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别人多懂一点点美文
某大型企业计划招聘一名职业经理人。经层层选拔,两名候选人脱颖而出。二人的资历、才华相当,就连相貌也同样俊朗,但职位却只有一个。面试官们举棋不定,只好去请示上司。上司只是简单扫了一眼二人的简历,就决定录用A。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面试那天,这位上司曾在会议室和面试者们闲聊过几分钟。刚好上司是个中医养生爱好者,而A恰好也懂一点中医,于是二人便聊了几句中医养生的话题。就是这次聊天,让上司对A留下了不错的印象,A竟然因此赢得了这份待遇优厚的工作。
比别人多懂一点,有时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只需在生活当中稍加留心和学习即可,但有时恰恰就是这多懂得的一点点为你的形象加了分,帮你赢得了额外的机会。大观园里,人人都爱薛宝钗,而薛姑娘之所以能赢得众人的喜爱,不只是因为她性格大方懂得做人,还因为她懂的比别人多一些,能在关键时刻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宝钗天性聪明又懂得留心,不仅学会了针线女红,还博学多才,能诗会文。当然这些黛玉也都擅长,不过若论及医疗知识、调配颜料的学问和管家理财的本领,她可就没有宝钗在行了。那么薛宝钗比别人多懂的这些知识又是哪里来的呢?用宝玉的话来说就是“杂学旁收”。通过这些途径得来的知识则极大便利了薛宝钗的生活,母亲病了,她能在第一时间为其开个简单的药方;惜春要画画,她便帮着准备各色画具;探春要改革财政制度,她也能提上不少有用的建议。正因为宝钗各方面都比别人懂得多一些,所以她的人缘极佳,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
还有《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也是个好姑娘,贤良淑德,孝顺父母。但如果她仅仅是个中规中矩的好姑娘,也未必能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她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她比别人懂得多一点点,她爱读书,却并不死读书。从书中她学到了煮花生汤要放一点点碱,就将其应用到了实践中。正因这处处留心的生活智慧,赋予了木兰浓浓的生活气息,使她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喜爱。
此外著名作家刘墉最初的成功也恰恰得益于多懂的那一点。刘墉的处女作叫做《萤窗小语》,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刚写出来时,出版社都表示不感兴趣,拒绝为其出版。刚好刘墉读书时做过校对编辑,懂一点出版知识,于是他自己联系了印刷厂,自费印了几千册图书,结果书一上市就被抢光了,然后一版再版,销路奇佳,刘墉由此走上了专业写作之路。故而他在文章里说:“如果不是因为比别人多懂一些,我能有今天吗?”
同样的例子还有新晋谋女郎倪妮,作为一名艺校生,她并未将漂亮当做唯一的追求,而是掌握了拉丁,游泳,写作,英文等多重技能,这些都构成了她的综合素质,使她能够在名导选角时脱颖而出,抓住了命运递出的橄榄枝。
所以,君子不器,技不压身,永远不要拒绝多学一些东西,那些看上去零碎繁杂,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的知识,也许就是你未来成功的源泉,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帮您抓住机会。因为人生有底色也有辅色,而有时候成就你的,恰恰是那些不起眼的辅色。
第二篇:要想比别人更成功 就要比别人多付出
要想比别人更成功 就要比别人多付出
青春的脚步应该是匆忙而又踏实的,没有奋斗的青春,就不会有光辉的人生。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在奋斗,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是在工作的岗位上奋力拼搏,有的人在创业的路上努力打造,而有的人则在学校里为未来的人生奋斗。
赵志泽是湖南万通汽修学校汽车高级维修技师专业的毕业生,从小家境优越的他,没有富裕家庭孩子的娇惯之气。在别人看来,他完全可以依靠父母过着坐享其成的生活。但是从他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自强不息、勤奋和好学。选择汽修,梦想在万通起航
高考后赵志泽和其他同学一样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同学都曾在那个路口上徘徊许久,然而赵志泽却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家人和朋友的推荐下,他选择了学习汽修技术,而不是上大学。而经过一翻的对比考量,他最终目选择了湖南万通汽修学校,当被问到为什么自己会做这样的选择时,他的回答里透露着十分的自信和把握。
“事在人为,我的未来就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上,一切都得靠我自己去努力和拼搏,我相信我自己的努力,加上学校那么先进齐全的设备和科学创新教学方法,我的将来不会比别人差。”看到了如今大学生就业堪忧而技能人才却越来越吃香的就业局面,赵志泽选择了成为技能型人才,而他之所以选择汽修技术就是看中了汽车行业的大好前景,他的梦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汽修维修店,靠着自己的努力如今他的梦想也终于实现了。在校园里,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理想
有了梦想,有了目标,自然就有了奋斗的力量。赵志泽在校期间非常的珍惜学习的时光,而学校“理实一体化”的实战教学方法让他获益甚多。“以前在学校里都是理论课,感觉比较枯燥,现在学校把动手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让我们亲自动手学习,这让我进步很快,一来我不会觉得乏味,二来自己动手做真的能学得快很多,也能记得特别劳。”
除了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努力动手实践以外,据了解赵志泽在校期间还特别的珍惜课余的时间,他每日的生活都非常的充实,在课后当同学们都在玩的时候,他选择了到实训室继续练习,“单单在课堂上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去发现,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赵志泽抓住每一次的练习机会。“他勤学也好问,他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年纪轻轻却肯埋头苦干,他将来一定会很出色的。”他的班主任黄老师提到他时也是赞赏有佳。
不为梦想拼搏的人生 不是完整的人生
没有梦想的人,是可怕的;不为梦想奋斗的人生,是不完美的。赵志泽,在奋斗的青春里挥洒着自己的激情,谱写出华美的人生篇章。
第三篇:比别人少一点点美文
朋友一起喝茶,说及“幸福”的含义,谓“比别人多一点点就是幸福”。此言炼繁为简,化理论为实用,当为箴言看。事后细想,如果比别人多一点点是幸福的话,那么比别人少一点点,又何尝不是幸福呢?
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一群上海人去黄山旅游,下山途中大家争相购买黄山的茶叶。上海人一向精明,讨价还价也惯于单挑独斗。待上车,张三说买的茶叶60元一斤,李四听了老大不舒服,因为同样的茶叶他花了80元。及至将开车,跑上来气喘吁吁的王五,手里举着一包一模一样的茶叶,“看看看,这包茶叶好容易才还价到100元一斤呢!”李四一下子兴高采烈了。笑话当不了真,但如此比别人少付一点点的幸福,你能说不曾在你身上发生过?
