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

时间:2019-05-15 10:2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

第一篇: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

摘 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 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 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 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 并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 个方面: 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 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 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 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 以发挥其多种功能, 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 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 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 在林业发展上, 实施科技兴林, 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淘汰落后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 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延伸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 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 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这些年来, 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 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 第5 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 普遍护林, 大力造林, 采育结合, 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 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 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 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 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 健全管理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

第二篇:退耕还林前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较研究

退耕还林前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较研究

——以洞口县罗溪乡为例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Abstract: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i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erspectiv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crease grass vegetation, recycling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safeguarding national ecological safety, to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d to be implemented A major ecological projects.In recent years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 the irrational patterns of production and accelerated poverty-stricken farmers become prosperous,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and it is very economical and Eco-efficiency, so it is the people referred to as “the people” project, “benevolent measure” project.The implementation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not only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Key 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ecological benefits of economic benefits

一、洞口县罗溪乡简介

罗溪瑶族乡位于洞口县西部,沅水上游,属雪峰山腹地,地处北纬25°56′到27°10′,东经110°08′到110°18′之间,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45公里,总面积446781.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8﹪.其中含水田、旱土14399亩,园地551亩,林地350827亩,水域3391亩.罗溪四周群山起伏,层峦叠嶂,主要山系属雪峰山支脉余脉,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20余座,北部的普子脑海拔1821米,为群峰之冠.最低处芋子塘,海拔290米,相对高差1531米;中间群峦密集,溪沟纵横,岭谷交错.全乡土壤以板岩、页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黄红壤,山地以黄壤为主,还有部分花岗岩分布,土层深厚,母岩母质主要是矿岩.二、考察情况简介

在下乡期间我们最主要的是对罗溪村和龙头村进行了调查.罗溪村为罗溪瑶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11个村民组,264户,1252人,其中少数民族118户,196人.耕地面积843亩,山林面积43934亩.境内盛产稻谷、杉、松、楠竹等.村办企业有锯木加工厂,包装加工厂;外资企业有单板厂,竹胶合板厂,竹筷厂,木材加工厂,家私加工厂等.很多公共设施均建于此,成为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龙头村位于罗溪瑶族乡西面2公里,全村84户,347人,其中少数民族48户,240人.耕地面积308亩,山地面积7029亩.盛产稻谷、松、杉、楠竹等.全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①土地资源绝对量大,相对量小,且质量较差.人均占地近40亩,但有20﹪左右的沙砾地、石骨地及裸土地.可耕地中只有70﹪是常耕地.受气候、自然灾害等影响,闲置抛荒的土地占30﹪,全乡共有水田7716亩,人均占有量0.8亩,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水田水利条件较差,部分纯属天水田,还有部分冷浸田,锈水田等低产田.②地形错综复杂,山峦叠嶂,地势陡峭,土地肥沃,发展林业和农林特产品的潜力大.但由于地势较高,气温低,光照期短,也制约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占全乡总面积的28﹪以上,不利于农林生产的发展.由于山高坡陡,加之林木的大量砍伐,原始次生林为数不多,水土保持不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根据考察访问所知,罗溪村的人均可耕地面积仅0.42亩,而龙头村也只有0.8亩左右.由于耕地过少,导致农民大量开垦山地为水田旱地,特别是坡度较缓的小山和斜坡地.而这里的山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数倍之多,因此,在一些山区垦荒种地或毁林种地,在短时期内并为对植被、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但长期下去,加上本地区的土壤以粘性较差的黄土为主,地形又多为山高坡陡的山地地形,因此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致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因此,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任务紧迫,意义重大.三、退耕还林前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比较

第一,改善了生态环境。退耕还林首先遵照生态优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主要安排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安排在15度到25度陡坡耕地。良好的植被对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增加了农民收入。因为退耕还林补助发到千家万户,直接增加了农民收益。

