处还有存心态度扎好,扎了五年之后才开始广博学习,所以我们扎圣贤人这一句教诲纲领最少最少要扎五年。古代人要扎五年,现在要扎几年?十年?十五年?人贵自知,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有所成就。那我们来想一下,明明我们的根基比不上古人,古人都扎五年,我们肯定要扎十年!但是几个人有这个耐性?这个值得我们深思,想都我们会想,也都知道,但是不一定悟到,不一定做到,更不可能得到,所以确确实实要把根扎好。

再来“七年论学”,对学问可以怎么样?举一反三,悟性开了。这里为什么不用交友,要用取友?有什么?判断能力!什么样子的人值得亲近,什么样子的人应该敬而远之,这种分寸拿捏,人情练达,有一个基本的功夫了,九年之后,道理明白了,彻法底源,很多对人的仁爱之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道理都搞清楚了,理得心安,所以「知类通达」,道理明白,遇到境界呢,「强立而不反」,所以这个叫解行相应。知类通达是什么?开解了,强立而不反呢?落实在行为当中,解行相应,解行圆满,谓之大成。

这一段话里面我们要注意底下有一段说明,他说「此大学之道也」。原来《学记》里面这一些目标,跟《大学》相互呼应。所以《大学》如何做到,要透过《学记》里面的方法来做到,你要透过这种教学、这种学习。

我们把《大学》跟《学记》来对证一下,大学里面开宗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一个人道德学问成就了,他就能够明明德。在亲民,所以亲近人民,这个“亲”字还当“新”字讲,你亲近人民的真正目标在哪?每天陪他嗑瓜子看电视吗?目的在哪?新民,也就是大学里面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你的人民所有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每天进步,教化他们,就能达到“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的效果,这个是亲民。最后,“止于至善”,所以化民成俗,跟大学的三个目标完全一致。也从这里了解到,明明德是自利,先把自己修身做好;亲民是化他,教化他人,化民成俗叫自他圆满。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大学的理论跟我们其他圣人的教诲不谋而合,我们在接受圣贤教诲,不要又在其中生了很多分辨,这样会障碍你的修身。

第二集

我们7月份在深圳办了两场学习课程,有一个老师过来跟我们讲,蔡老师啊,你们是卖化妆品的。我听了也没懂,他说来上完课两三天之后变好,笑容都会增多,所以看起来特别容光焕发,所以心境一变,相貌就会变,死灰复燃由心生。成长会带给一个人喜悦,开智慧会带给一个人法喜,真有味道。刚刚这一段要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必需从眼前一步一脚印踏起,最后这一段讲了 [蛾子时术之],蛾子是指蚂蚁,那蚂蚁呢,时时刻刻衔土,找寻它的房子,这个蚂蚁有没有说今天是礼拜天,我要放假一天?没有,它非常单项耕作,这个求学问要契而不舍,长时薰修,所以《弟子规》说,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就通了。所以求学问确确实实要不断努力,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我常常说一个人要成就学问,就好像面对80万大军看电视剧,都会突然有一点联想,一个人要成就学问,就好像赵子龙救阿斗,怎么救?抱在怀里杀出一条血路,面对我们的坏习惯,能不能有丝毫的迟疑,说明天再改,后天再改,你这么一迟疑,这些大军又把你打回来。到最后你可能原地打转,谁是阿斗啊?恶习,是阿斗啊,阿斗是你的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把它保护好要让它杀出重围,所以呢不能松懈。我们在学问有所成就了,这时就没问题,你可以游步十方都没问题,通达,强立而不反,强立而不反,就可以转化别人,感化别人,你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水平,能够存入这个境界,那你的亲友就什么时候得到教化,达到离苦得乐,所以成就自己真正的挥汗如雨是为了赶快去成就别人,那我们看下一段。

下一段呢,提到了很多学校里面的管理方法,我们来看一下,「大学始教„记曰:凡学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我们古代人在论理道理在论开之后,结尾都拿什么?是拿一句经典的文字就告诉大家,不是我个人的意思,不然你讲完事,都是你个人的意思,都会想说:“那是你说的。”诸位老师,我们在讲课讲完之后都会举《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没有?所以呢我们的文章论理结尾都是拿古圣先贤经典的教诲,很稳重,很厚实,假如一个人跟你讲话呢,开口闭口都是“我觉得”“我认为”,你听完之后啊,你相不相信他?你觉得那是他说的,是吧,这个大学一开始的时候,它是皮弁祭菜,这个皮弁,是指穿着礼服很庄重,参加开学典礼。现在这个时代都觉得方便就好。方便呢太过了就变成了随便,所以只想到自己方便就不会想到团体的,一个团队的精神。所以我们还是鼓励一个学校穿校服。当然校服不要选得太丑,得很漂亮、很庄严,让学生穿起来很欢喜,而当每一个人都很庄重、肃穆礼服的时候,整个的开学典礼的气氛就很庄重,而这种庄严肃穆啊,收摄孩子比较燥动的心。让他安住,理解到要上学了,要专心了,祭菜,是一个礼仪,代表开学典礼祭祀古圣先贤,让学子对古圣先贤老祖先先生起一个尊重向往,示敬道也,代表对道德学问的恭敬,第二个,宵雅肄三,官其始也。以前的读书人志在圣贤,志在造福于民,所以他们的出路大部分是当官。那现在也没这么多官可以当,其实啊,他到企业去当主管也算啊,学问不要解死了。宵雅肄三是指《诗经》里面的小雅,雅里面有三篇文章叫《鹿鸣》《四牡》及《皇皇者华》,这三篇文章叙述一个读书人立志爱国,立志报效国家的这种情操,所以以这种故事去引导他,他就建立起报效国家的情操、情谊。它告诉我们一切要慎于开始,假如你第一天上学穿着花花绿绿的,还穿露背装,尊敬学问吗?所以不可能。所以要慎于始,任何一个开始你都要谨慎对待,它会影响到他一开始的态度,好。再来「入学鼓箧,孙其业也」。这个孙呢,就是让他谦逊,谨慎,面对学习,进入大学,鼓,鼓可以振奋人心,也是收摄他的心,箧是书夹,装书的书包。把它打开来,拿出第一本书,很认真的要开始学习,孙其业也,这都是一种礼仪。但是这些动作啊,让人产生内心的恭敬。所以我们面对古代人这一些礼仪,不要只看外在,你一看外在就会觉得呢很烦,你更应该去理解到它内在的本质,是恭敬。而当你抓住这个本质是恭敬,理解之后你就会把它活用在现在的社会生活当中,所以才会学得活。那我们看一下现在这一些做法,适不适合在现在的学校里面用,适不适合,适合啊,你开学典礼啊,这些动作一做,开学典礼的时候对孔夫子行三跪九叩礼,学生看了,他们会在那里交头接耳,会在那里讲话吗?不会,你当下的气氛就营造出对学问,对圣贤的恭敬。好,所以这个有赖于我们这些教育从业人员,细细思考,这些礼仪不可废,什么样的礼仪才可以摄心,产生恭敬心。这个值得研究。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我们说,没有威严的话很难把孩子教好,所以要恩威并施,那聊到这一句啊,这涉及到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什么敏感话题?孩子能不能打?因为这里有摄影的关系,所以我说话就要特别的谨慎,因材施教啊,我们往往在理解一个事情的时候啊,只在外在的表相看结果,只在枝末着眼,你说不打,你就在那里打、不打转来转去,我们请问一下,为什么打?为什么不打?你的存心是什么?所有的要先从存心去思考,这根本,所以我们的存心是要把这个学生怎么样?教育好。既然我们存心要把这个学生教好,所以因材施教啊,要他能接受,他能得利嘛。再来研究方法,这个孩子,你骂两句他马上眼泪掉下来,低下来很惭愧,就像我这样的学生你要不要打?不要打嘛。所以我很侥幸。我父亲从未打过我。真没有。每次我犯了大过,我的父亲真是太生气了。棍子拿在手上,你给我进来。这个时候我脚步非常缓慢,我的爸爸奶奶在旁边做了一个动作,被人家亲是活该,谁叫你不遵守规矩,不只这样讲,这样讲完两个老人家就一起上楼去了。我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每一次犯错,脑里就想着一定要接受教诲,因为没有援兵,然后我妈妈一句话都不讲,就坐在旁边看我爸爸训我,然后我妈妈头都低低的。因为看我我会怎么样,用一种可怜的眼神看着她,她怕她也撑不住了,所以不看我,但是很奇怪,当我们生起惭愧心的时候啊,父亲脾气就自然而然降下来,然后就开始训我,每一次都说啦,我们两个都没什么口才,为什么你的口才这么好?我说我父亲的口才很好,他每次训我的时候都不用打草稿,我就从这点点滴滴中学出来的。我妈妈听到这里就说啦,你小时候啊,每一次你父亲讲一堆,我都在想你到底懂不懂啊,我就跟我妈妈讲,我确实听得懂,尤其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要自爱一点,你自己自爱,人家才会敬你,才会尊重你,你自己糟蹋自己啊,别人就不会疼爱你,他就一直讲自爱自爱。”我妈妈都在想,我到底有没有听懂。其实孩子的领会力很强,甚至于人与人的沟通不是只有文字啊,而是心哪。父亲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用心啊,我们领受得到,所以孩子只要有惭愧心,只要有反省的心啊,棍子不要动了。但是假如你遇到的孩子啊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棍子,那你就看着办吧。诸位老师,我没有说可以打,但是我们为人父母的确确实实你要观察孩子的这种性格,能够让他改过的方法,那你就自己斟酌,那学校环境现在确实不太适合,怎么样?在台湾动一次棍子你可能要花10万人民币。因为家长他假如不明理,他就觉得你打了我的孩子,他就恶言相向甚至告上法庭,那你就没这个必要了。所以我们当老师的要顺势而为,尽心尽力顺势而为。以前为人父母,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打,你看二十年前,回家敢不敢讲,不敢。因为讲了之后还会再打一顿,隔天父母领着孩子去谢老师。老师,感谢你对我的孩子特别的关怀,特别的教训,还感谢老师。这个动作一做下去啊,孩子往后敢不敢造次啊,父母与老师联手,我哪还有生存空间,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好孩子吧!好,夏楚二物啊,当然不单是棍子,更重要的还有一种是你的威严,在孩子心目当中的这种地位。假如你有这种威严,这种地位,你讲的每一句话对他都会有一种摄受力,都有一种质疑,他的力量出来,那打孩子什么时候不能打了呢,我讲给父母听。现在这个空间你们还是谨慎一点,不能打了就算了,但是要建立你的威严。我们假如打他的时候,他的眼神里对你只有恨意,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打,再打下去绝对是冤家对头了。这个时候你只能以德感化他,给他谆谆教诲。好所以我们还是要善于去观察,善于去拿捏。

