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白》诗歌
一分钟前
我该想些什么
我没有
*******
一小时前
我该做些什么
我没有
*******
一天前
我该完成什么
我没有
*******
一年前
我的计划是什么
我的半生
在徘徊什么
*******
我把多半的岁月做了留白
任脚印画出仓促的休止
戛然但无华丽
******
那些成了标本的脸
那些当作真理的存在摧残我心
就如饿狼遇见了兔子
*******
我把人生当作做戏
留白就成了的一笔重彩
就似一只杯子
空无的仅剩空气
******
为此
我嗓门沙哑
眼神逼仄
孤影模糊
连一个漂亮的转身都没有
*******
跌倒了
就挖掘属于自己的坟墓
然后
在碑上写下
速朽
*******
孤独者的孤独
悲哀者的悲哀
在这个崇尚英雄的年代
我成了典型
失败的无可挑剔的反例
*******
茫茫星辰
我若转身
被踩成尘土
就等待风的到来
那就是期待的解放
*******
我就可以飞了
到遥远的边度
连我存在的存在都无可考据
********
倏然清醒
或许
人不是艺术品
留白不成美丽
第二篇:留白美文摘抄
小时候跟爷爷在乡下生活,我最喜欢跟爷爷去刨花生和红薯,刨出来就能吃,还特别有成就感。“看,爷爷,我刨的红薯比您的大!我这一兜花生比您的多。”听我说完,爷爷总是捋着胡子笑着说:“还是我孙子有本事。”
我们收过后,过几天,总有老人小孩去我们家地里再“溜”一遍,竹篮里也是满满当当的。我很不服气,我们家种的,你们凭什么?我便想去说道说道。爷爷忙拦住,教导我说:“我们要收的,已经收了,漏了的留在地里不是白糟蹋了,人家捡去有啥不好?咱只管收的,别管丢的。”爷爷总是这样,遇事,总是捋着胡子呵呵一笑:“好说,好说。”村里有个家长里短的纠纷,都请他去主持公道。
后来我读了大学,就留在了城里,做人事管理的工作,其内容主要是对人员业绩的考核,分总量控制、过程控制、时段控制、督促、检查、落实等,环环相扣。我有一个同学,一毕业就创业当了老板,如今手下也有二三十名员工了,就把我这一套搬了去。
我原想他们公司人少,用上这套管理表格,肯定能搞得清清爽爽,谁想他用了一个月就鸣锣收金了。他说:“你那考核就是计算器,太细了,很多时候没那个必要,人的士气都算没了。”
我听了后觉得有点儿奇怪。一天同我们单位工程师聊天,他说:“这和看房子一样,你只注意墙和地板这些实的,其实我们用的是空间。”这让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三十根辐条加一个孔洞组成一个轮子,但最关键的是中心那个孔。书法中有种说法叫“计白当黑”,就是说,黑处理得是否得当,要从留白处看,并不一定是要盯住黑色线条。还有如中国国画《水牛》,一头牛,一株垂柳,几只小鸟,水一笔不着,一片空白,可它早已画在你心里了。
留白就是留有余地。留白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其实它非常丰富,是事物的另一面,以反衬的形式透出另一面。这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可惜我以前不懂。
第三篇:专题片解说词的留白
专题片是一种声画叙事的艺术形式,特殊处在于它不仅运用影像,还需要运用声音和文字;解说词是种文体,特殊处在于它运筹着时空跳跃,却要配合其他的电视手段,让受众感受到真实性,可触可感。专题片解说词的表达创作可在言外之意上作一些探索、追求,适当运用文学的留白手法,引人进行深度思考。
留白之美
“言有尽,意无穷”,文艺作品留下空白,往往能调动受众想象力的发挥,给受众的联想空间越深邃宽广,就越有影响力。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往往把最动人的美隐藏起来,像空气,摸不到,抓不住,人却离不开它;其深刻而朴实的哲理也在若隐若现间诠释了出来,使人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苏轼的名句“墙里佳人笑”之所以能传诵千古,在于他藏住了最动人的美:佳人长什么样?是胖是瘦?是高是矮?姿态如何曼妙?笑声怎样动听?全被诗人“关”在墙里,模糊了主角,淡化了关键,妙在不知所云,美在云雾朦胧,引起读者的无穷联想。这五个宇使得整首《蝶恋花》的审美层次得到整体提升,价值胜过了千言万语。
专题片解说词创作也是一个艰辛的文艺创作工程,受到的限制很多,即便表达得再空灵跳跃,也难以达到苏轼这种境界——画面贯穿着解说词的始终,把外部环境和人物表象特征展现得清清楚楚;音乐穿插其中,表达着言语之外的情绪;字幕则交代着人物、地点、事件。三种手段辅助着解说,排除了一切不明确因素,也制约着解说词创作的发挥,要提升审美层次反而更不简单。
理想的留白
虽然专题片解说词在众多因素的牵制下难以发挥,但恰到好处地利用电视专题片的声画叙事特色,仍然可以体现文艺创作的留白魅力。这里举个例子:画面记录一群小学生义务打扫公园,大致有五种解说与之搭配:
1.这些小学生在扫地。
2.某学校的孩子们都在学雷锋,一大早就去打扫某公园。
3.红领巾是不容易戴上的,孩子们还是很兴奋地戴上了它。
4.美好的童年,是一件件纯真的事组成的,这世上的美好总是与单纯分不开。
5.“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佛家的禅机就这么高深,现在孩子们却轻易地把佛理破译出来了,他们正在扫除童心上的灰尘呢!今天的红领巾就是明天的五星红旗。
第一种解说画面是什么就说什么,重复交代,画蛇添足;第二种解说多了学雷锋的意思,学校、公园的地点交代清楚;第三种解说用上了红领中这个代名词,相对巧妙,且道出了孩子们欢喜的内心;第四种解说涵义丰富,没将笔墨浪费在画面之内,思维跳出画面,说出了言外之意,充分发挥解说的优势,生发、升华、衬托出孩子们的更好童年与单纯内心;第五种解说引用佛家哲理典故来体现,典故的意思是说,内心的洁净是靠随时清理才得以实现的,语言简练,站在哲理的高度深入浅出地以孩子的行为来阐明意思。到底是在说佛理?还是在说孩子的内心?都已经不重要了,纯真的孩子和艰深的佛理离得最近,解说返璞归真,关照孩子内心,有情、有理、有深度地昭示出人生哲理,并将哲理与孩子们的行为有机联系在一起,如庄生梦蝶,不知是自己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成了自己。这句解说最大的功用还是社会教育功能,有心人便能体会出,解说词是以孩子和佛理来教化人心。紧接着跳出一句:“今天的红领巾就是明天的五星红旗。”隐含着“孩于是国家明天的希望”的意思,以红领巾和五星红旗两个较接近的具体形象来表述。
五种解说中,最后一种最为理想,留下了空白来让受众体会。但写得大跳跃,太抽象,佛理、孩子、红领巾、五星红旗、今天、明天和对祖国的热爱等七个含意在这句解说里出现,如果处理得不好,会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必要的铺垫
笔者认为,专题片解说词为受众留下大片空白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空白之前的铺垫,一步步引导,一点点积累主题意义,让受众有接受跳跃的心理准备。花费大量的精力做好“空白解说”之前的准备工作,吸引受众的思维跟着解说走,到了留白时,才不至于让受众措手不及,且愿意与创作者一起,投入到对解说的思考中。
如何捕垫?这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有几个共同点:
