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时间:2019-05-15 11:1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第一篇: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对策:完善跨校区办学模式下辅导员队伍体系建设;分层推进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的党建工作、团学工作;帮助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关键词】课程化;跨校区;交流培养;管理模式;问题;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办学的需要,一所学校在同一个地区拥有多校区或在不同地区拥有多校区的情况已经不是个例,多校区办学给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是也为课程化模式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立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一、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把辅导员视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辅导员开展的具体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借助课程和教分,像考核专业课教师那样,来考核辅导员的具体工作,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具体化、工作标准明确化、工作考核精细化。[1]目前辅导员课程化模式正在高校推广,但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存在着辅导员工作与课程化模式相矛盾所导致的辅导员队伍及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的党建工作、团学工作与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所倡导的分层推进相抵触;学生对专业方向、学科发展缺乏了解进而不利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诸多问题。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与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存在着一些现实矛盾,需要学生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笔者在多年学生工作经验及学校开展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实践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1、完善跨校区办学模式下辅导员队伍体系建设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基础指导课以及专项指导课两大部分内容,其中基础指导课的构成又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单元、党团建设单元、行为引导单元、心理健康教育单元、就业指导单元、资助与服务单元等共计8个单元的内容,专项指导课的构成又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课、学生党建指导课、共青团工作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资助与服务指导课、公寓生活指导课、学风与行为指导课、学生组织建设指导课等9项课程,涵盖了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实际上,在跨校区办学模式下尤其是个别学院未能整体迁至一个校区的情况下,辅导员配备相对不完善,甚至是严重短缺,“全能式”辅导员远远不能完成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课程的授课任务。此时就需要聘任兼职辅导员或者是研究生辅导员来协助专职辅导员完成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全部任务。兼职辅导员的身份必须是教师,从专业教师、教辅等系列选聘对从事学生工作有热情、有思路、有方法的人员从事辅导员工作,但不能给其分配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使其主要配合专职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酬金主要依据其完成基础指导课及专项指导课的多少进行计算量化。研究生辅导员可以从在读研究生中选取有主要学生干部经历、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来担任,使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配合专兼职辅导员开展好各项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工作,酬金可以按课程化工作量或每月固定薪金发放。兼职辅导员选聘由学院制定方案,由学生处进行考核。研究生辅导员可以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处审核合格以后,由有相关需求的学院和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对接,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工作内容,自由选择,便于今后能有高效完成相关的学生工作。

2、分层推进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的党建工作、团学工作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倡导学生的党建工作、团学工作要分层次推进。但是对于采取将低年级学生分配至另一个校区开展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的学校、学院来讲,由于年级的“断代”致使党建工作、团学工作的延续性、层次性受到较大的影响。跨校区交流学习多为大一年级学生,在大一学生中开展团学工作、入党启蒙教育等相关活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团学工作注重的是一种文化传承,需要老师、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将学校的人文精神等传递给学生,此时分层推进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学工作可以依靠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跨校区交流学生组织依托其他学院高年级学生干部来完善相关的组织建设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组织的梯队关系又可以促进交流学院学生组织与其他非交流学院学生组织交流融合,可以促进团学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利用网络把交流学院低年级的学生与本学院高年级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促进交流学生与本学院学生“异地”融合,高年级学生通过网络向低年级交流学生传递正能量、传递经验。党建工作的分层次推进对于低年级交流学生可以依托党建社团、班级副班导师来完成,除了学院党委开展相关教育工作以外副班导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副班导师都要求政治面貌为党员,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可以鼓励学生加入到相关的党建社团与其他学生党员一起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进步。

3、帮助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低年级学生跨校区交流培养由于学生与学院的专业教师、高年级学生(包括毕业生校友)、实验设备和场地接触很少,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就业的新动向了解相对较少,从而会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产生一定的影响。开展低年级跨校区交流办学所导致的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机会少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矛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尽量减小对学生带来的影响:一是开展专业教师导师墙活动,把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的照片、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联系方式等通过展板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对学科及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是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到交流学院所在校区为学生开展现场讲学活动,使学生与专家面对面,通过讲学、咨询、互动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对学科发展、专业现状的深入了解;三是有条件的可以把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实地参观,通过观察、模拟实验等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学科发展等。学生对专业、学科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以后可以通过生涯规划课程、优秀校友进班级等多种活动及形式帮助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跨校区交流办学是一部分学校办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是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通过深入思考、深入研究运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理论探索实践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必然对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华,肖文学.高等学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社科纵横,2012.12.

