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对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社会工作价值不论中外都有其思想来源和基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新教伦理和社会福利思想。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及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要学习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中具有普世性的理念,又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两者兼容互补、相得益彰。为此,要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和选择。
鉴于文化的多样性,比较视角的多向度,所得结论各不相同。纵观人类近6000年的历史,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全世界约有63种宗教,192个国家,292个民族,6700多种语言。就中西文化比较也是非常复杂的。有些学者择其某一特征作抽象概括,如学贯中西的大哲冯友兰这样表述:“我们还可以套用孔子的话,说海洋国家的人(西方人)是知(智)者,大陆国家的人(中国人)是仁者,然后照孔子的话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这是对中西文化独特价值和互补性的一种说明。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2]陈独秀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
[3]以个人为本位,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以家族为本位,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号称“文化怪杰”的辜鸿铭在其有世界影响的名著《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有四大特征:深沉、博大、淳朴和灵敏。相比之下,美国人,一般说来,他们博大、淳朴,但不深沉。英国人一般说来很深沉、淳朴,却不博大。德国人一般说来深沉、博大,却不淳朴。而法国人既没有德国人的深沉,也不如美国人博大和英国人淳朴,但拥有非凡的精神特质,那就是“灵敏”。也有的学者谈到英国精神时,归结为“海德公园式”的民主传统及其现代价值;谈到美国精神,概括为“五月花号公约”与美国梦;谈到中国精神,倾向于谈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内圣外王”之道。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西方人重在求“真”,以知识为本,而中国人重在求“善”,以伦理为本。在思维方法上,西方人重“分析”,重实证,中国人重“综合”,重整体,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比较和判断,对我们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提供了有可比性的参考。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既要参照西方的价值观,更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本文拟着重探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互补性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很广,内容极其丰富,而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价值观。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又以儒家的价值原则为主干。在这一主干中又有哪些精华值得我们弘扬呢?
1.和谐。……
“和谐”思想和“中庸”之道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中”是世界的根本;“和”是世界的光明大道。达到了“中和”,世界万物便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有位外国人向中国一名学者提出:中国哲学最精华的是什么?答曰:如果只讲一个字,就是“和”;讲两个字就是“中和”;讲三个字,就是“致中和”。此话有一定道理。
既然和谐是理想的状态,那么,怎样去实现“和”呢?儒家认为,根本途径在于保持“中道”。“中”指事物的“度”,即不过也不要不及。对人的态度要“谦和”,既不“狂”也不“狷”。凡事叩其两端而取其中,便是“和”的保证和实现“和”的途径。“和谐”的思想基础是“和而不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中国历史上,有所谓“和同之辩”,西周末年史伯已认识到,由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言的君王,才能造成“和乐如一”的局面。他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可谓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对“和”与“同”的区分,对矛盾同一性有了一定认识。从今天哲学上讲,“和而不同”即事物的多样性统一,而不是无差别的绝对同一。中西文化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三百年来西方文化讲三争:竞争、斗争、战争。把斗争绝对化,“仇必仇到底”。而中国文化如宋代张载所言:“仇必和而解”。“和”的最高理想目标是“大同世界”。“和谐”具有普世价值。
……佛教尤其是中国化的佛教,有一套治心又救世的和谐理论。其“六和敬”教规中每条都有一个“和”字:“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2006年4月在普陀山举行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发表的宣言,提出当代佛教“新六和”的理念,即“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集中反映了当代佛教的和谐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掘和利用,以充实我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2.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何谓“仁”?仁具有多重含义,从价值观上看,其基本的规定是“爱人”(见《论语·颜渊》),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泛爱众而亲仁”,这是早期的博爱思想,一种朴素的人道原则。当马厩失火被焚时,孔子所问的是:“伤人乎?”而不打听是否伤及马(《论语·乡党》)。首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因为马对人而言只是工具,只有外在的价值,只有人才是目的,有其内在价值。“爱人”的行为规范是“克己复礼”,也即自己的行为要符合一定的社会秩序。孟子讲“仁义”,是说只有爱心还不够,还必须有推己及人,重点是为“他人”,推而广之就是为“社会”。这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不但讲“仁义”还要讲“仁政”,反对“苛政”。儒家的“仁爱”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为“仁道”,一为“恕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道”。联合国2001年文明对话小组讨论中,神学家孔汉思提出,儒家的这两个基本原则应是普世伦理的基础,现在已被国际公认为“黄金律”了。孔子被世界所尊崇,美国、英国出版的名人辞典都列举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目前,全球孔子学院已达150多所,美籍华人科学家曾将孔子“四书五经”送上月球。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呼吁中国政府,应再次把《礼运·大同篇》重新放置于联合国大厦内,供各国人士仰慕。孔子的“仁义”价值观已积淀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的深层。南宋诗人谢涛《梦中咏史》曰:“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民生。”
3.民本。……
