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探索论文
《科学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关于课程理念指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相融合的目标体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含有强烈的人文指向,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所以,科学新课标强调了科学学科教学对人文精神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下边笔者就浙教版的科学新教材,谈一下在教学过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会改变学生原有的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忽视发现与探究、缺少兴趣与激情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方式,转变为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发现型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凸现出观察、发现、探究、研究、交流、讨论、归纳等认识活动。在这样的认知活动中,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感受便得到了丰富,随之而来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决心和毅力,越来越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也越来也有细心严谨的态度,越来越有团结互助的品质。
二、发挥科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1.突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在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教材部分内容以“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动手实践”等具有发现学习特征的形式呈现,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这不仅符合科学发现和认知的规律,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科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事业。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多采用预测性质、实验探索、验证预测、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当实验现象与预测不相吻合时,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大胆质疑,养成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同时学生也在身心的体验中得到一种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情感满足。
2.发挥教材各栏目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以及对科学之于人类环境、社会进步的正确认识
新教材设有阅读”、“读图”、“思考”、“讨论”等栏目,令人耳目一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以图代文,可读性强。“阅读”栏目常有关于科学家、科研成果、科学发展史、科学与科技、科学与生活等资料介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诸如此类的德育素材无疑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3.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学科知识本身也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学习“金属冶炼”时,可以适当介绍“高炉炼铁”的知识,简说钢的冶炼过程。当学生知道这些知识后,引导学生思考“百炼成钢”这个成语在语文上怎么解释?它有什么人生寓意?经过简短的发言,学生们很容易领悟到在人的成长道路上,也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剔除自身的劣性与不足,广泛吸收外界的营养与精华,才能成长为高素质的的人。
综上所述,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认真贯彻《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把握新的课程理念,以科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科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把“科学家的科学教育”真正转变成为“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论文
摘要:人文精神的缺乏是一个全世界各个国家共有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中学语文教育这个角度来谈谈怎么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有不少人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时代,生活在象牙塔内,陈腐保守,不思进取,所以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从紧贴时代入手,反映最新的时代浪潮。这是一种非常要命的误解。实质上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要有专属自己的精神特质,而不是什么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或形而下的技能技术。这种精神特质便是人文精神。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而对今天身在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青少年读书办公室针对北京部分8岁至16岁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愿望,77%的孩子喜欢阅读小说类书籍,16%的孩子喜欢诗歌、散文类书籍。但现在孩子手中“课外书”76%都是考试类书籍。
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可以肯定,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浅薄,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重要原因。其实,学生人文素养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身,打着深深的知识性、政治性烙印,也比较缺乏人文元素。加上中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被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因素肢解的机械僵化的知识与技术教育,很难给学生带来思想陶冶和人文情怀。
二、什么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古代希腊,是在文艺复兴中同基督神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因甚少自由的人的观念,人文精神极为淡薄。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形而上的范畴,一般指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的价值、权力、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它是人的灵魂的食粮,没有它,人的灵魂也就不复存在。李政涛曾提出“有灵魂的教育”,他将之解释为: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①。即认为人必须超出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即从小我成为本体世界之大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②这些都是对人文精神的较好阐述。
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育应是美好记忆的传输,它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站在这一个世纪的台阶上,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中国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该是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时候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带着忧患意识身体力行。
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吸纳人文精华。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课堂的教材外,还要广闻博记,感受语文本色。如今在全国推广的语文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长久以来,语文课本被等同于政治普及读物,学生得不到美的享受,自然不感兴趣。而新教材强调选文的作品属性,淡化其应用性、政策阐释性。像全套书中文学作品约占60%,其中高二全是文学作品。第三册甚至一口气选录了32首古今中外的诗歌。学生第一次正式有了文学欣赏的权利,而教师也第一次正式有了从文学角度讲解课文的权利。”③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解析人文精神的最好途径
2、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化,开拓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中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中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中学生的终生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3、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中学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学生中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美好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它们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选入了优美的神话传奇、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它们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像精神的领悟,在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像力……
