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论文5篇

时间:2019-05-15 11: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论文》。

第一篇:试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论文

摘要:

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列于首位。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依靠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同时,高校学生组织为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搭建平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其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学生组织进行科学引导、强化和规范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组织;校园文化;管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发展主题,构建和谐、高雅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学生组织不断调适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和改进以求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进,顺应社会潮流,把握时代脉搏[1]。新时期新形势下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团委、学生组织、学生”之间的提供服务和享受服务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应对新的挑战、新的变化,作为学生组织主管部门的学校团委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组织管理由以往的强调“逐级管理,程序办事,按规定模式发展”的观念转变为“树立新型的服务观,强化服务职能,‘少干预,重在引导’”。通过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有意义;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本文就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作一论述。

一、观念更新、方法创新、机制革新,探索学生组织管理的新模式

1、观念更新是学生组织工作创新的先导。

学生组织从我校学生组织的宗旨和活动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

(1)学生会是以倡导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己任和协助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学生自治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及纽带,属于利益性学生组织。

(2)学生社团联合会是以开展精神文明为主线,以科技、艺术、体育、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志趣爱好为基础,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属于志趣性学生组织。

(3)《广东医青年》杂志社是以开拓大学校园文化,熏陶情操,体现时代特色,传送青年心声,属于文化性学生组织。

(4)大学生艺术团是以“寓学于娱,以娱求进,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为宗旨,活跃在校园的文化舞台。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反映大学生校园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属于文艺性学生组织。

(5)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青年学生组成的社会团体,属于公益性学生组织。

要使这些在学生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组织健康地成长并充分发挥其“第二课堂”的作用,则必须转变“旧”的管理模式,更新服务观念。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组织,在强化、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给与不同的“引导”,同时做到“少干预多指导”。观念更新是学生组织工作创新的先导。某些学生组织工作管理者只片面强调严格管理,把学生组织简单地视为管理的对象,习惯于我布置,你执行;做不好,我批评;犯了错,我处罚,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已被逐渐淘汰[2]。因此,学生组织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管理理念。观念更新,则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组织工作除了管理外,更多的是服务——为学生组织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第二课堂”的作用而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应注意从不同性质的学生组织分析学生群体的特征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理解、关爱、服务和发展学生。把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和需求作为做好学生组织工作的现实依据与考评标准;找准党组织、上级团组织等上级组织提出的要求与同学需求之间的结合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方法创新是学生组织工作创新的核心。

学生组织是联系学生与社会、学校的重要媒介,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我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也是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依靠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作为工作对象,学生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其管理都是共青团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作为共青团工作中所要依靠的主要对象和实践者,学生组织及其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共青团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闪光点。做好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是我校共青团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推动学生组织健康、快速发展的途径。因此,工作方法的创新是学生组织工作创新的核心。

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则要在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组织的工作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开展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着眼于学生的素质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就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3]。

在开展工作中,团委应该继承:

(1)少干预多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应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保证学生干部的个体质量和整体素质,发挥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3)通过学生干部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

确立“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组织工作理念,则要求:

(1)学生组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紧跟时代步伐,把组织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引领时代潮流的团体;

(3)树立服务为主的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把学生作为学生组织的创新实践主体、权益维护主体和建设参与主体。此外,充分调动学生组织的主动积极性,指导其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及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塑造真善美的心灵;树立优良的学风、文明校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审美素养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创办具有“特色”具有“品牌”的刊物也是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重要工作。

(3)机制革新是学生组织工作创新的保证。

强化、规范管理,加强各学生组织的队伍建设;指导其完善聘用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即在组织制度、机构设置等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保证学生组织能发挥“第二课堂”的功能。同时,在管理学生组织中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提高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和发展青年的能力与水平[4]。这样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型学生组织,从而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生组织是主体,教师为主导。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其外延包括学术氛围、制度文化、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学术传统、文化气息等。校园文化具有示范、导向与凝聚、扬弃与创新、约束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功能与作用。校园文化,它不是对个别文化活动的概括和描述,而是以深邃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大学人心中的群体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组织为组织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观[5]。校园文化中,有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有形式新颖的文艺活动,也有以学生组织为单位的学术活动。综上所述,校园文化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与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现主要从高校学生组织所开展的课外文化活动方面探讨“学生组织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1、学生组织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新载体。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行以及学校管理的集中化,系级管理机构被压缩,班级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6]。而学生组织却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学生组织已逐渐取代了班级的部分功能。班级的角色逐渐淡出了校园文化的舞台,而学生组织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活跃分子,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形成校园文化的新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组织为大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才干、铸造品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新载体。因此,在日常开展学生组织工作时,应注意重视学生组织,强化服务意识。对学生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应给与充分的肯定。在管理上“重在引导,减少干预”,主要在政治方向上把握和引导,其他方面具体做到:要放手,但不能放任。要信任,但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引导,而不是简单应付[2]。

