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专题拓展与考场四想:坚守与变通
是坚守还是变通,这是人生的智慧
【考题展台】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羽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羽毛。
(2)保护色、警戒色及拟态等现象都是动物适应其周围环境而对自身的改变。蝴蝶身上斑点的颜色和形状与猫头鹰的眼睛十分相似,当它突然展开翅下的斑点时,可即刻恐吓并赶走捕食者;竹节虫,整天不动,犹如枯枝败叶,如震动枝条,竹节虫便跌落在地,仍然僵直不动,活像一段枯枝;蛇、鸟等动物在地震前都自行逃走;蝙蝠的翼手适于飞翔;鲸、海豹、企鹅的某些器官适于划水,等等。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场演练】
一、想准
提供两则材料都是自然的动物,第一则说白貂不愿因人的猎捕而改变自己的习性,第二则介绍蝴蝶、竹节虫等昆虫和动物为了保护自己而适应环境改变自己的现象。给人不同的启发,有助辩证思考问题。可以看出命题人的意图在于让考生发表是“坚守”还是“变通”的看法,两个立论无高下之分,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走中庸路线,言之成理即可。审题难度不大。
二、想开
(一)主张坚守
材料
一、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牵着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去,自己骑上去。走着走着,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候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只好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毛驴因为不舒服,挣扎起来,结果掉进河里淹死了。
启悟:
1.同是骑毛驴这件事,世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细细地想一想,每个人的话不无道理。可见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一是要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绝不能被其它声音所迷惑。
2.对别人的意见我们当然要仔细分析,三思再行,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自己的脑袋一定要长在自己脖子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遇事无主见,即使是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材料二、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非常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的江湖传言,他却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这让人想起北大中文系建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启悟:
1.对人与事物的评价要坚守正确的价值理念,决不能把“名利地位”作为标准。“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浩然之气,才是真正的价值导向。
2.做人也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不人云亦亦云,始终保持知识分子的良知。材料
三、《五灯会元》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移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无人的时候,无人的地方,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真正的考量。
材料
四、1994年8月,在美国的一家医院里,乃莉•维嘉因为生孩子,产后大出血,如果不输血,她将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但是她却拒绝输血,因为她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认为,神创作的一切都是既定的,所以信徒不能输血(包括血制品)来维持生命,全美的医生也都知道这一规定。
然而为她接生的医生作出了只有美国人才会做的事,一名医生驾车飞速飙向州高法院,要求法官发出输血令。这时已经是凌晨2时,一是因为人命关天,二是病人的状况根本不允许再拖延,法院于深夜作出紧急裁决,允许医生在未经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施行输血。乃莉•维嘉得救了。
可对于信徒乃莉•维嘉来说,死亡乃是一种超脱,信徒可以从死亡中再生,从而更加纯洁。而血管里被注入了别人的血,就意味着违背了上帝造“我”的本意。她愤怒了,认为医院亵渎了她的信仰!于是她控告医院侵犯了她的宗教自由,要求推翻州法院的紧急裁决,并禁止医生在未经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违背病人的宗教信仰给病人输血。而医院方面则提出,医生是得到法官的命令才输血的,所以不存在侵权问题,高级法院则维持原判,不予受理。
启悟:
1.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信仰,始终如一,不为其他利益所驱动,难能可贵。2.身边的很多人的行为和处事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我们为医生的做法叫好,他理解维嘉的信仰,但也坚守自己的“救死扶伤”的医生道德准则。我们也为高级法院的做法赞一个,尊重并保护每一个人坚守自己的信仰,但法院要坚守保护社会公平的准则。
材料
五、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何怀宏出过一本谓之《底线伦理》的书。他引用雨果《悲惨世界》
中的话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即“做一个圣人,这是偶然的现象;做一个好人,却是为人的常规。”就是说,社会道德伦理可以没有上限,但不能没有底线;人可以不高尚,但绝不能恶劣;可以不是君子,但绝不能做小人。所以做人有一条底线不能突破。
启悟
1.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一种虚夸化和英雄主义化的教育模式。从幼儿园起,我学的是英雄,评的是模范,树的是标兵;许多人从小就学会了一套说大话、说套话、说空话的陋习。结果呢?文明礼貌的口号到处有,道德的说教充斥传媒,会唱高调者一个赛一个,可守不住基本伦理底线的人却越来越多;马路上闯红灯,排队时“夹塞”,汽车撞了人绝尘而逃,动辄拳脚相加.随地便溺;酒精兑成酒卖,工业盐当食盐卖,用废油炸熟食卖,用死去的小鸡冒充乳鸽,用避孕药养“胖”黄鳝,用甲醛“发”海鲜,甚至用砒霜喂黑乌骨鸡等等,简直令人咋舌。还有什么毒饼干、毒大米、假烟、假药、假汽车;做广告骗》人,搞传销骗人,打着行医、办学、中大奖等旗号骗人,在街头弄“托儿”设骗局骗人,搞什么“职介”、“婚介”骗人,骗老人,骗穷人,骗病人,骗熟人;雇凶杀人,包养情妇;抢银行,贩毒品,恶意借贷,赖帐不还,拐卖妇女,盗卖文物,割高压线,偷水井盖,捕杀藏羚羊,砍伐防护林,为几个小钱就可伤人性命,甚至亲生父母;还有一些无赖明星、花心导演、渔色猎艳的影视混混。如此丑陋现象的蔓延,正说明底线伦理的观点是多么切中时弊。
2.社会不怕没有圣人,怕的是没有好人。所以,守住道德的最后屏障,让高尚精神永驻心田,是今天需要特别倡导的。
汉朝时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
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由于汉节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手,节上的毛早就已经脱落了,但完成出使匈奴的使命感和维护汉朝的气节,始终在支持着他一定要活着回去。过了十几年,单于派李陵来劝苏武投降。李陵恳切地说:“在这种不毛之地,哪里有信义可言?有谁见得到你的信和义,忠和贞呢?回到汉朝的希望太渺茫了,人生那么短暂,你这又是何苦呢?”苏武长叹了一口气说:“做臣子的忠于他的君王,就如同做儿子的孝敬了父母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子报答父母就是死了也在所不惜,更不要说点折磨了。”数年之后,汉和匈奴和亲了,苏武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材料
六、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以前还从未有人徒步穿越过它。为了征服它,身强力壮正值盛年的中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不幸遇难。据报道,余纯顺选择六月份横穿大漠,遇难地距大本营只有1.4公里。专家推测,遇难的主要原因是炎热、饥渴和迷失方向。
不久,52岁的欧洲女性卡拉,只身一人,历时20天,于1998年11月18日从南向北穿越成功。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没什么危险,一切都很正常。”据报道,卡拉的背囊睡袋是专门研制的,重量轻,保暖性强。背囊上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携带的卫星电话、定位仪等提供电源。她带的药片食品--长效蛋白,吃一片可以长时间不用进食。为了这次探险,她两年前就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比如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春天的沙暴、夏天的高温及秋天的大风。冬天虽冷但可以通过保暖服装来克服。选择冬季,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卡拉说:“我不挑战自然,我是千方百计地适应自然。” 启悟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这也是一种坚守。2.对自然要坚守一颗敬畏之心,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材料
七、名言警句
1.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