好,下一句「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这个在古代呀,一定是大祭,大的祭典之后,去视察这些大学里面的学子的学习状况很好,因为呀不会常常有事没事跑到学校去看,师也好,学生也好,教学教从容,比较从容所以游其志也,让他的志向很自然的去发展。看现在的教学有没有这样,现在是三天两头去学校看一看,学校的学生要表演一些什么给我们看,一个学期有多少活动啊。我以前教书的时候感受很深,学生搞一个活动心很浮燥,慢慢把他的心定下来了,下一个活动又来了,真是疲于奔命啊,我们要确确实实了解教学的目标在哪?在养孩子的人格,德行啊,不是给他一大堆活动,给他一大堆花拳秀腿的东西。所以从事教育的人,真正要为孩子的德行教育负责任哪。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这个提到了就是常常观察一个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观察的过程不要急着去指正他,要去引导他,稍微观察他,把他整个才情都掌握好了,时机点抓好了,就可以去引导他,他也会觉得老师的言语之中流露对他的关心,这个时候你再指导他,他也会很能接受,一个人很多的心境转化都有一个过程,你也不能急燥。因为我们老师每天对他喋喋不休会产生什么效果?他会觉得我们很烦,所以你观察久久给他一句,这么一句对他的心灵很震动,那你往后讲的一句话,他都会很重视。再来,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幼者除了很小年纪的人之外,这里指的是新加入学习的这一些学子。好,刚到一个学习环境啥都搞不清楚,所以马上就举手问一堆问题,恰不恰当。不恰当。连状况都还没搞清楚,不适合发问,最好要坐一阵子把老师现在讲的什么课本讲到哪里,来龙去脉搞清楚了,然后上课的规矩应该怎样去互动,搞清楚了,这个时候才适合什么,发问问题,所以无规则不成方圆,上课的规矩也应该建议起来,所以叫学不躐等。学习也有所规矩,遵守纪律,不要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此七者,这七项做法,是教育里面的一个伦理,教育里面的一个方法叫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从政的人就要先学会如何办事情,读书人就必须先立定志向,所以讲到这里我们这个“志”已经出现多少次了?好多次。诸位老师,您从这个门出,您立了什么志了?好成圣成贤。来给这位老师掌声鼓励。人有志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所愿不得,所以要有这个志向,好。那我们办这个班立的是什么志?噢,范仲淹的志,我们一下次办活动就找一张范仲淹的照片,让他来给我们提醒提醒,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我们接着看下一段是教学的内容,应该含设哪些内容。