第二篇:职业高中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传统的职业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满足时代的要求。新兴理念不断兴起,教育模式也应及时更新。本文笔者从教育有效性出发,深入分析当前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不足,为改善当前职业高中教育管理模式的工作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职业高中;教育;管理

教育工作内容庞杂,结构多元。传统理念下的职业高中教育工作片面重视教学工作的开展,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学习具体情况的把握,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以及组织工作。导致我们的学生在现行组织管理模式下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本文你笔者立足多年实践,为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做出分析和提供解决方案,并为如何有效提升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

1对当前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

在传统的职业高中工作模式中,教学的重要性远大于管理。管理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锻炼组织能力的平台,也是和学校加强交流沟通的一大方式。然而,学校通常把管理当做一大手段,忽略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平衡,缺乏对教学和管理实际进展情形的具体考量。本文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学生个个体发展和综合素质为考虑对象,综合学生素质与个人发展的实际,做长远打算,为高效改善当前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弊端,提升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做打算。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职业高中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相应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职业高中需要能真正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这里的技能,专业知识是一部分,专业知识之外的个人能力,诸如管理、策划、组织、执行能力也是一大部分。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知识能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个人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更大的平台。然而,传统的职业高中教育管理模式却疏于对学生管理、组织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导致我们的学生真正进入就业岗位时面临很多的尴尬。在我们的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不够集中。学生缺乏能够提高自己管理能力,锻炼自己组织水平的平台,学校未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自己个人组织水平的空间。我们的教学缺乏实际的内涵,教学单方面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片面忽略对学生知识外素质的培养。管理模式缺乏系统的体系,条理的规范,学生组织活动缺乏具有普遍性,尊重活动的组织规律、发展规律的条例标准,导致学生即使好不容易得到辅助老师组织活动的机会,也因缺乏具体的参考标准,和实际的工作经验而错过更多的平台。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具有一个科学的体系,建立科学的标准,帮助学校管理工作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以在以后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成长。能够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要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传统的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对学生素质的考量,导致我们的体系凌乱,也导致学生在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时的表现参差不齐。单一的管路体系使学校缺乏有对学生的有效评估标准,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向老师汇报工作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工作情况、工作状态缺乏全面的把握。因为学校长久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努力提高的意识。我们的教学要能平衡好教学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传统的职业高中管理模式中的教学机构和管理机构数量不统一,标准不平衡,导致学生处理学校管理工作时容易混乱。除此之外,基于职业高中学校长久对学生的要求不高,未能对学生做出严格的规范,具体的行为标准,导致学生态度不端正,作风不正气,影响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整个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对改进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建议

2.1加强制度管理:建立系统、条理的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处下不同分支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研究先进的学生管理模式的优点,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我所用,保证自身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进步性。建立上下相连,相互沟通的条级体系,建设“校长信箱”为学生和学校交流的有效平台,通过上下之间的交流不断发现自身模式的不足,在探索中前进。

2.2关注学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工作要有条理,办事谈单要有合同,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要有具体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针对学校的发展,也是针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参考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自己不断发现不足,解决问题,不断成长。

2.3提高学生能力:职业高中学生相比于普通中学生,他们需要更早地面临更多的社会就业压力。对此,职业高中学生要有紧张意识,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基础设施充分锻炼自己迈入社会中所需的各项技能。要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具有长远眼光。如讨论式、座谈式、访谈式、报告式、案例式、情景式、表演式、辩论式、演讲式、体验式、调研式等,增强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方面,拓展教育途径,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相互支撑的三维框架;在思想道德教育考核方面,形成“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实践考核”三结合的模式。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3结束语

专业课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职业学校办学的三件大事。本文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为视角探讨了职业高中在这两项工作中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上述工作,职业高中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职业高中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仕武.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21

[2]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5,(1):53.

