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0:4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古神话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古神话教学设计》。

第一篇:上古神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产生的过程,精卫填海。

2.掌握三者产生的先后顺序和文学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神话产生的过程。

2.续讲精卫填海的前后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讲神话故事产生的原因,以前的人们出去打猎,突然响起了雷声,把猎物吓走了,大家都非常害怕,胆小的不敢出来,胆大的就出去打猎(去寻找原因),这时他来到山顶,又爬到树上去问天--“你为什么打雷?”话音刚落,垮一个闪电,把他劈成了非洲小伙,小伙觉得不能这样冒失,万一答案没问出来,命都没了咋办,但又不能空手而回呀,不然怎么交代,小伙为了解决大家心中的疑惑就编造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神话产生的原因--因为当时科技水平和劳动力都非常低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无法解释自然所产生的现象,他们非常恐惧,只能通过一些故事来解释他们心中的疑惑。

最后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雷、电、风、雨产生的真正原因。

上古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针对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创作。

2、讲述盘古开天神话故事

1.学生试讲,老师做补充

2.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3.鼓励学生写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3、神话与迷信的区别

神话---积极向上的迷信----消极颓废的4、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5、布置作业。

第二篇:《上古神话》教案

《上古神话》授课提纲

○自然界处处有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风有风神,水有水神,火有火神;雨有雨师,旱有旱神,雷有雷公,电有电母。日神叫羲和,月神叫嫦娥,风神叫飞廉,水神叫共工,火神叫祝融;雨师叫屏翳,旱神叫女魃。(黄帝之女)

○动物界个个似神:【祥瑞四灵】 麒麟、凤凰、龟和龙

麒麟:身体像鹿,遍体披着鳞甲,头上长独角,脚像马蹄,尾像牛尾。历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有德性的仁兽,是太平盛世的象征。“麒麟送子”:象征有出息的子孙,祈望早生贵子、家道繁荣。

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综合了许多鸟兽特点想象出来的形象。雄的叫凤,雌地叫凰。标志着吉祥、太平和政治的清明。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后来在民间代表着吉祥和喜庆。龟:在四灵中是惟—存在的动物,也是动物中寿命最长的,认为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象征健康长寿、国运久远。在古代,每当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

龙:牛头、鹿角、兔眼、鹰爪、蛇身、狮尾,通身还长满了鳞甲,是由多种动物复合而成的。龙能在地上行走,能在水中游弋,能在云中飞翔,充满了无穷的神力,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螯龙,无角曰离龙。

○始祖人人为神 【三皇五帝】

公元前29世纪至前22世纪,这些领袖被后世认为是圣明和道德的典范。1.三皇

伏羲氏教人钻木取火,“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兴交易之道。

神农氏-又称炎帝。五谷帝仙,发明了农耕技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2.五帝

①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

②颛顼:黄帝之孙,号高阳氏,九黎族的首领。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

③帝喾:颛顼之侄,号高辛。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元妃姜嫄生一子,名弃,又名后稷;次妃简狄生一子,名契,契为商族(商朝)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一子,名尧,即帝尧,也称唐尧;次妃常仪生一子,名挚(也作“鸷”),即帝挚。

④尧: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号为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为唐尧。在位百年,有德政,常征求四岳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设立多项政权组织,要求荐举贤人,加以任用,后让位于舜。

⑤舜:名重华,又称虞舜,建国号有虞,故称有虞氏帝舜,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唐尧女儿的女英和姐姐娥皇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

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

一、上古神话的起源和流传

古代神话是远古人类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古代神话产生的背景:

① 人类在其童年时期的天真幼稚 ②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恐惧 ③“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中国小说史略》

【神话和传说】

共同点:在现实基础上产生,以幻想和想象为主,为集体的口头创作。

不同处:神话:①虚幻 ②神 ③时间早 ④人与自然的争斗 传说:①有历史的影子 ②人 ③时间晚 ④人与人的争斗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神话极为丰富,但不少都失传了。今天只散存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文献中的零星片段。

二、上古神话的类型 ㈠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百里。(《太平御览》卷二引徐整《三五历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女娲的传说】

“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1.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2.女娲造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

㈡洪水神话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天帝知道了,就将“息壤”收回,并处死了鲧。三年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了,生出天神禹。禹决定像他的父亲鲧一样去治水,杀死了引起水灾的魔神共工的部下无支祈,禹主要的办法是疏通河道,许多神知道后,都愿意出一份力。

