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习指导】“善待他人”与“关注自我”话题作文素材
“善待他人”与“关注自我”话题作文素材
关注自我1.遗忘
被遗忘肯定是一种不幸。但,被遗忘了的那个人只要不忘拼搏,就照样可以再度辉煌。
于是想起了霍利菲尔德。不是吗?当“老了的”霍利菲尔德决定向风头正盛的拳王泰森挑战时,曾有数不清的人在“公开地”或“悄悄地”断言:他必将倒在泰森的重拳之下。可是,他没有动摇,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拳台——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厮杀之后,泰森倒了下去,拳台上,从容地站着的却正是山一般挺拔的霍利菲尔德,而此时此刻他说的那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都曾抛弃过我,但上帝没有。”真佩服这句铿锵有力的话,它完全有资格“大写”在《世界拳击史》的扉页上。
提示:“上帝”最伟大,它是决不会抛弃任何人的!上帝是谁?不就是我们自己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全世界都聋了,只要我们还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就该坚持下去。自信,它能开出这世上最美的花朵。相信自己,成功才会卧倒在你的脚下。
适用:自信、肯定自我、勇敢等话题。
2.拒绝诱惑
一位年轻人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成小船放进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潜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提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一颗理智的头脑。有时候成功离我们只一线之差,坚定地迈过这一步,就是成功,一旦犹疑,失败是必然结果。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不至于后悔?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翻过山必定是另一番风景。
适用:成功、坚持、正确的人生观等话题。
3.砌墙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热爱它,并为它倾注所有的热情,那么我们也能在平凡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适用:目标、理想、态度等话题。
追求和谐之美
1.天堂与地狱的不同
有人和上帝谈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的孩子,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进了一个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的房间。每个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可以够得到锅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法把东西送到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来吧,孩子,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过了一会儿,上帝说。他们进入另一间房间,和
使我留恋人世的爱与温暖,给予我战胜厄运的勇气;我想以你的名义,捐一笔钱给慈善机构,让天下所有不幸的人都感到你博大的爱。此后不久,乔治果然捐款成立了“华盛顿·本陌生人爱心基金会”。
提示:一束鲜花竟然是如此地神奇,它给绝境中的乔治带来了希望,重新点燃了他生命的激情。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悲剧都源自于对爱的绝望;对一颗冰冷的心灵来说,爱是治愈它的唯一可能。而正是那一份回报本的强烈愿望,成了乔治努力向上的强大动力。也许予人玫瑰,不仅仅手有余香,而是玫瑰满园。
适用:帮助他人、希望、生命、爱等话题。
3.欣赏是一种美德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看到了作者无限才能和潜力。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
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的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提示: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发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适用:欣赏他人、自信、人生价值等话题。
第二篇:“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话题作文
“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给她的一元钱下楼去买零食,碰到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她犹豫了老半天,最后对老乞丐说:“婆婆,我给你一元钱,你找还我五毛钱,好吗?”老乞丐愉快地答应了。小女孩用那五毛钱买了一串糖葫芦,吃得很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无疑有一颗纯真的心,她关爱他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一举两得。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在今天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难道我们不能像小女孩那样,既关爱他人,又不亏待自己吗?请就“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请以“关爱他人,善待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意解析】
要写好本文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能准确审题。审视话题的材料语,我们可以看出:⑴“关爱他人”和“善待自己”是并存的两个方面,为此,你不能割裂开来仅写“关爱他人”或“善待自己”。⑵“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主语都是“施爱者”,为此,你不能写成“我关爱了他人,结果他人也善待了我”。⑶“关爱”和“善待”都是“施爱者”有意识的行为,为此,你不能写成“我有意识地关爱了他人,结果恰巧也善待了自己”。二是要有人本思想。既爱别人,也爱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爱”,“博爱”的辐射面里也应该包括一个“自己”。从某种意义来说,你只有“善待了自己”,你才能长久地去“关爱他人”,这也体现了时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此,遇到有人落水时,你如果是一个不会游水者,你大可不必贸然跳下水,你完全可以扔给他一根绳、一块漂浮物,或者寻呼救助。也许,“盲人提灯”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盲人此举既是为了给夜行的人照亮前行的路,也是为了避免别人在漆黑的夜晚撞上自己。只有做到了上述两点,才能在自己的文章中准确而深刻地演绎或昭示出话题的主旨。
【考场佳作1】
呼唤良知
小雯是一家银行的出纳员。出身贫寒的她,深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于是,她每天早出晚归,勤恳工作,赢得了全行上下的交口称赞。一天,就是这样一位本色的少女,却遇上了一件她怎么也想像不到的事。
这天早晨,小雯像往常一样天刚亮就上班了,由于这几天正值国庆长假,银行的业务特别忙。刚开门不久,就见一个农民装扮的人慌慌张张地冲进营业大厅。小雯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只见那人拿出一把黑糊糊的枪指着她,命令她把钱放进他的蛇皮袋中,营业大厅中一片骚动。那人匆忙接过装满钱的袋子,慌乱中落下一摞证件,小雯低头一看,有身份证、录取通知书,还有献血证。那人回过头来,见小雯似乎知晓了一切,立即把小雯强行拖进一辆他刚刚抢来的车子中。
由于慌不择路,不到几分钟,那人就被警察包围了起来。他情绪异常冲动,声称如果警方不让路,他就将杀死人质。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流逝,那人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而此时的小雯却愁肠百结:父亲下岗在家,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中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弟弟。如果她死了,这个家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我必须保持冷静!”她坚定地对自己说。于是,她打破了沉寂,轻声地对那人说:“你儿子一定很有出息,该上大学了吧!”听她说到自己的儿子,那人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笑意,但脸色随即又黯淡了下来:“是啊!我儿子今年上了大学,而且上的是北大,他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但我没出息,在外打工半年,到头来工钱却被黑心的包工头全坑了,那可是我半年来的血汗钱啊!”“是啊,现在这个社会,挣点钱真不容易啊!”小雯说,“我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弟弟,我也正在为他将来考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呢!”那人心中隐隐一震,望着和自己同命相怜的姑娘,又望了望车窗外密密麻麻的警车,他忿然地说:“老子连血都卖了,可那黑心的私人医院却只给了100元钱,他妈的,这个世界也太不公了!凭什么有人受苦,有人遭罪,还有人拿着公款大吃大喝?”“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上帝给了你一个最优秀的儿子,你有义务为他的未来去经受磨难。”“你现在就走吧,不要让我再反