第三,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退耕之后,农民更多地可以从事林业、副业和多种经营,可以发展后续产业,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另外,农民也腾出时间外出打工或者搞些副业,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结构,种一些经济林,发展一些林果业,这些都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洞口县罗溪乡的实际退耕还林情况

第一,本地可耕地面积不足,又由于气候等原因只能实行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而本地区的山地面积是耕地的数倍之多.因此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农民大量垦山种田,毁林种地,而不愿意退耕还林.第二,政府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据农民说补贴虽有,但太少,农民不满意退耕还林的补贴而不愿意退耕还林.第三,农民表示对政策无奈,农民要求退耕还林,但在山上种的树,又几乎属于政府和村委所有,农民从中得不到收益.而据相关政府干部所说农民上山砍伐树木每年有一定的指标,以防止农民滥砍滥伐.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农民和政府在经济和生态利益上出现了矛盾.第四,近几年来,在政府的组织和发动下,农民在政府划定的地区种树,已经种植了一定面积的速生林,其中以毛竹、楠竹为主.但农民担心退耕还林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退耕还林的成效不大.五、根据洞口县罗溪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本地区的退耕还林情况做了具体的研究,以求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1、如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合理确定林种树种比例,确保退耕还林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在最大限度地追求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使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走上富裕的道路,是实施退耕还林的最终目的。为此,退耕还林首先就要坚持“全面规划”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1)严格执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统筹规划20%的经济林。(2)用活用足退耕还林政策,通过适宜树种选择,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许多树种既有生态效益,也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如楠竹、板栗等树种就是具有双重效益的好树种。采取多造兼用林的办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经济林面积,让农民富裕起来,而且可以兼顾生态效益,符合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不突破经济林的比例。(3)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发展生态林。

第二,坚持以林木优质种苗工程建设为突破口,确保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没有种苗就没有林业的发展,没有高质量的种苗,也就没有合理的林种结构。因此,要努力作到(1)切实制定林种树种调整目标。(2)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抓好布局调整,把树种规划落实到村、组和山头地块。树种比例确定后,要根据各区域不同的土地条件分别确定适宜的树种,使树种布局的区域化趋向合理,然后按总体布局就近落实苗木生产,哪个地方需要什么苗就在哪里生产什么苗木,确保当天取苗当天栽植,以提高造林的质量和苗木栽植的成活率。(3)坚持依靠科技,提高苗木生产的水平,实现良种壮苗。苗木质量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在苗木生产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育苗实用技术。

第三,坚持重在管护的工作思路,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管理出效益。林业生产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管理工作特别重要。只有加强管理,我们所造的生态林才能成林成材,产生生态效益,所造的经济林,才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所造的兼用林也才能发挥各林种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加强退耕还林后的管理。(1)积极探索和总结推介管护的成功经验。(2)要制定和落实林业管护的政策措施。(3)坚持依法治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收入问题

退耕还林到期后,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农民收入是否下降,这是退耕还林工程成败的关键。(国家退耕地还林补助标准粮食和现金补助都是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还林补助是否满足农民退耕需求也是一个探讨的问题。最简单的是种粮食与退耕补助费的比较,由于国家实行一系列的粮食直补,以及粮价、其他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变,导致退耕还林比不上种植粮食,农户自发的自利行为会促使退耕农户选择种植粮食或其他农副产品。

2.2 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缺乏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田退耕了,树种了,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缺乏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有的地方林子不象林子、竹子不象竹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户欠缺主动性。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甚至很多退耕农户只管拿补助,至于今后有没有收益不是自己的事。有的退耕农户公开说“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二是退耕户管理水平差距大。三是缺乏科技指导,退耕还林没有配套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和后期管护等科技项目支撑,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质量和后期效益的发挥。

