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未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给我留下的是深深的歉疚和遗憾。静下心,反思刚上完的课,我的最大感受是教师要学会和敢于放手。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初中生物最后一个探究实验,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生物仪器的使用已有相当基础。因此本实验的探究既是新知识的学习,也是对两年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检测。本实验虽然简单,但学生在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如选择什么样的酒精浓度、水蚤心脏的位置、心率的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等等,这些细节非常重要,都会影响实验的效率,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八年级学生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相对不足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考虑以上因素,教学中,教师指导比较具体化。我利用显微投影和录像片段介绍了心脏位置,和心率计数方法,帮助学生找准心脏,目标更明确,避免了走弯路。同时,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等方面做了较多的指导,过于强化了学生在探究中的科学性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流程。
但是,由于学生不是经常使用显微镜,所以动作不熟练,缺乏经验技巧,动作比较慢;由于水蚤心跳很快,肉眼观测计算心跳,难度比较大,容易导致计数不准确和时间延误;又因是活体观察,水蚤比较活跃,影响观察和心率计算,减少水分(但不能完全没有水分,否则会使水蚤缺水死亡),可以抑制水蚤运动。水的多少比较适宜,需要学生亲自体会、多次尝试。由于学生没有经验,导致重复操作比较多,计算心率动作慢,处理时间太长,会致水蚤死亡,因此结果不准确。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经验不足,适当引导,给以充足时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可以帮助解决以上问题。由于前面教师引导设计方案时间太多,导致后面学生体验不足,影响进度。归根结底,教师没有充分相信学生,未能大胆放手。学生的探究活动和科学家的探究不能同日而语,他们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点并不在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而是在于是否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同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想,这节课,如果我在做必须的引导后,早点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时间去体验、去感悟,然后再引导分析,归纳总结,教学重心后移,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果。通过做,学生内心才可以不断地“悟”出来更多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时刻鞭策自己:该“放手”时就“放手”。
第二篇: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定稿)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
反思一: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
一、教学的成功之处
1、本节课有效的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并且自我创新大胆设计的探究实验,也让学生得到良好的锻炼。
2、新课开始利用视频《从外太空看美丽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让学生有了保护地球的愿望。新课结束用一首环保公益歌曲《为未来呐喊》让学生深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正确的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酸雨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能够再一次体验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因素,让学生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感悟。深刻的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危害的严重性,解决了本课教学中学生设计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模拟实验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困难。通过教师分析,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模拟酸雨中的种子萌发的情况,学生交流的非常好。这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能极大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学的不足之处
通过教学回顾,梳理,感觉到存在一些不尽人意地方。
1、教学上的时间控制应加以注意,特别是实验课的时间。今后要在这方面多研究方法。
2、实验中模拟酸雨的pH值选择上不太严谨,我选择了一组pH=3,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3、这节课既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参与生物学学习的意愿的检验。从我们的实践上看,部分同学不愿意思考,遇到问题不愿意努力解决。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应该很好的研究的课题。
反思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
经过我们一年的训练,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上几乎没有困难。虽然有的同学还不能将所有的步骤都描述得很严谨,但在大家的讨论和补充下,都有了很完善的>方案。
在实验操作上,由于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家操作,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适当的实验材料(特别是新鲜的种子,粮店里买的豆子等发芽率太低)而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在有的班级里,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新鲜的小麦,试验效果就很好。
这节课既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参与生物学学习的意愿的检验。从我们的实践上看,部分同学不愿意思考,遇到缺乏试验材料等问题不愿意努力解决,“等、*、要”的情绪比较严重。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应该很好的研究的课题。
