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时间:2019-05-15 10:3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第一篇: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摘要]卫星和Internet是开展网络教育的两个基本平台,开展高校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共享教学资源是网络教育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网络教育的系统平台构架、教学应用模式、教学效果和经验,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对进一步开展跨校选课网络教学具有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卫星;Internet;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网络教育;资源共享

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文字印刷为主的函授教育到广播电视教育再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教学的有效手段。卫星和Internet是开展网络教育的两个基本平台,如何把这两个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联互通,开展高校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共享教学资源是网络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应用领域。探索基于卫星和Internet网络教育的优化解决方案,实现跨校名师授课的直播与交互,探索异地联合办学的新型网络教育模式,为我国的网络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网络教育提供一个宽带数字化多媒体网络平台和联合办学的营运模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卫星和Internet是开展网络教育的两个基本平台,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形成一个高速的网络教学环境,它由卫星、卫星地面服务站、教育服务中心、教育教学站和Internet五大部分组成,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一、基于卫星和Internet的网络教育系统

1.卫星

卫星是实施远距离通信的有效手段。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甚小口径终端)是卫星系统中易于安装的智能化微型地面站,用于客户端接受卫星信号,并与用户计算机设备直接通信。在跨校选课的网络教育中,我们通过第三方租用了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亚洲3号”(Asiasat3)卫星,它带有54Mbps频道带宽的Ku波段转发器,采用先进的星上补偿技术,把上传的讲课内容广播覆盖到教学服务站(用户)。

2.卫星地面服务站

卫星地面服务站的核心是网络操作中心(Net work Operation Center,简称NOC),NOC采用美国休斯公司的Direc PC卫星通讯技术,提供到卫星的上行传输和用户接口。NOC网络管理系统对整个网络进行日常的行政管理、监视网络运行状态和对不同客户的帐户及记费进行管理。客户的各种信息通过专线(DDN)或者Internet上传到NOC,然后由相应的服务器推送上星。

3.教育服务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是负责提供丰富的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学校或机构。教育服务中心教师端由音视频设备、播课服务器、地面专线设备等将实时摄录的授课音视频信息经压缩(MPEF-4或H.263格式)后,通过宽带专线把实时多媒体流发送到卫星上行站,同时回传一些控制信息,利用Ku波段卫星调制编码转成卫星信号上传至卫星,卫星广播到最终用户(教学服务站)。同时,教育服务中心提供基于Web的教学平台。

4.教学服务站

教学服务站是卫星实时授课的用户端。用户端需

安装一套VSAT终端设备:包括一个75厘米的向南安装的Ku天线,一台用于卫星信号接收的、带有一块标准的Direc PC卡的计算机。此计算机通过电话线或专线上传呼叫信息,通过卫星天线和Direc PC接受卫星广播的内容,形成天地回路,在一间具有投影大屏幕的多媒体教室里,学生就可以同步学习高品质的卫星直播课程。

5.Internet

学生通过Internet访问教育服务中心提供的 Web教学平台,浏览多媒体Web课件,通过BBS、Email等与老师交流,并能从Internet获取有关课程学习的资料。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包含两个教学子系统:卫星宽带视频教学子系统,教学网站子系统。卫星宽带视频教学子系统利用卫星的宽带广播功能和互联网的双向通信功能,实现了教师实时授课的视频广播和师生间的语音交互。该系统包含两种信息流,一是教学直播视频信息流,二是语音交互信息流,可以实现学生实时提问和教师现场解答。教学网站子系统借助Internet为学生提供不间断的非实时教学服务。学生通过Internet访问被选课学校构建的基于 Web的学习的平台,实现在线辅导、课件浏览、智能答疑、作业提交、资源库检索和点播请求等学习活动。

二、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应用模式

1.教学组织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选择了西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计箅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几门课程,课程卫星直播学时确定为30~45,并开通相应课程的Web教学平台。我们在相应专业和年级,采取自愿报名、按课程学分收取一定学习费用,组织学生的网络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并参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将发给西南师范大学单科结业证书,我院承认所修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并记入学籍。

2。教学模式

在基于卫星和Internet的网络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为: “纸介教材+卫星直播课程导学+多媒体课件学习+教师网上值机笞疑十网上提交作业十本地教师辅导+网上模拟自测+集中考试”的模式。几个主要教学环节是:

(1)实时授课:西南师范大学的教师按课表授课,通过卫星系统向我院实时直播,学生在多媒体投影教室听课,可与教师进行实时语音交流。

(2)线上学习:西南师范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向我院参加跨校选课的学生开通相应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学生可通过计算机点播课件自主预习、学习和复习。

