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李培元散文[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0:3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忆李培元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忆李培元散文》。

第一篇:回忆李培元散文

偶然读到一句话:真正的老朋友,是那种可以不见面,一见面就吵嘴,可以不想,一想就如花蜜融化在心间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谁都有,这样的朋友谁都不会太多。

依稀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当时我刚好在老家。一个中年人带着一个老人来到了我家,说要找培元。培元是我爷爷,当时已经过世了。中年人也就是老人家的儿子说,老爷子在电视里听到李培元的名字,非要家里人带他来找李培元,家里人拗不过老爷子,只好带他过来。

思绪在那一刻回到小时候,那时大家都还住在村子里,这位老爷子是村子里的剃头匠,可是我从来不记得他叫什么。好像每次都是傍晚,在夕阳里,剃头匠背着简陋的工具包走进院子,喊一声“培元”。爷爷听到喊声,立马拿着两条板凳放到院子,盆子里装满水,放到一条板凳上,爷爷端坐在另一条板凳。剃头匠从工具包里拿出披风,抖开,给爷爷系上,爷爷低头伸向水盆,剃头匠开始给爷爷洗头。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渐渐披风上落下了爷爷的头发、胡须,中间他们一直在说话。剃完头,剃头匠也坐到板凳上,两人就面对面的说着话,从田里庄稼说到国家大事,从太阳落山说到月上枝头。我经常在爷爷剃完头以后,指着爷爷的脑袋说“光光头”,可是他们两个竟然从来不搭理我。我就在旁边逗弄着狗狗,听着他们叫着彼此“老伙计……”。如今想来,这是不是有点美国西部牛仔的味道?

后来,岁月变迁,人们渐渐搬离了村子,老人家也被儿子接到县城里。从此爷爷只能在理发店剃头了,只是每次剃完头以后,爷爷都会说上一句:剃头匠在城里享福,恁长时间也不回来看看,这老伙计太没良心了。

爷爷几年前突然离世,可葬礼上,我分明是看到了这个老人啊。我无从得知他们的友谊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无从得知老爷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听到李培元这个名字,更无从得知为什么他在听到爷爷名字的那一刻会觉得爷爷还在世上,非要拖着年迈的身躯来找他的老伙计。我只感激,在这个世上,除了亲人,还有这样一个老人记得李培元。

这样的朋友谁都有,这样的朋友谁都不会太多,楚留香有胡铁花和姬冰雁,陆小凤有花满楼和西风吹雪,而爷爷有他的老伙计。

(PS:现在网上都在热议“你听过最好听的名字”的话题,我留过言:我爷爷叫培元,爸爸叫元江,我出生时取名江月,后来家人觉得江里的月亮虚无缥缈,寓意不好,所以就我改了名字。中秋节是爷爷的生日,我很想念他。)

第二篇:回忆情感散文

睡了一觉醒来,听见了雨打窗棂的声音。

这是我来到这里一个多月下的第一场雨。

雨,柔柔的。悠悠的洒落一地。

一把紫色的雨伞划过我的眼前,突然感觉这是好久远的一幕场景。

一把伞,两个人,和那一场淋漓的雨。

一场冬雨一场寒,在雨中,南方的冬天来了。

看看日历,已经是农历十一月初十了,老家下雪了吧?

好想看看雪,看看那一片片洁白的精灵。

雪大片大片的悠悠的落下,伸出那冻的有些紫红的双手,接住一片片的雪,看看它转瞬间又化作了一滴滴的水珠。

有时会一个人走在雪地了,听自己的脚步在雪地上留下茲兹的响声,任由雪花飘落满身。可以像个孩子一样,在雪地里玩耍狂奔。

有时一个不小心就啪的一声,摔了个跟头,弄的满脸都是雪,冰冰的。

有时会很安静的坐在窗前,看着雪花,思绪却飞出了好远好远。

不记得了是某年某月某个下雪的冬天,你送我的那束玫瑰花在风中雪中是那么的美,美的扣人心弦,美的再也不忍去放弃。

不记得了,某年某月某个有雪的冬天,我陪你步行去百里外的某个城市,走过树林,翻过小山,虽然很累,心里很甜,因为有你陪伴。

似水流年,雪下了一年又一年,我却只能在回忆里想起你。

岁月如梭,淡忘是最好的回忆。

你哪里下雪了吗?