第三篇:跨区域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跨区域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对三郎镇天国新村的调查与思考

冯龙庆 苏茂林 武素迁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农村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是我市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在这个重大的系统工程中,如何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合理的建设受灾群众安置区和安置区的有效管理是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干部群众三年来的不懈努力,三郎镇天国新村在震后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建成了村容整洁、楼房林立、管理有序、灾民满意的新型农村安置区,成为我市农村灾后重建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安置区建设突破了原有自然形成的农民住居格局和村社管理模式,现存的农村行政管理理论范式和实践经验都将失去现实性,新的农民安置区呼唤着新的村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天国新村的治理模式进行调查研究,以总结鲜活的经验、探索问题的根源、思考继续前进的路径,将有益于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工作的现实需求,对今后我市新农村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一、三郎镇天国新村概况

崇州市三郎镇天国新村坐落于原三郎镇天国村,是我市灾后重建的农民永久性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460亩、306682m2,建筑面积约200亩、133455m2,道路公共设施沟渠占地约110亩、73177m2,绿化面积约150亩,人均绿化面积约24m2。该新村共安置三郎镇七个村和一个社区部分农户,共计1200多户、4300多人。新村现有居住户行政分属于全镇七村一社区,其中原天国村农民只有74户(共计274人)入住。农民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数入住相应户型的房屋,形成邻居不同村、隔壁不同社,集中居住、行政分属的“杂居”新村社区。同时当地青壮年农民多外出务工,留守本地的是“386199部队”(38指代妇女,61指代儿童,99指代老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基本上没有能力参与新村社区自主管理。如何让这个大社区有效运行,管理好、维护好受灾农民新居,如何让受灾农民在此安居乐业是三郎镇党委、政府所面临的新挑战。自去年入住后,广大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不菲的成绩。

二、天国新村模式的主要做法

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对象之间必须同向运动和发展。三郎镇受灾农民入住天国新村安置点后,打破了原有行政村固定的行政区划和范围,形成类似城市社区的农村新型社区。从散居到聚居,原有乡亲邻里社会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实践、新对象促使原有村社治理模式必须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天国新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一)成立机构,组建天国新村安置点管委会

机构设置是有效管理的前提,由于新村安置农民分属不同的村社,行政隶属一时难以重组,原有村级行政机构分散于各村原址,为保证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具体负责天国新村社区管理,在正式入住之前,三郎镇党委、政府出资,组建“天国新村安置点管委会”专职负责社区管理。管委会由主任、副主任,物业管理员、治保巡逻员、保洁员组成,成员大多数是原天国村灾民临时安置点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管理经验。主任、副主任统筹协调社区主要事宜。物业管理员三人,一名内勤负责接待群众的来人来访和意见反馈,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向上级汇报,及时安排处置住户遇到的生活问题和安全隐患;一名水电工,负责解决社区内居民水电问题;一名外勤人员,主要协助其他两名工作人员做好物业方面的其他工作。另外,保洁员11人,主要负责社区内坏境卫生工作;治保巡逻队员6人负责社区内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维护工作。

(二)化整为零,实施分区组团管理

天国新村是一个开放式的灾民安置点,入住农户多,人员复杂,仅管委会的力量还无力实现全覆盖管理。为了营造一个“整洁、安全、乐活”的小区生产生活环境,管委会充分征求住户意见,在现居住地实行“分区组团”管理。以区内干道为界划将整个社区分为A、B、C、D四个区,每个区以“组团”的方式进行管理。每个组团区选举产生一名负责人(区长),负责协助管委会引导住户积极参与组团内和社区公共区域的安全、卫生事宜;每个组团区内以相对集中的楼栋组成小院,选举产生一名负责人(院长),负责协助区长引导住户积极参与组团内和社区公共区域的安全、卫生事宜。管委会依托区组团,形成层级合理、责任明确的全覆盖统筹管理机制,实现整个新村有序管理。

(三)多种形式,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管理会成立以来,采取多种形式对小区住户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社区共建共享的意识。利用巡逻员、保洁员与群众频繁接触、相互比较熟悉的优势,在茶余饭后、红白喜事、健身娱乐等非正式场合,加强对农民社区管理意识的宣传和引导,让他们积极支持、配合并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通过组织文艺活动方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管委会成员)与居民之间的联系,进而改善居民与管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宣传社区管理的政策和条例规范;充分调动妇女力量,以“三新”活动为契机,“门前五包”为载体,通过评选“清洁之家”、“文明之家”、“清洁小区(院)”、“文明小区(院)”等活动,营造住户居室整洁、社区环境优雅的小区。发动老年人组成老年巡调队,发挥其威望高、闲暇时间比较多的优势,巡视督查小区环境卫生秩序、治安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形成社区管理的有效力量;发动具有一定技术专长、具备服务能力的热心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义务协助管委会做好社区基础设施维护工作,并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通过评优奖优,对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较为突出的保洁员、巡逻员、组团和居民个人进行奖励,激励和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天国新村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管委会与村(社区)责、权、利难以协调统一