悔!”她跑到了安全区,而他却被押上了警车。
几个月后,一位北大的学子收到了一张8000元的汇款单,还有一封署名父亲的挂号信,信上说:“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而此时,学子的父亲正在狱中望着外面蔚蓝的天空发愣。
【批阅意见】
本文的亮色凝结于比照与升华。文中的“那人”绝非穷凶极恶之徒,而是迫于无奈之人,但他为了筹措儿子的学费,铤而走险,终至锒铛入狱;而小雯本非深谋远虑之辈,实乃单纯本色之人,但她为了家人的日后生计,镇定周旋,终于化险为夷。通过这一正一反的鲜明比照,作者在警醒善良的人们:即使为了爱,你也要善待自己啊!己所不存,爱将焉附?不仅如此,小雯的爱,在文中还呈现出两个鲜明的层次:在与“那人”的周旋中,她爱的是家人,为了这份爱,她要善待自己,她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而在脱离险境后,她又将爱捧给了在北大就读的“那人”的儿子。这就将“爱”升华到了一个峭拔的高度:为了关爱他人,我们必须善待自己;我们善待了自己,就能更好地关爱他人。因为有比照,让我们体察到了“善待自己”的必要;因为有升华,让我们深味到“关爱他人”的崇高:比照和升华的交相辉映,使本文在“立意深刻”的发展等级高原上熠熠生辉。【考场佳作2】
爱人与爱己
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国家在《小学生守则》中甚至已取消了“见义勇为”的条款。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我们颂扬他的精神,但不提倡他的做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就是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群体精神的趋同,而对个体生命的善待有时实在是太少太少,甚至可以说是忽略。
曾经听说一位山沟里的带头人,他以平凡的一生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英年早逝,四十多岁便死于癌症。他心中装着全村的人,惟独没有自己和家人,记者到他家中采访时,看到的一切使他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痛,他家竟然还有一面“墙”是用木板做的,到他家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我总觉得,这种伟大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人性的危机。他不应该把早期癌症拖到晚期,以致家人发现时已无药可救;他不应该把分到家中的那点少得不能再少的救济款再全部分给其他农户;他不应该„„也许,他有太多的不应该,但又不知让人从何说起。如果他早把癌症说出来,也不至于英年早逝,或许,他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为村民作贡献。我并不赞成他所说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事情”。生命既然有限,你为什么还要缩短?你要为村民多作贡献,你就必须拥有时间,拥有生命。
现在,如果有天堂的话,他或许已进入天堂。但他的遗孀和一个还未成年的儿子怎么办?一贫如洗的家,还不是要靠乡邻和政府的救济。也许你会说,凭他生前的功德他的家人应该获得救济,但他已逝的生命又有谁能来挽回呢?
甚矣,汝之不惠!
我曾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位老奶奶座位边上的车窗玻璃坏了,她又看不见,风吹着雨丝打在她的身上,这时售票员撑起一把伞挡在窗子上。但她因为要售票,神情略带一丝焦急,一位小伙子看出了她的心思,接过伞。一会儿,小伙子到站,另一位乘客又接过了那把伞„„
我也想接过那把伞为老奶奶“护航”,但我刚要伸手,伞已经到了别人手里。我想,那把伞的温度一定很高,因为它浓缩着爱。
但那些帮助老奶奶的人却没有一个自始至终“护航”,他们到了站便下车。没有人因为要帮助那位老奶奶而错过下车的机会。我想,如果老奶奶知道哪位热心人自始至终为她“护航”的话,她也一定会因为心存不安而婉言谢绝的。
“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批阅意见】
本文的亮色集中在事例的援用和生发上。文章援用的两个事例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反照,而且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在事例的叙述中,作者不是采用客观叙述的方法,而是饱蘸着自己对人物或哀惋或赞同的深情,这就使得事例的援用不仅迸发出一种理趣,而且还勃发出一种情趣。在事例的叙述后,作者能用发展的眼光,作出或正向推理或反向假设的巧妙引申,这就使得文章的主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议论文能使事例的援用和生发臻于如此境界,也实属难能可贵。
第三篇:话题作文指导与素材
内容提要: 话题作文是指围绕一个谈话中心,按一定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他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开放的空间,文体可自选,题目可自拟,立意可自定,但要审好题写好文并非易事。笔者认为,话题作文的指导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审题求严、拟题求佳等。关键词: 高考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方兴未艾,近几年,无论中考、高考,都以话题作文居多。所谓话题作文,是指围绕一个谈话中心,按一定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虽然话题作文的出题形式有一定的优越性--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开放的空间,文体可自选,题目可自拟,立意可自定,但要审好题写好文并非易事。笔者认为,话题作文的指导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审题求严
不少话题作文看似行文自由,其实也有诸多限制,并非“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试题大多由话题材料、写作话题、具体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一些学生对话题作文的审题不够重视,常常粗略浏览,提笔便写,往往造成走题跑调,失分成憾。例如:有一篇话题作文是这样要求的:“假如大地没有绿,那将会怎样呢?请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并不复杂,却有粗心的考生没看清题目,在文章中大谈特谈大地之所以没有了绿,是因为人为的破坏,结果文不对题。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语言与沟通”,有些考生没有注意审题,没有注意“语言”与“沟通”的关系,或只写“沟通”忘了写“语言”,或没有点明“语言”问题,造成解题片面未能切题。
以上现象在教学中屡见不鲜,作为教师,在日常的训练中,就要从严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审题。题目的提示语往往蕴涵命题意图,暗示写作限制,起一个导向作用。学生要研读有关提示语,揣度有关的暗示,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并紧扣话题选材组材,以免“大意失荆州”。譬如这样一道作文题:“不少人待人坦率诚恳,不虚假,不矫情,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真心实意对待别人,当然,生活中也不尽如此。根据你所见所闻,写一篇有关坦诚待人的文章。”题目暗示我们可以写自己坦诚待人,也可以写别人对自己坦诚以待。“生活中也不尽如此”提示我们除了可以写正面的,也可以写反面的,即自己或别人不坦诚待人或未被坦诚相待方面的。仔细阅读“不少人待人坦率诚恳,不虚假,不矫情,表里如一,心口如一,真心实意对待别人”等句子,就可以正确理解“坦诚待人”的意思,避免把“坦诚”误解为“诚信”。
二、拟题求佳
“眼为心窗,题为文眼。”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会令读者心驰神往、一读为快,令读者一见倾心、先入为主,正如芬芳的美酒,令人未饮先醉。2003年4月广州市教研室、中语会、《中学语文学习》联合举办了“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大赛”,题目是这样的:“你是一位语文教师,你是在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熏陶中成长的。它引导你追求真善美,扩大了你的视野,启迪了你的思维,丰富了你的情感,完善了你的人格。请以'文学遗产的熏陶'为话题抒写你对它的感激和爱恋之情,或申述你热爱它的原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获特等奖的老师所拟的题目无不独具匠心,令人耳目一新,如《腹有诗书气自华》、《感谢您,四壁的星光》、《用文学诠释人生》、《我和我追逐的梦》、《无言的河流》、《春天的歌》、《书香伴我行》、《因为文学,我心永恒》等。
有些学生不重视话题作文的拟题,直接把话题作为文章的题目,使题目过于空泛,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章的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平时要加强拟题训练,尽可能把题目定得准确、生动、新颖。最基本的方法是把话题“前增后补,化大为小”。譬如这样一篇话题作文:“请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围绕“生活”这个词语,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定为:《生活小插曲》、《二十年后的生活》、《我的理想生活》等。为了避免拟题平淡、生硬,可以巧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