2.3 缺乏宏观指导,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

退耕还林缺乏统筹规划和市场预测,造林的时候只考虑生态改善的需求,对市场风险考虑不够。3 对策建议

3.1退耕还林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机制

退耕还林补助比照粮价,实行浮动补贴。改变现有补助标准不变的政策,退耕换还林补助要根据当年的粮价上涨幅度和退耕地的边际产量、退耕面积对退耕农户予以补贴,实际这是一种保护农户利益不受损失的政策安排。如果农户不退耕还林,他们就会从粮价上涨中获取多余的收益,而且由于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即使粮价下跌,农户种粮也不会形成太大的风险。退耕还林补贴盯住粮价,这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初衷是一致的,即“粮食换生态”。3.2 尽快建立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机制

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重点研究生态林、经济林的生态效益,以及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集中在林果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3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

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退耕还林工程一定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国家应将一部分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后续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使退耕农户能够从土地中走出来,同时,国家还应在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方面对后续产业给予优惠。3.4增加退耕农户对林产品的处置权

现在退耕农户对生态林的处置权是受到政府限制的,不经政府许可,不得任意砍伐森林,从而导致种植生态林对农户缺乏激励。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

六、总述

综上所述,洞口县罗溪乡根据其气候、土壤以及耕地与林地面积分布的特点,因地置宜地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大量种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杉、松、楠竹等树种,由政府总体规划,合理管理,扩大本乡原有的单板厂,竹胶合板厂,竹筷厂,木材加工厂,家私加工厂等乡镇企业的规模,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生产能力,使其形成规模经济.同时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扩大本乡竹木销售量,提高全乡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竹木市场销售体系,从而形成产销一条龙机制.因此,真正使本乡的退耕还林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起来,既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又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使人与环境更加和谐的发展.

第三篇: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富村镇林业站樊天佑

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进一步推进我镇林业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必须结合富村镇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扎实工作,积极创新,狠抓落实,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通过本人对全镇林业及林产业发展的调查了解及这些年在林业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本人对富村镇未来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目前我镇林业发展状况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二)我镇林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形势

截止到2007年底,全镇总计有林地面积15.977万亩,1、发展背景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林业建设非常重视,各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加上营林机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人们对林业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认识不断加深,全镇造林绿化势头强劲,林业生态水平明显提高。但全镇的生态水平和建设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乡镇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生态建设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全镇生态环境和林业建设区域间发展不够平衡;森林总量不足,林分质量不高;重造轻管现象依然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林果产业发展缓慢,技术服务跟不上等。

2、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林业的发展,中央,省市县对林业扶持的政策不断出台,全镇群众造林积极性逐年加强,绿化势头强劲,生态建设基础较好,全镇石漠沙化治理已开始启动,林业产业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特别是杉木林基地建设和核桃基地建设的大力推进,加快了林业产业化的进程.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对林业发展的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依法治林和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成效显著,林业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林业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不利因素:林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够适应;林业资金投入与生态建设的要求不相匹配,林业产业化传统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变;林业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与大都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还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林业用地相对紧张,尚未列入城市总体规划;林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林木种苗建设等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工作压力较大,监测、信息等服务手段相对落后。

3、发展趋势

富村镇地处京津之间,区位优势明显,为把富村镇打造成“展示天津的窗口、天津发展的桥头堡、京津之间的明珠”,生态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造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拓展林业发展空间,打造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城市”是全镇生态建设的目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发挥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方面的主体作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我镇林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及措施

按照“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城市”的目标,充分利用区位

优势,把握我国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富村镇区林业发森林分类经营的出台,有力的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使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路子。

1、制定富村镇林业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全县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我镇对未来五年的林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对指导全镇林业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富村镇关于建设杉木林基地的实施意见》及《富村镇关于建设核桃基地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对全镇林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巨的指导性作用。