4.自强不息。《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应效法天行之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传》中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载物就是包容万物,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方的人,容纳不同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各遂其生。《易传》提出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刚健有为的两个表现,前者为自立之道,后者为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其思想渊源来自孔子。与此相联系的是人的志气和节操。孔子讲“杀身以成仁”,孟子讲“舍身而取义”;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种浩然正气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自强不息的另一突出表现是“日新”“革新”观念。《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肯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中国历史上经久不断的改良、革命、维新、变法都传承了“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千年来成为我国民族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5.重家庭,讲孝道。……由“亲亲”观念出发,衍生出一套“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伦”关系准则。“五伦”中三伦是关于家庭的。其正面价值是增强了家庭的亲和力和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朋友相助的良好风尚;负面价值是助长了家长制和皇权思想的发展,抑制了个性自由和人的平等权利。也产生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在家庭伦理中“孝道”居核心地位。“血亲”和“孝亲”密切相联,不仅表现为对死去的先祖的隆重
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的长辈的绝对孝顺,遵从的是“百善孝为先”。不孝子孙是最劣称谓。儒家提倡以孝治天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不孝”为犯法的“首恶”。把“孝道”法律化了。我国现代法律也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在美国法律中规定有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没有“养儿防老”一说,子女18岁后走人,用餐各付费用。
儒家的家庭伦理和“孝道”,是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相适应的,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而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思想,仍不失为当今一种可贵的价值资源。
中西价值观存在差异,各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其普遍性。有差异才需要互补,各有短长,才应取长补短。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很需要实现中西价值理念精华的融合。
我国很重视和谐的价值观,这是对的,但在传统文化中对竞争有所忽视。西方文化是崇尚竞争,主张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一个社会没有竞争就无活力,而无和谐也无稳定有序,“和谐”与“竞争”要统一起来。中国讲“天人合一”,西方讲征服自然。前者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重主客体二分和主体精神的发挥,这两者应当融合。中国社会工作在坚持“和谐”理念的同时也应鼓励受助对象提高竞争意识,方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立。
儒家的“仁爱”学说,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忽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西方却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忽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前者为“群体本位”,后者为“个体本位”,两者互补才是全面的价值整合。
……
美国的职业精神也体现在社会工作的职业伦理中,规定很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定性。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中国的自强不息同西方的强调自助是较好融合的。在思维方式上,中国重综合、重整体、重直觉体悟;西方重分析、重逻辑、重实证。两者都可辩证统一起来,形成更加科学的方法论。处理中西价值理念的关系,既反对“全盘西化”,也不当“国粹派”,不重蹈二元对立的“体用之争”,聚焦点在中西文化精华的融合。既为融合,就不是拼盘,而是辩证统一。这应是今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研究要突破的重点。要善于把西方的“求真”,同中国的“求善”相结合,既作智者,又为贤人,既内修德性,又外建事功,成为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作优秀的“社会工程师”。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孙子兵法》与社会工作价值观初探
08070225508社本2班王海波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但已出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刻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仁爱思想、爱国济世思想以及救助弱者的思想中。《孙子兵法》是兵家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被人们尊为“谈兵之祖”,孙子在谈军事战略与战术的时候,无不渗透着儒家的那种人文关怀的仁爱思想与人本思想,闪烁着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观念。
【关键词】 孙子兵法社会工作价值观
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属于外来产物,因而在中国本土上发展社会工作就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尽量寻找社会工作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之路,创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理论。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莫过于其蕴涵的哲理智慧,跨越时空影响着人们的观念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工作理论,但已具备了社会工作的一些价值观。《孙子兵法》是古代兵学的开山之作,也是古代兵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它倡导“兵者,常以仁义为本。”《孙子兵法》在基本理念上与儒家思想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国之大事”和民心向背的一些基本思想,两者都有相同之处。孙子提倡的“义战思想”等,也无不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与民本思想,闪耀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光辉。
一、《孙子兵法》中的“人本”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相通的。
《孙子兵法》虽然属兵家之作,但其思想内涵却极为丰富,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着儒家的仁、义、礼等道德观念,民本思想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其实,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尚书》中便有“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治民抵惧,不敢荒宁”和“唯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说法。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则主要散见于《左传》、-1-