第三篇:李元军个人简介

李元军个人简介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五日)

李元军,男,汉族,1978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人,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高级教师。

1987年8月~1992年7月在兴隆乡大庙小学念书,1992年8月~1995年7月在大庙中学上初中,1995年8月~1998年7月在靖远师范读书,1999年8月~2001年12月参加西北师大小学教育专业自考学习,2004年9月~2006年12月参加西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自考学习。

1999年3月~2003年7月在刘川华富光彩小学任教,2003年8月~2006年7月在刘川乡立胜小学任教导主任,2006年8月—2009年7月任刘川乡范窑小学教导主任,2009年8月~2010年7月任刘川乡范窑小学校长,2010年8月~2012年7月任刘川乡明德小学校长,2012年8月被任命为靖远县刘川慈济小学校长。

2001~2002学所任班集体被评为“白银市先进班集体”,2008年在靖远县第四届中小学生书信文化大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奖,2009—2011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并授予“园丁奖”,2010年在甘肃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在第四届全国小学教学特色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论文《浅谈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一文,达到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要求,并在中华教育科研论文、教案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

2011在《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发表论文《浅谈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在《未来导报》发表论文《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的对策思考》。

第四篇:李元敏心得体会

李元敏心得体会

4月15日上午,我参加了李元敏同志先进事迹霍城县报告会,此前,《伊犁日报》刊登了《自治州召开学习李元敏先进事迹动员大会》、《让李元敏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等文章,我在读报时想,李元敏是谁?她的事迹为什么在全州范围内被学习宣传?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带着好奇和敬意,我认真听取了报告会上李元敏先进事迹报告团的精彩演讲。

报告会上,李元敏在宣讲席滔滔不绝地讲述她在盖买村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宣讲席到听众坐席的距离早已不是距离,听众的心已完全置身于李元敏的故事之中,她在诉说的过程中几度哽咽,甚至流泪,在场听众也被她的真情实意所感染,默默地倾听、感受、流泪。在台下做笔记的我终于明白这位衣着朴素、和蔼可亲的大姐是怎样的人,下定决心要向她学习,把她的精神当作我的灯塔,引领我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树立良风正貌。

学习李元敏同志的“笑”

李元敏面对困难保持微笑,她所在的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盖买村素有“盖买盖买,喜根吉开买”的评价,意为“盖买盖买,谁都不愿来”,盖买村实在是太穷了。可是李元敏面对这样一个条件差、问题多、经济薄的村依然以微笑面对,用乐观的精神鼓舞自己、鼓舞全村干部和群众,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盖买村的未来有信心,通过发展种植经济作物、开展村民技能培训等渠道帮助困难群众增收致富,调动起全村群众干事创收的积极性,让她的笑成为每个群众的笑。

李元敏面对群众保持微笑,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亲姐妹,和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对每个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都微笑相对、积极解决,并能讲一口流利的维吾齤尔语,甚至有时忘记了汉语怎么说,就是这样的服务态度让李元敏成为维吾齤尔族群众真正的好朋友、好姐妹。

李元敏用微笑诠释了乐观精神和公仆意识,想想身为一名公务员的我,有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敷衍塞责、临阵逃脱。有时碰到汉语不好、年龄大的群众来办事,就有些不耐烦、甚至颐指气使、冷言冷语。究其根本,还是缺乏“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缺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意识,缺乏党性修养锻炼。要把李元敏的精神当作一杆皮鞭,时刻鞭策自己,对待工作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抱怨;对待群众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冷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走群众路线先从微笑做起,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身上用微笑破除压力壁垒和干群隔阂。

学习李元敏同志的“效”

李元敏干工作突出实效,从不搞虚假、浮夸,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把一个问题突出的后进村变成了全县的“治村强村”示范村。2012年4月,村里的4个砂场合同到期,续签合同没人搭理李元敏,她把4个砂场的路给堵了。砂场老板拿出合同,承包20年缴费4万元,违约赔偿100万元损失。李元敏一把将合同撕掉。“一年承包费15万元!”李元敏说,还有两个条件,村里低保户与“五保户”用砂石全部免费送到家,村民用全部半价。村里当年进账44万元。通过“一事一议”,李元敏给172户村民划了宅基地,铺设9公里柏油路,把全村25公里的泥巴路全部铺上砂石。在分割盖买村的吉里格朗河上架起一座宽12米、长94米的钢桥,解决村民出行难题。

