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社会工作理念[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10: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倡导社会工作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倡导社会工作理念》。

第一篇:倡导社会工作理念

倡导社会工作理念

内外兼修

促进和谐

一、社会工作概述

二、社会工作在“内修”中的作用

三、倡导社会工作理念

促进社会和谐

一、社会工作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三)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的含义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社会服务与管理领域,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简单的说,社会工作就是帮助人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专业活动。

2、社会工作的功能

补救功能: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人与环境调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防功能:帮助服务对象认识人与环境调适过程中的潜在问题,预防问题的出现。发展功能:挖掘服务对象潜能,实现服务对象自我提升发展。

3、社会工作涉及哪些部门和领域

在我国社会工作涉及的部门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其中政府职能部门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群团组织有共青团、妇联、工会、老龄工作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等。

社会工作主要存在于社会服务领域。一方面是为困难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领域,服务对象有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失业者、吸毒者﹔另一方面是在一些特定机构中开展的社会服务,如在大、中小学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医疗社会工作,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影响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监狱和社区开展矫正社会工作,帮助犯罪人员回归主流社会﹔依托社区或非营利机构开展家庭社会工作,促进家庭和谐﹔在企业中开展企业社会工作,保护职工权益,缓解压力、发展能力等。

4、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二是改善民生、增进社会福祉的迫切需要。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四是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1、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是一种从人性出发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应该受到尊重。人生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人的社会性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实现的。

第三、人有改变、发展和改善自己的能力。

以上三个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现专业目标的基础。

2、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

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3、对“助人自助”如何理解

对于“助人自助”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以去体会。

同样是帮助一名吸毒者戒毒,警察会将他关押在接触不到毒品的地方;医生会用其它替代性药品帮他脱瘾;心理医生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以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而社会工作者则认为一个人吸毒是有原因的,而且往往是与一些生活问题(如工作问题、家庭问题等)有关,如果不找出解决这些促使他去吸毒的背后原因,那么吸毒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社工的工作就是从案主的吸毒动机(或称原因)入手,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调动案主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必要时可借助其他专业人士的配合),从而在根本上帮助服务对象戒毒。从上面例子中,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只有社工把服务对象看成是一个独特的个人,他所遭遇的问题有其特殊的原因,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是高度个别化的“对症下药”,而且,社工不把自己看作强者,把服务对象视为弱者,而是把案主视为与自己是平等的一员。社工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自我的能力和要求,而且也只有调动起案主本身的力量才能达到根本的改变。因此,社会工作者强调“和案主一起”而不是“为案主或替案主”工作,也即“助人自助”。前文例子中,我们可以说每个服务提供者都是在助人”,但只有社工是在“助人自助”,这也就是社工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和是根本的魅力所在。

(三)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

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1、个案工作

是指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2、个案工作的作用

①帮助个人或家庭善用社会资源; ②帮助个人或家庭挖掘潜能;

③帮助个人或家庭适应新的生活转变做准备; ④帮助个人或家庭处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

3、个案工作的服务领域

* 家庭:亲子、婚姻关系调整,解决困难

* 儿童青少年:预防和治疗

* 学校:关系、学习、生活困难、成长

* 医疗卫生方面:医患关系、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和经济问题

* 矫治: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等的教育

* 老年:心理、经济、照顾

* 贫困问题的缓解

4、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第一、个案工作坚持以助人和服务的理念为工作基础,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教育和改变的理念,以说服教育和思想灌输为主。个案工作强调的是平等关系,给予和互动,其假设是案主有了难题或困难自己不能解决,需要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变案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个案工作是一种平等的专业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上对下的行政关系。虽然个案工作关系中工作者有一定的权威,会给案主带来一定的不平等因素,但个案工作者从专业上能够自觉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权威来提高说服教育的有效性,甚至会运用行政关系来达到改变案主的目的。

第三、个案工作更关注案主的心理层面,注重案主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思想政治关注更多关注案主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注重案主的行为表现。