2、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湿地开发与利用以及花

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培育新兴产业。

4、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5、高度重视林业的培育和管护。高质量的森林是发挥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特别加强森林的培育和保护。首先要十分重视种苗管理,改变单一树种,坚持不懈改良树种,要将林木种苗实现“四化”,即种子生产基地化、森林种植良种化、育苗生产容器化、容器苗生产工厂化(后两项在我镇是薄弱环节),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种植效益。其次在森林抚育方面,要对森林实行科学管理,改变重栽植轻管理的现象,财政应对有林地施肥给予一定补贴,让百姓在森林抚育上多投入人力少投入一些资金,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加大对林业浇水、除草、涂白、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护工作,切实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6、要把握四个关键。林业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周期长。用什么种,栽什么苗,决定着以后几年、十几年的林业产出功能。因此,在森林可持续发展上,要把握四个关键:一要把种苗管理摆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二要长期坚持树种改良试验,培育适应本地自然条件,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效益的最优数种;三是合理规划,正确实施。以富村镇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背景,以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全面实施“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战略,大力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富村镇生态、社会和经济全面进步;四是坚持自然生态和景观多样性规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群众参与、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到林业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

第四篇: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部门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以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范畴,紧密结合林业的自然、技术和经济特点,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三各方面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中,探求其发展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林业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对于人民对于国家长远发展有益的公益事业。能否实现中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中国人民今后能否有更好的生活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日益加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如何更好地保持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就成为了我国当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建国以来,林业经济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林业经济是整合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经济形态,对于改善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大作用。

首先,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质量下降;其次林业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东南部发展速度最快,中西部次之;第三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存在问题,最后管理水平低下和经营规模小。

二、如何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 更新观念,加快林业经济转型

要转变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单一的发展林业经济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林业经济处于生产链的最低端,在经济领域来说,林业经济只是负责森林培育,木材采集和运输,侧重点主要在木材生产方面,而其他产业基本上都是处于副业的层面。这就会导致林业经济的产业链小,结构单一,企业布局重复。对于国有林区,由于单一的发展独木经济也丧失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度的采伐也导致了森林资源损失严重,林区的经济危机日益加深。在社会领域,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存在计划经济体制,这就导致了森林工业企业肩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重任务,一方面企业要以有限的利润去应付巨大的营业外支出,出现林区公共服务难以顾及、基础设施欠账多、职工生活环境差、林区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另一方面林区职工生活水平过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四险”统筹收支缺口巨大,林区大量富余人员急需妥善安置。再次,在生态领域。传统林业经济不顾及森林资源的消长平衡,企业的经营索取和人口的生存需求所产生的双重压力,远远超出了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林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冲突加剧。

2.2 只有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开发林业景观资源,将原本的经济用林运用到生态旅游中去,减少对林业资源的采伐和破坏,做到以林为本,不破坏开发,将长白山等优质森林景观全面构建森林生态旅游区;第二步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短期森林工业原料的种植,种植果类产品,速生丰产林;三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要走出原本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地位,要向前跨进,加大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四是调整经营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解决原本林业经济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淘汰落后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三、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前景

3.1 林木及其产品市场分析

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现在植树造林,到成材出售之时,必然要赶上木材价格坚挺之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必将增加对人工林的需求。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世界上的主要木材生产国又确实面临着森林资源日渐减少的窘迫局面,所以从大的范围说来讲,森林作为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一旦面积减少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木材的供给情况将出现问题,在全世界都已保护自然为口号的大环境之下,全世界的木材今后将逐年降低产量,木材的价格经过阶段小幅升高后,将要逐年大幅度上涨。

3.2 林业政策分析

在我国国务院和党中央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恢复祖国的大好山河,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下,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同时自然灾害频发,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肆虐横行,给国家领导及我们人民敲响了警钟,要始终坚持把发展林业作为维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许多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从林业政策层面上,是允许鼓励全社会参加植树造林,切实保护广大林农的利益,树立科研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思想。

3.3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要将林业经济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因林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因此,普及科技知识,抓好示范,及时推广成功经验,都是确保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法制建设,依法治林,以之保护林业资源