《论语》、《墨子》等典籍。孔了继承了《左传》中所述的民本思维,大力反思了国家暴力,提出“仁者爱人”原则,主张重教化而轻刑罚,强调“使民如承大祭”。战国时民本思潮进入鼎盛阶段。孟柯呼吁救民于“倒悬”及“水深火热”中强调从“恒产”着手建立和谐社会,在君民关系上则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深入阐发了“忧民之忧”及“与民同乐”的思想。荀况也发出了许多振聋之音,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和“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墨家的“兼爱”、“非攻”和道家的“无为”思想中也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本愿望。在《孟子》中“民”字约出现过200处,孟了提出“民贵君轻”的命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更是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并逐步深化。春秋末年,频繁无情的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受到军事家们的格外重视。《孙子兵法》体现了较多的“重民”思想,《作战篇》曰:“国之贫于师者运输,运输则白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白姓则竭,则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孙了在进攻的战略方面,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持久战。因为持久战给国家尤其是给白姓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运输”、“贵卖”、“则竭”都直接关系到白姓的利益乃至生死存亡。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潜力,百姓之费,公家之费,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战争增加了国家的开支,给百姓带来了繁重的税收,给家庭带来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孙子的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
在《火攻篇》中,孙武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功,不合于利而止。”这体现了爱民的思想,君主不能以一时之气下令攻打,而置百姓于不顾。在《谋攻篇》又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故上兵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故知胜之有五:知可以战者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才是“全胜”的真正思想,深刻体现了对人民的“仁爱”。治国与治军,百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君主要把“爱民”当作为政的根本,治理天下的首要任务就是“爱民”,在战争中,不但要爱护本国人民,还要爱护敌方人民。对于前面所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中最好的,是以“全”为上,而向我们称臣的敌人只是屈服于我方外在强大的压力,“卒善而养之,是谓圣敌而益强”。善用兵者,修道以保法,故能谓胜败之政。让对方真正的从心
里接受我方,必须感化,保持法度的公平、公正、严明,施行“仁”,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
在《作战篇》中,孙武提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二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孙武站在人民大众的角度,力图将战争的捅苦降至最低。在《谋攻篇》中,孙武提出,“是故白战白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和对方交战时,即使赢得战争自己也会付出很多,而在未进行战争前敌人就向我们屈服,不是说我方未进行任何方式的斗争。看似没有战争,实际紧锣密鼓,如用其他方式例如间谍、说客等。用“伐谋”与“伐交”来战胜敌人。在未开战前,先了解敌人的计谋,挫败敌人的战略计划,采取促使以破之,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如遇到强大的敌人,则寻求外交上的乎段,故《谋攻篇》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这几种方法灵活多变,可相互配合。这种非军事战争是通过各种非战争的方式来取得胜利的,但这种胜利又不依赖于战场上的斗争,而这中间又有着深刻的智慧,可通过“智斗”来实现。在《谋攻篇》中,孙武提出了预知战争的五种情况,而这种种的战略思想,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样战争的动员面就小,对老白姓的生活波及面就不大。孙子的民本思想对后来的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甚至农民起义领袖都受到了孔子“均平”思想的影响,并设计过不少济贫方案并加以推行。
从所述可以看到,在孙武以“全胜”为战争的主要观点中,也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凡智者,必有“爱民”之心。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君卞不关心民生疾苦,民众就会反叛,所以只有以民为本,统治者的地位才会稳固。
二、《孙子兵法》中的“仁爱”和“体恤弱者”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相通的。
在实际作战中,要想战胜敌人,不仅要有精明强干的将领,而且将领对君主的命令不可以机械的执行。孙武对战争中将帅的作用、素质以及各方面条件都非常重视。在《九变篇》中,孙武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了将领素质的某种缺陷可能导致的危机,提出,“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孙武又提出了将帅应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齐全。在《谋攻篇》中又提出“故知兵之将,生民心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将帅不仅要精明强干,还要足智多谋,随机应变,英勇
善战,公平严明;而目还要以诚待人,一视同仁,爱护士卒,体恤部下。在平时对部属要关爱,但要有度,保持威严,并非娇惯士卒。在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将帅“以菩萨心肠,以霹雳手段”爱兵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治军原则。故“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惧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将帅与士兵的关系是构成军队内部的主要因素,将帅如何对待士兵是治军原则的主体。孙子对人民的体恤,也表现在热爱士兵,主张“爱兵”。
在战前,孙武强调“慎战”,既战,则强调:“兵贵胜,不贵久。”在《作战篇》又提出“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这都体现了孙武“仁爱”的思想。战争久拖不决的话,就会加重普通民众的负担。因为陷于战争泥潭的国家机器,在财力、物力枯竭困窘的情况下,为了支持战争,势必向广大民众加征各种赋税,把战争灾难进一步转嫁到民众头上,从而造成民众的不满,激化社会矛盾。因此,“贵胜”、“不贵久”也是出于爱民、惜民的原则。战争对民众来说,确实是重大的消耗性重荷,它可能会导致人民的不满,进而发生内战。在生产力低下的春秋时期,尤其如此。关于战争速胜的观点,也是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的。
慎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确定一场战争是打还是不打,最根本的准则是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利益,而非一时之怒。“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一切以国家的利益和大局出发。“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为民是保。”这种把国家的全局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做法包含着“仁”的思想。
用间。孙子曰:“兵者,诡道也。”诡道就是欺骗对方,把自己的真实面日,真实意图隐蔽起来,不能让对方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武主张用间,极力提倡用间,认为不用间,则“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对正义的战争来说,夺取战争的胜利而“用间”则也是正义的行为。全面掌握敌情,加速敌军的灭亡。“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进而使人民尽早摆脱战争的捅苦,将战争带给人民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战争的巨大耗费相比,用间实在是代价小而收效大的好办法,是掌握主动,出奇制胜的锐利武器,因此必须充分运用。反之,如果因为吝啬金钱爵禄而不重视谍报工作,盲目行动,导致战争的失败,那就是“不仁之至”,必将成为国家和民众的罪人。
