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论文》。

第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模糊评价模型教育能力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新特点,对教师教育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对新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高校人才甄选、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护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教学手段以及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达到信息社会和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要求。新环境、新的能力要求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对教师教育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不仅仅关注教师在课堂中传授学科知识的情况,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即评价教师女口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特点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所创建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而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资源的多渠道性和丰富性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书本知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除了传授和学习课堂教学中系统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学习书本知识以外的专业相关知识。由于网络能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从网络中获得的信息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还是多哲哩予、多层次、多形态的,甚至,教学管理部门还可以统一收集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素材放到校园网上,供师生使用,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资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

(2)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多重性

传统教学的指导思想沿袭“教师中心论”,不太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依据的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生学习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中心,是学习主动参加者,通过对知识的探索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学方式主要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问题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多样的研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活动,教与学的方式灵活多样。

(4)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与培养能力,信息技术环境将赋予教育教学新的含义—培养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即将计算机作为接收、组织与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工具并对新信息技术有一种接近、亲近与尝试的喜好。有资料将阅读、计算、写作、倾听、述说、观看作为基本的沟通能力,甚至认为这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立足的根基。尤其是通过视像屏幕来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可视化思维方式,更是综合能力素质的要求。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项基二本任务。

(5)教学交互的多向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性却极为有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广播式作用,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同班同学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的交流也是极少的,更不用说和外地的学生交流与协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而巨还可以在网上通过扣聊天工具、BBS论坛、博客和e-mail等进行交流或者小组讨论,实现实时交互。教师通过网络检索工具收集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问题探索、交流,实现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的多向交互。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以上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教育能力好坏是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要顺应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有些是可以定量的,而有二些能力又不能直接用量化来衡量,因此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应以多指标综合评价为好。由于教育能力是一个定性范畴的具有很大“模糊性”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考察评判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鉴别标准。多指标中的有些指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用模糊综合评价来评定教师的教育能力实为最佳模式。

在复杂系统中,可以按特点分为几层,先对每一层内进行综合评价,再对评价结果进行高一层次的综合评价,依次类推,直到最高层的评价。下面以二层评价模型为例,来分析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设评价因素集:

赋予评价集每个元素代表的分值,可得到对该教师能力素质分层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师教育能力评价的方法

(1)从学生角度评价教师教育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授和接受的关系,还应该是服务者和接受服务者的关系,新的教学关系也不再只是教师评价学生学得如何,还应该由学生评价教师教得如何。所以学生作为受教者,对教师教育能力评价是最有发言权的。陈玉馄说,开展学生评教能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会更关心学生,学生也会更尊重老师;同时,学生评教的过程也就是对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诊断过程,有助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本人了解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精神指导下,不涉及学生不太了解的教师的科研能力,依据专家的访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量学生的沟通了解,尽量多的涵盖各方预选指标供学生选择,反复修改,形成问卷调查表。

(2)教师自我评价

与他评相比,教师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自我评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师评价方法。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醒自己的职责范围,也可以评价本人目标的达到程度、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和知识的增长程度。

四、总结

在对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特点分析前提下,然后依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建立高校教学教师教育能力评价体系,设计了定性研究教师教育能力指标体系,以及定量研究的教育能力评价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和两种评价方法的确定进一步丰富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高校人才甄选、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科学、公正、合理的对教师教育能力做出综合评价,对教师具有导向、鉴定、改进、激励、管理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第二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标准

附件1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会用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 会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和获取学科教学资源。

3、会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编辑处理文字、数据、图像等教学素材。

4、知道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的教育功能。

5、解适用于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功能;

6、知道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以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使用恰当的技术,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

7、知道交互式平板一体机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功能;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使用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和外部数字教育资源,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

8、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整门课程的学科教学资源,并能运用学科教学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9、了解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技术资源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流程和组织管理方法;2.在同伴互助下,能尝试在移动学习环境中组建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能引用某种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方法等。

10、知道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能选用两种以上教学素材,使用某种技术,设计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能利用上述技术资源,开展多媒体直接导入、知识回顾导入等类别的课堂导入活动。