5、个案工作与心理辅导或治疗的区别

①从处理的问题看,心理辅导着重处理较严重的精神病疾患,如精神分裂症、人格异常、心因性躯体题症状等。个案工作处理一般性的情绪不适或心理困扰性的神经症,如焦虑不安、抑郁等。

②从知识背景看,生理学、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是心理治疗与辅导工作的主要知识基础。它强调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作出个人调整,而不以改变个人的生存环境为己任,所以较少触及挖掘社会资源和改变社会机制的问题。个案工作处理的是个人社会功能发挥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更多的则是环境方面阻碍个人正常发挥社会功能的因素。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医学等是个案工作者的主要知识基础。

③从工作手法看,心理辅导强调的是“攻心”术,“心病要用心药医”。个案工作除挖掘个人潜能,让个人做调适之外,还强调调动个人之外的组织和社区资源来解决问题。

④从工作关系看,在我国,心理辅导与治疗员在当事人的关系中多充当权威人物,以专家的身份面对当事人,他对当事人负有专业责任。个案工作员强调与当事人保持平等的工作伙伴关系。对人的价值、独特性、自决权的尊重,是社会个案工作关系强调的重点,工作员在这一关系里不仅负有专业责任,常常还肩负着社会责任。

6、小组工作

简称团体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社会团体工作为一般儿童、青少年、成人所组成的团体提供教育与娱乐服务,为有社会和心理问题或生活不利的人们所组成的团体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从而预防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团体工作的特点是借助团体特有的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来实现个人发展与矫治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协同工作达成社会行动。

7、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①尊重小组成员的权利和能力。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包括自我作主、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权力和能力,平等、自由、公平公正对待等的权利。

②民主参与和决策。主要指工作者应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活动的目标和活动方案应由小组成员一起参与决策。

③赋权的原则。赋权是一个动态的改变,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从事发展工作需要实现的目标,是过程、手段也是结果。小组工作的这个价值观要求小组的目标是让小组成员实现自我赋权。

④个别化原则。⑤互助互惠的精神,小组工作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成员之间建立团结合作的关系,共同实现自我制定的目标。

8、小组工作的功能

①康复: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回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②能力建立: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③矫正: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④社会化: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⑤预防: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持

⑥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个人学会领到、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成担社会责任

⑦解决问题:协助组员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

⑧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二、社会工作在个人“内修”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内修”的基本目标主要是两个:一是全面提高个人的素养。这是促进各方面和谐的基础。二是搞好家庭内部和谐。

(一)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有利于全面提高个人的素养

第一,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有利于缓解个体因压力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失衡问题。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旦这种压力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或者是人们之间的心理支持体系不能发挥作用,就往往会导致焦虑,急躁等心理性疾病,如果长期积累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而社会工作方法尤其是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会对个体某些心理产生辅导作用,加强了人们心理体系的自我支持力度,从而缓解因心理失衡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二,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有利于促进个体尊重他人的价值与尊严,端正待人处事的态度。

社会工作强调平等之爱,以帮助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它的所有活动中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它有崇高的理念,同时又脚踏实地、忘我地进行工作。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能够改进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把热爱人类、服务人类当作自己个人生活的主导信念。

第三,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有利于提高个体道德品质。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活动,它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当作自己的目标。

第四,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有利于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社会工作理念及方法具有科学化、人性化、柔性化的特征,有助于避免或化解许多社会矛盾,形成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人际交往关系。

(二)社会工作对和谐家庭建设的作用

根据家庭的内涵和功能,所谓和谐家庭,应该是以情爱为连接纽带,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和普遍幸福为责任目标,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自由的家庭关系、民主宽容的家庭氛围、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情爱、平等、民主、自由、责任、宽容、进取、科学,是和谐家庭的八大要素,也是每个人需要不断提升的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生活品质。

和谐家庭的八要素 :

