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育论文》。

第一篇:有效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方式策略方法课堂实效

论文摘要:教师应该客观科学地把握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学生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本文结合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从“促”与“导”、“管”与“引”、“探”与“实”的有效结合方面阐述了有效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切实提高科学教学课堂实效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把握。教师要深入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角色”,应该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

一、注意“促”与“导”的有效结合1.深入钻研教材学情,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要促进学生发展,即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例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我重点考虑这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如何定位?课堂上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2)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哪里?要设计哪些活动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

(3)学生的原有认识怎样?由于日常经验和前科学概念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中很难理解的一个规律,高中生对它都不一定理解,何况初中生?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

4)怎样较好地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自己不同的看法?

(5)课堂上哪些活动需要学生独立参与?哪些活动需要小组合作?怎样开展学习评价?

(6)怎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增加学困生的参与机会……

2.有效指导学生思维,分析现象把握本质。

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现象,准确把握科学本质。譬如掌握概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而新的概念的建立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经过思维后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设疑、质疑、课堂讨论等多种方法逐步启发学生去积极思考、逐渐摒弃科学现象中的无关因素,找到形成概念的关键因素,抽象概括出本质的属性,形成新的概念,实现由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键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对特征信息进行抽象,有助于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述和有序地记忆这些特征,这就成为学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关键。例如,在学习“浮力”的概念时,我通过实验已经帮助学生构建了概念的雏形: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但浮力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通过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得出物体所受到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其它因素无关的结论。这时,我运用学生以前所学的压力、压强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分析图,导出F浮=液gV排的浮力公式来。

3.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促进探究活动深入。

课程教学中要实现有效的教学,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在课堂上放得下教师权威、长者的架子,积极地旁观,积极地倾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定和学习兴趣的维持,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课堂一旦这样动起来了,教师就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创造好了必要的条件。记得我在上八年级“电流的测量”时,我按教案先介绍了电流的概念,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流的方向,再介绍了电流的符号表示,电流的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表示,等等。接着我按课本内容用一个开关,一个电灯,两节干电池串联成一个最简单的电路来介绍电流表的使用,为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流表,所以我希望他们在听我讲完电流表使用注意点以后,能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这类问题提出问题,以便于我进一步讲解有关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指着这个串联电路说:“老师,这个电流表连在电灯的前面和后面,它的读数会一样吗?如果装两只灯,电流表在两只灯前面、后面、中间读数会一样吗?”另一个同学也提问:“如果两只灯不是串联,而是并联,电流表的读数会一样吗?”我看到不少同学好像对这两个问题更有兴趣,通过他们的提问我知道大多数同学也已经预习过后面的知识,他们想马上知道答案。而课前我并没有计划做后面的实验,认为做实验会影响到上课的进度。但为了使他们保持探究的欲望,我马上改变原来的设计,当场做了串、并联电路电流特征的实验。从课后作业的情况来看,及时改变教学进程,以学定教,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二、注意“管”与“引”的有效结合1.改变教师灌输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系统之后,我要求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一言堂”的语言陈述,让学生记忆。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让学生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分组讨论生态平衡,讨论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向老师直接提问,或是小组总结讨论结果的时候集中提问。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学生看书、查资料,进行热烈的讨论。最后几个小组的派代表发言,不同意的小组可以直接辩论。十分钟过后,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对“生态平衡”的概念的理解:“生态系统只有发展到成熟阶段才能达到平衡,理解为阶段性;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理解为相对性;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理解为平衡性;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种类和能量上能较长时间的保持相对稳定,理解为稳定性。”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摆脱了对繁杂的外显规则的机械记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激活了学生的内隐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教师适度调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目前学生的班级授课制仍存在,同班学生虽然以年龄界限来划分,但同一年龄档的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家庭、社会周边环境的不同,学生本身储备的知识素养与经验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管”和“引”就要有效把握。教师必须适度调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别是调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调控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我在讲授“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预习,以小组为单元,以“声音发生和传播的奥秘”为主题,利用身边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并做好应对同学们发问的知识准备。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方式的学习兴趣要远远大于老师的授课方式。为了确保课堂的有序和有效进行,我对每个小组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对讲解员、发问员、实验员等同学强调了有关安全,以及时间方面的注意事项,因此,一堂课在老师的有效引导和管理下,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每个小组都介绍了本组学习的成果和收获、通过实验演示了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连平时羞于表达的同学也积极参与了进来,有的充当实验助手、有的乐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整节课的容量要大于常规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高度重视过程教学,鼓励学生体验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体验探究,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思维;也可纠正错误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的使用时,我就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如何比较雪碧和稀硫酸的酸性强弱?

