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建设的现状,以及高职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现状,结合二者,提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总体上对就业是有利的,同时也认识到高职学院学生自身的不足,提出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构建合理的就业指导模式,以提高高职学院学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建设;就业
一、引言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人,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城镇新增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湖南高职学院学生与众多高校学生一样面临就业率不高的现状。而对于任何高职学院来说,要想做大做强,提升影响力,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学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与应对自然也就成为了所有高职学院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两型社会建设中高职学院的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更为严峻。
二、影响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高等院校因素。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市场导向,忽视市场对学生的需求,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其中湖南高职学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这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结构性失衡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三)用人单位用人观念因素。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了自主权,条件要求也越加苛刻。某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人成本,缺乏人才储备意识,对于刚刚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来说,他们大都不考虑,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这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金融危机等因素。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就业方面就出现了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减少的局面。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大中小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结合国家人事部的统计资料,由于高校持续扩招,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00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
三、学校破解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对策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培养学生终身“职业发展能力”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内容。根据我校成为湖南省教育厅就业先进高校的经验,高职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获得,学校需要依靠专业设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创新。
(一)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就业能力培养意识并正确规划职业生涯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条件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的改革。为此,有必要从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使学生尽早认识就业能力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相结合。同时,需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专业与就业相关的社会需求性形势分析教育,让学生明白高职学习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因此,要重视入学早期的就业意识教育,这就必须重视新生入学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要详细向学生介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毕业后可能的就业去向。并在高职三年的各阶段经常进行本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性分析和人才能力与素质要求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入校开始乃至三年间都能关注所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形势,并结合自身特点经常思考,逐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正确实施自己的能力培养计划与目标。这样才能为就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利于今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而赢得主动。(二)指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当今,高等教育改革正逐步根据社会需求而转变办学思路,课程设置不断创新。因此,学校不仅要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反复强调给学生,要使学生真正明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石”作用。作为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必须根据本专业人才业务培养要求,认真把握好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同时,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和创新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尤其在进入第二年学习阶段后,学生开始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按自己的职业规划,围绕培养就业能力而选课十分重要。在课程选修前将每门选修课的内容、特点、应用意义及其与就业的关联程度进行详细介绍,以利学生合理进行选修课程学习,力求学有所用,学有所能。将理论学习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既贴切社会需求又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转贴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知识更新加快,要求生产者则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其中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授予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一直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要在课程教授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方式,由教师讲授要点,介绍相关的纸质甚至因特网参考资料,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课程内容。如此指导性学习,可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形式上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试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或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到企业去实践锻炼。这样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抓住机遇,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今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和生产方式日益进步,企业选择就业者的要求不仅在于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一线工作,同时须具备自我管理素质,有较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团队合作精神和主人翁的敬业精神。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已作为企业判断与选择毕业生的基本条件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其中包括健全人格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融洽、组织能力的协调、创新意识与研究思维训练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如在校期间我校学生就已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公开课及模拟实践活动得到这些方面的锻炼,这样势必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际就会胸有成竹,变被动求职为主动择业,顺利实现自己预期的就业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两型社会建设中要使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既符合社会需求,又具有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要重视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就业模式指导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将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按自身的职业目标有计划的培养就业能力,成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秀的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慧敏,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 徐晶.胡海群 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3).[4] 李海晶.吴昌林 ,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的构建 ,职教论坛2009(14)
第二篇: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信息系统构建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文福华
[论文关键词]湖南;农业信息系统;两型社会建设;问题;对策
[论文内容提要]目前湖南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困难多多,主要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很好地体现到发展规划?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特别是信息不灵,为此,我们重点分析了湖南两型社会发展中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对策?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两型社会建设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两型社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两型社会建设的重任?
一?湖南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一是信息体系建设有了初步的基础?相继设立了农业信息机构,配备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上网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二是信息传输运营业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电话交换数字化?程控化?业务管理现代化?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在市?县(市)级范围全面覆盖?计算机?传真机和电话机等信息工具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已成为主要的信息网络,农口各部门局域网建设方兴未艾?