(3)教师值机:每门课每周提供4个学时的教师值机时间,学生通过Internet与任课教师在线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4)电子邮件:学生可将疑难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往授课教师信箱,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回答问题。

(5)学生作业:每章(单元)布置一次作业,一门课程共3-5次,学生完成作业后由网上提交,由授课教师批改。

(6)辅导教师:由我院为每门课选派辅导教师,对学生学习提供答疑、批改平时作业等。

(7)“入网”交互:教学期间,任课教师来我院与学生见面,面对面交流、提问、答疑,教师与学生实现了零距离,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集中考试:课程考核除平时的卫星直播听课考勤、作业提交记载、点击课件次数记载等外,在我院组织集中考试,由西南师范大学统一阅卷。

三、教学效果

(1)由于采用卫星直播教学,教师讲课视频、音频、PPT同步传输,画面流畅无失真,音质清晰,学生听课具有身临其境的实地教学效果。

(2)在课程直播过程中,可同时录制讲课过程,或课后通过卫星投递,教学站通过卫星接收设备下载到校园内局域网服务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点播进行补课、复习。

(3)网络课件提供了灵活方便的现代学习方法,学生可任意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不限次数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反复点播课件进行学习,完全可以不受讲课进度和时间地点的限制,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得到充分地体现。

(4)教育服务中心网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种同步和异步的交流途径,如答疑板、卫星直播在线语音交流、聊天室、论坛、电子邮件等,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达到充分沟通。

(5)授课教师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名师名课”的风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6)通过卫星及Internet远程教学,我院学生基本掌握了所选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考核合格率达 95%以上。

四、总结与探索

(1)网络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表明,单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或单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型”教学模式均有失偏颇。本项目中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以卫星视频教学实现“教师主导”,以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实现“学生自主”。这样,既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又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创造性素养的培养。

(2)利用卫星和Internet开展网络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远程教育,它通过前述的教学模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卫星播课中音视频传输速度、图像声音的再现质量、电子板书的清晰程度都令人满意,而且视频、音频和PPT三种效果同步进行,调动了学生的各个器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主讲教师与学生见面,面对面交流及其辅导教师的参与,将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卫星和Internet开展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能够促进不同类型(文、理、工、师、农、医等)的学校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高校的教育资源。

(5)利用卫星和Internet,依托重点高校的网络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开展高校间的网络教育,对西部地区的一般普通高校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扶贫”,使其逐步摆脱信息闭塞、资源匮乏的局面,推进学校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6)通过项目的研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远程教育运作模式,积累和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适应资源共享、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管理办法。

(7)存在的问题

①卫星直播教学,尽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学生还是感到没有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没有姿体语言,仍感觉不太适应。这是心理认知、人机工程、技术平台等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②学生在开始听直播课时,兴趣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坚持不住了,需要毅力和恒心,学生的自律问题和形成性考核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③现有的教材、教法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趋势,适应网络化远程教学的特点,让传统的教学资源与,IT技术更好地进行整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④跨校选课的教学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多校选课的网上预约方式、开课年级选择、课程学习收费标准、利益分配、教学环节的实施强化、课程考核形成性考核办法、学生参与的鼓励措施、课件开发、师生交流等。

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网络教育构建在卫星宽带网络和Internet之上,通过基于卫星直播课程和高速 Internet浏览相结合的远程教学,实现了身处异地的学生接受同一教师的实时授课和学习指导,真正做到了把名校、名师、名课堂搬到了异地课堂。利用卫星和Internet开展高校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网络教育,发挥了网络教育的特点,各地合作学校可以摆脱信息闭塞、资源匮乏的局面,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推进学校的发展。这将有助于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学明等.远程教育系统及其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于斌,孙斌.“三网合一”开展远程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1,(8):36—38.