比别人少一点点就是幸福,最典型也最普及的例子,当推酒桌上的喝酒。三五个朋友或七八位同仁聚在一起,豪言壮语也好,胡言乱语也罢,有一点大家始终十分清醒:比别人少喝一点点带来的快意和愉悦,实在比美酒更让人陶醉。尤其是与人干杯时,对方照单全收,而你成功地做了小动作,那种得瑟劲和成就感,岂“幸福”两字所能表述。让别人尽量多喝一点点、自己最好少喝一点点,作为喝酒的准则和境界,外貌上看是国人热情好客传统的体现,但骨子里离诚信和尊重有点远了。问题在于,这种比别人少喝一点点的幸福,至少在酒桌上还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当然就本文主旨而言,上面这两种现象只能算调侃或别解,其实比别人少一点点就是幸福谁都懂,也十分浅显明白。譬如少一点点欲念、少一点点撷取、少一点点浮躁、少一点点虚名等等,甚至有的时候少一点点美貌、少一点点成功,何尝不是幸福。幸福就如水一样,装在不同的容器中便呈不同的形态,置于不同的温度下更显不同的特质。令人感慨的是,这样的道理并非人人明白,或每时每刻都把握得准。如此想来,他人的引导或帮助,便显出温暖和珍贵来了。
挺难忘刚看的一部名叫《灵异客机》的美国影片。说的是某航班客机因引擎起火失事,引起一位美女心理医生的关注。当空难中幸存下来的乘客,或成为心理医生的病人,或成为心理医生的邻居、同事,相继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又先后消失后,心理医生对该航班所属的航空公司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揭开真相的过程无疑是艰难而危险的,好在一位同为幸存乘客的帅哥,作为心理医生最长久的病人,一直陪伴着她努力去揭开真相。艰难和危险中,他们深深相爱了,然而一夜的甜蜜中,当爱人也终于循着一只神秘大狗的召唤,再也没有影踪时,心理医生已几近崩溃。
真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几近崩溃的心理医生像捞救命稻草一样,焦急地翻看帅哥留下的那趟航班所有乘客名单时,她突然疯狂地大哭,继而醍醐灌顶般地清醒了——她在那份名单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真相是那趟因引擎起火失事的航班,根本就没有一个幸存者,她作为其中的一名乘客,其实也早已不在人世。不同的是别的乘客的灵魂已安然升向天国,惟有她许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对人世的依恋,少了一点点对死亡的承受,灵魂迟迟不肯离去。于是那些与她同机罹难乘客的灵魂,或化作她的病人、邻居,或化作她的恋人、同事,相继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引导、帮助她的灵魂由活着的人世向死亡的天国安然过渡。影片的结尾十分华美:湛蓝无垠的大海上,女心理医生和她的恋人驾着一艘洁白的游艇,向着海天相连的远方,幸福地驰去。
看完影片后,有一个问题一度让我纠结。照理作为心理医生的女主人公,应该比其他乘客有更坚强、更健全的心理,包括对死亡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承受。然而,恰恰是她,最无措也最脆弱。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死亡发生时,心理医生一直未醒悟“坦然接受死亡,让灵魂早些升向天国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这个道理。当然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感慨远非这一点。除构思的新颖奇特让人拍案叫绝外,我更感动于那些受难死亡后的灵魂,也洋溢着浓浓人情温暖、闪耀着殷殷人情关怀的丰厚与博大。
再回到“比别人少一点点”的话题。如果说幸福是一枚金币的话,事实上“比别人少一点点”或“比别人多一点点”,无非金币的两面,能看清两面有时并不等于就把握了本质。要把握幸福的本质其实并不难,那就是立足于人性,一切从人性着眼,一切从人性出发。道理十分简单,幸福的本质亦即人性的本质也。
第四篇: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了一本书(特级教师孙双金讲座稿)
成功就是比别从多读了一本书
----谈教师的阅读生活 特级教师
孙双金
在荷兰,有一个国外企业想在中国选一个企业以此作合作伙伴。国外企业负责人到中国挑选了二十来家,这些被选的企业都是资产要能超过一个亿的。首先来到第一家。生意上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国外企事业负责人来到中国企业老总的办公室里,他看到书柜里有许多书,在书堆中无意看到了一本《道德经》,他问:“你喜欢这个?”老总回答:“喜欢。”于是,两人就《道德经》越谈越高兴,最后他竟出人意料地说:“我其他企业都不去了。”其他人非常惊讶。后来问中国企事业老总:“为什么你能以一亿取得了124亿的大公司的青睐?”回复,一个以道德来治理企业的领导,那他的企业一定也是讲道德的,讲诚信的。
由这个故事我就想谈谈,原来书就能赢得了场面。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封建社会就是以读书来谈人生变化的,“学而优而仕”,你中了状元了,那你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于是就走上了仕途。于是,后来的你就一切都成功了。西方社会人士,他们的感受很有意思,因为他们认为读书就可以通达到最上层。中国古代的范进中举,就是典型的例子,读书就能通上上层社会。现在社会,考公务员,考取了公务员了,就能走上仕途。和现在纷繁复杂、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我们要知道,不一定当官就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其实现的途径有好多。但是,对于我们老师,读书太重要了。我认为,教书人首先要能多读书。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曾说过:要想让学生有一碗水,自己就要能有一桶水;要想让学生有桶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有人说,你看看,现在教师读的是什么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有老师说,我们现在只需要把这些东西拿过来,按部就班地告诉学生,把这些东西如同搬运工一样,从这一处搬运到那一处,从教参上搬到学生脑子里就行了。其实这只是搬运工。如果我们教师只是做到搬运,那就这样的教育就让我们感到悲哀了。
【看看手表】冯老师让我今天要有互动。我估猜在坐的都有一段教书的经历了。你回忆一下,这些年来,哪一本书给你的印象深刻?为什么深刻?因为每一个的经历不同、爱好不同,所以读的书就不同了,所以说得就肯定不一样了。
【冯老师补充,讨论版中有人说到喜欢互动式的谈话与讲座,于是安排这样一些环节。又给给了大家一些鼓励。】
余莉同学: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本书,其中一本是《红楼梦》,特别喜欢主角林黛玉。我看了两遍。另一本是诺贝尔获得者写的,应该算是一套书吧。这一套书涉及的是关于智障的孩子。写的这孩子的命运很悲惨。读到最后也会跟着掉眼泪。读着这些书,由此收获到的感受,让我的情感在阅读中得到互通,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许些帮助。
孙特:哦,《红楼梦》。我们在平时估计有很多人都没有读过这本书。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调查,在大学,年轻人当下最不喜欢读的书就是《红楼梦》。更悲哀的是,中国四大名著以及中国最有名的一些经典都排在了前十名。【同学们一阵大笑】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当下大家不喜欢读这些名著呢?或许有人说情节不生动不感人;或许有人说,有的名著感情过于细腻,婆婆妈妈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年轻人不爱读。就像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爱如茉莉》,文中的女儿其实当时正在看爱情书,要知道年轻人心中的爱情都是轰轰烈烈的。她看到妈妈的行为,就问了什么叫爱情,她听到了回答,跟她原有的认知形成了思维的冲突、挑战,所以心中有的疑惑。要知道,年轻人的爱情观与母亲的爱情观就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母亲年轻时的爱情观与孩子现在的爱情观是一样的,可到了母亲这个年龄了,就有了这样的感情,化为生活一般的感情,这一切是生活的变化所赋予的。反复的接触,反复地感知,反复地思考,这一切就会悄悄地发生变化。我记得毛泽东讲过,红楼梦起码要读到三到五遍。读个一遍,你真不知道多少东西。读到三遍、五遍,才能读出些味来。
再接着请哪位老师来说说。
朱鲲同学:给大家推荐我喜欢读的书。第一本呢,《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有好多版本,我读了几遍,因为喜欢。后来我找了好多书店,才在一个小书店里发现有续集。这个续集讲了妹妹等一些人的故事。我一辈子记得这本书。我也喜欢悬疑推理小说。为什么推荐呢?如果你整体读完,你就觉得很多犯人犯罪都有他自身的原因,通过深入了解,就可以更多的了解人性。我认为读这类小说,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包括与孩子与家长沟通。