念一下:「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敬孙务时敏,阙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这个教学内容我们一开始,时教必有正业,就是在学校里有固定的作息制度,固定的学习内容,春天学什么,夏天学什么,秋天学什么,都有固定的课程,那现在我们的课程普遍都是第一节语文,第二节数学,第三节自然,第四节社会,第五节音乐,第六节美术,第七节体育。上来有什么效果,他的脑子在想什么?好像很丰富,每天他脑子都在想第一节上什么,第二节上什么,第三节想,第四节再想,所以古代教学它比较强调专一。现在学《弟子规》就把《弟子规》学好,现在学《孝经》就专注把《孝经》学好,这一科,就花这一两个礼拜,这一两个月把这科学透好好把它扎实,下一个月再换下一个科目,心是定的,心不定绝对学不到智慧,学不到真实学问。净寂光通达,心是定的,心要清净,自性本善的智慧才能散出来,所以诸位老师您去观察一下现在十八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你看得出定性吗?因为他们就是学一大堆,学得很杂之后出来的。所以为人师啊,在这一点上要谨慎去对待,我是在小学任教,所以我学《弟子规》啊,就让他们扎扎实实给他们学上三个月,学上五个月,我们就见缝插针,形势比人强,不要硬干,但是只要你有那一份心,你看我什么时候教《弟子规》,我所教的科目啊,数学、社会、伦理、健康、体育,请问我教这么多科都在教什么?都在教《弟子规》。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心发出来的,所以我讲健康,就会导回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甚至在教自然科也可以教德行。比方说他看到青蛙,青蛙比方说在一条河流发现很多青蛙,青蛙的身体颜色会跟岩石的接近,所以你教他背青蛙分成10种,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哇,背了之后,跟那个行为有没有关系,跟那个德 行有没有关系,没关系。我就跟他们说,连青蛙都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你们懂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甚至于你们懂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甚至于你们懂不懂得保护你自己的思想,你看你们都不懂都去打那些电动玩具,打得脑子里都想什么,垃里垃渣的东西,你就那个大学生疯狂杀人的例子去给他们听,你看你们的脑子都在被这些东西残害,没有保护自己,再来你妈妈对你很多要求都为了什么?都为了保护你,怕你学坏,你却没看到你妈妈的用心,这个时候帮妈妈怎么说说话,亲师合作,有很多话,妈妈进他都不听了,你 一点他念头就转,有没有人喜欢骂人,你以为你妈妈骂人啊,你不知道骂人,骂完之后,多伤身体吗?你妈妈宁可伤害身体也要把你教好。所以你妈妈骂完不是很衰,是要记住教训。下一次不要再犯这样你挨骂换得进步,你没有被白骂。你妈妈也没有白骂你好。所以礼仪,做人的道理可以涵摄在所有的学科当中,最主要还是老师的修身功夫,所以「时教必在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当学生放假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暑期作业,让他的学习不会中断。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这个是指我们的音乐教育,所以你看操缦是一些指法,这一些指法都是基本,所以你看学一个东西,有没有马上就学曲子,有没有基本的功夫要扎好,但是你看现在所有的技能,都强调快,你来我这里学,三个月保证你可以得奖,这样的老师你要不要去跟他学。这样的老师多不多,多啊,学的根本都学歪了。所以杨淑芬老师在教书法,永字八法不知道要学个半年一年,光一个点就要点个上千点,厚积薄发。当他这个永字八法学的很纯熟,这些字怎么样,哪有一个笔法跳出永字八法呢?所以一个大楼能盖多高,关键在哪?在地基,所以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切记学问第一重要是立志,第二重要是什么,基础啊,要扎好,绝对不可以侥幸好,这里提到的是音乐教育,我们中国也很注重音乐教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那你要放中国的音乐给他听,还是西方的中国的。但是现在,学音乐都学哪里的?西方。对啊。因为西方的月亮圆。因为什么没有民族自信心,因为不懂,不懂你没有信心。你看我们有一些稍微些许认知的,都不会被外界所影响。中国的学问太深了,你不容易一下子了解,你看我们的音乐分级分几个声,五音,宫、商、角、徵、羽。这五章跟大自然怎么样,融成一体,跟金、木、水、火、土还跟你身体的内脏,肝、心、脾、肺、肾,都是相呼应的,所以你看,人一听到这优美的音乐,身心都轻安起来,所以因为太深了,我们看不懂,但是你去思考一下,我们听的都是中国的这些音乐,心情怎么样,很轻松、很振奋,那你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心有时候会怎么样,揪起来。诸位老师,一个人的理智还没有建立起来你就一大堆的情事在他的生活当中发生,这个孩子会怎么样,绝对感情用事,一个人这种情绪,情感要你教吗?你看那个七、八岉的人唱的那个情歌,给我一杯忘情水,你看他脸部表情是什么,还真有点那个样子,好苦啊。不用你教,你去煽动他,他那个情事往外冒,等你发觉他感情已经太丰富了,太感情用事了,拉得回来吗?慎于始,所以康熙皇帝啊,他的皇子皇孙二十岁以前连诗词歌赋都不让他看,你就看得出他的用心跟智慧。先把什么要建立起来,理智。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要建立,不然哪,一定会被感情牵着走,所以你看西方的音乐有几个音哪?七个音,我们的五音是哆、唻、咪、搜、啦,很平稳。你看另外两个音,发,西,发跟西在一首曲子里出现很多保证你听完情绪会怎么样,起起伏伏,因为他那个叫半音。这两个音会常常触动你的情事,所以你看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唱情歌,会唱到底下的人掉眼泪,后来我被这么好的喉咙居然拿来害别人,可不可惜。一个人一生的生跟堕,就在一念之差。我每次看到刘德华都会很欢喜,假如刘德华来讲课,哇,那不得了,是不是,我相信这些他会拥护他。有没有人认识刘德华,好。所以我们对于音乐要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这个诗经里面有很多的比喻,虫、鸣、鸟、兽很多名字,我们读了之后,从这些万物当中反观自省,提升自己的智慧,那也由于接触这么多的比喻,所以在讲话当中就能知识丰富,讲起话来也能够引经据典,善用比喻就很能跟人沟通。所以学博依之后,就能深入诗经领受诗中的道理。那我们看诗经第一篇是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孔夫子在五经当中常常提到《诗经》,有没有诗叫温柔敦厚,不学诗无以答言,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诗无邪。一个老师常常提的东西代表什么,代表什么很重要,那《诗经》这么重要,第一篇居然是讲一种鸟类,好,很多人不明白,我曾经去初中演讲,跟初中生问,说什么叫窈窕淑女,初中生说身材姣好的女性。有可能吗?不可能,那最主要在谈五伦之首夫妇之道,所以关雎这种鸟类,找到伴侣之后,终身不换,它透过这个鸟类告诉这些成人连鸟不愿意背弃它的伴侣。那我们人可以不如鸟乎?有没有骂他,没有。听懂的怎么样?生惭愧。我怎么可以不如物呢?听不懂也没有跟他结冤仇,所以你看这个《诗经》很有味道,它所产生的教化,确确实实含义很深。还有一篇「蓼蓼者莪,菲莪依蒿 哀叹父母生我劬劳」,你看一个孝子看到植物,他看到一种植物母株一棵、两棵那个株啦。母株啊,他生长的后代都环绕在他的旁边,看到这个景象,绝对好幸福,都可以跟在父母旁边奉养父母,他自己怎么样,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我们从这个诗篇,看得出来这些孝子时时刻刻念着父母,想要奉养父母,所以从这个诗篇提醒我们不要象他一样遗憾。所以谈这些花草树木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的德行。是要警戒我们的心习,所以你看古代人真的是非常用心,希望能够教育好他的学生,教育好他的下一代。