(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比较它们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深浅程度来确定酸性的强弱。)

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比较并表示不同深浅的颜色?

(教师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生生互动之后,生成了“将颜色按深浅不同的顺序排列起来并标上数字,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颜色及深浅”的创意。)

师:这正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下来的标准比色卡。pH试纸的功能类似于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可以通过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最接近的那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值就是该溶液的pH数值——表示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本课教学中,无论是用紫色石蕊试液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还是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都需要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以此作为评判的依据。当我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食醋中时,学生观察颜色,回答说:“紫色变成了橙色。”“橙色”的回答与课本“红色”有出入,但却是学生对色彩真实的感受。对此,如果采用“橙色—橙红色—红色”将实验现象篡改为“红色”的处理虽然简单,但既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更有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可取;如果吸取教训在课前将溶液浓度调合适,使实验现象定格为纯正的“红色”,确实可以避免课堂中不必要的色彩之争,但仍然无法解释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不同酸性溶液时必定遇到的颜色的差异,不可行。因此,我在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同一色系中色彩的渐变”这一美术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体验“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强弱不同的溶液时,会变成红色系中深浅不同,色泽不一的各种颜色”,这样既尊重了学生观察到的真实现象,更合理地体现了指示剂变色的实质。由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对石蕊变色“颜色有深浅”的鲜明视觉体验,学生非常自然地想到“通过观察指示剂不同深浅的颜色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教师的设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比较并表示不同深浅的颜色?”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并极富挑战性,引发了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顺利地完成以“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不同深浅的颜色”,作为从“定性测定溶液酸碱性”到“定量测定溶液酸碱度”的迁移。

三、注意“探”与“实”的有效结合教师要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将课堂变活。同时,在教学探索过程中注意与教学实际的相互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学习方式灵活,使其学习效率高效。例如在教授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时,我利用计算机动画来模拟,更加形象而直观。这样学生学起来也感到特别轻松,而且记忆深刻。再如在探究“升华和凝华”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的:

探究实验:调制鸡尾酒

师:同学们,咱们在酒店吃饭时,见过鸡尾酒吗?

生:见过。

师:你们知道酒杯里如梦如幻的情景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生:里面放的是干冰。

师:我们现在自己动手调制一杯好酒。

制作过程:在一杯饮料里投入一块干冰,杯中立刻浓雾弥漫。

师:同学们能否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一下眼前杯中的情景?

教师对同学们的语言描述进行精要点评,并帮助同学们对课堂的知识有效地进行深化理解,然后再进行思维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生:舞台上的仙境也是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汽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生:樟脑丸升华的气体来驱虫……

本节课通过一个小小的探究实验将同学们的兴趣瞬间激发出来,大家在“做中学”,在“看中思”,新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难点问题的解答变得有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三维目标悄无声息地得到了渗透。

当然,就目前课堂实践来说,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没有变,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已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及社会对教育的所谓成绩认同评价等因素没有变。教师在课堂上践行“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时会有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困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此,教师对角色的把握必须有一定的度,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教养习惯与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的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衔接,又要考虑教师本身专业知识结构、思考方式、思维方式与教材编者意图感悟的一致性衔接。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总结、反思、提升,实现从教学理念到课堂行为的有效渗透,以创新的精神,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3]刘艳平.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J].新课程,2010,(6).[4]司连荣.改变课堂方式提高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10,(10).[5]张德富.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变[J].时代教育,2010,(12).