11、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能利用上述技术资源,开展课堂总结与复习活动。

12、在同伴互助下,能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平台、网络研修协作组中的优秀课例、课件来来改变课堂呈现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等。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熟练操作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

3、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和获取学科教学资源。熟练使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编辑处理文字、数据等教学素材;2.能用美图秀秀、格式工厂等软件对引用的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进行编辑、修改等。

4、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或交互式平板一体机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整体设计两个以上课堂教学环节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片段。熟练使用学科软件(如几何画板、拟真实验等)对引用的教学素材进行编辑、修改等。

5、熟悉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的教育功能。

6、知道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软件类型与功能(如Box、iBook Author等);能尝试使用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等活动。

7、熟悉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掌握整合加工学科数字教育资源方法等;采用演示、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反思和总结适用于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能处理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常见问题。

8、总结归纳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制作符合教与学需要的教学素材等;3.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素材及其相应的技术,创设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能巧妙设疑等,开展课堂导入、讲授、指导、启发等活动,能启发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总结与复习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熟练操作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以及适用于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能适时解决多媒体设备、移动学习设备出现的常见故障。

3、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并能管理获取的学科教学资源。

4、能使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图像素材;能使用Cool Edit、Gold wave等音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音频素材;能使用会声会影、格式工厂等视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视频素材;能使用Flash、Gif等动画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动画素材。

5、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并能选用多种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

6、学科软件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熟练使用学科软件(如几何画板、拟真实验等)。

7、科学管理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的个人空间,并能在空间里深度开展协同备课、课例研讨、经验分享等专业发展活动; 能在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上注册和管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8、熟练应用各类平台中学科教学资源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

9、熟知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软件类型与功能(如Box、iBook Author等);2.熟悉使用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

10、熟悉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掌握优化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方法等;采用演示、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开发适用于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行为。

11、总结归纳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制作符合教与学需要的教学素材等;3.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素材及其相应的技术,创设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能巧妙设疑等,开展课堂导入、讲授、指导、启发等活动,能启发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总结与复习

第三篇:信息技术环境下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方案

新安县正村镇白墙小学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着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新课程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要求,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型教师,这是应该引起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通过校本教研,我校的教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主动探索、主动反思方面还不是很理想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课题研究来大溜提高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意识,使每个老师都成为学习型的几哦爱护司,做反思型教师,做合作型教师,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二)课题选题的意义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边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有效学生系的策略指导,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亮点所在。

(2)文课堂有效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是教学过程中的成长。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的价值,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注意学生的意义的建构,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全体”“全面”“全人”的发展。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从教学理论上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观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试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将不断促进“教学策略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实践价值

本研究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一线教师提供可供操作的有效策略,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从而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种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2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一套系统的形成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内容 1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

2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3初步建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4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元开放学习模式

(三)主要观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拓展新空间。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创新之处

(1)、利用我校班班通优势,创设符合我校校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的课题教学模式。(2)、实现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3)、建设理想的教学环境。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思路

1、调查参与研究的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根据调查结果举办计算机知识讲座,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学习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理论修养。

3、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立足课堂主渠道,以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学习为手段,将学习环境转到多媒体教室。

4、以案例研究为主,积累资料,提炼有价值的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需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即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答、个案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成果。

(1)前期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方位、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语文课堂中教学策略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高效的教学策略。

(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形成研究报告。

(三)技术路线

1、班班通建设到位-----学校提供研究的软硬件,对广大教师进行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2、通过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研讨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举办优秀课件、论文、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3、建立校园课题研究网,及时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在校期间,区域间交流推动,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模式。

4、建立档案,重视过程性资料的收集。

(四)实施步骤

1、课题申报:2016年5月,制订课题方案,完成课题申报。

2、课题开题:2016年6月,完成课题开题报告,送市、区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3、课题实施: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课题探索、中期研究,预计2017年进行中期研究情况评估汇报。

4、课题总结:2017年3月—6月,完成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与结题。

(五)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论文集

2、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着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3、我校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及语文素养得到增强;参研语文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我校的办学品位得到提升,学校特色得到增强。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主要是利用黑板、粉笔、口述等去完成教学工作,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学习效率较低。信息技术参与的课堂教学更加有趣、高效,而对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新的评价方法,使其更符合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特点