学过的诗词、歌曲、广告中的名句,直接引用或加以修改作题目,增添文学色彩,如:《平平淡淡才是真》、《精彩的每一天》、《好好活着》、《百味人生》等。在进行“新”这个话题作文训练时,某些学生准备撰文反映上下九步行街的变化,但所拟的题目《新变化》、《这里变了》、《上下九新貌》、《再次来到步行街》等都不尽人意。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学生拟出了《老马不识途》、《当惊世界殊》、《焕然一新步行街》、《步行街上新风情》、《上下九路展新姿》等较新颖的题目,令人眼前一亮,一开始就获得好的印象。
三、文体求稳
话题作文不限体裁,能让学生“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过最好提醒学生不要随心所欲、任意选择,否则文章容易显得结构松散,变成“四不象”。稳妥起见,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喜好或擅长的体裁。有些考生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可以选择写记叙文,甚至可以编故事、写小说、拟童话;有些考生逻辑思维较强,看问题有深度,长于辨析,可以选择写议论文;如果知识丰富,分析概括能力比较强,可以选择写说明文。比如上面提到的“新”这个话题,可以写成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如可写新同学、新老师、新邻居,或原来熟悉的人的新变化;可写发生在学校、家里、社会上的新鲜事,或进行故事新编;可写城市新景点、小区新面貌。可以写成说明文,说明一种新产品或原有产品的新用途。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如“新与旧”、论“'新新人类'”。如果学生没有特别擅长的文体,建议其写最熟悉的记叙文,注意交代清楚六要素,以叙述描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抒情。
定下自己拿手的文体,再立意,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当然,对于一些文字驾御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在稳中求新求变,别出心裁,采取作诗、以古白话入文、写相声、编剧本等形式。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为话题进行作文,就有考生将之写成了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既写出了山水本身的自然属性,又写出了其代表的社会属性。
四、立意求新“意高则文胜”。一篇好的话题作文,除了有个好题目,立意必须出新。这种“新”,不是钻牛角尖,故作高深,刻意显另类,而是在于显示一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发他人之所未发而又言之有理。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多方比较甄别,选出最有新意而又最恰当的一面来立意。例如:同样是写广州的地铁,有人看到的是设计师的聪慧,有人看到的是施工者的勤劳,有人看到的是科学的进步,有人看到的是“地铁经济”,还有人看到的是地铁上安装屏蔽门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而后者,是较少人想到的,这种立意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富有新意。2004年广东高考话题作文“语言与沟通”,不少人写师生之间、朋友之间、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可惜就事论事,没有多少新意。而有人则把话题放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畅谈语言与沟通的关系,写出了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困惑和思考,使常见的话题有了时代的音符,证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五、语言求美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语言美也相当重要。评价一篇文章往往从内容、结构、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如果文章中有些语句比较优美或富有哲理,会为文章增色不少,读之令人口舌生香。话题作文的教学在这方面也应注意。古人写作讲究“凤头、豹尾”,话题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也要斟酌一番,既要紧扣话题,又要让人如嚼橄榄。如《自信》一文的开头:“人,如果缺乏要干成一番事业的自信,通向成功之路的航船就要在河滩搁浅,终生也托不起成功的巨轮。”如《珍惜》一文的开头:“时间是永恒的精灵,当你感到无所事事时,时间会在你漫不经心的一颦一笑中无声无息地溜走。”把精彩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话放在段首、段尾或独立成段,会更有机会让阅卷老师欣赏到,有利于提高分值。再如《新快报》200
4年6月28日刊登了3篇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桥梁》、《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架起隔膜间的桥梁--语言》,文章语言都比较流畅、优美,其中《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一文的语言还获得评卷老师“藻绵繁富,有美文色彩”的高度评价。
当然,美的语言要紧扣话题,言之有物,要避免华而不实、堆砌与主旨无关的华丽辞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正确引导,避免走入误区,要让学生明白美的语言不能脱离实际的内容,死记硬背或仿作一些华丽句段,在写作时生搬硬套是不足取的。只有平时注重文章内容的丰富和充实,同时注意积累妙词佳句,才能在考试时让优美的词句在笔端自然而然地流淌。
六、感情求真
文贵情真。胡编乱造、矫揉造作的空话、套话、假话打动不了读者的心。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学生作文一向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只有生活中用心观察、用心体验,作文时才能表达独特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近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倾向于考察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具有很强的理性思辨色彩和人文精神,这一特点2004年更是明显,如“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等。特别是广东高考话题作文“语言与沟通”,具有地方特色,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主题。教师平时指导时要避免模式化、概念化的写作,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自爱并热爱身边的人(包括家人、邻居、同学、老师),同情弱势群体,愤慨不良现象,做一个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具有丰富感情的鲜活的人。要避免学生过多模仿影视作品和言情小说的人物语言和情节,要“我手写我心”,所叙述的是真实的生活体验,所抒发的是真实的内心情感,这样学生所写的文章就能言之有物、以情动人。一位高中生在《妈妈的手》一文中写到相依为命的妈妈下岗了,为了供自己读书,妈妈到几户人家当钟点工,有一天,发现妈妈柔软光滑的手变得粗硬了,不但起了茧,还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心里感到揪心地疼,从此不再“少年不识愁滋味”,决心用稚嫩的肩膀和妈妈一起挑起生活的重担,把家务活包下来。全文没有豪言壮语,写的是生活小事,表达的是朴素的情感,却感人至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欲作文,先学做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话题作文作为新兴事物,这几年来备受重视,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地研究作文指导策略,来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素材:
(一)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平凡与不平凡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
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那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无青年的瓜大,却比青年吃得多。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对青年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取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四)和为贵思想协调人类发展
