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大学教学成效论文
论文关键词:有效性 课堂教学 大学生 提高
论文摘要:一堂有效的课是由教师、学生良好的配合,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舒适、积极的学习环境构成的,但是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如何提高大学教学成效提供相应对策。
人才强国战略是新时期下我国提出的一项伟大战略,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的关键所在。然而,高校课堂教学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及其对策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大学教学成效,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一、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因素
1.学生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者,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但是,当代大学生个性与自我意识较强,受社会自由环境的熏陶,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特性,不习惯大学中被管理的生活,没有形成主动学习习惯,结果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更有甚者逃避学习。
2.教师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当代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下,有些高校教师盲目追求错误的价值观——注重科学研究而忽略教学本质。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职业道德素质低,在课堂教授活动中只教不管,从而形成“放羊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一言一行反映着自我形象素质与职业道德,从根本上说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各方面的发挥决定着教学成效。
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目前,高校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重复设置或缺失、课程设置与实践严重脱轨等现象。过多的课程重复设置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课程设置缺失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课程设置与实践的脱轨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严重影响教学成效。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大学教学成效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如何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应引起高校重视。
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对策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1)与时俱进,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言谈举止在大学生心中都有准确定位,所以,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严格约束自己言行,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引领学生、教育学生成长与成才。
(2)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状况,所以教师应提高专业知识素养,用正确的科学理论去指导学生。
2.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针对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特点,新课标指出: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创新意识、身心健康水平等,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品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从而快乐学习。
3.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学校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结构,不重复、不缺失。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还能做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构的组合上,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重点学习目标与整体目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1]真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2(2):27—28.
[2]张天明.三维目标教学下的大学课堂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6(2):12—14.
[3]田锋.大学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四个要素[J].教学研究,2004,27(1):73—75.
[4]金小娟.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27(1):134.
[5]连榕.教师培训的核心: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增强[J].教育评论,2000(3):24—26.
[6]姚利民.略论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101—103.
第二篇:浅议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浅议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长底乡上海有视希望小学
罗永碧
内容摘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引入新课程理念,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地位。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实施有效教学
数学
课堂教学效率
自主
合作
探究
多媒体 兴趣
生活
数学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谈不上开发学生潜能的课堂,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的需要。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储备,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创设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轻松的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作用和意义,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带领学生丈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然后提问:把操场画到纸上要怎样画?学生探究后教师引导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学校操场直接画在纸上,没有足够大的纸,需要把操场的长和宽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再画在纸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又加上是自己生活中的、身边的事例兴趣非常浓厚,积极探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很快就理解并记住了比例尺的意义。
二、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引入新课程理念,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地位。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知识的传递 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数学创新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在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以往教学中的“师道尊严”,摆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些轻松愉快又符合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快乐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有什么体验,不应该由教师硬性规定或包办代替,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操作:
1、精心准备,认真分析教材,创设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解决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导入: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田,现在要按每平方米2克稻种的比例撒秧,你们能帮助小明计算一下这块平行四边形田的面积吗?作为农村的小孩每家都种稻谷,这是他们身边的事例应用现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因此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进行合作、研讨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刺激,而是主动的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对构建个体和群体的理解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索,班级交流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到操场上模拟题意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场景,让两个同学到操场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到两个同学相遇时让组内同学讨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分析出数量关系,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3、创设有效的竞争情境,提高课堂实效。小学生好胜心强,实践证明,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向学生渗透优胜劣汰、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创设各种有效的竞争情境,积极激发、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的强烈竞争意识,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广阔的活动空间里,充分的表现自己和尽情地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开始之前教师可引入竞争意识:我们赛一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聪明,能最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种竞争激发了学生们的好胜心,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4、赏识表扬,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质疑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总是担心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同伴的认同,甚至遭到嘲笑。所以,出现有疑而不主动问,有问而不主动答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必须把合理评价和赏识表扬结合起来,抓住课堂教学中学生微小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评价、激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赏识表扬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潜能生的赏识表扬。