1.主题不散。电视语言顺着主线一路表达下来,一切素材都要为主题服务。要有忍痛割爱的勇气,再好的素材,如与主题不和谐,也要硬下心肠“砍掉”。
2.旁征博引。广泛收集主题与主题之外的素材,还可以引用一些人们固有的知识、经验、智慧结语来说明问题,这样既有深度,又能抓
住受众的心;适当的时候跳出这些传统观念来叙述,则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讲述故事。没有故事性的解说词,毕竟是不太吸引人的,观者注意力一旦分散,创作者的留白就真的是白纸一张了。而故事不是编出来的,是要尊重事实的,这给解说词的创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撰写者必须充分了解人物、事件,从众多芜杂的素材中“抽”出故事性来,必要时得使用插叙、倒叙等手段来表现。
4.画文结合。解说词要跳出画外,更要结合画面,这是一对难以把握的矛盾,稍有不慎就会声画脱节,两张皮。解说什么地方需要跳出画外,什么时候需要结合画面,要在实际中把握,在操作中找准结合点。解说词与画面处理得好不好,取决于创作者对题材的把握程度,对解说词创作的积累程度,对人物事件的熟悉程度、用心程度。追求艺术性当然,留白只是在关键时点睛的一笔,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如果处处留白,就成校园文学了。在大量事实的铺垫和烘托下,才能考虑是否留白。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表达效果,不是刻意提升出来的,而是自然生发出来的。犹如暗涌的潮流上一个激越的浪花,沉闷的赛场上一个“世界波”进球,没有平凡就没有卓越。专题片解说词创作中,应把握朴实与深度、简单与华丽的矛盾,在画面与现实的不断变化中,把握好叙述的各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才能达到好的表达效果。切忌牵强附会,天马行空,在各种叙事条件还未成熟前就盲目提升。
“小”、“精”才能“专”、“深”,“广”、“博”才能”大”、“全”。在进行解说词创作时,要有杜甫“为求一字稳,捻断数茎须”那种孜孜以求、不偏不倚的专心,更要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种大河东流、泥沙俱下的豪迈,收放间,短短几十分钟之内达到叙事既专又全。如此,解说词的留白才有前提,才有基础。可以说,专题片解说词要想留白就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电视作品的视听综合性决定了创作者的创作性质,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难度比文学留白更大。可即便创作难度再大,我们也不能将之束之高阁,绕道而行。其实,在实践摸索中,往往因为一个蓦然造访的灵感,成就了解说词的留白之美。笔者就有过这方面的体会:曾走动拍摄过一组画面,画面构图不好,又抖动得厉害,原想丢弃不用,蓦地想起了一句旁白正巧可弥补缺憾,且突出这段运动镜头的表意重点。成片后感到,全片的亮点,就数那一段抖动中的旁白最好,有过渡,有启发,有联想,有深度,值得人咀嚼、回味。
专题片的留白叙述,有时很困难,有时又很简单。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收到好的留白效果,充分展示留白手法的魅力。
第四篇:留白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以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为核心。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空白”,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意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如果有效的应用留白教学,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地讲解,为应付考试而将知识硬灌输给学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应是一门动静相宜的艺术,一味让学生全盘接受,读死书、死读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教师不要讲的过多、过满、要适当“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第斯多惠说:“优秀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如重庆的名师王君老师就是这样践行的。她在教《纸船》过程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初读,初品之后,教师投影出一封冰心写的“信”。内容是:冰心得知此诗被选入了中学教材,特意给全国的小朋友写了这封信,告诉大家,这首诗是自己年轻时创作的,由于知识和能力有限,并不完美。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帮她将这首诗改得更精美一些。王老师将“信”介绍完后,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兴致盎然地开始讨论、交流。有的学生改得非常成功,如“流”改“漂”,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有的改法遭到了同学们的反对,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个比一个深入﹑细腻,令人惊喜不已。这封信其实是教师虚构的,但它却巧妙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掀起语文课堂上异彩纷呈的浪潮。这样的留白,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因此,教师适当地在课堂上“留白”,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中深入思考,自由想像;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诺贝尔获得者李远哲博士曾经说过:“最坏的教育是不好的老师占了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又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理运用教学留白,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夜归鹿门歌》时,我没有逐字逐句讲解,而是让学生结合诗句自主思考,对于这首诗你有哪些疑点,提出你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学生认真的阅读诗句,结合诗意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人们都回家了,而诗人却去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的“开”怎么理解?