第二篇:开展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

开展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会考和高考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应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能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并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字】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 有效反思

【正文】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教师来说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则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要始终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本人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探索,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益,谈谈对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明确课程宗旨 认清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基础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交互特点;学习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相互协作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

二、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备课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1

计划性、系统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是:备课应该分析学情、了解现有的教学条件、把握好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学情分析,一方面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地思考。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有十分清晰地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机房中进行,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情况、网络是否畅通、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否达到实时监控,这些因素在备课时要给予充分考虑。

内容的有效:梯度、适度。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差别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努力从方方面面搜集吸纳备课信息。在看到学生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的存在、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努力的新方向。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认知内容有梯度地灵活设计,教学环节要循序渐进,预设问题要有多个应对方案,案例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真实”学习任务、技能水平等,把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并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时间的安排要适度,要让学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时间思考、操作和探索。要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平台,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

教法的有效:灵活、和谐。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教法。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教学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突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便以简

驾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等。跳出书本的局限,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有效的备课完成后,再把整个上课思路从头到尾理一遍,尽量达到完美,然后再设计一个简案,把上课步骤、时间分配、知识要点等简要说明一下,教案编写应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有操作性,做到点面结合,纵横相连。上课时把简案放在讲台前,按简案进程走下来,以便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三、课堂的有效组织

课堂教学是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进程。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何克抗教授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有时还过于形式,得不到充分的落实,这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课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维持秩序,促进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达到组织教学活动、讲授教学内容、保持课堂纪律、监控教学过程等活动的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行为是在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操控的基础上才施加给学生的。例如当一个学生在上课时说闲话,教师首先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行为,而学生的行为与自己的期望并不相符,于是教师会采取策略对学生进行干预。特别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方式与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态度和反应。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计划、监控和协调。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心理世界,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有效的自我管理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有人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是不需要培养的,其实学生仅仅有兴趣未必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较为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上来。我们

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学生在课程学习搭建一个有情境、有任务、有挑战的学习的平台,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比如,本人在教学“算法及其表示方法的时候”,什么是算法?我先不忙着回答,而是给学生演示下面这则小故事:“从前有1个农夫带着狼狗、山羊和萝卜去赶集。当他来到渡口时发现过河的小船除了能装下自己之外,只能再带2样东西过河。这使他有点犯愁了,因为如果农夫不在场的情况下,狼狗会咬山羊,山羊会吃萝卜。假如你是农夫,请你来解决安全过河问题。”同时把FLASH动画发给学生操作,学生一看是游戏动画,兴趣马上就来了。通过动画操作,就排除了“农夫过河”错误方法的发生,然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正确的操作步骤写下来,结论是:有两种可行的方法。通过这则小故事,我再引出算法的定义: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接着我又抛出问题:算法的特点是什么?算法有几点表示方法?同学们兴趣未减,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等着我把内容讲下去。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从游戏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

3、任务驱动,有效指导。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品”,如flash动画,一张统计表,一幅图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过程中涉及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例如:我在上flash动画的第一课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避免了以往讲新软件时先介绍过多的理论而引起学生的厌烦,准备了一个PPT课件和一个学习任务单。利用PPT演示了动画的基本原理,然后就打开flash软件,介绍了工作界面,在PPT中引出例子:制作一个从第1帧移动到第50帧的圆。操作任务为:

1).选中第1帧,在舞台的合适位置画出一个圆(作为起点位置);2).在第50帧处右键插入关键帧(或按F6),同时在舞台上把圆移动到合适位置(作为终点位置);3).选中第1帧,在属性面板的补间处选“形状”即告完成。