“用间”必须是“智慧”与“仁”兼有,非“仁”不能厚赏于“间”。从现代角度看,已具备了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三《孙子兵法》中的“爱国济世”思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相通的。
中华民族有崇尚道德之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最突出贡献之。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尤其重视构建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道和仁是孙子论兵的道德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兵者,国之大事’就是基于一种爱国爱民的道德意识。”孙子提出的全胜的理想境界,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小战而屈人之兵乃是用兵的至上境界。他还提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些论述表明《孙子兵法》的最高追求己然超越了战争本身。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在为社会群体奋斗中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古代先秦诸子的代表人物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孙子兵法》也体现了孙子忧天下的意识和在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勇于创新,将渊博的知识付之于实践的精神。在深层的精神道德层而,我们和古人是相通的,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激情,这是跨越千年人们仍受其震撼和影响的原囚。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社会工作价值观念的真谛,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丰富源泉。我们要发掘传统文化和社会工作的内在联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丰富和发展社会工作理论,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马琪.十家论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48.[2]黄朴民.孙子兵法选评[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2004.156.[3]诸子集成·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6.[4]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8.[5]曹静,吕锡琛.《孙子兵法》中善的伦理研究[J].东岳论丛,2010.12
[6]张仁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初探[J].社会工作,2004.06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上:5000年文明;空间上: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古希腊、地中海文化;发展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修复;内容上:儒释道是主干,核心是儒家文化,此外还有墨法阴阳家等文化,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约等于儒家文化。地域上: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闽晋文化、红山文化、齐鲁文化等等,非常多。特点上,关注生命,注重当下,性质上是小农文化。中国文化是非常复杂立体多元的体系,而非单一的面。也可以从历史、文化等层面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国文化中精华的东西。正如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一样。
二、国人对民族文化的思考
1840年后,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批判质疑否定,90年以后主要是重新思考、价值重估。
(一)90年代以前:批判质疑否定
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用基督教文化批判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摧毁,烧书、毁庙,颠覆中国传统文化,把千百年来中国文化颠覆,失去民心;54时期,反传统,带来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这一时期,李大钊、毛泽东等引进德赛先生,早期中国把传统文化认为是中国进步的绊脚石,袁世凯、吴佩孚等主张尊孔独今,复辟帝制。对峙,儒家思想遭到严厉批判。建国后,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儒家思想完全对峙的思想成为共产党的主要思想,60年代冯友兰给山东孔庙孔子鞠躬被认为是非常反动的事情。文革时,孔子完全成为政治工具,一无是处的孔子。毛泽东71年后对孔子的态度发生变化,判孔子死刑,74年批林批孔。78年西方价值观传进,泥沙俱下。《河殇》中国式黄土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地中海文明,要全身心拥抱西方文明。
100多年间,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不理性思考,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质疑,甚至颠覆。(从古至今,中国所有宣传、所有导向全部为政治服务。)青歌赛,一个军队学员看三面国旗,把新西兰国旗说成是中国国旗。网民要开除其国籍,学员只好在网上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二)90年代后:理性思考、价值重估
以往国人心里现在基本上传统就是封建、不好的东西。但是100多年的传统没有被完全批判否定掉,依然深入国人骨髓、毛发中,有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江河湖海,回到老百姓生活中,孩子学《弟子规》。90年代,党开始以心平气和的心态来看待传统文化,国学热是相对于以往的冰点而言的,非热而是温。建议中央电视台开传统文化频道,不要热,变成常态东西就可以,否则老板们学完之后,只学会用周易算卦。《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定》价值认同阶段、尊重的阶段。
1.表现为:
民间:儿童诵读经典工程;
学界成立国学院、儒学院、学术讨论会、研讨会等等、高校理工科学校进来后先学儒家典籍,答辩前先背一些儒家文章; 官方:祭祀活动,标志性事件是04年9月28日全球祭孔;孔子学院是5年内建100所学院,但是2009年底超过500所。现在有272所孔子学院、272所孔子教室,最早是韩国,最多是美国。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道德方面的东西,目前我们还无法传播这些道的方面的东西,因为去的教师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主要讲一些文字、诗歌等。2.对节日:国人对中西节日的态度表现出对传统节日的忽视、实际上是对传统节日内涵的忽视。
三大节日纳入法定节日:清明、端午、中秋
母亲节(5月第二个周日):改革开放后,深圳等地引入的,是美国的,世界各地都有各自自己的母亲节,法国是5月最后一个周日。中国最早对母亲进行歌颂的在《诗经》,“哀哀父母„„预报之恩,昊天罔极。”应由中国自己的母亲节。教师节可以设定为9月28日。3.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有四项:内蒙的、新疆的、古琴、昆曲,中国占26项(共70多项),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周六,中国文物流失最严重,中国流传出去的超过1700万项。国学大讲堂、百家讲坛。
4.文化复兴过程中遇到一些现象,迷信化、娱乐化、排外化、功利化、庸俗化等现象都出现了,挣曹操、西门庆、二乔、李白等(四川成都、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等挣李白)——功利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接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地气,不能浮在现实层面上,否则无法接,也不是中国自己的东西,长期以来厚此薄彼了,而且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对立的时间大概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否则如何化到中国,而这一定有相通相容的东西。但是又带来一个困境,究竟以谁为体的呢?学界观点对立:正统派、异议派和取代派,各自观点分别为马体中用、中体马用和马克思主义到中国这是鸠占鹊巢。二者相通相容的地方表现为:
(1)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周易》
(2)人类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传统:荀子人有义、理性、道德;诗经,儒家:大同世界“四海之内皆兄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郭沫若小品文《马克思来到中国》
6.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16、18世纪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200多年对西方影响非常大,如伏尔泰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法国人权宣言
1861-1885年把中国的儒家思想翻译为英文,那时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李约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来源于中国。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非常不可思议,但是要知道二者实际上非常契合,所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我们接收起来非常容易,因为那就是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特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土耳其是个自我撕裂的国家,灭其国家先灭其文化 7.传统文化在人的道德良知缺失的情况下能否发挥作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泛滥、山寨文化流行、诚信缺失等,经济发展了,幸福感下降,广州上海北京人幸福感最差。管仲帮齐桓公夺天下之后,立刻道德教育;商鞅变法恰恰相反,法治天下,秦俗日败,秦朝15年而亡。一个国家单纯强调GDP不可以。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道德良知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儒家也有合理的论述。人应在道德之上合理追求自己的 利益,道德价值优先,如仅仅追求物质利益,荀子“饱珠玉者殃必其身”。老子认为一切祸患的根源在于对物质的贪欲。
高楼大厦就是一张床,山珍海味就是一口饭。O(∩_∩)O~呵呵。不查是孔繁森,一查是王宝森
道德、良知和利益的例子:“我现在有俸禄,能自己买鱼,你们给我送鱼,一旦被揭发了,我就不能做宰相,就没有钱买鱼”。元宰贪胡椒800吨。秦桧。严嵩。蔡京。和珅(贪1600亿人民币)。同样的制度为什么有的人变好人,有的人变坏人?制度本身应找原因,但是也要从个人自身道德找原因,道德修养、道德自律非常重要。朱熹:“君子之心,长存敬畏”80%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对历史、法律和道德的敬畏。
要寻找心灵的港湾。
现实是昨天的延续,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
结语:作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要有温情和敬畏,要爱惜和尊重。
(以上根据讲课录音整理,请教师们下载参考)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族自觉正在日益高涨,本土化的要求愈益强烈,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将变得越来越相异相生,丰富多彩。因此,我们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文化,更应该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以构建并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源泉,也是实现民族伟大振兴的根基和精神动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深厚民族特点的独自体系,蕴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凝聚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根源,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1]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可以形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品质,这是我们赖
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当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发展之时,对于这个近代以来曾遭受了沉重屈辱和曲折的民族而言,大力弘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着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意味着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极富包容会通、与时俱进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和现实环境,它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能够增强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凡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能够用会通精神吸纳其他外来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升华自己,不仅出现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宋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且还出现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适合了中国革命的需要。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毕竟是西方工业文化的产物,要在中国生根开花,面临着中国化、民族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伟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要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今后依然无法绕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要继续加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程度,使之更广泛地体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色,就只能从中国传统和现实出发,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中国传统文化要彻底完成现代转型,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对其优秀成分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才能重新焕发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光辉,实现其现代价值。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改造,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找到最终出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能够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之成为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崭新文化。总之,用中国文化来阐释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气韵,不仅对我们具有亲切感和认知度,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和必然要求。