(这是最有价值的问题。)“惟有幽人自来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主动提出的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在积极思考,要比老师一味地讲解更有效,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三、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对那些“神来之笔”,教师可以运用想象留白,让学生置于广阔的思维空间,大胆联想想象,把文章静止的文字符号变为丰富多彩的立体画面,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气息。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浪漫主义杰作,诗人运用大胆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梦幻的境界,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想象“海客谈瀛洲”时的神采飞扬和听众连连称赞的情景;想象“天姥连天向天横”的高大雄伟;可以想象诗人“一夜飞度镜湖月”的神奇,也可想象“云为衣兮霓为裳,虎鼓瑟兮鸾回车”的壮观热闹场面。后来我让学生重点以“一夜飞度镜湖月”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写成一段150字左右的短文。果然,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有同学说,诗人在朦胧的月色下,超尘脱俗,御风而行,仿佛腾云驾雾来到了天姥山,然后又迅速掠过平静的湖面,飘然而去;有同学说,溶溶月光之下,广阔的天幕上似乎有一颗巨星划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飞向天姥山,这番奇特的意境充分吻合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仙形象。可见,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留白”教学,可为语文课堂增添亮丽的风景。
四、协调教学的节奏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堂由很多个教学环节组成,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只有对各个环节精心设计组合,才能实现高效课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巧妙设计利用“留白”,可以缓解学生的审美疲劳,调节课堂的教学节奏,为构建有效课堂,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大有裨益。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教学环节的推移,学生会疲惫厌烦。而“留白”教学则可以使课堂教学快慢适宜,错落有致,不但可以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使课堂呈现一种灵动之美。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由于是文言文,枯燥乏味,学生对于字词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是孔子的思想,理解的时候更有难度,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疲惫的情绪,如果一讲到底,恐怕会陷入唱独角戏的尴尬之中,教学环节也就难以推进,教师可趁此机会,提出问题,留下“空白”。如:孔子面对四个弟子述志的内容,他为何“吾与点”呢?曾点的志向有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会得到老师的赞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这些问题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打破了学生被动静听的局面,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讨论。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同学们各抒己见。曾点的志向是“暮春三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淡泊名利、洒脱高雅、不汲汲于富贵,寄情山水、逍遥自在。为什么他的志向偏偏得到孔子的肯定呢?有同学认为:曾皙的理想正是孔子的“志”。古人云:“宁为太平鸡犬,莫做乱世人民。” 春秋之末,天下大乱,孔子不得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追求的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一个礼治的太平盛世,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吾与点也”。也有同学认为: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的思想很突出。《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曾皙“不求为政”之意正吻合孔子晚年恬退避世之心,故“吾与点也”。面对学生呈现的答案,不得不叹服学生思考的角度之独特。适度的安排教学“留白”不仅使学生度过疲劳区,激活思维,还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保持鲜活与生动。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美学家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所谓第一文本就是文学艺术家直接创造出来的作品,没有真正进入读者的审美视野,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本”基本相通。第二文本是指已经进入了读者的审美视野的作品。教材上所选的那些文质皆美的文章,可以称作第一文本。它们需要读者去阅读、品味、理解,从而去激活它,而文本所创设的大量“意义空白”和“模糊性”给读者提供了解、探究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情感体验去补充文本的“空白”。