我演示一遍后,学生根据任务进行操作,而且都很快制作出来了,由于是第

一次学会做动画,学生异常兴氛,有的学生叫了起来:“老师,爱死你了!”我问大家:“会了没有?”同学们都说:“会了!”我再问:“圆的移动大家会做了,那么想不想做圆的变形呢?”“想!”我抛出了第二个操作任务:

1).选中第1帧,在舞台的合适位置画出一个圆(作为起点位置);2).在第50帧处右键插入空白关键帧;同时在舞台上合适位置画一个其他的图形对象(作为终点位置);3).选中第1帧,在属性面板的补间处选“形状”即告完成。

这次我并不演示,而直接让学生自己操作,大家也很快完成了任务。我问大家:“这两个操作共同点在哪里?区别在哪里?”学生甲回答:“共同点是:①画出起点;②设置终点;③补间形状。”我说:“非常好!那么区别在哪里呢?”同学乙回答:“区别是:在关键帧的内容设置不同。前者是插入关键帧,把圆移到合适位置,后者是插入空白关键帧,在合适位置画一个矩形。”“太好了,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下面我们做一个太阳东升西落的动画。”我发下了任务单、已经做好的效果动画和半成品的flash文档,同学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独立思考完成、有相互协作完成、也有老师指导完成,问题较多的地方我再统一进行答疑,整堂课效果非常好。

这样的课不胜枚举,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仅用10多分钟讲授和演示,剩下的时间统统给学生上机练习,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有通过小组协作方式解决,也有通过教师指导解决。教师对同学们遇到问题较多的地方对全体学生进行答疑,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高中信息课中大部分操作题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如 “EXCEL”、“网页制作”、“FLASH”、“PhotoShop”等等,这是本人用得最多、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4、分层教学,注重评价。同一个班级里存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为了避免教学进度难于把握、控制,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达到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目标,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的小组,对于能力强的小组要求相对高些,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在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上机实践练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要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新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设计分层的课堂教学时,应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都有进步,都能发展,都有收获。如我在上“网页制作复习课”时,把表格属性、超链接、水平线等内容设置成基础题;把图片大小、滚动字幕设置成提高题;把观察图片文件夹中不适合使用的图片文件、纠正主页中图片不能正常显示等内容设置成探究题。

其中“基础题”和“提高题”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探究题”主要是针对成绩好、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正确地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任务完成其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更大的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步掌握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能力。

四、课后的有效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后的回顾和总结,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反思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要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两个方面来反思,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寻求改进的对策,为自己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勤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实践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感受到反思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自觉地把教育反思视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更好地有效教学。

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样,我们只要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能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参考资料】

[1]陶增乐:《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2]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李德显:《课堂秩序论》(广西师范法学出版)[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章海兵

单位地址:仙居县城关镇仙中路27号

邮编:317300 电话: *** 邮件:xjzhb@163.com 7

第三篇:开展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

开展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实效

南召现代中学 董麒麟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会考和高考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应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能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并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

有效反思

【正文】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教师来说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则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要始终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本人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探索,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益,谈谈对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明确课程宗旨 认清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基础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交互特点;学习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相互协作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

二、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备课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1、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是:备课应该分析学情、了解现有的教学条件、把握好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学情分析,一方面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地思考。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计划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有十分清晰地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机房中进行,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情况、网络是否畅通、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否达到实时监控,这些因素在备课时要给予充分考虑。

2、内容的有效:梯度、适度。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差别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努力从方方面面搜集吸纳备课信息。在看到学生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的存在、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努力的新方向。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认知内容有梯度地灵活设计,教学环节要循序渐进,预设问题要有多个应对方案,案例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真实”学习任务、技能水平等,把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并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时间的安排要适度,要让学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时间思考、操作和探索。要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平台,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