2、深入指导学生组织开展特色、品牌活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8]。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展现和提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书育人过程中[9]。学生组织通过举办各种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从而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须指出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绝不能搞“肤浅流俗,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不能简单地把校园文化活动理解为几场热热闹闹的歌唱比赛或者几个简单的团日活动。因此,学生组织在举办各项课外活动时应深入了解情况并给与科学指导,使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的热情。此外,加大投入,创办“品牌”活动。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学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主旋律与突出高品味和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0]。

深入指导学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丰富而具有 “特色、质量”的课外活动。办出有内涵而具有“品牌”的活动以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样学生组织才能在构建和谐、高雅校园文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构建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除了需加强学风和校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校园风貌、提炼校园文化精神外,还需精心设计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校园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对学生组织进行科学指导,有效、规范的管理,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化健康的轨道。根据我校的实际对不同的学生组织(如学生会、杂志社、大学生艺术团、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给与不同的引导,要做到科学指导,强化、规范管理。继续办好我校的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学术科技节,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办出高质量和品牌刊物,为大学生创建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从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志强.论学生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现实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6(6):8587.[2]许光举,钟呈生.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创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9):205209.[3]穆林.高校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从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说起[J].思想教育探索,2007(2):5153.[4]文剑辉.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强化高校学生工作[J].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9):3537.[5]黄明海.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J].思想教育探索,2007(2):33.[6]薛志娟.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5):13.[7]魏宪平.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校园和谐关系[J].思想教育探索,2007(2):4748.[8]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2730.[9]路保生.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作用[J].高校文化探索,2009(3):25.[10]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1823.

第二篇:创新管理 促进和谐

创新管理 促进和谐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推动监狱工作改革发展,坚持素质强警、提升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监狱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监狱事业科学发展,我监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监狱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切实增强规范化管理意识。

全面加强监狱规范化管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监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学习规范化管理相关知识,使广大干警熟练掌握从事本职工作必须的基本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把规范化管理意识内化为每一名干警的行为准则。

切实规范监狱执法。规范了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行为,制定了完善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将各个执法岗位、执法环节的执法行为都纳入规范之中,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都有据可依、有所遵循、统一规范。

切实规范教育改造。规范了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大力加强罪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时事政治和法制教育,大力加强文化教育,使罪犯劳教人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心理矫治工作,规范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程序,提高心理矫治水平。规范了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了教育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开展综合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安置帮教建议,巩固教育改造成果。

切实规范狱政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防控、排查、应急处置、领导责任”四项机制,健全完善了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监狱管理体系。规范了对罪犯的直接管理,加强罪犯行为管理,促使罪犯自觉矫治恶习,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规范了生活卫生管理,坚决杜绝监狱内重大疫情的发生。

切实规范设施和经费管理。规范了安全警戒设施设备建设和配备,筑牢物防屏障。完善了监所功能,做到监所功能完备、区隔明显、设施规范。规范了经费管理,健全完善经费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基本支出标准,确保经费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切实健全完善监狱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制度体系,加强了制度立、改、废工作,使制度覆盖到管理工作的所有方面、各个环节。健全完善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各项工作的程序和标准,健全完善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有机协调机制,确保了工作高效运转。

切实规范警察队伍管理。切实加强了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我监人民警察思想政治素质。规范了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凡进必训”、“凡晋必训”、“定期轮训”等制度,努力构建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的长效机制。规范了警力配置,大力精 减机关科室人员,减少管理层级,确保警力配置在改造一线。规范了警务管理,健全完善任职资格条件、岗位职责规范和考核评价标准,严格执法考评和执法责任追究。规范了警务督察,切实加强了对警容风纪、关键要害岗位、重点环节的专项督察,督促民警依法履职。坚持从严治警,严格执行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认真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干警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认真落实“首要标准”。