在20世纪,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重要性。一些学者更发现已有基本理论观念存在问题,导致人类社会提系列危机的存在民族冲突、文化冲突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世界的主题。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生的话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些学者认为,在道德伦理层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已为大家公认。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多种事物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少数几个大国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的。
第四篇:以“他人”为话题作文指导
以“他人”为话题作文 可贵的“他人意识”
张抗抗
上世纪中叶的中国式“集体主义”,自从在世纪末之前,逐渐分解以及还原为对个人和个体的尊重,初步建立起个人的权益保障系统之后,“我们”——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已被更为普遍的“我”所代替。我喜欢说“我”,也因此欣赏其他的那些“我”。如果没有“我”的确立,没有无数“我”的合作,“我们”必定是空洞、脆弱、空心化以至于不堪一击的。
然而,在“我”和“我们”之间,是以“他人”作为连接点的。“我”因“他人”而成为“我”;“我们”因“他人”而成为“我们”。当“我们”过度地强化、放大“我”,而舍弃“他人”的时候,“我”便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无援之中。在我们的传统习性中,“他人”这一概念,更多的情况下,只是一种被供奉的虚设牌位。我们的成语中曾有“以邻为壑”一词,可以佐证;有“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谚语,可以证言。即便在集体主义理想教育最为鼎盛之时,“他人”不仅未能成为国人的自觉意识,“他人”反而意味着告密、背叛、异己、危险、离间等等。这种体制下的集体主义文化,终于导致了“他人即地狱”的严酷后果。闻“他人”而心颤,近“他人”而丧胆。也许正是由于对“他人”的恐惧,“文革”之后,“我们”迅速土崩瓦解,“我”自仰天长啸——而“他人”却不得不退出公众的视线,淡化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词,成为公民道德的模糊地带。
五十年代以来,人口的高速增长,造成生存空间的高密度化;人口压力长期形成经济发展与卫生保健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计划生育仍然阻力重重。“我”生我的娃,关你什么样事?在人口问题上,可有“他人”的意识么?
餐馆大肆收购、杀戮、烹煮野生动物为牟取暴利;食客面不改色食用野生动物以饱“口福”或炫耀财富;官吏不惜以野生珍稀动物作为最高规格的宴席;“贿赂”上级领导为自己铺设升官晋级的阶梯——在这个破坏自然生态的“人链”中,可有“他人”的位置么?
长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卫生系统始终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办公室的脏乱差、公共场所的日常消毒防护、公共厕所的洗手设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等等。但公共卫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态,却有着惊人的共识: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在这些被忽略的公共卫生死角中,可有“他人”的概念?
日积累月的民众生活卫生习惯中,沉淀下多少恶习陋性——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随地抛弃果皮塑料袋、就餐分餐制难以推行、酒后驾车、公共场所吸烟等等„„“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患寡,患不均”——在这利益与灾祸均享均沾、“同甘共苦”的行为惯性中,可有愿为“他人”避免灾祸而自控自律的一份责任感?
然而,在公共领域里,“零距离”是有害的。距离便是“他人”,而“他人”即社会公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和“我”之外,地球上更多存在的是陌生的“他”——“他人”,还有“它”——与人类共存的动物朋友们。
正是为了“我”的安全与自由,请不要再“唯我独尊”,而多些对“他人”的关爱吧。“我”的自由是他人自由的终结。而他人的自由,最终才能成全“我”的自由。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他人意识”可贵?
1、“我”与“我们”之间,是以“他人”作为连接点的。过度地强化、放大“我”,而舍弃“他人”的时候,“我”便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无援之中。
2、没有“他人意识”,对人口问题、生态问题、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生活习惯问题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所以作者得出结论:在公共领域里,“零距离”是有害的,距离便是“他人”,而“他人”即社会公德。
3、作者还认为,为了“我”的安全与自由,需要对“他人”关爱,当“他人”自由了,才能成全“我”的自由。
总之,“他人意识”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都是可贵的。
善待他人
隋欣
福建南平惨案,是2004年以来中国发生的最严重的校园袭击事件。短短的55秒时间,就有8个鲜活的小生命陨落。一个名叫郑民生的外科医生,不仅彻底地摧毁了孩子们的生命,而且最后也毁掉了他自己。这一巨大的悲剧,在刺伤孩子家长心灵的同时,也刺痛了国人的神经。在案件最初阶段,许多人猜测凶手一定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然而最后的事实却证明,凶手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明明白白。在法庭上,当法官追问他的犯罪动机时,他的回答极其简单:“社会冷漠。”
尽管这样的理由经不起反驳和检验,有许多人猜测他凶手一定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然而最后的事实却证明,凶手头脑清楚,思维敏捷,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明明白白。在法庭上,当法官追问他的犯罪动机时,他的回答极其简单:“社会冷漠。”
尽管这样的理由经不起反驳和检验,有许多人包括一些社会学家对此都嗤之以鼻。然而,认真透视郑民生本人的阅历,却不能不看到“社会冷漠”把他推向人生绝境的明显轨迹。因为工作受挫、恋爱失败是他作案的直接诱因和幕后推手。
一些专家把郑民生这类暴力行为的心理机制称之为“反社会人格”。专家说,虽然反社会人格与生物学因素有关,与个人受挫经历有关,但同时也与社会环境有关。
虽然如一些人所言,单纯地把郑民生的杀人理由归结为社会冷漠并不见得符合逻辑,但是决不能排斥社会冷漠对他心理的影响。有专家说,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避免出现反社会的杀人狂,但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将会促使更多的人走上这条路。因为个体的力量对抗不了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类行凶者产生了绝望情绪,从而诱发反社会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郑民生不仅是恐惧制造者,同时也是恐惧的受害者。所以单纯埋怨郑民生和把所有的怨气发泄到郑民生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我们必须寻找社会的根源。而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也要从郑民生的身上吸取教训,这就是如何疏导、化解、消除产生“郑民生”的环境和诱因。专家说,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能够在导致悲剧前获得疏导,此类案件或许是可以避免的。这些话提醒社会,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首先是宽容他人。在转型期社会里,许多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弱者如此,强者亦如此。而这种不适应在外人看来常常表现为不可理喻和不为人所能接受的毛病。如果人们都能宽容一点,也许就不会发生冲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因为不能宽容而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矛盾,甚至由此造成极端恶果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一个成熟理性的社会,对待他人如果都能宽容一点,理解一点,而不是斤斤计较,针锋相对,也许事情就完全是另外一种结果。
善待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缺点和隐私。多元化的社会必然有多元化的思想。应该给每个人一个相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不要高高在上地俯视别人,更不能恃强凌弱。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轻视别人的权利。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希望活得体面有尊严,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他人的尊重也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如果整个社会都能互相尊重,又何来那么多的矛盾冲突?