李元敏一心为民、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是一面旗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效仿。看看李元敏,再看看自己,如果是我面对砂场老板的威逼利诱,是否还能坚守信念、保护群众利益?如果是我在盖买村工作,是否还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解决实际困难?剖析自我,存在问题不容忽视,有时工作不在状态,干不动了就逛淘宝、玩手机。撰写信息夸夸其谈、文风不实,下村入户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对群众嘘寒问暖。这一条条问题的产生还是因为自身存在形式主义,没有树立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没有理清“想要、做到、得到”的因果关系。李元敏是个实在人,干得都是实在事,她明白“一堆奖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道理,作为学历高、有文化、有涵养的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懂得这个道理,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办得让群众满意、办得让党组织放心,让群众得上真真切切的实惠,让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的践行。

学习李元敏同志的“孝”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李元敏的“孝”无疑是一种大孝。在盖买村,维吾齤尔族群众知道“杰米拉”是谁,却很少有人知道李元敏是谁。“杰米拉”是维吾齤尔族村民给李元敏起的名字。李元敏把自己当成盖买村群众的亲女儿,用“孝心”服务群众,感动每一位村民。

李元敏曾与丈夫骑摩托车把得病的买合布里赞·卡斯木送到医院,垫付500元的医疗费,还掏钱为她的两个女儿置办嫁妆,主持了两个女儿的婚事,为她的丈夫办了丧事。买合布里赞·卡斯木把她当作自己的大女儿。在村里,像她这样的维吾齤尔族“妈妈”李元敏还有很多。

村民们说:“‘杰米拉’人是公家的,家里的东西也是公家的。”她家的打草机、拖拉机、粉碎机、挤奶机、铁锹、雨靴等,村民随时可以用,她还贴油钱。

李元敏就是用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用“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大孝,帮助和感动着盖买村群众。如果说焦裕禄是一面镜子,那李元敏在镜中展示的就是美丽,她的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与之相比、自愧不如。自己在生活中对待父母、长辈可以说尊敬、关心、孝顺,可要是把这种付出带到工作中,带到乡村里去,带进百姓家,心中多少有些不情愿,即使愿意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元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能把小爱做成博爱、把恩惠做成恩泽、把小孝尽做成大孝,像这样的“女儿”,哪个“妈妈”不爱惜、不拥护?她的工作有什么理由不被群众所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有心力去献大爱、施大恩、尽大孝,唯有汲取其精神内涵,努力吸收“高尚养分”,时刻以她为榜样,把群众当朋友、当爹娘,尽己所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做到说话有威信、办事有人跟。

第五篇:元宵小情思散文

大概是潜意识里并不想走,反正我们走了两回也没走成,于是顺理成章、心安理得,我们留在了海口与亲人们共度了元宵佳节。

元宵节在我家算是最后一天过年了。一早,妈妈就起床准备中午的饭菜,姐姐打电话给小妹和妹夫喊她们中午过来吃饭。

我们把餐桌移到窗前,窗边放上一瓶淡紫色的小菊花,那是我们姐妹的挚爱。

泡一壶老白茶,先给老妈端上一杯,再招呼姐姐与小妹一起来喝茶,一边翻一本闲书,姐姐不忘给我们与花儿一起来张美拍,并忍不住有些感慨,她天天忙忙碌碌,终于也在家里辟出了这一方喝茶看书闲聊的所在。

其实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只是稍微花了一点点的小心思,移动一下家具,插一束鲜花,便有了份不一样的感觉。

关键是那份闲情,那点小心思。每个人内心都会渴望有个场所,有些物件,有些喜好,能承载安放自己忙累的心,像这样的一方茶席,一瓶鲜花,一本闲书,三两知己,与窗外的清风,暖阳,合成了这个佳节里最好的团聚。

我们聊了很多,说了小时候的趣事,也畅想了未来,都说老了我们还要一起过,带上老妈,我们四朵花,一起美美地生活。

老妈喊开饭了,很多老家的美味,猪蹄,血豆腐干,野味,都是老家的堂姐打包快递过来的。

这样的日子酒肯定是要喝一点的,我寄过来的两大壶黄酒,是这个春节大家的至爱,姐姐负责倒酒,一碗一碗的倒满酒,便生出那好汉的风采与气概,只是家人在一起,都是随意顺心,喝得都不多,一小碗而已。