孙特:我特别欣赏后半部分。我们是搞教育的。有人问人是什么东西?是啊,人是什么?人性的解读,我认为是搞教育的首先要搞清楚的东西。人之初性本善,是的。我们都有仁爱之心。看到汶川地震,我们都要去救助我们同胞,捐钱捐物,这就是善的本性。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我们同事李老师,一天她带女儿来学校,在办公室里我就逗小姑娘:“给我个糖吃吃。”“不给。”于是我就进一步逗她,把糖拿了过来,哪知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哭声嘹亮。从件事,我就认为人之初性本就恶的。这么小的娃,哪里会知道如此吝啬地保护自己的东西的呢?我相信妈妈不会教她不把东西给别人。那为什么她又会这样呢?我个人认为,人是自私的。在人的内心里有一个天使,那就善良;也有一个恶魔,那就是自私、懒惰。所以,我们所有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要来还罪的。所以西文人有一个洗礼的礼仪,要给你洗礼,经常洗礼,洗掉你后天不经意犯下的错。国情就是如此,所以西方社会建立了法制社会,所以用法制来限制你。就因为这个理论才有了严格法律和严格地执行。而我们中国,是道德教化,因为人性的不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制度。一个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一个建立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础之上,所以中西方的法制、体制就产生了不同。那我们与学生怎么解读呢?我认为人性之间有善有恶。教师被比作园丁,一手给你水壶、阳光,给学生洒下雨露,助其成长;一手给你剪刀,让你剪去学生身上横生出来的自私的枝头。西方人说,左手拿着胡萝卜,右手拿着大棒。胡萝卜给你前驱力,大棒给你压力,也是更好地让你拥有前驱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育也是需要批评、和适当的处罚的。如果没有适当的、合情的处理,那孩子就会爬到你的头上。高明的教师会“玩”猴子,虽比喻可能不准确,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不明而喻的。农村人说,要顺着毛摸,就是顺性而教;如果是倒过来,那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痛苦的。你会说,我是好心啊!可是这是好心做坏事。你不懂得人性,你就不知道如何教育。所以,一个老师应该是要能明白人性是什么。
张坤同学:我想说说关于读书的体会。我最爱读的书有两本,第一本是小学里读的,一本是最近才读的。小学读的是西腊神话,是连环画,因为它的影响,我后来到五年级还创作了神话,最后还被老师拿到了别的班范读了。我就认为我是很厉害的,虽说现在真的不怎么样。后来,读大学时选文科还是理科,虽说我的理科很不错,但因为这本书,我考虑了文科,我还是选择了语文老师。《曾国藩家训》这本书和郦波老师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以前第一次见郦波的时候,是北小搞的一个讲座上,他说孙老师您是他老大哥。(孙老师应和)他每天都给我们讲曾国藩的故事,我觉得听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回来后,我居然发现,老公他也放了一本这样书在床头。我不大喜欢这类书,我问他为什么喜欢?他说:“你知道吗,连毛泽东与蒋介石这样的人也喜欢这本书。同时,在各类商界聚会、会议时都会谈他。”因为怀着这样的好奇,我就抱起了这本书开始读起来。读着读着,我感觉它对我的教学工作、包括教学与管理都有很大的帮助。他让我明白了: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也就是说,这本书对我最近的影响特别大,感觉教育女儿更有手腕了,与老公更有语言了。(一阵笑声)
孙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喜欢的书,那就说明他没有[这儿记不得了,又不敢乱写,就只能这样空着了]。张老师讲的连环画,我也喜欢读。我这个人对自己定位是--读的书少,是“先天不足”。希腊神话,是创作的好源泉,能够把作文拿到其他班读,这就看出了她受到课外书的影响。好多人谈到了为什么走到了现在的位置,我看,就因为在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对他的哪件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改变了他的思想轨迹和人生轨迹。就像张老师说的。所以才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小说家,是幻想家。
记得小的时候我听老师讲过田螺姑娘的故事,我也曾想过,我如果有一个田螺姑娘多好啊!(全班笑)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是无穷的,是无比强大的。”像乔布斯,像比尔盖茨,都是这样的人。有许多人考博士,考博士后,这种理想我们是需要的,可最后读书读死了,这样的读的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后面我还会讲,读书,不能读成书呆子。
儿童关于创造力的问题,我常常讲,语文能力不是光靠做语文作业做出来的。没有一个大家敢说过类似的话。结合自己,我只会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每天大量的阅读,第二件事每天写日记。说到底,语文就是每天多读多写,没有别的途径。学生每天抄个十遍二十遍,有什么意义呢?抄多了没有价值。
我们刚才讲到文学方面的多一点,现在哪个来说说哪本教育方面的书给你的印象深刻。
(不知是谁,抱歉啊!请能报给我一下,我好修改):苏霍姆林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印象最深的话:“老师的第一印象对孩子很重要。”我就觉得第一印象很重要。当我们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孩子的时候,那孩子后面很多的时候都会是错的。像孩子订正,就要抓他第一错误的时候。给差生最好的补差的方法就是去多阅读。以前,我是让孩子反复去做。而苏霍姆让班上一个差生怎么做的,他是把孩子叫到身边来,带着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我读了后很羡慕。他把孩子带去,如果我是学生我也很幸福。后来,那个学生写了很多好文章,我读了更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最近经常看到学校里的一些关于老师的负面报道。我也是一个有批判心的老师。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看到这样的负面,我心里很难过。我也想过孔子,六年级有一篇课文叫《孔子游春》,孔子带学生到泗水边去教,把道理结合看到的现象在不知不觉中教给学生。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学习?我也在看《窗边的小豆豆》。我们看看现实,现在的学生一看到校长来了就会喊:“你看校长来了。”(孙校赶紧补充:“我也是校长啊!”笑声一片)尽管这本书中我也有许多读不懂的,但是现在我看现在的教育出了问题。
孙特:说得非常好。说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我特别感动。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我认为,这是教师的圣经,如果不读它,那我个人认为是你教育生涯极大的遗憾,读了一千本也抵不上这一本。什么叫经典?你读他第一次就似曾相识。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第一次见面。什么叫经典?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印象与认识,这就是经典。经典的可以反复,反复看,不断地看,每一次都不同的感觉。讲到了第一印象,那就展开来随机说说。(手指右边一组第二排男生)小伙子,我请你。讲讲你第一次相亲的情形。
(老师的名字不知道,再一次抱歉):跟现在结婚的吗?(场面爆笑)还是讲现在的吧。(又是一阵大笑)确实有曾似相识的感觉。一见面就感觉熟悉,聊聊,又感觉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她有什么吸引你?很朴实很朴素(又是一阵笑,估计是联系到前面陈教授的讲座内容了)。我昨天还跟同学聊的,一般的女孩子喜欢花,她喜欢油菜花(又一阵笑),车,喜欢自行车。然后我们去了中山陵。很快两个月就领证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孙特:他说了似曾相识。找相似,讲物以类聚。在科学上讲叫相似论。还有人不喜欢,喜欢找互补型,农村里讲一块馒头一块糕。而这个小伙子他叫相似性。美国有一本诗,讲一个小孩子生下后,他看到谁,就跟着谁走。所以,我认为第一眼看到了经典,你就成了经典;第一眼看到的垃圾,那你就成了垃圾。最近我跟山东一个主编,准备15天,搞个书,一天一万五千字左右(底下了阵惊讶)。昨天这个主编还讲到读经典的故事。他说,有一个好朋友,父亲非常喜欢读经典,全家喜欢读经典,孩子也是非常爱读经典。我说,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学生叫张思源(音同),孩子非常喜欢读书。当时高玉保(音同,惭愧,不知其人)来我校,我让高随便点上一首诗来考考这个孩子。要知道,有五百多首,而且还是现场考。这个孩子表现出色。现在这个孩子在北大读历史系研究生。另外有一个孩子,家长读的一些坏书,影响孩子,孩子读书没读出来。所以,第一次,非常重要。我教一个班的时候,我的第一次,我是怎么让孩子怎么接触新教材,怎么让孩子接触第一次新的知识点。所以每堂课都要有新的印象。怎么样才能有新印象?就是要有变化。如果涛声依旧,孩子们就不愿意听了。用北大一位教授(名字记不得了)说的:每天要有新的感觉。用爱因斯坦说的,要有神圣的好奇心。这个好奇心是创新的原动力,一个人没有好奇心,那就没有创新了,你就老了。所以,我们要时刻有好奇心。