好,再来,「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个杂服凡指食、衣、住、行都可以。涵摄在里面,也就是学礼仪,学洒扫应对进退。好,所以带孩子到哪一种场合当中,你应该让他穿适合的服装去,然后接待客人哪,扫地怎么扫,这一些都应好好教。他的脑筋也要变得很灵活。「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个很多,而这些我们说的艺啊指的是六艺。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东西一学之后,他也会,会有兴趣,就象我们前几天举的他在接待客人,内心也会很喜悦,好也得到一些肯定,也得到一些做事的方法,他很高兴。那这个书法他可以学习,他的兴趣好。杨老师教的一个学生五岁,他写书法一写写多久,写二个小时,他的书法写的比我还好,当然我不是 很差。真的,而且是站着写,然后旁边还放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放一个礼拜之后 他怎么样他会读了。好,会读了,所以确确实实我们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孩子还是会乐于学习。好。后来有一个姐姐,我的姐姐呢:我拿着相机说你再写的更好,我就拿来给你拍摄,小孩子,每天就很勤奋,在那里练习。给他一些鼓励,那接下来呢,「故君子之于学也」,君子学习的态度是什么呢?他面对这些学习的,这些课程,他的态度是「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焉呢就是时时放在心上,修焉时时修正时时提起来,叫历事练心。息焉,放假的时候,道德学问有没有放,没有还是在他休息的时候,在他到郊外走走的时候,都在认证老师所教的这些道理,好。他也在认证他可能在公车上认证,他可能在走人行横道的时候在认证。好,最后游焉,这个游,就是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时也在学习,当然了行万里路能有很好的学习,根本也在立志。有志向的人才会抓住点点滴滴的学习机会成就自他。「夫然」他有这样的心境,「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诸位老师,请问一个问题,请问您啊这一生有没有五天学习状态象这样强,所以你看,我们的潜力很大的,只要我们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这个道业必成,必然可以化民成俗。好,所以呢,虽然离开老师,「虽离师辅而不反」,他也不会被境界转,可以强立而不反。兑命曰:恭敬,逊是谦逊,用恭敬谦卑的态度然后时时刻刻很勤奋,「务时敏」,这个敏就是很勤奋,「厥修乃来」,这个乃来就是自然而然,你的道业就会水到渠成,因为你是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好,那这个是好的学习态度,跟学习效果。

接下来,我们看呢,是不对的教学方法。不对的教学现况。然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来看一下,「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术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好,他说到呢,现在的教学者,请问这个今之教者,指的是什么时代的人,是当时。多久以前,二千多年前,所以你看犯的错误哪,拿现在对照,对照还是有,所以老祖宗还是有先见之明,都看到教学者的心态不对,方法不对一定会产生负面效果,好,我们来看一下,「呻其占毕」,这个呻哪,就是很啰嗦,每天拿着课本一直念,念完之后就说你给我做到,不做到就处罚,你每天就是一直这样子念着他的教科书,这才叫照本宣科,学生一听好象在填鸭子一样,所以学的会学呆了,学呆了不会变通。因为你呻其占毕的目的就是要考试,考试一定要有标准答案,那孩子就不会思考,跟他没有互动,没有互动,保证你啊,这种上课方式,上十分钟后,学生的表情怎么样,他马上会回馈给你一脸呆滞,再来,「多其讯言」,就是一人堂,从头到尾学生没有插半句话,都是他的话,这个没有思考也没有互动,所以这个就是太急躁,一定要教这么多,强调一定要教这么多,塞到最后呢,没什么效果。所以你看我们在跟学生讲话时,能不能象机关枪一样,你那个机关枪的速度,听到最后就麻木了,有没有。所以,不只是老师。你看很多小孩子面对一些很啰嗦的家长他的表情是什么?你们怎么笑了?再来「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这个就是强调快速,孩子被推得很难受,推到最后会怎么样,有一个人在背后一直在推着你,你的感受会怎么样,很不舒服。所以到最后就厌学了么?「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以现在的现象就是赶进度,尤其是那个考试前二、三个礼拜,三四个礼拜,一直赶进度,那学生学习的效果非常差,你只要让他学习的心一直往下落,要再拉起来就很困难。好,「使人不由其成」,对待学生不真诚,学生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教人不尽其材」,教他的方法没有针对,他的需要针对他能接受的方式去教他,所以他也不愿意受孝。所以「其施之也悖」,你用的这些方法反效果,悖就是背离,「其求之也弗」,要这种方法要求孩子好学,求孩子学问能增长绝对达不到目的。这个弗就是背道而驰,「其速之必速」。那你上了一个学期的东西他跟你用多久,所以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高中生活就记住两句话,先在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您的记性已经开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看三年就记1句,可不可惜,太可惜了。初中就记两句,人不可以没有傲气,但不可以没有骨气。你看我们这些同学上了高中之后,很多高中没毕业就被退学了,智商都在一百四五十之上啊。由于老师教导他的方法不对,让他对老师产生怨恨,对老师产生怨恨,对学问呢,那一定背弃了,所以我们看在眼里,觉得很万幸。有一句话讲,总在遇缘不同,而好的缘不容易遇,所以我们既然为人师就要期许自己的别人的善缘,是别人的贵人,是我们学生的贵人。好,台湾考试,大学联考,最后一节课考完,会发生一个现象,学生从三楼,从四楼把书怎么样,学生很单纯,他的情绪直接就表现出来,就扔下来,其实我们反观一下大人,请问我们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之后这个动作有没有做,啊,有没有,没有,没有丢书包,没有丢书,学习怎么样,很多就中止了。老师教的多坏,然后开始接受社会大学教育,然后开始污染,越来越油条,越来越世故,有没有对,然后研究出来一套学问,讲的好象很有道理,其实根本没道理,所以去之必速,是因为孩子感受不到圣贤学问的快乐在里面。你看我们现在求学问还要不要人家拿一根藤条在旁边说你给我念书,需不需要,当一个人学习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催他了。好,不需要催他了,所以如何引领孩子入这个圣贤学问很欢喜的入啊,这个就有赖我们老师修身的功夫再加上下一段要讲的教学方法,他就很能接受,所以我们昨天邵老师也讲到上一堂课本来都规定几分钟啊,四十分钟,但是由于用一种很善巧的方法来教孩子,孩子有时一上就上1个小时20分钟,有没有厌烦,没有好,接下来会讲这个方法,所以「教之不刑」,教育啊,这个刑就是规范规矩,教育没有按照规矩,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已经很久了,「教之不刑,其此之谓乎」。就象上面讲的「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速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所以我们为人师要防范这些过失。

第三集

接下来是讲大学之道。教学的方法诸位老师,这个手册,假如要细讲,您看要讲多久?所以最重要。我们是带着这一份体会,珍惜中国老祖宗的教诲,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往后回去呀,一定要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努力。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禁于未发」,就是他还没有发作的时候,你就要去预防,所以这个方法叫作预防法。所以哪一些事情要去预防?孩子还没发脾气以前,还没有脾气很大以前就要预防。孩子还不会自私的时候,你就要预防。这些都是禁于未发。「当其可之谓时」,「当其可」就是及时法,刚好有个机会,你可以教他,这个时候你就要抓紧机会,去教导他。那在「当其可」当中,我们中国古代最注重的就是胎教。孩子在胎中,事实上,他的耳朵也都听得到,这时候你能够播一些很优美的音乐,去影响他,念一些经文给他听,他就会生植在他的内心当中,还有更重要的,母亲的起心动念,母亲的行为风范,无形当中都会影响这个胎儿。所以这个胎儿秉承母亲的这一种善良的本性、心性,素质就会很好。所以呢,我们的古代很有名的,叫作三太,古代有三太,周朝,出了很多圣贤,他们都有很好的母亲。太姜、太妊、太氏。太姜生了季历,太妊生了周文王,太氏生了周武王跟周公,所以说娶到一个好太太,家里可以旺三代。相对的,娶到一个不好的太太,家庭会怎么样?噢,所以这个「当其可」,那其实呀,换作我们现在的教育名词,叫作「机会教育点」。出现了。你就要教他。好,再来「不陵节而施之谓事孙」,「不陵节」,意思就是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给他一大堆东西,很杂的东西让他学的很透,这个之谓孙,叫作渐进法。渐进法。