[3]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DB/OL].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摘 要】 中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运动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广阔视野不断探索。首先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要遵循美的原则,按美的规律的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要有意识的培养的学生创造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是个工具性学科,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可以说语文对于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提高作用。比如学生在做一道数学证明题时,如果他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读的能力的话,他就会走弯路,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已知条件他不能够读透彻,那么他就很难做好。因此,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更是训练和培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课堂。目前进行的新课改运动是一场较彻底的教学改革运动。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只有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去探索,求得正确的回答,才可能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真正的、坚实的一步。

1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首选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那么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操作(包括作业),他总是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对此门课程发生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某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他才愿意去学、去接受知识并钻研之。只有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由被动地、不情愿地学习变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并且还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很好地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引入课文之前可以用相似的乐曲开篇,以诉说方式引起学生联想。在教学中,有许多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如讲《荷塘月色》前,先给学生听一段《思乡曲》,让《思乡曲》的旋律跳跃在学生的耳畔,使学生沉浸到一个寂寞、感慨万千的环境中,营造出与《荷塘月色》相应的气氛。然后通过朗读可以“声入心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朗读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理解课文中朱自清是怎样描写心情、环境的。此外,还有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适当开设欣赏课,提高鉴赏能力,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等多种方法。

2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美的原则,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要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美的三维结构:教学文本所蕴涵的美、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美和教学对象所感受的美。这三维结构又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主要有教师从文本中感悟体验出的审美关系;学生自己对文本所感受体味出的审美关系;学生又以教师为中介间接认识理解的审美关系;学生从教师教学艺术手段中享受体验出的审美关系;教师又从学生的反馈反思中发现的审美关系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审美关系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既是美育的对象,又是美的接受者和感悟者,更是最终体现出美育效果的反应者和实践者。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美育功能,必须以育人为目的,从塑造人才出发,运用种种方法,采用种种途径,使广大学生真正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美、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真正成为美的精灵、美的化身,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激发美的火花,在行动实践中显示出美的光华!

3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要切实掌握字的形音义。汉字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它既是形体单位,也是读音单位(一个音节)。现在不少中学生写错字形,读错字音,都是在“字”这个单位上出了问题。我们如能切切实实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大有裨益。词语的误用常常也同字义(语素义)有关。语文教学要讲求科学性,讲清字的形音义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学生语文水平不高,与字词句教学未能落到实处有很大关系。

阅读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处于现代社会,不只要求人们读懂文章,而且要求很高的速度。可以设想,在效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甲用一个小时读了一篇万把字的文章,而已只用了半个小时,那么可说乙比甲的效率要高出一倍。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文中举例说陆志韦先生当年教他们心理学时曾提出一个问题:每天看报要用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不太好回答,因为这往往要根据当天事情的多少来定。可是陆先生说,应该每天看20分钟的报,要在这20分钟里把报的全部内容都看进去,并指出这需要经过训练。这件事对我们很有启发。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多元化思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形象和意义不是作者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该允许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我国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在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具有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并向老师的结论质疑,敢于说“不”字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要受到斥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器,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缺乏富有个性的创造,一个个都是机械化的产物。黄全愈博士说:“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生长的环境……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学生答出与教师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应不应该算错呢?是该鼓励还是该指责呢?培养与扼杀仅一步之遥,稍不注意便会收到不同的效果。阅读教学中切忌教师跳出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和盘托出,这样学生会有依赖性,懒得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根本没有创造性可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任意驰骋的天空,发挥他们想象的舞台。我认为在教学中也不必将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都要交代清楚,这样做会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思维跳不出作者的“意图”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名导演,起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应把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总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规律可行,也只有按规律去教,按规律去学,才能达到教师顺手、学生得法的目的。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兴趣并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思考、欣赏等方面的能力。要让学生会更喜爱我们的母语,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好地更有效地学好其他各门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我们中学语文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会使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校企融合改革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校企合作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探索校企融合下应用型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寻求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训的相互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型、应用型的高素质软件专业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软件工程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兴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工程型、应用型的专业软件人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也面临着全新考验。软件工程建设重在实践,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提升学生的技术和技能,为社会提供适用的专业软件人才。本文结合近年来我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实践,探讨校企融合下应用型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1],使学生成为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1.强调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校、企业双方的合作融合,引入实训机制,形成以“3+1”模式为框架、产学一体化为特色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并把在企业培养的1年时间分散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不断接触软件行业与企业[2],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学生对行业的认识与理解。

2.目的是形成“工程化教学—课程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实训—真实项目开发”的培养过程,建立“课程实践—项目实训—项目开发”的教学、实训模式,引导学生树立系统、科学的工程项目概念。

3.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研究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共同实施,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3]。

4.每学年根据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在大一至大三期间,请合作企业选派资深工程师来校开设相关技术讲座,并选择部分专业课程由合作企业选派师资负责课程实践教学、实训的具体实施,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再集中到合作企业进行强化训练。通过改革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3+1”合作模式,借助企业的平台,按学期逐步推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学生能不断接触软件行业与企业,使其观念及早融入社会,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对软件行业的认识与理解[4],逐步形成“课程实践—项目实训—项目开发”的教学、实训模式。