3、教法的有效:灵活、和谐。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 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教法。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教学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突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便以简驾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等。跳出书本的局限,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有效的备课完成后,再把整个上课思路从头到尾理一遍,尽量达到完美,然后再设计一个简案,把上课步骤、时间分配、知识要点等简要说明一下,教案编写应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有操作性,做到点面结合,纵横相连。上课时把简案放在讲台前,按简案进程走下来,以便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三、课堂的有效组织

课堂教学是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进程。当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何克抗教授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论有时还过于形式,得不到充分的落实,这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信息技术课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维持秩序,促进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达到组织教学活动、讲授教学内容、保持课堂纪律、监控教学过程等活动的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行为是在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操控的基础上才施加给学生的。例如当一个学生在上课时说闲话,教师首先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行为,而学生的行为与自己的期望并不相符,于是教师会采取策略对学生进行干预。特别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方式与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态度和反应。因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计划、监控和协调。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心理 世界,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有效的自我管理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有人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都有浓厚的兴趣,是不需要培养的,其实学生仅仅有兴趣未必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较为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上来。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学生在课程学习搭建一个有情境、有任务、有挑战的学习的平台,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比如,本人在教学“算法及其表示方法的时候”,什么是算法?我先不忙着回答,而是给学生演示下面这则小故事:“从前有1个农夫带着狼狗、山羊和萝卜去赶集。当他来到渡口时发现过河的小船除了能装下自己之外,只能再带2样东西过河。这使他有点犯愁了,因为如果农夫不在场的情况下,狼狗会咬山羊,山羊会吃萝卜。假如你是农夫,请你来解决安全过河问题。”同时把FLASH动画发给学生操作,学生一看是游戏动画,兴趣马上就来了。通过动画操作,就排除了“农夫过河”错误方法的发生,然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正确的操作步骤写下来,结论是:有两种可行的方法。通过这则小故事,我再引出算法的定义: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接着我又抛出问题:算法的特点是什么?算法有几点表示方法?同学们兴趣未减,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等着我把内容讲下去。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从游戏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

3、任务驱动,有效指导。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品”,如flash动画,一张统计表,一幅图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过程中涉及了需要学生 掌握的知识点。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仅用10多分钟讲授和演示,剩下的时间统统给学生上机练习,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有通过小组协作方式解决,也有通过教师指导解决。教师对同学们遇到问题较多的地方对全体学生进行答疑,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大部分操作题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如 “EXCEL”、“网页制作”、“FLASH”、“PhotoShop”等等,这是本人用得最多、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4、分层教学,注重评价。同一个班级里存在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为了避免教学进度难于把握、控制,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达到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目标,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的小组,对于能力强的小组要求相对高些,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在巩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上机实践练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要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新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设计分层的课堂教学时,应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都有进步,都能发展,都有收获。如我在上“网页制作复习课”时,把表格属性、超链接、水平线等内容设置成基础题;把图片大小、滚动字幕设置成提高题;把观察图片文件夹中不适合使用的图片文件、纠正主页中不能正常显示的图片等内容设置成探究题。

其中“基础题”和“提高题”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探究题”主要是针对成绩好、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正确地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任务完成其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更大的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步掌握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能力。

四、课后的有效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后的回顾和总结,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反思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要围绕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两个方面来反思,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寻求改进的对策,为自己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勤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实践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感受到反思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自觉地把教育反思视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更好地有效教学。

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样,我们只要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能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参考资料】

[1]陶增乐:《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

[2]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德显:《课堂秩序论》(广西师范法学出版)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召县黄洋路南端 联系电话:*** 邮编:474650 工作单位:南召现代中学

第四篇:《悉心关注学生成长,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悉心关注学生成长,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2017