第四个「相观而善之谓摩」,用《弟子规》来讲叫「见人善,即思齐」,这个就是现在很流行叫观摩法。所以其实这四种方法,老祖宗在几千年前都说明清楚了。老师呀,给孩子的引导,对孩子影响很大。比如说刚好有一个小女孩,今天编了两个辫子,老师就说,哇,这个小女孩编两根辫子看起来真好看。隔天会怎么样?隔天就有好几个女孩一起编辫子过来。那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学习效果我觉得非常好。所以我在这一条当中有一个活动,就是每一个月有同学生日,那我就把这两三个同学的照片,叫他们一个人交一张照片过来,然后这些生日的同学,就让每一个同学写他的优点,然后这些生日的同学,这些优点,主把它汇集起来,都贴在他的照片底下,那一个月就摆出来。那我在引导他们的时候,就写了两句话,我说,慧眼识英雄,所以呢,他们要学习、观察别人的优点,那就是慧眼。下面一句话叫:狗眼看人低,我没教他,怎么写啦,他们就会自己选择。所以就不断的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写的人是一种学习,对于被称赞的人呢?怎么样,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感动。他觉得呢?别人也是能看到他的优点,他也代表自己呀,能够越来越好,这个叫相观而善。那其实呀,这些都可以成一个班级的班风,假如这个班级呢,同学和同学之间都能够互相学习,那孩子的忌妒心,就会减少。甚至于会消失。好,这四个方法,那用错方法可能教育会失败。接下来举的是六个会让教育失败的方法,刚好跟前面四个方法是相反的。「发然后禁」刚才是禁于未发,还没发作就懂得把他引导到对的方向,但是这个错的方法是已经发生了,还觉得说,啊,孩子脾气太大了,不行。啊,孩子太傲慢了不行。这个时候再来要求还容不容易呀。所以「则扞格而不胜」,很难把他再扭转过来。所以,那些在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好不好受?苦不堪言,都不知道明天会干出啥事出来。然后常常呢,父子一对面就快要打起来了,这个叫扞格而不胜,反而也没什么效果。所以我们教育者,为人父母的要防危杜渐,绝对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来解决,那会很辛苦。再来,「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可以好好学习的时机过了,再来学习会怎么样,很辛苦。这一句话念完,有没有老师心有息息焉?不过有开始,就怎么样?不会太晚,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再来,所以不要时过然后学,再来「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你一下子给他学一大堆,学得这么杂,他学得烦得要命,根本就不想学,所以现在很多小孩子很怕礼拜六,礼拜天,因为礼拜一到礼拜五都怎么样,排得满满的,所以父母,真正要静下来,思考到,到底这些方法对孩子有没有效果,是让他好学,还是让他厌学?「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好,所以呢我们学习,一定要有好的同学才能够互相砥励,互相督促,互相帮忙,所以各位老师回去之后,各个地区,可以成立读书会,但是你不要一个月聚一次,时间不可太长,要常常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把自已的教学感受能够互相交流。两个礼拜就聚一次,甚至一个礼拜就聚一次,效果更好。我们常常几位老师坐下来,光讨论一两句《弟子规》的经文如何教学,一讨论就是二三个小时,真的,大家集思广议,感觉特别好,对彼此的教学,怎么样,有很大的帮助,教起来也轻松,别人很多的好的方法我们都可以拿来运用。

「燕朋,逆其师」燕朋,就是指接近一些不好的朋友玩乐,游手好闲的朋友,那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所以中国话说: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懂得分辨朋友,不然,影响太深远了。所以前面有讲到,要有论学取友的功夫,选择好。「燕辟,废其学」,这个燕辟,指的是一些不好的场所,像这些电动玩具店,这些玩乐的地方,我们说玩物丧志,所以现在的定性更不够,所以我们说孟母为什么三迁?确确实实孩子没有定性之前,你一定要尽力让他有好的环境,可以学习,所以说,邵老师在那边讲课当中有提到,一个孩子有一个亿的时候,他会想到什么?想到办学,想到办医院,想到了这些助人的这些思想,为什么?接触的环境不相同,他就会延伸出这一些善念出来?所以这是少成若天性。好,这六个是教之所由废,因为这六个是不对的方法,所以教育就会荒废掉。那君子即知教之所由兴的方法又知道教育所以会荒废的原因,然后才能够运用好的,舍弃坏的,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君子教导的方法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导是引导,导而弗牵,是引他,不要让他觉得,你硬是拉着他鼻子往右走,往左走,人家拉着你的鼻子,你是什么感受?不舒服,所以引导他,不要让他觉得,像是控制他,他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则和。「强而弗抑则抑」这个强是鼓励,抑是压抑,所以你鼓励他,不要压制他,他学起来就会欢喜觉得很欢喜很轻松进而弗达,则思,这个开是启发,启发他,但是道理不要一次全部都讲透,留一些空间用设问的方法让他来思考,所以叫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个和易以思,就是一个教学的技巧,教学的方法,所以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一个教学法我们用一个故事来做说明。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叫蔡顺,他是一个孝子,这个蔡顺有一次出去采桑椹,拿了两个篮子,我问小朋友,他为什么拿两个篮子?为什么?两种不同的什么?两种不同的桑椹,他为什么拿两个篮子?为什么?(桑椹有生的,有熟的),生的还要拿回来吃。噢,有酸的有甜的,好,对,没错,他拿两个篮子,一个采很甜的,紫的发黑的,这个桑椹放在一个篮子,那有一点红色的,不是那个紫的发黑的,放在另外一个篮子,分成两个篮子提回来,诸位小朋友,为什么他要分开?越黑,越紫的,越甜。不那么黑的,不那么紫的,怎么样,比较酸。所以呢,他为了把甜的留给母亲吃,酸的留给自己吃。所以诸位小朋友,蔡顺做到了《弟子规》哪一条,「亲所好,力为具」,所以拿回去的时候,不巧,刚好遇到了盗贼,盗贼把他抓起来,准备要伤害他,一看,两个篮子,这个盗贼很好奇,就问他,你为什么拿两个篮子采?拿一个就好,结果蔡顺呢,实话实说,告诉他,结果盗贼一听,感动了,诸位小朋友,盗贼都杀人放火,他会不会感动?会,为什么?因为他有什么?良心,他有孝心,所以只要你的德行够好,一定会感化一些坏人,所以诸位小朋友,我们面对坏人,要不要找警察?要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他,这样他也能够浪子回头金不换,那结果呢,那些盗贼,不只放了他,还把他们这个山寨里面的米,还有一些水果都送给他。小朋友,要不要接受,要,为什么要接受?(回答,为了供养他的母亲,也为了成全盗贼的那一份善心),掌声鼓励,存心是善的,噢,看到那些盗贼,确确实实,是一片善心,希望也能够供养他的母亲,但是我们思考一下,假如他拿回去这一些米跟这一些水果,刚放下来,官府来了,张三家的米为什么在你家,李四家的水果怎么在你家,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回答:还给他),还给他,去哪里还?这个时候,你会百口莫辩,你可能会被抓去,所以诸位同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一定要搞清楚,见得思义,这是君子九思当中的一思,见得思义,义是正当,人要获得任何东西以前,一定要思考,我适不适合接受,而这个东西来路是不是正常的,你要考虑。所以要见得思义。所以你又把君子九思教给学生。所以,诸位老师,这一个故事里面讲了几个大问题?亲所好,力为具,甚至于也讲到了自然科学,要黑一点的才甜,是不是?也是常识。再来,还有哪一个道理,见得思义。再来,每一个人都有什么?良心,都可以唤醒的。所以其实,我们当老师的,也要什么境界?理事无碍,你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也要把理怎么样?套进去,你在讲道理的时候也要配合什么?故事来说,假如你今天在讲一个道理,假如十分钟,没有任何的事讲,你的学生眼睛会怎么样?呆滞,你理事不圆融,没有配合,假如你今天呢,从头到尾都讲故事,学生哈哈哈,从头笑到尾,笑完了以后呢,他带回去什么?啥也不会,没有,甚至于下一次,老师在讲道理的时候,他会说,老师这个我听过了,他没有领受其中的道理。进而去提醒他的生活他的作用。假如你又把道理融进去这一个故事他听十遍、听二十遍,怎么样,也不会厌,甚至于每一次听,他都会有不同的领受,所以理事一定要相配和。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在论理的时候,一定要融入导而弗牵,引导他,好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这个故事的情境之中,强而弗抑,当我们看到这些圣哲人我们可以告诉他,蔡顺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到,「圣与贤,可训致」。透过这些圣哲故事,鼓励他,也愿意去效仿,去成长,开而弗达,启发他去思考,有没有把道理一次都讲透?没有,去让他思考、去感受,让他启发道理,讲出来,所以这些就是一个教学当中的技巧,叫和易以思的教学法。