善待他人,就是要有一点爱心。人活在世上,总要有温暖和希望。往往是一句好话,一个微笑,就可以把别人从绝望中拉回来。在一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他一把,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他善意的关怀,让他感受到人生的券,生命的可贵,他何至于走上绝路,何至于会有这么多的血案发生?
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影响社会。如果每一个人都从善待他人开始,从一些细节做起,也许,就会避免悲剧的重演,人们期望的和谐社会就会真的到来。
思考:阅读本文,总结善待他人的理由,并谈变如何善待他人。
作者在分析郑民生事件时,援引专家的说法,认为在社会民生急剧转变、甚至失范转型期,规则的不确定性将会加剧人们的焦灼、绝望情绪,甚至埋下仇恨社会的种子,从而导致反社会情绪增多,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会以极端的方式报复社会,从而得出结论:如果不好好对待一些有反社会情绪的人,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就可能造成更多的恶性事件。总而言之,作者提出善等他人,是着眼于避免悲剧的重演,实现人们所期望的和谐社会。
作者认为要善待他人,需要从细节做起:善待他人,需要宽容他人,不斤斤计较,针锋相对;善待他人,需要尊重他人,不俯视别人,不恃强凌弱;善待他人,需要有一点爱心,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归纳文本识见
通过文本阅读,我们获得了以下启迪:
1、把“他人”当成一种自觉意识,而不是虚设在心里。
2、没有“他人”,“我”便孤立无援。
3、“我”的自由有可能是他人自由的终结。而他人的自由,最终才能成全“我”的自由。
4、过分强调“我”,只会使“他人”退出公众的视线而逐渐淡化。
5、为了“他人”而自控自律,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6、“他人”就是社会公德。
7、我们应学会善待他人。
8、善待他人,需要从细节做起。
9、生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轻视别人的权利。
10、对他人的尊重也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补充名言
1、看清自己的面目需要照镜子,而要了解整体的自己,则需要比照他人。(石衡潭)
2、你信任别人,别人才会对你忠实;以伟人的风度待人,别人才会对你表现出伟人的风度。(王苏星)
3、想他人之所想,忧他人之所忧,急他人之所急,解他人之所难。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去想问题、做事情,以健康的心理坦然面对周围的人或事。(窦万贵)
4、他能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你,你就应该用良知去回报他。(王梅)
5、要先引起他人的渴望。凡能做的人,世人必与他在一起,这种人永不寂寞。(哈利·欧佛垂)
6、在你的生活中正是这一个个的有缘人,无论是恩人也好,仇人也好,冤家对头也罢,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才使得你的生活变得幸福快乐,你才有遍尝人间百味的可能。(凉山人)
7、人们习惯于请求别人宽恕,却不愿把宽恕施给他人。(太明)
8、思路无论扩展到多远,若不能想及他人,再辽远再辉煌也都是狭窄的。(莫小米)
9、我许的愿未必是他人所渴求的,有时甚至与他人内心所思相左,但是我珍惜自己的这一份心意;在为他人默默许愿的一瞬间,我的心灵必是美好的、纯净的、向善的,至少在那一瞬间,我无愧在世为人,并相信我置身其中的人类,因为这种最原始、最朦胧、最浅显的情愫,才得以绵延至今。(刘心武)
10、你让他人成功了,你也就成功了,他人伟大了,你也就伟大了。(侯拥华)
11、惊羡他人就是激励自己,惊羡他人非但不要让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反面要激励自己自强自重自立自奋。(游德福)
12、我们心里有了其他人的存在,生命才胡意义。这也就是说:人不全是为了自己活着才有意义。(佚名)
13、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杂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 下去的理由,多一点向上攀登的勇气,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为别人开一杂花的同时,也灿烂了自己的生命。(佚名)
14、他人即地狱。(萨特)
确立新的观点
关于“他人”,我们还可以结合生活进一步思考,确立新的观点。
1、想他人所惧想,涉他人所畏足。
2、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事业。
3、走他人的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4、对别人而言,我何尝不是“他人”。
5、温暖他人即温暖自己。
6、尊重他人所尊重的。
7、中国富人应该考虑如何帮助他人。
8、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他人。
9、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10、愉悦他人,幸福自己。
11、关爱他人,善待自己。
12、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永怀悲悯之心。
13、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14、以他人为镜,完善自我。
15、为他人开一朵花。
范文
他人
长沙市望城一中 盛倩妮
人生漫漫长路,总有许多个他(她)在一起,形成我们并不狭小的生活圈子。我和他人的联系,使我们的生活由乏味变得丰富,使生命的色调由单一变得多彩。
我们时常能够从他人身上获得一些情绪,或喜悦,或振奋,或伤感,或焦虑。有时,我们望着街上的车水马龙思索,这样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第五纵队一个过往行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就这样观察他人,又在他人的生活中,学会更好地做自己。
繁华的马路上,一辆阔气的私家车停在了豪华大酒店的停车处。一位西装革履、腋夹皮包的男子从车上下来,另一个穿着衬衣的男子迎上去,拿过那人手中的皮包点头哈腰地露出谄媚的笑容。一瞬间,原来和谐的街景仿佛沾上了权势和利欲的味道。这些,与繁华的马路显得格格不入。此时,我看到的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从这样的人身上,我懂得了摒弃对利和权的屈从。
繁忙的工地上,一个个身穿蓝色工作服、载着橘红色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工作着。没有空调和购房,只有那火一样的炙热阳光无情地舔舐着他们那黝黑的皮肤和偶尔吹来的自然风带给他们丝丝凉意;没有纯净水可以痛饮,只有随时都有可能被太阳蒸发掉的白开水来补充体内水分的缺失。但他们攀爬于高处,动作细致而认真,全然不理会汗水湿透了衣裳,迷糊了双眼。此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坚毅刚强的人,从这样的人身上,我懂得了要以沉着务实的人生态度生活、工作。
繁重的学习中,当我被一道难题纠缠而恼怒万分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他。他凝神冥思,眉头紧锁,双眼聚焦于习题本上,像一名猎手一样,全神贯注,没有丝毫懈怠;我也看到了她,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凝滞的笔墨又开始在草稿纸上飞舞,酣畅淋漓,一种神思飞扬的快感溢于言表。此时,我看到的是两个势头于成功的人。从这样的人身上,我懂得了要以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的人生信念去克服困难。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他人的好与坏中翻爬成长。在他人的成长经历中进行着自我的打磨,将粗糙的棱角磨平,在岁月的洗涤中逐渐蜕变成一颗光滑的石子。从他人那里寻求自身的生存证据,通过另人来升华自己。在细小的事里成长,在他人的身上感悟。
他人身上有好有坏,我们要正确认识,用明亮的双眼看清那些尘埃,从他人那里学会尊重,学会善待。
他人,是一面明镜,可以正衣冠,他人,是一汪泥潭,需要人们认清并避开。他人,让我们成长。
乐为他人喝彩
刘满生
有一篇报道曾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男青年在南京一家广告公司部门经理。起初有30多人参加竞争,经过三轮应试,只剩下5人进入最终的“5分钟演讲”阶段。演讲中,5个人的发挥都很出色。最后,还是这位青年应聘成功了。使他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令人难以想象:他在听到一位竞争对手演讲到精彩之处时,情不自禁地为其鼓掌喝彩。这无意间的举动,被担任主考的公司老总认为是“善于欣赏和吸取别人的优点、富有团队精神的体现”。因而他成为唯一的获胜者。