三、实训体系构建

通过高校、企业双方合作融合,将实训引入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中,探索校企融合下应用型软件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以JAVA专业实训为例,我们的实训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在企业项目经理和学院教师的共同带领下,通过实训中的具体项目,将原来分散的专业知识系统化,把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贯穿于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始终[5],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应用锻炼,进一步了解标准软件开发过程与规范,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锻炼其团队协作精神。

1.实训内容和阶段。我们的实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的校内专业实训为基础实训,一般以基础性的、业务简单的项目为案例,训练重点放在编码实现上。第二个阶段的企业工程实践为大中型项目实训,一般由合作企业从其案例库中选择其之前实践过的真实项目作为案例,内容涵盖一个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强化训练过程,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术,熟悉企业级的运行环境和框架。两个阶段的实训都贯穿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项目管理、需求分析、技术储备、系统设计、编码、测试、提交、项目评审等阶段,但第一个阶段侧重于技术储备,体验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培养学生掌握软件项目的调试方法和技术[6]。以JAVA实训为例,在技术储备阶段,第二个阶段侧重于项目的开发流程和各类项目文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了解行业前沿应用状况和项目开发的业务流程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通过项目的实战训练过程,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术,熟悉企业级的运行环境和框架。通过完成案例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集成、测试和项目评审过程的实践,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和规范。

2.实训目标。我们的实训目标按阶段的不同,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要求学生实现的分段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第一个阶段的校内短期实训:该阶段属于基础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引入单元测试技术、软件工程、质量管理和ISO体系概念,让学生了解到企业软件开发对质量的要求和管理方法,提高学员对自己编写的软件的测试和调试能力,修正和增强学员对软件测试和质量的意识。在实训过程中引入新的Web标准、HTML5、CSS3、Canva、SVG等,为学生将来进入互联网或移动开发领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的技术储备。

(2)第二个阶段的企业工程实践:该阶段为大中型项目实训,在大三第二学期校内短期的基础实训、学生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按照Java方向、Android和PHP前端开发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分组进行项目实训。期间结合加强项目训练和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以及如何把个人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衔接。以JAVA实训为例,该阶段的实训目标如表3所示。

3.预期成效分析。通过校企融合,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应用型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一是能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二是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企业接触机会,创造就业机会[7],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三是可以为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和环境。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关统计信息表明:我国软件专业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还是高职软件专业,其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企业又普遍反映找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两难”局面[8],纠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软件专业的培养与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不对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无法紧跟市场,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与企业直接顶岗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校企合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2)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软件工程的发展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是息息相关的,而目前高校该专业的教育模式仍然集中于过多过泛的基础教育,教学方式仍然沿袭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模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失衡[8]。因此,我们通过校企融合,整合优化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第二学年开始,每个学请合作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为同学们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训,使同学们逐步对大型软件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体验软件开发的工作氛围,逐渐树立基本的职业观念,以便到毕业时,能很好地适应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岗位,提升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3)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开发实践,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教师的工程经历和软件项目设计、开发经验,了解大中型软件项目设计开发过程,提高教师实际工程研发能力,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和环境,使专业教师得到工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培养模式的开展提前做好师资储备。此外,通过校企融合模式,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还可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四、结语

大学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在层次上来说应该是中高级的,他们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但由于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缺少实践的机会,而且所教授的理论和技术跟不上企业的现实需求,导致传统学历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往往是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操作经验不足,毕业生不能够马上和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当前高校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学历教育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而校企融合模式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柳婵娟,邹海林.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4):9-12.[2]张广泉,杨季文.面向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1):29-32.[3]张丽.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5,(8):137-139.[4]徐洪智,覃遵跃.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128-130,160.[5]王爱民,谷川.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43-145.[6]范会联,仲元昌.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5):147-148.[7]阳小兰,钱程,朱福喜.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软件导论,2015,14(7):212-214.[8]白伟华,李坚,朱嘉贤.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8,(22):35-37.