认真落实***同志提出的“首要标准”要求,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通过规范教育改造工作,促进“首要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一是加强教育改造基础工作建设。以《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为依据,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重点推进教育改造工作设施建设和教育改造工作制度、教育改造工作内容、教育改造工作考核4个方面的规范;二是加强对罪犯个别化改造。根据不同罪犯的心理、行为特点,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推行个别化矫治模式。探索科学攻坚方法,细化转化方案,对顽固犯、危险犯、惯犯累犯等重点罪犯的改造取得了新进展;三是加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心理咨询师队伍不断壮大,科学的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测试、预警、反馈、跟踪和危机干预机制初步建立;四是加强教育手段科学化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改造规律,充分发挥电视、广播、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途径、提高教育质量;五是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的监区文化品牌,营造了良好改造氛围;六是加强主题思想教 育。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抓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2010年,以“感恩亲人促改造”为主线,结合“中华魂”读书活动,取得了突出效果。

三、积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我监按照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改造罪犯的要求积极开展罪犯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践行“首要标准”。规范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日常化轨道,根据司法部和省监狱管理局的相关要求,我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大培训投入,大规模开展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

开展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紧密结合监狱工作、罪犯改造实际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坚持以自主办学为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参与,真正实现了罪犯在改造中都能持证上岗,做到熟练、安全生产,刑满释放时能有一技或多技之长。实施上,采取短期职业技能等级取证培训与长期职业技能学历取证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入监前期、服刑中期和出监前夕三个层面的培训,对在押服刑人员做到应培尽培、应训尽训。

入监培训就是对刚入监的新犯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任务是通过集中短期培训,使新入监的罪犯获得与监狱劳动改造项目相对应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常识,尽快融入改造。同时,对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进行鉴定,颁发相应的、由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方式采取3个月的全脱产培训进行。培训结束时有90%的服刑人员都能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期培训是对处于服刑中期的罪犯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监狱劳动改造项目的需要,结合罪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开展二至三年学制的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使罪犯在服刑期间能够成为国家认可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技工。通过与地方学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办学,以长期(2-3年学制)的职业技能学历培训为主、短期(1-3个月)的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为辅,采取联合办学、工读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结束时职业技能等级证和职业技能学历证获证率可达90%。

出监培训是对即将刑释的罪犯所开展的培训,主要任务是使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认清就业形势,获得就业谋生技能,顺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不再重新犯罪、危害社会。同时,对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进行鉴定,颁发相应的、由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与当地有鉴定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办学,以“半工半读”形式,开展1-3个月的实用技能培训,使90%的参训罪犯都能获得实用技能培训合格证。

四、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我监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为依据,积极与当地的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到监狱内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通过法律援助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解开了罪犯心中由于监管、改造、劳动、生活、学习或法律知识相对薄弱而造成的心理桎梏,使他们端正改造态度,重新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生活中,对于促进监管安全稳定、监狱与社会间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 方面,通过法律援助,也引导了罪犯能正确处理与警察、其他罪犯的关系,使狱内的一些矛盾得到消除,对狱内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同时,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也是加强罪犯法制观念的重要方式。通过专业法律工作者的解释和帮助,罪犯的经济权、健康权、公民权等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使罪犯更加信奉法律权威,意识到增强法律和权利意识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强制性,提高守法意识并自觉遵守法律。当其他罪犯目睹了这些法律援助实践和变化,也会从中受到教育。这一切就能以点带面构建监狱法治大环境,对加强服刑人员的法制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有效开展帮教工作。

尝试教育改造工作的社会化,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来。我们通过在罪犯接见时发放《帮教协议书》,重大节日期间寄送《监狱长致服刑人员家属的一封信》和年末服刑人员写一份家信汇报自己一年来的改造成绩等方式动员服刑人员家属参与到对他们的亲人教育挽救中来。在日常管理中对罪犯进行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社会观念等教育及引导,促进罪犯作一个“社会的人”,加速罪犯的“再社会化”过程。邀请部分罪犯家属来监狱参观,开展亲情帮教,让罪犯家属了解监狱的文明进步,强化罪犯改造的信心和决心,监狱企业利用业余关系,联系社会企业直接到监狱和即将出监的罪犯签订用工合同,把罪犯安置帮教延伸到社会,进而增强正在服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同时联系地方司法局及其他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 6 或社会团体到监狱对罪犯进行教育,在对罪犯以“温情教育”的同时,也给来访者以“警示教育”的作用,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甘肃省天祝监狱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师生和谐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促进师生和谐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学校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本文从师生关系的含义、意义,以及促进师生关系的措施,即以书香融和谐和以民主课堂促进师生关系等两个方面来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师生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书香校园、民主课堂、师生和谐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中所具有的导向性、规范性、约束性等特殊育人功能,对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接受者。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坚持用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这对于活跃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校园文化如果不和谐,师生关系肯定会糟糕。针对此,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和谐。