2.《孟子·公孙丑上》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4.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
5.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总结:
子路死,孔子不食肉酱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卫国发生内乱,子路和子羔均在卫国做官,子路本在外,听说后立即赶回,遇见子羔正在出城,子羔对他说:“出公去矣,而城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害。”而子路却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于是入城,在厮杀之中,敌人击断了子路系在脖子上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于是被乱兵剁为肉酱。孔子听说后非常悲伤,尽管他曾屡次训斥这个有股野性的弟子。子路死后,孔子把别人送给自己的肉酱倒掉了,说:“吾何忍食此!”不久,孔子也去世了。
【素材点拨】
孔子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子路是其最知名的学生之一。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肉酱是相当值钱的食物。但孔子因为子路被剁为肉酱而把别人送给自己的肉酱倒掉了,毫无疑问,孔子十分喜爱子路这个与他患难与共、唯一敢出言顶撞说他“迂”的学生,也因这个学生的被害而悲痛万分。
题目参考: 《底线》
《守住心灵的契约》 《转身》
《你不能改变我》 《寻找一盏灯》 《顺其自然》《春来草自清》 《不该丢失的》《我愿终身奉行的一个字(词)》《守住正版》《坚守的价值》、《生命的支点》
二、主张变通
材料
一、回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回声终于消失,山谷又归宁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于是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了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而欢呼。
启悟
1.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就学习适应环境;当我们改变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改变自己。山不过来,我们过去,会有同样的结果。2.换一种方法做事,很可能就是成功。
材料
二、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而重要的决定。
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指甲长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用它们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它得以浴火重生!
启悟
1.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才能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2.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这样我们才可以重新飞翔。
3.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我们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材料
三、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爬起来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苍蝇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最终它们是胜利者。
启悟
1.思维定势是成功的大敌。
2.要能够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改变自己,从失败中站起。
材料四、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闩折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闩;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
启悟
1.是木匠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 2.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可能会关住自己,所以要时常放开眼光看看周围。
材料
五、日本企业界巨擘松下幸之助在总结经商之道时提出过一个著名口号:“做别人不做的事。”在商海搏击的浪潮之中,只有想在人先,做在人前,以变应不变,才能掌握胜机,立于不败之地。启悟
1.以变应不变,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换一种经营理念,天地就大不同了。胜家公司是美国首家国际性公司,它所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操作简单,备受人们喜爱,是风靡全世界的名牌产品,1940年,世界每3部缝纫机中就有2部是“胜家”牌。然而,到了1986年,胜家公司董事长不得不沉痛宣布:胜家将忍痛割爱,抛开它赖以成名的“胜家”,从此再也不生产缝纫机了。胜家公司为什么在市场上败得这样惨呢?
原来,胜家公司成功后,对胜家传统产品过分依赖,片面固守以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无声的推销员”等老观念,而忽略了世界大市场的变化。直至1985年,胜家出厂的仍是19世纪设计的产品,而此时,其他竞争者纷纷开发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产品。如日本厂商研制出“说话”缝纫机,在操作失误时会发出声音提醒纠正;美国推出音乐缝纫机,能自动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瑞典生产出“电脑”缝纫机,可以根据布料特性,自动地将缝法等调到最佳状态。这样,胜家当然敌不过其竞争者,其市场份额逐步地被其他厂商鲸吞,直至被全部挤出市场。
诺吉亚手机的命运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2.“变通”是人类生活永恒的真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材料
六、变者,天道也。——康有为
变革总是要遇到困难的,即便是劣变优也是这样。——塞·约翰逊 当今世界惟一最巨大的力量是变革的力量。——卡尔·多伊奇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赫拉克利特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司马光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刘禹锡
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吕氏春秋》
随机应变是才智的试金石。——莫里哀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总结:题目参考。《越界》 《摆渡人生》 《拒绝平庸》 《走出阴影》 《第一步》
《耕种自己的土地》 《踮起脚尖》 《生命的栖息地》 《面对喧嚣》
《这也是一种智慧》 《学会拒绝》 《勇于放下》 《人生清零》
《不要轻易说“不”》 《换一种眼光》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四、想巧——优秀作文点评 1.议论文
面对争议
在这个充满舆论喧嚣、言论自由的社会,再加上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许多人许多事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尤其在名人界,很多可谓是饱受争议。
想必大家对李玉刚都有耳闻,他是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男人和女人之间。他的表演将中华民族艺术、传统戏曲以及歌剧辅以时尚包装,因此李玉刚被海外媒体称为“中国国宝级艺术家”。
虽然现在的李玉刚拥有着光耀的头衔,但是当他刚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他男扮女装的表演风格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面对争议,李玉刚理解却很简单,他说:“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演出是跌跌撞撞的过程。我认为反串是种非常新颖的表演方式,它借鉴了中国的戏曲、古典舞、民歌、美声、通俗等很多很多的元素在里边。它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表演形式,肯定会受到很多的争议。但这种争议是方方面面的,有赞成我的,也有反对我的,但这些并能阻止我追求自己梦想的脚步。”
就这样,李玉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即使有那么多人不理解他,不支持他,只要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就会一步步地向目标努力奋斗。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没有后悔自己选择的路。面对争议,李玉刚只是用心做好自己便已足够。
特别喜欢《野草》里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现代舞演员王媛媛也跟我一样。
还记得舞剧《金瓶梅》在釜山艺术节和香港艺术节上大获成功,尤其是在香港的演出,场场爆满,甚至有内地的粉丝一路追随。然而,正当该剧准备转战内地巡演时,突如其来的舆论压力,迫使王媛媛取消了原定的巡演计划。一时间,王媛媛也成为了极具争议的人物。
面对来自外界的巨大反差,王媛媛一直选择沉默,她觉得只要顺其自然就好。学会接受生活的好与坏,本就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当王媛媛回顾那段经历时,她仍然表示“那是好事情,丧失了思考能力、没有态度那才是可怕的。至少争议带动了这件事,带动了大家来关注和讨论现代舞的发展环境。”面对争议,王媛媛选择了淡然却坚定。