天国新村是由三郎镇七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的部分灾民,只按户型、打乱原籍集中安置形成的。灾民的行政区划归属未改变,土地也没有随着村民的搬迁而随之流转,新村居民在行政、经济上仍隶属原行政村,心理归属也倾向于原行政村。管委会和原有行政村行政机构的职能没有进行有效整合,两套班子分别服务于同一对象,同一对象居、籍不同辖区,管理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有效对应,管理服务工作无法有效指向其对象。管委会与原有行政村两委职责交错、分工不明确,责、权、利难以协调统一,导致管委会缺乏有力的管理权限、社会管理服务境地窘迫尴尬。

(二)社区自治管理短期内难以实现

天国新村内的入住居民都是5.12地震的灾民,由于经济条件差,才选择统规统建住房,享受国家补贴安置,承担意识薄弱、能力不足,短期内难以适应物业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社区内稍有文化、技能的青壮劳力又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而难以承担起现代社区的管理重担;此外,社区机制尚未建立理顺,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主管理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只能由政府临时成立的管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管理的过渡模式来实现社区暂时管理。

(三)管理成本较高,政府负担过重

目前,天国新村管委会成员共21人,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劳务补助计算,仅此一项支出,每年就将近30万;公共设施维护、办公经费支出和管理费用,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至少需要10多万元。这对一个自身没有集体经济资产、缺乏“造血”功能,不成建制、没有长期保障资金投入的社区来说,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更不利于社区管理的持续发展。

四、对天国新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村社区建制,按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新村社区管理组织,健全社区自治管理机制。要实现天国新村的顺畅、统一管理,宜将新村1200多户居民按照产改后自由迁徙原则,从原有行政村中剥离出来,政经分离、人户统一,实行属地管理,建立新的社区行政区划,由社区组织进行管理服务。

(二)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培育社区自治能力

社区自治是社区管理的必然趋势,建立相关机构和制度是实现高效、有序、科学、可持续社区管理服务的必要条件。天国新村管委会在临时过渡管理基础上,要尽快做好“渡”的基础准备,学习总结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关系,引导居民实现自主管理。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等,党组织、居民委员会、议事会、经济组织、小区管理委员会、综合服务中心及各类社会组织,各施其职、各行其事;对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和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务,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执行;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意愿,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完善新型农村社区事务公示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化解新村管理运行困难。要实现天国新村管理服务的可持续运行,需要社会公共服务资金的必要投入作为基础保障。在新社区未成建制、没有专项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前,可与居民原属村社协商,按一定比例合理转移部分村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新村管理基金,贴补新村运行,减轻政府负担。

(四)加快培育新村集体经济,增强新村造血功能,解决社区管理的后顾之忧。新村管理服务的可持续,除了政府的投入输血作为启动基础,关键在于自身要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因此,社区管理组织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产业发展,增强管理和服务能力。协调并移交部分蜀兴公司所属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主要为预留商铺)经营权给社区,由管委会按市场机制招引社会资金建立公共服务机构,盘活社区资源;利用自身的150余亩绿化地,联合绿化企业进行苗木地经营,既免费解决了小区的绿化、省去了管理费用,同时还可从土地出租中获得一定收益补充小区建设管理资金;兴办新型农村社区经营实体,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提供超市、农贸、家政、配送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结合山区实际,引导社区居民发展旅游、经济作物种植产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方式,为实现社区自治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五)市场化运作,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由政府投入转变为业主自主管理,减轻政府负担。通过宣传引导新村居民加强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感,树立“自治共管”理念,形成“共建共享”氛围,自觉参与并承担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及其费用;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动与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事业,建立包括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法律服务、就业服务、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服务机构的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党员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渠道,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倡导崇尚科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邻里和睦、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作者单位:中共崇州市委党校 课题组

第四篇:探索学生管理模式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构建全员参与格局

——浅谈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学生全面管理模式

摘要:中技学生的行为具有普遍性,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其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技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和办法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学生不良行为成因及危害,针对全面管理模式,从五个方面入手对寻求学生管理的突破和提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技学生;不良行为;管理模式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用新的视角认识问题,用新的理念指导工作,用新的办法抓好管理,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认真探索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走出一条抓好技校学生管理的新路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普通教育系列举办职业高中,并强制入学指标,致使技工学校招生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技工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生源质量下降带给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学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培养好合格的技术工人,自然成为学校工作难中之难、重中之重。