一、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

2、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心灵启发学生和学生沟通,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爱。形成“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1、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

2、学生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学校不能把学生集中于狭窄的教室课堂,而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可以开设兴趣小组,举行主题班会、征文比赛;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中,活跃身心,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展示才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的质量,加大学习后劲。通过各种书法、绘画、歌咏比赛使得学生得到艺术的陶冶、竞争的协作,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来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因此,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和谐。那么,应该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呢?

一、以“营造书香校园”融和谐

1、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的核心是阅读,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2、营造书香校园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旨在通过阅读策略的研究,阅读方法的指导,建立起阅读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成长和思想的引领,促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塑造完美人格。(2)、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就得有阳光。”阅读让教师亲近母语,亲近孩子,将有效地促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3)、有助于阅读新理念的建立。阅读有课内、课外之分吗?要阅读必先识字?等等问题都将随着课题的研究得到有效地解决,我们期望着课题研究能带来一些新的阅读理念。

(4)、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旨在通过营造阅读环境、建立各级阅读组织、有效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等手段,促使校园文化的形成,让书香弥漫整个校园,让校园成为阅读的乐园。

3、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一)、开展读书活动,师生共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安慰,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读书可以塑造人生。营造书香校园,在书香中,使师生自觉不自觉地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1)、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学生一起看书。(2)、每天二十分。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的二十分种,是学生的自由读书时间,教师在室内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书海中徜徉。(3)、每周一次。课表上每周都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充分发挥这节的功效,让学生从中真正收益。(4)、每天开放图书馆。教师值班,学生值日,方便学生阅读和借书。(5)、家庭阅读三十分。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把时间腾出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每天三十分,内容不限。我们要开设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把学生容纳于丰富的阅读活动之中。

(二)、营造读书环境。(1)、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每个班布置开放的书橱,在学生中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班级借书制度。(2)、加大投入建设图书室的软硬件装备,创建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阅读建设的“主阵地”。(3)、开辟电子阅览室,建立电子阅览室,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阅读内容。并利用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流阅读的体会。利用校园区域网,开设读书论坛。(4)、开展学生向图书馆推荐好书的活动。(5)、鼓励同学之间有好书要互相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好书叫一个朋友。不仅交换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不过要提醒学生,借阅别人的书,一定要好好爱护。通过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把学生阅读的激情唤醒。

(三)、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1)、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园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读书长廊中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用中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熏陶和感染师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充满书香的和谐校园。(2)、加强文化长廊的建设,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精心设计“校园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3)、为学生开辟能展示自我的绘画壁、书法墙(4)、在教学楼前设立校友寄语碑廊和橱窗,这些能给学生带来艺术的熏陶与文化品位的提升。(5)、另外建立草坪、绿树、竹,为学生建立一个无声的阅读休闲广场;学校配置音乐铃声,让学生形成愉快的读书心境。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都承载着人人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愿望,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尝试开展师生共读活动。(1)、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读书的目的,让学生读自己能读懂的书,并且把读书的心得表现出来。(2)、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经典名著,并在声情并茂的朗读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评析,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与故事,使阅读打上精神对话的色彩。(3)、每周师生进行读书摘抄。教师对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和要求等进行指导,并及时交流反馈。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亲子阅读”,开展“感悟对对碰”活动。(4)、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作起,每天做到下午30分钟的精品阅读时间和同学一起读。通过师生共读活动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二、以营造民主课堂促进师生和谐

1、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困惑和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教师忘了上课是师生的共同劳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来引领学生,实现教学相长和滚动发展。教师通过平等对话、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活动时间里,能够敞开心扉自由地进行思维活动。教师要让教学过程变为师生积极主动交往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并培养起兴趣、爱好、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探讨,探讨就是民主,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是心灵沟通的“灵丹妙药”,民主则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3、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以此完善和优化和谐课堂,并以同学之间的和谐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方方面面,它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份重要力量,一个学校如果缺乏深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内涵,很难真正迈向卓越。认真总结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校园文化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让每一个置身校园或从校园走出去的成员都能终生受益,并终身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总之,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另外学校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课题研究方案(金坛市朝阳小学)