当然,面对争议不乏有那些破口大骂甚至是动手的人。在我看来,他们缺少对争议的思考,将自己的愤怒展露无遗。然而,我并不是主张所有的人要对争议一言不发,这也并不是我能左右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我能肯定的是,面对争议,我们要学会微笑面对,并考虑清楚怎样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不辩,坚守的智慧
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便捷,因此人们能很快发表对各种事件的评价。正如巴赫金所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舆论喧嚣,争议纷呈。
诚然舆论争议有其存在的必然价值,“一切有价值的话题都会有争议”,王璜生如是说。一方面当一件事发生时,总是需要人们对其作出评价,而争议则能更好的找到事情的矛盾处,也许能避免单方面的赞成或支持所带来的偏见。另一方面,快速的发展使人们察觉到一种“不安”的感觉,于是人们试图以喧嚣和吼叫凸显自身的价值。因此对事件的争议也愈演愈烈。
然而,过度的争议则会带来麻木,不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参与评论的人们。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莫言,面对人们的争议,焦头烂额。他原本平静的生活也被打乱了。因此,我认为在众生喧哗的时代,以不辩面对是非争议,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不辩,就像是一种真空状态,脱离于争议,不为拥有而欣然,也不为失去而怅然。南怀瑾,“一代国学大师”。有人认为他无所不至无所不能,也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走江湖的。面对这些争议,南怀瑾坦然地说,这一切都与他不相关,他也没有辩驳的想法,“明白的人自会分辨,不明白的人辩解也不明白,徒费口舌而已。”这种以不辩面对舆论争议的做法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国学研究中。
然而,不辩并不意味着妥协,并不意味着在事件中居于弱势的地位。帕斯卡尔说过:“当一切都在同样动荡着的时候,看来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在动荡着的,就好像在一艘船里那样。当人人都在恣纵无度的时候,就没有谁好像是出于其中了。唯有停下来的人才像一个定点,把别人的狂激标识出来。”正如韩寒在面对舆论争议时,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说,多做,不解释。”这样的态度,使他在争议中更加理性的思考,不至于被舆论的浪潮所淹没。
因此,就像韩寒所说:“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在面对舆论争议时,学会以不辩来面对,让时间来证明,等待历史的鉴证吧。一如金庸小说中的太极拳法,以柔克刚,以不辩的姿态迎接争议的侵蚀。这也是人生的守望.
有形羁绊与无形束缚
老布颤颤悠悠爬上了桌子,拿着刀子在梁上刻下了“老布到此一游”,后踢了桌子,两条瘦削的腿空空荡荡悬挂在空中,无声而寂静,他上吊自杀了。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这一幕,总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而内心则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心灵上的无形束缚远比现实中的有形羁绊更难以冲破,也更为恐怖。
心灵的束缚往往以现实中的羁绊为温床,在此基础上,经过时间的慢慢滋润、打磨,蔓延出肆意盘绕的藤蔓,一圈一圈紧紧地将心囚禁。
有一只在笼里生活习惯的画眉鸟,它心中有一个笼子.待到主人把它放出后,它很困惑这个笼子为什么没有边界了.
老布被困在人造的牢笼里,困在这有边界、没有自由的牢笼里。牢笼本是实物,困住的只是身,而困不住心。但这一困就是50多年。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长河里,纵然有再强烈的渴望自由的心,也终究被时光磨平了棱角,他逐渐安于这种被压迫、无味无趣、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像画眉鸟安于不愁吃喝、千篇一律的笼中生活。他把监狱当成了家,这也就意味着牢笼由外部可感的有形羁绊转移到了心灵上的无形束缚。这是最为可悲的,也是最难以拯救的。
心灵束缚的可怕之处首先在于它滋生出的惰性。惰性会使人安于现状,而恐惧接受新的环境、新的事物。从老布开始得知自己将被假释的那一刻起,他就恐慌不已,竟然妄想拿刀挟持狱友来逃脱假释的命运。而当主人要放画眉鸟回森林中去时,画眉鸟则情愿待在笼子里。惰性深深根植于心底,将心越束越紧,从而走向了狭隘与浅显。
惰性慢慢侵蚀了心灵,曾经一切美好的希望、品格、性情都被磨耗殆尽,灵魂只剩下了一副空躯壳,一堆槁木死灰,没有任何价值,这才是心灵束缚真正可怕的地方。或许老布曾经是一个充满了热情、满腹理想的青年,最后却惧怕现实生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画眉鸟曾经骄傲地翱翔于广阔的蓝天,自由地享受着自然的恩赐,最后却被困在了心中的牢笼里。这是生命的悲剧。
一颗自由独立的心灵永远是最为难得而可贵的,外在的有形羁绊或许是无法预料也无法抵挡的,但心灵的自由与否,选择权却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心中自由的圣火时刻燃烧着,光亮终会冲破牢笼的黑暗。安迪被陷害而入狱,然而看似弱小的他,内心却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渴望。高墙铁栏困住了他的躯体,但他的心里留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他努力抗争着,他的信念与勇气击破了无形的束缚,支撑起了这片纯净的自由天空。终于在那个雨夜,心灵的自由引领着他冲破了牢笼的有形羁绊,重获新生。若是画眉鸟从被关进笼子里,它的心里就留有一座森林,那就算是被困在笼中再久,它也不会丧失飞翔的勇气与渴望。
现实中太多太多的有形羁绊围绕在身旁,如同一个个笼,千变万化,等待着人们自投罗网。在心中留有一片自由之地,方能破开这有形的物质牢笼,进而避免坠入无形的精神牢笼中,才能真正翱翔于天地之间,不做笼中鸟!
袁隆平的梦
刘克定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亚试验基地做过一个梦:梦中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美妙的梦境!谁能不为一位水稻科学家对事业的如醉如痴,梦魂牵绕,发出由衷的赞叹呢? 袁隆平投身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几十年。他说,搞这个研究工作,是很苦的,头上有太阳晒,脚下是泥和水,但是在这里有希望,有目标,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乐。几十年来,他基本上是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究。衣着简朴,饮食清淡,闲时拉拉小提琴自娱。
他的快乐,他的充实,来自他所执著的事业。他总结说,自己一是不怕失败,搞研究难免有失败,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过于计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俭朴,身体要好。这是一位做学问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不趋时,不趋利,不赶时髦,不做“时尚才人”,不要把自己当“商品”。“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孟子》)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哪里钱多,就往哪里钻。搞文学专业的改行当律师,学遗传的去当会计,学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挤„„所谓“跳槽”,往往给自己出难题,结果像郑人一样,成了失败的典型。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假如做学问的人一味适应“市场需要”,想要多出几个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场”思维模式,选择自己的专业,还要根据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这点上,胡适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究竟该学什么,还在东摸摸,西摸摸,“也许我以后还要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他没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一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胡适口述自传》)
生态环境对种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为任地、辨土、审时,违背这些自然规律,就叶大实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学问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时”、“地利”,不能光盯着几个钱。从心理准备上讲,心猿意马难以到达彼岸,束腰禁欲,也不会爆出灵感的火花。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假如去掉“灵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学。灵感产生于快乐,产生于“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专心致志——这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这一点上,深入地学下去和做下去,心无旁骛,才会有所成就。色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头牛。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爱付诸自己的事业,他的人生是快乐的,他的梦也是快乐的,温馨的。
守住心灵的契约
是谁,在汨罗江边纵身一跃,只留得个衣袂飘飞的孤独身影? 是谁,在骤雨潇潇中,把栏杆拍遍?