2.信息意识得到加强?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湖南各级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3.不断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农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要由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一致的目标,共同开发建设而成?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湖南各级政府都树立大信息的思想,统一领导,明确定位?农口各部门和区县各部门要在市农口主管部门和信息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自身职能,准确定位,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推动与规范的作用?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4.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初具规模?湖南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传统信息传播与现代电子网络信息传播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本地农业信息网为平台,湖南还开发了农业信息化统计资料和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等数据库?地市级农业部门与市县级农管理部门之间,还建立了以电子邮件为媒介的信息快速传递系统,加快了信息反馈频次,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目
前,一个网?三级网络平台(市?县?乡三级)?五个应用信息系统(包括农业技术?农贸农资?农业标准化?农业预测及消费指南)及两个对接(即市内外对接和城乡对接)的地市中心及区市县两级网络平台基本建成?
5.建立和聚集了一批信息专业人才队伍?湖南普遍组建了地市级农业信息中心,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了适应本地实际的农业信息中心,并正式经编委批准了编制?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系统已有专兼职信息人员?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不少都学习了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工作人员则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基本掌握了信息采集?传送?加工等业务知识?各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农业信息网络管理业务骨干,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湖南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现实困境
1.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两型社会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发展农业信息化?目前,湖南普遍存在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还不够科学,覆盖面不够,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等因素,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存在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2.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效性差?湖南虽建成一批农业信息资源库,但信息资源开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现有的农业数据库速度慢,规模小,门类少,联网水平低;许多数据库只能单机使用,本部门使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有的数据资源建成即成为死库,数据信息过时,数据更新系统不完备;数据信息库专业分布不合理,商业化水平低,共享性差;地区间?部门间公用信息重复收集,传输不畅?
3.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能否从网络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经济信息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差,成为信息农业实施的一大阻碍?
4.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既懂农业又懂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这是湖南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所以信息产业部提出要实施“五项工程”,其中一项工程就是实施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因此要依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各类农业信息网等,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信息化技能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规范农村信息化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面向“三农”的信息化培训基地,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信息化培训课件?教材,并为培养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骨干服务?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和“三农”信息商务平台?首先,在组织体系上要厅际协作?厅县协同?其次,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条件,绝对不要新铺摊子?重复建设?第三,资源的开发上一定是厅局之间配合,从市委市政府到县镇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和权威信息的整合是一个上下左右多层次的整合过程?第四,在信息传输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适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将信息及时发布到农民手中?最后,在运行机制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农民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
2.逐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农户究竟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有帮助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面向农户的信息服务,包括市场信息服务?农技知识服务?农技推广与咨询服务等,农村基层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有线电视?VCD乃至纸质信息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提供信息和科技知识服务,使信息技术服务真正惠及百姓,真正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管理和农村社区文明建设?基层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向广大农民提供公共信息产品服务,提供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秩序?另外,完善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探索运行机制与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农村基层信息应用人才与农村信息员的培训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3.推广“三电合一”模式?“三电合一”是指利用电脑网络采集?发布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 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重点推进农业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辟广播电视农业专栏,农业部门负责提供节目采访线索和信息资源,广电部门负责节目的拍摄?制作和播放?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等各类媒体传播农业信息,努力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
4.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国士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地貌?资源?产业生产习惯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菜则菜?既要努力推进区域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又要发展适合当地乡村的农业特色化生产?进一步开发农业经济主体数据库?农产品供求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的应用服务功能,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提供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5.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涉农部门的农业政务?农技人员等信息,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方便,实现资源共享,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宣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户?“农(渔)家乐”旅游点,帮助他们衔接供需,扩大业务,增加收入?