2、构建和谐校园—云门风景(专题沙龙)

3、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李长春)

4、民主是课堂的基本因素(张敏)

5、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学校管理

(二)

第四篇: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和谐

创新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和谐

高亭镇南峰社区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们南峰社区始终围绕“村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以社区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抓手,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在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社区和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我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开展社区服务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不当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南峰社区成立于2006年6月,下辖南峰、黄官泥岙、板井潭3个村,现有总人口4957人,总户数2235户。社区主要产业以渔为主,农盐养殖多业并举,历史悠久。特别是南峰村,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舟山渔业的一面旗帜,并在1958年获得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颁发的“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原有的管理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渔农村发展形势,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加的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面对社区群众新的需求,我们在县民政局和高亭镇党委政府具体指导下,对社区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二、主要做法

5(一)加大投入,着力建设温馨服务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于2008年12月,南峰村放弃高额租金,把一楼七间门面房用作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面积240平方米,投入80余万元。服务中心内设“一厅三室一站”。一厅为“便民服务大厅”。大厅设四个窗口,即民生服务、党员服务、渔农业服务、新居民服务;三室为:“两代表一委员咨询室”、“网格团队工作室”、“社区警务室”;一站为“渔需品便民服务站”。服务中心功能布局上让群众一进来就感到温馨。宽敞明亮清洁的办事大厅,两侧是办公桌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半身高一排隔柜,正好方便群众坐着办事。大厅正方配有座椅、饮水机、阅报栏等休憩设施。墙上整齐排列办事流程、服务指南、工作制度,电子屏幕滚动就业信息、公示公告、通知等内容让人一目了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是由我们社区干部、村干部和社区大学生兼任。

(二)尽心尽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

社区是渔农村基层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服务村民的主要平台。为此,我们根据社区实际,按照“群众办事不出社区,纠纷调解不出社区,信息提供不出社区,致富服务不出社区”,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主要开设了以下六项服务内容:

1、民生服务—即社会救助服务、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就业信息服务、计生服务、户籍管理服务、代办服务等。

2、党员服务—即关心青年党员成长、关爱中老年党员生产生活等服务。

3、渔农业服务—即渔农民技术技能培训、职务船员安全知识培训、保险理赔、审换

证、船只转港过户等服务。

4、新居民服务—即新居民登记入册、备案有效证件、上岗培训及安全知识教育等服务。

5、咨询指南服务—即“两代表一委员” 宣传会议精神,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咨询相关政策等服务。

6、渔需品便民服务—即提供渔民生产所需网具用品,组织妇女抢抓时间为渔船补网、装网等全程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群众要求办的事情,做到“当日事情当日办,当日办不了的事情尽快办,服务中心办不了的事情想方设法找上级争取办”,努力让社区群众通过我们社区服务中心这根针找到社区上面千条线,使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就能把事办完成,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如村里一位 87岁陈玲花老太太丢失了信用社存折而不能到信用社领取养老金等生活费,她非常着急,自己年纪大外出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网格队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便民中心反映,便民中心马上派工作人员钟静球上门到老太太家,她边安慰老人边拿了老人身份证,然后到社区备好证明去高亭信用联社重新办理了存折,办妥后将身份证和存折一同送到了老太太家里,前后不到2个小时,老太太十分感谢。两年多来我们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850余件,为群众提供全程服务680余人次。

(三)整合资源,完善功能解决群众日常所需

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团队工作室”的作用,为使网格团队工作室触角延伸到户,我们将社区划分为16个网格,每个网格团队成员都有镇干部、社区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退休教师、医生及社区民警。网格团队成员定期挨家挨户走访群众,搜集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两年来共搜集到群众需求和意见120余条。我们分类别门进行了处理,对特别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社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一是解决了群众渔港问题。南峰村拥有船只76艘,有下海渔民920人,历年来没有码头,渔民上下、物资补给都是靠小船驳运,很不安全,曾有渔民兄弟伤亡。建造南峰群众渔港成了世世代代南峰渔民迫切愿望。社区千方百计争取省级立项。去年已投入资金1380万元,新建了栈桥长164米、宽8米,码头长88米、宽12米,渔用道290米、宽12米的群众渔港,今年即将可投入使用。二是改善了群众购菜等日常购物环境。南峰原菜场是脏乱差的露天菜场,地处交叉路口,场地狭小,品种单一,又没有像样超市,根据群众生活的需求,社区投入70余万元资金购入原南峰供销社房子和场地并进行翻建,改造成了菜场和日用品超市,既改善了环境又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三是解决了群众日常看病难问题。原南峰医院合并到高亭镇医院后,房子陈旧,医护人员少,常用药品不多,我们社区积极同镇政府、高亭镇医院联系沟通,对南峰医院300多平方米房子进行装修,增派了2名责任医生,增加了医疗设备、常用药种类,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为社区群众免费体检,并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四是投入120万元将闲置原南峰小学教育楼、食堂、排练厅等整合成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场所内有多功能教育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应急避灾室等,并根据群众强身健体需求在场外设置了门球、篮球、舞池场,安装了健身路径,成立了腰鼓队、健身队、文艺小分队。