当然如何让中学语文教育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精神复归,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观念杂出、变革纷仍的现代社会里保证我们的青少年人格精神的完善健康,这是关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试从人文精神的原则内涵以及教师的素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粗浅之论,权作引玉之用。真心希望我们语文界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齐来出谋划策,使人文精神的复归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方法》1998年12期。
[2]转引自《人文精神寻踪》,高瑞泉、袁进、张汝伦、李天纲,《读书》1994年4期
[3]华建武、蔡少军:《浅谈高中语文新教材》,《钱江晚报》3月10日教育版。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从人文教育概况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对策。提出了树立人文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现实与教材有机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策略
素质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融入人文教育。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未能关注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与人文教育均缺少必要联系,从而制约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人文教育概况
人文素质涵盖的内容较为复杂、繁琐与宽泛,对个人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文教育主要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塑造其理性人格,以此促进其实现个人及社会价值。人文教育蕴含着人文精神,其实质为人性教育,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为时代性。高中语文具有专业性与工具性的特点,通过有效教学,可完善人的知识体系,提高生活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必要的,通过日常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正确、积极与健康的人生观。在社会经济交融发展的环境下,为了有效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需要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借助语文课文及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深刻的内涵,正确的价值观,激起共鸣,进而达成素质教育目标[1]。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问题
首先,思想认识。高中语文教师过于重视考试成绩,未能关注人文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其次,教学内容。高中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任,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侧重于文章背诵及语句分析,而对语文文字美、情境美、结构美及精神美的关注度偏低,抑制了人文内涵的传播及人文教育的渗透。第三,教学评价。当前,教学评价仅关注考试结果,缺少全面性与发展性,不仅会影响教学的高效开展,也会制约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学习,认识以人文本的重要性,并逐渐树立新型的语文教学观。还要重构基本价值体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评价及教学考核等内容。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
(二)营造人文教学环境
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需要借助愉悦、平等与轻松的教学氛围。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竞争意识。例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组别,让其朗读精彩段落,以此营造真实、激动的教学氛围。在此情况下,学生对语言人文素养的认识将更加准确与深刻。例如屈原的《离骚》,通常情况下,古文教学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调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形式,特别是要结合屈原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等,以此降低文章理解难度,保证教学质量[2]。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新课标”要求可知,教学评价体系应具备动态性与全过程性,在教学开展时,考察学生的表现与发展,具体的评价指标有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经多因素分析,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课业成绩,还可明确其情感动态。为了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借助分层式评价方法,认可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现实与教材有机结合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各种诱惑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的学习与成长。当今,高中生紧随社会风气步伐,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与认识;过于关注个性化发展,轻视了团结、合作等精神。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教学实践中应收集、整理与毛泽东有关的资料,如生平事迹、爱国情怀等,在丰富的信息支持下,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将更加全面[3]。此外,高中语文教学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借助实践活动,以此展现生活的多彩性与丰富性。通过小组活动、任务分配、角色扮演,也可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及组织等能力。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其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对人物的把握。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影响着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教育,从而促进人文教育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宇杰.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7):75-76.[2]朱佶芝.沐浴人文关怀焕发生命之光: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157-158.[3]张学君.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当代五位语文教育专家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22-27.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
摘 要 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出发,探讨了人文精神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当下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尽管自20世纪初期开始,语文教育界对这一学科本质的讨论一直是见仁见智,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也有诸多的探讨与思索,但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
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它是交际的工具,是感情与思想的传递者。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理)和社会科学(文、史、哲、经)的表达、学习与交流都要用到这个工具,语文教学如果能够使学生都善于利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发扬与培养中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直是很多语文教育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听、说、读、写、背,让学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准确运用语言。相反,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相对更淡薄。实际上,人文性不仅是人文学科,甚至是科学学科一直追寻与探索的目标之一,因为所有学科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必须肩负着培养与传承人文精神的责任。因而,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与思索,让中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到生命的厚重和律动。从长远来看,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与禁锢,从精神层面开拓与创新。
1人文精神的内涵
对于人文的解释有很多,辞海中解释道:“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活动与现象。”实际上,“人文精神”是外来词,发源于古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熟并被不断丰富。人文精神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主要暗含着资产阶级的人性与人道论,但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思考。一般来说,人文精神在理解和重视人类文化的基础上,追求自由和全面发展,追求真理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人文精神提倡理解、关爱和帮助人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因而,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以来,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不安,这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心智与发展,不少中学生主体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从关注学生发展与现状的角度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与弘扬人文精神极为重要。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确显露无余。某中学语文教育者曾说:“当前语文教学的标准化评判制度和盲目追求分数的社会风气,把鲜活灵动的青少年变成了单调、刻板的平板人,没有思想,没能棱角。”功利性语文教学成了简单的工具教育,摒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丢掉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学校教学中对“才”的重视和对“人”的漠视直接导致了学生感性的缺失,对情感的冷漠和疏远,进而导致人文素质低下、精神信仰贫乏。