第三,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价值连城的物质财富,那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遗产堪称无价之宝,具有广泛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遗产因其不同属性而呈现出历史、艺术、科学等不同的价值,由此衍生的经济价值也为现代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持久动力。
中国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文明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遗留下的痕迹,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着各历史阶段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记录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文化意识、生活习俗等不同时代的状况,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
补史的宝贵作用和研究价值。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大量的科技信息,反映着其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程度、科技水平以及人类创造能力,对诸多领域提供着启发和借鉴,具有极为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部分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建筑、园林、书法、绘画、雕塑等,以及音乐、舞蹈、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美学内容都有着独树一帜的传统艺术价值,它并不会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艺术之美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传统文化遗产由此还衍生了自身非同一般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可以看作是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外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一样,“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已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文化已经构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系统,文化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其更加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传统文化的资源只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开发,一旦形成文化产业化规模,就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一些传统文化遗址或遗存得到开发后,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消费的核心资源和重要的旅游经济资源,这对于带动的相关服务业以及区域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传统文化遗产有形的经济价值外,它还有着无限广阔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取之不竭的宝藏。
各种失衡、危机、矛盾、冲突等世界性难题的思想宝库,是慰藉人类心灵和提升人文精神的珍贵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面临的国际社会、民族种族、宗教文化等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日益加深,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精神道德、价值信念等各式各样的现代危机层出不穷。全球变暖、酸雨频仍、淡水危机、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垃圾成灾、碳排放增加、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五花八门的世界性难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在各种各样的困扰面前感到内心迷茫,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感到无所适从。如何从这些矛盾冲突、困境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智慧恰恰对此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魅力来自于其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追求,其中有许多饱含普世性的思想内容,譬如,重视“道法自然”,强调用物以“利用厚生”,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理念。这些宝贵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类安身立命之学,皆有助于建构新生态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注重和强调家庭和社会的伦理纲常,对于处理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以及遵守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
全人类共同信奉的普遍价值。中国传统精神文化高度重视人类内心修养,十分强调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塑造,具有深厚的道德意识,对于救治现代人的心理危机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确定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建构现代的全球伦理、社群伦理、家庭伦理、工作伦理和人与人之新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遗产经过现代创新和转换,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它对于缓解人类种族或文化差异之间的争斗,追求全人类的和睦相处,实现天下大同的终极理想,完成恩格斯关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设想,都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所以,优秀的精神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全世界的精神文化财富。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辉煌业绩 现代价值
在中国固有的语言系统中,“文化”是“文”与“化”这两个字的复合。“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是春秋战国以后的事情。所谓传统,指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传统具有历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一个民族要有传统。传统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综毁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所以,不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总能及时的吸收时代精神的要义,不断地实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在近代,传统文化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巨大的历史惰性,对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五四”前期,一大批一流的中国知识分子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后探索中华民族的新出炉,下起了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了具有确切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它的最初,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创作的“旧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激励民族奋进的精神支柱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他的结构体系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方向,这种动力和方向,集中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地奋进和追求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2.