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民办高职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的论文
【论文摘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他们肩负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任。该文结合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学实践,从提高学生兴趣、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立定点实习基地等方面,对民办高职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论文关键词】环境科学 民办 实践教学 探索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近二三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它几乎与自然、社会的一切学科都有联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更加密不可分,因此需要大批具有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人才。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不但是我国民办高校的主体,而且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针对民办学生的特色,以强化能力为主,开展具有开阔视野、提高认知能力的实践教学,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以适应海峡西岸在人才需求上层次多样化、专业多样化、能力综合化等特点。
一、转变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受师资、教学场地及其它教学资源的限制,在课程和教学安排上往往忽视了以生为本的原则,没有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基础加以区别对待,而是将他们看作同一起点,按照同样的目标和方式实施教学。[2]再加上我国大部分高校所设立的环境科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一般让学生感觉比较抽象,而实践课一直作为理论课的辅助课程,实践内容基本上是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验证,起加强理论学习的作用。通常课本中已有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很难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结合民办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这种验证性实验转变为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
我院在实践课程中让学生接触实际、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不断的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强化。例如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堂课就由专业教师做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专业介绍讲座,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专业的作用和就业前景,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本专业必须理论结合实践。有了这次学前教育,我院环境专业学生就会自主地开展各种环保主题活动。学生首先建立了绿心环保协会,该协会的宗旨是:“环保每一天,行动在身边”;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创办了“绿心会刊”,该会刊的全部内容从设计到定稿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在不断学习和宣传过程中让本学院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由于我国政府基本上没有向任何形式的民办高校提供财政性资助,民办高校主要依靠向学生收取的学费运行和发展。由于资金不足,这就使环境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存在很大的困难。[3]
1.建立环境专业实验室
我院自建校以来以文科教育为主,理科教育基础薄弱,存在经费不足、实验室建设滞后等情况。自2008年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建立以来,学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实践教学的力度。学院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宗旨,增加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办学能力,并尽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随着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学院领导认识到要提升学院的综合水平,以实验为支撑的教学显的尤为重要。因此,2009年学院又成功申请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为促进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院环境实验室建有多媒体教学、基础化学实验设备、监测分析仪器、专业实践所需精密仪器等。
2.建立严格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实验教学质量是环境科学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实验教学质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中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方法操作手册、实验员培训、仪器、试剂、试样、样品、实验记录以及实验报告等。因为资源有限,现有实验药品和仪器不一定能进行所有的实验教学要求。因此,每学期初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本学期实验项目,然后根据拟定的实验项目购买所需实验耗材。系主任作为教学正常运行的负责人,每学期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审,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教研室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定期将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汇报给系主任。任课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课件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还必须针对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各类耗材、检测方法和校准方法的确认、采样、样品前处理、实验室环境及安全等建立完善的文档。
三、构建新的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高职阶段传统的环境专业的实验课是由基础性、综合性实验构成,导致一些实验内容重复、陈旧,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很难满足目前科技日新变化的需要。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开展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帮助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性。1.开设自主性和研究型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研究兴趣。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环境专业实验课程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预期的现象和结果。但是在这种方法下的学习缺乏主动性,[4]机械地按照老师要求步骤进行操作,不能积极地去思考和改进。因此在民办高职环境专业实验课程中,应增加自主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例如在分析化学提纯实验中,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提纯对象,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设计相应实验步骤,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思考发现问题,并找出最佳实验方案。
环境监测实验是整个环境专业最重要的实验课程之一,教材中给我们提供的实验基本是按照国标的要求设定的常规检测。虽然准确度高,但也存在效率低、操作繁琐、监测项目有限等缺点。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一些研究型实验课程,由学生收集资料,找出目前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出新型的检测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不一定真正实用,但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2.结合学校条件,设置实地监测,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
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实地监测实验。每学期都开展一次实验技能竞赛,不仅训练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急迫性。通过亲自对身边一些环境污染指标进行监测,学生会留下有关环境问题的直观印象,同时,多次动手实地操作监测仪器,熟悉仪器使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可以让学生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岗位要求。