禹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启,治水期间,禹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经过了十三年,禹终于将大水治理好。(堙塞的具体方法应该是加高河道的堤防,类似于筑土围子一样的方法。所以,在历史传说中,鲧还是城郭的创作者)

㈢战争神话 【阪泉之战】

黄帝与炎帝是中原的两个大部落的首领,分别兴起于相距不远的姬水和姜水,他们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战于阪泉之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

【涿鹿之战】

大约5000多年前,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发生了一场雷霆万钧的战争,交战的一方是中原地方的部落首领黄帝,另一方是东南地区的九黎族酋长蚩尤。

蚩尤有81个兄弟,长相颇为奇特,他们率领九黎族一路进攻,直到涿鹿。黄帝联合炎帝,指挥一支以虎、豹、熊、罴为先锋的部队迎战。蚩尤兄弟都生得铜头铁额,不怕击打,而且所用武器也很先进。黄帝截断江流,准备水淹这些抗打击的金属怪物,为此,他特命部将应龙准备施雨。但蚩尤先下手为强,请来了风伯、雨师,刮起大风,下起大雨,阻止了黄帝的行动。黄帝初战不利,不禁仰天长叹。

天帝派来九天玄女、旱魃帮助黄帝作战。旱魃大喝一声:“魃!”立刻阳光普照、大雨停止。玄女敲响用独角牛的皮做成的鼓,敲一下,声震500里,蚩尤被震得魂飞魄散。

蚩尤也会作法,他布起了大雾,霎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黄帝的部队迷失方向,不辩敌我,自相攻打,蚩尤乘机逃走。

双方再战,蚩尤又布起大雾,哪知黄帝早已叫大将风后按照北斗星杓指示方向的原理造出了指南车,黄帝部队在指南车引导下,直捣敌方大本营,出其不意捉住并处死蚩尤。蚩尤的长相极为奇特,是个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只眼睛,八个脚趾,头上有角,耳鬢有戟,身上还有翅膀,能飞空走险,能吞砂咽石,能说人言的怪物.这样看來,他的骨胳外壳都应该是金属制造的.头上長角,是不是天线呢?四只眼睛,是不是光学测管?八只脚趾应该是运行裝置,可进退自如.吞砂咽石,大概是在采集矿物,就地化验,熔煉?有翅膀,当然是可以起飞和降落.这么看来蚩尤岂不是超级智能机器人?

㈣英雄神话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ya貐yu,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xi于桑林。——《淮南子·本经训》

后羿是一个神射手,也是弓箭的发明者。臂力惊人,箭法超群。后羿凭借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

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来。当他还想再射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太阳,大地将一片黑暗,人类难以生存,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海外北经》)

“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于是推选“夸父”去追赶太阳。路途中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纹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一粒小石子投向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想把大海填平。

第三篇:上古神话《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整理后)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

2、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像修改神话。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教学重、难点

1、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

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新课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请同学们浏览屏幕上中国古代神话的几个片段。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教师:说起女娲,同学们可能并不陌生,能说说你看到过的有关女娲的神话名称吗?学生:说(如精卫填海、黄帝的故事、女娲补天等);师:今天我们重点欣赏《女娲造人》。

二、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

1、自由朗读课文,与作者对话。

①“我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请你们到《神话故事新编》里去看看,期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作者:袁珂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尽快给作者回应。(要点: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

②“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作者:袁珂”这是作者听了刚才同学们的评价后反应,那就让我们把生动的故事情节先复述给班里的同学听听,好不好?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1、看课文,做好复述准备

2、一位学生复述 学生评议

教师补充:自我对照,课外改进后说给你们的朋友或父母兄妹听听。

三、师生共同探究课文的魅力。教师引导:

这篇课文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它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再围绕“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课文,以获得更大的收获,并运用一些学习技能。(1)鲜明的人物形象。(方法指导: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美好的情感。(方法指导:先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学生阅读、圈画、思考、归纳,做书间笔记。四人小组交流与讨论。全班交流与讨论。

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小结发言:借助想像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像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像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和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活泼、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等。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故事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合情又合理的想像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你能抓住这个亮点,借想像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吗?