反思三: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反思
本周进行了《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课前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取两棵幼苗,向其中一棵浇清水溶液。向另一棵浇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观察两棵幼苗的变化,2个小时之后,第一棵幼苗依然很健壮,但是第二棵幼苗发生了萎蔫的现象,叶片枯萎,第二天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生命现象。从而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继续讨论:酸雨有哪些的危害?如何控制酸雨的产生?废电池对生物有何影响?如何控制废电池的危害?你了解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吗?请你说一说?什么是温室效应?臭氧层有什么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时,学生展示的热情非常高,积极参加展示,拓展的内容也比较多。
但是在复习《人体的营养》,有的班级出现了一些现象,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时,热情都非常高,也能够认真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在展示环节出现了问题,自己小组的同学只忙活自己的问题,其他小组展示时,倾听效果不好,甚至有乱说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及时处理,首先让他们反思这种展示有效果吗?然后进行整顿。同时我自己也进行反思,在展示时一定要在全体同学都特别认真的情况下,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篇:十七中尚云霞探究烟草对动物的影响创新实验设计
创新实验设计
探究烟草对动物的影响
秦皇岛市第十七中学尚云霞
一、问题的提出
抽烟会危害人体健康,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是人体易吸收的毒物,对心脑血管、吸呼系统等有不良的影响。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冀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其目的是通过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说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除吸烟等有害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
然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做这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水蚤的心跳现象比较困难。由于显微镜下的水蚤身体不断活动,会影响学生观察;水蚤的心脏很小,又显白色,不容易被学生找到;尤其是部分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不熟悉,更增加了实验的难度。
2.实验材料用具多,操作繁杂,不利于完成实验。
3.水蚤的正常心率在300次/分以上,计数很困难。即使用按心跳的速度在纸上打点的方式,学生也不容易做到手眼协调,再加上计时的误差,从而使实验数据出入很大。
4.影响水蚤心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年幼的个体比成熟的个体心率要快,衰老的水蚤心率更慢,小型的水蚤比较大的水蚤心率要快;在水温偏高的情况下,水蚤的心率比在水温低时要快;水体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所以难以说明水蚤心率的变化是受烟草浸出液的影响。
5.用咖啡、茶等对活水蚤进行实验,也能使其心跳加速甚至死亡。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喝咖啡、茶有害健康的结论呢?
6.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平时吸烟者吸入的主要是烟雾而不是饮用浸出液,所以,这一探究实验只能说明是浸出液的危害而不能说明是烟雾的危害。
从以上分析看出,这一探究实验难度大,不易得出准确的数据且结论有有待商榷。
二、实验的改进
鉴于上述原因,我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1.实验材料改为苍蝇。在夏、秋季很容易获得,且其为易传播疾病的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死亡,学生也不会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2.实验动物所处环境改为烟雾。
3.实验现象改为观察苍蝇的死亡时间。
4.采用自备实验用具,易得,操作方便。
三、完成实验
实验目的:尝试探究香烟对动物的危害;知道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吸烟。
实验材料用具:苍蝇20只,无色透明塑料瓶2只(瓶底打一小孔),脱脂棉,塑料管(粗于烟卷),秒表,记录表,笔。
课前学生准备:每六名同学为一组,每一组同学课前捕捉20只苍蝇,分别放在透明的塑料瓶中(瓶底打一小孔,瓶口用脱脂棉塞住。打小孔的目的一是通气、二是向内吹烟雾时方便,小孔不能太大,以防苍蝇跑掉。),每瓶10只。
实验过程:
情境引入:通过PPT展示吸烟危害健康的事例,引起学生对吸烟危害产生震惊和关注,从而情绪饱满地投入到探究实验中来。进一步提出,我们能否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吸烟确实危害健康呢?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1.每一小组都要选出组长一名协调组内活动,其他同学也有分工,有实验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
2.通过交流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出最佳方案。注意向学生强调变量唯一原则。完成实验:
各组按照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对苍蝇活动的干扰。
1.在两个塑料瓶上标出1号、2号。(1号为对照组,2号为实验组)
2.用脱脂棉包住香烟过滤嘴处,替换2号瓶的棉塞,过滤嘴一侧朝向瓶内。注意操作时要迅速,不要让苍蝇跑掉。
3.向二号瓶内注入烟雾。点燃香烟,用塑料管套住香烟,塑料管紧贴瓶体使其不漏气,一学生向管内吹气,使烟雾进入瓶内,直到瓶内充满烟雾为止。(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室通风)
4.每五分钟记录一次,把苍蝇的活动状态(死亡数量)记录入下表。如果
各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在组长的下,对本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把数据汇总后,让学生讨论分析,看是否与小组得出的结论一致。
7.讨论
(1)为什么要把全班的数据进行统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可不可以用其他的动物代替苍蝇做实验?如果可以,举例说出还有哪些方便宜得的动物,你推测实验结果如何?