一、学生管理问题的集中体现

从当下技工学校学生管理的实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从职业教育的生源看,生源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从外部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看,网络不良信息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侵染了思想教育环境;从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特点看,工学结合新模式引发新的管理问题。

1、当前中技学生的特点和思想状况

(1)中技学生入学不要分数线,不需要政审,也不需要档案,可以直接注册入学,这就导致了技工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劣迹斑斑。

1(2)中技生年龄小,识别能力弱,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差,这些学生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部分学生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

(3)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其表现是:频繁逃课,课堂上睡觉,抄作业成风,对处分、考试不及格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国家责任意识淡薄。在多元化经济、市场竞争的驱动下,功利意识明显的社会现实在学生思想中留下的痕迹,自觉不自觉地使他们淡忘了国家意识、集体意识。

(5)所学专业不满意。学生及家长对中技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甚了解,对开设的专业不感兴趣。

(6)学生的价值观偏向模糊、摇摆、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由于多在未成人阶段,鉴别能力差,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选择正误方面,思想不稳定,往往在矛盾中徘徊。

(7)由于生理的早熟和传媒的影响,学生早恋有越来越低龄化的倾向。

2、学生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危害

(1)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自习课像赶集一样嘈杂,许多教学过程几乎成了走过场,致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2)学生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中技学生的不良行为多,宿舍卫生、学习纪律就需要更大的监管力度,并且需要面面俱到,使学生主管部门及班主任疲惫不堪。

(3)影响教师的心态,师生冲突频繁。对学生不良行为,不服管、不让管、不听管。教师的挫折感经常溢于言表,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迹象。

3、学生管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中技学生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家庭、同辈群体、学校、成人社会的影响,也与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有关。

(1)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有的家庭是由于教育能力有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待子女出现的问题暴力 2 相向或者过于溺爱、娇惯、袒护等,学生易形成冷淡、自卑、孤僻的性格,或者是叛逆、粗暴、敌意等行为倾向。

(2)初、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偏差。中技学生的大多数不良行为在进入技工学校之前就形成了。中学教育都以升学为中心,以分数论英雄,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过于紧张或者产生严重的挫折感。由于自觉性不高,被重视程度不够,这些学生比较容易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滋生各种不良行为。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目前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恶习及文化生活中的消极因素不断地向校园渗透,特别是网络文化,很容易腐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意志薄弱的学生更容易成为牺牲品。

(4)对工厂管理的不适应。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学校时犯了错误、违了纪,老师们会批评教育,会给改正机会。而工厂不讲价钱:必须加班;必须正点上下班;必须完成定额;不得在工作区吸烟;保持生活区卫生等等。部分懒散的学生因自身原因被扣钱,甚至开除;同时,这也是部分学生主动离职跑回学校的主要借口。

二、学生管理问题一般的处理及干预方法

对于中技学生,学校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使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减少、弱化,直至消失,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效果。除了常规的批评教育,给处分外,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

1、对技校学生日常管理的方法

(1)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家长了解他们的个性、习惯等等,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只有学生犯错误时才与家长联系沟通,而不是学生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成绩,也及时地告诉其家长,这样家长起到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2)搞好班级文明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用优美的环境影响人,用文明的行为教育人,用先进的事迹激励人……在教室贴出“班级荣辱,我的责任” 3 等励志口号,作为整个班级的座右铭。但青春期的学生要形成好的班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班会是做好班级工作的主要形式,每次班会除了布臵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外,还要根据每周出现的不同情况讲一个小故事、寓言或者一个禅语,用其中的道理启发学生。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也止,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学生干部坚决不用,对于有魄力有胆识的学生,重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学生成长。通过军训、封校限制时间段出入、按时参加两操和阳光体育活动、规范实习工装着装、强制讲究个人和集体环境卫生、规定学生发式和仪表等等行为习惯养成手段,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2、对技校学生日常行为强化管理

(1)加强法制教育和技防工作

针对某些中技学生易冲动,常因小事而打架斗殴的现象,除了加强思想认识和法制教育外,还要对宿舍中的刀具、棍棒等物品进行搜查收缴;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园技防监控设施,防止学生的流血冲突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学校还应开设专门的法制宣传栏和法制课,定时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用活生生的案例来唤醒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工作

以心理咨询室为载体,以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进课堂为手段,用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为延伸,可以通过找出学生不良行为的强化源,对强化源加以控制和引导,达到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目的。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耍小动作、讲怪话,其强化源是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和注意。对于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教师可以点破其心理根源,让其他同学见怪不怪,不再给予理睬,这些行为就不会再频繁发生。

