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现体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控制论;发现体育理论;田径
论文摘要:根据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发现体育模式的理论,对在体育教学中发现体育模式的应用进行论述。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非常活跃,广大体育工作者对教学改革表现极大的热情,诸如主动式教学、程序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改革中也应时刻铭记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绝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针对我国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必须让学生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而发现体育教学模式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是被广泛接受,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到实践中去探索,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达到学得深、学得透的效果。本文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状况,在田径技术课的教学中对发现体育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实验的对象和方法
1.实验的对象
以初二(2)、(3)班的36名同学为研究对象,(3)班18人为实验组,(2)班18人为对照组。
2.实验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淡化运动技能的快乐教学,课堂以游戏竞赛为主。实验组采用发现体育教学模式。该程序为:设问激疑—探索体会—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测验。实验组平均身高为168cm、平均体重63.6kg、50米跑平均8’’
3、立定跳远212cm,对照组平均身高为169cm、平均体重66.2kg、50米跑平均8’’
2、立定跳远213cm。测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身体条件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1)学生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期末进行了两次考核,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发现体育模式进行教学,期中测试两组技术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期末测试时两组的成绩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2)激发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发现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会了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在中学开展发现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能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获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能力,积淀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爱好,从而延续他们锻炼兴趣和健身习惯,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正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载体”和“途径”,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2.分析
改变教法,教给学法
(1)目标——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练习实现。例如在投掷单元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目标地去投掷沙袋,有信心地去用实心球挑战对手,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需要区别对待的因素。所以,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场地,在操场上画出直径为1米的圆若干个作为投掷目标,这些目标与投掷线的距离最近的为4米,最远的为9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场地进行投掷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尝试哪种投掷方法能投中最远的目标。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在阶梯状的场地内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练习。
(2)问题——让学生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在接力跑技术的教学中,有的同学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交接棒时掉棒、两人相互碰撞……为了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问题。果然,在比赛过程中,有的学生问:“老师,有的同学为什么边跑边换手握棒?”还有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等到接棒的同学拿住了我才能松手?”……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迎面接力时怎样交接棒,可在相距5米的两端放两个标志物,标志物的后面各先站一个人,一人接棒,一人交棒,经过两人的反复练习,学生的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有了正确的技术概念再进行比赛,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疑难——让学生剖析。当学生对一些动作概念不明确或不理解时,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讨论,认真剖析,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如跑步的摆臂动作,许多女生不能按照动作的要领来完成,有的上臂不动小臂动、有的是直臂摆动、有的是左右摆动,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可让学生看正确的动作图解和示范,对比自己和同学的动作,然后进行剖析讨论,最后总结成:放松肩部,以肩关节为轴,带动小臂前后摆动,前摆不超过肩,后摆不超过身体。学生根据教师总结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很快纠正了错误动作。
(4)过程——让学生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创”。如在跳高技术部分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标杆、自己的书包凳子、体操小垫子来设计跳高的游戏。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把橡皮筋用凳子拉成不同高度的三角形、四边形、直线形,有的把垫子摆成不同的姿势,或平放、或竖起、或折叠,然后大家在上面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的接力比赛。在学生尽情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度”的问题,不要因为教学任务完不成就让学生停下来,也不要让学生练烦了再停,而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提醒学生看看教师是怎样做的,从而让教师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法——让学生归纳。学法指导早已被大家高度重视,学生要真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学会归纳学法,然而归纳学法绝非易事,须有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如在弯道跑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在弯道跑时,如果我们仍按直道跑的技术要领进行练习,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学生:如果仍按直道跑的技术进行练习,只能做直线运动。弯道跑必须克服直线运动的惯性,改变运动方式,从而改变人的身体姿势,才能沿着弯道跑。
教师:那么弯道跑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与直道跑的身体姿势,脚的落地、摆臂动作有什么不同呢?