4.1 提高依法治林意识

依法治林首先要提高依法治林的意识,提高维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

4.2 建立依法治林岗位责任制

林业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群众性和政策性,要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督,第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脱胶后得汉麻精干麻的梳成率可提高7%~9%;精梳麻粒少而小,纤维整齐度高,短纤、短绒率低。生物脱胶后的精干麻外观、手感及物理性能测试中均优于化学脱胶,特别是在纤维手感及光泽上。生物脱胶后精干麻的伸长率(用于表示纤维柔软度指标)比化学脱胶精干麻提高了15%左右,且其纤维强度也有所提高,达到4.0cN/D以上。通过纺纱测试,其纤维制成率提高了4%~7%,麻条不匀率下降了1%左右,成品质量较好[4]。

通过筛选、育种、脱胶试验,优选了汉麻韧皮纤维生物脱胶菌种――嗜碱性革兰阳性菌种HXM一09,具有生长及繁殖能力旺盛、抗污染、适应能力强、可重复使用、易灭活脱、脱胶效率高等特点,菌株在14h~18h内脱胶率可达60%~80%。以此为基础发明了韧皮纤维液下生物――高温漂洗联合脱胶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了温控简单、湿度恒定、给氧均匀、循环使用的目标,克服了传统生物脱胶由于在空气中温度、湿度、供氧难以控制而引起的脱胶不均匀的难题。采用高温漂洗,可有效脱出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杂质。所处理纤维更均匀,所用碱浓度仅为常规化学脱胶的10%,取代了传统的浸酸――碱煮化学脱胶方式[4]。

“机械+生物+高效漂洗”三位一体脱胶技术首次实现麻类韧皮纤维连续机械化加工。由于能耗、化工原料投入及污水排放的减少,加上脱胶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消耗了部分有机物,生物脱胶工艺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无机及有机污染物排放。生产lt精干麻所产生的高中浓度生物脱胶废水76t左右,废水COD在2200mg/L ~2500mg/L(单纯化学脱胶15000mg/L~20000mg/L),BOD可降低到200mg/L(单纯化学脱胶350mg/L ~500mg/L)以下,色度为1800~2300倍,污水排放量降低30%,蒸煮时间比常规缩短4倍,提高了工作效率。故生物脱胶废水易于处理达标,从而减轻污水处理构筑物负荷,节省污水处理费用。

3.3 汉麻纤维生产节能减排技术

采用原始创新发明的分纤水洗和漂洗柔软工艺和设备,实现了汉麻韧皮纤维带状连续处理,结束了韧皮纤维分纤水洗手工或半机械化加工的历史。将传统敲麻、柔软、漂白、水洗等手工或间歇操作连续化,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用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打出胶质单独通道排出,后工段的排水简单过滤回用到前工段,实现了大幅度降低用水量,比常规处理节省3倍左右用水。大幅度减少了用水和污染排放;连续顺直处理,保证了纤维的平直程度,减少纤维损耗和损伤,提高了纤维利用率;可控连续敲打和水洗,保证了分纤和洗涤的均匀,使脱胶更均匀,提高了纤维分裂度,从而提高了分纤加工的效果,为汉麻高支精细加工奠定了基础。由于分纤漂洗柔软设备的生产使得牵切纺成为可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采用开松机、梳麻机所带来的麻粒多、纤维损伤严重的问题,提高了纤维得率,提高了纤维分裂度,使得汉麻高支纺纱成为可能。

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与工艺,在分纤水洗工序使用污水处理中水生产,可以大大减少生产中废水的产生量,对环境友好。试验表明使用污水处理中水与用自来水分纤水洗后的纤维的分裂度和硬条基本一致,残胶分别为2.61%及2.35%,可见使用中水分纤水洗对纤维有一定影响,但只要在一遍分纤水洗采用中水,二遍分纤水洗使用自来水,不仅对纤维影响很小,还能实现资源重复利用。所以采用中水回用分纤水洗基本可以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