除了现场监测外,我校学生还利用自创的环保协会组织全校学生一起感受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邀请专业教师做节能减排的讲座、观看例如《后天》等关于环境问题的影片。
此外,《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生态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处理工程》和《环境化学》等课程均设置了课程实践内容,安排学生到污水处理厂、食品加工厂、垃圾填埋厂、化工厂和海峡西岸环东海域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认知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应用性强,学生兴趣浓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立定点实习基地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
毕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单位的第一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所以毕业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虽然学校刚刚起步,但校领导一直在积极寻找实训基地,例如与污水处理厂、环评公司、环保企业等单位进行合作,力求妥善安排学生挂靠实习的单位。
我校学生80%毕业后将留在厦门工作,其中一部分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中成为不同层次的技术员、管理者或执行者。因此,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方面,需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突出创新教育,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实验室管理水平方面要求更高,要高度开放,体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爱平.民办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9):19~20
2刘自团、杨旭辉.浅析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1):19~
213刘海林、陈新民.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5):132~1
324王建兵、何绪文、王春荣.环境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95~97
第二篇: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宋森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财务系统逐步完善,财务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因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来那种单纯记账的会计和出纳人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既能进行账务处理又能进行基本的资金运营和财务分析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然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特色,大力开展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尤其是通过教育部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我院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第三篇:高职文秘专业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探索[定稿]
[摘要]“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写作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其建设的重点在于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精讲多练,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秘专业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精讲多练
多年来,我校文秘专业一直将“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主干精品课程重点建设。其建设的重点在于改革教学模式,强调实用价值功能,以加强实践环节为突破口,以写作技能训练为核心,从精讲、多练两个方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掌握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各种应用文体的上机训练,强化教学的实用效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精讲:案例导入,启发式讲授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实践教学同样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只不过这种理论知识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传统的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讲得多,板书多,学生听得多,记得多,参与机会少。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知识积累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纸上谈兵,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应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对主体发挥引导作用。学生要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必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个体的积极思维,将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从客体变主体,从被动变主动。
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的精讲,其内涵首先是启发式讲授。与传统的灌输式讲授不同,教师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写作知识,而是讲问题,讲难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主体地位自觉地建构知识。新课前均给学生布置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查阅有关资料;上课时以案例导入,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思考,切题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阅读、思考、提问、争辩等方式的自主活动来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讲要讲在学生自求自得而遇到困难、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之时,要以画龙点睛式的手法去贯通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精讲不是单纯的少讲,而是有的放矢地讲重点,讲要点,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知识点梳理清楚。在介绍各种应用文章的写作要领、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时,运用比较法颇为有效。利用教材中各类文种的特点、格式、写法及写作要求之间的可比点,通过例文分析,多方面、多角度进行鉴别比较,启发学生对相近文种进行分析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种间的共性及个性特点,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要点。比如,行政公文中的请示和报告,这两个文种虽然都是上行文,文中都有反映情况、陈述意见的内容,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写作要点也不同。请示是请求性公文,请示写的是未解决的问题,着重在请求上级解决、批准某一问题或某项工作,要求上级批复;报告是陈述性公文,报告写的是已完成的事,着重于汇报工作,不要求上级批复,两者行文目的不同。请示可以报告情况,说明理由;报告不能用来请示问题。请示行文必须一文一事,请求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才有利于领导批复,使问题得以解决;报告一事、数事均可,综合报告可以一文多事。请示只能主送一个机关,报告则可以主送两个以上的机关。这样通过同中求异,两相对比,学生对请示和报告两个文种印象深刻,提高了鉴别能力,写作时不再混淆。鉴别比较还在于,同一文种中的各篇范例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归纳出各自的优缺点,以便于学生写作时取长补短。
其三,精讲还指多举实例,生动活泼地讲。因为应用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单纯讲应用写作理论比较乏味,可以从报纸杂志上广罗各种实例来充实教学内容,结合实例,把各类应用文写作理论中的重点讲透彻,难点讲清楚。这样既能充实教材内容,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解求职信写作要点时,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毕业生求职信实例,指出求职信别太煽情。因为不少用人单位表示,这类自荐信的淘汰率很高,求职信太过煽情,往往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反而会降低求职成交率。求职信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要制作,这样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写作问题来精讲,使原本枯燥的课程充满了吸引力。