实质上,在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层面:首先,通过课程教学,挖掘现代汉语中包含与传达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指导并帮助中学生了解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扼杀,多鼓励。培养中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家庭意识,塑造其健全的文化人格。
2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1在人性失落的背景下提高中学生人文素质
当前,人文素质低下甚至缺失在我国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因素,导致许多中学生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在面对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家人时,都缺乏温情,对他人的付出无动于衷,漠视周围的一切。大量的中学生在家人的娇惯下,过分标榜自己,制动索取,不谈付出。人文素质的缺失在当前中学生身上的表现为:缺乏理想,丧失社会责任感,毫无孝心,好高骛远、缺乏实际的人生目标,思想情操庸俗化,被网络暴力同化严重。虽然各学校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中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实质上任重而道远。当前,中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然引起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也令他们十分痛心。要想解决人性缺失背景下,中学生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提高人文素质、传递正能量,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将责无旁贷。
实质上,中学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表达情感、充分肯定人性的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例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对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恐惧、彷徨、挣扎和坚持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以及生命的韧性和顽强。这篇“逼真”的小说不仅是对生命的赞歌,同时也是嘲讽人性懦弱的悼歌。小说中的“我”并不重要,只有通过教学赋予学生意志、精神、理想和智慧,强调对人性、情感的关注与理解,才能教育出对父母有爱,对朋友忠诚,对爱情不渝的有人性关怀的孩子。
2.2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如孟子的精深、孔子的博大、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苏轼的豁达、王维的恬淡……巴金曾经这样说过,他说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人文精神教育,不再专注于应试,执着于听、说、读、写,引导学生多读书,与古人、当代大家对话,去理解人生的智慧,去进行灵魂的碰撞与洗涤。因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接受熏陶、培养情操的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情操。
当前,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完成从自然人向文化人,甚至是社会人的过渡与转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过窄,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有限。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纯粹地“肢解”和分析文章,会使得学生失去对文学的洞察力与全面理解力。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限制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试想一下,毛泽东在青葱的19岁就已经能写出《商秧徙木立信论》这样充满张力和表现力的文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功不可没。只有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形成批判性思维与高屋建瓴的人文情怀。再看看我们的学生,有多少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变成了“八股文”的“专业写手”。又有多少人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好豪壮诗篇,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嘶吼?
2.3人文精神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自身需要
当下,社会局势瞬息万变,中学语文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大转型。从过去的侧重于文学、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到今天的人生与全面发展,语文教学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为达成这一目标,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与诠释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以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工具性所包围,趣味而具有魅力的课堂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重复、单调的训练与作业,课堂变得苍白无力。为了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也是时候做出一定的反应与改变。
3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3.1通过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实际上很丰富,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内容也均是大家之作,时代气息浓郁,文质优美。因而,中学语文教学者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底蕴,最大化地利用教材内容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质上,语文教材几乎是所有学校的授课之本,教学者应该充分尊重教材的特定编排体系,不是一味地将培养人文素养抛给课外阅读训练。教学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语文整体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情操、心理素养以及文化修养都得到同步的提高。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不再单一化,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不再局限于复杂的说明文、议论文。在学生认知的发展阶段,强化教材的人文性与教学的细腻化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例如用《斑羚飞渡》引出对生命的珍视与渴望,用《背影》来感叹父爱的深沉,用《安塞腰鼓》来赞叹生命的豪壮与奔腾,让学生在课堂充分感受灵魂之美。同时,教学者还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中大量的古诗文,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操,感受人文教育的艺术性。实际上,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并不缺乏人文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教材来贯彻人文精神教育。
3.2摒弃传统观念,以“人”文本
当代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都提倡以人为本。但何为“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建立关爱情怀,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当下生活以及未来幸福。在传统型社会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日趋功利化,应试教育的大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为了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基本信条。因而,当前中学生中厌学的、逃课的、抱怨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让教学变成传递快乐和幸福的工具,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是一个良好的突破口。由于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性情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重视学生的情绪发展,让教育成为学生幸福的源泉。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主体发挥,重指导轻结果,重长远发展轻短期效果。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长。通过引导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独立思考、表达情感的能力和习惯。只有学生能积极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促成积极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