四、想像力训练

教师:现在请你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或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说你编的《女娲造人》,与袁珂编的课文比一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一人准备发言,一人补充,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

教师适当点评学生的发言。我们的想像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像力,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我们放眼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进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能说说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吗?(如上帝造人、古猿说、海像说、外星人说)教师推荐阅读:《伊甸园里》请同学们说说同样是神造人类的神话,中西方有没有区别。

第四篇:浅谈中国上古神话的演变(定稿)

浅谈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摘要]神话是上古先民的重要作品,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古代神话也在不断的演变,其间出现几种值得注意的趋势:由于部族融合而出现的系统化倾向,包括追求谱系的完整、故事情节的完整、场面的完整;由于受欲望驱动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神灵从封闭状态中走出来,与世人日益接近,也像人一样充满欲望;由于受哲学理念影响而出现的哲理化倾向,这些哲学理念既有五行学说,又有阴阳学说、精气说、物物相生观念、天人合一等古老的哲学思想;由于理性的强化而出现的历史化倾向,把“神”人化,把神奇怪诞的传说作出一番看似合理的诠释,去掉神灵的超人因素。

[关键词]演变趋势;系统化;世俗化;哲理化;历史化;

[Abstract]: myth is the ancient ancestors of the important works, after a thousand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ancient myths is in constant evolution, during which several noteworthy trends: the emergence of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tribal tendencies, including the pursuit of the complete spectrum, the complete story, and the scene of integrity;due to the desire to drive the emergence of secular trends in the spirits come out from the closed state, with the world ever closer, but also like people, full of desire;due to the impact of philosophical ideas the tendency of philosophy appears, the philosophy of both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there are yin and yang theory, refined gas, said raw material phase concept of Heaven and Man and other ancient philosophy;strengthen the rational and the tendency of history appears to “God” man, the legend of the magic to make some bizarre interpretation plausible, remove the gods Superman factors.[Keywords]: Evolution trend;systematic;secular;Philosophized;history of;

神话是远古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类自身通过幻想所作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既表现人对自然的顺应,又反映对自然暴力的反抗和征服,它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人间英雄的业绩,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类自身的困惑和理想。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中,古代神话也是在不断的演变的,也正是由于古代神话的出现才衍生出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古老文明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神话大致经历了从灵性到神性再到人性神话的不同阶段,但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不断改造、加工,逐渐失去了本来面目。因此,上古神话并不是停滞、固定的,而是发生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出现多种倾向的,从而也使中国古代神话发展横向多元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基本的趋势。

一、因部族融合而出现的系统化倾向。

在古代神话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追求完整,使神话出现系统化的倾向。“神话演变过程中追求完整,一是指谱系的完整,这个谱系既有血缘关系方面的,又有发明创造方面的系列。”[1]86在各个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已有的祖先神话也随之进行整合,于是出现了许多先前不曾有过的神灵谱系,许多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神灵被整合在一起,说成是出自同一祖先,于是出现了完整的谱系。由于黄帝集团在各部族中居于优势,于是,许多其他部族的祖先神都成了黄帝的子孙。完整的神灵谱系的出现,标志着祖先神话的系统化已经实现。例如《山海经·海内经》写道:“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颛顼是楚族始祖,和黄帝基本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属于不同的部族。可是,在这个谱系中,颛顼成了黄帝的重孙,他们之间在血缘上一脉相承。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许多部族的祖先,都被说成是黄帝的子孙,其中包括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

“中国上古神话演变过程中的系统化倾向,还通过另一种途径得到实现,那就是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探究事情发展的因果率。因此,对原有神话材料进行加工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完整情节的连续性故事。”[2]87《淮南子》中的许多神话就是如此。《淮南子·览冥训》中利用对女娲传说进行整合,创造出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同时,它又为后来产生的伏羲、女娲准备了条件。但是《览冥训》的主要角色是女娲,但又隐约地提起伏羲,这就有意无意地把两位神灵联系在一起,后代有关伏羲、女娲为夫妻的神话,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通过对连缀零散的原有神话而使它具有系统性,创造出具有连续情节和完整场面的神话。