二、多练:学以致用,熟能生巧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学生的能力培养已成为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目标。学习的成效在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动手能力的增强。应用文写作本身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写作是一门专门化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写作理论指导下的写作训练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中心环节,多
练是巩固和深化教师精讲的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必由之路。文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首先,做到每文(种)必练,及时评讲,反复训练。由易到难,从一些短小的文章写起,并且尽量找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事物让其练习。比如讲到计划、总结时,可让学生练习写作班级工作计划、总结之类,这样比较容易下笔。作文之后,教师要及时评讲。评讲的重点放在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上。如公文写作中,学生常常遗漏发文字号、抄送单位、附件、盖章等细节,还有标题不够准确、主送单位不确切等。针对学生习作中的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评讲,并指导他们“自改”和“互改”。总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讲评后再练,再讲评,再改,经过反复指导与练习,使学生在写作中熟练把握写作要领与写作技巧,实现写作知识到写作能力的真正转化。
其次,多练不仅是指多动手,还包括多动脑、多思考分析。写作实践不仅仅是具体技能的机械应用,更为重要的是知性与灵性的投入。对那些典型的例文要进行课堂讨论,有争议的还要展开辩论。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应用文写作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对那些写法比较简单的文种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自拟写作知识的重点提纲。这样,使应用文写作理论以不同方式、有重点地反复输入大脑,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写作训练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搜集、分析、选择和综合归纳材料的能力,构思写作及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平时精益求精地自己修改或互相修改文章的习惯,使他们的各种思维活动与写作实践相结合。还可以收集学校已经发布的公文,让学生辨别其写作是否规范,对不规范的公文加以修改完善。(免费活动tang)
其三,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与手段为支撑,着重进行各种应用文体的上机练习,计算机运用能力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办公自动化特色。遵循从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除单元文种单项上机训练外,我校文秘专业还设置一周时间“写作技能综合实训”,运用仿真模拟的教学方法,在校内秘书实训基地——“朝阳公司”这个实训环境中,通过模拟案例操作,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写作思维能力得以强化,利用计算机写作平台熟练地完成规定文种的写作任务,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综合能力。除了在课内当堂练习,完成教师设定或自己设计的习作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外第二课堂独立或合作完成由教师精心设计和主导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应用文写作任务。教师还鼓励学生成立新闻社、团学通讯等社团组织,指导学生写新闻,办报刊,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训练其应用写作能力,达到上岗后即能熟练写作。
第四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确立以学
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试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趋势 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坚持为地方或行 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 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为主题,这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环 境艺术设计专业,一个优美而宽泛的专业概念。80 年代末从各个美术院校的设计系和工科院系 的建筑学专业分支整合而来,因为具有不同的专 业背景及教学经历,因此对这个专业体现出了不 同的理解。这种先天的差异导致此专业在课程设 置、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广义上讲,环境 艺术设计在当代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艺术与设计领 域,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狭义上讲,主要 指以建筑和室内设计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建 筑、广场、园林绿化诸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 外部环境艺术;室内装饰、家具、陈设诸要素的空 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它们均有 一个共同的特质,即作为艺术设计它具有非理性 的成分,但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讲它又必须受到 某种严格规则的限制,而且在此过程中不能不考 虑涉及到的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材料学 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与功能、艺术和审 美多元化要素多层次穿插交织的特点使设计行为 更为复杂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建筑、园林、城 市房地产业的突进,与此相关的建筑装饰行业异 常炙热,并诱导诸多院校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环境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以配合市场的需求。这个在 逐步探索中建立的专业体系,在不完善的条件下, 飞速地成长和壮大。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 的挑战和新形势下就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我们
有必要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客观真实地去评价作为教育实施者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切
实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教学改革的 目标和核心问题。高职教育所具有的多样性、应 用性、实践性、动态性的特点是我们必须把握并将 其赋之于教学实践中去的,并要将其作为进行实 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和参照。
一、目前环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不清
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型人材的培养为主要 目标的。它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 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类型。只有确立了专业人 材培养目标体系后,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才可确 定。目前我们的问题是由于学校性质、专业设置 的概念不清导致培养目标概念的含混和多义。对 专业背景及社会行业背景研究不深,直接产生的 问题就是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过宽或过窄。环境 艺术设计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要求 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 操作和演练来验证和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由于 专业所具有的工程性,那就决定了我们的实践教 学培养目标要在设计师和施工操作人员之间做出平衡和取舍。以前总听到企业抱怨:你们的学生 什么都不懂!怎么会什么都不懂呢? 掌握了太多 的理论知识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是 我们实践教学中的失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能 弄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怎么能期望别人有多少理 解呢? 毕竟我们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 与之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实践教学的 根本出发点。明确了人材培养目标是一切工作的 首要前提,否则摇摆不定的概念会左右我们的思 想,使实践教学偏离了它正确的轨迹。(二)实践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 教育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调素质教育 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要求,而高职专业尤其是象 实践性很强的环艺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传统 的灌输型三段式的教学层面上,这显然阻碍了学 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实践创造性的发挥,继而削 弱了实践教学应取得的效果和成绩。这与实践教 学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和教师自身缺乏与时俱进 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