6.建立优秀的农村信息员队伍?把农村信息化培训列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采取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普及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知识,使培训对象学会电脑和网络应用,掌握信息采集和发布等基本技能?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信息大致有四大类:一是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等市场价格信息;二是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信息;三是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信息;四是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村务公开等公共信息?农
村信息员主要是对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方面进行把关?
7.建立农业信息技术基地,加强信息技术的示范推广?选择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建立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基地,组织农业专家?信息专家参与规划建设,实行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湖南不少地区着重对山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了五级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湖南市信息服务中心,区?县一级的工作站,乡镇级的服务站,到村一级都设立了信息员?这项工作充分利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教育?
8.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应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此外,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要在对农口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卫人.农村信息化,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9.[2]王占益.沿海农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N].世界经理人,2005-12-16.[3]王晓涛.把信息化的种子撒向田野[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9.[4]郭雅滨.完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助力新农村建设[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7.[5]李虹.论信息技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农业经济,2006,(2).
第三篇: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报告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湖南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也深感沉甸甸的责任,开始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探索。去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充分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两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法治湖南,力争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子。
政策指出要在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格局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两型”理念注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两型社会”理念引领下,全省各地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着力推进传统产业“两型化”、“两型”产业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去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6:42.7:39.7调整为13.8:46.2:40.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1%。“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下降7.4个百分点。全省形成了机械、有色等1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湘电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迅速做大做强,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的突出代表。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试验区、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转型,是发展“两型”产业最快捷、最现实的一条路子。株冶集团是一家老国有大型企业,也是湖南“有色金属之乡”的标志性企业。调研时该企业负责人给我讲,近年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成功采用全球成熟、先进的湿法炼锌等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铅锌产品深加工率由2005年的54.44%提高到74.24%,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由73%提高到83%以上。五年间,企业在铅锌生产规模达到60万吨、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分别增长42.8%
和83.4%的情况下,外排废水总量减少90%、外排重金属污染物减少95%,废气二氧化硫减排约60%。在企业我们看到,经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放养金鱼。昔日的能耗大户、排污大户正向“绿色企业”迈进。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实现“两型化”发展。
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来,一些市民只知道什么是两型社会,并没有去深入的了解和贯彻,而另一些湘潭市民则只听说过两型社会。深入了解的市民则表示我们应支持政府和党所做出的决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湘潭地区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才能使长株潭地区真正建设成为两型社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也深入了学校,询问了许多的老师和同学(主要为高中生)。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吃赞同的态度。其中一位同学说道,她认为建设两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就现在的国内形势而言,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十分的巨大,但是,现如今中国的煤、铁等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现在世界上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所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一位老师也表示,建设两型社会是对社会生活质量和公民素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提升,但目前来看两型社会建设道路是困难曲折的。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该肩负起身上的重任,认真遵守好国家和党作出的决定,给湘潭市民起一个示范和带头的作用。第一,我们应从身边做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多关注时事政治,关心我们的社会建设和生活。第二,建设两型社会不是一个口号,应加大该方面的普及工作,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如,在学习上,尽量做到一张纸写两面,在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粮食。第三,应该将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心中,不仅自己要落实这个任务,并且也要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其中,共同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作为国家发展基石的一部分,应支持两型社会的建设,并用我们的力量去实现好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共同推进湘潭地区乃至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
第四篇:两型社会建设中园林的地位和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中园林的地位和作用
武汉市洪山广场管理处林威