男青年乐为他人喝彩,无形中为自己赢得了“附加分”,增加了制胜的砝码。可在生活中,一些人似乎不太懂得为他人的幸福祝福,为他的成功喝彩,为他人的精彩叫好,而是猜疑、嫉妒、仇视的情绪占领了心灵空间,冷漠、麻木甚至残酷。这一点,从“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些流传至今的俗语中便可见一斑。“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这个曾在西方一些国家流行的断语,虽有失偏颇,却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国人不习惯容纳与欣赏他人的事实。对这种小肚鸡肠的心态如不加以高考和纠正,任其蔓延下去,很可以会发展到“既生瑜,何生亮”,不能容忍他人存在的地步。河南省信阳市某中学学生马娟,因嫉妒同学张静学习成绩好,人长得漂亮,将硫酸泼到张静的脸上,致使这位风华正茂的少女深度烧伤,花季黯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需要我们经常进行换位思考,遇事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事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是一个答案,站到对方和全局的角度考虑,恐怕又会是另一个答案。换位思考,往往使人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思维更清晰,头脑更冷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做的是容短学长,互为补益。只见其短,不见其长,无异于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种思想方法不仅于人无利,于己也无益。
乐为他人喝彩,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一种优雅的气质,一种良好的修养,一种理性的智慧,一种人格的魅力,体现了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与道德水准。乐为他人喝彩,不是刻意地抬高、曲意地逢迎、假意地吹捧,而是真心地钦佩、真诚地拥抱、真挚地祝福,不能有半点水分,来不得一丝虚伪。
为他喝彩,也就等于为自己加油。一个懂得为他人喝彩的人,往往胸襟宽广,视野开阔,思维灵活,善于发现和汲取他人长处,不断进行自我改善。同时,这样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也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支持与帮助,在身边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而这种氛围与环境,又能产生无形的助推力,使人在前进的征途上走得更快、更稳。
为他人开一朵花
李雪峰
一个窗台有一朵花,这个屋子里就有了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是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人送一束花,这两人就有情有义了。一个健康的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已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已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做圃,给他人吐一地绿阴,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已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相爱的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第五篇:话题作文复习指导
话题作文复习指导 《回报》
一、话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命题式话题
2、提示性话题
3、材料式话题
命题形式也有三种:
1、直接命题。即在试题上点明“以„„为话题”或者是“以„„为作文内容的范围”;
2、半命题。命题者让考生直接以“话题”为题,或者是在“话题”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组成题目;
3、自拟题。命题者提供一则生活材料,要求考生结合所给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方面一般没有限制,给考生充分的自由,尊重他们的写作个性,具有较大开放性特点。题目所给的材料也仅仅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一个内容指向;在写作中除不限文体之外,命题者还会提示考生如何去利用材料,如何多角度地考虑与联想。
二、例题评点
从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考题来看,话题作文出现的频率最高。在三种“话题”类型当中,提示性话题、材料性话题居多,所列话题、所供材料在反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预计话题作文还会进一步地向“话题”、“问题”“引子”等一类的形式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的各类话题作文,正在走进各地中考语文试卷。
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近年来话题作文仍然在发展变化当中,那么发展中的话题作文在内容上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感情。而在话题选择方面则呈现出加大限制性趋势,多了理性思考,并以“鼓励创新”和“关注自我”为原则,注重张扬个性,展示青春风采。(1)审题——全面性。不要错误地以为,话题作文就不用审题,无限地开放,相反,话题作文要格外地注重审清话题限制,强化审题意识。首先要审清关键词:如“以××为话题”的句子,其中“××”是话题的关键性限制。其次是审清提示语:所谓提示语,就是给题目加上的一段提示性的话,这段话,或者启发你打开思路,或者是指出命题意图,或者是启发你如何立意,或者是提示材料范围。最重要的是把提示语作为作文试题的重要部分,细致阅读,切实把握住提示语的内容要求,加强对提示语的研究。(2)拟题——动脑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精彩的文题,就使文章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怎样才能拟出一个好的文题呢?一是注意点关键词,抓住中心话题,在中心词前边后边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话题具体化明朗化。如:“家”这个话题,可以这样拟:《家——心灵歇憩的港湾》、《有家真好》等。二是善用修辞,比喻:《家——我成长的避风港》;拟人:《母爱伴我行》;设问:《家在何方?》;引用:《我想有个家》。巧用象征,这利拟题法,可以收到形象、具体、生动的艺术效果,起到暗寓主题、提示主旨的作用。巧设悬念,悬念法拟题,或突出尖锐的矛盾,或提出诱人的话题,或表明异常的结局,目的是把读者的心牢牢地拴住,吸引读者往下读。(3)点题——明主旨。就是在文首、文中过渡段、段中关键之处文末恰当地点出文章的题旨。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一)小处选材。
选材应该尽量自己生活当中撷取素材,但要扣住大的话题,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很小的角度入手,这样就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比如:“幸福”这个话题,不要摆空架子,讲大话,诸如“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身在福中要知福,要想想革命前辈,如何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我们理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其实,只要从小处入手,写一件平凡小事的记叙文或散文,会比那些说空话大话的文章要好得多。如:描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年饭的场面;生病住院后家人朋友亲切关怀、照顾、问寒问暖,同学关切问候;年迈的老人除夕之夜盼儿女回家团圆;还可以用镜头组接的形式展现几种幸福生活的图景„„
幸福是多彩的在一个暖暖的午后,我倚在沙发上读书。书中有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我要给每一个人涂上颜色。”多有趣!“涂上顏色”?我轻轻地问我自己,那么幸福是什么颜色?