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比如将与企业相关的竞争、质量、效益、服务等职业意识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直接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竞赛、演讲,甚至是标语、标牌制作相结合,辅助于企业优秀人才的学术报告、与优秀员工座谈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态度培养的环境。其次,将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直接嫁接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文化里面,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成自觉遵守企业要求的习惯。

三、技校学生全面管理模式探讨

当前技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路径和办法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推进,结合学校的实际,最紧迫、最现实的是全面管理模式,即全员参与模式。什么是全员管理呢?简单的说,就是“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要参与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寻求突破。

1、长效机制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

认真学习贯彻中技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对学生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制定“全员管理”制度;学生量化考核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行政值班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坐班)制度;班主任选聘、考核、奖惩制度,突发发事件应急预案;班级考核制度;学生宿舍管理细则;文明礼仪规范细则;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推荐就业管理办法;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有力的保障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规范契约化项目管理研究进一步修订制度、公约、细则、协议,充分体现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查漏补缺,逐步完善,形成学校《教职工服务手册》,让规范变成师生的习惯、从师生的行为上表现出来。

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是建立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保证。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人”的意识。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实施有效管理。把学生管理落实到课堂、实习基地、操场以及食堂和宿舍等每一个具体场所,实施全方位管理,建立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2、统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建立全员育人格局。

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要求和“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德育工作理念,努力营造全员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管理氛围和教育机制,力求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德育格局,组建和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

(1)要进一步发挥学保处管理人员的关键作用。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实行对教室、学生宿舍巡查制度,按照“三不放过”即:学生出现或发生事故时,没有查清原因不放过;当事人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学生中的问题。

(2)充分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避免学生管理就是班主任的事。鼓励专业教师、后勤及行政管理人员参与育人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要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育人作用,特别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人格。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积极进取的、敢于管理的、健康人格的示范,一定会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3、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把服务体现到学生管理的每个环节。

我们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中技的大部分学生刚脱去稚气,有的还留有幼稚成分。我们要真心诚意地爱学生,教育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管理好学生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对那些平时有违纪的学生,多分析了解学生,对症下药,才可以做学生的贴心人。

(1)要牢固树立为所有学生服务的思想,以“三个一切”即我们在管理教育学生中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工作目标。学校所有人员都应承担起育人责任,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来安排,而不是片面强调学生对学校教育和社会的适应性。要关心、关爱、关注 6 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的品质。

(2)要增强全员师德意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虽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说教师和管理者就可以放手不管,还要有相应的控制和监测点,教师及各类管理人员要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行为施加影响和作用,所以要确立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观念。教学环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变化的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激励体系,形成对学生科学化评价的操作规范,逐步建立适应职业教育时代的学生管理模式。

4、延伸学生教育管理触角,实现课程内外活动有机融合。

加强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建设,培育学校特色,发挥学生自治作用,以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的载体,用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熏陶和感染学生。

(1)重视素质教育,加强课程体系和中技教材的改革与调整,以能力为本位,做到因材施教,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加上年龄偏小,易受不良风气影响。通过各种有益的兴趣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各个方面)的机会,认可和承认学生的优点及长处,把他们从不良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将其兴趣爱好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在学生管理中应把有人放在首位,采取积极可行的激励机制,努力开创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办第二课堂创建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用“阵地战”的形式同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争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到自觉约束的良性转变。学习国外的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比如建立学生申诉机制等,学生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有较大的参与度。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中心的学生自治管理肯定会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让学生组织从早晨学生起床到晚上学生睡觉整个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在两操、卫生、秩 7 序、就餐、自习等诸多方面进行全程管理和全面介入,与学校中层值班、班主任值班有机结合,部分环节应该由值班老师带领学生参与管理。例如,餐厅秩序维持,文明督察、宿舍检查等,由专门值班教师带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激活各类管理主体,建立学校、家庭、企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向开放型和立体式模式发展,建立健全校内外学生工作的联系和组织机构,形成以学生管理工作职能部门为中心,企业、家庭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校—家庭—企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从而做到学生走到哪里,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实现管理幅度的全覆盖。

同时,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团支部的作用,实行全员管理,拟定学校精细化管理项目明细,让全校教职员工人人认领自己的管理责任,每一个人都做学校管理的主人、都是学校发展的主力、都成为学校这个育人大舞台上的一名主角。