(一)情爱的归属是和谐家庭的幸福源泉

(二)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和谐家庭的根本保证

(三)民主的良好氛围是和谐家庭的重要基础

(四)自由的个性发展是和谐家庭的多重韵律

(五)责任信念是和谐家庭的精神支柱

(六)宽容的处世原则是和谐家庭的润滑剂

(七)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和谐家庭的强大动力

(八)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和谐家庭的健康之脉

家庭对每个人来说,是温暖的避风港,人们是否能得到幸福要看家庭是否美满。家庭和睦稳定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前提。建立家庭内部的平等关系,维系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支持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

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或理论,并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完整,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并顾及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而提供各项家庭服务,以从事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包括对整体家庭及各个家庭成员两者的需要从事评量、介入和评估等,即为家庭社会工作。

关于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临床式服务与具体式服务

(1)临床式服务包括:咨询辅导、社会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如家庭关系咨询、婚姻辅导、教育方案、就业协助,等等。

(2)具体式服务包括:经济补助、住所、食物、信息提供等有形的服务等。

以家庭问题作为服务内容的区分

(1)夫妻关系紧张、离婚、分居、婚外恋。

(2)亲子关糸的障碍。

(3)单亲家庭。

(4)青少年离家出走或逃学逃夜。

(5)未婚妈妈或未婚怀孕。

(6)身体和智力障碍、慢性疾病、爱滋病患者。

(7)儿童虐待和疏忽。

(8)性虐待。

(9)婚姻暴力。

(10)老人虐待、老人照顾。

(11)家庭成员的问题,如化学性物质依赖(酒瘾、药瘾)、情绪与行为、意外伤害、死亡、服刑、赌博,等等。

(12)和家庭福利有关的服务,如经济援助、老年服务、移民服务、在宅服务和法律服务,等等。

以儿童福利为取向的服务内容

(1)支持性服务,包括个案、小组、家庭治疗、家庭倡导、社区心理卫生、保护性服务、情绪治疗和性虐待等;

(2)补充性服务,包括在宅服务、日托等;

(3)替代性服务,包括寄养照顾、中途之家、教养机构、领养等。

社会工作对和谐家庭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1)经济的协助,即需要政府及社会福利机构从经济方面扶助缺少资源的家庭,包括失业救助、医疗救助、小本贷款、副业训练及技艺训练等。

(2)心理的治疗,家庭由于夫妻和父母、子女间对于角色认知、价值观念之不同或地位转变之关系而引起冲突,于是夫妻失和、家庭代沟,致使家庭成员间在心理上经常受到困扰。社会工作通过心理治疗模式可以使家庭成员得以充分沟通,从而恢复正常之关系。

(3)社会的服务,有些家庭,其困扰可能来自许多方面,需要配合社区资源、邻里关系,提供社会服务。

(4)制度的配合,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一种社区对家庭的网状服务体系;各种工商行业与职业的制度亦应负责维护家庭与支持家庭的共能。

总之,对于和谐家庭的建设,社会工作可以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可以提供法律及心理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可以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家庭整体素质,从而使家庭更具和谐氛围。

三、倡导社会工作理念

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良性互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平等相处的生活状态,人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和社会支持是健康社会的表现。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的描绘。社会和谐是人们从事正常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福祉的一种表现。

在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这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所擅长的、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的职业,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不但如此,社会工作通过自己的服务,也可以在社会上弘扬服务和慈善精神,促进互相关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这样,社会工作就直接和间接地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关注社会和谐是当代社会工作的一个特点。所谓关注社会和谐并不是说社会工作弱化了对社会问题、社会不平等的关注,而是说社会工作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各类社会群体的正常需要的满足,关注人们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它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去促进各群体的发展和社会认同,促进各群体的社会团结。