凝聚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共同利益,既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又是爱国主义的动力。在当今的历史天剑侠,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这种统摄人心、团结族类的精神纽带地作用,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增强民族短接,依然具有深远的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和特点
1.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祖先在漫长悠久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文明成就的汇聚和升华,所及范围至为宽广,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凡举思想、学术、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等,无不尽在其中。
2.源远流长、相继不绝
在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中,中国传统文化既没有被消灭,也没有被同化,并且一直以雄厚的气势、宽阔的胸怀不断地发展壮大和推陈出新,始终保持自己自己的基本品格,真可谓源正流畅,延绵不绝。
3.代有高峰、蔚为奇观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持续发展的文化。传统,数千年来,尽管国祚频移、危机迭现,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却一脉承袭,而且代有高峰。就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世界人文历史上的奇观
4.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恢宏博大的汉唐文化,包容中西,流被四泽,任何外来文化,只要已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文化场,理科就会失去抵抗能力而被消化吸收;中国文化的神奇伟力和高度自信,在汉唐时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协调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征服、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条件下利用、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这种思想为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意义的思考路径。西方文化在近300年间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看到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量开发和无情掠夺,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对现代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及生态危机等社会病而言是一剂有效的良药,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中庸和谐”思想在处理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发挥现实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贵和谐,尚中道,不仅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提倡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国家民族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中庸原则的体认和践履,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和谐与平衡,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缓和人际关系。中国人很早就提出构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作为这一思想的延续,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三)“刚柔相济”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推动作用
“刚柔相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刚柔相济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还在传统文化应时而变、不断革故鼎新的精神。
(四)“人文伦理”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现代转化
中国文化作为一种伦理型文化,其传统思想中的许多核心价值观念都是在封建专制制度和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与西方现代文化相比,固然有其落后的一面。但是,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有些是可以进行转化的,如果我们将这些传统思想赋予现代内涵,仍然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思想精髓或者核心价值。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华文明的结构和机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协调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古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仁”是孔子学说的最高范畴、理想和标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是我们建立团结和睦多民族国家的基石。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等政治制度,无不缘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人格完善”的人文精神素质,强调“和合中庸”的和谐社会关系,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与价值,在当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还有,《孙子兵法》等典籍中体现的中国兵家辩证法思想,也为世界所关注,《孙子兵法》被国外许多大学作为教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有效的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来说明传统文化对现代有价值,而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价值体现。另外,现有的研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有利条件,面临哪些挑战,需要改进和完善什么,如何改进和完善等问题的探讨还相当的片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尤其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方面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讨论。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研究应侧重于现代应用,使之更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张小荣//雷根虎//易宏军《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西安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