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境美文
曾参随父亲到地里耕种,一不小心把一棵瓜秧铲断了。父亲曾皙看到他的宝贝瓜苗被弄折了,拿起棍棒就打他。曾参想到了老师孔子关于孝的教导,就停下脚步,任由父亲的棍棒落到身上。一棒落在曾参的头上,一下把曾参打昏了过去。曾皙着急地守在儿子身边,生怕他有什么闪失。过了好一会儿,曾参才醒过来问候父亲:“刚才您费心地教育我,没有累坏吧?”由于不能干活,曾参就留在家里休息。但每当听到父亲回家的声音,他都要忍痛弹琴唱歌,装出一副完全没事的样子。曾皙其实早就后悔了,但听到儿子歌唱,才稍微宽心。
孔子听说此事后,很不高兴,叮嘱其他弟子不要让曾参来见他。得知消息的曾参赶忙跑过来向孔子解释,说自己正是听了老师关于孝的教导,为了不和父亲顶撞,并且能让父亲感到安慰,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心中若有一片孝心,就不必拘束于形式。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舜帝的故事。舜的父亲是一个瞎子,脾气也不好,但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使唤他时,他总是能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想杀他时,他却想办法每次都逃掉;父亲如果用大棒打他,他就立刻跑得远远的。孔子对曾参说:“舜这样做的结果,使他父亲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你呢?”曾参大悟。后来他撰写了《孝经》,被后世尊称为“孝圣”。
“孝,善事父母者。”主观的孝,不意味着达到了客观结果的孝。孝有大小,亦有真假,有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真正的大孝,是对父母的尊重,心系其想,念之所念,于是才有了“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也有了“父母在,不过生”的传统。虽然时至今日,“不远行”与“不过生”等已然被新风所替代,但“大孝尊亲”的要求,却始终无以改变。父母所在的岁月毕竟有限,“孝在当下”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
子夏问孔子:“怎样才是孝道?”孔子说:“色难。”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这些都不算,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最难的还是子女对父母的脸色上,要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有时候,儿女们虽然做到了和颜悦色,但父母的心情仍然没有好起来,这时候儿女们就要想方设法的让父母高兴起来。想尽办法让父母始终保持心情愉快,脸上常有愉悦的笑容,这才是最难的。
庄子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使亲忘我”。“使我忘亲易,使亲忘我难”,在庄子看来,孝不仅意味着子女忘记父母,更意味着父母忘记子女。最大的孝,就是让父母对你完全放心,老人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想一想,如果父母今天担心你没吃饱,明天担心你没房住,后天还要冒着风雪为你占车位,你的孝在哪儿?
读到《为政》篇里这样一段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从字面看,可以说是除了疾病无法掌控之外,其他一切能够自己掌控的事情,都应该做到不再让父母担心,这就是孝。从这段对话来看,孔子和庄子的思想是相通的。如果从小到大一直让父母事事操心,甚至让父母时时不得安宁,这种人当然谈不上孝。体谅父母关爱之情,首先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的成长发展负责,对父母、家庭、社会尽责。不是一时冲动,不是一件事两件事如此,而是做到一辈子尽责、负责。清代杜浚撰《变雅堂遗集》卷六为歙人黄朝美立传,称其“百指之累概不以贻父母忧”。在我看来,这是对“父母唯其疾之忧”最好的解释。对自己而言,这叫作有志气;对社会而言,这叫作有担当;对父母而言,这就叫作有孝心。
孝道不在于说,也不能空想;孝道最不可等待,也最排斥自我炫耀。孝道是感恩烘焙的濃香,因着这浓香,亲情醇芳,人间温馨。
第二篇:何为孝美文
孟子曰:“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王永彬提出:“百善孝为先。”何为孝?从结构上看,“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可以理解为老人辛苦一辈子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当他们老了,孩子应该肩负起抚养老人的义务,子承父也,则为孝。
何为孝?孝是给妈妈买了一件新衣服,妈妈粗糙的手一遍又一遍摸着柔软的料子问你:“这得多少钱啊?我这么大岁数了,不用穿这么好的。"明明花了三百多块钱的你,笑着说:“不贵,妈,商场搞活动,五十多块钱,穿吧,穿吧!”妈妈一听,连忙夸你,我闺女越来越会买衣服了……善意的谎言,是孝。
何为孝?孝是在工作上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一天皱着眉头,茶不思,饭不想。晚上,开车回家,到家门口,敲门的瞬间,立马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因为你知道,开门的是父母……伪装的笑容,是孝。
何为孝?孝是当父母忙活了一上午,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你虽然不怎么饿,菜虽然有的咸,有的炒过了,但你还是一口一口地吃,因为你知道,只要你吃,父母就高兴……认真吃饭,是孝。
何为孝?孝是出远门,不管几点,都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你或许不知道,你的电话不打,父母就睡不踏实,手机放在枕边,一会儿拿起来看一看,生怕自己漏掉电话,直到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妈,我到了,放心吧!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却像一支镇定剂,让胡乱猜疑的心立马踏实下来,很快进入梦乡……及时回复,是孝。
何为孝?孝是有一天,你看到父母参加完聚会回来,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你问他们:“今天聚会,聊啥了?这么高兴?”妈妈婉然一笑,说:“今天,我们聊天,聊着聊着,聊到你们这一代身上,他们都夸你本分,踏实,工作认真……”原来,踏实工作,也是孝。
何为孝?孝是回到家里,放下手机,陪老人聊聊天,听他们说说过去的事,听他们聊聊家长里短……洗耳恭听,也是孝。
何为孝?孝不只是父母病了,去病床前服侍几天,孝不是每月的赡养费,孝不是昂贵的衣服、高档的住宅……孝,其实很简单,做好身边的小事,多陪伴老人,就是最大的孝!