武汉市作为一座滨江滨湖之城,城市内山水资源丰富。近些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二零零六年武汉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目标,即二零二零年全市将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绿化景观格局,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8平方米,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5%,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目前,阶段性成效初显,今年四月武汉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找准行业定位,发挥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全市园林绿化行业亟需破解的行业新课题。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新理念的定义和核心内涵
园林绿化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担负城市防灾减灾等多重功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的核心内涵是以资源节约为前提,以环境友好为目标,立足于资源节约,引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行生态和保护优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建绿,将生态资源保护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统一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园林绿化的最大效益。“资源节约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表现为要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环境友好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中,表现为按照充分展示现状资源和解决共存矛盾的原则,尊重客观条件与科学规律,保护性恢复和优化生态架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破坏影响。二者总体要求是:规划时树立“保护就是最大的节约”的意识,建设实施中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意识,技术操作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适地、适树、适时、适量”绿化原则,管理维护方面树立管理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意识。
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林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两型社会”与城市园林绿化的内在联系
城市园林绿化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两型社会”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文明考量的重要指标,作为以人为本一项重要的事业,它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的发展道路。回顾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理念总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伴随着城市建设而发展。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理念整体上经历了城市绿化、园林景观和生态园林三个阶段。当前,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又好又快的发展,立足资源节约实现环境友好成了当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林建设要在巩固公益性事业属性的同时融入循环经济体系,资源节约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不断充实园林绿化的科技创新,破除高价绿化、过渡绿化、千篇一律等不良风气,引入客观、科学的审美评价机制,其形式是把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规划当中。在加大公共财力投入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从严控制园林绿化的单位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林、水、体有计划的实施完善功能设施,乡土植物广泛应用,生物多样性充分体现,其意义是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财富得到很好管理,保留和积累彰显城市的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
(二)、积极探索和实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林绿化新理念
党的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大胆尝试是国家赋予试验区的特点。在国家大的政策利好环境下,如何找准行业定位,统筹城乡绿化规划,是亟待破解的课题。外省长沙市的经验值得借鉴:长沙湘江以西部分区域作为长沙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先导区,其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总体定位于世界眼光、国际水准、现代理念为指导,以规划为龙头,以宜居城市为目标,创建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区域。实行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城乡统筹的规划理念,先导区的规划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基础性作用,营造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和生态平衡。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注重对区域原始生态环
境的自然保护。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大河西优越的地形地貌。在新区的建设中破除旧观念,倡导新思维,杜绝移山、填水等愚蠢行为,实现城在山中、房在林中的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支撑作用。大力开展节约型绿化技术研究,从植物群落配置、绿化施工技术、园林绿化工程材料、节水技术、养护工具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广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开展限制开发区生态环境资源补偿试点,对规划控制的绿地、林地、湿地由政府采取购买和其他方式取得所有权,对其实施补偿。
(三)、完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市园林投入机制。
建立财政按比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市、区财政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加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适当调整基本建设投资方向,优先考虑大型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健全城市异地绿化补偿费制度。鼓励社会投资绿地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支持民营企业办公园、建休闲生态农庄、建大型苗木花卉基地等;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对投资建设永久性绿地的,在今后投资房地产项目和按有关规定在广告位上设置广告时,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发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参加认养认建绿地和公园,对捐资者可以通过授予绿地冠名权或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给予表彰。
(四)、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要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水平,强化规划执行力。科学制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和武汉市情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要严 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注重传承城市文化,体现城市个性。充分运用原生树种作为城市绿化的基调和骨干树。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大力推广养护管理招标竞争选队伍、末位淘汰保证质量的办法,加快形成“以费养事”格局,提高城市绿地维护水平。坚持依法治绿,修改完善已经滞后的相关地方法规政策,逐步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监督机制,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强化城市园林绿化队伍的专业精神,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者先进管理理念、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管理能力;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大力引进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全市园林人才储备库。
第五篇:“两型社会”论文:”两型社会” 职业教育 对策
“两型社会”论文:”两型社会” 职业教育 对策