我说幸好留在这里过元宵节,要是飞机顺畅,现在大概只有我们娘仨冷冷清清在家过节,爸爸自然是回不来,我也没办法像妈妈一样做这么一大桌子菜,关键是没有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果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呀,感谢飞机取消,嘿嘿。

喝了点酒的姐姐眼神炯炯,深深地看着我说,老二,过来这边生活吧,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多好,你在那边也是你们娘仨,孩子爸也不在那边,在这边大家还有个照应。

妈妈说,是呀,你要是也过来就好了,你们都在一起我就安心了。你一个人在那边,我们也担心你。

小妹也说,你来我们姐妹仨就可以经常下午茶聚会了。

我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过来生活,从前总是不喜欢这边漫长的夏天,如今最大的问题是老大上学,她今年初二,不像幼儿园,随便去哪个地方都行。

爸爸应该不会反对,我们在哪儿对他来说都一样,都是不在他身边,跟我家人在一起,他大概更放心。

大妞从前坚决不考虑过来,她舍不得现在的同学,这个假期有了些松动,这边的美食,学习氛围的松弛,大姨小姨的宠爱,都开始诱惑着她。

孩子毕竟是孩子,一回家融入那个环境,大概又不愿意过来了。

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过来。这些天走在外面,满眼的椰子树,满街的海南人,那种颇具有热带风情的小街店铺,都让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知道,这儿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这儿。

亲人不管在哪儿,都还是亲人,亲情的牢不可破,距离影响不了,时间空间也改变不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城市或者乡村,在那个地方,你会觉得安心,有归属感,踏实放松。

我不知道现在住的那个小城是否真的比这里更适合我,我只知道我早就强烈的开始怀念那边早春的种种物候,春风春雨、春花春草、怀念那边所有我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朋友,不是那里比这里真的更好,只是我住惯了,熟悉,习惯,有时候如同深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独特的情感与喜好,选择过不同的生活,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都很正常。

我深爱着我的亲人,也深爱着我住的小城和小城里的家,还有那里的朋友。

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在一起。是的,爱人如此,亲人也如此。

何去何从,我心已释然。

明年的春节与元宵,不知道是否还能与我亲爱的家人们共度,但是我知道,不管是否在一起,爱,永不会改变。

下载回忆李培元散文[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忆李培元散文[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活在回忆里散文

    时隔半年,我再也没有去过东窑坊。一个地方都会有它的故事,而东窑坊就有她的故事。我如今已写不出什么文字了,就好比她和我之间已经再没有更多的交集一样。然而生活还在继续,时间......

    回忆如花青春散文

    不经意间,时光的年轮已经将我推到了二十岁。已然站在了青春的尾巴上,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眼下春天已悄然而至,校园里,各种花都盛开了,落英缤纷,都肆虐地绽放着自己的全部美丽。凝......

    回忆更胜无声散文

    爱的旋律持之以恒,只是我们的感触感染不尽雷同。有时刻,有些人会说,爱是欲望,方圆复杂,浓烈乖戾;有时刻,有些人会说,爱是一阵风,吹动我夏天的衣衫,让我舒爽,给我清冷。其实,这些都是爱,都......

    回忆优美散文五篇

    流年像风一样过去,留下的只有那一抹的记忆。那是我十六七岁的时候,那个年代好像很穷,有三十年之久了,大街上的车少之又少,偶而的驶过一辆大拖拉机,小孩们都会跑着追着看,觉得好奇。......

    过年的回忆散文

    每当新年来临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时候家里穷,过年是改善生活的唯一途径。那时候盼年的心情说起来现在的孩子都不相信,常常新年刚过,就在盼望着另一个......

    2011年教师带教总结丰职汽修李培元

    2011年教师带教总结 一、带教的意义 带教,也就是老教师对新教师的辅导和指引,是一个专业前进的催化剂。是老同志将心得体会传授给年轻人,使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师资培训德国进修总结丰职中心校李培元

    德国进修总结丰职中心校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德国培训进修总结 李培元 丰职中心校 德国进修总结丰职中心校 本人很有幸参加了2010年10月24—2010年11月19日的北京市师资......

    秦培元报告会心得

    秦培元报告会心得 西河庄总校 王建平 2010年7月11日在永年铭州大剧院聆听了洋思中学秦培元校长关于减负增效的报告会,受益颇多,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