第四篇:网络平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研究性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参与。从当前高校研究性教学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并结合“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就如何完善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网络平台;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旨的研究性教学目前在高校中备受关注和提倡,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囿于传统习惯的束缚以及环境和条件因素的影响,基于传统课堂的研究性教学还存在着实施面窄、学生主体性不强等问题。如何在高校更大范围内铺开,并真正以此引导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一、高校研究性教学实施现状及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对应于一般的以传承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式教学而提出的,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研究意识为目标,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教学。与中小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经验相比,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制度层面,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本科教育文件中首次明确使用了“研究性教学”一词。2006年以来,教育部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这一途径,将研究性教学作为本科课程建设的强制性要求,以推进研究性教学在我国高校的实施。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在实践层面,对研究性教学的初步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个别研究型大学在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了尝试。之后很长时间,绝大多数高校由于对研究性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并没有给予重视。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后,许多高校积极行动,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中,在不同层面开展实施了研究性教学。但总体上,我国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现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1.研究性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所占比重少

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以及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教学资源的不完备,研究性教学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更没有形成制度,在本科人才培养环节中所占比重偏低。根据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的抽样调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当前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表示不满意,54.5%的教师和42.7%的学生认为研究性教学开展情况很一般,28.5%的教师和36.0%的学生表示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情况差,还有2.6%的教师和5.8%的学生认为自己或自己的老师根本没有开展研究性教学.2.学生主体性不强

研究性教学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探索性。但由于对传统授受式教学的依赖和惯性,许多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性教学中,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于知识的接受者,习惯于做具有确切答案的作业,习惯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

二、网络平台上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运用,有着丰富信息资源、平等开放学习环境和快捷方便交流平台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更完善地实施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可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原来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部分由网络替代,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师资等现实条件的不足可以在网络的虚拟环境里得以弥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信息获取、驾驭能力得到良好培养。

1.丰富的网上资源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等资料,还有教师推荐的参考学习资料及其他丰富的网络资源链接,大大节约了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可通过网络自行获取而不用拘泥于既定的有限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了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借助于讨论区、答疑、交作业、虚拟课堂、公告栏等一系列双向交流工具实现了同步或异步交流。由于这种交流方式没有了传统面对面教学中的权威面孔,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专注于任务的解决,都能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3.网络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每位学生都掌握所有信息和全部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驾驭信息、学会学习的能力。对于信息时代习惯于从互联网获取各种资源的大学生而言,大量开放的、虚拟的和庞大而没有组织性的网络信息,不仅浪费了他们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容易转移他们注意力。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源管理模块,能很好地实现资源的分类、检索和导航,对培养学生的信息驾驭能力和高效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电路分析基础”是中国计量学院2007年第一批依托Blackboard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面对刚高中毕业的、习惯于授受式教学的学生,课程组在教学实施上采取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问题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巧,使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成为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牵引力。

为弥补“问题”解决中教育资源不足以及课堂交流参与面窄等局限,更好地为问题解决提供资源支撑,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程组依托Blackboard教学平台构建了一个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的网络课程。该课程网站有教师精心准备的“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自学指导”、“课堂教学录像”、“优秀作业欣赏”、“小组讨论PPT精选”、“小组习题点评”等学习资源及本学科国家精品课程链接,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有利于本课程学习的相关资源,并通过相关国家精品课程链接资源开拓宽课程学习的知识面。为增进师生间的协作交流,课程网站设置了讨论板、虚拟课堂、在线自我测试、作业和问卷调查等协作交流模块,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异步交流。这些协作交流模块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制约,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程组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均设计了以“问题”为引导的自学指导,要求学生带着到“问题”到课程网站中去寻找信息,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得到“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设计分为两个层次。现以第一章“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中的“电路元件”为例,介绍网络环境下“问题”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第一层次是基础性知识问题,即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理论而提出的问题,如本节中的“开路”、“独立源”、“受控源”等知识性问题。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课程网站相关资源的预习就可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适时调整学习策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更深的了解,也锻炼了他们归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具有分析和启发意识的思考性问题,即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提出的思考层次的问题,此类问题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如本节给出问题是:电压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电压源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中哪些量是可变的,哪些是不可变的,为什么;电流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电流源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中哪些量是可变的,哪些是不可变的,为什么;受控源与独立源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在教学组织上,教师以“问题”为单位将学生分成3~4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在本课程网站上的交流互动模块开展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先让各小组代表发表小组学习心得与意见,然后针对小组讨论问题进行深入讲解,结合例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问题”式教学组织模式,可以使学生都参与到相关教学过程中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参与试点的2位教师连年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学校通过随机调查6门课程297位参与该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学生,45.03%的学生认为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学习模式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帮助,43.3%学生认为有帮助;90.15%的学生希望其他课程也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建立网络课堂。学生普通反映该模式能很好地发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灵活地掌握学习进度,也可以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