如古典诗歌,短小精美,言有尽而意无穷,存在大量的空白,经过读者的阅读感悟、咀嚼想像,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如贺铸的《青玉案》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首词主要抒写了主人公内心的“闲愁”。究竟愁什么?结合诗句不难看出,下阙的“碧云冉冉”两句写黄昏景色,可以想象出抒情主人公痴情等待那位“凌波”女子直到日暮,仍杳无踪影,内心的愁绪渐起。同时“碧云”句也暗指时光流逝之快,自己已到了垂暮之年。结尾连用三个比喻句来表现“闲愁”之重、“愁”之浓,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十分形象生动,以“一川烟草”比喻愁的深广,以“满城风絮”比喻愁之多,以梅子黄时绵绵不断的雨比喻愁之时间长。读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被誉为绝唱。可见,诗词语言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空白,需要读者去感知、解读和填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现代作家的一些作品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空白”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浓缩了父子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如果我们不深入探究文本,浅尝辄止,则只能对“父亲”为“儿子”三次买橘子的背影有点印象。“父亲”和“儿子”微妙而又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生活环境对人的逼迫就很难体会到。作者的父亲,先是闲居在家,之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这些都间接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为了生计而疲于奔波,世路艰辛,境遇凄惨的社会现实。基于这一背景,作者所表达出的真挚淳朴,感人肺腑的父子之爱,不仅是体现传统伦理道德中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关爱,特别是在渗透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也饱含着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抗争。这样的留白,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怜悯同情、乃至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学作品以文字为载体,往往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善于留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和联想空间。因此,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特点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平台。
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无论其字词、句段的教法,还是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包含着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因素。培养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是时代对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留白“艺术策略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方向和价值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探究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中学生正处在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形像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他们渴望张扬个性和释放激情。而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要想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地引导启发,必须有效运用“留白”艺术,要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不要事无巨细,一讲到底。对于那些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坚决不讲,留给学生课外解决。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寻找一个最佳的突破口,以巧妙的提问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如教学《项羽之死》一文时,我提出“如果项羽选择了过江东,结果会是怎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留白”过程的设计极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他们的创造力,有学生认为江东子弟一定会与霸王卧薪尝胆、卷土重来,夺取天下。有学生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性格,即使卷土重来,也会成为刘邦的俘虏;还有同学认为项羽一定会改过自新、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这些思考真正让学生走出教材,大胆想象、发挥个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语文教学要巧妙运用“留白”,给学生想像和创造的余地,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飞跃。
第五篇:浅谈中国画中的留白
浅谈中国画中的留白