接下来是学者有四失。学习者有四个过失,教学的人,必然要知道。其实现在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我们的根基也没有扎得很稳,毕竟中国的圣贤教育失去了三代,所以,这一句话虽然是说我们教育的孩子有四个过失,我们一定要反观自省,自己有没有这四个过失。所以一个好学生,才能当一个好老师,一个人连好学生都做不到,有没有可能当好老师。不可能。所以君子务本,先从我们自己做起,人之学也,有什么过失呢?或失则多,学就贪多,贪一大堆东西。但是呢,学不进去。所以我们现在既然知道《弟子规》是圣学的纲领,就好好的先把它学好,把它落实。或失则寡,有一些呢,学习一点点就满足了,就不想再学了,这个是没有远大志向,或失则易,过失在哪里呢?在太轻率,觉得学啥都太容易了,没有一个深入的一种态度,这个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学一学,就变来变去。这里学一学又变到另外一个学问去,另外一个领域去,学了半年,没有一样,怎么样?深入到这个功夫里面去。所以这个就好象一个人,撅了五十口井,但是一口也没有,怎么样?也没有淘到水。好,这是我们不能犯这样的过失,或失则止,这个止是固步自封,画地自限,所以学习一定要先相信自己可以办得到,要信自己。勿自暴,勿自弃,自己肯踏出一步,会感得你的老师,对你的指导,你假如固步自封,人家也无从指导起,这是四种失。所以呢,为人师的人,要知道学生可能会犯哪一些过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才能去协助他改过这些过失。所以教也者,长善救其失。

这句话在《礼记?学记》里边,「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于唱歌的人啊,人家听到他的歌声,就想跟着他一起唱起来。「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教学的人,别人一听他的教诲,就很想继承他的志向,也来从事教育,所以我之前谈到的这位教了30多年的陈老师,他就有很多学生。往后从事哪一个行业,教师如果你教出来的学生,他都学我这一辈子死都不愿意当老师,那我们就要反省一下自己了。所以一个善教的人,他讲话,「约而达」,简约,但是几句话就讲的很通答,「微而臧」,很微细,却很能开显的很精妙。很精湛,「罕譬而喻」,由很小的比喻道理就能让学生明白,所以能够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有这样的讲课能力还有风范,就能让学生听了他的课,很愿意照着他的教诲去做,也很愿意继承他的志向。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君子知道求学问的秩序,难易顺序,就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引导,「而知其美恶」,知道学生的优点跟缺点。他才懂得如何因材施教,「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他能广博比喻,然后能够当一个很好的老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为人师要处处为他的学生着想,管理好他的学生。为人师的能力提升起来,也能够去当一个长官,当一个父母官,「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他能治理好一个地区,他就有能力当一个小国的国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子」,一个人当教师能够当的好,把当老师的这个存心、原理原则能够掌握的很好,他也有能力治理一个国家。总归,4500年的教诲当中,总归三个字,就是君、亲、师。不管为人君,为人师,他只要能掌握这3个字的内容去力行,他都可以把他的角色做好。「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记曰:「三王四代为其师」。此谓乎。三王跟四代,这个三王是伏羲氏、皇氏、宣元氏,神农氏,这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四代是指舜、夏、商周这四代,这贤君都是因为有这么好的老师,他们才有这么高的德行与才华,此之谓乎,下一段强调的是尊敬老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所以古代君王,有两种臣子。不以臣子之礼相见。一种就是他的臣民跟他的祖先长得很象,出来呢,在祭祀的时候坐在那里,这样做的应该是皇帝的亲戚,才会长的象他的老祖宗吗,坐在那里。供,供就是供大学去礼敬,去膜拜的,这一个亲人,就不用去跟他行君臣之礼。不然呢,你看到他的时候是以一种恭敬的态度面对他,因为他把他当做祖先吗,那等一下呢,又要跟他行跪拜礼,那这样感觉怎么样,就很奇怪了,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呢,是尊师重道,所以呢,不以君臣之礼想见而以宾主之礼,我们说东道主,所以皇帝坐东边,他的老师坐西边,所以皇帝是一国之君呐。那一国之君都这么样尊师了,那全国人民就都跟 着效法。好。所以尊敬老师之后,则道尊哪。对于道业就会尊重,就会好学。好,接下来,我们谈到的是学习方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很会学的人哪,老师教的轻松,效果又很好,「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不会学习的呢,老师很勤劳而教出来的效果减半。从而怨之。他自己学不好,还会怨谁呢,还会怨老师,那一个人如何善学呢?底下有问呀,「善问者,如功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一个很会问问题的学生呀,他会由浅慢慢问到深处,让老师可以很尽兴的引导他,然后啊,师资道合,理论清楚,他把问题也解决了,相说以解,就把问题解决。不善者,就不会这样,不善问的人呢,一问呢,就问那个很深的问题,甚至于老师讲3分钟,又跳到另一个问题。好,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讲一会,他又说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这样的人多不多。请问他问教师问题问什么?他想考老师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就不相信中国德行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有没有人有这种态度的,就东问一些,西问一些,实际上他们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善待问者」,一个人呀,也要善于等待老师问他问题。他也懂得如何回答。「如撞钟」,你问他小问题呢,他就则小鸣,问他小问题,就简短回答,问他大问题的时候呀,则大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大问题也能问答完整。「侍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我的在问学生问题的时候呀,也不要太急躁,让他能从容回答。让他想一下,你不要一问他问题呢,你说好,那下一个同学,这样对他来讲,他会觉得怎么样?要让他有一个空间,思考一下,就可以答出来。所以要待其从容。我们老师的心哪,在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不能太急躁,你越不急呀,他的心越能缓下来,越有可能有一些很好的答案会出现。不善待问者,反此,有一些学生那,你问他小问题,他给你扯到十万八千里去了,这人就是不善待问呢。如此皆进学之道也。