(三)已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不能得到有 效的贯彻
实践教学的方案、措施、细节、评价等教学环 节一旦被确立下来,就应该得到充分的贯彻和有 效的执行,但事实上这里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 问题:1.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2.教师 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教研室活动未能有效地 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教师多以自身的经验和不 同的理解去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不能保证在一 个完整的体系下进行实践教学,教学中的诸多偏 差得不到及时纠正。3.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 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进展与效 能。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形势下暴露出很多问 题,现有的评价与考核制度并不适宜现有的专业 实践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影响了教师积 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或抑制了学生的实践 能动性的表现和积极参与的信心与动力。(四)缺乏和实际相关的实践教学环境 说起实践课教学,不得不首先把它与场地、设 备、材料等联系在一起,它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 和前提。相关要素的齐备与完善直接影响和关系 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工程技 术与美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性首先应该 被放在突出的地位,绝不能抛开工程实际而空谈 美感与造型。材料、结构、空间的观念和知识仅靠 单一的讲授和肤浅的观摩是根本无法掌握的。抛 开实践教学相关环境的建设而空谈实践教学的绩 效与提高是毫无意义的。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面对以上实践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经过长 时间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 的特点和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以下内容为实践 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一)确立新型实践教学观,密切结合社会发 展与行业背景,明确办学层次
改变原先单一灌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 传统的知识储备性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好能 力、知识与素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 育是为个人获得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技能,以实 现就业为目的的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教育应适 应经济发展的方向,贴近社会的职业岗位的需求, 体现适应性和前瞻性。区域性、动态性的特点决 定了我们的实践教学不能用不变的模式一劳永逸 地解决所有面对的挑战,经常需要从行业和区域 的发展新形势中重新定位。行业发展在规模化的
同时,专业分工越来越趋于精细,这种趋势直接影响我们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模式选择,关系到实践
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环艺专业来说,实践教学 还应遵循特定行业的内在规范。依据调查分析可 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材就业岗位分别是设 计总监、高级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师、设计助 理和电脑绘图操作相关人员。每一级别均应具有 相关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的经验。这中间除了时间累积的因素之外,经历和具体设 计施工管理能力成了最为关键的因素。按照行业 惯例和有关限定,高职类学生的定位在就业初应 该是设计助理和电脑绘图操作人员,作为完全适 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来说,完全可在与此相 关的建筑装饰施工、园林规划等部门从事基础性 工作,他们应是“理论上强于中专生,实践技能远 远强于本科生的专门人才。找到了我们办学的准 确定位,就不难对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出调整,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就已经能按照行业的规 范和要求自觉提高实践意识。院系应该在改善和 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狠下工夫,以弥补在实 践教学中场所和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营造和形成 工程实践的氛围,那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 多媒体综合教室、材料与结构工作室、摄影与装饰 物设计工作室等的基本建立,就成为必须予以解 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既做不 了设计又不懂实际操作的两难处境,真正成为设 计企业需要的一线实用型人才。(二)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体系 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对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 依赖,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已有 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区行业的现状,对本专业的职 业能力形成一个全面的分析说明,然后根据各项 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按照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 加以系统组织、排列,形成若干实践课程模块,以 便将来可按一定方式适时调整组合成完整的实践 课程教学体系。这些基本的模块应该包括:1.实习(工程项目参与、设计成果转化);2.见习(工程 见习、设计考察活动);3.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设计竞赛);4.实践教学(计算机操作、专题设计训 练);5.专业技能训练(手绘技法表现、工程制图与 识图);6.社会实践(专业市场调查、社会体验、行 业分析等)六大模块。每一部分应在不同年级不 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 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 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 门课程的累加。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 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 的最大化。其次,改变以往对实践教学采取目标 评价的方法,继而转入过程评价,重视企业、市场 对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完善实践教学大纲,面 向工程实际,突出学生技能培养。环艺设计是一 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实践教学中的现场感、真实性 与参与性是必须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 伍建设
实践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如何,决定了能否及 时将企业现场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学科发展的 前沿信息及时切换到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行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推动力是全面而持久 的,教师在其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桥梁纽带作 用。一方面,社会的影响与实践经验可直接作用 于实践教学活动,并可有重点、分层次地解决具体 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所获取的知识与经 验亦可作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反过来促进实践 教学的改革。设计成果无论怎样都是要转化为生 产力和现实的商业利益的,这是由设计专业本质 所决定的。它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了设计与市场结 合的程度和市场对于设计的认可程度,这一点是 毋庸置疑的。曾有报导某设计学院的学生在选择 实践教师的时候是以该教师所驾车辆的豪华程度 来判断的,显然,开着“宝马”的老师比开着“富康” 来上课的老师赢得了更多学生的信任。从他们身 上,学生看到了设计转化为实际经济利益的有效 例证和途径。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积极投入实 践的勇气和信心,这些不是靠单调的理论灌输和 空泛的实践讲解所能取得的效果。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 下,多去企业、市场参与设计实践,以获取更多的 市场信息和实践经验。毕竟,只有经历了市场锻 炼的人,才能对设计的市场化做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真正了解市场对能力需求的关键,从而对实践 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自觉投入其中。院系也应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他 们应是来自设计企业的管理人员、设计师、施工人 员等,使得实践课的教师真正能够做到出得教室, 入得市场,以延展实践教学的深入程度和广度。毕竟一个自身看起来苍白的医生,很难让人相信