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把上级、本校全体师生、家长、社会的力量统一在一起,还要有效地用好人以外的各种管理资源,采用正确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才能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这也正是全员管理的真正含义。

教育好、管理好、关心和爱护好每一个学生,是技工学校学生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目前制约学生管理的因素很多,但是相信伴随职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家长、老师、学生观念的不断提高,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只要操作得当,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树立现代职教理念,不断探索实践新的工作方法,为学校教育做出贡献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有用于社会的中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刘刈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J]大众科技 2006年第6期 2.十七大报告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 [M]人民出版社 2007年10月 第14页 3.刘汉香 关于创新技工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J]领导科学报 2009年6月15日

附录:

全员管理实施办法(草)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充分发挥每位教职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力求在学生管理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争创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一、指导思想

全员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以“教会学生做人”为主体,加强技能训练,强化实践环节,引导自主管理,重视健康教育,构建教学、实践、活动整体推进,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沟通、共同参与的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框架,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欢迎、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新一代建设者。

二、实行全员管理目的和意义

1、以往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基本上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而其它教职员工在管理中的作用没得到充分的发挥。实施全员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主人翁的参与意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有教育、管理、监督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的违纪现象得到及时地处理和纠正。

2、以前采取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方法没有量化到位,学期结束后仅凭班主任的印象给学生一个等第,因而出现学生只要听班主任的话,就可以得到较好 9 的评价,学生不愿听从其它教职员工教育和管理。由于班主任个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定不够客观,往往容易产生偏差。

3、把学生的德育分量化,并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与就业推荐挂钩,有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克服“懒、散、馋、痞、赖”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全员管理的实施

1、每位教职员工都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2、每位教职员工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的范围为:学生在校内、校外表现情况,包括好人好事、违纪行为两个方面。

3、每位教职工发一张学生情况记录卡,记录卡放臵在教工胸卡内,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具体要求是:周一至周五,教职工在当天放学前把记录情况报学保处综合管理员老师处(放学后至晚上的记录则在第二天早晨报档案室),双休日或节假日的记录,则于下周第一天上班时报学保处,记录卡上应写明学生做好人好事或违纪的时间、地点、简要情况及初步处理意见等。

4、每一位教职员工对违纪学生除了做必要的记录外,还应及时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5、学保处把记录情况按专业和班级归类,次日上午在电子屏和黑板公开栏内公布,并交班主任老师手中,以便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和处理;学保处负责每周底汇总一次,并把汇总表和教务处学风建设汇总统一。

6、学校学保处对各班的记录情况纳入班主任考核及文明班级的评选。

7、学期结束前,每一位教职员工把学生情况记录卡交档案室,要求全体教职工都要有一定量的记录,并纳入对教职工的考核内容之一。

四、全员管理的要求

1、要敢于管。切记 “学生行为无小事”,要“防患于未然”,对学生中违纪现象要理直气壮地管,大胆、严格地管。

2、要善于管。管理是一门艺术,应注意工作方法,对学生中出现的违纪现象要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要善于启发与引导,注重正面教育,让学生心服口服。

3、要善于发现问题。有时从表面看似乎风平浪静,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一追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4、要少埋怨,多想办法。不要老是埋怨生源差、难管理,而是要积极开动脑筋,寻求对策,逐渐转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五篇: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问题自然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宿舍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可以说宿舍占据了学生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民族或者有着不同信仰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宿舍管理模式探索和实践的主要目的。

1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现状

1.1主要管理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后勤人员进行管理;二是各院系派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管理。从事宿舍管理的人员先对都是具有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的。他们大多是负责学生宿舍的卫生、安全、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管理并没有完全脱离“管家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大多时候充当的是管理员的角色,并没有凸显其思想教育的教育者身份。

1.2宿舍管理决策互动性不足

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人员主要以学校制定管理制度为依据,这是一种完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年轻气盛的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有事会很难坚守这种缺乏变通不够灵活的管理模式,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如果这时管理者只是一味地按规章办事,不去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主动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那么宿舍的管理成效就可想而知了。

2学生宿舍管理效果分析

从目前高职院校宿舍管理的成效来看,学生宿舍的管理并不容乐观。

2.1流于形式的检查

首先,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决定着宿舍管理的好坏,定期的宿舍检查有利于督促宿舍管理,“检查”只是一种手段,而往往在检查的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水分”,通常学生都是在已知的情况下被检查,所以当检查结束后“一切照旧”,所以宿舍检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2学生宿舍管理执行力度不大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宿舍管理都仍处于“检查督促为主,奖励惩罚为辅”的状况,未能真正从思想上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3宿舍管理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