二、受欲望驱动而出现的世俗化倾向。

“神话中的神灵,通常是与世隔绝,或是与世人疏远,人神之间的距离很大,交往的障碍甚多,因此,它们也就神性十足,人们无法或是很难接近它们。人是受欲望驱动的社会存在物,先民即使对于他们所敬畏的神灵,也要千方百计地接近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使神灵世俗化。拉近人和神的距离。原始神话中的西王母是与世隔绝的,在这一阶段中,西王母的形象还是一个兽、人、神的混合体,人神的性质还很模糊。””[3]109她居住的玉山为弱水所环绕,外面又有炎火之山。常人根本无法到达她的住处,为她取食的是三青鸟。西王母作为刑杀之神,以这种远离人世的方式保持她的尊严。然而,先民不甘心与这位女性神灵永远处于隔绝状态,希望有机会和她交往。当西王母神话摆脱了原始的混沌性,进入文明化时期时,不论从西王母的形象、功能还是从其周围环境来看,西王母已完全人性化。《穆天子传》卷三记载的周穆王和西王母交往的场面,是西王母形象世俗化的开端。她接受周穆王赠予的白璧玄圭,以及高档丝织品,参加周穆王为她举行的宴会。她还与周穆王以歌谣相唱和,西王母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她非常珍视和周穆王的相聚,已经流露出世俗的凡心,虽然还谈不上两情相悦,但已经是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之情,这是只有人才会有的感情。尽管其中并没有从正面来描绘西王母的形象,但从她和周穆王赋诗交欢的情景看,也是雍雅和平,大有王者的气象。这说明西王母身上的兽性已完全没有了,只保留并扩大了她的人神的性质,即已成为一个“人王化”的神了。西王母神话发展到这一阶段,被道教彻底得改造利用了。“西王母的形象、功能及其周围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实际已经实现了由神话向仙话的转变。“西王母会见汉武帝的故事,是这位女性神灵进一步世俗化的表现。” [4]110

“西王母是山神,属于昆仑神族。河伯则是黄河水神,也是昆仑神族的成员,它在演变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5]110《山海经·海内经》:“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穆天子传》卷一:“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这些都是有关河伯的神话。河伯原居于深三百仞的从极之渊,临近昆仑神境,远离人间,他驾乘两龙,神性十足,但后来河伯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不但躁动不安,而且欲望充盈,成为“风流浪荡之神”。

“神灵世俗化的过程是在人的欲望驱动下逐步实现的。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有七情六欲,这是人的现实性,也是它的丰富性之所在。先民有和神灵相接近的欲望,他们在向神灵靠近的过程中,又把人的耳目口腹之欲、喜怒哀乐之情赋予神灵,使神灵从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这样一来,在上古神话的演变过程中,神灵就认为地世俗化了。”[6]110

神话演变所伴随的世俗化倾向,使神灵和人的距离日益拉近,直到最后把神灵融入人的行列。

三、受哲学理念影响而出现的哲理化、宗教化倾向。

神话本身含有一定的哲理。后世思想家为宣扬自己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或伦理道德观念,常将神话改造为有所寄托的寓言,神话便哲理化了。

比如庄子常把植根于原始思维的神话,加工改造为别有寄托的寓言,宣扬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和“天道无为”的主张。

古代神话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体现了中国神话的哲学化和宗教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哲学理念参与神话的演变。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它的起源很早。原始神话在演变的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五行学说的影响。原始的太阳神话是说太阳由乌负载,在天空中运行,在若木等神树上栖息。到了《楚辞·九歌·东君》,太阳神是以屈原笔下“青云衣兮白霓裳”---人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太阳神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装束呢?王逸写道:“日出东方,如西方,故用其方色为饰也。”按照五行说的划分,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太阳升于东方而落于西方,显然屈原是按照五行说对方位和色彩的搭配塑造太阳神形象的,是以哲学理念为内涵的。按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说法,蓐收本是少昊氏成员,主管金属冶炼和工具制造,死后作为金神加以祭祀,是祖先神兼金属管理神。在《国语·晋语二》中,蓐收却是:“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这和原始金神大相径庭,为什么按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说法,蓐收本是少昊氏成员,主管金属冶炼和工具制造,死后作为金神加以祭祀,是祖先神兼金属管理神。会如此呢?也是五行说渗入的结果。按照五行说的划分,西方为白、为金、为虎、为刑杀,把者几种因素加以整合,蓐收就成了半人半兽、凶恶可怕的神灵。

中国古代哲学既有五行学,又有阴阳学说、精气说、物物相生观念、天人合一等,这些理念对神话的演变都有影响,《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神话就是在物物相生观念支配下衍生出来的。鱼变成鸟,渗透的是物物相生、生命一体的观念。在探讨神话的哲理化倾向时,必须透过表面的物类事象发掘其中的哲理。神话通常借助于形象传达理念,哲理潜藏在物类事象中,有时不是公开出现,因此需要认真的体味。

神话与原始宗教犹如孪生兄弟,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含有宗教的因素,易为宗教所利用。神话流传为仙话,就是神话宗教化的主要表现。西王母和月亮神话逐渐演变为仙化,是神话宗教化的典型实例。