我讲讲我的第一次读这本书。我17岁,在丹阳读师范,坐在我前面的男同学史俊原(同音)。有一次,我看他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书,我一看,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于是想了办法借了来,不知怎么的,我一看就被它深深吸引了。这本书从来就不是光讲理论。最近,我要编一本书,要有理论性,一听这个我就头痛了。与一位教授聊天,沭(音同“暑”)教授:你最佩服的中国的两个教育家是谁?孔子、陶行知。你们认为他们的教育体系是什么?没。那为什么没体系的却成了教育家,那些有体系的成不了教育家,连副教授都评不上?为什么?因为没有一篇认可的学术论文。我认为,虽然陶行知没有这样的学术论文,但是再过一百年两百年,这样的话也还是真理。
我记得,我以前问过,教师的读书从哪里来?有老师说,我哪有时间,我每天的时间都忙满了。只要你想读,就会有时间读。枕头边,读十分钟,叫枕边书,也可以厕所里放,办公室里放„„每天只要读半小时书,想想这一辈子要读多少时间。陶老师说,我每天坚持着读一点点书。如果每天坚持,一天半小时,一年多少时间?老师们可以自己算算。马上要出差了,就可以在路上读。时间是有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可以分专辑来读。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两套教学大纲,一种是所有孩子的教学大纲。一种是针对有天赋的孩子,如果是语文有天赋那就对语文。苏霍姆林斯基用故事来教育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理想中的学校教师要有自己的语言素养。”如果我们教师都有高度的语言素养,他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经得起推敲的,那学校里的孩子想让他写错、说不好都是难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怎么会有病句呢?为什么现在孩子们会这样呢?网络中没有好的语言素养,家庭中,学校中的,那他就没有语言素养。看看现在孩子们作文中怎么写:“老师说狗屁不通。”影响啊!因为他的知识没有体系,所以他是凌乱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提升。家庭的教育从哪里来?在人大上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关于建立母亲学堂。如果一个民族的母亲素养高,那孩子的素养一定是高的。我们中国农民七八亿中,母亲整体是没有多少文化素养的。所以,我认为要建立。可各部门都说有困难。我提出来了一个提议,如果一个女子没有学到多少学时,就不能领结婚证(教室内哗然)。像有年轻母亲睡个觉把孩子给闷死了的事情。在过来的车子上,听邓煌在广播里说,有父亲抛孩子逗着玩,却一不小心把孩子摔死了。都不知道如何做母亲、做父亲,那孩子的素养如何能提高呢?所以,要开母亲学堂。(女教师起哄:那也要开父亲学堂。孙特回复,先建起母亲学堂那建父亲学堂。)
现在说说卡尔维诺关于经典的14个定义:
1、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们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绝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
2、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至宝的体会;同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
3、经典之书能带来特别的影响,无论是它们深深铭记在我们想象之中难以忘却,还是隐隐藏匿于层层记忆之下伪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
4、经典是每次重读都会带来初读时满满的发现的快意的书。
5、经典是初读却感觉像重读的书。
6、经典之书对其读者所述永无止尽。
7、经典之书带着前人理解的光环来到我们面前,尾随其后的又是他们穿过时光长河在各文化中(或者是不同的语言和风俗)所留下的痕迹。
8、经典就是能在其周围造就一团批评争议的云雾的作品,然而它却能其中的尘埃。
9、经典是我们道听途说自以为知之甚多,却在真正读时发现它们愈加独一无
二、出乎意料并且独具创意。
10、经典之名可赋予那些代表整个宇宙,如同古代附身符一般的书籍。
11、你的经典便是你决不能置之不理的书,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或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12、经典之作走在其他经典这前,然则读过其他经典的人会立刻认识到它在经典著作谱系中的地位。
13、经典就是将当下的嘈杂之音化作嗡嗡背景声的作品,而这背景声同时也是经典存在所不可或缺的。
14、经典是作为时代的背景音而存续的作品---即使得支配地位的当下与之格格不入。
如果发生战争,躲在地下一年,只能让你带两本书,你准备带哪两本书?帅小伙,你说(孙特指着前排的一位男老师)。
(这位男老师):一本是《红楼梦》。经典是什么,就是你一直想读却没读的书。第二本是《三国》。我认为可以发出一个男性的力量。
孙特:我来说,这两本书,一个是男人读的书,一个是女人读的书。有个名人说是《唐诗三百首》。记者问:假如只给带一本呢?我只带唐诗三百首。如果这两本书你对比,一个是一本小说,一个是三百首读,每首诗每次读的时候,可以给你想象的空间,可以给你反复的时间可以更久,我觉得读一年不会读得累,而红楼梦有象了,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与张力不够,这个时候越是浓缩的给人以思索的空间。曾经我给女生推荐有一个好的化妆品:唐诗三百首。如果你读十年,你一定是个灵秀的姑娘。这就秀外惠中,这就以内 外。化妆师是从外部的。有人说,四十岁的女人
。四十岁以后的脸是自己修练的,这就气质。一个成熟的女人就是气质。这靠什么修练,就靠唐诗三百首。[中场休息]
特孙(暂时停下讲座,和蔼地问):了解一下,这样讲还行?不行,我改。以你们的满意为最大的目的。
冯老师:如果你有什么想探讨的,可以写一个条,不仅仅是读书上的,教学上的也可以。
孙特:下面讲讲读《论语》的故事。2006年去曼彻斯特。一个老外到我们就问:你们会打太极吗?没人说。我其实懂一点点,可是不敢(笑声)。老外说:你们东方的文学很有魅力,哪个来说说孔子文化。没人敢上。在西方人的心中,太极文化和孔子文化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具备这两个文化,去了西方去了,我们会感到害羞,怎么搞的,我们把自己的东西丢了,还有书法。我本来想请书法家,南艺徐令明(音同)来讲书法。在讲的过程中,留半个环节与老师点评。我第一个拿自己的书法请他来点评。他说第一词:胆大。他说你的字第一是放得开。还有一句话,从颜从柳必死。我从读书的时候就学他们,我们模仿雕刻下来的字。烦是学这个楷书学得好的,学行书学不好。我觉得徐教授讲的特别令我心服。最近我在家就在练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写着慢慢找到了行书的感觉了。
下面讲《论语》。他们都是年轻人,哪个要听论语?这里有读过《论语》的吗?班上50个人,就是读过的一到两位。这个正常,四十岁以前的人读的不多的。孔子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这个“立”是事业上立起来。四十不惑,到了四十了,你的人生就不再迷惑了。四十是不再迷惑的年龄,这里大部分是四十不到的。刚才与黄书记聊天,为什么现在人不喜欢读红楼梦?进入文字社会就是读写时代,现在有了网络朝代,现在就是读图时代。图片最大的好处就是你想得老年疾呆,那就读图。如果家里有爷爷奶奶就不让他们看电视。怎么防止老年呆呢,读书,还有一个方法玩麻将。(笑)日本还有一个,炒菜。(笑)西方的一个研究,在空里炸菜可以阴谋诡计老年知呆。读文必须是需要思考的。有一次地税局的,去徐局长办公室里,他说,推荐一下谁说论语说的好。我曾经请了一个南大的教授来我校讲论语,把老师讲得睡了。我请高校的,学术水平没话说,可讲得没人听。徐局长说,就请你。于是我用了一年的时间认真读了论语。主读南瑾〈论语别裁〉。它是故事性的,非常通俗,每人都读得懂。为了读它,我又买了二十多种关于论语的书籍。那一年我就专攻论语。那一天,我去讲的时候,下半场,我进去的时候,每人手上都有体表,每人都都在看表,哪个在看呢?哪个愿意听啊。我问拿的什么?体表。怎么才能健康呢?运动,保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如果你只 身,你看狮子狗哪个最长寿?没有,是乌龟。主席只讲了半句。还有半句,是生命在于宁静。有动有静,阴阳平衡,这才是养生之道。这个静是心灵的宁静。今天我来讲的就是让每个人心灵宁静的《论语》,今天听了这个讲座了之后,你们就能心灵宁静了。你要是讲他们听的,就要抓住他们关心的。冰心是世纪老人,她为什么能活这么长?人家信佛。在悲上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书画 家,书画是养心的,以书画来讲求心灵的宁静。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微博的社会,这个快,是的,可是也会让你的生命变得快了。快未必好,有时慢,才有了生命。
我把论语说成五句话:一句话,教人成为君子。如果我们让这个社会每人个成为君子了,那这个社会就多么好啊。一共有五大好处:心静。
二、长寿。
三、提高领导力,管理水平。举例赵匡胤问赵普的例子。所以王安石、欧阳修等等都是文人当官,在宋朝很普遍。赵再问:你平时都读哪些书?回:我读得太少了。只读一本。我只用半部论语赢得天下,我将用半部论语治理天下。在他死后翻出了一部翻烂的论语。因为论语对人性有深刻的解读,和认识。如果你对人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再去管理班级能不简单吗?就像烧小鱼一样,要用小火一样,慢慢地煮。