1、资源丰富。信息技术能为课堂提供丰富的资源,再结合网络,课堂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利用信息资源创设的教学环境是丰富、有趣、形式多样的,而学生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更加实用、先进。

2、方式多样。多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创设多样的课堂环境,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大脑活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扩充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教学效果远大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媒体的介入,特别是教师适当、适时、适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非常有益。

3、更多交互。传统课堂中,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很难进行全面互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除了课堂讲、课后作业反馈,有时甚至还要单独辅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交互存在即时交互与延时交互两种形式,交互的对象多,交互工具多,有利于促进学生交互的主动性。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再单一,可以选择与任课教师交互,也可以选择与其他人交互,甚至可以请网络专家指导。通过电子邮箱、BBS、即时聊天工具、微课等,学生能够活动更多的知识。

4、个性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所以教学要做的不只是传播知识,更要的是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的评价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教与学方式、更加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更加有趣的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对教学的信息素养也有更高的要求。评价不能只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要突出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媒体的选择、学生活动的指导等。

(一)评价功能

1、反馈功能。反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教师教学的反馈,主要是针对教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等的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二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主要是通过反馈检测学习效果,并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巩固。

2、激励功能。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教学优势与不足,能够指导教学工作方向,扬长避短的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评价,不但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的作用,更有激励向前的作用。

3、导向功能。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出学习的结果,而是指导师生的发展方向。

(二)评价内容

1、资源选择。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资源要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处理,要筛选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资源,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层面的资源。资源的种类和内容要根据课程的变化和发展的动向适时调整资源的状态。

2、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学生按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和要发挥信息技术优越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要紧扣课题,设计的活动要新颖有趣,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适时等。

3、交互交流。交互对教学而言很重要,它可以反应出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的兴趣与效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等,都在教学评价中占有重要内容。尤其是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必须做到回答及时、广泛参与及积极讨论。

4、媒体应用。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是知识的载体。对媒体的应用评价,要站在使用工具的角度进行评价。对媒体的选择要注重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媒体的运用要与所授课程有机结合,作为辅助工具进行使用。

5、学习任务的指导。信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更需要的是教师对学习的指导,而非知识的传授。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直接解决问题,而应引导学生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所以要侧重评价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作业的布置、专题讨论是否紧扣主题等。

(三)评价的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开展自我评价能够达到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目的。不断地反思,能促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的技能、知识的掌握等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不断优化教学的水平。

2、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侧重于学习资源的利用、学生互动情况和学习方式选择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思维活跃性、学习技能掌握情况成为评价的重点,同时学生、教师、计算机之间是否存在着交互,是否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自己学习问题的策略。

3、学习过程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记录学习轨迹、学习内容、回答反馈、参与讨论等各个环节达到学习过程的评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评价工具为“学生学习过程电子档案”。

第五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影响着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形势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育由技术向艺术的跨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包括教育技术能力、选择和组合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教学控制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教学,需要坚持网络化、交互化、自主性、层次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等原则,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合理应用E-mail、聊天室、WiKi和教育博客等网络常见交际功能,可以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0年7月8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和“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

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由此看出,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信息技术,更离不开一支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经过近十几年的教育改革,教师对信息技术由陌生到熟悉,操作技术日趋成熟。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随着教育教学形势日新月异地发展,也需不断地提高。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是向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要在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超越技术因素进入教学艺术境界。先进的技术手段把教师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智力水平,向教学艺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的应用主体是软件,教师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在熟悉操作硬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水平。比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软件的种类与适用范围就很广泛。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软件开发与使用,才能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当然,无论哪一学科,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课件制作、软件操作,利用网络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还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