年乡村教师访名校心得体会

秭归县沙镇溪镇西陵小学

姜仕民

当我接到通知我要到北京参加乡村教师访名校的国培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充满了期待。终于,2017年10月29日,我来到了祖国的心脏——北京,一踏上这片土地就得到了语文出版社各位老师的细心接待,感受到了北京的热情。这次参加国培的是来自湖北、湖南、陕西这三省,共2百多人。这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家的指导、引领,也有名师的教学展示,还有学员的说课,专家的点评,互动讨论。通过十天的学习观摩,我受益匪浅。既有思想观念上的洗礼,也有教学技艺的提升。

一、立下誓言,无私奉献

29日下午,我们一行200多人站在长城庄严宣誓:树立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辉理想,坚守提高全民素养的光荣职责,悉心关注学生成长,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无私奉献,攻坚克难,为祖国未来发展献出我们的真心与热血。大家的誓言响彻云霄,心中豪情万丈。

二、专家讲解,更新理念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执行总裁张晓明的《教师走向专业成熟的行动密码》、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孟先凯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理念与方法》,我明白了教师得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把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开拓他们的思维,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当我们来到北京崇文小学听到东城区小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王文丽的《追求言真意与情感共生的语文教学》时,我就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让我明白如何在教学中识字写字、理解内容、拓展阅读。

当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秘书长、朗诵艺术家文化部朗诵考级委员会考官詹泽一站到讲台前,我就感受到了他的稳重儒雅,在听到他那浑厚充满磁性的声音时,我完全陶醉了。詹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课堂朗诵策略指导》,不仅在理论上指导,而且示范给我们看,教我们怎样和学生说话、教学生学会朗读。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谢志东的《教师依法执教与学生安全的保护》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很多,教师如何依法执教,当学生出现伤害时记住:及时救治,跟监护人沟通。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快讲事实,慎讲原因,慎下结论。这其实都是在教我们如何保护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当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赛琴站在台上告诉我们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我不禁肃然起敬,因为张老师看起来那么年轻,那么有精神。张老师的《初探小学作文课课程》,我听得如痴如醉,因为张老师不断有理论上的讲解,而且通过一个个课例教我们如何教作文。如在教学《课间活动》时,张老师请两个学生到台上抢糖果,在抢糖果的过程中,张老师一步步教我们怎样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猜测他们的心理活动,教我们怎样写。那时我就像一个孩子参加了游戏一样,游戏做完了,我们也知道改如何引导孩子了。张老师的课指导性太强了,真好。

三、名师授课,开阔视野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也参观了几所名校,观摩了名师的示范课。

在崇文小学我们看了王文丽老师的《祖父的园子》,在楼梓庄小学我们看了胡豫洁的《介绍自己》、彭爱青的《秘密花园导读》、在中关村二小我们看了斑雯老师的习作《礼物》赏析课、韩进鹤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有阅读课、有习作课、有单元整合课、有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这几节课的观摩,我明白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随文识字、如何具体地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向学生推荐书籍。在习作课中,教师不要光重视作文前的指导,其实,在孩子作文后教师针对孩子的作文情况进行修改、指导才更重要。同时,我看到这些教师上课非常认真,学生的合作意识非常强,而且小组合作交流时,小组长的作用发挥的很好,能够指导其他学生,完成任务,而且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能倾听,会合作,懂交流。

这里的老师在课堂上善于使用表扬,激励性语言。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表扬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准确的使用激励性语言,做出客观的评价;如有的老师说:“你观察的真仔细”,有的说:“你的声音真响亮。”有的说:“你朗读的时候注意了哪些字该重读,真好。” 表扬的形式多样化,不单一,而且非常具体,让学生明白好在哪里,才能继续努力。

四、说课议课,促进成长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各小组提前进行了说课,并在各小组推选了一名说课的代表。在学习期间利用三个半天的时间进行了说课。

首先是阅读组的说课,说课的内容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组的老师从设计理念、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从他们的说课中可以看出准备的非常充分,说课后专家对他们的可进行了点评,评价了优点和建议。