是谁,在铁马冰河的梦境中,仍旧思索着为国戍轮台?
那萧索的北京 下如水落而石出般地捧现出一颗颗孤独却不屈的灵魂。是的,不屈!
他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朝廷的指命,他们心中有一个契约,与未来与理想与抱负 的契约,他们坚守着坚守着„„
总觉得“约”这个字的奇妙,丝旁,缠绕着,是缠绕着每个人一生的热血与精力以及才情吗?只为换取心头含着的那一点,像高山颠上的雪莲,不惧凛风的剥蚀,不畏峭岩的贫瘠,只是坚守着,坚守着„„
也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契约,关乎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它是那么的无形,不可言状,只是在自己的每一滴热血和每一寸脊髓中冲撞,像一股力量指引着我们去探求什么。
坚守这份契约,就像志摩那样寻出那份浪漫的美,像不可救药一般地千里迢迢去赴巴黎那场美的盛宴,在鸡尾酒的绚烂色彩寻一个低吟浅唱的吉他手,在浓郁灿烂的露天咖啡馆里寻一个忧郁风情的少妇。美是他的契约,用了坚守,即便是毕生的才情与浪漫亦在所不惜。
坚守这份契约,就像海子那样为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柔的名字,关心粮食和蔬菜,用最纯净最宽广的心爱这世间无瑕的一切,像一个孩童般握着手中的画笔,寂寂地描绘,在德今哈洒下他悲情的泪水,他只是为守住内心那片无瑕的净土,不惜去死,报以一个最壮烈的结束。
每份契约,都是一份承诺。
守一份契约,便是践行这个承诺,唯有在这践行的旅途中方显出生命的真谛,用青春用热血用才智去坚守着,与外界的一切黑暗抗衡着,那片净土却是不可动摇。
你会看见,生命的质地如漂洗过的白棉布,质感;像溪水冲过的卵石,光滑。那生命的境界,一步步提升。远远的,有一个方向,静静的,有一个声音,永远都是那般明了,不离不弃,常伴身边,是一生的依靠。
守住心灵的契约,为未来许下一份诺言,种下自己的汗,泪乃至血,为明天收获一份无悔的人生!
坚守的价值
诗人奥斯卡•王尔德说过,我们都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曾记得这样一幕。那天学校上午第四节课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是个淡定的老头,颇有些古风,我们私底下都叫他“先生”。下课铃一响,按捺不住吃饭的焦灼心情的同学们立即冲出了教室。不巧的是,天上刚好下起了大雨,同学们更是一边咒骂一边发足狂奔。落后了的我跑着,居然看见先生慢条斯理地走着,不禁大喊:“老师,下雨了!”老师摆摆手,说道:“安步当车足矣。”我一怔,脚步慢了下来,慢慢走着的先生与周围狂奔的学生鲜明地划分出了两个世界,其实不过都是全身湿透罢了。
当今社会,物质、技术飞速发展,中国的GDP更是噌噌噌地往上窜,而所有人都紧赶慢赶,生怕赶不上发展的潮流。他们看着远处的别墅、轿车,垂涎三尺,然后加快脚下的步伐,用尽手段只为生活,或许只是生存。
那么这个世上,还有谁会坚守着内心的清明,笑谈着“安步当车足矣”呢?我们是否都成了向前追赶的生存者,从未回头看见摆摆手对这种行为不置可否的真正的智者呢?
坚守的价值何在?就在于能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环境下不失本色,不移本心,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真真切切地去认识人生与社会的价值。
乌坎村村民联名上书要求政府补偿土地征收款,这本是一件很合理的事,可庞大的利益集团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共同运作的后果就是武警镇压。但是,乌坎村的人民选择了坚守。他们过上了世外桃源的生活,自给自足,青壮劳力继续向上申诉。几次镇压,几次抓放都不能磨灭他们坚守的信念。坚守中就是有价值的,广东省设立专案组来调查此事,《南方周末》发表社论《中国必须跨过乌坎这道坎》。正如小岗村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里程碑一样,乌坎村也将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政府的不作为,无意识,他们用坚守的姿态告诉我们,时代是在进步的,只要坚持下去,留给后人的将是熠熠闪光的民主财富。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光明的时代,这是黑暗的时代。我想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导致精神生活的极度匮乏,在一个充斥着权、钱、物的世界,我们很迷惘,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路到底在何方。因此,形形色色的人出现了,拜金主义,物质为上,娱乐至死。可始终不能忘记的一点是,要有黎明的感觉。日出的前一刻永远都是最黑暗的,处于节点的我们只要不放弃,坚守下去,一定有一天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请挺直了腰板,看着远方微茫的光亮,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吧!3.记叙文
老爸的习惯 在我们家,爸爸娶妈“随”妈的,这是他的习惯。
按说,男人的步子比女人快而大的,可每次走起路来,爸爸却总是跟在妈妈的身后。为此,爸爸还常招徕笑话:“老兄真是怕老婆的典型,走路都只敢跟在老婆身后。”爸爸却总是咧嘴一笑,既不反驳,也不生气。妈妈常常不好意思,多次都催促爸爸,甚至曾严重抗议:“你不走前面,害得我被误认为是河东狮!”爸爸却还是笑笑,摆摆手:“没事,别管,快走。”
这样的情景重复了一年又一年,直到那年的下雪天,我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那年的一场雪下得特别大,茫茫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白色了。原本不宽阔的小路此时却是宽阔无边——分不清田埂,到处都是路了!一脚下去就是一个好深的坑,而这条小路却是前面回家的必经之路。
妈妈一如惯例,抬腿便准备在前面走,却被爸爸轻轻拉回:“今天我在前面走,你们踩着我的脚印随我走。”声音虽温柔,眼神却满是命令。就这样,我们仨开始了一段路程不长却时间不短的“旅程”。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喀吱”声,一个个印有爸爸鞋印的深深的坑便诞生了。再随着满脚满脚的雪花在爸爸轻轻的抖落中,一个个深坑的周围便绽放了各种姿态的白色的花——却没有一朵花的花瓣掉落在爸爸踩出的脚印里。我和妈妈就轻松地随着爸爸而行,那天,特别冷,可是我的心里却特别的温暖,至今还能清晰地回想出从三人口中呵出的白气化成团团美丽的形状,又很快散去的情景。
“爸爸,你平时为什么不像今天这样在前面带路,非要跟随着妈妈呢?”我忍不出发出了疑问。
“丫头呀,你知道什么叫爱在心里吗?!你妈的腿脚有病根儿,走不快,我若是走在她前面,她便会急着追赶我。再说,我走她后面可以照应她呀。”
爸爸说得那么自然。望着爸爸高大的背影,我的心却不禁打了一个美丽的颤,暗叫惭愧。同时暗暗庆幸妈妈好福气。可是后面却传来了妈妈的嗔怪声:“快走吧你,在孩子面前说些什么呢,你!”我扭头,不知什么时候妈妈脸上竟然飞来了两朵红云,在满地白雪的映衬下,越发的娇怯秀美。
“妈,我也要跟你走!”我要求和妈妈调换位置,走在最后。一抬头,蓦地看到了爸爸意味深长的笑容。
回头看,不曾走远,但这平凡的足迹已在他俩的人生之路上走了很远吧。一双足迹随着一双足迹,这跟随与开路的转换间充满的是盈盈的爱意。
小镇的脉搏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9)班
顾思怡
我是一块极其普通的黛色瓦片,除了年代久远,再无特别。然而从我记事起,便匍匐在了这江南的迷蒙烟雨中,我热爱江南的那一种薄凉的温柔。