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娱乐、社交的场所,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树立学生正确认识的重要场所,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宿舍比课堂更为重要。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只有初中、小学的文化水平,这样如何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2.4其他因素的影响

宿舍硬件设施不到位,会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频发,例如盗窃、火灾等问题。

3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3.1建立综合化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它是以培养职业型、专业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上也要符合自己的教学特征。在高职院校,开放性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体系就需要建立综合化的管理模式,不能按照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从传统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宿舍主要是以管理学生起居为主,学生只是将宿舍当作一个休息和住宿的场所,并没有真正发挥宿舍应有的育人、服务的作用,宿舍的各项设备也不完善。而建立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从根本上建立统一的宿舍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说,综合化管理即包括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包括对整个宿舍文化、基础设施、校舍服务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在为学生服务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育人及管理。

3.2开展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

对于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来说,建立特色化的宿舍文化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在结合不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具体来说,在宿舍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文化活动,比如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才艺比拼、寝室联动接力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突显出学生的个人才艺,让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够增强寝室成员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更是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释放他们的青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投入。

3.3建立健全宿舍管理制度

对于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来说,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而保障宿舍的安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在宿舍管理制度中,除了对于宿舍的来往成员进行必要的登记管理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防火防盗安全知识,有计划地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讲解安全防御知识,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安心的在宿舍中学习、生活。同时,宿舍管理也要有完善的安保网络,对学生的宿舍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建立全覆盖的值班制度和门卫制度,要落实检查、落实巡视,有效地保卫每个学生的安全。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建议

4.1探索宿舍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宿舍管理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也应该形成严谨而高校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形成自身的特色。长效机制的建立标志着宿舍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保证大学生拥有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又会丰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陶冶情操。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效机制需要将制度不断完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还需要把制度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形成体系,化成文化。这也会为今后的宿舍管理提供范本。

4.2重视宿舍管理人员配备,提高工作水平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宿舍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提升。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人员多是退休人员和临时工。而他们日常的工作也局限在门卫看守和打扫卫生等一些事物上。这样的人员配备和工作内容无法让学生对他们产生敬畏感。也影响了宿舍管理方面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的提升。因此,未来一阶段我们应对高校宿舍管理的人员进行优化和提升。不断引进学历更高、能力更强的宿舍管理者,并加强对现有管理者的培训与提升。使他们能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4.3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其多方面素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反映学校育人水平、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宿舍文化,是依托学生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学校文化的存在现象,是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和公寓区全体工作人员、学生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规章制度、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产品和渗透其价值观念的物质产品等。建设好学生宿舍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促进住宿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5结语

在当代的高校教育中,要重视宿舍管理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宿舍管理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高职院校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开展丰富、具有特色并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宿舍文化活动。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在高校教育中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陈超.关于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党史文苑,2005(24).[2]张雅君.浅谈高校发展中行政管理的作用[J].文史博览,2006(6).[3]何军峰,黄红球.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素质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6(9).[4]罗萍.论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1).[5]谭冰.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

下载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业警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学业警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社会的重要教育组织。高校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材,关系到将来社会的......

    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模式新探索

    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模式新探索 李卓慧 郑 澎 《 人民论坛 》(2010年第11期)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和能力拓展的有效活动载体,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打造家长学校品牌探索德育管理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打造 家长学校 德育管理论文摘要:学校、家庭、社会是构建社会化大教育的三大板块,三者有机结合,教育才能事半功倍。通过四大方面论述,探索在新形势之下,如何以家长学校......

    以学生权利为本位的教育管理模式的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法治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而以往以学生义务为本位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规范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构建以学生权利......

    综合性物业管理模式探索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模式 之探索大型综合性物业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居民生活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市场主流买家对高品质、中价......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探索论文(推荐5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必须要采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在具体管理中......

    关于暑期留校学生(跨校区住宿)安排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各位同学: 暑期将至,为加强留校学生的管理,确保暑假留校学生的安全稳定,根据校开学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依照“暑期校区全面开放、学生原寝室住宿”基本原则,根据下发的......

    努力探索科学规范的学生安全乘车管理模式

    努力探索科学规范的学生安全乘车管理模式抓好学生安全乘车精细化管理工作 实施精细化管理共建平安校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记小林一中学生安全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