所以呢,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当人的老师,只会背诵一些经典,背诵一些诗句还不够。更重要的要有悟性,要有德性,要有记性,为人师最重要的要先有什么,要有德性,要有悟性。再来,还要有记性。这个记性,我自己已经讨论过了。怎么样把记性提升呀,烦恼清,智慧长,烦恼越清,记忆力慢慢就恢复了。好。你要明理,你就不会担心自己记忆力不好,悟性也随着你的德行,你会对很多事物呀,很容易去领受。我们举一个例子,刚刚照相呀,后面的背影是什么,刚刚留下来的时候,我们的陈大哥,他说旁边这一颗树在后面会好看,所以我们就听专家的话。站在一颗树的前面,什么树呀,“铁树”你们怎么,都没发现人家精心挑了一颗树当背影。你们都不知道,你们太专注了,是不是我穿的西装太好看了。你们都没看到,是什么,君子之德啊。昂扬直立而不屈呀。我那时候刚好跟学生讲,他们那时候刚好出去玩。你们看,竹子呀,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什么地方,气节,哪一个地方让你觉得有气节,一节一节的,还有没有,大自然都是学习的榜样,我们老师有这个悟性呢,孩子时时刻刻都在观照,第2个呢,我们说他是什么?空的心,虚心,常使虚怀纳雅言很虚心,受教,肯听别人的劝告,不自大。还有没有,学生们答案会出乎老师的意料,他说老师,竹子什么都可以用,叶子可以包粽子,枝干可以建房子,竹笋可以吃,所以你看他是牺牲奉献,任何一个地方对人都有用。竹子处处有用,你有什么用。你看处处都是奉献,我们再来看,竹子都是一节一节的,所以人生都是不断突破向上,而它是一支很有力,代表很正直呀,很有节气。你看到过一枝竹子 吗?有没有看过,没看过吧,所以你看竹子懂得相观而善,懂得互相聚在一起,这可是利用环境的影响。境相、环境,你看这么多都是起码立的,就没有一枝是弯的,你找一大群好人耳濡目染,也变成一个好人,还有,坚强不屈,你看竹子都是很直立的,所以我们透过生活的万事万物也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所以当老师的呢,也要有这个悟性。下一句,「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学生,你明明 看的出来他有疑问,但是他问不出来,这个时候你就要主动的引导他,启发他,所以这个你也要很善于观察。有两句话,诸位听听看,「为诸众生做不请之友」。另一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还有没有,你看一定,今天你没有学习的心,你去找他,他会很烦,我等一下还去挣钱,你来干什么,这样反而会让他生烦恼。所以最重要的是观察他学习的心有没有成熟了,这才是根本。所以为诸众生做不请之友。因为这个人好学的心已经出来,恭敬的心已经出来,这个时候,纵使是半夜三更,你也要怎么样,氢可以让他长学问的这些东西呀,赶快把他送过去「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当你告诉他一些道理呀,听不明白,这个时候,你不要硬塞,稍微往后退一步,再继续观察时机然后再告诉他,能不能他听不懂,跟他发脾气呀,发脾氯可前功尽弃呀。所以呀,凡事要看机缘成不成熟,不可勉强。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之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我们来看这三个例子,也是谈到学习方法,一个冶炼金属器皿的工匠呀,他的孩子呢,会让他先学把兽皮制成衣服。因为把兽皮制成衣服的难度比较低,而去冶炼一个铁器的难度比较高,比较危险,所以他先让孩子去学习做事的步骤。而且要很有耐性。从简单做起,到最后才去做高难度而且很可能会有危险的技能。所以从简单的先学起,再来,「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一个很有能力制造弓箭的工匠,他会让他的孩子先学习做那个簸箕。用竹子做扫地用的簸箕。是弓比较难做,还是簸箕呀,当然是弓,但他这两样东西呀原理原则相近,都要去对于物体的韧性很敏锐,所以就从很简单的,很基本的让他磨炼起。第二种,你要训练一匹小马驾车,就告诉他绑在老马驾车的马车后面,让他先习惯跑步。习惯马车的速度。所以从举的这3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到学习重在循序渐近,打基础,从一些根本,一些基础先扎起,不要一下就学很难的。从基础抓起。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比就是懂得用比喻一些万物让学生领会一些道理,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我们从这一段来看,也就是示范比喻给我们看,这个鼓它不属于五种声音里面的,宫、商、角、徵、羽,他不属于,但是在乐队里面假如没有鼓声,好像就缺了一样东西,「所以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水不属于青红赤黑白这五色,你要画美丽的国画,缺了水你又画不出来,所以后面强调的是师无当于五弗,老师不属于你服丧的亲戚关系,不属于,但这5种亲戚关系假如没有老师的教诲,五种关系会不会亲密呀,亲密不起来。所以这就是运用比喻的方法,让我们领受老师很重要。「君子曰:大德不言,大道不器,大信不约,不时不齐」,所以君子说有德行的人不官,就是指你把他放到哪一个位置,他都能把他做好。大道不器,大的道理绝对不局限于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所以我们说呢,孝是大道,有没有放到中国可以放到美国不行。有没有三千年前可以,三千年后不行。没有,大道都是可以超越时空,不会被局限。大信不约,一个真正的诚信。绝对不会局限在一个小小的信约上,我们守信的目的,信义信义,守信的目的,是要去做正义的事情,假如是被威胁,是要去做坏事了,信要不要守。所以这都要去用智慧去判断。孔夫子有一次发现一个臣子要叛乱,魏国有一个臣子要叛乱,这个魏国的叛臣,把孔子团团围住,他说你不能把你看到的去跟魏国国君讲,你发誓不讲我才要放你走。孔夫子说,好,我发誓不讲,壕个军队一撤走,孔夫子说来我们去魏国。子路一看呢,说夫子你已经答应别人了,怎么可以去违背,那这个就是学什么?大信不约,真正的信,就是为了要去做正义的事才守信,学问要懂得抓本质,懂得变通。大时不齐。你看四时寒暑,春夏秋东,就能够让万物在这样的时节里面去发展,「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古代圣王他在祭祀的时候都是先祭河,然后才祭海,百川汇集然后海,不忘本,所以说诸位务本,从这里我们也体会到一个人学习,纵使他很有成就,对于父母还是终生感恩,终生孝敬这个才是德,我们对于老师,纵使成就高过老师,面对老师我们依然存着挚诚,感恩的心,没有丝毫变化德行,这叫不忘本。

《学记》终

第四篇:读蔡礼旭有感

读蔡礼旭有感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过:“人人都希望过上美满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这让我想起了蔡礼旭的 老师「幸福美满的人生」讲座,一个人幸福与否,根源在于思想观念,思想观念正确,人生就扎下了正确的根基。如此,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人,才会有幸福圆满的人生。

他一句句幽默的话语,一段段的引经据典,让人找到了“聚精会神”这个平常词的内涵。在一次不经意中观看了蔡礼旭VCD讲座。随着讲座的延续,我的心灵一次次得到震撼,一次次得到共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老年是坟墓。他们不注重孝道,人到高龄后,每天在养老院里面坐吃等死。没有天伦之乐的老人,内心很孤寂,很空虚。”而我们东方的中国人呢?我们的童年是拿来积福的,成年时要懂得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晚年才能享福。这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规划。这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我们向往的归宿是天伦之乐,父慈子孝,夫妻和睦,最关键的是我们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还记得蔡老师在《弟子规》中讲过“人的潜力就像冰山,要用哪兩把钥匙才能开发呢?蔡老师给孩子讲课时画了一个冰山,但只能看到他百分之五,大多部分都被海水埋没了,蔡老师告诉孩子们:“人的潜力就跟冰山一样,大部分都埋没了。那么怎么把这九十五开发出来?老师今天送你们两把钥匙把它开发出来。第一把是孝顺,第二把是礼貌。礼貌其实本质就是恭敬之心。”在孝 顺父母的基础上,礼敬所有的人,这样心量自然会放宽,量大福就会大,当心理没障碍时,智慧自然就打开了。”