(一)发展社会工作,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来意义上的“单位”的社会职能剥离,原先观念上的“单位人”越来越多地变为社会人。大量原先由单位承担的服务内容现在单位、政府都不再承担,而要社会来承担,但是社会又缺乏相关的制度、组织机构、人员和资源,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形势的要求,政府必须转变社会管理的职能,让出一部分资源、制度和空间,通过购买服务、授权、外包、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这是科学的社会管理的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强调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使命是促进人类福祉,协助全人类满足其基本人性需要,尤其关注弱势群体、贫穷者的需要,增强其力量。社会工作者协同或代理服务对象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变迁,帮助个人、社会群体及社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强调社会和谐,保持家庭和谐与稳定,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社会工作尊重个人“生活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民主权利,并以实现社会公正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注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并通过专业服务实现社会公正。这与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不谋而合。人与生俱来就应该具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文明社会的发展也是不断向这个方向努力。但是由于转型社会在收入差距、基本权利保证、机会均等、劳动分配、社会调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社会不公问题,使不同阶层、不同个人所占有的资源亦有很大的差别,这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社会公正的心理感受,而且也不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社会工作的民主观遵循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和谐互动的专业理念,并具有助人、救难、解困、发展的专业功能,对于保障社会成员权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强调的“权利”民主观,就是从社会工作事务层面协助政府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由于资源差异产生的权利缺失问题,帮助国家建立一个公正、民主的社会体系。

(四)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是建立在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相互交往、认同、信任,以及负责任地处理矛盾与冲突,使这种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社会工作对每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社会工作要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和服务对象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友爱、相互支持的关系,这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在解决困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时,同各种帮助对象确立一种融洽的、自然的关系,才能够使服务对象觉得自己活得有尊严,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充满激情的去面对生活,并乐意表述自己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服务对象因社会变革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失衡,帮助他们增强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从根本上破解制约自我发展的各种困境。

(五)社会工作解决和预防并存的价值理念对社会矛盾的化解也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社会工作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方法解决个人、社会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对社区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帮助越轨个人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促进社会稳定。社会工作在干预的同时也强调社会问题的预防性,通过及时发现问题介入社会政策的制定,在宏观层面和社会政策层面为社会提供整体全面的服务,防患于未然。尤其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而言,由于社会工作的方法是来自群众,又用于群众的,因此,很容易得到群众认同、接近群众,真实地了解问题,从而有助于恢复社会秩序和保持社会稳定。

(六)人与社会相互依存性的价值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性作用。社会工作强调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社会要帮助个人解决困境,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恢复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个人也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体系的良性运转。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当前社会的改革必然会给个人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社会工作对案主进行的各种救助则可以有效化解甚至预防问题的发生,防止个人对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发现问题又能够及时提出相关的政策见解,通过国家政策、制度的完善,稳定社会结构,保证人们在一个秩序良好、保障健全的社会中生活。

总之,社会工作可为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的社会功能,协调、平衡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发挥重大作用。当前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个人与社会都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需要加大宣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工作原则,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独特作用,践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第二篇: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接纳尊重,唤醒自尊

接纳意味着在对矫正对象开展工作的时候,积极主动地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和人的价值,并尊重对方的人格。接纳的关键在于不以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评判或取舍对方,应时刻对矫正对象保持一种信任、接受和尊重的态度。

接纳并不意味着社区矫正工作者认同矫正对象的价值观和言行,而是将他的言行与他本人分开来看。我们接受的是他这个人,任何个体作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认识到他犯罪的原因才能理解他,理解他才能与之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矫正工作。

接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接纳是尊重的先决条件,透过尊重,我们为矫正对象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宽松的环境,使其放下防御,消除戒备,自由并安心的敞开自己,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透过尊重,双方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工作关系,真诚表达,真心互动,有利于尽快进入主题,提高工作效率。透过尊重,唤醒矫正对象的自尊,激发他重新审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恢复生命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实现人生自助、回归社会的目标。

(二)真诚信任,良性互动

真诚信任指的是社区矫正工作者面对矫正对象时保持一种真挚、诚实的态度,表里如一,开放自信,信任对方。社区矫正是重塑心灵的过程,工作目标是使矫正对象灵魂得到改变。重塑心灵必然要触动心灵,只有矫正对象的心灵开启了,发自内心地想改变,想重新做人,外界的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开启人的心灵,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没有矫正双方和谐的、良性的、信任的关系作基础,矫正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流于形式。