3.3延展语文课堂,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通过阅读大家作品、历史名篇,激起学生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共鸣与情感的升华。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外现代诗、散文、戏剧、小说,教学者可以在课堂上做一定推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理解,从而去领略其各中魅力。从大千世界中发现美、感受美。养成阅读课外教材的习惯,不仅给学生积累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当代社会现象与国计民生问题。因此,延展语文课堂对中学生可谓是受益匪浅,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它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者在督促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也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圈点勾画、精读细品,从而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可协助学生有效地制定阅读计划、增加其阅读资源,提高其阅读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根据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举办读书会、制作读书卡、举办书评会,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人文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摘 要】 中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运动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广阔视野不断探索。首先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要遵循美的原则,按美的规律的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要有意识的培养的学生创造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是个工具性学科,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可以说语文对于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提高作用。比如学生在做一道数学证明题时,如果他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读的能力的话,他就会走弯路,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已知条件他不能够读透彻,那么他就很难做好。因此,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更是训练和培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课堂。目前进行的新课改运动是一场较彻底的教学改革运动。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只有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去探索,求得正确的回答,才可能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真正的、坚实的一步。
1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首选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那么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操作(包括作业),他总是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对此门课程发生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某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他才愿意去学、去接受知识并钻研之。只有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由被动地、不情愿地学习变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并且还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很好地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引入课文之前可以用相似的乐曲开篇,以诉说方式引起学生联想。在教学中,有许多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如讲《荷塘月色》前,先给学生听一段《思乡曲》,让《思乡曲》的旋律跳跃在学生的耳畔,使学生沉浸到一个寂寞、感慨万千的环境中,营造出与《荷塘月色》相应的气氛。然后通过朗读可以“声入心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朗读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理解课文中朱自清是怎样描写心情、环境的。此外,还有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适当开设欣赏课,提高鉴赏能力,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等多种方法。
2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美的原则,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要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美的三维结构:教学文本所蕴涵的美、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美和教学对象所感受的美。这三维结构又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主要有教师从文本中感悟体验出的审美关系;学生自己对文本所感受体味出的审美关系;学生又以教师为中介间接认识理解的审美关系;学生从教师教学艺术手段中享受体验出的审美关系;教师又从学生的反馈反思中发现的审美关系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审美关系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既是美育的对象,又是美的接受者和感悟者,更是最终体现出美育效果的反应者和实践者。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美育功能,必须以育人为目的,从塑造人才出发,运用种种方法,采用种种途径,使广大学生真正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美、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真正成为美的精灵、美的化身,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激发美的火花,在行动实践中显示出美的光华!
3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要切实掌握字的形音义。汉字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它既是形体单位,也是读音单位(一个音节)。现在不少中学生写错字形,读错字音,都是在“字”这个单位上出了问题。我们如能切切实实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大有裨益。词语的误用常常也同字义(语素义)有关。语文教学要讲求科学性,讲清字的形音义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学生语文水平不高,与字词句教学未能落到实处有很大关系。
阅读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处于现代社会,不只要求人们读懂文章,而且要求很高的速度。可以设想,在效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甲用一个小时读了一篇万把字的文章,而已只用了半个小时,那么可说乙比甲的效率要高出一倍。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文中举例说陆志韦先生当年教他们心理学时曾提出一个问题:每天看报要用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不太好回答,因为这往往要根据当天事情的多少来定。可是陆先生说,应该每天看20分钟的报,要在这20分钟里把报的全部内容都看进去,并指出这需要经过训练。这件事对我们很有启发。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多元化思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形象和意义不是作者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该允许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我国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在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具有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并向老师的结论质疑,敢于说“不”字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要受到斥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器,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缺乏富有个性的创造,一个个都是机械化的产物。黄全愈博士说:“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生长的环境……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学生答出与教师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应不应该算错呢?是该鼓励还是该指责呢?培养与扼杀仅一步之遥,稍不注意便会收到不同的效果。阅读教学中切忌教师跳出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和盘托出,这样学生会有依赖性,懒得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根本没有创造性可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任意驰骋的天空,发挥他们想象的舞台。我认为在教学中也不必将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都要交代清楚,这样做会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思维跳不出作者的“意图”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名导演,起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应把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总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规律可行,也只有按规律去教,按规律去学,才能达到教师顺手、学生得法的目的。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兴趣并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思考、欣赏等方面的能力。要让学生会更喜爱我们的母语,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好地更有效地学好其他各门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我们中学语文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会使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