读论语还有什么好处?读,可以让你成为翩翩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是有风度的。故事:三国的时候,操曹接待老外。他想要给人留下好印象。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个子玉。他选了一个美男子,坐在旁边一起接待老外。之外,他追问老外,你对操印象如何?老外:是个美男子。但是坐在旁边的才是真英雄。这个叫曹操捉刀。这样男人要提高自信,男人的自信不在高矮,不在于黑白。所以在坐的女同胞找对象的时候不要只看外在。孔子是什么风度?子贡子,贡说:好啊,我们老师长得好啊。经:我们老师牙难看啊。在差生的眼中只看到老师的差。贡:温良 兼让。这就叫君子的风度。人家讲周恩来有风度,也说彭丽媛有风度。那彭是我们中国第一个音乐硕士,这是有风度,有气质。所以讲君子有风度,有德,不气,成为一个君子,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君子,那是多么和谐的一个社会啊。什么叫文质彬彬?文,文化。后天的文化,人文。后天修练的。质,本质。当后天的文化先天的本质和谐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文质彬彬。例如诸葛亮,这是代表人物。什么叫质胜文呢?张飞,没有文化,所以叫粗野。文胜质,则史(意思虚假虚伪),当后天的文化盖过了先天的则假。孔子也是一个非常有情趣的老头。有一天,子路(有个性的学生),孔子说:你不得好死。子路急,为什么?你个性刚烈,刚烈者不得好死。再一个,有一个死我活 要访问你,学生传话,孔子:身体不好,不接客。人刚要走,孔子就抚琴高歌,人家一听就认为你身体好好的就不接见。率真吧!孔子就是帅真的。当你走近孔子的时候,你发现他是温润的、和蔼的、率性的。孔子是君子也是有脾气的,有一天有个人蹲着,就拿棍子打他一下骂了一句:你这个人老不死。所以,《论语》就是一堂课。
处理好人生三大关系。第一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现在就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才看到现在南京的环境,我们成了吸尘器。第二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去英国去,在大街上如果碰到人,人家都会说SORRY,所有碰到都会这样,所以后来我也就样对人SORRY。还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可再看看中国,有几个有礼仪之人?中国人太多了,也难怪。在人家,开车,遇人,一定会停下来,让你走。在电梯里,人家会按住,一定让你进来,让你再先出去。我们是老师,一分两分没考好没关系。我们老师带学生到日本,老师说,我们的孩子,唉,口袋里一掏,全是钱。让不在公共场合里不要吵,学生居然还用腿踢老师。这是什么情况?这丢脸啊!为什么要写不要吵闹?这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啊!这是丢人啊!外出学习,两个校长在房间里抽烟,然后被报警。于是我提醒他们。可再换一个宾馆,报警器,又响了,丢脸啊!第三个:处理人与心的关系。这一点南怀瑾提到的,季羡林也提到的。如果有人问,你快乐吗?很多人都会说,我不幸福。为什么?因为比,心不满足。你买这个车,他买宝马。因为他心里总是会比,现在人最最不快乐,就是心里比,所以不快乐。当你的心宁静了,知足了,安宁了,你就快乐了。所以人生的三大关系要处理好。我们更好的是没有处理好我们内心的关系。一个中心,《论语》只有一个中心,就叫“仁者爱仁”。这个仁,有意思,就是两个人。两个人才能谈问题。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你一个人,这才叫仁。所以,只有为他人着想,这才叫仁。我们现在讲,爱你的家人、邻居、领导、同学、好友,如果博家,爱自己的人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如果爱天下所有的人,那就是博爱,那是伟人。爱学生,是好老师,爱父母,是好子女。
第四:一位导师:孔子是一位可爱的老师。
第五:一群弟子: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有主角,也有配角。一群弟子个性十足。子贡死的是很刚烈的。颜回,是七十二弟子中最推崇的,是聪明的人。但孔子也有不高兴的,他总是说孔子说的好,怎么说怎么好。而子路喜欢质疑。所以孔子也说,喜欢学生提问,与老师智慧的碰撞。
结论:与其泛泛地阅读百本,不如深入地研读好一本书,尤其是世人公认的经典书!要能读通。我再推荐一本书《名家谈评议学习》。我问老师,老师说:我读不下去。我怎么说呢?心不静。所以读不懂。有些经典是要沉下心来读的。语文老师问我语文怎么教啊?我说,一句话两句话讲不清(笑)。我的困惑:广大语文老师感慨越教越不会教?为什么解放60年没有培养多少大家来?
寻找出路:《名家谈语文学习》《过去的教师》这两本书,我觉得语文老师要读。
名家们如是说:周汝昌,著名的红学家,他说:“很奇怪,从小学读的‘白话文’,到领一字了‘背’不邮; 而那些‘文言’名篇杰作,总难忘却---至少还能出其中的若干警句。这或许是我自己的‘天性’和‘偏好’吧!我不敢妄断。此疑留待专家解说。”
大家说说,为什么白话文记不住,而经典的文言文能记得住?(选一个年轻人)我感觉一个小孩子学的经典可能是对他打基础。选择一些经典对以后是有好处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白话文与古诗文有什么特点。古诗文:精、练。白话文:一语言长,不够精练,内容未必丰富。白话古诗文对比,古诗文是茅台酒,龙茶。而白话文是什么?白开水。好茶是要品的。紫砂壶,功夫茶。喝茶是要讲究的,是有文化的。日本人喝茶是有讲究。这才叫品茶,这才叫生活。我们生活的情调,远远不如古人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怎么写出来的啊?我们现在过的生活远远比不上古人了。你以为你现在的生活可以了?其实与古人比,差远了。所以白话与古文,浓缩的才是精品。我认为一些白话文不需要背,背的也是做无用功。应该是背经典的古文。我们现在多少人在做买椟还珠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这是盲流。
李普:著名编辑,专栏作者,他说:“我想写的是建议读者看重背诵,最好从小开始背诵一些东西,因为我在这方面吃过大亏的。一则,小时候背熟了的一辈子记得住;二则,更重要的是,记忆力是需要培养,需要锻炼的,背诵是最现成的好办法。”
陈从周,著名古代园林专家。他说:中国的文章重“气”,这是与书画、建筑、园林、戏剧、医学等一样的,重“气”。因此文章要朗诵,要背,得其气势。谚语说得好,“熟读朗读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说的是重在“熟读”两字。学语文,不读不背不理解,要想做好文章,凭你的语法学得再好,也如缘木求鱼。
什么叫气啊?最好的书画是气运生动。太极练站桩(孙老师动作演示)这个呼,这个吸。呼的时候,就像无形有松紧带。老师们,你们练练站桩,一定要气动贯通。所以写得好的文章要有气势。讲到气势,我就想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之前,发表这首诗。蒋介石也看到了,不得了啊,这种气势是帝王之气。蒋介石生气,说:“我要请一批文人各写一首贺沁园春雪。”一个星期到了,每人都送来一篇,都丢了,气:你们这些有什么用?没有一个人写过他?为什么写不过?依我看,因为他们是文人,不是传声筒,不是伟人。文章要有境界,要有气运。(孙老师品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历史上那么些伟人都不在毛主席的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势啊!到高境界的文章,比的是气度,比的是情怀,境界。为什么说文如其人呢,文人写出来的是小姿小调,伟人写出来的是有气势的。所以曹操装成侍卫,侍卫又装,有什么用啊!所以文章重视的要是什么啊?是做人吧!刘邦这样的混人还写出了大风歌来呢,他到了那个境界了。李连杰的《今天开讲了》。他与马云谈,我四十岁前要赚足一个亿,然后做慈善,他现在就在做壹基金。所以人比的是境界。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境界,看问题时才不会迷惑,才不惑。
最后答疑阶段:
1、关于合作,小组合作郊区里是不是?
(1)学习首先是个体劳动。如果每一个个性不去阅读不去思考、提问,所谓的小组合作,叫好学生淹了差学生,他自己不要思考。为什么说,一个苹果,就是苹果。课前的预习很重要,这样就可以跟教师进行互动了,对话了。如果明天我们上课了,学鲁迅的文章。那我们就要先自行学习一下鲁迅的一些文章,他会运用哪些说明什么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所以,第一我要谈的是自我的学习,探的学习。那我就说是假的合作。
(2)合作也是一种学习。合作,你如我们一个班五十个人也是一个合作,大家相互的提问,就是智慧的碰撞,也是一种竞争,所以合作也是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这才有意思。所谓合作,个体学习我们都要。怎么样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处在一个积极的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主动的学习,他有内驱力,才会有更高的吸收效果。举个校长家孩子的例子,头晚在家主动查了许多资料就期盼第二天早点到上课的时候,他主动了就积极了。而不像我们有些老师,教就是在填。填读、填写,最后就填成了南京的“板鸭”。悲叹!
2、理想中的好课标准是什么?