真诚信任要求矫正工作者以一个真实的自我投入工作,不戴面具,不以势压人,不装腔作势,要以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想法、真实的言行开展工作,真情流露,以情感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是犯过罪的人,也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一些罪犯待人冷漠、冷酷无情,那不是他的真我,是长期生活在无情的环境中,使他的情感迟钝了。是他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将真实的感情过滤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他找回真实的自我,使他恢复情感,以一个人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达到人的回归。

真诚不等于信口开河,没有节制。如果矫正工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随便表达,随意说话,是对真诚的误解。真诚并不是要求矫正工作者去表达他所有的感受,而只是要求他所讲的,要全部真诚。真诚并不等于可以允许自己完全自由地作表达,因为除非我们所说的有助于当事人成长,否则就不必将所有知觉到的思想和感受与当事人分享。必须牢记,帮助矫正对象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与之有利的话我们就说,真诚地说出来,与之不利的话就不能说,否则就会出现破坏性真诚。

(三)维护自决,灌注希望

自决即自我决定。社区矫正工作中,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之间具有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很容易形成矫正工作者替矫正对象作决定、全权代理、大包大揽的局面,容易导致矫正对象过度依赖、放弃责任、无理要求的不良后果。社区矫正实践中,一定要强调矫正对象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力,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的走向,当然,也要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付出代价,承担责任。归根到底,矫正对象的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认罪服法,积极悔改,可以促进个人改变,家庭安宁。不思悔改,坚持错误,必然造成个人前途断送,家人痛心疾首。在这过程中,矫正工作者承担的是支持、帮助的角色,不可越俎代庖,替他抉择。

维护矫正对象的自决,不等于矫正工作者可以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是要满怀信心,灌注希望。留意矫正对象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反馈,积极鼓励。关注和肯定矫正对象的正确选择,认同他的正面表现,表彰他的积极言行,使矫正对象看到希望,腾起梦想,鼓足力量,自助自强。

摘自《社区矫正工作手册》(肖君拥

唐正主编

研究出版社)

第三篇: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理念和实践相统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其中理念的变革是最基本的,“理念领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多元化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种理论为基础,对中小学教学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更先进、更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观念创新“新”在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我们以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上的不同来分别叙述这些观点。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不仅要从知识上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四点不同性质,对于得出这些不同的过程也要了解,甚至是自己动脑动手去设计和验证这些不同,并从这个设计和验证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何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更新速度之快的未来社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学会一定数量的必要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知识与会学知识仅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含义却很不相同。科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其中必然有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力图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知识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加工内化、知识重组、用中活化的经历。这样必须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可能会不“高效”,但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看却是“高效”的。比如,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都属于物质的发现及研究过程,这些知识在考试当中并不会考到,但是对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取新的知识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其实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再多,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只有使学生具有会学知识的能力,才能享用终身,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可以说,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

比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不同,考试只是考四个结论:溶解度不同、热稳定性不同、碱性不同、与酸反应的速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却不能仅限于这四条内容的死记硬背。针对这几个不同及学生理解能力的参差不齐,我设计了这样几种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

1、感性认识。有的老师甚至很多学者都认为试验的开始应该是理论设计,事实上,形象的试验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且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给他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有趣的小试验: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吹气;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滴入无色酚酞,观察现象;而与酸反应的速度,我选择了在试管上套气球看两个气球鼓起的速度来比较二者不同的反应速率。事实证明,学生不仅非常积极地参与实验,而且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对后面的讲解不能完全理解,对于这几个结论也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理性讲解。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并且最后落脚在理性思维的培养上。所以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进一步作了理论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个氢原子,这也是他们最关键的不同点。通过这样的核心理论的讲解和进一步展开又使他们对于分析事物的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3、提出问题。学习不应该止于课堂,终身学习的习惯才是学生应该在学校得到的。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我又设计了这样几个课外的延伸问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平时生活中会不会见到?他们分别作什么用?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从结构上解释这些相同和不同都是因为什么?这样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和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了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的好习惯。这不仅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知能力。

3、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面对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使学生群体呈现丰富的统一开放性的新课程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这才是新课改科学的学生观。只要能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性格活跃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能适合多做实验,从实验中发现解决问题;理性思维强的学生更适合基础理论的学习,可以安排他们设计和指导实验。这样,差异就成了一种财富和底蕴。新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面对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方面的培养和关注。