粉白的墙壁,黛青的新瓦,一间间低矮却精细的房子临河而立,开窗便可看见清澈的河水——我每日躺卧在屋顶,俯首欣赏着这一切,静谧而平和,宛如一个低眉顺目的小女子,无比的静好。我日复一日的卧在原地,却从未感到无趣,对于小镇的一切烂熟于心。即使闭上眼睛,我也听得见石板桥下那潺潺的流水声,清透而明快;也能听见行人在青石板桥上街行走的声响,细微却极有韵律,或快或慢,却没有一个让我感受到浮躁——一如这水墨画般淡泊的一切,这里的人们早已深谙淡然之道,他们懂得怎样让自己的生活与小镇同步,他们早已摸清了小镇脉搏并与之同步,将呼吸与之融合在一起,缓慢地,轻柔的,却已足够喜乐。
黄昏时分,石板路上的脚步声便多了起来。有工作回家的女人在与邻人闲话家常,有老人牵着小孩的手往家走,手中还摇着拨浪鼓,声音清脆,于是便可看见了小孩笑弯了的眉眼,带着剔透的天真和单纯,无比纯净,连我最爱的洁净雨水也不及分毫。夜幕后的闲暇时光,我总能听见廊下老奶奶在和她的小孙儿讲故事,不疾不徐的娓娓道来,然后再揪着依然兴奋的孩子回屋安眠。小镇在明灭的灯火中彻底安静下来,一如沉睡的婴孩,于是我也总在这时闭眼,偷偷期待着明早那清甜的糖粥香味„„
时光荏苒,当雨水斑驳了粉墙,冲旧了黛瓦,当我从长久的沉睡中醒来,却茫然不知所措了。周围高楼林立,一座座精美的建筑将小镇的这隅围了起来,像一个笼牢,而小镇扼住了咽喉,每一处都再没有曾经淡然却有着生命力的动人神采。我听不到曾经的脚步声,杂乱而嘈杂的声音让我近乎发狂,常温的空气让我呼吸困难,就连那夜晚的灯火通明,也让我再难安眠。
白天的时候,当身边的其它瓦片艳羡地望着远处的高楼,我只是必然的仰卧在原地沉默不语。看着它们谈论都市时轻快飞扬的眉眼,我却有着沉重的心情。它们从不知道在这满目繁华之后,错失了什么——是那一种淡然自得的脉搏。
(指导老师
邵统亮)
追随自己的本心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高官之后,本可以依仗父辈锦衣玉食,游戏人生,却因为跟随内心正义的指引谴责权贵,最后辞官避祸;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有志青年,本可以依附董卓飞黄腾达,权倾朝野,却因为跟随内心正直的声音刺杀权臣,矫诏擒贼;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国之栋梁,本可以顺着群臣请愿废除天子,登上大宝,却因为跟随内心的忠诚不顾劝进,上表自明本心„„这个人,就是曹操,一个始终跟随自己内心,畅意于天下的洒脱英雄。
犹记得赤壁之战到来的前夕,他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大宴群臣。有不懂风情的谋士劝他留意战局,不可畅意欢饮,他只是笑着,面对眼前的巍巍高山,即兴起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他从来不是一个违背自己内心,带着伪装生活的古板之人,相反,他的本身就像赤壁大火一样轰轰烈烈,充满热情。他不畏流言,只跟随自己内心而行动,故他登高必赋,一首首千古绝唱便以此随着他的内心而流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他跟随着自己求贤的内心而吟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跟随着自己不甘老去的内心而吟唱„„
然而,他并不是为了悲秋伤春而活着的人,他的心中盛满坚毅,因而他跟随内心行事的一生也变得坚强。他从不肯在困难面前扼弯半寸脊梁,哪怕在烈焰大火中也能站立起来依旧大笑;他似乎把太多世事礼法不放在眼里,却几次在枯坟槁骨前恸哭流涕,哀遍千里。旁观的不了解他内心的人总称他虚伪,却不知这正是他跟随自己内心生活的真情流露。
跟随内心英雄相惜的想法,他放走了刘备;跟随内心重士惜才的理念,他盛赞陈琳;跟随内心忧国爱民的想法,他下达踏入农田者斩的命令,所以,当自己的马违令后,他割发代首谢罪;当袁氏覆灭后他重用陈琳;甚至,当刘备成为自己强大的对手,他也从不后悔自己当年的举动,因为他的一生都跟随着自己的内心行动,所以不论是何决定,事后他都不会后悔懊恼,只会更加坚定地跟随自己的内心,勇往直前。
世人只知刘备三顾茅庐,却不闻孟德也对人才倒履相迎;世人只道曹操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闻孟德为救天子曾亲陷敌营,险些丧命„„习惯了随波逐流带着伪装生活的世人无法理解这个跟随内心生活,随性率直的英雄。幸而今长江东已逝,千年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这一永远跟随内心行事,百折不挠的巨人——曹操。
文体创新
坚守生命的价值
仰卧岁月的星空,感受匆匆而过的人流,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的确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复习备考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中外名言,其中有些名言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名言渗透出来的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内涵吧,它们是作者价值观的宣言,也是我们的人生座右铭!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汉代的司马迁如是说 的确,人不能选择生,但可以选择死。面对死亡,人们的看法却迥异:司马迁认为,我虽然遭受了奇耻大辱的宫刑,但我不能选择现在死,这样死是轻于鸿毛的死,我要选择实现自己理想之后的重于泰山的死。这种看法,唯司马迁是也!(病句)所以,他(删去“他”)才有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百家之言(应是“一家之言””的《史记》传世,让他的名字流传千古!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如是说 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导致的两种不同的认知(删去“认知”)结果。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一个人如果只注重物质生活的享乐,整天无所事事,与死了真的没有什么区别;相反,一个有积极人生追求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会创造出无限的未来,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这样的人虽死犹生,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人!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美籍科学家爱因斯坦如是说
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一针见血地说出了自己对“安逸和快乐生活”(不是引的原文,故应去掉引号)的看法,很明显,他是鄙视这种生活态度的。从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价值取向是,勤奋(应改为“辛勤”,以与“安逸和快乐”相对应)的工作应该是最重要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奥斯托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所写的,是书中主人公保尔一生的写照,体现了保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是的,生命宝贵,所以,在宝贵的生命时间(“生命”和“时间”重复)里,我们要有“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价值观念。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思想,是一个高不可及的人生境界(境界虽高,却不是“不可及”的)。所以,保尔一生虽历经坎坷磨难,但无怨无悔,最终壮丽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壮丽”应该修饰“人生之路”)!