学手段结合起来,争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其次,教师要提高选择和组合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育教学的过程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灵活多变,交叉使用。教师要有意识培养自己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等因素选择运用媒体,进行教学手段设计,使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第三,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学控制能力。传统教学模式里有太多对学生的约束、管制和灌输,而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学控制多表现为引导、影响、促进,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正确方向。教学控制不再直接对学习产生作用,不是直接要求学生去实现特定目标,而是暗中给他们铺设条件、提示和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里,教学控制以一种间接和委婉的方式起作用,既与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保持恰当的距离,又起到调节和引导的作用。

二、网络交互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育带入网络时代。网络教学具有接受面积大、视听效果好、动感性强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交互教学是指在网络课程中学生与学习资源、学习伙伴以及教师等在网络课程情景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在网络化环境通过各种交互操作和信息反馈来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适时调整,以达到提高学习质

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则通过网络交互教学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那么,设计网络交互教学应遵循那些原则呢?

(一)网络化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借助多媒体技术、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电子邮件、信息发布、教学课件等多种手段,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建立网上虚拟学习环境、虚拟实验、网上题库、网上考试等,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计算机网络功能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二)交互性原则。充分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教学、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目标、过程、结论的递进。即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参与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解决和突破,通过人机互交、教师与学生的互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交,使学生从“我会学习”向“我要学会学习”的转化;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知识反馈,引导学生从“我会学习”向“我要学会”的转化,实现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

(三)自主性原则。在网络交互学习中,留给学生发挥和想象的自由空间,淡化强制与约束,教师要给与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提供可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知识检测练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他们的主题意

识,教师通过网络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帮助指导,随时调控教学过程、检测学习效果。

(四)层次性原则。在网络交互式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不同,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是计算机网络环境具有的独特优势。层次性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合作性原则。运用网络交互式教学,既可为学生的个性创设适宜的环境,还可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空间,利用群体的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通过网上讨论、网上评论、网上答疑等形式,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

(六)创造性原则。在网络交互式教学中,更能体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在网络环境下创设声音、图像、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三、应用网络常见交际功能,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网络常见交际功能,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首先是E-mail,它可以说是最常用的通讯方式。使用E-mail,可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打破常规在校时间的限制,实现更灵活的师生互动;其次是利用聊天室进行实时交流。现在网上聊天工具有很多,一些网站大都建立了自己的聊天室。聊天

室所有发言都会被所有在线人员看到,不利于师生之间单独交流,但可以像课堂一样,就一个问题展开集体讨论;而一对一的私密聊天形式,可以使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单独对话。另外,接通音频、视频设备,师生之间就会有一种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感觉。第三是利用WiKi技术。它是一种多数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任意书写和维护,每个人都可以修改网页中的内容,或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和探讨。利用WiKi,有利于问题的逐渐清晰,从而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清晰地概念。最后,利用Blog进行教育教学活动。Blog,即博客,它能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通过超链接,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链接到blog中;同时也可以利用拷贝、剪切,把有用的资源通过筛选整理放到自己的blog中。不但可以补充扩展教学内容,使大家对教学内容有更全面、更多维度的理解;不同教师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站点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还可以节省查找资料所耗费的时间;当然还可以借鉴专家学者的专业和经典的教学思路、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blog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既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网上漫无边际浏览的问题。

总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具有更大的选择和自由,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使学习向自主化、个性

化发展;而教师更要重视学习,不断进取,以开放的心态、敢于实践的勇气,努力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型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 [2010]第八期

2、《课程与教学论》 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编写 河北人民出版社

3、《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刘君源 时俊卿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的评价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具有了新的特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Internet网络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合作学习的研究 一、课题来源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日益成熟和......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试题(最终版)

    第1题(单选题)“个休的知识既不是预选生成的,也不是完全来处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这反映的是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D) A.人本主义 B。认知主义 C、 行为主义......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返岗评价

    返岗实践学校评价: 该学员在国培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通过培训,聆听专家的演讲,观摩名家的教学,能与教师同行切磋,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同时,通过自主研修、专家答疑、论坛交......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千阳县启文小学赵来珠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现代信息与通讯的迅速发展,正在并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活......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

    附件2 编号: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模板)所在学校:蒲江县寿安中学 学科生物 版本册数 北师大八年级上任课教师汪蓉课目名称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共1 课时 教学目......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教育_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给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