早上5点30分,妈妈准时推开房门,轻轻走到我的床前,用她那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发。我从甜梦中醒来,睁眼一看,妈妈慈爱地告诉我:到时间了。快快起床!我迅速地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坐到餐桌前,美美地享用着妈妈为我精心地准备的早点。妈妈在一旁看着我,这时,幸福是金黄色的!
到学校后,发现我的同桌已先到了。她朝我笑一笑,那亮晶晶的眼睛好像在说:“早上好!”我也朝她笑一笑。平日里,我常常忘了带课本,她总是轻轻地将她的书推过中间线,我笑着以示谢意时,她就总是这样笑一笑。这时,幸福是纯白色的。
又要月考了,我的英语发挥不好,成绩很不理想。一连几天我都闷闷不乐,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而细致地做我的思想工作,让我重整旗鼓。老师仿佛不是老师,而是一个无话不可对她说的大姐姐。望着老师那真诚的眼睛,我顿时感受到了老师无所不包的春意。这时,幸福是绿色的。晚上,在橘黄的灯光下,我摊开那本紫色封面的日记本,用心地捕捉我心灵感动的那一刻,记下我的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看着眼前那一个个精巧的文字蹿跳出来、排列成行时,幸福却是紫色的。
幸福是失败之后的奋起,红色的;幸福就是成功的喜悦,仍然是红色的;幸福是团圆后的喜悦,是黄色的„„我明白了,幸福是多彩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心灵,用心去发掘幸福的色彩,感受幸福的色彩,用心去描绘那多彩的幸福!
简评:文章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幸福的多资多彩:母爱是金黄色的;同学情是纯白色的;老师的爱是绿色的„„语言生动活泼,文笔流畅。结尾处的议论,鼓舞人心,给人以奋斗的力量,并且耐人寻味。
(二)深挖主题。
话题作文除了选题取材不能空泛之外,还应注意立意深刻,主题深远,因此,选材时要从细枝末节深入挖掘,或表现人生哲理,或表现心灵感悟,或关注社会民生,或思考人生弊端,或放言环保责任。蝴蝶翅里的感动
一阵大雨过后,天气凉爽了许多。我打开窗户,呼吸着大雨过后的空气,感到十分的惬意,站立了一会儿,朋友打来了电话,邀我一起去雨后的野外散步,我痛痛快快地答应了。我理了理烦乱的思绪,推门走了出去。
雨后的道路十分的泥泞,没走几步,满脚是泥,鞋子都掉了好几次,我们干脆脱掉鞋子把它拎在手上,在泥泞的路上跋涉。走着走着,身边的朋友突然“哎呀”了一声,弯下腰正看着什么。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被大雨打湿过的蝴蝶,它的一只翅膀被朋友们的脚踩在泥里。
那是一只纯黑色蝴蝶,黑黑的触角,黑黑的头部,黑得发亮的翅膀。大雨对蝴蝶是一场灾难,朋友的一脚更是雪上加霜。虽然一只翅膀在不停抖动,但怎么也飞不起来,大概是累了吧,蝴蝶突然不动了。当朋友们正要用手帮助它时,蝴蝶又抖动起来,也许是刚才的蓄势吧,抖动的频率明显加快了,一点一点地,那只翅膀慢慢地从泥里抽出来。奇迹终于出现了,当翅膀抽出的一刹那间,它飞向了高空,飞向了蓝天,飞向属于它的那片自由空间。
我的心在那一刹那深深地震撼了。一只弱小的生灵,在它的生命处在危难之时,竟能够做出如此感人的举动。它的信念是什么呢?它的追求是什么呢?我想了许多,找不出任何准确的答案。忽然,眼前又出现了蝴蝶那一直抖动的翅膀,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在那个炎热的夏季里,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一只蝴蝶。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与热情,促使我忘我地学习、忘我地工作,使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我非常清楚,这份执着、这份热情,全是来自那只受伤的蝴蝶,来自那只蝴蝶翅里永远的感动。
简评:这是一篇十分著名的考场作文。作品通过一只受伤而后又顽强奋飞的蝴蝶,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理解和感悟:人生只要有理想与追求,无论身处任何的逆境,都能够战胜困难,从新站起来。文章选材新颖,立意深刻。还有文章从拟题、叙事、布局、议论、抒情各个方面都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基本功。
(三)敢于创新
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
所谓创新,就是要求要打破旧的观念,注入时代的新意。写法也还要与众不同,包括语言表达、取材构思、立意主旨等方面,都应新颖独特,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兴奋之感。
关于“真”的社会调查
报告一:戴着老花镜的母亲说:“真嘛,就是缝衣纳鞋。针脚粗细疏密都是不可忽视的,那一针一线下去都要有板有眼,来不得半点虚假。哪怕只有一针走错了位、走滑了线,整件衣服就有了个缺陷。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对了,做什么都来不得半点虚假。”母亲扔下针线向院子里走去,那整洁的衣服在夕阳下泛着玫瑰色的光辉。
报告二:院子里看门的王大爷说:“什么是真?这还不简单!真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假的你插不进,勉强插进去了也打不开。生活中真啊,就是开门锁门。把旧的锁起来,把新的开出来。把烦恼忧愁锁起来,把高兴快乐开出来。人啊,就理应向前看,向门外看,别把自己锁起来,走进死胡同,看不到天外天那还有啥意思!”王大爷笑着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又随着音乐扭起了秧歌。我看到他的白发在风中快乐地飘动。报告三:当兵的大哥回答得更爽快:“真,就是血与火的洗礼,就是战争的最后胜利。”
报告四:正在擦洗耳恭听出租汽车的李师傅说:“真是什么?我不大清楚。可是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我每天出去开车,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客人我不会问他们的身份,也不会去注意他们的容貌长相,我都会一视同仁。只要我对他们真心,他们就会回我以微笑。”
„„
报告总结: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真的注解因人而异。金钱至于夏洛克,权势至于俾斯麦,地位至于牛僧孺,各自的追求就是他们各自的真。可是生活又不都是这样,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斗争是他们的真;钟南山、叶欣,拯救生命便是他们的真。不同的人对真的注解又是如此地相同!真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其美妙之处正在于它的灵动性。所以,你不要想得太多,你只须在你的人生中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简评:本文选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既取其格式,截取生活的一个个横断面,又得其神韵,透视出其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形神兼备、匠心独运,堪称创新佳作中的精品。
三、冲刺终点