人生就是一部书,书中的文字就是你的人生的足迹,你的脚步是否向生活的阳光地带行进,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于你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想,这些名人名言当是你我塑造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金子。
第二篇:坚守与变通 高三作文
穿梭于尘世间,我们需要坚守住一片理想的天空,去维持着它的清澈与开阔。然而,我们又终究逃离不开脚下的土地,一块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收获互系的土地。
我们既要在世间做事,又要穿行、拥有天空。我们既要在复杂多变的事物面前拥有一种变通、智慧的能力,我们还要在诱惑、挫折、不公面前坚守住内心的理想、信仰与真性情。
刘墉先生曾这样描述过他的理想人生:“需要有一双很冷的眼,一颗很热的心和一双很勤的手。”有人是用冷眼去面对黑暗现实或是不公待遇的,就像鲁迅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他的“冷对”并非面对恶势力的妥协与胆怯,他的“冷对”是一种变通,是为了那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信条的更好坚守。
可见坚守与变通并非对立或者排斥的。一味坚守而不知变通,便会四处碰壁,难于前行;于是才有了韩信胯下受辱,才有了勾践卧薪尝胆。其实,当他们“变通”地接受现实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内心的坚守,他们只是换了种方式,为坚守默默积蓄力量。
我们个人需要坚守让我们的人生有所追求,有所信仰,又需要变通为我们的坚守铺平道路。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呢?
曾经的我们,高呼着“抵制日货”这样“振聋发聩”的口号,我们满以为这样便可以坚守住对正义的支持,对祖国的热爱。于是我们拒绝有关日本的信息,排斥日本的产品。渐渐地我们对日本这个迅速崛起的国家越来越缺乏了解。终于,中央电视台《岩松看日本》剧组喊着“在爱恨之前,先去了解”的口号来到日本,对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当我们了解到日本报纸每天都会用三四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中国动向的时候,我们猛地意识到我们是否应该用另一种方式去坚守?我们是否能够不再盲目激进地去一味排斥,而是变通一下,换一种方式,就像白岩松所说“就算日本只剩下一个优点,我们也要把它学来”。一个大国只有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好的发展自己,为日后中国的再次崛起与腾飞坚守着。
拥有坚守和变通,我们不仅能做社会道德下的磊落君子,更能做个人心灵下的快乐生命;拥有坚守和变通,我们的国家不仅能够焕发出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更能承担起新时期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让我们从大地出发,让执着与梦想飞扬在天际。
更多的相关优秀作文范文:
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议论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第三篇:坚守与变通_议论文
坚守与变通
有个渔夫,听说市场墨鱼价格高,出海时,便发誓专捕墨鱼。但出海后,遇到的却全是螃蟹。他便空手而归。上岸后,发现螃蟹比墨鱼的价更高。第二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专捕螃蟹。”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墨鱼、螃蟹都要。”可出海后,一只墨鱼、螃蟹也没遇到,遇到的全是马鲛鱼,他又空手而归。没等他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人生在世,最大的愿望莫过于看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人会去不懈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路上磕磕碰碰,最终能够到达目的地的人,无疑在坚守着。是的,人需要坚守,坚守“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人生信念,坚守骨子里大无畏的那股闯劲,坚守心底里无人能挡的那股冲劲……只有坚守了,人才有成功的可能。但,坚守并不等于死守。
可怜的渔夫一次次地发誓要专捕什么,一次次地扬帆出海,却又一次次地空手而归。或许是他太固执,或许是他把生活想得太美好了,以为凡是眼下热门的海鲜他撒网即得。可生活哪会时时处处顺你的意呢?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目标守得太死了,所以最终他才落了一个可悲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啊!坚守,不是选定了一条路就一定要走到底。好比开车子,如果在原定的路线上发生了路阻,难道你会死心塌地地等在那儿、不管车要堵到何年何月?想必不会,你肯定会转动方向盘,寻觅别的捷径。这才是聪明之举!条条大道通罗马,人要坚守的其实是那个“罗马”,就像渔夫坚守的要赚钱的梦想一样。在通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我们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要将自己锁在一个永无尽头的圆圈中,直至转了无数圈之后趴地不起。我们要做的是在圆圈的某个位置偏一个角度、拐出去,那么迎接我们的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这就是变通。
人需要变通。变通正是为了抓住机遇,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而机遇往往又会给你添加动力。试想:假如那个渔夫在第一次出海时捕回螃蟹,在第二次出海时捕回墨鱼,在第三次出海时捕回马鲛鱼,那么渔夫的命运又将会是怎样的呢?好的机遇总会给你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前提是你能走出那个永无尽头的圆圈,勇敢地伸手抓住机会。然而,变通不是随意改变方向。
再比如开车,遇到路阻,你总不能看到旁边有通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往那儿驶吧!你总要先看看那条路是否允许机动车通过、路况怎样、往那儿走的路程如何等等。当你都考虑、探查清楚了,再决定改道也不迟啊!变通,就是要识清时务、根据实情,适时适度地拐个弯儿。坚守该坚守的,该变通时就变通。这样的人方为俊杰,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完美!