4、质量观: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在于能够给与他们更为丰富的化学知识,以及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个民族的化学素质,而不仅仅是考试中的平均分和及格率。

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最适合自己最全面的发展,进而推动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第四篇:倡导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家庭

倡导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家庭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与东方特色。

中国是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与“国”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而组成的特定的社会心理关系,是一种最亲密的人际关系类型,是其他关系无法弥补或替代的。

家庭和谐的前提是要倡导良好的家庭理念,也就是家庭伦理道德,它体现了家庭文化的核心价值,它可以内化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内在自我价值,并成为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突出几个方面:

第一,“孝心”,是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社会最高的道德准则,“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伦理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

第二,“节俭”,目前社会上物欲横流,消费至上,攀比成风。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非常浮躁,有许多家庭矛盾、社会上的违法案件都是由于对物质金钱的过度追求而引发的。第三,“诚实”,个人的诚实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诚实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第一,强调家庭的责任

和谐的家庭关系首先在于家庭的责任。也就是说,每一个家庭成员对于家庭建设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是一种最起码的要求。

第二、遵守家庭的秩序

不同的家庭之间也有不同的秩序和规范,比如说,尊老爱幼,上慈下孝等,一个和谐的家庭必定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当明确各种角色关系,遵守家庭的规范。家庭是爱的学校,家庭是培养成熟的心智和健全人格的地方,而且家庭也是培养秩序和建立理想世界的基础。

第三,珍惜和创造家人共处时间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需要交流的,尤其是现代社会处于一种信息爆炸的局面,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负面信息,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彼此之间多交流,在某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有条件的话,全家人一起到郊外旅游,通过这种全家人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消除隔膜,增进家庭氛围,共享天伦之乐。

3、婚姻关系的经营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因此协调好夫妻关系,不管是几代人同堂的主干家庭还是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夫妻关系都是家庭关系的轴心。亲子关系只能从属于夫妻关系。

4、婚姻的责任和包容性

夫妻之间没有矛盾是相对的,而有分歧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关系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满足对方的所有要求。

5、平和的心态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改革使得原来的利益格局得到调整,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人们内心的混乱和冲突增加,直接导致心理压力的加剧,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因此保持一个平和乐观的心态十分重要,如何保持呢?要有一种心存感激的心态,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有感恩之心。我们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谢家人让我们感觉到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感谢邻居,我们有一个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存感激的心态面对我们身

边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过好我们的每一天,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宁静和谐,只有当个体和谐了,才能达到家庭的和谐,只有家庭和谐,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第五篇:倡导和谐理念 共建和谐地勘

倡导和谐理念 创建和谐地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局党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屋建瓴,提出“地质工作立局、产业发展强局、和谐建设兴局”发展思路,符合局情,振奋人心。对我们来说,地质立局是根本,产业强局是关键,和谐兴局是目标。那究竟什么是“和谐”?可以说,“和谐”的理解是多层次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普遍认识看,“和谐”既是一种自然美好、均衡协调、积极向上、求新求变的现实氛围,也是一个人人向往追求而又永无止境的理想境界。就我们单位来说,和谐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职工生活富裕、幸福指数提高、干群团结互助、核心价值提升。在如何创建“和谐地勘”方面,我们认为:

一是倡导和谐理念。我们在创建活动中要求的诚实守信、公平正义、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等等,实际上都是最基本的和谐理念,怎么来倡导这个理念,既不能用简单灌输的宣传教育办法,大喊宣传口号,也不能简单地搞些宣传资料,发到基层,发到各门各户,这些都还不够,我们是通过这些群众性的活动,把这些和谐的理念具体化、形 1 象化、人性化,用一种让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让群众来感受和体会。如省局评选劳模标兵、单位开展创先争优、基层开展岗位比武等,都是通过弘扬正气、树立楷模、表彰先进,达到倡导和谐理念的目的。一直以来,我队每年都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坚持了贴近职工、打动人心、触及灵魂,起到了展示文明、弘扬正气、教育职工的作用,开展这类活动,我们非常关注和注重活动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局限于颁奖发证,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板报、橱窗、横幅、标语进行大力宣传,让职工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这种形式来倡导和谐的理念,用身边的模范标兵来感染职工、营造和谐的氛围。通过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模范集体与个人,使得和谐理念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很好地得到了体现。