他的高超医术可医得他人病痛。(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 社会、企业沟通的实践教育训练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建立高质量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 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 也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 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 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有特色的高职教育 的关键,实践教学要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为学生 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承担部分实践 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方 案的制定。教师到企业中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 发科研项目,参与操作工程实践,他们之间良好合 作的关系与诚恳的沟通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 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实 际的工作能力,为改变就业的盲目性提供了便利 条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如果仅仅依 靠院系自身的资源进行情景式的模拟训练是很难 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带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 教学又与企业岗位接受能力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相矛盾,因此这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院系积极、主动、诚恳的合作态度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例如 在材料与工程结构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可以 与一些知名的材料制造和供应商取得联系,实践 课堂可以搬到企业生产施工和营销的第一现场, 工程技术人员与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努力,打造真 实、客观的实践教学现场氛围。我们今日的学生 实践就是日后设计师的购买选择行为,对这种特 定的有针对性的潜在客户群体的开发亦是企业所 乐于接受和合作的。只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大有 益处,对将来学生的就业能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 任何方式都可以尝试。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 动态生成过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实践教 学改革,是我们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的革命性的变革,职业环境的变化与更新要求高 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多元复合的职业能力,并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些为我们长期深入 研究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并促使教师从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要 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新的创造性的方法和模式,这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参考文献】
[1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 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 C].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2 ] 郑曙.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7.[3 ] 陈小林.设计教育中的设计与市场关系探议[J ].装 饰,2005 ,(6).
第五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
1.论述畜牧兽医专业性质与特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畜牧业生产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能力”的要求,而传统的以理论授课为主的学科体系教育己不能满足这一需要。以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培养高级畜牧兽医人才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肉类产量保持着平均递增近10%的发展速度,蛋、奶产量也保持着12%的发展速度,我国肉、蛋总产量己连续数年名列世界首位,饲料已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大国。目前畜牧业产值占农产值己超过30%。畜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畜牧业以成为农业和农村的支柱产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其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零星散养、分散经营,转向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规模经营。畜禽饲养数量增加,养殖密度加大,环境污染加剧。动物疫病频发,疫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流行趋势,趋向复杂化,尤其是群发性疾病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保障畜牧业的顺利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发展空间,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畜牧兽医人才,尤其是需要“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2l],即在动物的育种、营养、饲料工艺、防疫、检疫、兽医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等科学的一个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还要从整体上把握畜牧业发展水平及疾病的发展趋势,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大量的高新技术走进生产领域,职业岗位的工作具有先进的技术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它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致使相关的高新技术和作为高新技术载体的仪器、设备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直接使用技术娴熟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首选,要求学生毕业后能顶班上岗,这就要求岗位所需技能必须在学校内完成。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学术研究型的人才,属“精英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虽注重实践教学,但其理论知识达不到岗位所需,高等职业教育针对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技能训练,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质量畜牧兽医人才的主力军。
2.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农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畜牧兽医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学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要环节。教学内容包括家禽饲养管理 3.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与分析(1)教学观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