梦想的坚守
成功往往与苦难相伴,伟大也经常与孤独并肩。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凄风苦雨中坚守梦想,走向成功的彼岸。“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他以生践志,以赢弱的生命为我们营造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精神坚殿,也为我们演绎了直面生存苦难,勇于在风雨中坚守梦想的华丽篇章。正是这决绝的坚守,缔造了一个帝国的昏黄,成就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佳作。
第四篇:规则与变通
论规则与变通
前几日,我被告知我有一份中国邮政的快递在邮局处等待领取。此前我从未尝试过亦丝毫无意于此家快递,只因无良卖家为蝇头小利令我因此颇为周折。先是苦于近日多数课程都在三教,因而不愿远赴北门。幸得某一课程于四教,是以趁课间之际,辛苦跋涉百余米于邮局。尚未得片刻喘息却被无情告知没带身份证不得取快递,当时只觉得是五雷轰顶不省人事。于是我又是报手机号码,又是提供购买记录,总之使尽浑身解数向其证明我就是收件人。结果那人只不屑地回了句:“我知道你就是收件人,但照规定没带身份证就不能领快递。”好歹我也是在天朝顽强地生活了足足二十载,自然晓得没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的。于是接下来我又是吐槽所住之地相距甚远多达百米有余,又是恳求行个方便好人一生平安,真真一个极尽谄媚之能事。然则,也不知那长得跟规则似的胶鞋脑袋究竟是怎么想的,任我怎么软磨硬泡就是丝毫不为所动。终于,一个静静燃烧的小宇宙爆发了。我怨其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给我徒增诸多麻烦,她却责怪我一法政院校学生不守规矩毫无原则。一场无节操的对骂就此狗血的上演。酣畅淋漓之际,我甚至于欲将强行越过护栏自行领取,最终迫于围观的力量悻悻而返。
究竟是我不守规则还是对方不知变通?诚然,凭身份证领快递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快递的误领、冒领行为,但是在已经明知对方就是收件人的情况下依然死守这条规则不放,似乎也不合这条规则本身制定时的本意了。自然,冷静下来想想,那位仁兄也是职责所在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对他再多加责怪,真正应该责怪的恐怕是规则本身固有的缺陷了。
托马斯•莱塞尔曾说过:“一个足够的规范性行为模式的框架,是社会关系能够获得必要存续期限与稳定的前提,也是人类能够在团体、组织和国家中和平共处与协作的前提。另一方面,规范的结构具备一个与生俱来的特有的硬度。那些通过这一硬度所赋予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是以墨守成规、规则的僵化以及对新情况缺乏适应能力为代价换取的。”确实如他所说,就像在司法实践中,“纸面的法”不等于“行动的法”,指望法律条文解决所有问题,并因此而拘泥于法律条文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而人们普遍相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不可避免的,执法中的变通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当法律和现实发生严重断裂的时候。此外,要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其本身必定要求具有合理性,并且能顺应社会发展作出相应调整。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可以说,规则的不应时而变是一大原因。以氮的含量作为牛奶的检测标准,几十年一以贯之,以致添加三聚氰胺成为行业潜规则。多次出口食品被亮红灯已显出这一问题的冰山一角,相关部门仍不做反思,直到引发大规模事故方才考虑修正标准。对规则不断做出合乎时宜的修正,防患于未然,恰是真正变通之道。这样看来,对规则的灵活变通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了。
然而,处处变通规则的现象却又是颇为令人担忧的。在现今的中国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讲规则,他们真正恪守的规则只有一条,即:凡事决不能讲规则。他们对规范、法纪等原则性的东西或疏而通之、或玩而弄之、或绕而避之。规则于他们不过是一种摆设和道具,需不需要规则、多大层面上运用规则完全取决于当时当地是否对其有利。规则被人们具体的情况具体地应用,规则的灵活性和灵活的规则性处处大行其道。在处处变通的情形里,我们看到一个个小丑、一出出闹剧穿梭不停地次第登场,社会为维规和违规进行种种无谓的纠缠和争斗。最终的结局常常是权力、金钱、人情和面子的胜利,牺牲品每每是没有血肉灵性的规范条文。这似乎是较为合情合理的结果,因为在尊崇权力、关系、人情和面子的农业社会中,规则向来没有面子。对规则的变通态度和戏剧化行为亦主宰着整个社会对人的命运的安排:愈是素质低下的“痞子”,愈是容易在各行各业取得较为辉煌的成就。
对规则畅行无阻的变通使我们处在一个日益混乱不堪的环境中,社会亦因此牺牲了公平、安全和效率。“制度是靠人运转的,没有信仰这种制度、乐于配合的人,社会的运行成本、市场的交易成本必将非常高昂”。不遵守规则、侥幸心理、利欲驱动之下的疯狂,我们的社会成本相当大一部分浪费在此。大量的群死群伤事件背后,往往是规则的被漠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刚性的规则是维持现代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础。
不难看出,规则的变通应该有个边界,或者说我们在变通规则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当然,这种关于“规则”和“变通”的平衡是困难的,依靠我们通常说的什么“把握××和××平衡”的原则根本无法实现目的。那种原则的本质上不是在控制灵活,而是制造灵活,本身就是在否定规则。真正的控制仍然是要通过规则,也就是尽管在实际操作中规则被变通了,但是这种变通的规则仍然要能够在规范体系中寻找能够保证逻辑自足的立足点。通过这一过程,灵活就带上了逻辑的枷锁,而不至于随意跳舞了。
第五篇:变通与执着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执着与变通刘晓阁
执着是《孙子兵法》“以不变应万变”的冷静,变通是《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智慧。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材料中所说的:“通也智哉,使复如执子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因此,我们要在执着中学会变通,让变通来实现执着。
只有执着的人生是单调而清苦的,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日子遥遥无期。飞蛾扑火,九死一生,在光与热将对生命顶礼膜拜的灵魂吞噬后,留给我们的,除了可敬,还有什么?蜂死瓶底,气竭力尽,在冷笑的透明魔鬼将“执着”的信仰捏个粉碎之后,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喟,还有什么?没有变通的执著,是作茧自缚,自关成功的门。
只有变通的人生是摇摆蹉跎的,碌碌一生是必然结果。项羽,纵然
是一代霸王,也终为莽夫之名,有勇无谋,学习、学剑、学兵法,只知道变通却不知道执著,终在四面楚歌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我们的,除了惋惜,还有什么?没有执着的变通着,必然是失败的。
执着是变通的前提,变通是执著的途径。三国中的曹操刺董卓,他
执着,但也懂得变通。一旦刺杀败露立刻改口献刀,他了解此条,霸业都需要生命,保命要紧。他的变通有执着的强硬,更有人生的睿智。这样的智慧将会使你的执着锦上添花,才会有更加执着的下一步,执着与变通才会铸就辉煌。
生命的长途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春光明媚万紫千
红,也有寒风凛凛万木枯萎。在生命的寒冬里,让我们把执着与变通结合起来。勾践之国,这对一国之君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他的执着是复国,他的变通是委身吴国。几年辛苦,几年苦计,草席上酝酿出他的复国大业,他成功了。他的人生是执着与变通的最好证明。学会执着与变通,终会走向成功。
执着与变通是一种武器,可以使将士在战场上得胜;执着与变通是
一剂良药,可以使商人在商场上战胜危机;执着与变通是一抹彩虹,可以为学生的学业添上一缕光辉!为了未来,执着吧!变通吧!/
4【教师评论】:基础等级:从内容上看:文章立意符合本次材料作文的材料,开篇题目就亮明观点:执着与变通的关系,且在两百字之内亮明观点,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所以本项为15分。从表达上看:作为以论文,结构严谨:先论“只有执着的人生是单调而清苦的”再论“只有变通的人生是摇摆蹉跎的”又论“执着是变通的前提,变通是执著的途径”最后论“应学会结合执着与变通”结尾扣题,结构严谨。故赋分20分。