四、完善网络研究性教学模式与实施的建议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一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与学活动的开展,除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投入更多的精力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积极主动投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上多下工夫,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的思维和“觅食”的学习方式。而这正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

二是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但这并非是在削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恰恰相反,它将教师的主导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研究性教学在网络环境中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既要发挥好作为教学内容和各个环节的“设计者”的作用,又要经常在线,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者”角色,通过在线交流、虚拟课堂、e-mail、网络日志等工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给予适时帮助,并引导学生在讨论区、虚拟课堂发言,通过调动集体的智慧合作解决问题。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知识面、责任感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三是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教育、设备等教学硬件建设)、弹性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能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也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广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联盟高校跨校选课实施办法

广西财经学院“南宁课程联盟”开课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跨校开课,根据《南宁课程联盟高校跨校选课实施办法》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 跨校开课的原则

第二条 跨校开课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学校面向联盟高校学生开出的课程,必须是学校的优质课、教学质量高的特色课和改革收效显著的创新课程,以确保学生受益。

第三条 跨校开课的教师应为学校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及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应带头开课。

第三章 跨校开课的组织与实施

第四条 课程的申报和确定

跨校开课课程由教师本人申报。教师须提供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师简历和讲课特色,经所在学院和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每年4月中旬前上报“南宁高校课程联盟”备案。

第六条 开课的实施步骤

每年5月初,学校向联盟成员高校报送开课的课程信息,由学生所在学校向学生公布并组织选课。6月中旬,学校统计成员高校学生选课人数,确定是否开课,选课人数达到30人的课程可以开班授课。7月中旬左右,学生期末考试完毕后组织授课。

第四章 制度与管理

第七条 学校教务处负责对跨校开课进行统一管理,管理模式参照培训项目形式进行。

第八条 开课课程原则上按1学分18学时进行教学安排。第九条 选修我校课程的联盟成员高校学生,须服从学校的教学管理,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完成选修课程的各教学环节,才能获取相应的成绩和学分。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取消其选修资格,所选修课程的成绩与学分作无效处理,并由学校将相关材料交由学生所在学校进行处理。

第十条 开课教师管理

1.授课教师的聘用及考核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继续聘用。授课教师每年一聘。

2.学校保障授课教师相应的教学条件,承认其教学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课时费和津贴。

3.授课教师应按照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组织教学,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向所在学校出具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及教学质量分析表等相关材料。

4.授课教师在第一堂课须向学生公布课程教学大纲,其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进度、教材、参考资料、成绩考核办法等,同时提供教师姓名、联系方式等。

5.授课教师应当严格检查学生到课情况,注意维持课堂秩序,教育和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6.授课教师受聘后非特殊原因,不得在开课期间辞聘。确因特殊原因需辞聘的,须递交书面申请报经学校批准。

7.南宁高校课程联盟及教务处以随机听课、学生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检查与评估工作,其结果纳入对授课教师考核。

8.课程结束后,由学校组织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及反馈,授课教师本人递交工作总结。

第十一条 成绩与试卷管理

1.课程结束后组织考核,授课教师参照学校的考核要求评定学生参与课程考核的资格。

2.学生选修课程的成绩,由学校出具加盖教务部门公章和任课教师签名的成绩单,书面通知学生所在学校。

3.课程考核试卷或论文与相关材料由开课学院负责保存,原则上试卷应保存到学生毕业离校后一年。

第十二条 学校在选课时向联盟成员高校通报课程学习费用标准,并向学生公布。课程学习费用按自治区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教材、资料等费用按相关费用标准收取。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下载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校选课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通过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探索实施了校企合作机......

    跨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课程化模式下跨校区交流培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对策:完善跨校区办学模式下辅导员队伍体系建设;分层推进......

    公选课论文:网络舆情与问政

    网络舆情与问政 舆情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简单来讲,舆情就是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

    跨区域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跨区域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对三郎镇天国新村的调查与思考 冯龙庆 苏茂林 武素迁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农村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是我市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

    《统计学》实践教学探索论文(合集5篇)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统计调查、整理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统计学》是一门如何搜集、分析与探索统计数据的方法论学......

    管理沟通案例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1管理沟通案例教学流程模型的构建管理沟通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实用性强、操作性强、涉及领域广泛而且影响力较大的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沟通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探索与实践论文

    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跨度大,长期以来依靠挂图、手画图等传统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有其局限性,现代信息技术爆炸性发展为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

    语文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开放式 实践 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的千年。新时代的学生有许多新的特点,培养适合社会竞争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摆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