(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6组,一二组进行弯道跑,三四组进行直道跑,五六组既进行直道跑又进行弯道跑,让学生亲身去实践)
教师: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与分析,同学们真正弄清楚了弯道跑与直道跑的区别,希望大家能较快地掌握弯道跑技术。
三、结论与建议
(1)发现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较难动作的质量,加速掌握动作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发现体育教学模式通过转变学习模式,学生学会了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对问题进行剖析,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3)发现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只是一个初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个实验工作还不够全面,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赵大悌,等.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于提高[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2]王德平,等.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北生,等.教学艺术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在简要阐述了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从分层教学模式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问题。
关键词 分层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分层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实际上就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在认可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并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立不同的评估体系,以此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同时其又充分的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佳的发展的一种范型,其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目前,很多任课教师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统一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和考虑,导致很多学生因为体育学习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性差、学习的难度不适合自己等原因,不喜欢体育课,从而也因此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完成和实现。而分层教学模式,则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很好的克服了传统统一体育教学所无法解决的两极分化的问题,对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新课标强调,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要注意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进行体育实践。而分层教学模式恰好符合上述的要求,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原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确保因材施教的切实落实。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模式的上述特点充分契合了新课标的理念,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十分有益的。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随着近些年我国《全民健身纲要》的广泛推行和深入实施,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而对于终身体育来说,其核心就在于,如何按照终身体育的理论来安排自己终身的生活和学习行为,这也就是说,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并不是随着学校体育学习的结束而结束的,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行为。
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任课教师能够科学恰当的应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与之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小组,为其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快乐,有助于学生良好的体育体验的积累和体育情感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要点分析
为了确保分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重视学生分层的科学性。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切忌盲目分层或者是分层的标准过于单一,否则不但无法充分的发挥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成效,还会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例如:如果在分层的过程中,简单的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就很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负担。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正确的分层应该是按照学生的个性爱好、性别、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学习能力等等进行科学的划分,科学灵活的应用兴趣分层标准、身体素质和技能分层标准、项目分层标准等多种形式。
其次,重视学生分层的动态性。任课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课教师应注意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对学生的分层做出及时的调整。例如:如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有了一定的进步,就要及时调整到较高的层次,如果某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消极懈怠或者是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出现了落后的情况,就要及时的调整到较低的一层。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始终处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应注意在利用分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技巧的应用,例如:在需要按照身体素质技能进行分层时,就应注意不要公开化,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孝军,李莉.论分层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J].教学与管理.2010(03).[2] 杨亮.高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管理工程师.2011(01).[3] 李鑫星.分层次合作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深化学生对动作技术概念和体育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探讨和研究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改进以往传统教学中所未触及到的方面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体育教学也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让体育教学有了崭新的一面,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来进行教学,学生在模仿和练习中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由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就很难将完整的动作呈现给学生,这也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些腾空、翻转的技术动作,在教师的示范中,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而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在此过程中,过多的讲解和示范可能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不太理想的现象。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可能得以解决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和学生一瞬间很难看清楚的技术环节,通过各种手段将复杂的技术以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认识,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改进了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在现代教育改革趋势下,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它的出现与运用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几年来,大家都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运用,而体育这门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性,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考虑它的辅助性、合理性。其一,在进行教学计划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根据天气的变化,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在实践课中,如遇到雨天,可以改上室内课,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准备好的课件或通过网络下载的教学内容放给学生看,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体育课遇上雨天就成为枯燥的自习课。其二,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髋等动作,这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难点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也比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的目的。其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育知识不再是单一的,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的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兴趣的力量也是巨大的,作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各年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学习的目的。
以往的体育课都是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引不起学生兴趣,而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就截然不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通过画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是生动的、直观的印象,教学中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传统讲解示范的效果。另外,还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可将室内课改欣赏课,给学生播放精彩片段等内容,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的呈现方式,强化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