所谓实践教学是指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_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一般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系列、实习系列、科研系列、劳动课系列和社会实践系列。不同的学校从学科、教育层次、实践环节构成等不同角度出发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探索,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计划安排也能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练习到综合实习的原则,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不少学校对于高职专业的教学也未引起高度重视,许多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高职教育的目标、特征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课程结构上没有制定能反映高职特点的系统方案,在教学方法上多沿用传统的方法,而没有足够认真地去考虑高职教育与其他形式教育的区别与特殊性,只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忽视了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养,使培养的高职学生实践技能与专业技术欠缺,不能从容适应社会的需要,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学生走向社会后,高层次的专业发明搞不了,普通的操作技术又不熟练或者不想做,形成了高职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从根本上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农业高职教育尚处于初步阶段,尚无可遵循的规律和教学模式,许多学校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陈旧观念还很深,知识传授纵多横少,不少学校的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居于从属地位,实验内容重复、陈旧,印证理论实验多,设计性综合实验少;而对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也不广泛和深入,明显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模式单一(3)教学资源局限,仪器设备存旧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践教学经费严重短缺是多数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实验设备老化、实验仪器落后,实验动物、试剂不足,许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出。因实验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开放度,不少学校实验室都是学生实验课时才开放,其余时间学生不能进入实验室,这就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作为校内实习基地,由于投入不足,大多设施陈旧、规模有限、生产力水平落后于社会生产单位,起不到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校外实践基地多为和企业联合,投入更少,而企业为其经济利益考虑,也不愿大批量接受学生实习,这此都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思考(1)挖掘教育潜力,开发教学资源(2)更新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机制
校企共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吸纳学生代表、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健全教学督导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完善企业参与评教评学、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全面推进 “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建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包括校企共管、岗位互聘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制度,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制度,专任教师下企业制度,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实施细则,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监控、分析、反馈管理制度等,形成有序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有诸多不同之处,环节多、形式多样,因而对实践教学的考核也更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对实践教学环节尚无统一的考核标准,各院校要求不一,标准各异,这样势必形成各校实践教学成效的参差不齐。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考核力度,随意性大。这些都不利于引导学生加强实践环节,增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在畜禽遗传育种、饲料生产、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畜禽产品加工和畜牧业信息化等方面,科学发展和技术突破都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崭新的内涵和空间;畜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而畜禽饲养管理方式的改变、新病的层出不穷等,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每个高职院校都必须根据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针对高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探索以“能力”为本的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畜牧业发展的高质量畜牧兽医人才。
(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力
(4)优化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
根据职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结合订单培养,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做到 “四个结合”,即教学与产业结合; 学校与企业结合; 顶岗劳动与专业学习结合;实际生产与理论学习结合。通过 3 年的努力,为畜牧兽医相关企业培养饲养员、兽医、营销员、化验员等高技能人才,使之具备技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学校与企业、行业进行广泛而全面的合作是高职特色办学的必由之路。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本专业将进一步完善 “大北农”、“正大班” 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在进行充分专业调研(行业背景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畜牧兽医专业的职业岗位,参照畜牧兽医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方式方法、教学组织模式等,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经过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根据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方针构建课程体系。2006 年以来,学院在总结已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经验,学习研究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凝练形成了 “四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和 “两个零距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零距离)的教改理念; “把专业办到企业、把课堂设在厂房”,“双重身份强技能、双重文化强素质”,“教学做合一,产学研结合,干中学,学中干” 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日见清晰,并用于指导我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3.2 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畜牧生产过程,参照规模化健康养殖企业生产标准设计课程内容。从职业分析入手,针对畜牧兽医专业所涉及的职业岗位(群),在畜牧兽医专业理事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深入调研,全面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参照家畜饲养工、家畜 繁殖工、家禽饲养工、家禽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饲料检验化验员等职业资格任职要求确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典型生产任务来设置教学情境。以《畜禽繁育技术》 课程为例,以畜牧生产企业中家畜繁殖工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畜禽标准化繁殖技术操作流程建立“能力模块式” 学习情境; 以岗位和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生产项目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构建 “工学结合” 的课程教学模式,设 计 5 个大学习情境和 10 个子学习情境,每一个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