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位主管上天灾厉及五刑残杀的半兽半人形神,面目狰狞,粗蛮鄙恶,浑身上下充满原始的野性。但经过道教的改造,西王母一变而为“得道”的“真人”,再变而为“仙人”《汉武帝内传》记:“西王母与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原是神话终于演变成道家方术之士的仙话。月亮神话的演变亦颇引人注目。“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这一记述尚基本保留其部分原始面貌,但后来却演变为“嫦娥奔月”的仙话。成为方士宣扬炼丹、服药、成仙、长生的故事。

同时,中国古代神话与中国当时的哲学思想相结合,在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的宣扬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儒家思想中,儒家学者就将其思想与中国古代神话相结合,借助神话的力量宣传其思想的精华。而在宗教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宗教历史的地位渐渐加强,而佛教为了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就积极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使佛教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神话相结合,以促进佛教在中国历史上更大的发展。

四、理性的强化而出现的历史化倾向。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当作史实看待。中国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在历史化的过程中,神话的幻想性往往遭到历史理性的删削和改造。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在神话的历史化中大刀阔斧。

上古神话由于理性精神的自觉而出现了历史化的倾向。原始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所以出现的神灵往往半人半兽的形象,显得荒诞怪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理性精神的强化,尤其是奠基于周代的礼乐文明,必然和原始神话的粗陋野蛮发生矛盾,这样一来,神话的历史化倾向就无法避免。“神话历史化倾向的第一条途径是实现神灵的角色转移,把神灵变成社会角色。历史化倾向就是把自然界的神灵变成社会角色,去掉它丑陋的自然属性,赋予人所具有的社会性。”[7]88《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的夔本身是雷神,能发出轰鸣的雷声,能兴风作雨,而且形状怪异,只有一只脚。到了《尚书·尧典》中,夔成了尧舜时期部落的典乐之官,他自称:“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夔这位自然界的雷神已经社会化、人格化了,成为尧舜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神话历史化演变的第二个阶段是从形貌上和生理功能上对神灵重铸,把它改造成人。夔在原始神话中是以牛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它的形象是丑陋的、怪异的,只有一只脚,非常怪异,因此,引起世人的困惑。《国语·鲁语》记载,有人向孔子提出夔一足的问题,孔子解释说,并不是夔只有一只脚,而是说尧得到夔一个人辅助也就足够了。孔子不但把夔由怪兽转换成人,而且在形体上也对它作了新的描述,强调它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也是两只脚。按照孔子的解释,夔不仅担当社会角色,而且形貌上和普通人没有大的差异,也是生有两只脚。这是通过对神灵整形易貌,把他重新加以塑造,成为人的形象,变成历史人物。

历史化是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最突出表现。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贬斥神话,并且着意加以改造,把“神”人化,把神奇怪诞的传说作出一番看似合理的诠释,使之化为历史,载入简册。如解释“黄帝三百年”为“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解释“黄帝四面”为“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等等,都是对神话作历史化改造的实例。

中国的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一般认为,古代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神话历史化的另一个方法就是改造。从《尚书》、《左传》、《国语》,一直到《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都是如此,宋代罗泌所作《路史》是其集大成之作。改造的结果是使神话大量消亡,历史向前延伸,各氏族的谱系更加严密。神话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开始了,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据《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载,当子贡向孔子提及黄帝有四张面孔的神话时,孔子说:“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此谓之四面也。”四张面孔被解释为四个人面朝四个方向,“黄帝四面”的神话就变成了一件有关治理天下的史实。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圣人的孔子对待神话的态度对后世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历史与神话相混融的特征。从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些典籍如《山海经》、《庄子》和《淮南子》中所保留的一些神话传说来分析,纯粹幻想和虚构性的神话和具有历史事实的影子的传说,往往交织叙述,历史给虚构提供了契机,而神话幻想通过对历史的加工,把那些历史内容大大地充实了起来。

而这种历史与神话的交融,正反映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诗经》中的《生民》叙述传说中的周人的始祖后稷的母亲姜,因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后稷不敢养育,把他抛弃。被遗弃的后稷遇难不死,得到牛羊的喂乳,飞鸟的保护,见出灵异不凡。这个故事在《史记》中又被附会于汉高祖刘邦的身上,形成了“皇权神授”的思想,以至于中国历代帝王都被授命于天的“天子”。神话在此被历史化了。