四、研究展望

汉麻是一种优良的生态性、资源性和低碳性植物,汉麻纤维具有优秀的吸湿性能、抗菌保健性能、耐热耐晒性能等,在人类越来越推崇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下,汉麻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但是由于汉麻身份的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一度严禁种植,停止了对其的科研投入,导致许多研究有待发展。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深入改善汉麻织物的柔软性、提高汉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奠定了基础。汉麻如果想要走得更远,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

(1)发展汉麻的综合利用技术。因为汉麻全身是宝,提高汉麻整个种植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加强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

(2)改善汉麻织物服用性能。汉麻纤维存在麻类纤维共同的缺点,纤维长度不匀率较高,毛羽多、硬、长.以及汉麻纤维中的果胶和木质素等杂质,都使得汉麻纤维弯曲和扭转刚度大,而且汉麻单纤维长度较短,目前还没有与之适应的纺纱系统,需以工艺纤维形式纺纱,导致汉麻织物刚性大,服用性能差,穿着时有刺痒感等各类问题。应当进一步研究汉麻织物的柔软整理工艺,刺痒感处理技术,减少毛羽纱的加工技术,开发高支汉麻纱技术等。

(3)增加汉麻产品的附加值。在如今的高科技时代,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想要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附加值。汉麻产品除了要发挥自身原有的各种优势外,还可以研究开发更多的功能性汉麻产品,如研制医用汉麻产品、汉麻非织造产品、环保型汉麻复合材料等。

(4)提高汉麻产品生产的环保性。地球只有一个,保护环境已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但是纺织品生产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严重问题。虽然汉麻纤维是一种优异的可降解环保绿色产品,但是在其生产、开发过程中,依然需要使用大量的酸、碱等化学试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研究如何使汉麻的脱胶、染色、后整理等工艺更环保,减少染化料助剂的使用,或者研制环保型的生物处理技术等等,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探讨[5]。

>参考文献:

[1]潍坊齐荣纺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汉麻机织物节能环保印染工艺研究[C].杭州:2009东方能源杯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9.[2]张华,张建春.汉麻纤维加工技术研究及在针织行业的应用[J].针织工业,2007,(3):20-24.[3] 张建春.汉麻纤维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前景[C].北京:中国天然纤维论坛,2009.[4] 郝新敏,高明斋,杨元,等.汉麻生物质低碳环保加工技术[C].常州:2011传化股份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2011.[5] 倪燕.汉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

第五篇:企业经济效益与个人的关系

企业经济效益与个人的关系

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会带来社会各阶层及个人的利益格局的调整。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效率观,企业生产有序、安全、稳定地运行,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努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永恒规律,在市场上,企业经营成功,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职工的利益才可以得到保证。

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必须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有效地将管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只有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企业才能发展,职工才能增加收入。

在企业经营还 很困难的 情况下,我们应该齐心合力,努力为企业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企业和个人的 效益最大化。在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在为企业努力工作中获得回报。

污水车间

郑雪梅

2012.11.12

下载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障碍。在对我国人口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口......

    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5篇)

    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现状,并就水资源污染加剧和浪费严重方面具体分析了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可持续发展......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 要: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高度工业化、文明化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森林资源,这......

    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样例5)

    如何更好地把握服务、质量及效益之间的关系摘要:企业的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应突出服务、塑造品牌,而后求得效益。服务、质量和效益其实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

    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这也是人类社会经过数百年工业文明之后作出的重大抉择。我国特别需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发展中......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梁晓龙 汤嘉辉 雷晓东 李媛媛摘要:本文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时通过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的调查,总结出应该怎样处理......

    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制度

    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制度 摘要: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效益。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陷入了资金不足......

    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认识

    2010年6月,全国将迎来第九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引导社会将安全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前置条件,教育人民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切实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