发展等级:内容丰富,有文采,有创意,事例详尽,论据充实,论证又很有力。所以赋分20分。
左手执着右手变通贾晓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就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执着,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变通。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执着该执着的,变通该变通的。
执著,驶向成功彼岸的船桨。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由于沉重打击宗教神学,其学说被称为“邪说”。在如此重压下,哥白尼还是坚持真理,毕生不悔。他的《天体运行》一书,以他给教皇的一封信开头。在信中表明了他坚持真理,敢于同宗教挑战的决心。正是由于哥白尼的执著,日心说最终被人类接受。可见,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能为真理而坚持斗争,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执着诚可贵,变通价更高。如果只一味的执著,而不明确方向,不
知变通,只会使自己远离目标,甚至造成不可预料的结果。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到房间里,一圈又一圈的飞舞,有些惊慌
失措。显然,他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飞出房子。不停的飞舞着,最终,这只耗尽了气力的蝴蝶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气息奄奄地落在了桌子上。其实,如果蝴蝶只低飞一点就是敞开着的窗户。然而,它只一味的执着于在房间顶部寻找出路,最终失去了生命。可见,变通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有了目标并奋力执著又善于变通的人,才会更顺利地采撷到
成功之花。
水稻是世界主要农作物,它产量的高低,直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袁隆平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打破了传统的育种方法,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从提出观点到突破技术难关,他执着地勇往直前,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可见,变通与执著是人生旅途中最好的行囊。
正如材料中的执子、通子二人,在执子取不到水的情形下,通子善
于变通并最终取得美酒。倘若通子像执子一样认真而不知变通,他只能空手而归。
所以,我们既要执着又要学会变通。
【教师评论】:基础等级:本文不管从内容还是表达上都比较成功,故赋分38分,从发展等级上看,内容深刻,材料丰富。并且本文的一大亮点是题目,题目新颖别致。很如人眼。赋分18分。共56分。
执著,成功的羽翼乔鹏辉
要嫁就嫁给幸福,要输就输给追求。以血泪之殇纪念千年的执著,创造跨越数亿光年的美丽。——题记
有了执着,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着,孤单
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着,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园的鲜花。正像文段中的执子,抱定了自己的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执著,成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北海的苏武,流放于荒山野原,行
走于枯草寒冰,但他依旧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于心灵深处,他用执着与信念完美的诠释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真正含义。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正是有了执着,人们才懂得了坚韧,学会了不屈。
执著,谱写生命的华丽与壮美。邰丽华,一个活在无声世界的残疾
人艺术家,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顶峰,正是由于她凭借着对艺术的无比热爱与执着,坚持不懈,吃尽千辛万苦,最后为人们展示了绝美的舞姿,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举臂间,勾勒人性的纯洁,华丽的奇迹就此呈现,心灵的震撼不需语言,此时的她已是最美的存在。执著,在无声无息处彰显生命的华丽与壮美。
执著,铸就心灵的自信与乐观。东晋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靠的是
“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执著,他找到了适合自己心灵的栖息地——田园,之后用毕生的精力去修补这个心灵的堡垒,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难得的安逸与清静。执著,是心灵的田园,为心灵的取舍指明方向,心灵的自信与乐观也就此产生。
执著,在外面看来是一种强悍,从内心看来是一种无比的智慧。生
命因执著而坚韧壮丽,心灵因执著而自信乐观。争渡,争渡,执着一生,光焰无数。
【教师评论】:基础等级:本文题目直接紧扣材料,中心明确,文章结构严谨,先写“执著,成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再写“执著,谱写生命的华丽与壮美”,最后写“执著,铸就心灵的自信与乐观”。开篇点题,结尾扣题。结构严谨。38分。发展等级:文章各个分论点上采用排比段进行论证,很有文采。故赋分15分。共53分。
教师下水文:
那一枚外圆内方的铜币
无意间,拾到一枚外圆内方的铜币,令我遐想连篇。
那方,就是做人的正气,那圆,就是处事的老练。那“方”,就像生铁一样,一拗就容易断,正如材料中的执子,坚持了“真”理,却无功而返;过 “圆”,也许一时能够占到便宜,可长期的圆滑,谁还愿与你交往。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既要有执子的执著、正气,又要有通子的变通、灵活。正如那枚外圆内方的铜币,用圆滑的外表包裹着内心的执着方正之气。
打开精美的史册,插上飞翔的翅膀,我飞越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执著的精神,历来为国人所称道,结果是那纵身一跃,化作清泉的悲凉。除了赞誉,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心酸和凄美。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南宋的一个报国的英雄,空怀一腔报国志,《美芹十论》无人问,他的追求和固守,留给人们以悲壮和愤慨,“可怜白发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在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东坡豪情万丈,坚持报国的志向,可最终由于乌台诗案,使他一再遭贬,“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选择了 “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用变通诠释了生活的不幸,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谁要拦截陈毅同志的汽车,我马上挺身而出。你们谁要冲击会场,我就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门口,让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在文革中,一向温和诚实的周恩来,为了保护陈毅挺身而出,这是一种执着,一种变通式的执着。正是由于总理的变通式的执着,使文革中很多人幸免于难。他曾抄《西厢记》中的唱词“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可总理做到了,他用他的行动,在人们心中树了一座光芒四射的丰碑。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邓小平主席抱着富国强民的执著,走出了创新变通的道路,使中国走上了世界民族之列。
如果执着是心灵的坚持,那么变通就是外表的洒脱;
如果执着是精神的坚韧,那么变通就是心灵的自由;
如果执着是内在的品质,那么变通就是外在的方式。人生需要坚持不懈的执着,更需要灵活自如的变通,正如那一枚外圆内方的铜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