然后是识字组的说课,内容是《大小多少》《秋天》,说课结束后专家进行了点评。从专家的点评中我明白了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最后是习作组的说课,内容是《介绍自己》《礼物》《秋天的树叶》,说课后专家张塞琴老师进行了点评,让我们明白了小学生写作的三条途径、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体系,在点评后,张老师还亲自示范如何教低年级的写话、中年级的写段、高年级的写篇章。让我们收到了一次习作的洗礼。

这是我这些天学习的收获。总之,此次国培学习让我感慨万千,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的心情,唯有在心中再次立下誓言:悉心关注学生成长,切实提高课堂实效,为祖国未来发展献出我们的真心与热血。

第五篇:灵活驾驭课堂,提高教学实效论文

初高中地理出现严重脱节现象,这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很难适应高中的地理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失去兴趣,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驾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位地理教师的面前。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掌握调控策略,知道如何驾驭课堂。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准确定位。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成为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和灵魂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地理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应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引导、诱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应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顺应时代潮流。

二、营造民主气氛,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独立求异,注重自我评价。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不管说得好坏对否,多作肯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的勇气和精神,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发现,而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理解去限制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权威专家、参考书上的答案去排除学生的奇思妙想,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各抒己见、各陈其由。总之,一个成功的课堂应该是民主的课堂,是能给学生自由表达空间的课堂,也是新观点、新见解在碰撞中产生和生长的课堂。

三、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灵活驾驭课堂。

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动态表现,通过对学生的肯定,促使学生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对于偶发事件,教师应采取“宽容、停顿、幽默、暗示”等策略。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个别学生开小差,或迟到、说话等行为。

这时,教师如果小题大做,反而会分散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正确的做法是:用目光暗示他,提醒他。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不至于破坏课堂气氛。

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制定严格的课堂规矩。

没有规矩的课堂是无法组织有效教学的,比如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就必须安静下来,没听老师说“开始”两字,就不许小组活动;看到老师什么手势或听到什么提示就得坐好听讲等等。比如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告诉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尊重别人,这是一种美德。无论在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的过程中,都要求学生这样做,并且在探讨问题时不要大叫大喊,以免影响他人的发言;更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情等。只有制定严格的课堂规矩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五、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能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生们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到教师所不知道的一些知识。所以一旦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切不可不懂装懂,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一起研究一下吧。”要勇于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无知,相对于学生来讲,教师只是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而已。为此,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甚至要主动地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在课堂教学中就常常有教师感受到在与学生交流时而产生的灵感和启发。教师要关心学生,主动去指导他们,并要讲民主、平等,师生双方无拘无束,自由坦诚。使课堂成为精神愉悦的、畅快的交流场所。

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堂课是否能吸引住学生,教学的设计非常关键。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符合教学实际,如果活动不是为教学服务,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要从教学实际上去安排活动,体现它的教育价值,所设计的活动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切不可千篇一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学生津津有味地学习东西,就能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学生最厌烦枯燥乏味的课。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追求生动性、趣味性。教师的语言很重要,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气氛。教师的情感高了就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反之学生的情绪也同样影响教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用直观的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尽量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去探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要讲究激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真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效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驾驭课堂的调控能力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完善,久而久之,才能具备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使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下载有效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方式

    一、信息技术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二、信息技术要求教育方式的转变 三、现代信息技术要求师生关系的改善 四、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冲击 总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为我们提......

    聚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聚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受关注。有效教学将课堂中的分分秒秒都赋予生命的活力,智慧的灵性,通过教师科学......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实效

    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课堂实效 内容提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逐渐得到更新,课堂教学也由“注入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摘 要: 本文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对策,在此和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

    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主动参与式语文教学模式实施的背景1、主动参与式语文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求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七年级课堂有效教学

    如何提高七年级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七年级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小学英语基础巩固和提高的特殊阶段。如何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如何提高七年级英语课......

    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

    关注课堂行为 提高有效教学

    关注课堂行为 提高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 [摘 要]在信息技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倡导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