三、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多媒体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它能真实的再现客观事物,能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客观事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数学学科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很多抽象化的知识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可以变抽象为直观,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这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把抽象思维转化为直观形象地思维,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总之,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探索、钻研,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开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大门。
第三篇:我的论文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实施有效教学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兴城市围屏中学 郭永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有效教学方法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方法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生物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本人就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一、紧扣“纲”“本”,巧设教案。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
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二、加强实验教学,展示生物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本第一册(下)就选编了观察与动手29项,学生分组实验4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
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我曾对学生进行调查和抽测,发现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最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最好。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三、连环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血液循环时,教师可作下列设问:(1)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在哪?(2)血液循环有哪两条途径?氧和营养物质发生了几次转变?动静脉血的变化是在哪些器官完成的?(3)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对血液循环就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运用诗歌激发兴趣
诗歌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提出有些有疑问的诗歌,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在讲授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学过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提出疑问:“蚕蛾真的死了吗?”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春蚕吐丝只是其生殖发育的一个环节,并没有真的死。”
五、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
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例如,在讲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时,列举婴儿吮奶、寒冷使人打哆嗦、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反射活动,请学生辨别,其检测和巩固效果都非常好。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要得法。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师生教学活动结构,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唯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知识型人才和经济型人才。
第四篇:实施有效教学设计 保障有效课堂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设计 保障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设计是基于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相关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概念,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实施有效地研读文本,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有效地选择教辅用具,有效地设计练习六个方面论证了实施有效教学设计,可以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设计的构成。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高低,关乎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本文之所以不提“备课”而言“教学设计”,是想区别于平时抄抄写写的“备课”,突出教学设计的思维含量、技术含量,个性化和针对性。笔者通过探索、实践认为研究、实施有效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途。
一、有效教学设计提出的背景
有效教学设计是基于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相关理念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概念。
1.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相识。
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走进我们视线的。在学习中我们知道:有效教学是一套完整的策略。受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加上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扎实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的概念被提出来。在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们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我们苦苦寻觅而不能解决的课堂教学低效、欠效问题似乎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有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强调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有效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遵循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学校业务部门适时地引导教师围绕两个话题展开讨论“我的教学有效吗?怎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一时间,“有效教学”成了学校最热门的话题。
2.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探索中相知。
经过理论学习、教学反思、讨论、思想碰撞,教师们逐渐认识到: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在当前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课堂教学低效、欠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是教学设计的低效和无效造成的,如果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或技术,相信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这种认识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丰富越来越清晰。研究并积极实施有效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好方法,在老师们中达成共识。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构成
有效教学设计包括有效地研读文本,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有效地选择教辅用具,有效地设计练习六个方面。下以本人教学设计《函数的图象》为例说明之。
1.有效地研读文本
之所以不提“教材”而说“文本”,是因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材被狭隘地理解为是一本本全国统一发放的教科书。在教学中这些教科书被尊崇于“神圣”的地位,教学中脱离了它被视为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重大错误。“教教科书”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教书”也就成了教师职业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是“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更不能等同于课程本身。”笔者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介质、工具和媒体,从功能上讲更应该称为“学材”。教材和其他一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应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我们要树立“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均可以当作教材”的大教材观。
研读文本,应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基础工作。它的扎实与否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研读文本包括两个层面:个人研读和集体研读。其中个人研读是集体研读的基础,集体研读又是对个人研读的补充和扩展。
研读文本包括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学要求,研读考试说明,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当前,随着考试方案、招录方案、考试说明的出台,的确掀起了学习研讨的高潮,但是深入不下去,不能把握其思想的问题还是存在。例如新的数学考试说明中ABC的要求等级与原来的要求的阐述有区别,而且原来针对知识点,现在针对的是章节要求。C级要求是否就是出大题的内容与A级要求是否就不出大题这些问题仍在束缚一些老师的手脚。
2.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
一切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有效教学策略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
基于以上原则,教学设计时对学生学情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环节。研究学生学情现状包括关注学生当前知识体系建构现状,为学习找准最近发展区和切入点;研究学生学习品质现状,以拟定学习情感基调(鼓励、表扬、提醒;严肃、喜悦、自然平和);研究学习能力现状,以决定教学进度,选择教学角度。
《函数的图象》学情分析设计:
(1)高一(10)班是我校实验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分析能力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2)班内学生十分喜爱信息技术,许多同学都参加了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对网上学习技术已经掌握,已经对《几何画板》软件作了介绍,学生能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出有关曲线图形,上一课已能作图进行单一的相位变换、周期变换、振幅变换.