(1)上世纪的我的标准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叠起,写写练练。(2)如今另一个标准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我带学生去登山,路径你自己选择。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但最好的是自己爬山,上山就让自己大汗。上课也是这样。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就会看学生的眼,脸,手,嘴。他的思维闪现了没有?语言得到了发展了没有?主要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没有。而不是老师动不动读一遍,那叫卖弄。课堂很自然的,很生活化,很儿童化,不要卖弄,不要自我陶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学生没有学到,昏昏欲睡的课堂是没有价值的。
冯老师: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成长史。阅读伴随着我们教师的成长。你读的书有多少,就能走多远。想告诉他,通过他的读书,来告诉大家来引领大家读书,我们既要精读,也要博。这样我们的层次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五篇:别郁闷,快乐点
第一篇章 放飞烦恼
一、漫谈“烦恼人生”
主持人甲:日子在匆匆中溜走,年岁在匆匆中增长,青春正匆匆地向我们走来„ 主持人乙: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主持人甲:这烦恼也许来自生活,也许来自学习,也许来自与同学的交往,也许来自与父母的相处,也许来自于自身的形象„„„
主持人乙:有了烦恼,忧郁、感伤就会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会失去光彩。但是烦恼来了不要怕,与老师说说,与朋友谈谈,与父母聊聊,就会让烦恼尽快的化解。
主持人甲:那么,把你遇到的烦恼坦诚地向朋友讲一讲吧,让我们一起来“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带着多彩的梦走向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烦恼树叶贴到烦恼树上吧!
(学生列出烦恼清单,制作烦恼树叶。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在教室里布置一棵烦恼树,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书写在绿色纸上,然后制作成树叶,贴到烦恼树上。)
(主持人乙归纳烦恼的几个类型:①学业方面的烦恼②交往方面的烦恼③与父母沟通方面的烦恼④生活中的烦恼⑤自身形象的烦恼)
主持人乙:请欣赏小品《家庭**》
二、放飞“烦恼良策”
主持人甲:今天大家倾诉了这么多的烦恼事,不过要把它们都给解决掉才算畅快是吧?其实我们的同学都是“智多星”,相信凭我们群策群力,会想出更有实效的金点子来帮助同学解决这些烦恼。请同学介绍的解除烦恼的好方法,好点子。
示例:其实,人生的大多数烦恼都是自找的,本来就没有烦恼,或者说原本就不是烦恼。而烦恼的根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一种心理暗示。
学生:
①把别人的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而自怨自艾,把某些人不喜欢你的责任也统统归因于自己,你的烦恼必然很多。
②做不可能实现的梦,把自己的目标制定得高不可攀,他就会因为不能实现目标而烦恼。③ 盯着消极面。牢牢记住你有多少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记着有多少次别人对你说话的态度不友善,运用这种消极的思想方法会给自己制造烦恼的。
④鸡蛋里挑骨头。绝不去赞扬别人;喋喋不休地批评、挑刺、埋怨、小题大作。这是制造隔阂、自寻烦恼的妙法。
⑤滚雪球式地扩大事态。正视第一次出现的问题,就很容易化为乌有。反之,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扩大下去,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必定会使你的苦恼埋在心底很久都无法释怀。
⑥以功劳自居。认为自己为了他人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做出了很多牺牲;却还引起他人的不满或指责,就认为自己非常委屈,甚至认为自己只是别人的利用工具或者炫耀的资本,对自身的存在就非常烦恼,如:认为“没有一个人真正疼爱自己。”“谁也不把我当回事,大家都在利用我。”经常这样想,必定会使你烦恼异常,而且还能使周围的人感到讨厌,令你的感觉变得更糟。)
主持人甲:请欣赏Flash影片——《不为小事烦恼》
主持人乙:那么,淡化和化解烦恼的方法有哪些呢?
比较的观点——不幸中的大幸。
②时间的观点——调整自己的情绪。
③现实的观点——勇于承认现实,坦然面对现实。④换位的观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⑤知足常乐——适当的期望值。
⑥此外: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倾诉法、大哭或放歌法、音乐疗法、体育调整法、阅读法、向心理辅导老师等寻求帮助等方法也可解除烦恼。
主持人乙:请欣赏诗歌朗诵《恬淡人生》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三、感悟“烦恼启示”
主持人甲:
烦恼的感觉有如吃怪味豆,酸、辣、苦、涩味味俱全,挥之不去,不招即来。似风伴雨,如影相随。小小心田,何以堪载?我们有无穷的烦恼,但伟大的名人和渺小的凡人一样,也会遇到成长的烦恼。让我们走进名人世界,看看他们在失落绝望的时候,是如何面对这些烦恼的。下面请几位同学讲讲名人的烦恼,让我们从他们的经历中来获得些启示吧!
安徒生:
②贝多芬:
海伦·凯勒:
④张海迪: ⑤比尔·盖茨:
主持人甲:当我们与灰色不期而遇时,请你不要惊慌,这是命运给你的一道难题,错误的理解会让你陷入迷茫的境地,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主持人乙:但若你能正确理解,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就会成为你的磨刀石。同学们,走过去,前面就是蔚蓝的天空!走出灰色、走出迷雾,前面就会有明媚的阳光将你包围!
主持人甲:从这些的名人如何面对烦恼的事例中,你是否对烦恼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呢?请听××同学的演讲:《感悟烦恼》
主持人乙:烦恼伴随我们成长,见证着我们成长,成长中的我们要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过滤烦恼,驱赶心中的阴霾,让灿烂阳光洒满心田,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主持人甲:昨天的烦恼或许你已经通过倾诉摆脱了,或许还藏留你心中,无论如何,今天的烦恼无法躲避,明天的烦恼仍在延续,烦恼伴随成长纠缠着我们。请同学们记住,烦恼即不能延长今天,也买不来明天,与其在烦恼中度过,不如开开心心让大家看到一个快乐的的你!让我们暂时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让我们带着欢乐一起上路吧!
(引入第二篇章——传递快乐)
第二篇章 传递快乐
一、品尝“快乐果实”
主持人甲:其实,快乐就如我们的朋友一样,随时都在我们周围,只不过有时我们没有留意,快乐的事情就悄悄溜掉了而已。
请欣赏小品:《国王和农夫的故事》
主持人乙:寓言虽短,但它却告诉我们:快乐不过是一种感觉,而不快乐则是因为忘了感受或不善感受快乐!快乐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关键是你必须爱生活,必须会感受!请大家记住一个不变的真理: “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主持人甲:同学们,现在我们准备带大家到“快乐岛”去旅行。那里的天空是那么蓝,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一群群海鸥在自由地飞翔,一阵阵海风吹来,真是舒服啊!
主持人乙:快乐岛上不仅景色优美,还有许多“快乐果实”,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同学笑得最开心,我请他第一个来摘。果实背面有字,请读给大家听。
◆讲一件你认为最好笑、最有意思的事或梦给大家听。(先请同桌互相讲,然后请部分同学上台讲,讲时请用一定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示当时的心情。)
◆讲一件由不快乐转为快乐的经历。(讲得最好的同学来摘“快乐果实”)
◆讲一则小笑话。(请全班最爱笑的同学摘“快乐果实”)
主持人甲小结(自然引入下一个环节):上了初三后,很多同学都认为烦恼多了,学习的压力增大了,玩的时间也少了,轻松快乐的感觉好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其实,经常想一想一些快乐的事情,例如:“快乐的梦”、“好笑的故事”、“快乐的游戏”,我们就会经常保持快乐的情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再次体验一下快乐吧。
二、创造“快乐氛围” 游戏:全体站立,“开倒车”。(说明、示范。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内容,表演出与之相反的动作。)(可邀请现场老师一起游戏,分享快乐)
主持人乙: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但都是愉快的,“快乐”的。《现代汉语字典》中对“快乐”的定义是:“感到幸福和满意”。当然,这么美好的感觉是大家都希望拥有的;刚才的游戏就能使我们找到这种快乐的感觉。可现实的学习生活却不能时时处处像做游戏一样,难道生活中的“快乐”真的消失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找找躲藏了的“快乐”吧。
请听故事:《好地方,坏地方》
主持人甲: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快乐小医生”,快帮姐妹俩诊断一下他们的做法谁的好?为什么?(同学谈看法)
主持人乙:从同学们的谈论之中,我们明白了:我们如果能往好的方面去看待问题,可能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感,也就不会徒增烦恼,人生也会更加快乐一些。请看以下几组事例,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呢?