我读了这段话心里想: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父母的心中都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在父母百般疼爱中成长,大都缺乏孝敬父母和礼貌待人的意识。但是,孩子如果没有孝敬父母的心,没有礼貌待人的心,将来长大做事、待人就不会宽宏大量,也永远干不成大事业。而我们却一点也不体会我们的父母,把他们当仇人,认为他们把自己喜欢的生活强加给我们,我们是悲哀的,但是今天蔡礼旭老师让我们读《弟子规》,真的让我感到脸红,有多少件事我有做过啊。

因此,我们的父母不要在生活上一味的疼爱孩子,在学习上让孩子整天忙着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要在品行上时刻教育孩子从小必须孝敬父母,讲礼仪懂礼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所以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弟子规》。我们做教师的要带领学生认真诵读《弟子规》,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让每个学生牢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用圣人训来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力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懂礼貌,讲诚信,排除心理障碍,用好两把钥匙,刻苦学习打开智慧之门,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对我们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很容易伤害我们最爱的人,所以我们要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

教科院088班

朱丽芳

2081634211

第五篇: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一)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过《弟子规》,当时只认为它和《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读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而我们学习这些经典,一定要提得起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经典”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拿来读而已。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所以,在读此书的同时,也开始向蔡老师学习,决心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虽然有些一时还做不到,但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现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尝了甘甜的果实。

在读此书以前,我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无论对父母还是其他长辈。哪怕是对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为也还说得过去,因为我一直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我能做到将心比心。可是读了本书,我才发现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孝,德之本也,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莫过于父母了。可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不能常回去看看他们,不能慰籍他们老来孤独的心,总以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几个养老的钱就是孝顺了,这是何等的愚蠢啊。这个寒假,悉细照顾父母,和他们促膝谈心,领他们到公园、博物馆等地游玩,和他们一起观赏花灯焰火,看民间扮玩。经过这一假期,我欣喜地发现,老人越来越开朗了,吃得越来越多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脸上开始有了光泽,皱纹也少了。想想确实有道理,作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心情怎能不舒畅,胃口怎能不好呢?

在学校里,我也尽力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落实到工作中去。

首先先要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论语》里有一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遗失了这根本的一条,因此实效性不大。今天,当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复杂。试想:我们做老师的自己连讲台都收拾不整洁,学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屉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了!我要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来督促自己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在生活细节方面,我有时对学生指手划脚,今后要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与同事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以前,我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今后要注意修正。

总之,看了《细讲弟子规》,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读书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细讲弟子规》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二)初读《细讲弟子规》就真的感觉是一本好书,说的虽是平常的事,讲的却是不一般的道理;细细品味《细讲弟子规》,直悔自己接触的太晚、太迟,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之前怎么都闻所未闻?

《弟子规》是依据孔老夫子的教诲编出来,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从生活面把它整理出来,所以他能如此地贴近我们的生活,蔡礼旭老师又对弟子规的每一句都深剖细解,才能使我们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症结一一找到可以处理的方法。

一场好梦、好戏需要智慧,智慧就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沉淀。“养子使作善也”,当孩子有颗“善良的心”,他就有善良的行为。看别人家的孩子,在我眼中,皆为十全十美,而很清楚自己孩子并非十全十美,要达到十全九美都很难。但现在读完《细讲弟子规》,我很清楚:教育孩子有颗善良的心,用智慧沟通,用德育引导,孩子一定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

晚上散步的时候,我给孩子讲“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寓意,也告诉他“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出处,希望他为人处事可以不让别人有“瓜田李下”之嫌疑,延伸到“入虚室。如有人。”到同学、朋友、亲戚家,要做到,入无人之室,就如有主人在一样,不乱翻主人东西。看时下热播电视剧《龙门镖局》时,剧中的“大当家的”被一系列的所谓的巧合弄的伤痕累累时,告诉孩子“宽转弯。勿触掕。”“事勿忙。忙多错。”那么,这些“巧合”是绝对可以避免的。在游览北京清华大学时,有两个导游为排队等候参观的事大打出手,告诫孩子“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远离是非恩怨,避免恶俗污染。

在饭店等人吃饭时,孩子吵吵饿,告诉孩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再给他讲一个德育>故事:宋代有一个叫陈昉的家族,一家十三代同居,七百余口人,同时吃饭,就连他家里的一百多条狗也能做到“一犬不至,群犬不食”。这样,绝对让他记忆深刻。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在《细讲弟子规》中学到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在生活上,“父母呼,须应承。”“父母责。须顺承。”“步从容。立端正。”“衣贵洁。不贵华。”在学习上,“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在做事上,“此未终。彼勿起。”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能做到此,一定不会“失诸正鹄”的。教育孩子以“德”为本,且勿宠溺孩子,“宠猪举灶,宠子不孝。”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上行下效,愿我们都拥有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下载蔡礼旭老师《太上感应篇》(1-49)心得分享(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蔡礼旭老师《太上感应篇》(1-49)心得分享(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蔡礼旭老师简介 - 海南省技师学院

    嘉宾老师简介 凌孜(叶剑英元帅的女儿):第十一界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普及推广工作。 蔡礼旭:马来......

    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模版]

    观蔡礼旭《弟子规》有感 片头曲让人倍感清心,经查是王俊雄的《花间梦事》,很是喜欢,或许是爱屋及乌,便很快融入了蔡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 由于时间紧迫,到目前为止我看了二十二集......

    蔡礼旭老师:中学常面对的学生问题(五篇范文)

    蔡礼旭老师:中学常面对的学生问题 发布:心源 [空间 留言] 日期:2010-10-23 19:23:00 阅读:159 繁體我要收藏您好,我们是来自孟加拉国惹国中的老师,我们从老师的光盘中,得知理智人生......

    观看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观看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李雪玲 现在在教育中提倡让学生学习背诵《弟子规》,在教学中我们也让学生开始练习背诵。通过假期的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的学习,我对《弟子规》......

    读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

    读蔡礼旭《细讲弟子规》有感童敏 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过《弟子规》,当时只认为它和《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读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大全5篇)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每当上课前,老师都会问:同学们,过去的第一周里你们过得快乐吗?而当我反思自己过去时间里的经历和心情时,结果常常是觉得自己过得不很快乐,不幸福,可回想......

    净空法师:再讲《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

    节选自 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菁华》第八集2009/12/26下面说“不孝父母,轻慢师长”:这个罪是最重的!一切众生造作罪业,是以不孝、不敬老师(包括祖师、法师——转帖者注)这个罪最重,......

    蔡礼旭《幸福人生十八讲》读后感5篇范文

    蔡礼旭《幸福人生十八讲》读后感 王秀红假期时我将蔡礼旭老师写的《幸福人生十八讲》这本书带回家,打算有时间就读一读,但直到现在我只读完了第一讲《正思想观念,创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