(3)据你所知,吸烟有哪些危害?中学生为什么不能烟?
(4)青少年吸烟的原因是什么?
四、几点思考
1.实验经过改进后,材料易得,操作方便。如实验中用到的塑料瓶可用纯净水瓶,塑料管甚至可以用纸筒代替。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采用其他的小动物进行实验,如蚯蚓、小青蛙、蝗虫、鼠妇等。实验器具略作改动即可。
3.教科书上的探究实验也有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学校自已的情况,因地制宜设计探究实验,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为准。
第四篇:“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摘 要: 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被称为酶活性。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使酶的活性发生改变。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最后得出强酸强碱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活。
关键词:pH 酶结构 酶活性
一、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会设计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方法;通过亲身实验与观察,了解酶活性受环境pH值影响这一事实,为今后学习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着重训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情感目标: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培养细致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三、教学方法
发现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
实验教学。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为大家探索了酶的前两个特性,即高效性、专一性。我们知道酶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适宜的条件。今天我们在上节实验课的基础上再探究一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观看黑板板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师: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学生回答:pH。
教师:对,所以我们要在实验中严格控制好pH。为此我给大家设置了三组pH即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一)实验原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二)猜想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原理,利用桌子上给出的一组材料用具,请你们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比较一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材料用具
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试管、滴管、试管夹。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写出具体步骤,绘制一个表格填写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因为大家是第一次练习自己设计生物实验,可能有的同学有些紧张,不知从何着手。没关系,关于设计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老师先提示一下。
设计实验的注意事项:
(1)明确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2)认清材料用具,并确定各材料用具在实验中的作用。
(3)设计对比实验时,除需要测定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应保持等同,而且应该调整到实验要求的最适宜状态。
根据以上三个注意事项,大家两人一组先进行讨论,选择使用给出的材料用具,共同设计出一个你们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写在桌子上的纸上。写好交给老师后,就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试着做一下,验证方案是否合理。
学生活动: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讨论,并把讨论的方案,以提纲形式写在纸上;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方案付诸实践――两人一组尝试实验。
(四)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
(1)取三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各注入2毫升过氧化氢溶液;
(2)将这三支试管分别注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蒸馏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3)再分别向这三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肝脏研磨液。
(4)观察单位时间内这三支试管的气泡产生多少情况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方案二:
(1)取三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各注入2毫升肝脏研磨液;
(2)将这三支试管分别注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蒸馏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3)再分别向这三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4)观察单位时间内这三支试管的气泡产生多少情况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什么我们大家设计出的实验方案,会有不同现象,哪个正确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以后我们再做此类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方案二正确,原因是本实验设计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在酶与底物发生反应之前,先用不同的pH对酶进行处理,保证实验目标的实现。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和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会使酶失活,因此本实验的第一、三组中的过氧化氢酶失活,再加上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不会产生明显的气泡;而第二组中加入的蒸馏水不会对酶活性产生影响,其将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泡。
方案一由于先加的是过氧化氢,第二步进行不同pH处理,最后加入酶,也就没有保证在酶与底物发生反应之前,先用不同的pH对酶处理,即在酶刚加入还未失活的情况下会分解一部分过氧化氢,因此也有气泡生成。
结果及分析: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和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会使酶失活,因此本实验的第一、三组中的过氧化氢酶失活,加上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不会产生明显的气泡;而第二组中加入的蒸馏水不会对酶活性产生影响,其将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泡。
结论:强酸强碱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活。
七、板书设计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二)猜想实验结果
(三)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略)
方案二:(略)
总结:(略)
(四)实验结论
强酸强碱会破坏酶的结构,使酶失活。
第五篇: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 教学反思
“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旅游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旅游地理对区域的影响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地理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旅游地理对区域的影响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习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地理的学习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1)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案例讲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地理的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上课提问时,高年荣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