◆放学回家时下雨了,大家都没有带伞。
小玲说:“太棒了,我„„。”小明说:“太糟了,我„„。” ◆我正在为了一道难题而冥思苦想,听到小鸟在枝头唱歌,这时我„„。◆有个同学把我的书碰掉了,我„„。
◆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李同学的脚踩了一下,李同学的反应是„„。
三、种植“快乐树苗”
主持人甲:天有晴也有阴,人也一样,有的时候会不高兴、紧张、难受。如果长时间有这样的坏心情,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我们与别人的和谐相处,所以得赶快想办法。快乐岛上有很多“快乐树苗”,请同学们快翻开盒子看看,选出健康的小树苗,看谁能找到这些快乐树苗(部分卡片上写有快乐小窍门),并上台来把它贴在黑板上。
快乐小窍门:
◆当你不高兴时,深深呼几口气。
◆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知足者常乐”。
◆听听欢快的音乐,唱唱欢快的歌。如听《健康歌》。
◆参加运动或做小游戏。
◆找一个倾诉的对象,痛快地说一说。
◆转移注意力,如投入地做一个手工制作或者画一幅画。
◆看漫画、说笑话。
主持人乙:同学们,除了这些方法以外,你还有哪些方法,快找一找快乐的小窍门。请你亲手培育一棵快乐的小树苗吧!并把它种在快乐岛上。
主持人甲: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不仅能体验到快乐的存在,还能找到让自己和别人都快乐的方法。但是快乐和健康、友谊一样,要我们懂得珍惜它,才不会让它或如昙花般一现,从我们身边溜走。
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世界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快乐和烦恼汇成的;正是这些快乐和烦恼,组成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其实,没有谁不遇到困难,没有谁不遇到失败,没有谁不遇到不幸和挫折,没有谁没有经历过烦恼,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自己是以消极还是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是否能够勇敢的去克服它、战胜它,进而过好烦恼人生,享受绚丽生活,展望美好未来。
记住一句话:只要坦然面对,就能放飞烦恼,传递快乐!
主持人乙: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请问你们快乐吗?如果你们感到幸福快乐,那么就让我们在《幸福拍手歌》的旋律里,用你们认为最快乐的方式,如击掌、拉手、握手、微笑或说祝福的话等和现场老师、同学交流、传递快乐的感觉。(全场互动)
主题班会在《幸福拍手歌》的旋律里结束。
《心是快乐的根》主题队会设计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认识到生活是由快乐和烦恼共同组成的,引导学生消除烦恼时的不健康心理,正确的面对烦恼,享受快乐的心态。
2、努力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情绪。准备过程
1、教师设计中队会过程,确立有关节目。
2、学生主动报名参与节目演出,并竞聘“演员”。
3、相关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我是明星》
主持人:三年级一班“心是快乐的根”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同学们来听一首熟悉的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来唱。
二、敞开心扉 谈快乐 说烦恼
主持人:这首歌是今年六一儿童节时,学校合唱队的演唱曲目,从那时起这首歌便成了我们校园的流行歌曲,每当唱起这首歌就会让我们想起全校师生共度节日的快乐。在你们的生活中是不是还有很多这样的快乐时光?那就赶快拿出我们准备的快乐心愿卡吧,打开他让大家共享你的快乐吧!(小组谈快乐)谈到快乐大家是眉开眼笑,喜上眉梢。可是我也经常看到同学们有时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有烦恼,那把你的烦恼和别人说说吧,也许你能得到一些帮助。(把快乐和烦恼都贴在黑板上)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快乐也有烦恼,失去快乐是烦恼,战胜烦恼是快乐,《快乐+烦恼=生活》。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几位同学的心声。
三、诗歌欣赏《快乐+烦恼=生活》
生:快乐和烦恼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犹如平坦大道,也没有一个人永远被黑暗笼罩着。
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也离不开快乐和烦恼相伴,快乐好似一个可爱的天使,时常陪伴在我身边。
生:烦恼也不甘示弱,总是找机会来困扰着我。
生:在我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是和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聊天。我们的节目很丰富,猜谜语、讲笑话、成语接龙等,还有考试得了一百分,生日那天得到自己喜爱的礼物„„这些都会使感到幸福和快乐。
生:自从上了三年级之后,这种快乐的生活只能在梦中才会出现,烦恼不请自来了。一说到烦恼,我就有一肚子苦水要道,因为现在我的烦恼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生:请说来听听。
生:天天围在书本前,为成绩的升降悲喜,为繁重的作业忙碌,为父母的嘱托劳心,为理想的未来伤神。不知从何时起,烦恼就像一个无法摆脱的黑影,剥夺了我们对生活的享受,降低了我们的学习效率,破坏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生:快乐加烦恼等于完整的生活。我爱快乐。
生:我能战胜烦恼,因为有了烦恼,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生:因为有了烦恼,人生也具有了更多的挑战。生:失去快乐是烦恼。
生:战胜烦恼是快乐。
生:快乐和烦恼永远陪伴着我们生活。生:快乐时不要太得意。
生:烦恼时不要太悲伤。
生:只有能够既享受快乐,又承受烦恼的人生———
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四、情景剧欣赏《晴天、雨天》
主持人:快乐和烦恼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用健康的心态去正确面对,同时,遇到烦恼的事,要想办法战胜它,让它成为快乐。请欣赏情景剧《晴天、雨天》。
旁白:一对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开了一个制伞店,老二办了一家压面坊。父母总为儿子的生意牵肠挂肚,因为两兄弟的生计与天气有很大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起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道:
生:唉,今天大儿子的伞又卖不出去了,真是天不随意呀,唉„„
旁白:如果下雨,老太太又一筹莫展道:
生:唉,今天二儿子的面条肯定又晒不干了,要是发霉了可怎么办呢?唉„„
旁白:老太太就这样天天担忧,日日犯愁,总是心情郁闷,没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老头儿却恰恰相反,对待天气总是另一种态度,天晴时,老头儿欣喜万分,乐道:
生:好啊,好啊,今天二儿子的面条一定干的快。
旁白:下雨时,老头儿依然满心欢喜,笑道:
生:真是太好了!今天大儿子的伞一定卖得多!
旁白:年年岁岁,老头儿总是豁达乐观,气顺心爽。
五、化解烦恼 感受快乐
主持人:同一件事,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情?
生:老奶奶整日生活在忧愁、担心的情绪里,属于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没有快乐的日子。
生:老爷爷态度乐观,属于健康的心理,因此生活快乐。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会记住老头儿的口头禅:“这真是太好了!”这样可以使自己快乐地生活着。
生:快乐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把它像手帕一样时时带在身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会感到苦中有乐。
生:快乐是一种美德,他能够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劳累,还是忧愁;无论他是我们的伙伴,还是我们的长辈,都会在我们的快乐中像鲜花一样绽开笑脸!
生:是啊,快乐是一种美德。事物无论好坏,看得角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各异。我们常常向往快乐,寻找快乐,其实,快乐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快乐自然来!主持人:你在生活中出现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它呢?
生1:情绪转移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尽量避开,暂时躲一躲,以免刺激我们发怒,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和谈得来的朋友聊聊天,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就会好起来。平时,我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我就会吹上一曲。(萨克斯独奏———《海之梦》)
生2:我用理性控制法,具体用一句话来说“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发怒的。
生3:通过心理换位的方法来克制情绪,心理换位,既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俗话说:“将心比心。”通过心理换位,充当别人的角色,来体会别人的情绪与思想,这样,就有利于防止不良情绪的产生及消除已产生的不良情绪。例如:当家长或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家长或老师会怎样做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心情也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当同学触犯自己时,我们也可以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想一想,就会觉得同学的行为情有可原,这样,不良情绪就会减弱,甚至烟消云散了。
生4: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我们发怒,这种情况下不妨坦率的把心中的不满讲出来,或者通过转移目标来发泄,都能减少愤怒对自身的伤害,比如:去打沙袋啦,或跳迪斯高啦。我心情烦躁时就经常跳迪斯高。
主持人:听到刚才几位同学的讲述,你能化解你的烦恼和不良情绪了吗?现在我们就来帮助自己或者是别人化解烦恼吧,把不开心不如意转化成快乐和幸福吧。(先在组内交流转化烦恼的方法)如果你的烦恼化解了就把烦恼卡换成快乐卡吧。
学生自由交流、互动,也可以到台前展示。
六、心是快乐的根,共同唱响《幸福拍手歌》。主持人:同学们,此时的你一定有心里话想说吧?