每逢节假日活动中心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社区群众心灵得到了沟通,人际关系更加亲和。五是对部分居住在偏僻地方的群众,社区分别在黄官泥岙、板井潭投入60万元资金新建公园、凉亭等活动休闲场所。使社区边缘群众也得到了同样的享受。

新社区管理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服务群众机会,也使每个社区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学习、研究各种政策和法律知识,要掌握工作技巧、提高服务能力、成为社区工作多面手。服务中心运行两年多来,我们得到了群众普遍肯定和赞扬,群众对我们干部的认可度更高了。在刚刚结束的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们三个村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三、今后打算

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是社区改变管理方法的体现,通过建设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三大转变,即:理念的转变——管理变服务;作风的转变——有事请找我,我为您服务;干群关系的转变——群众开心、干部舒心、政府放心。针对我社区服务中心当前运作情况,下一步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完善配套设施。为更好地给群众提供服务,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一些设施,如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居民活动中心、养老中心等,使服务范围更加广,受益群众更加多。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我们要求服务大厅内的工作人员在日常接待中,牢记服务宗旨,坚持做到多一句礼貌用语,以真诚的服务态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同时将进一步要求大

厅工作人员不仅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要有善于察言观色,讲究问询技巧,换位思考来关心、体贴办事群众。

(三)拓展服务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分批分次将“社会服务、中介服务、法律服务、文教卫生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内容逐步纳入社区便民中心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咨询室、网格团队工作室的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服务群众。

各位领导,我们南峰社区在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创办社区服务中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对我们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兄弟社区相比也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完善服务内容,本着“服务无止境,满意无止境”的目标,努力使我们社区成为“群众生活的好管家,创业就业的好帮手,幸福美丽的加油站”。

第五篇: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历次会议都将其列为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创新社会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和紧迫,其主要原因于,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社会管理模式仍然或多或少地处于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已经引入了社区等现代管理模式,但随着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管理,接受单一式服务转向就业、就学、就医等全方位的需求,旧有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小康生活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因应时势,切合民意,推陈出新,创新管理模式,势必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轻则引起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重则引发社会动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应当从服务好,维护好,管理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提升基层服务意识。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和社会各层次的关系,调动各层次结构中各要素的积极能动作用,而其中党员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台戏”,我们应当着力于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着力于维护好,服务好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的民情联络优势,切实做好就业、医疗、就学等民生服务工作,打好服务人民这场长期的攻坚战。

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于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政府机构、社区到社会团体,普通民众,都应该融入到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机制中,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区要发扬纽带联系,建立起涉及民生保障,社会调解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例如完善大调解机制,实行社警民联防机制,既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又能更好的切合民意需求,化解基层矛盾,防控结合,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在于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居民个人、各企事业单位有序参与管理。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一些土办法、土点子,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应当大胆采用;对于民众的正当要求,要认真加以对待,并经过民主程序分析研判,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牢牢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平安建设、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就业就学等领域加强协作,夯实管理基础。

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当积极参与并切实行动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助力。

下载试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工作的创新与管理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把握校园文化特征 践行科学发展观 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论文 把握校园文化特征 践行科学发展观 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去博里、施河学习有感(马甸中学张宝龙)在总校的带领下,马甸镇全体教育干部去博里、施河等学校参观学习,看到人家校园文化建设深有感触。校......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和谐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天下事“和为贵、谐为美”,和谐是发展之基,是利事之本,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和”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人们对成功最好的注解。自古以来,人......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1

    (一)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管理是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创新社会管理,关系我国经......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大城县南赵扶镇冯庄中心小学 杜红梅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抓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学校教育作为专门培养学生......

    创新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凌云县实验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石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_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年来,我们始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