1、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是最忠实的听众。成功时,希望别人分享我们的幸福,忧郁时,希望别人分担我们的痛苦。但我们却能得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老师随意打断学生的谈话;有身份的人不屑于听下属的谈话;更多的时候,我们也会嫌弃父母的唠叨,粗暴地对他们说:“知道了,烦不烦?”要知道,: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一种涵养,倾听是一种气度,倾听是一种胸怀。请以“学会倾听”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导写:可以写课堂上,老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的发言;生活中,老师又是虚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可以写在家里,当我们偶尔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听父母的唠叨,耐心地听他们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你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可以写生活中种种反面的事例,并由此生妯开来,阐释“学会倾听”的重要意义,写成议论文。还可以进行画面剪辑。从不同的角度,抓拍几个生活中的镜头,融情于景,以景抒情。
2、树有根,有根才枝繁叶茂,葱郁苍天;草有根,有根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
生命有根,思想有根,文化有根;问题的实质是“根本”,事情的缘起叫“根源”,寻找本原和归属,是“寻根”。“根”的含义太丰富了,如果“穷根究底”“追本溯源”,你还会发现,今天是明天的“根”,真诚是交友的“根”,执着是事业的“根”,祖国是游子的“根”,母语是民族的“根”„„
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避讳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导写:写好此文的关键是立意,如何从纷繁的信息中选取自己易于展开发挥的内容至关重要。其实,物
皆有根,事皆有源。此文既可正面立意,如:“植物的根能汲取营养”“建筑物的根是坚实的地基”“动物的根是猎取食物”“真善美是人类道德的根”“严法是治国的根”“合作是成功的根”“家是心的根”„„又可反面立意,如:“溺爱是孩子堕落的病根”“利欲熏心是造假的祸根”“贪污受贿是世风日下的毒根”“金钱至上是人情冷漠的根”„„
3、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可能没有爱情,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必须要有心情。如果你渴望健康和美丽,如果你珍惜生命的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这世界增添晴朗和欢乐,如果你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请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若写成诗歌则不少于25行),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导写:在立意上,可写拥有好心情、锻造好心情、探求有好心情的秘密,可论述拥有好心情后如何走向成功,如何珍惜好心情等等。尽可能写到写别人不能写,写别人不敢写。在选材上,可与时俱进,选择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大家关注的材料;可抚今追昔,跨越时空,凭自己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字积累取胜;可故事新编,旧瓶装新酒,改编大家熟悉的故事等。在语言上,可绘声绘色,设问诘难;或排比造势,幽默讽喻;或名句生辉,流行歌词增色。
4、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一个做人处世的问题,这就是“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人”之间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它展现的是交往的过程、情感的聚集、利益的取舍、思想的撞击„„面对这一人生课题,你或许有过切身体验,领略过其中的幸福与快乐、苦闷与彷徨,而产生心灵的冲突与震撼;你或许有过思索与探究,迸发出洞察的火花;形成独有的见解和发现;你或许有过许多情感与理智的交汇,酿成富有读意的憧憬和遐想,引发许多的感慨„„
请你打开思路,从生活与思想的积淀中,撷取有意义的题材,以“自我与他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语言规范;(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考生身份的真实姓名、校名。
导写:命题的文段给我们许多的提示。首先,明确了写作的范围,那就是做人处世方面的问题。说得具体些,自己和他人之间交往的故事,交往中你所体验到的快乐、伤感、苦闷等方面的情感,或者是交往中给你的启示、影响等。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也可以是对未来美好的人际关系的憧憬。“自我”是固定的,“他人”则是不固定的,是除了“自我”以外的所有人。是亲朋好友、师长同学、是邻里甚至是陌生人。其次,要注意扣题。要求以“自我与他人”为话题,不能只写“自我”,也不能只写“他人”。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或是你对做人处世的某一点独特的见解和发现。
5、知识好比宝石,求知如同采金。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求知的体验常伴你左右;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是一种求知,李白、徐霞客漫游名山大川是一种求知,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是一种求知,学生学做家务事是一种求知,甚至五岁的小孩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也是一种求知„„
请以“求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导写:写出好作文,要在内容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写出与众不同的获得知识的方式方法,或者所获得的知识是课本以外的知识,如了解了某种动物的习性,掌握了某种生存知识等。另外,在形式上要注意将扎实的描述与有创意的表达结合起来,要着重描述求知的过程,表达力求新颖,有文采。
6、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迈的母亲得了尿毒症,治疗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靠血液透析,活一天算一天;二是进行肾移植,挽救母亲的生命。作为长子,他毅然决定给母亲捐肾。手术很成功。母子身体均未出现异常。他的肾在母亲体内正常工作。
这个人就是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当代孝子”田世国。他用自己的肾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本地区真实的校名、人名。导写:写这篇作文,可以从父母子女交往、师生交往入手,但这些题材比较陈旧;如果将目光锁定在社区、村落、敬老院等地方,一定会发现沐恩后的人们回报他人与社会的题材;如果注意聆听自然万物,用心与花草虫鱼交流,那一定会发现“回报”的材料;甚至回溯历史,展望未来,更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