①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②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他是营养不良的优点。
④要享受快乐,必须放下固执,保持弹性。
⑤增加自己的信心,自然就会心情舒畅,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⑥耕耘的汗水越多,所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多。
⑦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⑧如果你把头扬起,并且挺起胸膛,肩膀提高,你的情绪会再度飞扬,活力重现!
⑨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主持人:同学们,千言万语都化成一句化:“我们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让我们带上快乐带上收获共同唱响《幸福拍手歌》吧!请中队辅导员老师讲话:
同学们,我有一个想法,在教室的一角建立“快乐加油站”我们随时可以用“心事卡”的形式,随时把我们的快乐与大家分享,烦恼向大家吐露,希望同学们能抛开烦恼享受快乐。有了健康的心理,你就能得到幸福;有了健康的心理,你就能感到快乐。因为心是快乐的根。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请中队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呼号:(全体起立)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时刻准备着!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三、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四、活动时间:2010年6月4日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
1、揭题,教师激情导入: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不,昨天早上,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突然,在拐弯口横冲出来一辆摩托车,躲避不及,老师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谁知骑摩托车的人丝毫没有歉意,连车都没停,扬长而去。这使老师非常生气,这人既不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太不应该了。老师扶起摔倒的自行车,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教师故事。
3、教师引导:有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
4、说出内心话: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1、观看心理小品,评析是非:小品:(内容概要:小明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李丽正想去扶他,老师走了过来,说是李丽把小明弄倒了,就批评李丽。李丽很生气,在学校把气压在心里,放学了,在回家的路上,她边走边摘树叶出气。)
2、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同学生气时的各种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导语:大家遇到的问题中,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乐的。
4、讲故事:《猪八戒新传》。思考:为什么同样面对下岗,沙和尚满脸笑容,而猪八戒却闷闷不乐?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5、情境游戏:《猜一猜》情节设计:晶晶上前,做闷闷不乐状,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好多了。教师引导(1):你能猜出此时晶晶在想些什么吗?(老师处理事情不公正;同桌会拍马屁;老师看不起我)情节设计:(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老师又凑到晶晶的耳旁低语几句,晶晶眉头舒展开来。教师引导(2):猜一猜老师刚才对晶晶说了什么?(请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情节设计:晶晶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教师引导(3):请同学们猜一猜,晶晶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是怎么想的?(老师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应该写得更好;老师对我严格是为我好。)
6、心理体验,出示:小艺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芳芳说:“太难看了!”小艺这样想:。她觉得特别伤心。小艺这样想:。她觉得还可以。小艺这样想:。她觉得很快乐了。
7、师小结:要知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能让我们摆脱烦恼,增强自信,找到快乐。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这些让我们快乐的办法就像是我们的心灵营养餐,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高兴起来。
4、享用“心理快餐”: 教师导语:现在,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5、介绍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创造快乐, 发泄不良情绪的办法:教师过渡:这些能使自己经常开心的小窍门真好,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办法可多了!如:读有趣的书;至少培养自己有一种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6、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
五、关注他人,共享快乐:
1、小组合作,排解烦恼:开展“我来安慰他”活动:通过体验活动,还没有完全抛开活动之初回忆产生的烦恼的同学,同组的学生共同承担义务,共同商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和这次活动中了解的方法, 鼓励同学尝试排解烦恼。教师引导:被帮助的同学露出笑脸时, 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2、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要在平时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谁在什么时候有不快乐的情绪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送去快乐。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心理健康教育——《与快乐同在》主题班会》相关的文章。
、暖身活动。
1、欣赏歌曲《山娃娃音乐会》
师:今天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一首歌曲《山娃娃音乐会》,请同学们做好聆听准备。(播放音乐)
2、分享感受。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与大家分享一下吧!(请学生发言)
3、合着节拍做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动动你们的双脚,合着《山娃娃音乐会》的节拍,把这种快乐的感觉释放出来吧!
师:同学们,快乐吗?人人都想拥有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快乐是扇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踏上摆脱烦恼,寻找快乐之旅吧!(揭示课题:摆脱烦恼,寻找快乐)
设计意图:一首《山娃娃音乐会》,调动学生快乐的情绪,引发他们对快乐这个问题的思考,自然引出课题《摆脱烦恼 拥有快乐》。
二、摆脱烦恼 拥有快乐之旅: 第一站:看看想想说说
师:首先我们进入快乐之旅第一站——看看想想说说。
师:这两天,老师“认识”了三个小朋友,他们都很不开心。他们都遇到了什么烦恼?他们遇到烦恼时又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逐一出现以下三个情景表演)A.妈妈不给毅毅买他特别想要的玩具,他就发脾气、摔东西。B.妈妈要出差了,奇奇很舍不得她走,就赌气,不吃饭。
C.老师选小组长,平平很想当,可老师找了别的同学。平平自己在生闷气,同学问他,他什么也不说。师:这三个小朋友遇到什么烦恼? 师:遇到烦恼他们是什么做的?
师:这三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烦恼,面对烦恼,他们采取的做法都不一样。请问,他们这样做能解决烦恼吗?为什么?
师:面对烦恼时,有人不高兴时不吃饭,不理睬人,生闷气,这样会影响健康,时间长了还会气出病来;有人不高兴时又哭又闹,还会摔东西,这样也不好,损坏了东西,还会妨碍别人,惹得别人也不高兴。因此,面对着烦恼时,我们应该动动脑子,想办法解决。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烦恼,你是怎么做的?与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小品中人物的烦恼,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评判小品中人物做法的对与错,并由此及彼联系到自身。第二站:让我来猜猜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之旅第二站——让我来猜猜。
师:此刻的婷婷正烦着呢,她到底在烦什么呢?让我们来瞧瞧吧。(请学生表演)
情节设计:婷婷上前,做闷闷不乐状,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好多了。
教师引导(1):你能猜出此时婷婷在想些什么吗?(老师处理事情不公正;同桌会拍马屁;老师看不起我)情节设计:老师又凑到婷婷的耳旁低语几句,婷婷眉头舒展开来。
教师引导(2):猜一猜老师刚才对婷婷说了什么?(请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情节设计:婷婷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教师引导(3):请同学们猜一猜,婷婷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是怎么想的?(老师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应该写得更好;老师对我严格是为我好。)
师:世界上很多事,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能让我们摆脱烦恼,找到快乐。(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教师以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沟通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既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而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第三站:做一做,化烦为乐。
师:快乐无时不在,烦恼也会随之出现,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当这些烦恼再困扰着你,你会怎么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快乐之旅第三站——做一做,化烦为乐。(出示课件)
A、活动: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先让学生交流,再集体汇报。)
1、当我不开心时,我会怎么做?
2、你还有其他好办法吗?告诉全班同学。
先请学生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B、全班集体激情朗读小诗:(配乐)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遇到烦恼时是怎么做的?(生:想!)
师:当我遇到烦恼时,我总会想起这样一首小诗《人生的风雨旅途》(课件出示)《人生的风雨旅途》 当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我们发出了第一声哭泣; 当我们慢慢长大,会跌倒,会难受,会痛苦,会迷茫。
人生注定要经历风风雨雨, 才能见到我们心中的彩虹。我们要学会微笑,学会坚强,要像倔强的小蜗牛,一步一步向上爬,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会有属于我们的天!师:同学们猜猜,老师烦恼时为什么会想起这首小诗,到底这首小诗里面藏着什么秘密?(请学生发言)师: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小诗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C、互相赠送卡片
师:同学们己经能自己解决烦恼,使自己快乐起来。那么,你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吗?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张小小的快乐卡,可以画上令自己开心的画或喜欢的画,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学生做快乐卡,并互相赠送卡片。)
师: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只要开动脑子,就能想出好的处理办法,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也是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师:人生要经历风风雨雨,才能见到我们心中的彩虹,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获得了一种本领:摆脱烦恼 拥有快乐,让我们都做一个快乐的人吧,让快乐伴随我们每一天!让我们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让阳光陪伴在我们左右!
设计意图:(通过“当我不开心的时候”、《人生的风雨旅途》、做快乐卡,让学生从中体验当自己不高兴时,可以把不高兴的原因讲给别人听,减轻心里的压力;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可以去下棋、跑步、玩游戏等,把不高兴的事忘掉,使自己高兴起来。这样既能保持愉快的心情,使自己在集体中快乐无比地生活,又能把自己的快乐与别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