我对绘画的了解着实是少之又少,对于一些有名的画作也只是仅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上。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虽然老师给我们上的课不多,但是我收获却是不少。以前我对画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看它的大概轮廓上,尤其是对古代山水画,因为本来就模糊所以更是没有机会细细的观察过,所以更不可能去理解画的意境与内涵。通过这节课让我也更加细致的去欣赏这些经典的画作,并能跟着老师的引导了解一些画里画外的内涵与神韵。包括中国画中的以小见大,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中国画中的留白。留白是中国画中最常用的技法之一,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中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强调色彩的冲击,它用淡淡的墨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世界。而这个空间很大程度上是留白的作用,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浅谈以下留白这个技法。
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深远的历史,并且是在画家们的创作中自觉形成的一种技法。自觉的历史应当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错彩镂金”,而到六朝的“出水芙蓉”形成。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的“白画”可以看出它成长与唐代。对于画面上有意识的“留白”并作深入研究的时代当为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画之“留白”造美的兴盛时期。如赵佶的《池塘晚秋图》,马麟的《层叠并绡图》,以及北宋文同的《墨竹图》,下面我们着重看一下文同的《墨竹图》。
文同(1018—1079),字与可,世称石室先生,四川梓潼人,北宋皇佑年间进士,元丰初年任湖州太守,故亦号文湖州。至于画竹,他曾对好友苏轼有过表露,说:“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可见画竹是他渲泄情感,遣发胸怀的手段。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也擅画竹。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名家辈出。
这幅《墨竹图》本幅墨竹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双拼绢本,现在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创的是用墨画竹的先河,此图竹竿用笔自然圆浑,墨色偏淡,节与节之间虽断离而有连属意。画小枝行笔疾速,柔和而婉顺,枝与枝间横斜曲直顾盼有情。竹是气节之意象,用墨迹来表现它更是想显出它的苍劲有力。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此幅画作亦有大面积的留白存在。留白,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这一株竹子,我们看到的是竹子的品性。这里也可以用以小见大的思想去理解。竹子的高洁,竹子的骨气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画以“留白”营造意境在宋代还受到理学的影响。这种理念体现在当时的文人绘画中,如南宋的马远、夏圭于诸多画作中,均以虚实间求得大自然中辽阔深远,在“一角”与“半边”间直舒胸臆,“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而这种“虚实”于宋代的建筑也有所体现,如宋代民居的白墙黑瓦。元代继宋文人画风,将中国画之留白风格推向空灵处,像倪瓒的画作所呈现的“天真幽淡,逸笔草草”之风。这对明清的绘画风格影响是很深远的,同时这一时期的画理也是画史的最成熟期。所以关于中国画的“留白”现象也得到了理论上的充分重视,笪重光、王翚、恽寿平等都论及到有画处与无画处,实景与虚景的关系问题。清代画论家华琳在其论著《南宗抉秘》中提到:“白,即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水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亦即画外之画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白”虽然是指画纸也就是宣纸的质地,但是在绘画作品中,可以将“白”置于“有形”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与画面中的主题内容相互补充,成为整幅画面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如清代画家笪重光也曾经说过:“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无画处皆成妙景。”此处的“无画处”正是画面中留出的空白。这些空白之处能够最大限度的无形地诱发观者的想象力,创造出美妙的艺术境界。
清代八大山人朱耷的《鱼鸭图》更是着墨甚少,此画纵23.2厘米 横572.2厘米,现存于上海博物馆。此画描绘了江河中鱼鸭漫游嬉戏的场景。一群鸭子和不同种类的许多鱼以及少量的几块半露于水面的岩石,造型简单而又不乏生动。大面积留白的运用,让空白的江面给人一种无尽的浩渺之感。顿时心胸开阔,不觉间融入鱼鸭的快乐之境中。让人惬意无比。
到了近代,齐白石先生的画作中更是把用“留白”把画中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先生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画中借用青蛙初生时的蝌蚪形态来表达诗中的意境,使诗意达到完美的传达——远处黑色的岩缝中汩汩流着泉水,几只小蝌蚪顺势而下,穿过石隙,没有蛙声胜过蛙声,把一句诗用绘画语言进行了形象的诠释。岩石故意用厚实的浓墨,黑白相对的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着墨方式和泉水的大面积留白处理在此处用得恰到好处,让观者仿佛真正身临其境,听到那涓涓的泉水,听到小蝌蚪快乐的跳出水面的声音。
看了这么多历史上的名人名画,我们再来探讨一下留白的内涵。
中国画中的留白这一独特的技法延续至今,其中的内涵是相当丰厚的,它有着很传统的思想依据,一是中国的哲学思想“气”理宇宙说;二是道家的美学思想“气”归“道”,而“道”为“虚无”,如老子的“大象无形”“知其白,守其黑”,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留白”给了中国画无尽的想象空间,也给了人们无穷的浩渺之感。这么多年来,如今的山水画家还在运用这一技法,其实它早已不单单是一种创作的技法了,它早已成为了中国水墨画的象征之一。中国画中的留白让人们的心灵在观看画作的同时得到净化,让人们烦躁的心得以安静,也让人们禁锢的思维得以发散。唯有中国画有留白,独特而深远。这种书画文化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