愿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第三篇:孝情感美文(推荐)
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在中国,孝顺是深入人心的。也许这个繁索的社会容易使你改变,但无论如何,请保存好你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善良,别让它被世俗污染。
自古以来,无论是朝代更改,或是世袭罔替,孝顺都是我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孟夫子曾言: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劝孝歌》里写道: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鲁迅也说,不孝的人是世间最可恶的人。对于孝之一事,其实我并不想过多的去侃侃而谈,所以说说我们学院便也好了,学院对于孝顺这个问题,是表现得极为重视的。经常举办关于孝顺的校园活动。如:诗歌朗诵,校园问卷,孝顺节目表演,讲座等。当然,这份重视效果也是明显的,我校的师生对于孝顺这件事是高度关注的,并付诸实践的。真正的寄予情感和责任,传承着这份美德。
由小而见大,我们中国的这种气氛是热烈的,这种热烈它也是促进我之国家,我之民族不断进步,不断富强的伟大动力之一。但在如今,如何行孝也成为了一大问题,因为这个社会的竞争太残酷,尽孝也甚是‘困难’。但我想说的是,百善孝为先,孝顺须尽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无限,生命有限,不管有无,记得孝顺父母。
动天之德莫大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阳光所及之处,皆为父母之恩。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圣斗士,保你平安,护你周全,即便他们伤痕累累,甚至于付出生命为代价,他也不会去埋怨你半分。
这个世界上,能把所有身家都给你而不让你偿还,能倾尽全力对你好而不求回报的人,只有你的父母。所以请行孝,且及时。
第四篇:让,是人生至高境美文
让,是人生至高境界
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诱惑和利益纷争。
面对纷争,有人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尔虞我诈,上下其手。争来争去,地位争到了,快乐不见了;财富争到了,幸福不见了;荣誉争到了,修养不见了;面子争到了,友情不见了;利益争到了,心安不见了。你死我活争来的,往往并不是当初所盼的,而是烦恼、痛苦和疲倦不堪。
反过来,把利益看淡一些,把世事看透一些,让一让,我们会发现,笑脸多了,热情多了,握手多了,真诚多了,和谐多了,朋友多了,快乐多了。我们让出一小步,竟然得到丰厚的回报。
“退一步天高海阔,让三分心平气和”。宽让,谦让,忍让,退让,虽然使我们暂时失去面子,失去利益,但却让我们拥有了优雅的风度和快乐平和的心境,让我们看到了天高云淡的风景。原来,得与失总是相对平衡的,我们失去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加倍补偿。
“一纸家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代宰相张英主动撤墙后让的,是多么宽宏的度量和胸怀啊!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第五篇:一心系一境的美文摘抄
天台智者大师说:“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一心一境,三昧难成。”
小时候,我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吃饭,父亲拽着我的小辫生气地说:“看书就是看书,吃饭就是吃饭。看书不知饭滋味,专心吃饭,然后好好去看书。”
后来得知,专心吃饭,食物的色、香、味通过条件反射可以增强食欲。《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吃饭时看书,容易半饥不饱就放下碗筷,引起营养不良。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只有盯住一个目标,专心一致地去做才能做好。真正高手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盯住一个目标、始终不渝地努力,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
在荷兰,一个名叫万·列文虎克,仅初中毕业的农民,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60年,一生没有换过工作。不过,门卫这份清闲工作仅仅是他的谋生手段,工作之余,他另有追求。他的目标是打磨出世界上最好的玻璃镜片。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拿出打磨工具,磨呀磨,一磨就是几十年。他是那样专注和细致,他的打磨技术早已超过当时最好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放大倍数超过当时最好的显微镜。他因此声名大振,被巴黎科学院授予院士头衔。这是多少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荣耀啊!不仅如此,英国女王也专程到小镇上,向这位杰出的老人表示敬意。
列文虎克仅仅是初中毕业,他做的又是一件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目标专一,他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多种选择,是考研还是工作,是选修计算机还是经济学,记住要学会放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意大利的世界超级男高音歌唱家卢卡诺·帕瓦罗蒂曾经有过一段迷茫时间,在他即将从一所师范学院毕业时,他陷入了苦苦的沉思中:毕业后是选择做一名平凡的老师呢,还是从事自己喜爱的歌唱事业。要么二者兼顾?这确实是个难题,帕瓦罗蒂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教育,但他觉得自己更加喜欢唱歌。到底该做什么呢?在思想斗争毫无结果之后,他只得请教做面包师的父亲。
父亲沉思了片刻,對儿子说:“哦,孩子,记着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的话,那你也许会从椅子间的空隙里掉到地上。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帕瓦罗蒂听了父亲的话,终于下定了决心,从此在歌唱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而不屈地跋涉着,直到成为一名光芒四射的世界巨星。
人想做的事很多,可毕竟精力有限,一心系一境,则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像钱钟书那样潜心治学,即使文革下放到干校,嘈杂的环境和繁重的劳动,钱老却依然翱翔在书籍间,亦不觉艰苦,他的《围城》让人久久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