(3)学生对五点法及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已经掌握,并已了解相位变换、周期变换、振幅变换及A、、三参数分别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3.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方法、思维、兴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兴趣的激发达到了最高的价值。知识价值、方法价值、被动思维价值是技术性课堂实现的,而主动思维价值、兴趣价值是人文化课堂实现的。
课程标准对于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信息资源的利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和过程的评价、学习方法和活动水平的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等都有了新的或更充分的阐述。但由于课程标准意识的淡漠,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仍然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学科课程标准。许多课堂教学实例反映出教师不是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随意而为。
第五篇:“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课堂 教学”行动策略,目的就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返璞归真,提高成绩”。
1、首先要正确理解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要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定位为: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发展、最快乐的体验这三点。就是指“有效果(高)、有效率(快)、有效益(强)”。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外延包括:学情分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媒体手段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
2、正确理解“备课、教学、学习”的含义。
备课:是指“准备课”。教案设计只是一部分,还需要准备仪器、挂图、录音机、小黑板、练习题等等。
教学:是指“教给学生怎样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得教,还得学”。是双主体的地位,老师靠学生来完成目标任务,学生靠老师来引导辅导完成学习任务。余文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条铁律“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总而言之,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一个目的就是学会。
学习:是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练结合,“练”是指读、忆、思、问、议、评、练等,方法灵活多样。
3、把握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四原则:
学练结合: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评一点。学,要让学生自主、主动去发现,也就是探究;教,要师生共同总结,互动探讨;练,要有针对性练习,学了,教了,会了吗,要靠练习来检验;评,要发现放大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及时反馈,才能提高。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互为主体,相互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诱导、指导、辅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师生总结。是教师带领学生“攻城破阵”,是利益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分层递进:一个课堂的任务,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或者说几个层次,采取模块学习,“学、教、练、评”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循环递进,循序渐进,一步一环,一步一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当堂达标:就是指这一节的任务目标必须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让学生全部学会,课堂总结的时候,回顾一下,这一节到底学了哪些,会了哪些,我们的目标到底完成了哪些。这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标志,最基本任务,硬性指标。
4、理解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教师作用”四要素:
引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要学会循循善诱,巧妙设计问题,要把一个大问题,难问题,破解成几个学生易于接受的小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最后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到答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发思维,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到达目标。
诱导——有效保护。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后,要保护这种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学生的兴奋点在上课后的15分钟,那么如何调动保护,就得需要技巧,如加强纪律要求,表扬与批评 等。教育的最大技巧就是“爱”,当你拥有一颗爱心的时候,你也就拥有了一切教育技巧,教育艺术。如导入的技巧,提问的技巧,评价的技巧,都源于爱。
指导——有效调控。要做导演,做指挥家,就像带领学生去打仗,让学生“忙而不乱”,让课堂“活而不乱”,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要学会做“钉子汤”。
辅导——有效评论。善于做评论员,及时表扬和指出错误,善于发现优点,善于发现问题,让激励产生激励,让勇气产生勇气。
5、有效课堂教学四反思:
有效吗?怎样才有效?有没有更有效的?怎样才是最有效的?
6、有效课堂教学六环节:
目标提示,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当堂训练,快速反馈。
7、有效课堂的显性标志:
一是“有目标”,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
二是“高成绩”,必须当堂达标,让学生该学会的学会,这是硬性指标;
三是“师生对话”,就是说,是“双主体”“互动的”,问题从学生那儿得出,学生能提出问题,有“问题”敢问,而不是“我讲你听”,而不是“问答式”;
四是“小组落实”,把小组作为一个“小班”,有组织,有纪律,有布置,有检查,把老师的任务,学生的问题,在小组交流,在小组展示,在小组落实;
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快节奏不是大踏步,而是小快步,步步为营,大容量不是内容多,而是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
六是“学练结合”,先学后教,对于某个知识模块,采取“明确目标—问题导入—启发探究—归纳提升—跟踪训练—快速反馈”的模式,学生先学,不会的再教,接着练一练,小组里快速检查,学一点,练一点,踏踏实实的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真正让学生在课堂学会。而不是“课上不足课下补,白天不足晚上补。”
8、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有效误区”:
应该说,从2003年新课改之后,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对于课改理念,有的教师还是“有形无神”,没有掌握精髓,细分析,当前有的课堂存在“有温度没深度”“有热度没效度”。我们提倡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就要按照市教研室宿文传主任提出的“剔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倡导高效”的思想,去观察课堂,剖析课堂,反思课堂。通过一轮听课,我感觉,我们的课堂还存在许多误区:
1)“精讲精练”不是“少讲少练”。要把握讲“经典”,练“难点”。
2)“小组落实”不是“小组围坐”。要利用好小组检查落实机制,实现“兵教兵”。3)“启发点拨”不是“点击课件”。要精心设计启发诱导的循循善诱的问题引导。
4)“学生主体”不是“学生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围绕学生团团转。
5)“教师主体”不是“教师主宰”。要控制课堂而不是主宰课堂,要注意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6)“快节奏”不是“大踏步”。快节奏是指小步快走,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夯实每个知识点。7)“大容量”不是“内容多”。大容量是指对于每个知识点要挖深挖透,拓展延伸,举一反三。8)“师生对话”不是“师生问答”。问题要从学生那儿得出,而不是预设好所有问题,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