对动作的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在现代信息技术中,把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变动为静,变快为慢,有利于学生理解那些比较复杂的、抽象的动作和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讲授短跑动作之前,播放一些重大短跑比赛的场面,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向往的氛围之中,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入情入景,学生能很快了解短跑技术的全过程,并且乐于学习和参与其中,效果自然比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过程更优越。再如,教广播体操时,通过图片、录像、录音等信息技术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可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在录像直观的情境中,了解广播体操的完整动作,然后分解教学每节、每个动作,或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学做每节动作,整套体操教学完成后,再让学生观看完整录像,与录像中正确动作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套广播体操,无形中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能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要求。
五、借助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
在体育教学当中,学生除了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外,还要学习一些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和体育竞赛等方面的知识,相对于室外课而言,这些内容都是非常适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如今网络如此发达,知识广泛普及的信息时代,在网络中进行搜索和有针对性的选择,现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点进行教学,能够使得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的看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我们的体育课堂里去,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视频等多媒体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将教学过程与娱乐融为一体,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对现代体育教学工作提出的一个新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实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一、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十分必要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现是要依靠多媒体教学平台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它的教学场地是需要在室内进行,而小学体育课的大部分教学场地是在户处,也就是说体育课是无法在室外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就给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自身完善信息素质的问题。
多年来,本人尝试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方位信息应用于体育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图、文、声、像相结合,教学效果更明显。并且,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备课过程发现的问题随时修正,课后可以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进行修改补充,达到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人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完成了两个课件,一个是《篮球简介》这是一堂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技术介绍篮球的起源、发展及比赛场地、规则、竞赛要求。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成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内容,将启发性、趣味性、知识性、针对性融为一体,使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比以前在教室里只靠教师讲,粉笔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另一个是《篮球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这是一堂室外课的内容,通过先期给学生们进行多媒体信息讲解、演示,在上实践课时,学生们掌握技术的能力大大增强。经过这两次的教学,笔者感受到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在理论课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一些抽象的具体化,把一些枯燥的生动化。通过视频、音效、动画让学生在娱乐的心情下增长知识。
在实践课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先期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分解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这样在实践中,教师再稍加讲解示范,便会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在现代教育改革趋势下,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它的出现与运用正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发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近几年来,大家都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运用,而体育这门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性,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应考虑它的辅助性、合理性。
其一,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根据天气的变化,在课时计划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在实践课中,如遇到雨天,可以改上室内课,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准备好的课件或通过网络下载的教学内容放给学生看,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体育课遇上雨天就成为枯燥的自习课。
其二,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投掷项目中,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俯卧式跳高的转髋等动作,这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难点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也比较容易抓住动作的关键,突出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教学过程的目的。同时,学生练习的时间得到保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加广阔的知识面,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育知识不再是单一的,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当然,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部分体育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影响着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室内体育活动场地的缺失,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的进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信息技术已走进校门,进入课堂,只有明确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使之成为一种教学工具,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形式,才能适应当前现代化体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
三、对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优化的思考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教师通过合理、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功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2、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信息技术这一特殊工具,是一种为了更好完成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手段,而这并不等于说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实质上是在体育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而并存。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需要在设计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时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时机,避免“为用而用”、“过渡使用”所造成的主次不分合影响目标完成。
3、制定优化政策,推进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各级有关部门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管理,建立起相适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中,要从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出发,做好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逐步使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达到科学与规范的要求,全面推进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谈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来源。甘肃教育、2013(2)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的讨论。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
信心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姓名:单位:盘锦市大洼区新兴学校电话: 刘 帅 ***
第五篇:课堂体育社会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5所高校各抽取学生166名,教师l6名进行问卷调查,对课堂体育的各因素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课堂体育能使他们学会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从而使他们形成优秀的社会品行和良好的个性.
关键词:课堂体育;社会化;大学生;个性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学习积累社会知识技能、发展和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在高校人人不见得是以个体的社会化为目的去接受教育的,但课堂体育却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它赋予了大学生成为社会成员的舞台.因为课堂体育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活提供他们共同需求的行为方式、规范,而且还可以使大学生学到其它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并适应社会。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立意抽样的原则,在江西省5所高校各抽取学生166名,教师16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了文献法、专家调查法、问卷法和相关测量法.