【中文摘要】2007年年底,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推进,深深地影响了湘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给湘潭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目前,湘潭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基础建设比较滞后、校企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究其原因,政府支持乏力、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混乱、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湘潭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变湘潭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切实推进湘潭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非常值得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抓住湘潭“两型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争取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加大投入,创新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力争最终探索出湘潭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英文摘要】The end of 2007, Chang-Zhu-Tan City Group and Wuhan city circle is determined as the country’s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The promotion of“Two Types of Society”deep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Xiangtan and it also provid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Xiangtan Vocational Education.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Xiangta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at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not strong enough,infrastructure lags behind,combin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is not close enough and so on.The reasons of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an Vocational Education mainly are weak government support, the cognitive probl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nreasonable goal orientation training, confusion of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curriculum, old teaching content and weak teachers。How to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t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angt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very worthy of our professional educators to think about.We must seize th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n Xiangtan “TwoTypes of Society “, play a leading role for government, increase investment, deepening reform of teaching, form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way to go group development, strive to explore the final path of Xiangtan Vocational Education.【关键词】”两型社会” 职业教育 对策
【英文关键词】”TwoTypes of Society”Vocational EducationStrategy
【目录】”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湘潭职业教育研究4-
5Abstract5
第1章 引言9-1
4摘要
1.1 研究背
景、意义9-10法1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13-1
41.3 研究方第2章 “两型社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会”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关系14-1914-15型社会1515-1715-161616-1717-19
2.1 两型社会的概念
2.1.2 环境友好
2.1.1 资源节约型社会14-1
52.2 职业教育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2.2.1 为两型社会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2.2.2 为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2.3 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2.3 “两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要求2.3.1 可以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17-18
2.3.2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18校科研工作提出新课题18泛18-1919-291920明显20
2.3.3 为职业院
2.3.4 使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更为广
第3章 湘潭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1 基本概况19-20
3.1.1 学校数量及规模
3.1.3 师资情况
3.1.2 专业设置情况19-203.2 发展现状20-2
13.2.1 职业教育集群发展趋势
3.2.3
3.2.2 职业教育品牌效应日渐显现20
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创新20-21求保持旺盛21不够强21-22质量有待提高22招生市场比较混乱
3.2.4 产业对技能人才需
3.3.1 核心竞争力
3.3.3 教育3.3.5 3.4.1
3.3 主要问题21-23
3.3.2 基础建设比较滞后223.3.4 校企结合不够紧密2222-23
3.4 制约因素23-29
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补偿,地方政府支持乏力23-24职业教育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24-25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25-26
3.4.2 对
3.4.3 职业院校存在培
3.4.4 专业设置盲目性大,与社会经
3.4.5 课程没有体现“职业”特
3.4.6 教学形式单一,3.4.7 师资队伍力量薄
济、行业企业结合不够26-27
点,与行业、企业实际发生偏差27-28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环节脱离实际28弱,师资实践技能缺乏28-29湘潭职业教育发展对策29-51步确立职教战略地位育的战略地位29-30观调控和统筹管理30-
313029-3
2第4章 “两型社会”建设下的4.1 政府主导,加大投入,进一4.1.1 政府要进一步确立职业教
4.1.2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4.1.3 落实政策,依法治教,加大投入
4.1.4 发挥政府部门合力,进一步创设良好的招生和用
4.2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4.2.2 创新管理机
人环境31-3232-34制33-3434-4534-3
54.2.1 创新办学体制32-33
4.3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3.1 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办学理念
4.3.2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推行订单
4.3.3 根据两型社会、经济发展“转方
4.3.4 以职业
式人才培养模式35-36
式、调结构”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36-39
活动为主体,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39-40
4.3.5 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建立与办学规模相适
4.3.6 按照理实一
应、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40-42
体的要求,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42-44业技能鉴定,实施双证融通44-45建“湘潭职教集团”46-47
45-51
4.3.7 积极开展职
4.4 走集团化办学之路,组
4.4.1 职教集团的内涵
4.4.3 组建“湘
4.4.2 职教集团办学的优势
潭职教集团”的基本原则47-48行机制48-4949-5155-56题56
4.4.4 “湘潭职教集团”的运
4.4.5 对“湘潭职教集团”的几点建议51-52
参考文献
52-55
致谢
结语
附录: 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课