中国古代神话的原始状态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但经过历史潮水的冲刷,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多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古代神话发生的这些演变,有的使神话失去了鲜明的性质,变得抽象枯燥;也有的为神话注入了活力,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浪漫和富于幻想。所以,古代神话演变过程中,神话的衰落和再生两种趋势是并存的,二者呈现为逆向运转的交织状态。然而,无论古代神话如何的去发展及演变,最终的宗旨还都是在反映自然、社会的一些发展当中的局限和人类自我探索、自我更新的一种愿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庆利《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2]李炳海《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基本趋势》发表于《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3月 第36卷 第1期

[3]李炳海《从神坛灵域走向人间世俗——再论中国古代神话演变的基本趋势》2003 年第4期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

[4]赵献春《浅谈西王母演变的三个阶段》1995年第2期发表于《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5]闫德亮《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及其原因》发表于《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报)

致谢辞

四年前来到这所知名的学府,从此开始了新的求学生涯,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

感谢导师蒙金含先生的辛勤培养与精心指导。蒙老师在论文的设计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使我们受益颇多,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准,还教给了我们研究方法,培养了我们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从题目的选定,到写作提纲的确定,蒙老师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每一章草稿写出后,蒙老师都要逐字逐句地进行认真地批改,大至章节结构,小到字词、标点,蒙老师都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根据蒙老师的意见修改之后,再交易老师批改。如此往返了多次,毕业论文才得以定稿。如果没有蒙老师的精心指导,我就难以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写作。

感谢业师蔡菁菁女士四年来的悉心培养与淳淳教诲,悉心关怀与帮助。感谢参加论文审阅与答辩的各位专家、学者,感谢他们认真审阅这篇论文,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学无止境,我将继续努力,以更好的成就来报答所有教导、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魏鑫 2011年4月13日

第五篇:神话与传说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神话与传说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期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教学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本单元随课文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鲧禹治水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体会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介绍《山海经》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3、认读生字

①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②比较字形:壤嚷攘

4、理解词语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拯救挽救;救济。

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根据学生的要求理解词语,注意不要孤立得解释,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

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课件)

一片汪洋苦苦哀求斥逐洪水毫不理会悲惨遭遇大发雷霆

山南海北成千上万挖渠开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不畏艰险

汗流浃背毫不在乎冬去春来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天寒地冻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1、自学提示(课件)。

默读课文,思考:

①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

②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

③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学习小组指导。】

2、交流体会。

●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

(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①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播放洪水的资料片。

②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③读出人们的苦难。

●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

③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

④你怎么评价鲧?

【对于鲧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既要看到他的善良,不惧危险,又要看到他投机取巧的错误。】

●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5-10自然段。

②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

(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

③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

a治洪前:

句子: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抓住走遍摸清引洪水入大海等词语,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

b治水开始::

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体会亲自一词,说明大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才赢得人们的相应,因此也感动了神龟和应龙。】

c治水过程:

A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以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C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d治水后:

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水的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的不易,多么艰辛。】

D,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④小结: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

(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三、拓展升华

1、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

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一、领悟写法

1、引言: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那么课文中哪些情节使你感受到是离奇的想象?

2、交流。

(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谈出感受,例如: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出事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

3、小结:

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二、讲述故事。

分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注意讲述后的评价与鼓励。】

三、课外作业

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

板书设计:

1鲧禹治水

鲧偷宝物

治水前:走遍摸清

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

治水过程:大山横当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

治水后:安定幸福

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

下载上古神话教学设计[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古神话教学设计[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5篇

    浅析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人类学一班 郜聪14333010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人首蛇身形象大量出现在各种古籍、文献中,甚至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伏羲和女娲......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神话”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神话”教学设计 漳州三中语文组 林梅 一、活动目的 1. 学习阅读古代典籍获许信息和知识的方法。 2. 重温自己读过的中外神话故事。 3. 调查有关中外神话故......

    走近神话之想象篇(教学设计)

    走近神话之想象篇 ——四年级上学期第4单元作文教学 【教材简析】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第4单元编排了两篇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两篇故事情节生......

    《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模拟竞选的说、编、听、评、写的过程中,进行多角度......

    5上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平坝县逸夫小学 王琨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是最贴近自己的,本册的《古诗词三首》为大家展示了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虽......

    十八 古代神话六则 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十八 古代神话六则 教学设计(一) 吉大附中 郭淑琴 教学目标: 1、在讨论等相关的活动中合作学习,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激发阅读的兴趣,了解神话的知识,强化对中国传统文......

    《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设计

    《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这是S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花园的一个内容。这一内容是单元课文......

    《古代神话六则》第1课时 教学设计

    《古代神话六则》第1课时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讨论等相关的活动中合作学习,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激发阅读的兴趣,了解神话的知识,强化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