2研究结果
课堂体育的各因素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定大学生对个性的取向表现(Yl—Y4)作为学生个性层次的指标,探讨了课堂体育各因素(xl—x9)对个性层次的影响和关联.由通过调查问卷所作的相关图(图1)可知,)(5和这2个因素均为对Y影响最大的因素.而x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3.1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个性的概念
个性并不是社会环境的消极产物,而是人们在掌握社会经验和改造周围现实的活动中通过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内部世界体现出来的.这些内部世界系统使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程度的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和改造,因此,个性也是人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动力系统,其实质是一种内驱力.
3.2个性和课堂体育社会化的关系
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热情、坚定、果断,有的人冷漠、动摇、懦弱,有的人固执、自信、骄傲,有的人优柔、谦和、自卑.这些个性的形成与课堂体育的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能够发现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个性、能力与气质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课堂体育社会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由于参加课堂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反复进行的倾向比较强,所以给予个性的影响是很大的.调查结果表明:从小时候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的经验,在成长以后能够促使其积极地参加课堂体育活动,而且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体力、技能、勇敢、果断、灵敏以及聪明、机智等品质,可以在同年龄群体中受到较高的评价.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体育运动对促进个体地体力与技能的提高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此带来的成功、喜悦、满足、赞誉,肯定也是常见的,因此能促使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3课堂体育社会化中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3.1自我意识.课堂体育中的学习场面,涵括了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行为,同时也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体力和技能来参与其间,有很多机会发现自己体力差、意志薄弱、心情矛盾等弱点,同时更有很多机会可以发现自己个性中出色的部分.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弥补自己不足,巩固提高自己长处,是运动场面赋予每个学习者的课题;而从深刻的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开始,向更高层次的自我提高前进,又正是课堂体育学习场面所具有的动能,促进自我意识形成的结果.
3.3.2群体约束.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提高的动力之一,是群体所具有的促进个性形成的一种重要功能.一般来说,个人的某种行为倾向,常常是在群体中被评价的,有时得到支持,有时则被否定.在体育学习群体中,良好的体力和技能、机智和勇敢等品质受到较高的评价和赞赏,受到激励,反之,则受到排斥或忽视.在大学生的各种需求中,对社会参加和社会承认的需求表现得特别强烈,因此,体育学习群体的成员,为了取得与自己相适应的地位和角色而不惜花费功夫,这是普通的常识.而在群体活动中,不遵守群体规范的行为,将受到比较严厉的制裁或惩戒,所以绝大多数成员都能遵守群体规范,与群体保持一致,接受来自群体的约束.这些约束迫使成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某些特性.
3.3.3主体的积极性.在体育活动中,促进个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既要接受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可以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整,以便更加积极、自觉地去参与,达到体质增强和技能提高的目标.由于反复持续的努力,人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并自我克服、自我超越,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这就是主体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设定具体的目标,如跳过一定的高度、完成一定难度的动作、重复熟练的身体练习,再加上内容与方法的完善,坚持努力,效果会是显著的.这种效果不只是停留在体质与技能的水平上,由于不断地向各种困难作斗争,培养出了顽强、果敢、努力进取的精神,这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建议
4.1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设定阶段目标
课堂体育可以在总目标的前提下,设定若干中间层次的目标(子目标),每个中间层次的目标又可分为若干具体的阶段目标,使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去达到总目标.当达到一个子目标时,又有一个新的子目标摆在面前,从而唤起学习者不断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取的欲望.
4.2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强调反复持续的努力
为了达到各个阶段目标的要求,强调反复持续的努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无法期望达标的.
4.3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采用练习、测验、比赛的循环方式
为了达到目标,有必要选择适当的伙伴或对手.采用从练习开始,经过模拟测验、练习比赛,最后正式测验和比赛比较理想的.每个阶段目标的实施都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构成循环.
4.4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通过群体活动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课堂体育学习既是一种个人的全面的活动,也是一种群体的共同活动.就群体活动的意义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并通过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给个性施加影响.
4.5在课堂体育社会化中要尊重自主性与创造性也就是尊重个性
在教师的计划中要留有适当时间作为自由练习时间,当然,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们自己组织练习,这种场合下的课堂气氛是充满活力的,人际关系是协调的,群体的团结是有力的,像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