二是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文化境界,不仅需要文化的引导和支撑,也包含着文化建设的要求。和谐创建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通过和谐文化的发展加以推进。企业文化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其中企业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等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就是推动全体员工奋进开拓的动力之源。我们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传 2 统,我们地质人跋涉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地质资源,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过得硬,靠得住。这些都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此要大力宣传,更好地继承与发扬。要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和谐文化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些好的活动平台,激发基层开展和谐活动的积极性,如我们开展的“庆国庆、颂祖国”大合唱比赛,各分工会积极参与,团结一心,当中就体现了和谐共进。还有平时利用节假日开展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比赛,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等,这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可以促进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活动载体,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实在、最有效的、最受欢迎的举措。

三是构建和谐关系。和谐关系包括干群关系、工作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等,这是我们历来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好好地去构建。就我队来说,我们人员多、编制大、底子薄,离退休及下岗职工人数众多,经费紧张,就业压力比较大。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原有产业结构、队伍结构及分配方式,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地勘经济。要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职工群众法律意识,积极倡导文明 3 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图书室、阅览室、工会娱乐室、小型舞厅建设力度,让每位职工学习有地方、娱乐有去处,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工作满意度。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更好地安排下岗职工,最终实现富民强队,共建和谐地勘。

四是夯实和谐基础。和谐的基础就是突出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这个基础性工作是以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为标准,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并根据和谐地勘的要求,修改了各类文明创建工作的标准,完善了评选管理的办法。同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亮化院内环境,不断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应该说,这些都是和谐地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除此以外,我们还认真开展“扶贫帮困”、春节“送温暖”等活动,因为社会和谐要防止和消除的是社会上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和谐的现象,而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现象,究其原因,有许许多多原因造成的,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问题、公平公正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但最直接、最普遍的、最多见的,是那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开展这些活动,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心血来潮,本意就是要保障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为构建 4 和谐地勘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五是要合力推进。当前,和谐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在新历史起点上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更高的水平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创新亮点,走具有特色的创建之路。为此,全队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打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品牌,扎实推进“和谐地勘”建设。要紧紧围绕省委“一化三基、富民强省、科学跨越”重大决策,认真贯彻省局“地质工作立局、产业发展强局、和谐建设兴局”的工作思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努力把我队建设成为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家园、文明的乐园,为构建和谐地勘、和谐社会奠定基础。要努力实现职工文明素质再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再提高、单位文明程度再提高,统一思想认识,协调工作步骤,凝聚广大职工人心,把我们的视线转移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型地勘单位。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下载倡导社会工作理念[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倡导社会工作理念[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工作与新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工作与新社会管理理念 2009-06-17 10:48:00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社会工作是一个科学门类,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或社会组织形式,更是现代社会管......

    全民健身读书月 倡导科学健身理念

    全民健身读书月 倡导科学健身理念 记者 王东 2013-3-31 5:35:32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3月30日 06 版)光明日报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王东)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构建文明殡葬习俗

    www.xiexiebang.com 倡导绿色殡葬理念 构建文明殡葬习俗 我国持续推进的殡葬改革制度,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目前的殡葬......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理念是什么? 1. 关注学生发展。 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定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

    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及理念[共5篇]

    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及理念 一、社工的首要使命为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及致力处理社会问题。 二、社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种族、国籍、性别、......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对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社会工作价值不论中外都有其思想来源和基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思想......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

    “庆祝建党90周年,倡导节水理念”正文封面

    河南师范大学水电暖管理中心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倡导校园节水理念” 节 水 勿 忘姓名:张家诚院系:体育学院 学号:1006114020节水 勿忘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我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